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保色实验
Ⅰ 牡丹花保色专利技术交
专利1:一种牡丹及芍药干花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牡丹及芍药干花制作方法,通过使用牡丹和芍药鲜花为原料,通过石英砂梯度温度脱水制作而成。主要步骤如下:将新鲜采摘的牡丹芍药鲜花瓶插于含5%的护色剂的水溶液中浸泡2小时,然后取出将整朵花完全埋没在80‑120目的白色石英砂中,然后置20‑22℃环境中28‑30小时;然后升温到26‑30℃环境中12‑15小时;最后升温到36‑40℃环境中8‑10小时。最后去掉石英砂,得到牡丹芍药干花产品。本发明生产的工艺花在形态和颜色上与鲜花最为接近,花瓣牢固不易脱落,欣赏效果和长期保存效果较好。
专利2:脱水牡丹、芍药的护型与护色增色综合法:本发明脱水花卉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脱水牡丹、芍药的护型与护色增色综合法。该综合法选用通过40~70目筛网的淘洗砂质为埋藏基质,在埋藏基质中加入硼砂粉剂与其充分混合;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埋藏器具内铺设稀布袋或棉纸,然后盛放埋藏基质,并将花卉埋在埋藏基质内。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在花卉埋藏干燥过程中自行进行了护色,免去了对鲜花的浸泡或喷雾环节,不会对鲜花造成损害,而且效果甚优。
Ⅱ 怎么样使花卉颜色更鲜艳
花卉植物会显出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不同颜色,除了遗传基因影响外,还与肥料中营养元素有关。据研究,不同元素对不同花卉品种的花色有着不同影响。
Ⅲ 第二次红绿双色实验保证什么颜色清晰
双色法试验是在检影验光后试镜时,判断试镜片矫正程度的一种方法。原理:根据眼专的生理性光学缺陷——色属差设计的。白色平行光成焦时,并不是所有的光线成一点,而是黄色光线成像于视网膜上,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成像于视网膜前(相对近视),红光波长最长,成像于视网膜后(相对远视)。如透过红玻璃能看清视标,而透过蓝玻璃时视标模糊,则说明有轻度近视,反之为轻度远视。
Ⅳ 制作干花技术用什么化学保色剂
你好,以下是制作干花的手法
制作方法一:
先准备一只盒子,盒内铺一层干燥剂(硫酸铜,一般药店、化工试剂商店有售)。选择一个晴天,上午9-10点间,花上不沾露水的时候,将盛开的花朵剪下,放在预备好的盒内,置于干燥剂上,然后细心地将微量干燥剂慢慢地倒入,使干燥剂填满花瓣间的每一个空隙。注意,必须维持原花花瓣间的缝隙,以保存花形,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有些花卉,如菊花、玫瑰花、杜鹃花、兰花等,花瓣层层密密,每层缝隙甚小,既要填满干燥剂,又不压坏花形,确实不易。
当整朵鲜花被干燥剂完全包围后,即盖上盒子,用塑料袋、塑料胶带密封。数天后,即可取出(封盒的天数以花类花瓣的厚薄而定),此时,花已干燥,很脆,极易碎裂,取出时要很小心,取出后把花颠倒过来,使花隙间的干燥剂落下。把干燥剂完全清除干净,鲜花干制标本就完成了。
为防止干花标本吸潮,须将它放在有干燥剂的盒内,并加以密封。
制作方法二:
一、原理
一些具有还原性的化学药品可抑制诸种氧化因素;从而控制植物色素的氧化分解,固定色素分子。
二、材料
氯化亚锡、硫酸铜、硼氢化钠、亚硫酸、福尔马林(37%~40%)、蒸馏水、标本瓶、石蜡、甘油、新鲜花卉等。
三、制作
1、按氯化亚锡2g,硫酸铜5g,硼氢化钠2g,亚硫酸5ml,蒸馏水95ml的比例制成固定液。
2、采摘新鲜花朵,最好选择尚未完全开足的。修剪整理后,浸入盛有上述固定液内,浸泡12~24小时。
3、按蒸馏水95ml,福尔马林5ml,亚硫酸2~3ml制成保存液。
4、将经固定液处理过的花朵取出,浸入盛有保存液的标本瓶中。如浸液不足,可补充至完全浸没花朵为止。放置2~3天后,如发现有颜色溢出现象,可适量加入些甘油或氯化钠;如发现颜色过深,可适量加些蒸馏水。这样可以维持花和浸液的内外渗透压平衡,避免花朵变形、变色。若无上述现象,即可加盖并用石蜡封口。
采用上述方法,基本上可同时保持花朵的鲜艳色彩和枝叶的绿色;且能保持很长时间。做成的标本既可用于观察教学需要,又可用于陈列观赏。
Ⅳ 怎么让多肉植物变红,花卉养护
很多花友喜欢多肉都是因其绚丽的颜色,许多多肉品种不是纯绿的,我们比内较熟悉的火容祭(详情介绍)、虹之玉都是红的。如何才能让这些植物变成红色,提高其观赏价值呢?
