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花卉白霉病

花卉白霉病

发布时间: 2022-03-16 18:48:08

『壹』 花卉里的白粉病用什么药

白粉病:白粉病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有关,气温17-24度,高湿容易发病。
防治白粉病用:乙醚酚,苯甲嘧菌酯,四氟醚唑,吡唑醚菌酯,(绿妃)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或卡拉生(硝苯菌酯)等交替使用。根据当地抗性及用药水平选择,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和硝苯菌酯目前对白粉病的效果突出。以上药剂较为安全。

『贰』 花卉白粉病的病原及发病条件是什么

1.月季、玫瑰、蔷薇白粉病病原有毡毛单囊壳(Sphaerotheca.pannosa)和蔷薇单囊壳(Sphaerotheca.rosae),都属子囊菌门真菌。除了为害月季、玫瑰、蔷薇外,是桃树等普遍发生的病害。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病叶、病梢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当气温17~25℃、湿度大时病害重,尤以生长最适温度21℃、空气相对湿度97%~99%时发病最重,也就是说只有在高湿环境条件下该病菌对月季、玫瑰、蔷薇等为害重。

2.凤仙花白粉病病原是凤仙花单囊壳(Sphaerotheca.balsaminae)等,属子囊菌门真菌。可侵染凤仙花、百日草、波斯菊、大金鸡菊、三色堇、木槿、玫瑰、瓜类等。在气温适宜、高湿和通风不良时发病重。

3.菊花白粉病病原是菊科白粉菌(Erysiphe.cichoracearum),属子囊菌门真菌。可侵染菊花、紫藤、枸杞、凌霄、福禄考、风铃草、美女樱、飞燕草、蜀葵、瓜叶菊、金盏菊、百日草、非洲菊、金光菊、大丽花、向日葵等植物。有人认为我国南方无性态的菊粉孢(Oidium.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并侵染瓜叶菊、非洲菊等。菊花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以20~24℃、空气干燥时发病最重。菊粉孢以子囊果在受害组织上越冬,翌年子囊果开裂,散出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在温和、干燥天气下发病重。

此外,还有许多白粉病病原。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早春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侵染叶片和新梢。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以4~6月和9~10月发病较重。施氮肥偏多,过度密植,阳光不足或通风不良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叁』 花卉白粉病怎么防治

白粉病主要为害月季、玫瑰、蔷薇、梅花牡丹、芍药、菊花、大丽花、八仙花、栀子、木芙蓉、倒挂金钟、瓜叶菊、凤仙花、非洲菊、秋海棠、紫薇等多种花卉。白粉病菌的特点是:菌丝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吸取养分,故称之为外寄生菌。病菌多以菌丝在寄主的病残体上越冬。菌丝生长发育适温为18~30℃,空气湿度为55%~85%。此病在温度高、光照少通风不良和昼夜温差大于10℃以上时,最易大面积发作。如施氮肥过多,浇水过量,易引起植株徒长,则发病较重。

白粉病是花卉上最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多发生在花卉的嫩芽、嫩叶、嫩梢、花蕾及花梗上。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犹如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病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后植株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深秋彻底清除病残植株,减少病菌来源;注意通风,加强光照,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花木抗病力;发病后,及时剪除被害部位或拔除病株并烧毁;喷药保护。花木休眠期喷1%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液。

