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線稿
Ⅰ 林黛玉與北靜王的相關評價
關於定位 這是一款AVG,但是AVG的范圍涵蓋太廣,真正玩起來感覺相差甚遠,確切地說,是AVG中的文字式戀愛冒險。作為有互動式電子小說的游戲,它的游戲性相對較差——不是較差,或者可以說是很差吧,整個游戲玩家可以操控的地方寥寥無幾,幾乎完全失去了主觀能動性,對游戲世界的探索樂趣幾近於無。 整個游戲的選項就不算多,且並不是每次都能有這么多選項。每條線不過十幾個選項,有的選項含義太過直白,有的卻完全無法把握,選擇的內容也缺乏代入感。雖然紅樓夢一向宿命,但游戲總不會想從可玩性上讓玩家感受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宿命感吧。
在論壇上看到有人問為什麼游戲開始了兩個小時還不能「玩」,後面也有解釋也有諷刺,但不得不說,國內玩家對於這樣的AVG,接受度並不高。
對,這是互動電子小說,可玩性並不是第一標准。那麼劇情就是核心要素,可是在忠實於原著和編劇創新中搖擺的劇情,單元故事的獨立將主線切割得支離破碎——甚至出現邏輯BUG,不得不說,想要單純得靠劇情來吸引玩家,似乎麽夠班。
日本gal盛行,這款游戲似乎也符合美少女、好音樂加劇情閱讀的模式。但是所謂gal,不是美少女玩的游戲,而是玩美少女的游戲,這款游戲定位似乎更針對於女性而非男性,尤其是其中的BL情節......我很宅,但我還不腐,連我都有些受不了的公然耽美,想想男性玩家吧。
吐槽完畢,給棗時間到。
它是單機沒落時代,國內自主開發的第一款AVG,總體打分在水準之上,還是要說一聲贊的。開發周期短,成本低,市場競爭小,定位明確且讓人耳目一新,這都是AVG的優勢,甚至可以說是未來的一種方向。
就娛樂通在紅樓夢一代發售不久之後就著力於開發第二代,並且同時再進行原創劇本的AVG開發,主美還公然宣稱二代發行量過五萬就放出人氣男配們的BL圖(囧),可見娛樂通是嘗到了甜頭。
只是中國不比日本,宅文化還沒那麼盛行,純文字冒險游戲到底有多大市場還難以確定。但是如果融合更多其他種類游戲的優點,更貼近中國文化氛圍呢?
至少,我看好。
關於美術 很難單一地評價這款游戲的美術。 最先看到官方放出來的一代圖,可以用很贊來形容。3D很難達到2D這樣唯美的效果,在滿目3D的審美疲勞中,精美的2d人設像一縷清風吹入我的心田。(惡俗的比喻)
但是到手之後,開始覺得人物形象彼此差距太大,美的很美,不美的就......而場景事物也僅僅日過得去而已。
日漫風格的人設,但又日漫得不夠純粹,想要中式古典,古典得也不夠味。當然風格之類只是一說,美不美才是王道。也許是處於主美的個人愛好,一些人物很美,比如林黛玉,一些人物就很一般,比如寶釵,明顯一個等級的女主妙玉就相當一般,丫鬟級的襲人在我看來卻是僅次於黛玉的美好。和襲人同等級的晴雯明顯遜色許多,紫鵑醜醜的不說,那個發型也超過了,明顯不是個普通的丫鬟頭。而游戲中各個人物的年紀在表現上也相差不少,鴛鴦明顯就是個婦人。值得一說的還有平兒,一臉的二奶相,真是忒貼切了。
很難說主美對於紅樓夢了解多少,不過從探春的人設上來看,至少87老劇是看過的,不然不會那麼像東方聞櫻。
當然,還有個傾國傾城的蔣玉菡,略過。
頭發顏色不是不可以改變,我並非執著於中國美人必須要烏發如雲,襲人淡紫色的頭發就很不錯,但是我恨不能接受寶釵的紅頭發,晴雯的紅頭發,以及探春的綠頭發。
而且從精細程度而言,各個人物的待遇也天差地別。不能保持一定水準的人設,實在看的人很無奈。不厚道地想,或許是工期的原因吧。
據說這是第三版的人設了,看了網上流傳出第二版的人設圖,只能慶倖幸好還有第三版。
為了要一本設定線稿的周邊特意買了官網特典,不得不說線稿還很不錯,效果超過上色之後。
再說CG,數量上也相差不少,繼續延續同一等級人物待遇差別過大的缺陷。人物比例經常失真,很多CG感覺平平,和期待頗有距離,甚至還不如一些游戲截圖。每個結局沒有單獨的CG,也是一大遺憾。
