七夕早报
1. 急求在线等候!《人民日报》1951年11月12日第三版刊登的艾青的文章
真的很难找呀..........
http://www.szlib.com:82/renming/Detail.wct?RecID=0&SelectID=17&ChannelID=5020&Page=1
答杨绍萱同志〔注〕
艾青 (1951.11.12)
艾青
| 我们不是谈群众创作
在我们的戏曲改革工作中,存在着一种严重地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倾向。
这种倾向,通常叫做“反历史主义”,就是当处理历史题材和古代民间传说的
时候,把许多只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中的人物和事件,拉扯到现代来,加
以牵强附会的比拟,或是把只能产生于今天的观念和感情,勉强安放到古代人
物的身上去。因此,在我们的戏曲舞台上就出现了似古非古、似今非今的混乱
现象。今年夏历七月节在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这样的神话剧,有的把牛郎织女
写成被贬下凡尘后,经过了劳动改造,成了劳动英雄回到天上去;有的是因为
牛郎织女劳动观点强,二人订下盟誓,自愿一年见一次面;有的戏里牛郎穿工
人服,织女穿学生服;有的以为原有的神话故事的主题不够积极,就在剧本里
编造了许多新的情节,用以影射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我在“谈《牛郎织女》”
一文中,一方面指出这些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对处理神话剧的
建议。因为这种混乱现象假如不加以克服,要产生好的神话剧是很困难的。
杨绍萱同志认为我是想把“人民戏曲文艺运动连根子都拔了”。这罪名也
太大了。
杨绍萱同志指出,中国工农群众自从政治上获得解放后,“他们才真正有
了文艺运动和戏曲改革运动。从而土地改革也好,抗美援朝也好,便就着各式
各样的故事,处理成歌曲、小说、以至剧本而演出于舞台。这些作品,不管是
文艺修辞或艺术形式,不消说有若干是很幼稚的和很简陋的。这在封建士大夫
或资产阶级文学家们看来,会觉得是很粗俗的、很可笑的,以为‘难登大雅之
堂’的。这个运动越发展,他们就越不满意。”
这段话的意思不外是两种:戏曲改革是群众性的运动,对于他们的创作应
该爱护和尊重;对目前的戏曲改革运动,不要用封建士大夫或资产阶级文学家
的眼光来评判。
但是,今天我们并不是谈群众创作的问题。我们谈的是像杨绍萱同志这样
一个对中国戏曲改革工作负有行政职务的人对待民族遗产、创作方法以及文艺
批评的态度的问题。我们并不是对某个小学的恳亲会的节目或是某个工人业余
剧团的表演发表意见,我们是对像杨绍萱同志这样的专家的作品发表意见。假
如杨绍萱同志把对自己作品提意见的人都看做是敌人,凡是对自己的作品有所
不满的都是封建士大夫或是资产阶级文学家,这除了堵塞自己前进的道路之外
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了。
“变样儿”
杨绍萱同志说:“要动就要变样儿,成为‘另外一个东西’。历史与革命
就是这样无情,它是不管你是什么‘为文学而文学、为神话而神话’文学家们
愿意不愿意,它是一股劲儿在那里变……”
我们不是国粹主义者,也不是保守主义者,我们主张对待民族文化遗产必
须采取批判的态度,也主张对所有的民间传说加以整理和改编,但我们也主张
对待民族文化遗产、民间传说无论是整理和改编都必须采取慎重的、严肃的态
度。我们所反对的是那种极端轻率的、任意宰割的作风。
杨绍萱同志主张“变样儿”,我们完全赞成;但我们却要研究一下杨绍萱
同志把“牛郎织女”这个神话变成了什么样儿。
