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插花国画

插花国画

发布时间: 2022-09-17 03:17:44

1. 怎样练插花,要练多久

插花起源于佛教的供花。插花是一种艺术,讲究颇多,比如花卉的品种、颜色、形状不同,则应选择不同的花瓶器皿。花器种类繁多,但作为花的陪衬物,应该选择造型简洁大方、材质优雅的花器为最佳。当然,不同花器的衬托效果也会给花卉带来意外惊喜。 透明的玻璃器皿,能够看到花枝自然交叉之美感;粗犷的陶器,对比出花的娇艳、纤细之多姿媚态。家中的花器不一定非要到商店去购买,凡能盛水的盆、碗、碟、罐、杯子、酒瓶、椰子壳皆可担当起花器的角色。

■插花的艺术风格分类:

(1)西方式插花,也称欧式插花,它的特点是注重花材外形,追求块面和群体的艺术魅力,作品简洁、大方、凝练,构图多以对称式、均齐式出现,色彩艳丽浓厚,花材种类多,用量大,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风格。 (2)东方式插花,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选用花材简练,以姿为美,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形态和所表达的意境美,并注重季节的感受,以线条的造型为主,多为平衡式构图,以姿态的奇特、优美而取胜。

(3)自由式插花,受当今世界各国出现的各种派别如写实派、抽象派、未来派等等派别的影响,选材、构思、造型更加广泛自由。特别强调装饰性、特殊性,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
中国插花沿革

中国人素有爱花的习惯。远在唐代始,民俗不仅每年春时举行以卖花、赏花为主的花市,还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一说为十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

中国也是世界上插花最早的国家。早在六朝时代的南史中,就有关于插花的记载,史中说:“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窑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便是后人称为“借花献佛”的“宗教花”。也说明中国的插花起源于佛教和“供花”。由于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因此,佛教插花亦常以莲花为主,以素雅为上。

万历年间的文人袁宏道,不但喜欢莳养花卉,而且对插花艺术颇有研究,在他编写的《瓶史》一书中,列举了选花、插花、赏花,以及花器、用水的选择等12项内容,高度概括了插花艺术的精粹,是我国较早的插花艺术专著之一。此书曾1696年被译为日文,成为日本花道的圭臬,对日本插花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宏道流”。

日本插花溯源

据历史记载,日本的插花起源于我国,即使是日本插花史亦曾记载与强调插花艺术是由中国传入,并依据我国国画绘画原理将它形式化,而在日本得到长足的发展,终于演化日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插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飞鸟时代,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播大陆文化,并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兴盛。妹子在完成遣隋使节的伟大任务后,回到日本,归依佛教,自称专务而住在太子创建的六角堂?池坊,专心修佛道,当然也将中国当时作为“供花”的插花艺术带回日本。

第15世纪日本室町时代,完成了日本插花的重要样式----立花,从立花样式才产生出以生花、盛花以及投入花等样式,因此可以说立花是插花的核心,我国明代袁宏道的插花专著《瓶史》在17世纪末期传入日本后,在那里得到了发扬光大,创立了独特的插花艺术流派----“宏道流”。日本花道的流派众多,以“池坊流”为最大,拥有会员约百万,其他如“小原流”和“草月会”。日本花道主要流派简介如下:(1)池坊流(2)小原流(3)草月流(4)松风流(5)日新流(6)古流(7)宏道流

西方插花简史

西方插花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就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就发现了与蔷薇相似的干燥花。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有侍女以爱神木(桃金娘科植物)的瓶式插花献新娘的绘画。在14-16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崇尚、模仿古希腊和罗马文艺的倾向。西方插花亦受此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式风格,而在欧洲流行。

18-19世纪在欧洲诸国发生的产业革命,为渴望知识和文化的正在崛起的中层阶级提供了升入较高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他们日益增长的富裕允许他们在闲暇时间去研究植物学,追求时髦的园艺娱乐活动。他们能够花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园艺活动和其他户外活动。与欧洲一样,19世纪的美国人的社会意识也显示了对浪漫、色彩丰富、自然生活的热爱。当时在英国、法国、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爱好园艺用花卉进行家庭装饰,特别是用鲜花装饰餐桌(餐桌插花)及居室,成为一种文明风雅的时髦爱好,插花艺术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艺术。因此,可以说,18-19世纪,特别是19世纪是西方家庭园艺也是西方传统插花的黄金时期。

