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觀
Ⅰ 解釋 出自《紅樓夢》的 梅花觀懷古其十 這首詩的含義
《梅花觀懷古》其十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此詩詠湯顯祖戲曲《牡丹亭》。
有人猜「紈扇」或「團扇」,因扇上多繪楊柳、仕女美人,似較切謎面。
有人猜「秋牡丹」亦自有其理。有人認為作者真意是指「林黛玉」,將杜麗娘與黛玉相比很相似。而西風則隱指瀟湘館「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悲涼景象。
"眾人看了,都稱奇道妙。寶釵先說道:「前八首都是史鑒上有據的,後二首卻無考,我們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兩首為是。」黛玉忙攔道:「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這兩首雖於史鑒上無考,咱們雖不曾看這些外傳,不知底里,難道咱們連兩本戲也沒有見過不成?那三歲孩子也知道,何況咱們?」探春便道:「這話正是了。」李紈又道:「況且他原是到過這個地方的。這兩件事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古跡來以愚人。比如那年上京的時節,單是關夫子的墳,倒見了三四處。關夫子一生事業,皆是有據的,如何又有許多的墳?自然是後來人敬愛他生前為人,只怕從這敬愛上穿鑿出來,也是有的。及至看《廣輿記》上,不止關夫子的墳多,自古來有些名望的人,墳就不少,無考的古跡更多。如今這兩首雖無考,凡說書唱戲,甚至於求的簽上皆有注批,老小男女,俗語口頭,人人皆知皆說的。況且又並不是看了『西廂』『牡丹』的詞曲,怕看了邪書。這竟無妨,只管留著。」寶釵聽說,方罷了。大家猜了一回,皆不是。"
梅花觀懷古其十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謎底:1、蓮 2、董小宛
解讀
1、「在柳邊」,「柳」多依水而種,如上面提到的隋堤之柳,那麼「在柳邊」表示在水裡。「個中誰拾畫嬋娟」,誰知道可以用它比對著畫「嬋娟」呢?「嬋娟」即月亮,所以應該是圓形,而且和月亮大小相似,這能是什麼呢?荷葉也。「團圓莫憶春香到」,中秋的時候不要想起春天的荷花香,荷花開在春天,秋天當然指沒有蓮花之蓮了。「一別西風又一年」,西風一吹荷葉就枯萎了,只有明年再見了。所以謎底是蓮。
2、蓮→無花之蓮→青蓮→董小宛。
董小宛,明末清初江南名妓,秦淮八艷之一,號青蓮,早亡。其夫冒僻疆有《影梅庵憶語》憶之。所以作者在這里調侃冒僻疆:你這個傻瓜,怎麼會在「影梅庵」懷念董小宛呢?董小宛號「青蓮」,「青蓮」當然應該在水裡了,你應該去水邊才對啊?或者說:你這偽君子,分明是在裝模作樣,別再假惺惺的了。所以有「不在梅邊在柳邊」之說,「梅」即指影梅庵之梅。
解讀至此,已經完全明白了吧?袁枚和郭沫若,究竟誰在「主觀臆斷」?!
