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紫袍茶花3年苗圖
『壹』 茶花硃砂紫袍分多少種
嚴格的說,「硃砂來紫袍自」只有一種。是由雲南山茶「紫袍」古樹變異而來,其變異品種還有「鐵桿紫袍」、「瑪瑙紫袍」、「滑桿紫袍」、「壺嘴紫袍」、「九芯紫袍」、「三芯紫袍」、「玉帶紫袍」等品種,每一品種在雲南山茶當中都列為上品,只不過存世數量的多少決定價格的高低而已。
『貳』 如何養好硃砂紫袍茶花
該品種懼風喜陽、應栽種於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70%以上,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硃砂紫袍:是茶花的一個品種。花深紅色,近於墨紫,象硃砂一樣,因而得名。葉寬橢圓形,花紫薇花型,花瓣40片至50片,自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夾生於瓣間,雌蕊退化,花期2-3月。該品與其它品種的最大區別是樹干有「蜂窩眼」,樹干越大「蜂窩眼」越明顯。
又稱紫紅菊瓣、大紫袍。花深紫紅色近於墨紫,花徑13-15厘米;花瓣40片,瓣大圓形至寬倒卵狀圓形,外輪瓣平伸,見風使舵輪捲曲或產是有增生的小瓣直立,形成凸出的花心;花冠圓形;雄蕊夾生於瓣中,雌蕊退化。2-3月開花,久開色澤不放。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雲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種。
『叄』 茶花越姿算名貴品種嗎
摘要 茶花品種大約有2000種,可分為3大類,12個花型。
『肆』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品種的茶花
山茶花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花色美而花期長,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是優良的園林綠化和家庭園藝植物。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其中不乏備受世界園藝界珍視的名貴品種。
01十八學士,看過《天龍八部》的人都知道,段譽有描述過一個名貴茶花品種「十八學士」,可以在一株山茶樹開出十八種不同顏色的茶花,世間稀有,珍奇無比。當然這樣的品種純屬虛構,真正的『十八學士』並非那個,而是一個有18輪花瓣的山茶品種,該品種樹型優美,花型奇特,70~130片花瓣組成一個規整的六角花冠,層次分明,排列有序,十分美觀。
02六角大紅,花大而美麗,為鮮艷濃麗的大紅色,呈六角形,故得名「六角大紅」。樹形優美,枝條豐滿挺拔。花朵直徑能達到12cm以上,一百多枚花瓣覆瓦狀六角形排列或輪狀盤旋形排列,端莊大氣,很是賞心悅目。
03大瑪瑙,小喬木,花色艷紅和白色相間,色彩頗似瑪瑙而得名。花重瓣牡丹型,花色嬌艷,有紅、白瑪瑙之分,紅色多者稱紅瑪瑙,俗稱「豬血拌豆腐」;白色多的稱白瑪瑙,俗稱「豆腐拌豬血」等變異。是雲南山茶中既美麗又普及的優秀品種。
04紫袍,小喬木,花色較深,為偏紫黑的紅色,是所有山茶中顏色最深的品種,也是山茶中的名貴品種。薔薇型花瓣覆瓦狀排列,花型頗大,花徑最大要達16厘米。雍容端秀,低調奢華。有玉帶紫袍、瑪瑙紫袍、硃砂紫袍等變種。
05恨天高,又名「漢紅菊瓣」,為雲南山茶花中的珍品。花較小,桃紅色,原產大理,原名『漢紅菊瓣』,引入昆明後,因其株型低矮,生長緩慢,就改名為『恨天高』。據說『恨天高』在明末清初身價甚高,以葉論價,每張葉片值大洋(銀元)一元。
『伍』 硃砂紫袍的介紹
硃砂紫袍:是茶花的一個品種。花深紅色,近於墨紫,象硃砂一樣,因而得名。葉寬橢圓形,花紫薇花型,花瓣40片至50片,自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夾生於瓣間,雌蕊退化,花期2-3月。該品與其它品種的最大區別是樹干有「蜂窩眼」,樹干越大「蜂窩眼」越明顯。又稱紫紅菊瓣、大紫袍。花深紫紅色近於墨紫,花徑13-15厘米;花瓣40片,瓣大圓形至寬倒卵狀圓形,外輪瓣平伸,見風使舵輪捲曲或產是有增生的小瓣直立,形成凸出的花心;花冠圓形;雄蕊夾生於瓣中,雌蕊退化。2-3月開花,久開色澤不放。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雲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種。
『陸』 這株荼花是什麼品種值多少錢