现在,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花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作为感情的象征,在一切隆重交际、婚丧喜事、探亲访友等礼仪场合,花总是显出高贵和骄傲的姿态。由于鲜花工业和商业的高度发达,鲜花商店比比皆是,随时随地均可购到称心如意的鲜花;不少家庭拥有花园,可以直接采花插制作品,也就为创作插花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插花花费不多,却能创造出赏心悦耳的优雅环境,因而愈来愈普及于民间百姓家。绝大多数的西方人用一些植物或花插瓶口来装点厅堂或居室,美化现代生活。

■插花的构图形式:

传统插花最基本的构图形式有两种:

(1)对称式或均齐式:对称式往往以中轴线为准,向左右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叶形成的构图形式,如扇形、三角形似孔雀开屏的形态;均齐式也以中轴线为准,向左右前后插入等形、等量、等色的花叶形成的构图形式,似塔型、半园型。

(2)平衡式:依中轴线中心点配置不等型而等量的花、枝、叶的构图形式。此种形式构图形态多样,多采取花、枝、叶的大小、高低、疏密等手段进行变化,一般跟着感觉走,将等量花材进行插入。 插花的素材可以是从店里买回来的鲜花,也可以是野外采来的野花野草,巧妙搭配,精心编排,心情美然。

■插花的步骤:

(1)修剪:首先要去掉花卉的残枝败叶,根据不同式样,进行长短剪裁,根据构图的需要进行弯曲处理(为了延长水养时间,适合水中剪取)。

(2)固定:为了让花卉姿态按照你的设想进行,一般在花器的瓶口处,按照瓶口直径长度,取两段较粗枝干,十字交叉于瓶口处进行固定。专业插花,还要彩花插、花泥、铝丝等工具进行固定。

(3)插序:一般容易先插花后插叶,这样容易在插叶的时候将花的高度降低。正确的插序应该是选材、选插衬景叶、插摆花。

2. 传统插花艺术都有哪些说法

我国人民崇尚自然,因此传统的中国式插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造型生动,色彩自然,与中国的园林、盆景艺术一样,是大自然的缩影。它采取自然界中优美生动的材料:花枝、草木、果实等,甚至连干枯的树头、树根、树叶和石头等都可以利用进行加工,赋予其再生的意义,使之富于画意而又不露人工斧痕,富有装饰美而又不失自然风韵,它取材极为简洁,一枝一叶都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平和、雅淡的野趣,渐渐升华到一种更高的境界。而西式的插花则以明显的几何图形造型,与浓烈的色彩结合,强调了装饰性,强调了人为的因素。中西式插花对比,是迥然异趣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插花艺术也同样地具有中国画的这一艺术特点,是以表现大自然为形式,再通过作者情意的安排,以含蓄或表露的表现手法,使之产生一种与形式统一,又超乎于形式的意境。插花的意境可引人入胜,启迪人思索,实有情聚一束而意存深远之妙。中国的插花是与插花用的器皿、几架连在一起欣赏的,所用的器具,是以古朴者为妙,无论从款式和色彩都得与插花的主题取得和谐统一。初时多用铜器插花,如盛酒的觯、尊、觚、壶等,后来陶瓷工业发展,便开始以陶瓷器皿插花,如净瓶、梅瓶、浅水盆等。几架有酸枝、红木、树桩头、根雕座等。器皿、几架与插花配合,大大丰富了观赏的内容。

