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得病
① 花生病了
吹绵蚧---蚧壳虫的一种。
介壳虫的虫体被一层角质的甲壳包裹着,如用药物对它直接喷洒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样,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对花木造成极大的为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长不良,还会出现叶片泛黄、提早落叶等现象,严重的会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为害的花卉有米兰、茉莉、山茶、含笑等。防治的办法有:
①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 。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春季室温7 ℃ 时,便开始活动。可在4 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 次见效。
② 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的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发亮。
③ 用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都彻底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为害,此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调成母液,此时母液含60% ,呈牛奶状,用水稀释含油30% 药液后,对米兰、金桔、苏铁上介壳虫仔细喷洒。一周后,介壳虫大部分由原来新鲜橙色变成干瘪状态,说明此法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② 蔷薇花生病如何治
野生蔷薇少有病虫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锯蜂、蔷薇叶蜂、介壳虫、蚜虫以及焦叶病、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除应注意用药液喷杀外,布景时应与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处种植过多。每年冬季,对老枝及密生枝条,常进行强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风良好,可减少病虫害。 黑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 白粉病:侵害嫩叶,两面出现白色粉状物,早期病状不明显,白粉层出现3--5天后,叶片呈水渍状,渐失绿变黄,严重伤在时则造成叶片脱落。发病期喷施多菌灵、三唑酮即可,但以国光英纳效果最佳。 蔷薇 锈病:锈病是蔷薇一种常见的病害。叶片和新枝条都可能发病。病情严重,会引起叶片大面积脱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如果发现此病,要及时处理,可用800倍液三唑酮叶面喷雾,每周一次,连续3-4,此疾病可基本痊愈。
③ 植物生病怎么办
很多小伙伴都爱种些小植物,但在种植过程会经常会遇到植物叶片发黄,叶片脱落,生长缓慢,不开花,土壤板结等等问题。分不清到底是浇水、光照、通风,还是施肥的问题。

浇硬水或施肥太多。如果不是施肥太多的问题,就在浇水的时候把水晒几天除除氯,而且要勤松土。
小伙伴们,速速收藏好这20招,植物再生病就能派上用场啦!
④ 常见花卉病虫害识别图解
常见的花卉病虫害
1.蚜虫:这是花卉中最常见的害虫。蚜虫的种类很多,往往群集于花卉体的幼嫩部分,用刺吸式口器刺入花卉体内吸取汁液。蚜虫的危害范围很广,如菊花、三色莫、大丽花、月季花等。蚜虫在生活过程中,泄物内含有蜜露,又为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叶片变成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发现蚜虫应及时消灭。
2.红蜘蛛:个体很少,但危害范围很大,如菊花、大丽花、月季花鹃花等。这种害虫由于个体小,应及时发现,早做防治。
3.阶亮虫:此类害虫种类很多,食性很广,能危害仙人掌、月季花、夹竹桃、桂花等多种花卉。助壳虫的分泌物中也含有蜜露,能导的生长。
4.粉虱:粉虱的个体很小,仅有I毫米长,白色,繁殖速度快,因此危害严重。被粉虱危害过的植株,也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霉变呈黑色。
二、虫害防治常见药物
1.波尔多液: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根据硫酸铜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数种。
2.石硫合剂: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经过熬制而成,原液为深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臭鸡蛋味,呈碱性。
3.敌百虫:是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制剂,对害虫有强烈的胃毒作用,也有触杀作用。