虹之玉(详情介绍)
1、温度
有过养殖多肉植物经验的人都清楚,冬季低温环境下,多肉植物会发生颜色加深的变化,开始时局部变红,后来红色逐渐加深,有的甚至变为黑色。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多肉植物的自我保护造成的。首先,低温催生植物体内花色素的合成。花色素比起绿色素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为植物提供热量,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花色素的比例升高了,你家里的肉肉们也就变红了。如果你一直将它放在温暖的室内,可能就不会变色啦!
2、光照
光照用于改变多肉植物颜色是见效最快的方法。你可以尝试将长期在室内散光照射养殖的肉肉放置到光线充足处,用不了几天它的颜色就起变化了。所以,在秋季这个紫外线强度最高的季节,也是多肉植物变色的最佳季节。你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颜色深度来调节多肉们接受光照的时长和强度,或浓郁、或艳丽、或小清新,一切都随你!
Ⅵ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报告彩色布料代表什么各种不同颜色的小纸片代表什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利于其版避敌和捕食,这种体色叫权做保护色;达尔文认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些昆虫(如某种毛毛虫)体色鲜艳,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反差大,就首先被发现,是不适者被淘汰;而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而留下来是适者生存,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生物进行的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可以发现与布料颜色越接近的小纸片,越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几代选择后,剩余个体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一致了,即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与布料颜色一致.因此,所用的彩色布料是用来模拟生物的生活环境,由此可以推测: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具有漂亮、鲜艳、暗淡颜色的小纸片与布料颜色反差大,容易被发现. 故答案为:生物的生活环境;布料.
Ⅶ 几种常见的工笔花卉的着色方法
今天准备工笔画范画,在这与大家分享一下工笔画几种染法染法 1、分染: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 2、统染:在绘制工笔的过程中,根据画面明暗处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几片叶子、几片花瓣统一渲染,强调整体的明暗与色彩关系,称为统染。 3、罩染: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绘的物体周围淡淡的渲染底色用来衬托或掩映物体。 6、点染: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将一块色彩向四周染开。画仕女脸颊的红晕时即是采用此法,工笔牡丹的绘制中也会用到。 8、醒染: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 9、接染:方法是分碟调出二至三种图案色,各色厚薄相同,多为同类色或类似色,分几枝笔将各色铺于纸上,迅速以偏干的清水笔将各色接起刷匀。或将两个在一个范围的颜色用清水衔接起来,产生自然过渡的效果。先竖后横,迅速准确,使之不露笔痕,色晕匀和。工艺绘画图案亦用此法
Ⅷ 花卉在运输储存中应注意的保鲜问题
清仓消毒 将仓库内垃圾以及化肥、农药等清除,库内铺设油毡纸等作防潮回层,以减少地面答潮气被种子吸收。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后喷洒,门窗紧闭48~72小时后通风24小时。不要用烟熏仓 快速冷冻低温贮藏法如何保鲜花卉花材剪切后立即快速冷冻,贮藏于低温环境中,这样处理可显著抑制体内乙烯的产生,降低呼吸作用,有效地减少体内养分和水分的损失。对于大量的花材可在大型冷库中进行,家庭用的少量花材可在冰箱中处理。对于不同的花
Ⅸ 怎么制作动物,植物,花卉标本,比较好地保持原色
一、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植物标本是植物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植物标本的制作是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过程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几种植物标本制作介绍如下:
一、标本的采集
1.尽可能选择根、叶、茎、花、果。因为花和果实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采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连根掘出,如标本较高,可分为上、中、下三段采集,使其分别带有根、叶、花(果),而后合为一标本。
2.要有代表性。要采集在正常环境下生长的健壮植物,不采变态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点的典型枝,不采徒长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护好所采集的植株。把采集到的标本放到采集箱里,如植株较柔软,应垫上草纸,并压在标本夹里。