杨绍萱同志在他的“新天河配”里“创造”了许多东西。他借这个神话宣
传“保卫世界和平”。在他的剧本的十七场中,有十场是关于鸱枭与和平鸽之
间的斗争。他说:“鸱枭只是涵蓄一般性的破坏分子,破坏人家的美满婚姻,
破坏生产关系,亦即破坏生产,是封建主义的帮凶,自然里边也可能有帝国主
义‘杜鲁门’。”
杨绍萱同志的理论是:“在伟大的人民革命时代为什么就不许‘借神话影
射现实’而加以创造呢?”他又说:“你说神话不能影射现实吗?我说能的。
你说不能借神话反映抗美援朝、保卫世界和平等等吗?我还是说能的。这个微
不足道的‘新天河配’就是他的铁证。”
杨绍萱同志显然是说他做了的就是对的。这未免太不谦虚了。
我们暂且不说古代既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土地改革,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穷凶
极恶的帝国主义;我们也暂且不说借神话来宣传抗美援朝、保卫世界和平是否
合适。我们不妨看看杨绍萱同志是怎样宣传“保卫世界和平”的。
杨绍萱同志借鸱枭与和平鸽之间的斗争,来影射帝国主义阵营与和平阵营
之间的斗争。这里,无论鸱枭也好,王母娘娘也好,都没有任何可以表现帝国
主义性质的凶恶的侵略和压迫,鸱枭不过是受长老的供以神位的条件,到牛郎
家去扰乱,使“家宅不安”(这在舞台上也没有什么具体表现),王母娘娘不
过是要织女不下凡嫁给牛郎,如此而已。而这场斗争,是由于长老没有被邀请
去喝喜酒所引起的。这斗争不等于是儿戏么?难道帝国主义是这样的么?这个
关系全人类命运的斗争,在杨绍萱同志看来,只要织女的一支“宝箭”,一只
“宝梭”,也就解决了问题。这不是拿政治开玩笑么?杨绍萱同志提出了何等
庄严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回答却又是何等滑稽!
杨绍萱同志就是这样地,把原有神话的主题和情节都“变样儿”了。并且
把原来的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悲剧,改成了喜剧。大家都知道,原来的神话故
事是结合了天上星象的变化而构成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只能一年相会一次,现
在牛郎织女既然团圆了,这个神话故事就完全丧失了根据。
我所说的“完全成了另外的东西”,就是指像杨绍萱同志这样的把原有神
话一脚踢开的,所谓“一股劲儿在变”的东西。这样的东西,不但是破坏了民
族文化的遗产,也是把我们当前的政治斗争加以歪曲和庸俗化了。
艺术呢?魔术呢?
杨绍萱同志的创作方法,是违反现实主义的。在他的创作里,人物既没有
一定的性格,也没有一定的思想。一切都跟着他自己的天真的构思和设想而打
转。
杨绍萱同志在他的“新天河配”里,宣传反对迷信的思想,当牛郎哥哥说
“总要选一个好日子”的时候,牛郎的嫂嫂说:“你还是有点迷信,那天也不
如今天好。”当舅爷把长老赶出来的时候他说:“你这老迷信,现在要打倒…
…”这种反对迷信的思想,就连靠迷信吃饭的长老也有,当他向王母娘祷告的
时候,他说:“王母娘娘那儿会说话呀,我拿着王母娘娘骗人,我可不能骗我
自己……”
但在剧本里,王母娘娘出现了,王母娘娘既然是迷信者所供奉的偶像,她
怎么又真的能下凡呢?她怎么又能把织女从人间捉回到天上去呢?杨绍萱同志
是先向群众宣传应该反对迷信,再又向群众宣传“神是的确存在的”。难道不
是这样么?
在杨绍萱同志玩弄魔术的笔下,这个王母娘娘一下神通广大,一下又会变
成毫无办法。当她要下凡捉织女的时候她可以不带一兵一卒亲身把织女捆绑回
去;但当老黄牛告诉牛郎“你到了清水池边,看见岸上白罗衫儿,抢到手中,
织女便不能上天,王母赶来,也就无济于事了”的时候,她不是毫无办法么?
这个剧本的结尾是说鸱枭被捉住,牛郎织女团圆,这个王母娘娘不也是毫无办
法么?