1、照片中花朵太小、太模糊。 2、花型是不是:底層為一層大花瓣,花瓣上面為球形的、為數眾多的小花瓣? 如果是這種花型,那麼這種花型,叫做托桂型。 具備這種花型的紅色茶花品種,包括:紅寶珠、金盤荔枝、四面景、台閣寶珠、緋爪芙蓉、花佛鼎、猩猩紅、十層樓、塞金龍、早春大紅球,等等。如果再加上新型雜交品種、國外茶花品種,則類似花型的品種更多。 3、總體而言,開出托桂型的茶花,均為名貴或較名貴的品種。例如:綠寶珠、花佛鼎、金盤荔枝等,都算是江浙或者雲南茶花中的名品。 4、問題是:由於近現代新型茶花雜交品種層出不窮。如果你的這株茶花不屬於傳統名茶之列,並且不能確定具體品名,那麼,它的價值會大打折扣。這一點,和蘭花有相似之處。 5、你的這棵,除了花形之外,還有幾個可貴之處:未嫁接的原樁、樹齡將近20年、樹形不錯,生長茂盛、穩定地開兩型花,這些,均可提高它的身價。 6、不過,茶花的市場價格,炒作是決定性因素。 目前,市場炒作重點,是硃砂紫袍、恨天高等傳統雲南茶,正黃旗等黃色系列的茶花,以及黃色越南抱莖、一些進口品種的新品種名茶,等等。 我上面舉例的那些,例如紅寶珠、花佛鼎,我也有種。兩年生的原樁茶花,價格也就在200-400元左右。 而樓上各位舉例的上千年,開價達500萬元的那些茶花,以及新聞中見到過的那些樹齡上百年的原生境茶花,均為特例,不能代表市場價格標准。 就像某些植物園、花圃、小區里種的茶花,樹齡10幾年,並不稀奇,而價格也不會高得離譜。 7、綜合這些因素,在不能具體確定品種名的前提下,我覺得你的這株茶花,開價3000元左右,正常;遇到有心人,用一萬元左右的價格接受,也不離譜。 看看我種的茶花吧: http://hi..com/%BC%FD%CD%B7%BA%CF%B9%FB%D3%F3/album/%BB%A8%BF%AA%BB%A8%C2%E4
『柒』 硃砂紫袍茶花為什麼不好養
因為硃砂紫袍茶花懼風喜陽,而且對溫度要求也高,所以不好養。
該品種懼風喜陽、應栽種於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
環境濕度70%以上,可耐-8℃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繁殖方法
扦插
在5-6月雨季,選擇幼齡母樹,從頂端切取一年生嫩枝,長約10cm,除去下部葉片,在節的下面用刀片削平,頂端保留頂芽側芽各一個,葉片2-3枚,插於河沙或礫石的介質中,插入深度1/3-2/3。插後覆蓋草簾遮蔭,加強葉面噴霧,保持插床空氣濕度,促使生根。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可用50-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條,浸泡時間8-12小時。
嫁接
選用生長健壯的實生苗或扦插容易成活的山茶品種做砧木,在距地徑4-5cm處截斷,通過髓心劈開約1.5cm深,用1-2年生枝條作接穗,接穗上部保留1-2片葉,下部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劈開的裂口中,雙方的形成層要密切接合,然後用塑料帶綁緊。
接後在接穗上面罩上塑料袋,下面用帶子綁上,但不要太緊,這樣在袋內形成水滴,並不斷滴在砧木上。再在塑料袋外面加上一個包裝紙袋,以遮蔽陽光直射。
芽插
以每個芽節為一段,保留一片葉子,長約1.5cm,下部斜剪,然後插入介質中,深度以蓋沒枝條為度。此法可充分利用枝條,適於大量繁殖需要。
『捌』 硃砂紫袍和玉帶紫袍哪個好。
玉帶紫袍與硃砂紫袍最大的區別在於玉帶紫袍的花鑲有白邊而硃砂紫袍則無。 硃砂紫袍:小喬木,葉片寬卵形至長橢卵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長7.5-9厘米、寬3-4厘米;葉柄粗,長約1厘米;枝粗葉肥,葉色深綠。花色紅而偏紫黑色近於墨紫,象硃砂一樣,因而得名,是所有雲南山茶中顏色最深的品種。花重瓣,紫薇花型,花瓣6-7輪、40—50片,花瓣平,覆瓦狀排列,少有內輪卷疊起伏呈不規則形,自外向內逐漸變小,花徑13—15cm,雄蕊夾生於瓣間,雌蕊退化,花期2—3月。該品與其它品種的最大區別是樹干有「蜂窩眼」,樹干越大「蜂窩眼」越明顯。硃砂紫袍是雲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種,花色艷而不嬌,嬌而不俗,雖具富貴姿,而非妖冶容,明代謫狀元楊升庵游大理觀茶花後,欣然詠道「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海濱株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這是對大理茶花的無限贊美,用來形容硃砂紫袍更是恰當不過了。 硃砂紫袍為大理八大茶花第一名品,是綴在白鄉胸襟前明艷的花朵,是大理的一張名片,是茶花愛好者收藏的首選。 玉帶紫袍:葉寬橢圓形,花紫紅色,花徑11-14cm,花瓣42-46片,內輪花瓣帶白色斑,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 硃砂紫袍為大理八大茶花第一名品,而玉帶紫袍僅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哪個好,應該可以分出高下吧。
『玖』 硃砂紫袍茶花的新葉顏色是什麼樣
硃砂紫袍茶花,花深紅色,近於墨紫,象硃砂一樣,因而得名。
『拾』 硃砂紫袍的魅力對於茶友有多大
硃砂紫袍:是茶來花的一個品自種。花深紅色,近於墨紫,象硃砂一樣,因而得名。葉寬橢圓形,花紫薇花型,花瓣40片至50片,自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夾生於瓣間,雌蕊退化,花期2-3月。該品與其它品種的最大區別是樹干有「蜂窩眼」,樹干越大「蜂窩眼」越明顯。
又稱紫紅菊瓣、大紫袍。花深紫紅色近於墨紫,花徑13-15厘米;花瓣40片,瓣大圓形至寬倒卵狀圓形,外輪瓣平伸,見風使舵輪捲曲或產是有增生的小瓣直立,形成凸出的花心;花冠圓形;雄蕊夾生於瓣中,雌蕊退化。2-3月開花,久開色澤不放。為大理茶花八大名品之一,雲南山茶中花色最深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