『肆』 花卉白粉病怎么治

白粉病主要为害月季、蔷薇、菊花、瓜叶菊、报春花等花卉。
1 症状叶片、叶柄、花蕾、嫩梢等均可感染。初期,病部出现白色粉霉层,边缘不明显,后逐渐扩大并渐变为浅灰色,并产生黑色小粒点。植株受害后,矮小,畸形,花小而少或不能开花,影响观赏价值。
2 病原系真菌病害,病原菌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
3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病枝上越冬,次年随新芽的萌发而侵染,并随风力传播。白粉病一般春秋两季发病严重,但在温室生产菊花、月季切花和瓜叶菊时,周年均可发病。阳光不足、通风不利、偏施氮肥等均可诱发白粉病。
4 防治方法(1)精心养护,合理施肥,加强通风透光,保持适当株行距,减少病害发生;(2)剪除病枝叶及时烧毁;(3)药剂防治:①早春萌芽前喷洒3~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2:100~200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武夷菌素(绿神九八):1%武夷菌素水剂为棕色低毒液体。②武夷菌素为核苷类农用抗菌素,是广谱性生物杀菌剂。由不吸水链霉菌武夷变种产生的抗菌素。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黄瓜、花卉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人、畜无毒或微毒,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③抗霉菌素120。又叫农抗120,是一种碱性核苷类农用抗生素,其杀菌原理是直接阻碍植物病原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病菌死亡。以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兼具一定的治疗作用,对许多植物病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花卉白粉病、霜霉病等防效较好。高效低毒,对人畜安全、不伤害天敌、无残留,不污染瓜果、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首选药剂。常见制剂为2%和4%水剂,一般使用2%水剂600~800倍液叶面喷雾或200~400倍液灌根。④多抗霉素。又叫宝丽安、多效霉素、多氧霉素、保利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它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干扰菌体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还能抑制病菌产孢和病斑扩大。可用于防治叶斑病、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灰霉病等多种病害。常用剂型有10%可湿性粉剂,一般使用10%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叶面喷雾。

『伍』 花卉的白粉病要怎样防治

白粉病此病主要为害月季、玫瑰、蔷薇、梅花、牡丹、芍药、菊花、大丽花、八仙花、栀子、木芙蓉、紫薇、丁香、秋海棠、倒挂金钟、瓜叶菊、凤仙花、非洲菊、百日草等多种花卉。

白粉病

白粉病多发生在花卉的嫩芽、嫩叶、嫩梢、花蕾及花梗上。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退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犹如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病后期在白粉层上产生针尖大小的颗粒状物,其颜色逐渐变为深褐色。受害后植株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在阳光不足、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发病严重。偏施氮肥、浇水过多,造成植株徒长时发病也较严重。

防治要点:①深秋彻底清除病残植株,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②注意通风,加强光照,适当降低空气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花卉抗病能力。③喷药保护。花卉休眠期,喷洒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等量式波尔多液。发病后喷洒1∶200倍的硫磺粉悬浮液,也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如使用硫磺粉时需每2~3天喷一次,若施用托布津、代森铵时可每周喷一次,均需连续喷3~4次。

『陆』 花卉的白粉病怎么治疗

防治白粉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黄瓜抗霜霉病的品种也兼抗白粉病,可选用津研5号、津研6号、津研7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系列、中农7号、中农8号、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品种;小西葫芦的阿太1代、早青1号等品种;甜瓜的伊丽莎白、龙蜜1号等品种。

(2)棚室环境消毒

种植前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300克分几处用暗火点燃后闭闷棚一夜;种植后保护地可使用硫黄熏蒸器定期熏蒸预防。有条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温烟雾施药机释放臭氧对空棚进行全面消毒灭菌。

(3)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生物菌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及脱肥早衰,注意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对路药剂,有条件的宜使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

(5)其他防治方法

发病前或初期叶面喷洒27%高脂膜100倍液造成缺氧环境使病菌死亡,隔6~7天喷1次,连喷3~4次;还可于发病前或刚发病时(个别叶片有1~2个很小的病斑)叶面喷洒0.2%的小苏打溶液,既可抑制病菌(白粉病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存,而小苏打为碱性),还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喷后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隔3~4天喷1次,连喷5~6次。

『柒』 花卉白粉病的病症是什么

白粉病能使许多花卉受害,不管木本花卉,还是草本花卉。白粉病的病原为一类专性寄生菌,在同一种植物上,有时可以被两种以上的白粉病菌侵染,而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又不完全相同,这给防治带来很大麻烦。