至于织女,当牛郎要救鸽子的时候,她说:“这里现有弓箭,此箭乃用神
针造成,百发百中”;但当牛郎射了鸱枭之后,她马上又说:“此事不好,”
“那鸱枭乃王母所养,此番中箭,必去哀告王母,倘那王母下得天来,只怕你
我夫妻就要被她拆散了哇。”而当她被王母囚禁的时候,身上又有了“宝梭”
,托鸽子带给众姐妹为她织天罗地网,把鸱枭捕捉起来。
杨绍萱同志编造了一个“老黄牛和破车”结婚的故事,用以象征“生产手
段和劳动工具”的结合,他借长老的嘴,赞美自己的“创造”:“这倒新鲜。”
这件事虽然“新鲜”,但却也很困难。老黄牛和破车的关系虽然很密切,
却不一定会有什么感情,因为破车对老黄牛无论如何只是一种莫奈何的负累。
当牛郎织女结婚那天,牛郎嫂嫂突然说:“真是的,你总惦着那老牛破车,就
那么办,今天叫老牛和破车也结婚,你们后边换换衣裳。”
就是这同一个嫂嫂,在他丈夫提出要给牛郎娶媳妇的时候,她曾说:“兄
弟的终身大事,可不能麻胡,那得向他商量商量,问问他的意思才行。”现在
她在这个能念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老黄牛和破车面
前,却连一点民主也不讲了,索性下一道命令叫他们结婚。当然老黄牛和破车
是不会有什么抗议的,因为这一切原不过是一些天真的笑话而已。
杨绍萱同志的所谓“创造”就是这样。因为他的创作作风是七拼八凑的,
所以里面矛盾百出。他“创造”了这样的一些人物,像哈哈镜里所照的脸形,
一下拉长了,一下又成了扁的,一下万能,一下束手无策,一下讲民主,一下
又主张包办婚姻。我们可以想像得到,杨绍萱同志在创作时,存在着许多矛盾
心理:他想写神话故事,却又怕宣传了迷信;写了反迷信,情节不能向前发展
了,还是要请菩萨下来;他想写爱情,却又怕被讥为“儿女之情”,于是提倡
生产,把生产工具发展史、生产手段和劳动工具的结合都安放进去;这还不够
,怕不能结合当前的现实斗争,于是想到应该写抗美援朝、保卫世界和平……
等等。于是艺术成了魔术,里面好像什么都有,结果是什么也没有。
“新涵义”、“新语言”
杨绍萱同志随便地引了一段马克思的话,来证明自己在处理“神话剧历史
剧运用新语言和新涵义”的理论根据,我是看了几次也没有看出马克思的话和
他的创作之间有什么共同之点的。
杨绍萱同志在写作时所采用的语言,是最混乱的语言。在他的剧本中,掺
杂了拙劣的旧诗词,庸俗不堪的陈词烂调,不必要的土话,以及许多文法不通
的所谓“新语言”。这里顺便举几个例子:
我,牛大郎,务农为业,父母下世,剩我兄弟二人,娶妻田氏,倒也贤惠
(恐系慧字之误),只有兄弟尚未婚配,叫我十分挂心……
前面说“剩我兄弟二人,娶妻田氏”,人们会以为两兄弟合娶一妻,后面
说“兄弟尚未婚配”,成了矛盾。当然杨绍萱同志的意思是指弟弟还没有娶妻
,但这里的两个兄弟实在把人给搞糊涂了。
柳阴中燕双飞风光如画
田园内俱都是禾黍交加
好一个“禾黍交加”!
郎君靠着老牛破车,一年四季,辛苦劳作,支持了这个过活……
“支持了这个过活”不知是什么意思?其他如:“专向人家闹糟糕”、“
女呼娘来泪如梭”、“恩爱好比春之花”、“天配良缘好快哉”……实在叫人
看不下去。
把这种语言从我们的文学作品中驱逐出去吧!
杨绍萱同志所说的“新涵义”又是什么呢?
杨绍萱同志在剧本中夹进了许多生硬的说教。剧本一开始就说:“男耕女
织务农桑,春种秋收四季忙,饱暖全凭劳力取,卫国兴家得自强。”牛郎上场
时说:“雄鸡知报晓,老牛能拖犁,男儿须立志,莫负少年时。”牛郎向织女
求爱时说:“只是你要同我兴家立业。”牛郎哥哥从地里回来说:“今年粮食
吃不了,我们国富民强属第一。”织女赞美鸽子时说:“……他在人间立功劳
……志量光明达云霄……”读杨绍萱同志的这些说教,真使人产生回复到清末
民初的感觉——太过时了。我们不知道杨绍萱同志所歌颂的究竟是什么时代?
