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花语 » 工笔小品花卉

工笔小品花卉

发布时间: 2021-02-23 19:28:02

⑴ 国画荷花小品 斑翠红荷 李晓明 怎么画

网上有李晓明工笔画视频,工笔画论坛搜来看。

⑵ 为什么画工笔画先临习宋代花鸟小品

中国工笔花鸟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宋代,而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更是精品。它有明显的简洁、精致和厚重的特征,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范本。

⑶ 国画小品

尺幅大概一平尺到四尺对开,扇面、尺牍等都算小品。图片嘛,可以直接找画册看看,有内很多这样的容画册,内容有花卉有山水,有写意有工笔,有些造就是什么概念呢,我觉得你自己可能都不清楚,还是要自己去找寻与自己有共鸣的艺术

⑷ 中国古代花鸟画各有哪些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1、顾恺之的《凫雀图》

2、史道硕的《鹅图》

3、顾景秀的《蜂雀图》

4、萧绎的《鹿图》

5、韩干的《照夜白图》、《牧马图》

6、边鸾的《梅花山茶雪雀图》

7、刁光胤的《写生花卉册》

8、赵孟坚的《墨兰图》、《岁寒三友图》、《水仙图》

9、扬补之的《四梅花图》、《雪梅图》

(4)工笔小品花卉扩展阅读:

一、花鸟画的特点:

花鸟画中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

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战国末期木板画《老虎被缚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也是较早的独幅花鸟画。

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初具规模。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

二、赵孟坚的《墨兰图》

1、画作内容

本幅款署“彜斋赵子固仍赋”。钤“子固写生”一印。墨兰是赵孟坚善画的题材。画面上绘墨兰二株,呈放射状的长叶参差错落,分合交叉,俯仰伸展。自题诗曰:“六月湘衡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脱俗的思想境界。

2、艺术鉴赏

图中运笔柔中带刚,花朵及兰草叶均一笔点划,土坡用飞白笔轻拂,略加点苔。兰叶皆用淡墨,花蕊墨色微浓,变化含蓄,形成墨色对比。画虽为水墨,但格调高雅,“远胜着色”。

⑸ 工笔花鸟宋人小品《腊嘴桐子图》的设色问题

你图都没有啊。。。先染深颜色,再染浅颜色,颜色不要调的太深,多染几遍专,既要有分染又属要有罩染。还有如果你想一次性把底色做足,做透的画,是不太可能的。最后的成品的底色跟主题颜色是不协调的。应该把主题染完一到两遍就用相应的底色全部罩染一下,但是这个颜色一定要淡....不要改变画面的色相和明度,只是起个统一的作用。如果有漏矾的话,要刷胶矾水。干后继续画。就这样

⑹ 折枝花卉属于什么创作题材

折枝,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专分花枝,故名属。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此外,“折枝”,也指七言律诗中对仗的颔颈二联,“折”其中“枝”而已。故折枝诗也就是对仗的七言联句。

⑺ 工笔花鸟小品的一般尺寸

工笔画花鸟小品一般为小尺寸(32*20)和斗方(55*55),另外国画的尺寸一般为斗方、三尺横幅、三尺竖幅、四尺横幅、四尺竖幅、六尺横幅、六尺竖幅、八尺横幅、一丈二

⑻ 有没有什么好的宋代工笔花鸟小品的书籍,介绍一下

《宋人小品》来
宋代是中源国工笔花鸟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以册页、扇面等为形式的小品画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小品工笔花鸟以盈尺的画幅传达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它间接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状态,这种状态凝定为宋代的审美标准—— 平和简淡 。说起工笔花鸟小品画的精美,属宋代的工笔花鸟小品画最为出彩。它没有严肃深刻的主题,也没有复杂的技法,画面各种关系的协调、精微变化为追求,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⑼ 任选一幅古代工笔花鸟作品进行鉴赏。

真是庞大的问题,我尝试找到些资料:

一、人物画 指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简称“人物”。他是历史上最早形的

一个画科,早与山水和花鸟。人物画力求将人物刻画的逼真、

传神,讲究气韵生动、神形兼备。人物画分为:道释画、仕女

画、肖像画、历史故事画等几个小分类。

历代著名人物画家有:东晋的顾恺之〈洛神赋图〉;

五晋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唐代的周昉〈簪画仕女图〉

宋代的李唐〈采薇图〉〈万壑松风图〉;

明代的仇英、唐寅〈春夜宴桃李园图〉;

....