在叶片、枝条、嫩梢、花芽、花蕾及花柄等部位均能受害,以叶片受害最重。发病初期,嫩叶正反面生长白色粉斑,扩展后覆满整个叶片。病部表面长出的一层白色粉斑是病菌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有的后期白色粉状霉层变为淡灰色,受害病叶或枝条上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有性世代的闭囊壳。被害植株矮小,不繁茂,叶子凹凸不平或卷曲,枝条发育畸形,不能开花或开花畸形。严重时,花少而小,叶片萎缩枯死,以致整株死亡,失去观赏价值。

『捌』 花卉的白粉病怎么治

防治白粉病可采用以下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黄瓜抗霜霉病的品种也兼抗白粉病,可选用津研5号、津研6号、津研7号、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系列、中农7号、中农8号、中农11号、中农13号等品种;小西葫芦的阿太1代、早青1号等品种;甜瓜的伊丽莎白、龙蜜1号等品种。
(2)棚室环境消毒
种植前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300克分几处用暗火点燃后闭闷棚一夜;种植后保护地可使用硫黄熏蒸器定期熏蒸预防。有条件的可用自控臭氧消毒常温烟雾施药机释放臭氧对空棚进行全面消毒灭菌。
(3)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及生物菌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徒长及脱肥早衰,注意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老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对路药剂,有条件的宜使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
(5)其他防治方法
发病前或初期叶面喷洒27%高脂膜100倍液造成缺氧环境使病菌死亡,隔6~7天喷1次,连喷3~4次;还可于发病前或刚发病时(个别叶片有1~2个很小的病斑)叶面喷洒0.2%的小苏打溶液,既可抑制病菌(白粉病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存,而小苏打为碱性),还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喷后可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隔3~4天喷1次,连喷5~6次。

『玖』 花卉白粉病有什么症状

白粉病是花卉生长过程中普遍的病害,如为害月季、蔷薇、凤仙花、菊花、大丽花等。可侵害叶片、枝条、花柄、花蕾,在叶背面或两面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受害植株叶片卷曲,不能开花或开畸形花。严重时植株矮小,花小而少,叶片萎缩干枯,甚至死亡。

『拾』 花卉白粉病要怎样防治

花卉白粉病主要为害月季、玫瑰、蔷薇、梅花、牡丹、芍药、菊花、大丽花、八仙花、栀子、木芙蓉、倒挂金钟、瓜叶菊、凤仙花、非洲菊、秋海棠、紫薇等多种花卉。白粉病菌的特点是:菌丝表生,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吸取养分,故称之为外寄生菌。病菌多以菌丝在寄主的病残体上越冬。菌丝生长发育适温为18~30℃,空气湿度为55%~85%。此病在温度高、光照少通风不良和昼夜温差大于10℃以上时,最易大面积发作。如施氮肥过多,浇水过量,易引起植株徒长,则发病较重。

白粉病是花卉上最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多发生在花卉中的嫩芽、嫩叶、嫩梢、花蕾及花梗上。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犹如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病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后植株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

热点内容
橘中秘和梅花谱 发布:2025-09-19 05:41:12 浏览:974
栽好的盆栽 发布:2025-09-19 05:24:14 浏览:514
玫瑰花瓣纸 发布:2025-09-19 04:55:51 浏览:420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题2015答案 发布:2025-09-19 04:55:50 浏览:317
美术丁香花 发布:2025-09-19 04:47:21 浏览:779
白百合采访 发布:2025-09-19 04:14:46 浏览:282
红色妖姬花语 发布:2025-09-19 03:55:10 浏览:351
珊瑚色花艺 发布:2025-09-19 03:54:55 浏览:115
厦门樱花国际日语 发布:2025-09-19 03:50:01 浏览:280
下个情人节是什么时候 发布:2025-09-19 03:40:31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