杨绍萱同志就是这样粗暴地处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传说的。
“乌鸦”和“喜鹊”
杨绍萱同志说:“真正模糊了原来神话的线索,特别是模糊了意义,不是
别人,而恰恰是艾青自己。”老实说,我没有像杨绍萱同志那样大的胆量和“
创造”的才能。为了研究这个神话传说,我看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像杨绍萱同
志文章中所提到的材料也都看过。我所引的故事,也是从别人的著作中抄下来
的。这并不是我想卸什么“模糊了原来神话的线索”之“罪”,只是我不敢掠
他人之美。
杨绍萱同志说我“把天帝剥夺劳动人民婚姻自由的罪行写在了乌鸦的账上
,即把反动统治者的罪行他亲笔转写在人民的头上”,“放走了敌人,加罪于
人民”。我竟犯了弥天大罪!但是我想原来故事里的乌鸦,指的并不是人民。
拿乌鸦当人民或是拿人民当乌鸦的是杨绍萱同志。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乌鸦
是比拟灾祸的。乌鸦衔天帝之命,通知牛郎织女,是一种狗腿子的作用。
杨绍萱同志说:“喜鹊搭桥使牛郎织女能见面”是“王母娘娘圣旨钦定的
”。又说:“如果说喜鹊或百鸟象征群众的话,那么这种群众是在受着王母封
建主义的奴役呀。这个神话不明明是烙着封建阶级的烙印吗?由此可见,艾青
所喜爱的神话,所欣赏的所谓‘优美’‘极美’等等,那里边是充满着人民的
痛苦呀。”杨绍萱同志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在欣赏着人民的痛苦。杨绍萱同
志刚才把乌鸦当做人民,现在又把喜鹊也当做人民。能处处想到人民是好的。
但喜鸦搭桥是由王母圣旨钦定,这也只是杨绍萱同志的解释。我的看法倒以为
喜鹊同情牛郎织女的悲剧命运,以自我牺牲的精神来搭桥使牛郎织女相会的。
所以有的传说中说喜鹊在七夕后头上脱毛。而杨绍萱同志却把喜鹊改成了和平
鸽,从此“鹊桥相会”成了“鸽桥相会”了。
杨绍萱同志的逻辑
杨绍萱同志三番四复地提到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意思就是说他是已
经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的。事实却并不如此。杨绍萱同志对处理神
话剧的观点是违反历史唯物论的。他的非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的理论和他
所运用的思想方法,都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提倡实事求是,而杨绍萱同志却处处显得不老实。
杨绍萱同志对待文艺批评的态度是完全错误的。他以为自己写了抗美援朝
,谁批评,谁就是反对抗美援朝;写了保卫世界和平,谁批评,谁就是破坏世
界和平。因为我在“谈《牛郎织女》”一文中,轻微地提到了杨绍萱同志的创
作,杨绍萱同志封给我多少的称号啊:“为文学而文学”、“为艺术而艺术”
、“为神话而神话”、“封建士大夫”、“资产阶级文学家”、甚至“为杜鲁
门服务”、“资敌”,真是罪该万死了。这当然只是杨绍萱同志的逻辑,这种
逻辑,在革命阵营里是不流行的。在革命阵营里,任何工作都一样需要以批评
和自我批评来取得进步。即使批评的人再多么“低能无知”,也不妨“倾听”
一下。“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是我们民族的好传统。我对戏曲本来是外行
,但当我看了一些奇特的“创造”而不能自己的时候,也就大胆提出一些意见
。这有什么不可以呢?希望杨绍萱同志能学习一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诫
”的宽大风度。这对你的工作是会有好处的。在作战时,我们是反对浪费子弹
的,因此我们对没有瞄准敌人的射击可以提意见;我们是爱护民族遗产的,因
此假如有人在敦煌壁画上涂上一些标语,我们也要反对。我们就是依靠批评与
自我批评教育自己并使自己日益坚强、日益壮大的。像杨绍萱同志那样,为了
有人提到了他的作品的错误和缺点,马上暴跳起来,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样
子,显出了无比的混乱、烦躁、愤怒,实际上已经开始丧失一个革命者最起码
的品质了。希望杨绍萱同志能及时警惕一下。
〔注〕作者的这篇文章是为答复杨绍萱同志企图辩护他在戏曲改革工作中
的反历史主义倾向而作。杨绍萱同志原文“论为文学而文学,为艺术而艺术的
危害性”载十一月三日本报。*
*****
2. 上海英仙座流星雨
据《东方早报》报道,8月13日凌晨,静等今年最壮观的流星雨;13日傍晚,收看金星、火星和土星、水星“四星伴月”大戏;8月16日夜,农历七夕节,偷听牵牛织女星银河相会脉脉情话;8月20日晚,借助望远镜遥看金星犹如半个月亮般的迷人身影……从8月13日起一周时间里,上海天空将连续上演浪漫奇缘。不必沉浸在去年上海没有等来流星雨的遗憾中,因为上海的天空今时已经不同于往日。“用肉眼都有希望看到。”佘山天文台科普主管汤海明昨天介绍说,率先登场的将是英仙座流星雨,在8月12日至14日0时至天亮时分,中国各地都可观察到英仙座流星雨,流星雨极盛期可能发生在13日清晨7时30分左右,每小时理论最大流量值可能达100颗以上。13日同一天傍晚,市民可在西方空中找到金星、火星和土星,再加上平时并不多见的水星,它们一起与农历初四的娥眉月为公众献上四星伴月好戏。在“陪伴”完月亮后,金星又将开始它的东大距历程。8月20日金星东大距,当晚西方天空中金星亮度达到-4.4星等,非常明亮。上海中心气象台也为大家送来一个好消息,本周下半周预报的天气为晴到多云。如果运气好的话,即便是市区,市民一小时内也有望欣赏到数十颗美丽的流星。