二、山水画 指以山水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他最早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独立成科后逐渐成为最早能代表中国绘画艺术成就的画种。他

讲究经营位置(构图),神韵的表达和笔墨气韵。传统上将山水

分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浅降山水等几个小分类。

历代著名山水画家有:唐代的李思训〈江帆阁楼图〉

宋代的李成、范宽、董源〈韩林图〉李成

〈溪山行旅图〉范宽〈潇湘图〉董源;

元代的元四家;

明清的董其昌、四王、四僧等等。。

三、花鸟画:指以花卉、禽鸟为主体的画。他在历史上最晚产生,多是一些小

品形式的绘画,或是讲究精细雕刻,或是讲究笔墨趣味,可分为

工笔花鸟、写意花鸟两类。

历代著名花鸟画家有:五代的黄荃〈写生珍禽图〉;

宋代的崔白〈双喜图〉李迪〈风雨归牧图〉

赵佶〈瑞鹤图〉

明代的陈淳〈洛阳春色图〉徐渭〈水墨花

卉图〉;

清代的朱耷〈牡丹竹石图〉;等等。。

还有很多画家都没写,您自己上网找下。

⑽ 高卉民的个人作品

我的天赋与基因源于严父与慈母。父亲研究植物,善培花栽草,也画得一手好写意花鸟画,他曾是黑龙江省早期的美术教师,当时校长是非常有名的大写意花鸟画家李又罘,画风受其影响;母亲心灵手巧,描龙绣凤,剪纸布艺,技艺不凡。耳濡目染,年少有志。自幼涂鸦,多摹白石,临其图片,贴了厚厚一本子,视为“命根子”,天天翻看,喜粗笔阔墨。少年时常磁石般地立在父亲作画的身旁,盯着看着学着;后来得临李又罘原作,对水墨氤氲始感兴趣,父亲的花鸟画感受都是他栽种的植物,生态、结构是有研究的,我帮他整理种植记录卡片时,欣赏到了那么多的花草速写,他的画是有感情的,生动的。李又罘先生大见识大阅历,作品大气,自信豪迈,对我影响至
今。我下乡务农多年,对北方高寒地区的花草昆虫禽鸟又情有独钟,喜爱备至,丰富了生活积累,胸中储有千花万卉。考入大学,正规学美术,学得不少素描速写色彩基础,提升了造型能力。
母校任教,曾为王道中先生助教一段,白描受其影响颇深。也下了番大功夫,积累了千余幅习作。 1982-1984年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深造研修,是我艺术生涯重要时期,也是奠定画风基础的关键时期。学习期间得受中央美院诸位名家亲授,客座中央美院名家的点拨,及来美院讲学的名家作画示范中悟得启思。
给我影响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张力辰教授,我喜欢他为人,喜欢他画风,愿意跟定他学习,拜他为终身之师。他传统、修养丰厚,理论有独到见解,笔墨功力卓群,大气磅礴,从他的笔墨结构、用笔、用墨、用水,特别是放到极处至精微的画作,悟得了大写意精神,立志继承,发扬大写之精神。郭怡琮教授亲授其深研郭味渠先生重文气、尚书卷的小写意花鸟画,并临摹了大量郭味渠先生原作,深悟得传统笔墨与生活与自然,有机结合才有其永恒生命。
高冠华教授追随潘天寿先生多年,亲得潘先生教诲,高先生上课将一生体悟著成的教案发给学生,自己读,再临其画作。为研究潘天寿画作之构成和内涵,走大师之路奠下了基础。 第一部分 感受独特 题材独到
(一)重感受——北方特有的生活积累
高卉民先生自幼生长在北方,北方特有的山花野草、黑鸟昆虫都是先生孩提时玩耍的伙伴和捕捉的对象。先生终日生活在自然之中,真真正正的亲近和感受自然,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朦胧画意便油然而生,并将点滴感受勾画出来,就开始了由生活上的积累转向艺术上的定向积累,这种激情又怂恿促动先生走上艺术之路。往往一个人的成长阅历会影响他的一生,童年的阅历是最原始的一个因素。先生对北方特有的山花与野草情有独钟,往往直抒胸怀,先生的这种选择和他本人气质、追求有很大关系,甚至有童年的因素蕴含其中。先生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物象就成了他独占天地的表现和领地,特别是塞北深秋,凉风刮起,清爽袭来,虬枝劲草抗争不屈之精神;凛冽寒冬,冷枝冻叶,顽强生命,蓄芳来年之气质品格激励着他,其中蕴涵着的深奥的人生道理鼓舞着他。从那清凉、苦涩、衰败、残缺、丑陋中深掘出大美来,这种独特感受促成了先生艺术地域特征和个人风格的形成。
(二)重题材——胸中储有千花万卉
高卉民先生在绘画的表现内容上,致力于突破以往传统花鸟画题材的局限,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野逸画风,给当代画史开了先河。