既然人稱「秦淮八艷」,現在才聚齊了六位啊?還有兩位在何處?讓我們先找出「秦淮八艷」之一的陳圓圓,至於「秦淮八艷」之首的顧橫波,我們後面再說。
Ⅱ 梅花觀的介紹
梅花觀又名純來陽宮,在湖州城自南15里之金蓋山(即何山)山麓,地屬雲巢鄉。始建於嘉慶元年(1796年),是道教中全真教龍門派在江南的活動中心,是江南地區最大的道教子孫叢林。晉末何楷修業讀書談道,中有讀書堂即其故址。南朗末元嘉初,烏程陸靜修隱居此處。宋慶歷年間,烏程沈思(號東老)入山,築齊假龕,鑄呂洞賓(即純陽祖師)銅像,又見稱「齊假龕」,雲巢供奉呂洞賓自此開始。至宋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有高士梅子春居雲巢,在東側遍植梅樹,名為梅塢,曰梅花島。元代稱「雲巢」。清初額「古梅花觀」。 自宋至清,歷代文人雅士來此讀書、隱居者眾。清嘉慶元年(1796),烏程閔苕(上甫下方)拜全真龍門正宗十代高東籬為師,將原道觀擴建為純陽宮。道觀內先後築有祖師殿、斗姥閣、撥雲精舍、古書隱樓、古齊假龕及澹泊齋、挹翠樓等。太平天國時焚毀。清同治初經同人捐資重建。
Ⅲ 請問,從湖州長興縣下火車,到湖州城南的金蓋山古梅花觀(純陽宮)怎麼走怎麼坐車具體點吧
長興火車站做湖州的13路公交車到銀泰(4元),再坐5路公交車到開發區管委會(2元),向東走50米,做湖州到紅里山的公交(3元)就到了(湖州到紅里山的公交班次很少一天只有4趟)
Ⅳ 懷古絕句的梅花觀懷古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蟬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版。 1.梅花觀——明代湯顯祖戲曲權《牡丹亭》中寫杜麗娘抑鬱成疾,死葬梅花觀後面梅樹之下,柳夢梅旅居該觀,與麗娘鬼魂相聚,並受託將她軀體救活。後來二人結為夫妻。
2.「不在」句——杜麗娘死前曾自畫肖,像,並在畫上題詩一首:「近睹分明似儼然,遠觀自在若飛仙。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末句中隱柳夢梅名字。
3.個中——此中。拾畫嬋娟——指柳夢梅在觀中拾得杜麗娘的自畫像。嬋娟,美好的樣子,多形容女子。
4.「團圓」二句——不要去回想春香來到而得團圓的情景,別離以來,西風又起,又過去一年了。春香,杜麗娘的婢女。劇中柳夢梅在外懷念麗娘,有「砧聲又報一年秋」等語。
Ⅳ 去湖州城南的古梅花觀怎麼走
我是湖州本地來人,現在自在杭州讀書,古梅花觀也就在在地圖上標出來的,沒什麼名氣,連很多湖州人都不知道的,沒什麼名堂的,你真要的話就去坐往武康東林方向的便捷巴士(不上高速),問司機到雲巢或施家橋下,或者直接問梅花觀在哪下車(不過可能連司機都不知道)坐其他的交通工具去梅花觀,說實話我們湖州的風景還是不錯的,不過旅遊開發和管理方面缺乏經驗,沒有搞出特別好的景點,希望你能喜歡湖州,哈哈
Ⅵ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賞析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寶琴揀十古跡作十首懷古詩,暗隱俗物十件,眾人爭看,稱奇道妙,皆未猜中。母親病重,襲人回家,鳳姐親自打理籌劃。寶玉睡夢中叫襲人,麝月伏侍,出門走走,晴雯穿小襖跟出嚇唬反受冷,寶玉讓進被渥暖。
晴雯傷風,寶玉悄悄傳大夫,得虎狼方,隨意取銀打發,再請王太醫。寶玉評說葯方,引孔子句言己不敢自比松柏,房內煎葯。鳳姐同賈母王夫人商議,園內開廚。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清代作家。《紅樓夢》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頭記》等。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6)梅花觀擴展閱讀: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寶琴的十懷古詩:
1、《赤壁懷古》赤壁是漢末建安十三年曹操與孫權劉備聯軍會戰的戰場。這首詩借赤壁大戰抒發了一種懷古傷今的情緒。
2、《交趾懷古》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交趾太守蘇定對郡內女子征側的丈夫詩索繩之以法。征側一怒之下,夥同她的妹妹征貳發動了攻打交趾的叛亂。這首詩「頌揚」了因平定交趾之亂而被封為伏波將軍的馬援,渲染了他名傳遐邇的武功。
3、《鍾山懷古》本詩諷刺的是南齊周顒隱居鍾山沽名釣譽,後又出來做官的事。
4、《淮陰懷古》這首詩就韓信一生幾個最有特點的事件——不恥胯下之辱、寄食漂母、當上叱吒風雲的齊王、最後被砍頭,對他作了詠嘆。
5、《廣陵懷古》這首詩吟詠的是南北大運河兩岸的隋堤。
6、《桃葉渡懷古》這首詩吟詠了王獻之與愛妾桃葉在桃葉渡分手的往事,表達了一種惆悵、哀怨的情緒。
7、《青冢懷古》這首詩以「青冢」為題,吟詠了昭君不得已到荒涼的塞外與匈奴單於和親的悲怨,責罵了不能保護昭君的漢元帝。
8、《馬嵬懷古》這首詩以楊貴妃死於馬嵬坡的故事為內容,作了暗含譏刺的詠嘆。
9、《蒲東寺懷》蒲東寺:王實甫雜劇《西廂記》中寺名,今山西蒲州。這首詩寫紅娘幫助張生、催鶯鶯結合的事。
10、《梅花觀懷古》這一首同上一首《蒲東寺懷古》一樣,歌詠的也是虛構的戲劇人物。梅花觀:《牡丹亭》虛擬的觀名。傳說杜麗娘墓在此。
Ⅶ 湖州有沒有個古梅花觀 從湖州吳興市中心打車到古梅花觀要多少錢
有,古梅花觀坐落在湖州城南七公里的金蓋山之陽桐鳳塢(又稱春谷)。從湖州吳興區市中心打車到古梅花觀大約40元左右
Ⅷ 嶺南梅花觀嶺北,江西客過望江東,什麼意思
梅花觀嶺北,江西可眺望江東什麼意思?那還需要你問一下,當地的人吧,然後打個電話
Ⅸ 蒲東寺,梅花觀,桃葉渡都有什麼典故
蒲東寺懷古
小紅骨賤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一,
蒲東寺位於今山西省永濟縣,地處黃河大轉曲處,隔岸與潼關相望。因寺建於蒲州老城
城東丘陵之上,故名蒲東寺。該寺始建於唐,名西永清院。傳說五代時郭威聽從西永清
院僧眾勸告而發善心,攻克永濟城秋毫無犯,又曾改名普救寺。現多延用此名。
元代王實甫據唐元稹的會真記重新創作的西廂記。就是以發生在蒲東寺中的張生與鶯鶯
的愛情故事為內容的。西廂記文筆清新精美,故事又真情流動,得到廣泛傳播。蒲東寺
也得以名傳天下。蒲東寺幾經劫難,現已重修恢復舊觀,與重建的久享盛名的鸛雀樓,
以及重見天日的黃河古代架橋的鐵牛群,組成表裡山河的旅遊觀光勝地。
梅花觀,清同治十三年(1874)落成。於清嘉慶四年(1799)仁宗御筆頒「玉清贊化」匾額。同時,清廷諭令浙江巡撫阮元恭書「效封純陽帝君」。現存鄭親王書「古梅福地」匾額於道觀大門之上,近年,梅花觀內建築正在逐步修復,遠近道友前來誦道者日增,每年且有眾多旅遊者來此觀光。
桃葉渡為南京古名勝之一、金陵48景之列。清人張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題泳》「桃葉臨渡」一景中寫道:「桃根桃葉皆王妾,此渡名惟桃葉留,同是偏房猶側重,秦臣無怪一穰侯。」詩文道出了桃葉、桃根姊妹倆,同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小妾;因王獻之當年曾在此迎接過愛妾桃葉,古渡口由此得名。王獻之當年曾作《桃葉歌》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從此渡口名聲大噪。這首載之《古今樂尋》中之詩,頗昵而佻,為樂府吳聲流韻,至南朝陳時猶「盛歌」之。《桃葉歌》一直保存在明樂的樂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樂中還有這首歌曲。「桃葉臨渡」遂成千古佳勝和久傳不衰的風流佳話。
Ⅹ 想知道: 湖州市 古梅花觀 在哪
雲巢山,道場山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