3. 张杰个人资料
张杰,1982年12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内地流行男歌手,音乐厂牌“行星文化”创始人,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2004年获我型我秀全国总冠军出道。
2007年参加快乐男声;推出EP《最美的太阳》。2008年推出专辑《明天过后》;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0年推出专辑《这,就是爱》;获韩国MAMA亚洲之星奖。2012年在人民大会堂开启巡演;作品《风华正茂》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3)七夕早报扩展阅读:
演艺经历
2005年3月15日,张杰推出个人首张录音室专辑《第一张》,专辑在亚太地区(新、马、港、台等地)同步发行。
2006年1月,张杰获第12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年度传媒推荐大奖“。
2009年,张杰凭借专辑《明天过后》获得北京流行音乐典礼11项提名,成为颁奖礼最大热门人物。
2010年4月10日,受邀担任 “博鳌亚洲论坛”表演嘉宾,现场演唱迈克尔·杰克逊的《Billie Jean》和《Beat it》。
2013年2月9日,张杰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歌手林宥嘉共同演绎《给我你的爱》。
2015年1月,“张杰音乐梦想教室”公益项目获省点组委会的认可,荣获2014环球风尚榜样大奖。
4. 环球日报 时报关于阿拉伯对七,和四的解释我曾在环球日报上见到过一篇文章对七这个数字的情有独忠
欧洲人从古代开始就认为数字七十分神秘,这种观点最早应该是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
因为有许多巧合都和七有关.比如,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是由水火风土四种元素组成的,而社会的基本组成是家庭,它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个元素组成的,这样由自然和社会组成的世界就有七种基本元素。
再比如,古希腊人认为,世界的基本图形是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最完美的圆形(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张与此类似。)这些图形的角的数量相加也是七。
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肉眼观察,认为太阳系中有七颗行星,它们分别为太阳、月球、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在许多语言中,每个星期7天的不同名字就源于这些星球的名称。
天主教列出七大罪,它们是傲慢、贪婪、淫欲、嫉妒、饕餮、暴怒和懒惰,犯有这七宗罪的罪人将万劫不复。在《圣经》和著名绘画作品中,这些罪行均被多次提及。
中国传统节日有“七夕”,源于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传说。民间还有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
生活“7”
美国一项科学研究指出,每天7小时睡眠时间是最适合人体的睡眠时长。
根据化学家定义,pH值为7代表溶液“中性”,即非酸亦非碱。纯净的水pH值即为7,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pH值则非常接近7。
1899年,“七年之痒”一词首次被记载。玛丽莲·梦露1955年出演美国电影《七年之痒》,讲述了一对夫妇结婚7年后出现的感情危机。此后,七年之痒一词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几乎成为婚姻坎的代名词。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自1989年发行至今,已经被翻译为38种语言,销量超过500万册。书中提及的7个习惯给了无数人启发。
在英国,银行开户人必须年满7岁才能从银行提款。
此外,骰子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为7。世界最高级酒店为七星级酒店,它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第二大城市迪拜的“帆船酒店”。
历史“7”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失事,对美国航天事业造成严重打击。这两架航天飞机失事时,机上均载有7名乘客,他们或为宇航员,或为准备体验太空生活的志愿者。