⑤ 花卉病毒类似病害的诊断和鉴定方法有哪些
植原体、螺原体等无壁菌门的原核生物造成的植物病害与植物病毒产生的症状相似,无病症表现,因此,它们又叫病毒类似病害。花卉上比较常见的是植原体病害,因此我们介绍一下植原体病害的诊断和鉴定。
1 超薄切片,电镜下观察植原体
方法如植物病毒的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
2 抗生素治疗诊断
用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等对受病植株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植原体对这几种抗生素敏感,病害症状可以得到缓解。而植物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如果施用,对病害无效。
3 植原体PCR检测
根据植原体的共同保守序列,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R16mRl/R16mF2进行植原体直接PCR扩增,可扩增到植原体的特异扩增带。
还可以将直接PCR产物分别稀释40倍后,引物换为R16R2/R16F2进行巢式PCR扩增,可得到与引物设计相符的植原体的特异扩增带,说明为植原体病害。
这里以仙人掌植原体丛枝病的PCR检测为例,介绍植原体的PCR检测技术。
实验操作如下:
Ⅰ.总核酸提取
(1)取0.3g植株幼嫩组织,用液氮冷冻后充分研磨成粉状。
(2)移入含有0.6ml预热到60℃的CTAB DNA提取缓冲液中,在60℃水浴中温浴30min。
(3)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30min。
(4)12000r/min离心8min,取上清液,重复(3)、(4)步直至蛋白质除尽。
(5)加入氯仿∶异戊醇(24∶1),抽提30min,12000r/min离心8min,取上清液。
(6)加入等体积预冷的异丙醇及1/10体积的醋酸钠(3mol/L,pH5.2),混匀,-20℃保持至少30min,14000r/min离心10min,使核酸沉淀。
(7)用70%乙醇洗涤2次后,.真空干燥。
(8)沉淀溶解于100μl TE缓冲液中。
(9)取10μl DNA经0.7%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观察结果,计算DNA浓度。其余于-20℃冰箱中保存备用。
Ⅱ.PCR扩增
参照Lee所报道的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R16mF2/R16mRl序列和R16F2/R16R2序列合成引物,引物序列如下:
R16mF2:5′-CATGCAAGTCGAACGGA-3′
R16mRl:5′-CTTAACCCCAATCATCGAC-3′
R16F2:5′-ACGACTGCTGCTAAGACTGG-3′
R16R2:5′-TGACGGGCGGTGTGTACAAACCCCG-3′
引物溶解于适量灭菌水中至终浓度为10μmol/L。
直接PCR(Direct-PCR):
(1)取一PCR薄壁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
10×PCR反应缓冲液 5μl
5mmol/L MgCl2 4μl
2.5mmol/L dNTP 4μl
R16mF2(或R16F2) 3μl
R16mRl(或R16R2) 3μl
4U/μl 1TaqDNA聚合酶 1μl
模板 2μl
加入双蒸水至终体积为50μl,混匀并加入30μl石蜡油。
(2)PCR扩增。反应循环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5℃退火1min,72℃延伸90s,35个循环后于72℃保温10min,4℃冰箱中保存。
(3)取5μl PCR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检测PCR扩增结果。
巢式PCR(Nested-PCR):
将用引物对R16mF2/R16mRl扩增的直接PCR产物按1∶40比例稀释后,作为反应模板,引物对换为R16F2/R16R2,退火温度升高至60℃,其余反应条件同直接PCR。
Ⅲ.结果
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R16mRl/R16mF2进行植原体直接PCR扩增,可扩增到一条约1.5kb的特异扩增带(图1)。通过实验,用泡桐丛枝作为植原体的阳性对照,检测出YNOl样品(仙人掌品种珊瑚枝丛枝)和YNO2(仙人掌品种堆罗汉丛枝)为植原体病害。其他YNO3(仙人掌品种猪耳掌丛枝)、YNO4(仙人掌品种金狮子丛枝病)、YNO5(仙人掌品种青海波丛枝)不是植原体病害,可能为品种的特性。
图1 直接PCR扩增结果
⑥ 花卉千手观音得病了怎么办
如果千手观音茎出现腐烂估计与高温、不通风有关,尤其是几棵同栽一盆容易出现。
挖出腐烂的部分以后,留健康的嫩茎重新扦插就能成活。(千手观音和滴水观音类似,适合扦插再繁殖。)
扦插可以水插,当水培植物养一段时间,生根后再考虑重新种植。
由于千手观音汁叶有毒,操作时要小心,不要让乳汁接触皮肤薄弱的地方以及眼睛等重要部位。
⑦ 花卉绿叶的病害图片
褐斑病
一般花卉换了该病就容易在叶片上出现褐色的斑点,如果你发现你养护的植株出现了该病症那么多半就是得了褐斑病。褐斑病对于花卉的影响是巨大的,花卉的价值在于它的观赏性,而褐斑病却大大的影响了花卉的“颜值”,同时还会对其植株造成巨大的伤害,那么哪些植株容易患褐斑病呢?怎么治疗褐斑病呢?