传统花鸟画一般包括花卉、果蔬、翎毛、竹石等题材,但由于古人的视野局限和传承方式的束缚,实际上其表现的品种还是有限的。长期不变的表现对象加之不论是工笔院体,还是文人抒情,都很难有所突破。对于欣赏者而言,陈旧俗套的题材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审美视觉疲劳,只能给欣赏者带来厌倦和不满,这样就达不到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享受。先生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身体力行的推动着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题材的丰富和发展,使当代花鸟画产生新的感动,这其中非常重要的途径便是对花鸟画题材的感受、熟悉和研究。先生能够深入到自然中去,通过不断的发现和体验,捕捉新的描绘对象,扩大观察视野,进而扩大花鸟画的题材范围和表现空间。在先生创作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中,已经成功而且很出色的实现了自己对题材的拓展。从先生的画作中很少能够看到那些司空见惯的传统题材,而更多的是新鲜的陌生的,也是前人和当代花鸟画界很少有人涉及到的,有的是生机勃发的山花野草,有的是闪耀着生命光辉的植物群落,甚至有的是在形态上不适入画的异域花卉。先生讲:“自然是艺术之本源,非仅内容之泉。自然植物的穿插交错,缠绕攀附,结构韵律,春夏秋冬,风晴雨露霜雪,朝暮昼夜,穷极变化都会给独特的题材和艺术语言的形成以启迪。”先生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独特题材和现代审美意识,从他人熟视无睹中寻找出新颖的陌生的大题材天地;从没人涉猎过的自然中,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的语言样式。
第二部分 笔墨独到 风格独现
(一) 重笔墨——不随俗流自成一家
高卉民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言情状物极具神妙,而且笔墨洗练,色彩随和,给欣赏者以远离尘嚣之感、涤荡风尘之思、笔精墨妙之品,能够从中解读到“皴、擦、点、染,气息波动。”品尝到“荡漾的生气,透露的旋律。”让人荡气回肠,不能自已。
作品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融入了传统文化中笔墨功力的实践,尤其讲究骨法同笔,使他对描绘对象的特点把握适度,心手相应,线条墨韵的表现能力极其强健。舍弃过于细腻的小情小趣上的笔墨,注重大写意笔墨的书写,融汇了书法线条的艺术语言,大大地增强了造型抒情的功能,使用笔紧密的结合着立意和保持运行中的“强其骨”,扩大了线条的界定范围,成了先生抽取概括自然物像,融入情思意境,创造写意大美的基本手段。笔墨总是随着描绘对象而发生变化, 有时沉厚老辣,有时直白坦露,有时野逸放纵。在控制作品总体格调时,苍劲处不失圆润,稚拙处保持清爽。营造画面气韵是先生的一大亮点,先生尤其喜欢并善于表现瞬间的运动节律,在形似和神似之间飞扬着力的节奏,并运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水墨淋漓,一气呵成,适度控制水分渗透走向,直至恰好“结边”,达到水晕色彰的效果,增强了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
高明的是“卉”字又似“三草堂”中的“三草”意象,“卉”和“民”组合之后,笔法意象还似黑鸟,来填充画面黑白分割,留给欣赏者无限的联想空间和艺术美感享受。
笔墨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特点,它的表现领域也在拓宽,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对自己的绘画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大写意作品也显现出一种“气高而不怨,力动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瞻而不疏的中庸气质。”
(二)重风格——自觉铸造高家样式
高卉民先生的作品是当今美术界所熟悉的,他的画永远是他自己的一个独特风格,个性鲜明,任何一个展览会上,观众马上就能识别出这画为先生所作,难以模拟,难以超越。