世界上仅有一对七胞胎活了下来,他们是“麦考伊七胞胎”,于1997年诞生于美国艾奥瓦州。
“世界七峰”指的是世界七大洲中,每个洲上的最高峰。西班牙登山爱好者罗曼·布兰科在70岁高龄时,征服了这7座高峰的最后一座,成为攀登“世界七峰”的最年长登山者。
1756年至1763年,英法等殖民者之间在美洲爆发“七年战争”,由于参战国家较多,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名人“7”
在足球场上,曾经身披7号球衣的天才球星让多少球迷为之疯狂,他们有前英格兰国家队队长大卫·罗伯特·约瑟夫·贝克汉姆、英国传奇球星乔治·贝斯特、法国球星埃里克·坎通纳和葡萄牙球星路易斯·费利佩·马德拉·卡埃罗·菲戈等。
美国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和拉娜·特纳分别有过7个丈夫,她们步入结婚殿堂的次数则为8次。而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知名节目主持人拉里·金迄今结过7次婚,有过6位妻子。
“007”系列最新影片《皇家赌场》的主演丹尼尔·克雷格是“007”系列影片中的第7位詹姆斯·邦德扮演者。
未来“7”
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书籍已被翻译成63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亿册。《哈利·波特》系列第7部、也是该系列的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圣》定于2007年出版。
到2007年,美国乡村歌手姬蒂·韦尔斯和她的丈夫约翰尼·赖特将携手走过70载婚姻生活,迎来白金婚。
2007年7月7日,宣布“新世界七大奇迹”的仪式将在葡萄牙里斯本开幕。仪式开幕时间可能为当地时间7时7分。
在2007年还有一些知名人物步入70岁殿堂,比如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英国足球名宿鲍比·查尔顿和美国影星安东尼·霍普金斯等。
象征权势和谐的数字,巴比伦纪元年代,权利和名誉的象征。
在基督(犹太)信仰中,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星期日被称为“安息日”从此而得。
目前通用历法中的一周亦为七天。
在西方文化中,七普遍被视为幸运数字,而有 Lucky 7 的说法。
在生产力和科学都极度落后的古代社会,古人希望神秘的星空能告诉他们些什么。古人认为人与星星是有关系的,人的灵魂是天的一部分。因此,星占家在古代社会的地位非常显要。
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的闪米特人相信七曜皆神,对他们都加以崇奉。并确信他们轮流执政,主宰着人间的沧桑。于是,闪米特先人把对七星神的敬畏演化于他们古老的宗教中,他们造七座坛、献七份祭礼、行七次叩拜之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七”从他们虔诚的图腾崇拜礼仪中抽象出来,成为一个隆重的符号,并最终融入新的一神宗教之中了。
这种传统文化影响发展到现代,因此“7”字在英语国家里面成为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希腊七贤”、“七大主教”、“七大美德”、“七宗罪”、“七重天”、“神的七大礼物”、“七大圣礼”、“七大守护神”、“七大善”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七”在宗教文化中的广泛运用。
“7=2+5”中国在天文学上成就更高
闪米特诸民族把日、月和五大行星(古人以肉眼观测,只知道五大行星)都笼统地称为行星。显然,是因为这七大天体都相对于恒星背景不断运动的缘故。而中国由于天文学更为发达,已经将日、月与五大行星区别开来。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各自文化里。在巴比伦产生了“七曜纪日”,在中国则大兴“阴(太阴-月亮)阳(太阳)五行(金、木、水、火、土)”;闪米特人尊七曜为神,而中国古人把“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说”与五大行星附和在一起,以求“天人合一”;闪米特诸族尊“七”为大,以“七”为“多”、为“全”,而中国文化则把五行之说套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物有五行”、“人有五行属命”、“朝代有五行属相”、“方向有五行属位”等,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套用五行之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已把五大行星与五方、五帝严整地对应在一起。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7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这是儒家所谓的“和”的状态,也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都与“善”、“美”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新认识生活中的“7”
