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寄梅花指什麼生肖
A. 驛寄梅花是什麼意思
出自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中的「驛寄梅花」用的是南宋時陸凱寄梅花和詩給友人范曄的典故,詩裡面有「折梅逢驛使」、「聊寄一枝春」的句子。後者詞語名稱:
尺素
詞語解釋:
①小幅的絲織物,如絹、帛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②書信:時傳尺素,以寄相思。
所以古詩詞中「尺素」指書信——古人的書信,常用白絹來寫,長約一尺左右,素就是白的意思嘛!所以稱為「尺素」,所以書信又稱「尺素書」。
1
B.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尺素意思
驛寄」句化用南朝陸凱故事:陸凱與范曄交好,嘗自江南寄贈梅花一枝,並附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這便是「寄梅」的由來。「魚傳」句則典出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里,所謂「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實際上是喻指友人頻頻來信慰解。
C.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是什麼意思
驛寄」句化用南朝陸凱故事:陸凱與范曄交好,嘗自江南寄贈梅花一枝,並附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梅。」這便是「寄梅」的由來。「魚傳」句則典出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里,所謂「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實際上是喻指友人頻頻來信慰解。天涯知己,互通款曲,這本不失為人生快事之一,但作者因久經壓抑,胸中的憤懣郁結已深,很難排遣,所以,友人的慰解非但不能驅散包裹著他的濃重的愁雲,反倒更勾起他「獨在異鄉為異客」的遷謫淪落之恨。「砌成此恨無重數」,這「恨」,豈不正是指遷謫淪落之恨?「無重數」,既是極言綿綿此恨的漫無邊際、渺無絕期,也是暗示:在這遷謫淪落之恨中,糅入了多種復雜的成分,它包括理想受挫的憂憤、同志星離的悲傷、有鄉難回的感慨等等。而一個「砌」字,則妙在化無形為有形,使其「恨」成為可以觸摸的實體,不僅作用於讀者的感覺,也作用於讀者的視覺。結尾兩句於極度愁悶中忽發奇想,埋怨江水無情,益見沉痛。
D. 「烽火狼煙」、「晨鍾暮鼓」、「驛寄梅花」、「鴻雁傳書」分別描述了
烽火狼煙
晨鍾暮鼓
驛寄梅花
鴻雁傳書分別描述了我國古代哪些傳媒,並說說這些傳媒在使用過程中的利弊
烽火狼煙是指抵禦外敵入侵時所用的烽火台烽火狼煙,晨鍾暮鼓最早是指長安城中大雁塔內僧人報時所用鍾鼓,驛寄梅花是指官府驛站。
烽火狼煙的好處是傳遞信息的速度快,但距離有限。
晨鍾暮鼓的好處是傳遞速度較快,缺點是不準確。
驛站的好處是適合長距離傳遞信息,這種傳遞方式在過去是最快最完美的。
E.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是哪首詩里的
出自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詩上片寫謫居中寂寞凄冷的環境,下片由敘實開始,寫遠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而這兩則有關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分見於《荊州記》和古詩《飲馬長城窟行》: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中的「驛寄梅花」用的是南宋時陸凱寄梅花和詩給友人范曄的典故,詩裡面有「折梅逢驛使」、「聊寄一枝春」的句子: 後者詞語名稱: 尺素 詞語解釋: ①小幅的絲織物,如絹、帛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②書信:時傳尺素,以寄相思。 所以古詩詞中「尺素」指書信——古人的書信,常用白絹來寫,長約一尺左右,素就是白的意思嘛!所以稱為「尺素」,所以書信又稱「尺素書」。 最早出自東漢蔡邕(讀音為càiyōng哦)的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所以又有「雙鯉尺素」的說法
求採納
F. han·s的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君子大隱等,指的是什麼意思
呵呵,這是han·s的文化內涵之外在體現。比如說,君子大隱,指的是地址;魚傳尺素,也是聯系電話;而驛寄梅花,則說的是網址。反正,都是文化內涵的體現,這也是院長韓嘯所始終倡導的
滿意請採納
G.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表達了什麼意思
表示親友間的寄贈和慰藉
前者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後者是說魚能傳遞書信,典出《玉台新詠》題名漢蔡邕《飲馬長城窟行》詩的「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兩句是說作者在郴州旅舍,不斷收到親友的寄贈。
H.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表達了什麼意思
表達的意思是: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
這句詞出自宋代詞人秦觀的作品《踏莎行·郴州旅舍》
原詞
《踏莎行·郴州旅舍》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譯文
暮靄沉沉,樓台消失在濃霧中,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斷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無處可尋。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遠方的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本來是環繞著郴山奔流,為什麼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8)驛寄梅花指什麼生肖擴展閱讀:
元祐六年(1091年)七月,蘇軾受到賈易的彈劾。秦觀從蘇軾處得知自己亦附帶被劾,便立刻去找有關台諫官員疏通。秦觀的失態使得蘇軾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敵的攻訐,而蘇軾與秦觀的關系也因此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有人認為,這首《踏莎行》的下闋,很可能是秦觀在流放歲月中,通過同為蘇門友人的黃庭堅,向蘇軾所作的曲折表白。
詞的上闋在寫景物,「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一出語便已入哀景之中,從後句「桃園望斷無尋處」可以想到,樓台、津渡都是因情所設之景,可能現實中並不存在。是由詞人內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懷,無處宣洩所生出無人問津之感。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又將情景拉入到了悲涼之谷底,可堪孤館和一個寒字,寫盡了詞人心中的孤苦凄涼,杜鵑啼血,本就凄涼又怎堪殘陽日暮。自古日暮是歸途,詞人或許是在感嘆自己生命將暮,或許在感嘆仕途將暮。
下片由敘實開始,寫遠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寄梅傳素」遠方的親友送來安慰的信息,按理應該欣喜為是,但身為貶謫之詞人,北歸無望,卻「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每一封裹寄著親友慰安的書信,觸動的總是詞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響的是對往昔生活的追憶和痛省今時困苦處境的一曲曲凄傷哀婉的歌。每一封信來,詞人就歷經一次這個心靈掙扎的歷程,添其此恨綿綿。
「砌成此恨無重數。」一切安慰均無濟於事。離恨猶如「恨」牆高砌,使人不勝負擔。一個「砌」字,將那無形的傷感形象化,好像還可以重重累積,終如磚石壘牆般築起一道高無重數、沉重堅實的「恨」牆。恨誰?恨什麼?他的恨,與飄零有關,他的飄零與黨禍相聯。於是化實為虛,作宕開之筆,借眼前山水作痴痴一問:「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無理有情,無理而妙。
I. 驛寄梅花是什麼意思
出自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內
杜鵑聲里斜容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
為誰流下瀟湘去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中的「驛寄梅花」用的是南宋時陸凱寄梅花和詩給友人范曄的典故,詩裡面有「折梅逢驛使」、「聊寄一枝春」的句子。後者詞語名稱: 尺素 詞語解釋: ①小幅的絲織物,如絹、帛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②書信:時傳尺素,以寄相思。 所以古詩詞中「尺素」指書信——古人的書信,常用白絹來寫,長約一尺左右,素就是白的意思嘛!所以稱為「尺素」,所以書信又稱「尺素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