在同时代的画界中,他早已形成自己的创作样式和独占天地的自家题材,并在这个格局里自觉铸造自己的面貌,向着纯美的反向探索着,并不是向以往画家用心经营形式发展,而是牢牢把握传统的大写意性和抒情性,不论大幅小品都能牢牢的吸引观赏者的眼球,使观赏者视觉久驻,深刻感受震撼之美、张力之美,这也是大传统、大文化积淀的结果。先生讲:“风格形成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待自己文化修养渐丰厚,思想理论渐成熟,专业技能(笔墨功夫,意象创造,形式结构,艺术表现。)在长期艺术创作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习惯语言特征、个性符号程式和独诣的笔墨结构形式,感情化、性格化的表现方式,觉而不觉、不觉而觉时追求的习惯,习惯成自然,风格便出现了。还有不断深化拔高的过程,艺海无涯,风格发展不止,每一位艺术家的一生无不都在铸造着自己的风格。”先生的作品如同先生的自我写照,很真实的展现了他追求一种宏大的气势、大格局、大气象的独特之处,而且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变法的问题和自我突破的问题,以便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不言而喻先生在继承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具体表现在:
其一,先生牢牢把握北方独特的生机无限的花鸟画题材,并把在生活中不断发现和体验到的山花与野草表现的独占天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因司空见惯的传统题材而导致的视觉疲劳。先生通过不断的发现和体验,把那些新花卉草本植物用大写意的表现形式转换成独特的笔墨图式、符号叙述,拓宽了当代花鸟画题材和表现空间。
其二,在大写意花鸟画笔墨张力的表现上,先生的作品中保留着力度和气韵的经营。作品沉厚有力,苍劲雄浑,积泼兼备,不事雕饰,强化了大块黑白和以单纯的焦墨为主调的特点,突出阳刚毫劲,创造了符合自我的特殊笔墨与形式结构,如黑鸟用墨积至浑呼如铸的地步就是独到的。
其三,作品中“野逸画风”鲜明。先生注重物象的野情、野趣、野意、野味,野花、野鸟是先生情有独钟的表现领域。这不单单是题材上的提升,而是更注重审美趣味的拓展。他充分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作品中洋溢着豪放、超脱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写照,更多的是倾注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风格,通常是体现着创作个性的,个性必然与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特征相互联系,它根植于艺术家的审美意识之中。先生在创作中,侧重于自我内心观照,沉潜于对自然物象与本体相符合的艺术境界的追求之中,作品的风格也越加丰富和完美。在创作中,先生注重把花卉和背景环境融为一体,拓展着大写意花鸟画的表现语言,在传统的花鸟画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活力。作品生机勃勃,野而大逸,苦涩多味,豪而多情,蕴涵着强烈的时代气息,摆脱了以往缺少新意的束缚状态,更多的注入了新的题材和新的表现样式,拓展了传统花鸟画的表现领域,铸造了自家样式,开创出了一种既感受独特,追求异样,表现陌生,不与人同,又厚古博今、品味耐读的大写意“野逸画风”。
第三部分 修养独诣 精神超越
(一)重修养——自觉修炼人格大美
高卉民先生注重艺术家的人文追求,主张“画者常到大自然中去,见大山、大川、大森林、大草原,拓大胸怀,感受心旷神怡;见大师名家挥毫,得大见识,感悟心神沉静,;聆听大学问家教诲,读大书,悟大理,修大养,循艺术大规律,走大路,吃大苦,下大功,大进步成大风格。”因此,他有“大写意花鸟是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修养的外化。”这一艺术思想。我们理解为先生所主张的修养应该包括文化修养和精神修养两个方面。他借助文化修养、理论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笔墨表现能力,从而构建自己的审美理念和绘画图式,实现了对心灵的抚慰,完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和谐。先生对大写意花鸟画的深层认识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中国画人文精神及文化意义的关注,在他创作的作品中含有感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智慧,而他的教学、创作和研究又三位一体,闪烁着思想的光芒、文化理念及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关切。
