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殘落
⑴ 詩人們」梅花凋零冬日殘」這詩句出自哪首詩
我記得應該是:
「梅花凋零又冬殘」
全詩如下:
醉卧風月酒意寒,
梅花凋零又冬殘。
茫茫人海回頭望,
春雪飄落淚暗彈。
⑵ 有沒有關於梅花凋落而傷感的詩句
1、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宋代:劉著
譯文:江南的梅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不知開落了幾次了?我在天涯漂泊,兩鬢已如此斑白了。
2、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宋代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
譯文: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出自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二首》
譯文:梅花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
4、光景卻添鄉思苦,檐前數片落梅花。 ——《湖南春日二首》唐代:戎昱
譯文:屋檐前的梅花散落了一地,看到這片景象難免徒增思念家鄉的愁苦。
5、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梅子欲黃時,又須作,廉纖細雨。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東陽也,試問花知否?——《驀山溪·梅》宋代:曹組
譯文:月下疏影多麼清雅,夢中卻禁不住心神惆悵,待到梅子欲黃時節,又該是陰雨連綿令人斷腸。梅花一世孤芳自賞,讓有情人愁悶悲傷,可知道為了你,我像沈約般瘦損異常?
6、春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輕雲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減字木蘭花·春月》宋代:蘇軾
譯文:春日庭院,皓月當空,堂前小酌,飄然欲醉,起舞弄影。九曲迴廊,舞步旋轉,樹上梅花,一半凋零,酒香梅香,和美醇清。
淡淡的雲,薄薄的霧,如此春宵月色,是年輕人及時行樂的佳境。不像秋天的月,執著地照著離別之人,引兩地傷情。
⑶ 梅花鬢上殘什麼意思
鬢發上插戴的梅花已經殘落。
菩薩蠻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
作者
李清照(1084-約1151)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發了深切的思鄉之情。
「春猶早」是說春天剛到,雖然陽光還較微弱,但風已變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樣剛猛,天氣已漸漸暖和起來。南方早春人們換著夾衫,欣喜萬分。三、四兩句接寫晝寢醒後。「覺微寒是因為剛剛」睡起「,仍扣早春。鬢發上插戴的梅花已經殘落。冬去春風閑適恬靜,情緒基調是歡欣的。
下片轉寫思鄉,情調突變。「故鄉何處是」不僅言故鄉邈遠難歸,而且還含著「望鄉」的動作,也就是說,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頸北向,遙望故鄉。「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話,卻極深刻沉痛。借酒澆愁,說明只有醉鄉中才能把故鄉忘掉,清醒時則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忘」正好表明不能忘。這里正話反說加一層轉折,把此意表現得更加強烈:正因為思鄉之情把作者折磨得無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暫時忘卻,可見它已強烈到何種程度。而作者之所以會有「忘」的念頭和舉動,不僅是為了暫時擺脫思鄉之苦,還同回鄉幾乎無望有關:如果回歸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會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鄉無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覺得不如忘卻。真是不敢想卻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記起。這種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環往復,不會完結。結尾二句具體描寫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別稱,是一種名貴的熏香。睡卧時所燒的熏香已經燃盡,香氣已經消散,說明已過了長長一段時間,但作者的酒還未醒,可見醉得深沉;醉深說明愁重,愁重表明思鄉之強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調圓轉輕靈,而詞意卻極沉痛。不直接說愁,說思鄉,而說酒,說熏香,詞意含蓄雋永。清照生當宋金對峙之際,她主張抗戰,切望收復失地,對故鄉的刻骨懷念,即包含著對佔領故鄉的金國統治者的憤恨,對因循苟且、不思收復失地的南宋統治者的譴責,滲透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這首詞通篇採用對比手法,上片寫早春之喜,下片寫思鄉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襯有家難歸的悲凄,深切感人。
http://ke..com/view/2764818.html?tp=8_01
⑷ 關於梅花凋謝的一段話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著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⑸ 雪霜花更好,凋零梅花殘什麼意思
冬天來了,抄梅花開了,天空中飄盪襲的雪花映襯著梅花,十分好看。然後等到雪停了,春天來的時候,梅花只有凋零落地,化作塵土。意喻深切的困難和惡劣的條件才會讓花開的更加的茂盛,反而是春暖花開的時候,梅花因恬靜的氣候開始凋零。人也是如此,困境中方能成長。