3. 焚香品茗挂画插花 文人雅士有谁

原文
焚香
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吟诗作画和焚香静坐健身的习俗。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几,上置三足香炉,皇帝升殿时,炉内焚起檀香,致金銮殿内香烟缭绕,香气四溢,使人精神振奋。
古时的诸葛孔明,弹琴时不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兴。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时焚香,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幽静风雅的氛围。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观书时,斋中常要焚香。他在诗中写道:“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更十分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他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画的神奇作用。他说:“观画,在香雾飘动中可以达到入神境界;作画,我也于香雾中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而能传神。”
在家中经常焚香,可以醒脑清神,去浊存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且有延年益寿之功。
品茗
饮茶,雅称品茗,是一种源自中国广州的粤式饮食,而后在广东乃至世界各地传播,成为广东文化的一大特色。在香港,饮茶一开始是叫做“上茶楼”或者“上酒楼”,后来就叫了“去饮茶”,慢慢“饮茶”就变成了上茶楼喝茶吃点心的代名词。饮茶主要包括了喝茶和吃点心,而点心中数虾饺和叉烧包在早期较为广受欢迎,故此粤语内形容饮茶为“一盅两件”(一盅茶+两件点心),而且在某些语境下它还表示“最低消费”的意思。饮茶在香港及广东一带非常流行,近年更流传到中国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地,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粤菜之一。在外国,饮茶差不多是点心的同义词。饮茶的茶楼在欧美被称为“Dim Sum House”(中译:点心屋)。澳纽索性把饮茶的地方同样称呼为“饮茶”,而日常交谈亦会说“Let's go to Yum Cha”(中译:我们去饮茶吧)。
挂画
装饰画(Decorative Painting)是一种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一般分为具象题材、意象题材、抽象题材和综合题材等等。
更确切的起源是战国时期的帛画艺术。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宫殿装饰壁画艺术对当今装饰画的影响也非常大。
插花
在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并不是一定要选用名贵的花材、高价的花器。一般看来并不起眼的绿叶一个花蕾,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常见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来。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失共鸣的是创作者唯一的目的、如果不能产生共鸣那么这件作品也就失击了观赏价值。具体地说、即插花作品在视觉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如果未能立刻产生反应,那么摆在眼前的这些花材将无法吸引观者的目光。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观赏者情感产生反应的要素有三点:一是创意或称立意、指的是表达什么主题,应选什公花材;二是构思(或称构图),指的是这些花材怎样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与创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三者有机配合,作品便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要有一个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插花作品与环境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插花装饰需依环境及场合的性质而定,不同场合和对象要用不同的花材。如盛大集会商厦、酒楼开业,以及宴会厅等隆重场合的喜庆用花,花材色彩要鲜艳夺目,花形硕大,以展示热闹、有气派:反之,哀悼场面要用花宜淡雅、素净如白色、黄色花材,籍以寄托哀思。应用插花来烘托气氛、渲染环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4. 国画瓶花和现代插花有什么区别

方式、审美和追求不同。
国画瓶花有明确的构图法则和意境追求,花卉有时不是全株而只有一两枝,主要表达意境,而现代插花多讲究花的搭配与整体呈现。
插花是根据一定的构思来选材,遵循一定的创作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形体,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5. 传统东方式插花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创作理念与法则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这是中国国画和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三、艺术之“美”

插花创作中的艺术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和整体艺术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如梅花因其横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态美,雅而不艳、幽香远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严寒的内涵美而成为传统艺术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气脉相连。如“画苑布置为妙”,“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创意追求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力求艳而不俗、雅而不淡,据环境与创作的需要,色彩或绚丽、或素雅,使人的视觉感受明快而亮丽,清新而自然。

传统的艺术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规则化,在情势上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外形轮廓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是造型创作的源泉。

对花明志、借花舒怀,创作具有诗情画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艺术插花创作的宗旨。将花的形体美与人的构思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神形兼备,具有内涵美、神韵美,这是东方插花艺术所独具的艺术美。

整体艺术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创作环节之间、各创作要素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配合所产生的综合艺术效果。即通过插花创作,同时创作一个高雅、浪漫、和谐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环境艺术美。这是艺术插花的最终目的。

四、“圣”洁之尊

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东方人采用写实、写意或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花卉的姿态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艺术美。她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过程。

6. 特长都有哪些

特长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比一般人更突出,或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体育运动类: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 身体素质的培养的各种活动。采取了各种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称作的身体练习过程。跑步、高尔夫、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冰球、篮球、旱冰等。

2、舞蹈艺术类: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如钢管舞、街舞、民族舞、芭蕾舞、桑巴舞等;

3、音乐艺术类:音乐艺术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手段,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如乐器演奏(提琴、笛、琵琶、古筝)、美声、通俗流行声乐等;

4、美术类:“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如素描、速写、油画、书法、水彩画、水粉画、陶艺、手工艺等;

5、其它:摄影、插花、茶艺、编织、剪纸、小品主持、文案写作等。

(6)插花国画扩展阅读

描述人的特长的词语有八斗之才、博古通今、博学多才、才高八斗、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出类拔萃、经天纬地、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等。

写特长时别写类似个人兴趣方面,比如爱唱歌、跳舞等,尽量写写对将来工作比较有帮助的个人特长,比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等,这样的特长不仅能显示你比较成熟,同时对你将来的发展比较有好处

7. 中国传统插花表现技法

1、写意与写实的技法

中国插花中的写意与写实的技法与中国画的意笔和工笔差不多,只是插花是用实物表达而不是用笔表现而已。插花写意的技法多是采用比较粗大的材料,如大片的蕉叶、芋叶、荷叶、干枯的树叶、枝条或一团草、一簇树根等,以其随便,粗放地表现事物的大概面貌,使人想象到那是山、密林、飞瀑等。这种写意的技法在插花作品中,多起衬托、布景的作用。而写实的手法是采用线条清晰可辨,色彩鲜明的花朵或叶子插花,用以表现事物的具体面貌。假若一件插花同时采用这两种技法,那就可使作品玲珑剔透,枝叶传神,虚实对比,远近分明了。