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7”字的含义都是吉祥和吉利、尊贵博大的,它代表着古代自然科技与人文科学的一种结合。
不知你满意否。
5. 南国早报相亲网2014年七夕南宁相亲活动
我去
6. 2009南宁七夕单身派对有那
上南国早报的网上论坛http://bbs.ngzb.com.cn/看吧,大把的相亲和交专友信息属
7. 中国民俗节日
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腊八节等
8. 汉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少部分资料以自己的记忆回答,大部分资料来源网络汉服吧词条。
民国,一些小范围的汉服复兴渐露锋芒:近代汉服第一人章太炎爱穿一件前胸绣一“汉”字的交领衣,
夏震武束发深衣、钱玄同着玄端办公、张大千宽袍大袖游历欧洲;1914年颁定民国礼制七种,包括玄衣纁裳玄冕的祭服。李叔同先生祭孔、曲阜孔门合影、袁世凯祭天等照片,都可佐证汉服在民国时期的影响。
2003年的11月22日,一个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身穿汉服走在郑州的街头,王乐天身着汉服行走在郑州市区。但当他路过一家商场时,却听到门口的迎宾小姐冲里边的人大喊:“快来看呀,日本人,穿着和服的日本人!”经过步行街的拐角时,几个小孩子看见他,也哄笑着说“八格牙路”。
尽管有人嘲笑,有人不解,王乐天还是坦然地穿过人群,走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这一行,愈加坚定了他推广汉服的决心,他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影响他人。
很快,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王乐天身着汉服的照片,那天风很大,
他的头发有些乱,但飘逸得充满汉韵古风。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记者张从兴偶然看到了这些照片,并据此写成了一篇报道,这篇文章也成为第一篇报道汉服的文章,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王乐天的举动因此广为流传,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响应,并在全国掀起了汉服复兴的浪潮。
初始口号愿景:汉服复兴,衣礼偕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现用口号愿景:汉服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参与汉服运动常用的论坛有
汉网论坛
网络汉服吧是网络民族文化目录下的众贴吧之一,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汉文化复兴者。首任大吧主——溪山琴况。
2
9. 今日早报带微语的是什么软件
不是什么软件,是公众好:weiyunews。希望能帮到你。
10. 中国(沂源)七夕情侣文化节的第三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
时间:2010年8月14--8月17日
地点: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景区七夕爱情回广场
主题:牛郎织女 情定沂源
主办单答位:
淄博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民政局、市文化出版局、市旅游局、市广电总台局
、沂源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妇联、县经贸局、县民政局、县外经贸局、县文化局、
县广电局、县招商局、县旅游局、燕崖乡、织女洞风景名胜区办公室
联合承办:
淄博惠缘婚介
沂源县旅游局
北京华谊浩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淄博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淄博电
台、沂源广电、齐鲁晚报、新晨报、经济导报、山东财经网、淄博声屏报、淄博
日报、淄博晚报、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等各
地主流媒体。
主要活动:
首次发行牛郎织女特种邮票
举行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吉尼斯记录授牌
百对新人“相约世博年·情定沂河源”浪漫集体婚礼
全国“最动人爱情故事”征文颁奖
沂蒙山乡情乞巧工艺展
浪漫七夕情歌对唱
狂欢之夜大型演唱会
吕剧《牛郎织女》演出
“好客山东、醉美沂源”风光摄影展
国际旅游小姐大赛
经贸洽谈会
篝火晚会
七七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