4.要给所采集的标本挂上标签,并注明所采集的地点、日期及采集人的姓名,并且记下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如陆地、水池、向阳、气味、颜色、花的形态、乳汁等。
二、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
腊叶植物标本的制作可分为台纸式和固定式两种。
1.台纸式
工具:标本夹、枝剪、小刀、记录本、笔。
材料:台纸、标签、草纸(或报纸)
把标本夹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铺几层吸水性好的草纸,把采集来的标本放在纸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叶、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较长的标本可折成两三折放置,然后放上标签,再盖上几层草纸,这样,可使每件标本间隔着几层草纸置放,最后将标本夹的另一面也压上,并用绳缚紧,拿到阳光下晾晒,每隔一定时间(24小时)用干草纸换去标本夹里的湿纸,连续换5天左右,标本就会完全干燥了,最后,把已经干燥的标本分别固定在台纸上,并换上新标本,标本上要填写植物的名称、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的姓名。这样,一件台纸式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
2.盒式
工具:尺、枝剪、刀、粘合剂
材料:硬的透明塑料板、吸水纸、透明胶。
将采集来的植物标本,用枝剪、刀修剪,剪取枝叶茂盛带花的部位,小的植株可保留全株,所取植物标本一般以高度25公分为准。用毛刷在清水中轻刷标本各部分,而后放置吸水纸上并置于阴凉通风处凉干。
根据选好的标本的大小量好尺寸,用刀将透明塑料板割出盒的盖和边盖,量取一硬纸板(三合板)做底板,然后用粘合剂粘合成一透明的盒状标本盒。
把已经干燥过的植株放入标本盒里,用透明胶粘合在底板上,贴上标签和编号以及采集人和采集地点、日期。
三、花的标本制作
工具:枝剪、500ml烧杯、较大的玻璃瓶、培养皿
材料:8#铁丝、木制底座、硅胶、硬纸板、回形针
取一段8#铁丝并盘旋,而后把盘在中央的一头拉起,使铁丝成盘旋状,再把拉起的一头铁丝插入花柄中,用硬纸板围成一圆筒,用回形针别住,圆筒的长度和直径以能罩住花为好,把花连同盘曲的铁丝放在培养皿中,用圆筒罩住,向内灌入硅胶直到淹没花为止,筒上盖一玻璃片,放在阳光下晒一周左右。而后放在大容器中,抽去纸板圆筒,硅胶散落,露出脱水后的干花。把干花连同铁丝插入木制底座,放入玻璃瓶中,加盖,用蜡封口。干花标本制作完成。贴上标签、采集地点和日期、采集人姓名。
四、蕨类植物标本的制作
蕨类植物有世代交替的生理特点,应采集孢子体(无性世代)和配子体(有性世代)的植物体。
采集孢子体以夏、秋为宜。可全株采集,孢子体及孢子体上具孢子囊群的羽片,可压制成腊叶标本。原叶体及带有幼小孢子体的原叶体,宜制成浸泡标本,可先将标本置于5%硫酸铜溶液中处理一昼夜,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放在管口瓶注入5%福尔马林溶液,再用蜡封口保存。把制成的孢子体腊叶标本和配子体浸制标本按顺序装订于同一标本盒中,贴上签即可。
五、植物标本的保存
1.避光保存。阳光照射,标本易变色,失去原色。
2.低温保存。最好使标本室的温度不超过摄氏28度,不低于摄氏零度。温度过高,可使标本变形、流汁,腐烂变质;温度过低,可使标本色泽产生变化,皱缩。
3.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4.防止杂菌生长,要避免经常搬动。要做好标本柜,把标本分门别类上架保存。
二、动物标本制作及保存方法:
冻干标本是一种早已有之的标本制作方法,东北地区的猎民很早就懂得用这种办法保存皮张,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低温保存,使得标本内部的水分被抽出,从而使蛋白质失去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长时间不腐烂的效果。
现代标本制作技术上的冻干标本要求有速冻和抽湿的设备,用普通冰箱制作的效果不甚理想,最好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姿态。
不知道你要具体做哪一类的标本(不同类型动物的制作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只能笼统说一下基本操作步骤:
1)初步整理:去掉动物内脏,并以尽可能小而不显眼的切口去掉脑组织;
2)用酒精或福尔马林进行初步脱水,所用药液浓度不宜过大,免得在皮肤表面快速形成凝固层;
3)进行速冻;
4)抽湿;
5)在上两个过程中要时常调整标本姿态;
6)细致整形;
7)冻干标本容易受虫蛀,要在避光密封的地方妥善保管,在周围加驱虫防腐药物。
Ⅹ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其结果是()A.具有漂亮颜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数目多B.具有保
保护色是指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专实验,可以发现与背景颜色越属接近的小纸片,越不容易被“捕食者”(同学)“捕食”(发现),经过几代后,多数“幸存者”(小纸片)的颜色与背景颜色接近.由此可以推测: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保护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具有漂亮、鲜艳、暗淡颜色的小纸片与背景颜色反差大,容易被发现,被“捕食者”“捕食”.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