2、“破”的技法

若线条单一,颜色单调无变化会使人感到乏味。在传统的插花艺术里,常采用“破”的技法,使其产生起伏跌定的效果。如一组表示风势的线条,在其中加插一两支反方向的线条,就觉得奇兵突出,激动人心。一组圆形的线条(圆形的叶子,圆形的花),若用一两支别的形状的线条来破,就能使插花的内容丰富,增添生趣。如一支比较直的枝条,可以把其插得倾斜些,再用另一屈曲枝条破之,这就可以使整个构图活了起来。总之,直的常用曲的破,横的常用竖的破,圆的常用长的破,插花时瓶口的线条不能全露,也常用花或枝叶破之。颜色的处理也基本如是,方不显得平铺直叙。“破正求奇”就是中国传统插花的表现技法之一。

8. 简述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创作理念与法则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这是中国国画和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三、艺术之“美”

插花创作中的艺术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和整体艺术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如梅花因其横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态美,雅而不艳、幽香远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严寒的内涵美而成为传统艺术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气脉相连。如“画苑布置为妙”,“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创意追求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力求艳而不俗、雅而不淡,据环境与创作的需要,色彩或绚丽、或素雅,使人的视觉感受明快而亮丽,清新而自然。

传统的艺术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规则化,在情势上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外形轮廓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是造型创作的源泉。

对花明志、借花舒怀,创作具有诗情画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艺术插花创作的宗旨。将花的形体美与人的构思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神形兼备,具有内涵美、神韵美,这是东方插花艺术所独具的艺术美。

整体艺术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创作环节之间、各创作要素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配合所产生的综合艺术效果。即通过插花创作,同时创作一个高雅、浪漫、和谐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环境艺术美。这是艺术插花的最终目的。

四、“圣”洁之尊

艺术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东方人采用写实、写意或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花卉的姿态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艺术美。她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过程。

9. 插花艺术有什么特点(要详细点的)

传统东方式插花重线条,轻颜色,注重留白。在现代插花艺术将传统东方式插花的意境与西方插花的艳丽的花朵和对几何图形的美结合起来。反之,西方式插花减少了花朵数量,留出空间,融入了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线条美。

新奇的插制技巧传统插花过程中,对花材处理较少,现代插花为了表现出某种意境或不同的创作意图,对花材进行绑扎、编织、重叠、架构、串联等处理,强调色块和质感,对花材运用组群、堆积等手段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传统插花重以容器插花为主,现代插花中还有不用花器的敷花、吊挂花、壁花、花墙、花束、胸花、花环等等。

传统的插花是为了引入大自然的活力与美等,而现代式插花仅仅是将花材当作艺术的创作材料或元素。生活中的很多情景都可以作为创作的主题,如人的生存空间展现,生命情感、宇宙万物等等,作品比较抽象,内涵深刻,题材新颖。

(9)插花国画扩展阅读

在中华花艺中我们把最长的那枝称作“使枝”。以“使枝”的参照,基本花型可分为:直立型、倾斜型、平出型、平铺型和倒挂型。

1、直立型

使枝直立而插,角度最多不超过30度。花型平和、稳重,正式隆重的场合多用直立型。

2、倾斜型

使枝倾斜而插,角度在30度—60度之间。花型悠闲、秀美,随意而插的作品适用日常生活。

3、平出型

使枝由花器口倾斜而插,角度在60度—90度之间。花型洒脱、有强烈动感,有个性,在特别场合插做。

4、平铺型

使枝不同与其他花型要“先立而后斜出”,而是直接依附花器器沿或水面而插。花型平和、舒适有满足感。

5、倒挂型

使枝由花器立出而弯曲至花器器沿以下。花型有强烈的征讨、冒险意味,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感。

热点内容
茶花油怎 发布:2025-09-23 15:59:01 浏览:227
小水竹盆栽 发布:2025-09-23 15:49:59 浏览:32
春兰花葶短 发布:2025-09-23 15:47:34 浏览:293
花卉订购 发布:2025-09-23 15:38:24 浏览:471
关于赏樱花的说说 发布:2025-09-23 15:24:16 浏览:897
咏海棠名作 发布:2025-09-23 15:10:46 浏览:747
京山兰花录 发布:2025-09-23 15:10:36 浏览:237
5朵粉玫瑰 发布:2025-09-23 15:06:20 浏览:437
盆景设计画理 发布:2025-09-23 15:06:14 浏览:564
千花卉洗面奶 发布:2025-09-23 15:01:03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