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中秘和梅花谱
㈠ 古象棋棋谱是如何记载棋局变化的,也是用文字记述吗
《梅花谱》原为手抄本,着法以字代替。《橘中秘》有刊印本,有图谱。着法和现在象棋棋谱有些区别,例如马三进四吃了对方一个卒,他会记着:马三进四去卒。如果棋谱有很多变例,最基本的那种下法记“本”,如果有第一个变着,是由基本棋谱以展来的,他会记着“一变接本”,如果第八种变着是从第二种变着发展而来的,他记着“八变接二”。 如果有第一个变着,是由基本棋谱发展来的,他会记着“一变接本”。 象棋古谱网上都有很多,视频也有很多,不过少有专门系统讲解古谱的视频,只有棋书。推荐张强、阎文清大师讲解的布局疑形与攻击,网络视频可以看得到。
《梅花谱》原为手抄本,着法以字代替,棋盘上九十个位置,原作者用两着小曲来作为棋子活动的行止:双方均从右边线河沿算起,直行五字,再自右向左。全文是:“论形势两相当,分彼此各参商。顷刻间化出百计千方,得志纵横任冲击,未雨绸缪且预防。看世情争先好胜似棋忙(以上为红方棋盘标字)。整军队排雁行,运帷幄算周详。一霎时便见楚弱秦强,九宫谋士侍左右,五营貔貅戍边荒。叹英雄勤勋立业类杯场。”
现存《梅花谱》抄本是经过乾隆时期象棋名手周廷梅改编的,在清代没有刻印过,1917年始有石印本,至1926年武进吕思勉校阅,上海文明书局才有铅印本问世。谢侠逊《象棋谱大全》中所收《梅花谱》系潘定思藏本,现在学习研究《梅花谱》一般以此为依据。现有程明松改编的《新编梅花谱》于1999年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
《橘中秘》象棋书谱。与《梅花谱》并列,为传世两大象棋谱之一。明东海朱晋桢辑。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比较完整。
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至今发现有:
1、江左书林藏版,规格为:16.2×12.5cm。书首有崇祯壬申无住居士序。共四卷,四卷四册,竹纸;
2、本衙藏版,四卷二册;
3、无扉页,四卷二册。
另石印本三部。其中一部上海中原书局印行,1921年出版的函套四卷四册。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饶先与让子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搏的特色。三、四卷载140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是明清两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谱,影响颇大,流传甚广。
㈡ 象棋梅花谱,橘中秘,适情雅趣,这三本书的区别,特点,学习顺序是什么。请棋友们指教
《梅花谱》主要讲屏风马属于后手(防守反击)布局,《橘中秘》主要讲中炮属于先手(专进攻)布属局,其中残局部分就是《适情雅趣》的实用残局部分,《适情雅趣》主要排局、实用残局。这三本书都是象棋初学者应该学习的,残局必须掌握,杀法值得学习,前两者属于必修,但布局基本已经过时,只要知道就行,不要太沉迷其中精妙杀局哦(基本用不上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