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卉喜字罐

花卉喜字罐

發布時間: 2025-09-16 17:25:19

❶ 青花喜字罐怎麼簡單鑒定年代

器型特點

其器型是由一壇,一蓋相組而成。這種器型為蓋罐,在清代稱為人頭罐,又稱為冬瓜罐。當時也流行於歐洲,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特別流行吃薑,經常用這樣的器皿來盛放姜,所以在歐洲稱為姜罐。

紋飾特點

雙喜紋這種字體畫清中期以後才有,以這樣的紋飾作為裝飾的瓷器也是誕生在清中期以後。

第二個特點是它纏枝花卉的畫法,像這樣的纏枝蓮紋清三代就開始有而且它整個花卉畫的柔美且細膩,而到了嘉道時期它整個纏枝蓮紋,畫的非常的生硬、死板,它整個蓮子的葉片畫成了鉤子狀,這樣的葉片我們也叫鉤子蓮。

蓋罐器型較大,燒制上採用了一個接胎的手法,所以在這樣的罐子上可以看到,在中部有一個很明顯的接胎痕,有的喜字罐可以明顯看到接胎痕,而有的罐子是看不到這樣的接胎痕的,但是用手觸摸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中部有一個凸起,那麼它也是採用的接胎工藝。


(1)花卉喜字罐擴展閱讀

清代青花「囍」字蓋罐,始於清朝中期。俗稱為「喜字罐」,亦有「雙喜」罐之說。其器型是由一壇,一蓋相組而成。古人對雙喜罐用途多作於婚嫁之時用來裝糖果花生之屬,後來亦有被大戶人家用作於泡菜等功能。

清代瓷器生產,除以景德鎮的官窯為中心外,各地民窯都極為昌盛興隆,並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風漸進,陶瓷外銷,西洋原料及技術的傳入,受到外來影響,使陶瓷業更為豐富而多彩多姿,也由於量產及仿製成風,畫院追求工細纖巧,雖有驚人之作,但少創意而流於匠氣。

❷ 元朝與明清小喜字罐區別

清代時期,青花瓷器佔主導地位,上服務於皇室,下普及於民間,外遠播於世界。無論是在工藝技術,繪畫水平還是產量方面都達到了歷史上的又一高峰。皇宮內、外流傳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數量之多,品種之繁,是非常驚人的。它們不僅時代特徵鮮明,而且燒造脈絡清晰,為世人再現了清代青花瓷器的發展歷程。

青花喜字罐

最早起源於元代,盛行於明清時期。俗稱為「喜字罐」,亦有「雙喜」罐之說。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濃郁的喜慶氣息,可在家中擺放觀賞,清代青花喜字罐在當時是非常典型的器物,只有人們在婚嫁時期才會特意去定製燒制雙「囍」罐,表達雙方歡喜之意,一般不會像其他瓷器一樣批量燒制。因其蘊含了古代文化,為老百姓婚嫁喜事增添了喜慶吉利的色彩,寓意十分美好。

熱點內容
乾梅花十三 發布:2025-09-16 19:12:54 瀏覽:448
巴西和七夕 發布:2025-09-16 19:02:46 瀏覽:664
蘭花小兔 發布:2025-09-16 18:52:40 瀏覽:703
贊山石盆景 發布:2025-09-16 18:52:38 瀏覽:975
玫愧花花語 發布:2025-09-16 18:50:27 瀏覽:817
湖南衛視七夕晚會2013 發布:2025-09-16 18:49:49 瀏覽:472
海棠灣6 發布:2025-09-16 18:33:12 瀏覽:320
荷花母親教案 發布:2025-09-16 18:32:18 瀏覽:7
室內盆景空氣 發布:2025-09-16 18:23:03 瀏覽:363
插花的插泥 發布:2025-09-16 17:57:55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