容易患褐斑病的植株主要有:榆叶梅、月季、贴梗海棠、郁金香、千年木、桂花、山茶花、凤仙花、牡丹、菊花、郁金香、非洲菊、一品红、鸡冠花等等。
其实治疗褐斑病主要在早期管理上要加强;注意通风采光;上盆前先消灭病菌,也就是对上盆所需要用到的土壤进行消毒;同时要立即对出现褐色斑点的树叶进行摘除烧毁,这样才能防止病菌扩散。如果整体植株已大部分出现了褐色斑点要及时的用药喷杀,可用65%可湿性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溶液以及1%波尔多液进行喷洒,同时也可以用200倍布托津溶液进行治疗。叶片茎部以及叶片均需要喷洒,同时还可以用药剂或配根碧多浇灌植物根部。
叶霉病
如果你发现花卉长出了褐色斑点但是用药治疗又没效果,那么可能是叶霉病发病初期,可以适当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发现斑点会一直变大,而且中间也变成了淡黄褐色,叶子边缘变成紫褐色,同时还可以看见同心轮纹那么无疑是得了叶霉病。得了叶霉病的植株需要加强管理,注意保持采光、透风以及土壤的干燥度。对得病后的叶子也是同植株得了褐斑病一样的处理方法,剪除并且烧毁。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会加重花卉患叶霉病的几率,严重者会造成整株花卉叶片都枯败焦黄。所以在初秋或者初春可以先用药剂进行防预,一般可喷洒120-160倍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比较常见患有叶霉病的花卉有:白芍、月季、观赏番茄等。
炭疽病
炭疽病发病时期也是会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然后逐步转变成黑褐色同时出现一层黄色的晕圈,如果情况严重者会直接连成带状,而且中间的颜色也出现明显变化变成灰白色中带小黑点。
炭疽病主要危害的是金盏菊、万年青、仙客来、君子兰、米兰、牡丹、金盏菊、茉莉、石竹、无花果、鸡冠花等植物。
治疗炭疽病可将160倍波尔多液喷洒到植株的叶片以及茎上,2-3周喷洒一次,至少需要喷洒三次方可彻底清除病菌
如果发现你的植株生病了,叶片出现了褐色斑点不要着急,根据花匠大叔对病症的分析你就能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
⑧ 盆景 生病了 怎么办
散尾葵,最低越冬温度10度,低于5度就会被冻死,热带植物,冬季养护需要入户版,即使春天权也不能放在外面,因为晚上的温度较低,而且这个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你这个树肯定是温度低冻得,你看后面那个树还没长几个叶子呢,这个树受不了的,这个树适合在室内养,还是改到室内吧。
它耐阴不耐阳光直射,北方的天气干燥,即使夏季放在室外,也需要半遮阴的环境,不可以阳光直射,热带植物没办法啦。
不是什么特别的病,叶子中间是绿的,周围全黄了,十有八九是冻的吧。老人家看天气不错,放在外面了,这植物一般在室内长得会好。很多大型花卉都是这样的,引进的热带植物。
⑨ 家中花卉盆栽总是生病,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我们知道不管园林花卉盆景植物,还是室内盆栽的养护,总逃不过病害和药害的侵袭,但是想要彻底的防治这些病害,从而做到对症下药,还得分得清什么是植物的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以及药害这几种常见病害。
要想辨别这些病害,首先得从病症以及病症的表现下手,另外再分析这些病症能否通过环境因素、气候条件、人为因素进行传播蔓延,如果不能,就可以定义为生理性(因自身缺乏某种元素导致枝叶失绿发黄、生长迟缓)病害。
缺素症表现
(3)、日常养护农药化肥切忌少量多次,控制用量。
(4)、及时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条件,及时应对各种恶劣天气影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5)、及时修剪,增强整株的通透性。
以上就是我对花卉盆栽几种病害如何区别以及防治的一点建议和观点,希望对各位花友们日常的养护管理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好观点或者其他养护管理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探讨。
⑩ 家里养的植物花草生病了怎么办
花儿出现叶抄片发黄、袭脱落的情况,花儿生长也比较缓慢,通常会出现不开花和土壤板结等问题。这些疾病同浇水、光照、通风、施肥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及时的处理,花儿才能开的更美!
1.叶面出现斑点和斑块
花卉叶片出现斑点和斑块容易导致叶面起皱变为褐色,一般是缺水造成的,如果斑点部分软化,出现黑褐色,可能是浇水过冷,水溅叶片上,化学药品的伤害造成的。如果斑点湿润有水泡或干燥和凹陷,这是因为虫害吸刺造成的。
2.出现落叶
叶片没有褪色就枯萎脱落,这是因为植物受到了突然袭击,一般温度骤然升降,冷风吹袭,土壤干燥,特别是木本植物更容易落叶。
3.出现褐斑,顶部叶片小而黄
喜爱酸性土的植物对钙质比较敏感,在北方地区浇含有钙质的硬水和钙质比较多的培养土,就容易出现叶片发黄。
4.叶片发黄脱落
老叶片发黄脱落是很正常的,但是大量叶片黄化脱落,是浇水太多造成的,室内温度骤然降低或升高都容易导致叶片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