在解读先生的作品时,谈到大写意花鸟画是修养的外在显现,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心境状态。“人品的高下与笔墨方法和熟练程度本身没有多大联系,但与笔墨的风格、质量、品性和气质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艺术家的才情和审美趣味的差别,在于同一题材的表现中会出现不同面貌的原因。所以,先生在创作中强调修养品格,体现了丰富多样的意象性特征,并致力于追求鲜活、独特野逸的笔墨情趣,以此形成个性化大写意花鸟画风格。
先生多年来坚守北方——他创作的源地,常常以超脱平和的心态,营造自我位置,营造自我生活方式,每天同常人一样过着一无二至的生活。先生身兼多职,从事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学,“参与”社会活动之时还坚持艺术创作,以超然之态经营着自我。
(二)重精神——超越自我的大境界
大写意花鸟画的最高境界在于内在精神的反映。在内容蕴涵和形式手段上,从广义上讲它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物象,还充满着情、思、境、魂,它是自然界与精神灵魂的和谐统一体。在统一的大写意花鸟画景物中,虚处求实,实处求物,虚实相生。先生把他所理解的大写意花鸟精神融入作品创作之中,通过笔墨语言把这种花鸟精神表现出来,画中千花万卉的灵性得以显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得以实现。
在自然中,我们所看得见、摸得到、感受独特的山花野草,当反映到先生的画面中的时候,所体现的那种超越自然、超越自我和作品本身的东西就是大写意花鸟精神。先生的大写意花鸟已经成为他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与自然对话,与山花野卉对话,由此而形成的笔墨语言以引起欣赏者的遐想沉思与精神共鸣。
黑格尔以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能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时,才真正是美的。”因此,先生说:“好的大写意花鸟画应该是心灵、心思、心绪、心情、心构、心技的天机流露,融合之作。”这是先生在审美意象创造方面的论述。从先生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笔墨之间,虚实之间,物我之间的探求向着永恒的“大美”转化。画中所表现的物象灵动野逸、自然成趣,摆脱了自然物象的局限,重建视觉规范。这不仅实现了对客观物象的超越,它实际上意味着先生的思想与灵魂在更高层次上的撞击,意味着大写意花鸟画是超越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先生在大写意花鸟画作品中以北方独有的山花野草为主要表现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征,突破了传统花鸟画题材的藩篱,开创了个性鲜明的“野逸画风”,成为独占天地的代表性艺术家,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大题材,大风格,大精神。

热点内容
梅花考试卷 发布:2025-05-17 23:14:40 浏览:72
玫瑰球场 发布:2025-05-17 22:55:33 浏览:807
盆景品级 发布:2025-05-17 22:55:18 浏览:205
线描写生花卉 发布:2025-05-17 22:46:03 浏览:305
lol2017情人节发条 发布:2025-05-17 22:45:59 浏览:224
类似对一朵花微笑的文章 发布:2025-05-17 22:42:58 浏览:124
家中摆放盆景 发布:2025-05-17 22:40:49 浏览:12
一朵越开越大的花 发布:2025-05-17 22:35:40 浏览:37
樱花庄的剧情 发布:2025-05-17 22:28:31 浏览:858
七夕节诅咒 发布:2025-05-17 22:22:49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