⑹ 梅花落雪雅殘字後句是什麼
大酺
[ 唐 ] 杜審言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伐鼓撞鍾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火德雲官逢道泰,天長地久屬年豐。
⑺ 「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這句詩寫了什麼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首送別詩抄。「湖」,指洞庭湖,詩人即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別友人。全詩大半寫景,不見傷別字面,只是將一片離情融入景中。
全詩八句倒有七句寫景,湘江的暮靄,江岸的蘆葦、田野,雲夢的飛雪、大雁,渡口的孤舟、離人,洞庭的風波、星河,以及臘月的梅花,等等,真是紛至沓來,目不暇接。詩文有所謂「主賓」一說,主是中心,「無主之賓,謂之烏合」(王夫之《姜齋詩話》)。在這首詩中,作者把孤舟離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圍繞這個中心層層設景;又從孤舟離人逗出情思,把諸多景物有機地串聯起來。故而全詩顯得章法齊整,中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與一味作感傷語的送別詩不同,自有一番悠悠遠思的風韻。
⑻ 梅花落處疑殘雪是什麼意思
釋義抄:梅花凋落之處,襲懷疑是殘雪堆聚。
出自:唐代詩人杜審言《大酺》。原詩如下: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白話文:毗陵、震澤通遍天下、包舉全國,大家飲酒作樂、普天同慶。
伐鼓撞鍾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白話文:伐鼓撞鍾、聲驚海上;新妝袨服、閃耀江東。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白話文:梅花片片飛落、彷彿地面的殘雪;青青柔條、絲絲暖馨,一派春光無限。
火德雲官逢道泰,天長日久屬年豐。
白話文:武則天順民意、得大道,文武群臣時運亨通;我也將為百姓祈福,但願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8)梅花殘落擴展閱讀
賞析:
杜審言這首《大酺》正如胡應麟所評說的「極高華雄整」。若就其所要表現的《大酺》主題來說,其形式是精美得當的,而且內容和形式也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這首詩的突出特點是氣象博大,給讀者以高華雄整的美感。這雖然與造意取詞、取象設色有關,但更主要的在於詩人的心胸和氣質以及藝術修養等。
⑼ 詩句「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的意思及全文賞析
作者:李清照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時燒,香消酒未消。
【賞析】
「春猶早」是說春天剛到,雖然陽光還較微弱,但風已變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樣剛猛,天氣已漸漸暖和起來。南方早春人們換著夾衫,欣喜萬分。三、四兩句接寫晝寢醒後。「覺微寒是因為剛剛」睡起「,仍扣早春。鬢發上插戴的梅花已經殘落。冬去春風閑適恬靜,情緒基調是歡欣的。
下片轉寫思鄉,情調突變。「故鄉何處是」不僅言故鄉邈遠難歸,而且還含著「望鄉」的動作,也就是說,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頸北向,遙望故鄉。「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話,卻極深刻沉痛。借酒澆愁,說明只有醉鄉中才能把故鄉忘掉,清醒時則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忘」正好表明不能忘。這里正話反說加一層轉折,把此意表現得更加強烈:正因為思鄉之情把作者折磨得無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暫時忘卻,可見它已強烈到何種程度。而作者之所以會有「忘」的念頭和舉動,不僅是為了暫時擺脫思鄉之苦,還同回鄉幾乎無望有關:如果回歸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會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鄉無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覺得不如忘卻。真是不敢想卻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記起。這種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環往復,不會完結。結尾二句具體描寫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別稱,是一種名貴的熏香。睡卧時所燒的熏香已經燃盡,香氣已經消散,說明已過了長長一段時間,但作者的酒還未醒,可見醉得深沉;醉深說明愁重,愁重表明思鄉之強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調圓轉輕靈,而詞意卻極沉痛。不直接說愁,說思鄉,而說酒,說熏香,詞意含蓄雋永。清照生當宋金對峙之際,她主張抗戰,切望收復失地,對故鄉的刻骨懷念,即包含著對佔領故鄉的金國統治者的憤恨,對因循苟且、不思收復失地的南宋統治者的譴責,滲透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⑽ 梅花落,余香留,塗添傷感別離意。拾殘花,葬木旁,秋盡冬來此花開。是什麼意思
梅花落下來香味還殘留著,只增添了徒勞別離的意味。把凋零的花拾起葬在樹的旁邊,秋冬過去後這里還會長出新的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