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的梅花
1. 李成的原型
查南宋初年,的確有個著名的流寇,名喚李成。他屢降屢叛,終於投奔劉豫,做了漢奸。史書中記載李成的事跡很多,如今略舉數條,以見一斑。《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十八雲:建炎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辛巳,李成劫掠宿州。先是,朝廷命李成充京東河北路大捉殺使。成領兵而南也,秋毫無犯於民,將及宿州,乃懷反側,有攘取宿州之意;分軍為二,一侵泗州,別將主之;一侵宿州,成自主之,皆約八月晦日。至是東行,成入宿州,乃曰:「備奉聖旨,屯駐於宿州。」故人皆不疑,市井買賣如舊。軍入未及半日,即有登城者。俄頃,弓矢亂發,縱火肆剽掠,盡取強壯為軍,並驅虜其老幼。又卷一百三十二雲:建炎三年閏八月,李成遣人詣行在,受招安,未回,復反。李成在泗州,聲言願歸朝廷,因曾劫杜充老小於汴河,殺二萬餘人皆盡,不敢赴行在。朝廷聞之,遣人齎文字往招安,成大喜,待使人甚厚。成欲遣人隨使人赴行在,軍中皆恐懼,不敢行。有張琮者,安肅軍人,語言稍辨利,略知書,能謳小詞。……於是諸軍將佐皆舉琮行。成遂命琮。琮亦願赴行在,具受招安之狀,隨使人至行在。……琮遂齎文字復往招成,未至泗州,成已復反。又卷二百零七引《岳侯傳》雲:時賊首李成自呼李天王,並馬進、商元等,共提兵三十萬,占據淮西、淮南數州屯駐,往來劫掠。這李成雖然沒有做過大名府都監,但是也稱「李天王」。顯然就是《水滸傳》中所說的那個李成了。
2. 宋代師承李成的畫家有那三人
李成,字咸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艱難之際,流寓於四方,避地北海,遂為營丘人。父、祖以儒學吏事聞於時,家世中衰,至成猶能以儒道自業。善屬文,氣調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於詩酒之間。又寓興於畫,精妙初非求善,唯以自娛於其間耳。故所畫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縈帶曲折,飛流危棧,斷橋絕澗,水石風雨,晦明、煙雲、雪霧之狀,一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
3. 宋李成寒林平野圖的作者簡介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繪畫大師,字咸熙,唐宗室後裔,世居長安(今陝西西安)。五代時避亂,流寓四方,避地北海營丘(今山東臨淄,一說昌樂),遂為營丘人。世稱「李營丘」。性情曠達,聰穎多才,少年時磊落有大志,但時運不濟,故一面寄情於畫,一面借酒澆愁,最終溘然醉死於客舍,年僅49歲。但他的山水畫卻光照千秋,名垂史冊。初時師法荊浩、關仝,後隱居山林,遂以造化為師,其畫以齊魯平原的山水為特色,所作「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端穎脫,墨法精微」。在世時畫名就極高,被士人視作「猶諸子之於正經」,一畫千金難求。《聖朝名畫評》列其畫為「神品」。《宣和畫譜》謂:「凡稱山水者,必以成為古今第一。」可以不誇張地說,北宋一代的山水畫,都在李成的籠罩之下,影響而及元、明、清。其畫如此熱門,於是古今而同的,假仿者湧出,充塞市坊。以至於同時代的米芾驚呼:看了三百多幅稱為李成的畫,居然只有兩幅是真的。
4. 66 歲李誠儒:90年代身資產過億,兩次婚姻失敗,你了解他嗎
巔峰,扉門脆響歸來,儒者懷城。——《櫻桃園記》
這位爺就是李誠儒,以前他住在故宮邊上,後來因為拍戲不方便所以他搬家到了十三陵附近,他的小院里種了500棵櫻桃樹,房間里收藏了近200件金絲楠木的飾品,還有價值高到無法想像的文物古玩。
李誠儒說:全北京城就沒有他沒吃過的野菜,真餓極了,就跑去跟驢搶豆餅吃。
即便是如此艱難,李誠儒的母親還是送他們去學京劇,家裡最大的孩子去學,學會了就教其他孩子一起唱。一間屋子半間炕,苦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來。
母親偉大的形象,對李誠儒今後的生活、婚姻、教育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有很強的「戀母情結」,這也是他無法維護好婚姻關系和親子關系的重要因素。
德國家庭治療師海靈格說:男孩在童年早期,主要是受母親的影響。如果他不能突破這種影響,母親的影響就會充斥著他的身心,他無法成長為一個珍惜女人並維持長久伴侶關系的男人無法成為一個好爸爸,也無力維持一段平等的男女關系。
05 從億萬富翁到家徒四壁
長大後的李誠儒憑借一腔孤勇拜金雞影帝董行佶為師,一邊辛苦工作,一邊開始十年如一日的訓練台詞,學習表演的日子,整整十年的台詞訓練,為他日後的逆風翻盤打下堅實的基礎。
考入北影業余表演班,與趙寶剛、張光北、李勤勤等人成為同學,再後來他去央視實習成了《西遊記》劇組的場記,那5年裡,他不僅學會了與人打交道,也學會了超強的組織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
