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木槿花阅读题2015答案
①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答案
问题及答案
1、第(1)段文字中连用三个“偶然”,结合语境说明它们的不同含义。(3分)
2、文中与(16)段“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2分)
3、第(9)段作者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在文中都指什么?(3分)
4、请分别说出第(11)(12)段中“土埋大半截了,花还在开!”这句话的作用。(3分)
5、作者在题目中用“好”字来修饰木槿花的理由是什么?
(3分)
答案
1、前两个“偶然”是指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后一个“偶然”是指出乎
意料的;或:顽强、自在的。(意思对即可)(3分)
2、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2分)
3、三个点,每个点一分。(3分)
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
②我家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
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4、(11)段的是解说产生“震憾”的原因;
(12)段突出强调木槿花的“悲壮”或突出木槿花在重压之下顽强
挣扎的勇气。(意思对即可)(3分)
5、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意思对即可)(3分)
②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答案
阅读试题
1.“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一句中连用三个“偶然”,结合语境说明它们的不同含义,并分析作者寓含在句子中的感情。(4分)
2.“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作者反复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6分)
3.简要概括木槿花“好”之所在,并分析课文以“好一朵木槿花”为题的作用。(6分)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章开头、结尾都写到了美人蕉,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3分
(2)作者在结尾写道:“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作者所需要纪念的是那朵“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吗?(3分)
参考答案:
1.(1)前两个“偶然”是指随意的、漫不经心的(1分),后一个“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1分)。(2)表达了作者对木槿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2分)。
2.木槿花遭遇到难以承受的苦难,但仍然保留有生命的信念,有战胜困难的勇气(3分)。这样写既强调了木槿花在面临恶劣的环境所特有的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2分),也对点明本文主旨起着强化作用(1分)。
3.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2分)。一个“好”字写出木槿花的不同凡响。既写木槿花的形象美,又写它的精神美(2分),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分)。
4.(1)美人蕉“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让作者认识到生命的顽强,作者以美人蕉来正面衬托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3分)。(2)不是。作者所要纪念的是那种在重压之下战胜重重困难的勇气,那种坚忍不屈的性格,那种顽强的生命力(3分)。
1.从全文来看,木槿给“我”的印象:平庸——( )——( )——( )——( )
2.作者说木槿的两度花发“不同凡响”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为它在秋天的荒园里开放,使刚遭遇死别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为
3.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1.从全文来看,木槿给“我”的印象:平庸——(惊喜)——(悲壮)——(钦佩)——(不同凡响)
2.作者说木槿的两度花发“不同凡响”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为它在秋天的荒园里开放,使刚遭遇死别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为: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
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3.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有什么特点?
答: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
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③ 好一朵木槿花 阅读答案 第一题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淹没 翅 慢慢地 到 2、用来衬托,让读者对小园有个总的了解,进而引出木槿花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突出木槿朴实谦虚的高贵品质 5、“又是一年秋天”、“前年秋至”、“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今年” 6、“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我从未仔细看过”;“惊喜”;“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14.文章开头先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有什么作用?(4分)
答:用衬托(反衬亦可)的手法来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衬托”2分,“坚强、勇敢、不娇气”2分)
15.到木槿第二次开花前,作者已由惶恐不安到“习惯了这类景象”,通观全文,“这类景象”都指什么?(6分)
答: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每点2分)
16.文中“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也对读者产生很强的震撼、警示作用,试结合自己的感受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6分)
答:①用土覆压的沉重强大与花朵的细弱娇嫩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突出木槿花的“悲壮”或突出木槿花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的勇气。 (运用反复也起到强调作用)
②运用联想、双关的手法,使含义更普遍,赞美韶华不再、年纪已老、活不了多久的人们依然绽放希望、富有活力。 (或答面对现实、顽强抗争的生命力)
③也比喻一种精神:处于困境和绝望,依然拥有能直面人生痛苦的强大和伟力。 (每点3分,答出两点以上给6分。)
17.题目流露出对木槿花的由衷赞美,作者说木槿花尤其是这朵木槿花“好”的理由是什么?(6分)
答:①木槿花平凡而奇特,娇嫩却顽强。②重压之下艰难挣扎,勇敢面对一切苦难。③使惶恐中的作者拥有幻想、去掉悲伤、留住梦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问题一:“第九自然段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在文中指什么?
问题二:第十段画浪线的句子“透过砖块伸出几条绿枝..............................................花在颤颤的开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伸字用的好么?
问题三:我的心也震颤起来,我的为何颤?
问题四:文中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一、:“第九自然段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有三层含义: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 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二、运用了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
“伸”字用的好,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花顽强的生命力。
三、我的心“震撼”是被花顽强的生命力而打动。在经历如此磨难,被土埋了大半截后,还能开花,作者被这种生机和活力所震撼。
四、最后一段的意思是,文革中遭摧残和逝去的亲人、朋友已经不能再回来了,需要用纪念碑来纪念这些人,同时也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使历史不再重演。
1.从全文来看,木槿给“我”的印象:平庸——()——()——()——()
2.作者说木槿的两度花发“不同凡响”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为它在秋天的荒园里开放,使刚遭遇死别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为
3.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有什么特点?