場景只能說過關,該有的都有了,找不出什麼岔子,但是完全沒有值得一贊的東西。整個構圖類似於簡筆畫,大量的色塊填圖,整體色澤偏黯淡,一種陳舊的感覺。畫面缺乏光影效果,也有任何特效運用,大觀園神仙府妃子家的氣派和四季美景完全沒有得到展示,只能作為過場背景,如果這一點填充上去完全可以讓游戲生色不少。而2D的場景圖,這可是相當容易的活計啊。
再說事物,你說畫得不夠精細就別拿出來秀啊,偏偏事物的近距離大圖展示還不少,那些首飾真跟小學門口賣的塑料製品差不多。
整個來說,除了林黛玉和襲人的圖外,游戲美術實在是很一般。比起另一部《樓蘭》,感覺要差很多,不知道是主美水平問題、發揮問題還是整個游戲的定位問題。
關於劇情 由於這款游戲打的是忠實原著的招牌,所有游戲中大量引用原文文字;但是作為游戲,又不得不節選取捨,還要添加屬於游戲的內容,二者揉和在一起拼湊成完整的多結局故事,實在是難能可貴。這一點上,編劇相當值得肯定。 尤其是在原著奇幻的背景上加以拓展,將大部分涉及的人事重新演繹,相當不錯。
但是游戲最大的失敗是很沒有必要地為賈寶玉的前世安排了戀人山茶花精度緒,看不出有什麼好處,壞處倒是不少:
破壞了寶黛之間木石前盟緣定太虛的感情;
使得玩家背上心理負擔——任何一種非度續的感情線發展都像是一種背叛,尤其是起初渲染得越多,後面和其他女主發生感情時的負擔就越大,賈寶玉莫名其妙一開始就背負了深深的感情債,不得不以尋找某個女人來和其他女人發生感情,這算個什麼事啊?
後半段插入貌似度緒轉世的捻紅,據稱這是編劇自己很喜歡的野蠻女友型女主,其性格設定真是人見人憎,弄得天怒人怨。她的言行風格和紅樓夢的味道完全背離,加這么一個人有什麼好處?
雖然編劇為了讓沒有看過紅樓夢的玩家能很快代入劇情安排了神瑛轉世進入賈寶玉的身體,以陌生的眼光來慢慢了解紅樓夢的人與事,但是為此增設一段感情戲實在是累贅。
除此之外則是劇情的安排上,編劇以一單元一單元的故事進行劇情推進,成功再現了書中的經典段落,但是有的劇情單元則成了為展現而展現,和游戲進行幾乎沒有任何關聯。單元的獨立性和彼此主線的跳躍造成了劇情不夠連貫,還出現了邏輯錯誤——一條線中明明沒有另一條線經歷過的單元,但後來卻會出現相關的文字,讓人莫名其妙。而且游戲的分支不多,邏輯相對簡單,出現這樣的錯誤實在不應該。
至於其他的,比如一會原文引述重現經典,一會天馬行空完全不顧原著背景——比如寶釵湘雲寶玉居然出門逛街購物還不帶隨從還見義勇為,比如感情發展節奏過快,比如等量級女主之間待遇差別太大的老問題,比如加入旁白型網路全書NPC來講述故事掩飾編劇無法讓玩家自然逐步了解劇情的問題,都是小事了。
至於文字風格,那是見仁見智的問題,無所謂。順便一說,編劇寫恐怖小說恐怕比言情小說效果要好得多,整個游戲最讓我專注的就是鬧鬼荷花池的部分......
關於程序 AVG,還是邏輯很簡單的互動式電子小說,而且分支甚少,游戲程序簡單得一比。 這也是AVG成本低的原因之一,引擎開發難度低可重復使用,主要的錢是美工和編劇,游戲開發中最貴的程序人工被大大節約了。
關於其他 游戲界面親和力還算不錯,一些小設定比較貼心: 已閱文字快速跳過——如果沒有這個,我完全沒有耐心打第二遍;
情節經歷的比例——激勵作用;
章節自動存檔——很多游戲都有,但的確是個好功能;
最新存檔標志——不必在很多存檔裡面尋找最新的一個。
Ⅱ 小花仙里的嵐步驟畫
1.先把大致結構用鉛筆畫出
2.勾線,(描線)擦線稿
3.上色,先塗頭發,仔細,塗均勻
4.過渡(不會可以省略)
5.用青綠色把嵐頭發上的四葉草塗了
6.過渡(可以省略)
7.用接近膚色的筆塗皮膚(沿著邊塗)
8.用深藍色筆塗眼睛的二分之一
9.天藍色筆塗眼睛剩下的二分之一
10.高光(如果沒有高光筆就在眼睛左上角留一個圓,不塗色)
11.塗衣服,白色部分不塗,用黃色塗嵐的衣服,青綠色塗胸前的四葉草,深綠色塗袖子
12.用深綠色塗四葉草裙子
13.用深綠色塗鞋底,草綠色塗鞋上的裝飾
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追問,我忘記拍過程的照片了,sorry,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