事實證明這些寶貴的財富一次次東山再起。離開劇組,李誠儒成了倒爺,他在寸土寸金的西單開了一家1000平的商場,名叫特別特,重金聘請美女導購上台展示服裝,日營業額都高達50-60萬。
財富積累的非常迅速,他還開了酒店、桑拿房……等產業,賓士560剛上市,他就已經開著招搖過市了,西裝低於1萬5不穿,襪子低於100美元不穿,小費出手就是100美元,小人乍富,到真有點舊社會紈絝子弟的樣子。
1991年,李誠儒的外匯賬戶有1300萬美金,他也開始了下輪財富積累,拿著大哥大,看著國外貨幣的行情,妥妥的金融巨鱷。
只可惜啊,這只巨鱷在93年的時候敗走麥城,一夜之間成了窮光蛋,他說:坐在機器前,從後脖頸子到尾巴骨,一股涼氣竄下來了,然後就開始大把大把的掉頭發,短短幾個月他就成了如今這個模樣。
後來的事,大家都很熟悉,拍了《大腕》重回影視圈,又一次東山再起,成了老戲骨,在評委席坐著,痛罵小鮮肉。
06 按照母親的原型找妻子
李誠儒這一生有兩次婚姻,李誠儒的第一任妻子就是李大海的媽媽,兩人於1984年相識,那時候李誠儒還是在菜市場練攤的小夥子,要啥沒啥。他們8年後離婚,對外公開是性格不合。
李誠儒對第二任妻子愛的深沉,愛的強烈,哪怕離婚後言語之間也全是維護。
史依弘是上海京劇名伶,她與李誠儒相差18歲,兩人結婚後,史依弘留在上海發展事業,李誠儒獨自一人在北京生活。北京老爺們遇到上海囡囡,多火爆的脾氣也抵不住撒嬌的功力。
李誠儒認為自己想要的很簡單,就想要一個溫暖的家,要個和母親一樣能乾的妻子,既要在外面有自己的事業,回到家後還要把丈夫和孩子伺候的舒舒服服。
但其實,李誠儒無意識當中又把婚姻關系與親子關系混為一談,戀愛到深處我們就會變成孩子,所以在我們心中都藏著一個理想父母的模型,它就是我們呢選擇戀人的基石。
「無意識中,我們都將戀愛當成了治療,希望戀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將我們治好」——《為什麼家會傷人》
現在的李誠儒已經66歲,不再有結婚的打算,開始過起了沉靜安穩的生活,在他的小院里種上新鮮蔬菜,細心培育自己的櫻桃樹,偶爾請上自己的圈內好友,一起弄點老北京的原汁原味,吃吃喝喝逍遙自在。
無論網路上對他的爭議多麼劇烈,他都不為所動,世事大夢一場,人生幾度秋涼。
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爺們,吃過常人難以想像的苦,也看過普通人從未見過的繁華,當慾望如潮水般褪去,剩下的就是他的本真。
一個嘴貧,又古道熱腸的老人家,一個對藝術敬畏,要求嚴格的藝術家,一個對人真誠,但是對兒子心狠的父親,一個因愛而放手的丈夫,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5. 關於李成的質料.
李成
身高:183CM
體重:65KG
籍貫:遼寧
特長:音樂.體育.舞蹈
出身年月:1987.3.15
畢業學校:北京舞蹈學院影視表演系
廣告:略
話劇:《慾望號街車》 飾演 斯坦利
電視:《紐約人在北京》
《康熙微服私訪5》飾演 酷爾樂
6. 宋代師承李成的大畫家有哪三位每人的代表作有哪些
我就想知道,這個問題你從哪裡知道的?
7. 寫出兩位像梅花一樣式有氣節的中國人
李大釗、聞一多、朱自清、劉胡蘭、錢學森、毛澤東、焦裕祿、魯迅、左宗堂、江姐、徐悲鴻、王冕、史可法、石曼卿 、莊子、張良、陸游、於謙、文天祥、譚嗣同等
8. 以李成和范寬的作品為例請簡述宋代的山水畫一般都有哪幾種元素
古人以熱情、風趣乃至幽默的方式為我們打開了觀看宋代山水畫的另一個窗口,那包含濃濃人間煙火之氣的世俗情調、尋仙問道的人文情結,使得嚴謹、理性的宋代美學特徵出現了一種不失活潑的趣味,其種種生活場景,把我們觀者也帶回了那時、那景。范寬作品 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岩,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
9. 有梅花秉性的人的故事
岳飛[宋](1103~1142)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內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容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准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術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
10. 精忠報國有梅花的秉性的人是誰
岳飛[宋](1103~1142)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准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術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