1.从全文来看,木槿给“我”的印象:平庸——(惊喜)——(悲壮)——(钦佩)——(不同凡响)
2.作者说木槿的两度花发“不同凡响”的原因是:第一次是因为它在秋天的荒园里开放,使刚遭遇死别的痛苦的“我”得到安慰;第二次是因为: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
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3.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有什么特点?
答: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
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14、第(1)段文字中连用三个“偶然”,结合语境说明它们的不同含义。(3分)
15、文中与(16)段“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2分)
16、第(9)段作者说“我早已习惯了这类景象”,“这类景象”在文中都指什么?(3分)
17、请分别说出第(11)(12)段中“土埋大半截了,花还在开!”这句话的作用。(3分)
18、作者在题目中用“好”字来修饰木槿花的理由是什么?(3分)
<好一朵木槿花> 答案
14、前两个“偶然”是指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后一个“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或:顽强、自在的。(意思对即可)(3分)
15、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2分)
16、三个点,每个点一分。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我家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3分)
17、(11)段的是解说产生“震憾”的原因;(12)段突出强调木槿花的“悲壮”或突出木槿花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的勇气。(意思对即可)(3分)
18、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意思对即可)(3分)
望采纳
④ 《好一朵木槿花》的阅读答案
重复起到的都是强调作用,而两句话又是自相矛盾的,更是为了突出什么精神或品质。只要沿着这样的思路回答即可
⑤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题答案
在《好一朵木槿花》这篇阅读中,你了解作者想要描述的情感吗?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好一朵木槿花》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原文:
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中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凌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环境的艰难,更不觉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中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洒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它不再来。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题目:
1.“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一句中连用三个“偶然”,结合语境说明它们的不同含义,并分析作者寓含在句子中的感情。(4分)
2.“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作者反复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6分)
3.简要概括木槿花“好”之所在,并分析课文以“好一朵木槿花”为题的作用。(6分)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章开头、结尾都写到了美人蕉,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3分
(2)作者在结尾写道:“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作者所需要纪念的是那朵“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吗?(3分)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答案:
1.(1)前两个“偶然”是指随意的、漫不经心的(1分),后一个“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1分)。(2)表达了作者对木槿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2分)。
2.木槿花遭遇到难以承受的苦难,但仍然保留有生命的信念,有战胜困难的勇气(3分)。这样写既强调了木槿花在面临恶劣的环境所特有的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2分),也对点明本文主旨起着强化作用(1分)。
3.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2分)。一个“好”字写出木槿花的不同凡响。既写木槿花的形象美,又写它的精神美(2分),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分)。
⑥ 好一朵木槿花阅读答案
答:
木槿花药用价值:
中药材木槿花是锦葵科植物,木槿的干燥花蕾,以色白、朵大者为佳。其性味甘苦、凉,有清热、凉血、利湿的功效,可治痢疾、白带等症。[4]
【处方名】:木槿花、槿树花、鲜木槿花,白槿花。
【商品名】:木槿花、川槿花。以花朵大而完整、干燥、色白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大暑至处暑间,选睛天早晨,花半开时采摘,晒干。
【考 证】:出自《日华子本草》。
【功 效】:清热止咳,凉血止血,清热燥湿。
【主 治】:治风热束肺所致咳喘,血热妄行所致吐血衄血,尿血,肠风泻血等症,痢疾。
【性味归经】:甘苦,凉。①《日华子本草》:“凉。”②《滇南本草》:“性微寒,味微苦,平。”③《纲目》:“甘,平,滑,无毒。”入脾、肺、肝经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1~2两);研末,0.5-1钱。[3]2~4钱;外用适量,研粉麻油调搽患处。
【学名】:Flos Hibisci
【其他标准称谓】:英文名Shrubalthea Flower
【化学成分】:含皂草黄甙(saponarin)、肌醇(inositol)、粘液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单方验方】:
1、治痢疾:木槿花、冰糖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治痔疮出血:木槿花15克,水煎服。
3、治赤白痢:木槿花15克,水煎冲蜜服。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忌酸、准予。
4、治风热眼疾:木槿花15-30克,水煎服。
5、治白带:木槿花、败酱草、白鸡冠花各15克,日1剂,水煎,分2次服。
6、治水肿:鲜木槿根、灯心草各30克,水煎,食前服,日服2次。
7、治黄水疮:木槿皮研末、醋调炖如胶,敷之。
8、治吐血、下血:木槿花九至十三朵。酌加开水和冰糖欺半小时,饭前服,日服2次。
9、治反胃:千叶白槿花,阴干为末,陈米汤调送三五口;不转,再将米饮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