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簫譜
① 古琴曲《梅花三弄》的簡譜
我有個笛譜~~要不要給你參考下?
② 電視劇《梅花烙》中的《梅花三弄》的古箏簡譜
剩下的部分在這專里屬
http://www.sooopu.com/html/101/101691.html
③ 陳悅老師清吹梅花三弄用的什麼洞簫幾孔的什麼調的
宮商角徵羽與變宮、變徵、變商、變羽、變角、閏、清角
宮、商、角、徵、羽[1]是中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即宮等於1(Do),商等於2(Re),角等於3(Mi),徵等於5(Sol),羽等於6(La)。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的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
假如我們把宮訂在81,那麼我們按照五度相生律,連續損益四次就可以得到全是整數的徵、商、羽、角,它們分別長54、72、48、64。
假如再損益下去,那麼變宮和變徵等偏音就不是整數了,所以古人只選了整數部分的五個音宮商角徵羽。
長度/比 宮(81) 商(72) 角(64) 徵(54) 羽(48)
宮(81) 1 9/8 81/64 3/2 27/16
商(72) 8/9 1 9/8 4/3 3/2
角(64) 64/81 8/9 1 32/27 4/3
徵(54) 2/3 3/4 27/32 1 9/8
羽(48) 16/27 2/3 3/4 9/8 1
還有,如果我們把宮訂在729,那麼變宮和變徵就都是整數了。長度見下:
宮 729
徵(由宮三分損一而來) 486
商(由徵三分益一而來) 648
羽(由商三分損一而來) 432
角(由羽三分益一而來) 576
變宮(由角三分損一而來) 384
變徵(由變宮三分益一而來) 512
如果換成清角,那麼宮的長度就一定是243*4=972,清角的長度仍為729,長度見下:
清角 729
宮(由清角三分益一而來) 972
徵(由宮三分損一而來) 648
商(由徵三分益一而來) 864
羽(由商三分損一而來) 576
角(由羽三分益一而來) 768
變宮(由角三分損一而來) 512
如果再加上閏的話,那麼宮的長度就一定是729的16倍,也就是11664了。
長度見下:
閏 6561
清角(由閏三分益一而來) 8748
宮(由清角三分益一而來) 11664
徵(由宮三分損一而來) 7776
商(由徵三分益一而來) 10368
羽(由商三分損一而來) 6912
角(由羽三分益一而來) 9216
變宮(由角三分損一而來) 6144
變徵(由變宮三分益一而來) 8192
此外,其他三個的音變商、變羽和變角在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它們轉換成音名就是C、#C/bD、D、#D/bE、E、F、#F/bG、G、#G/bA、A、#A/bB、B。
另外,可以用「雞兔同籠」問題來解釋為什麼宮損六次益六次會得到高八度的宮:
假設12次操作全是損,那麼7*12=84,最後會得到高七個八度的宮,因此必須要損六次益六次,相當於再低六個八度,最後就剛好會得到高一個八度的宮;
另外還可以假設12次操作全是益,那麼5*12=60,最後會得到低五個八度的宮,因此也必須要損六次益六次,相當於再高六個八度,最後也能得到一樣的高八度的宮。
綜上所述,只有按「損益損益損益益損益損益損」的順序,損六次益六次,前六次是先損後益重復兩次,後六次是先益後損再重復兩次,才能得到同一個八度內的全部十二個音。
註:以上的損益僅限十二平均律,如果按照五度相生律去損益的話,最後得到的高八度的宮就會多24音分,長度並非原來的宮的一半,而是短一點,這樣就使得最後得到的宮音高一些,這24音分就是古代音差,這個問題就是「黃鍾不能還原問題」。
明代的朱載堉發明了十二平均律,不僅最後宮回來了,而且方便了轉調,因為八度被分成了十二個完全一樣的半音,音分都是100音分。
附:所謂的倍減二度、減一度和倍減一度在樂理上並沒有定義。
④ 有什麼好的簡單的蕭的譜子
古道行
昭君怨
玉簫明月空閑
玉人何處教吹簫
簫聲咽
人吹彩簫去
明月幾時有
客有吳郎吹洞簫
蕉石鳴琴
鳳簫聲動
春江花月夜
寒江殘雪
秋台妝思
鳳凰台上憶吹簫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平湖秋月
秋江夜泊
關山月
良宵
漁舟唱晚
憶故人
佛上殿
蘇武牧羊
熏風曲
玉簫聲和
良宵引
柳搖鑫
http://www.nongxiao.com/main.htm
弄蕭園(第四項--紫蕭殘譜)
紅樓主題歌<<枉凝眉>>
http://www.music888.net/music888/ik8/jianpu/wangningmei.gif
紅樓主題歌<<葬花吟>>
http://www.music888.net/music888/ik8/jianpu/zanghuayin.gif
<<梅花三弄>>(注:這不是那首著名的笛曲,而是姜育桓的在梅花三弄里的主題曲。)
http://web.music888.net/puzi/meihuasannong1.jpg
http://web.music888.net/puzi/meihuasannong2.jpg
⑤ 在哪裡可以找到《梅花三弄》簡譜
去網路搜索《梅花三弄》簡譜就可以找到。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根據《太音補遺》和《蕉庵琴譜》所載,相傳原本是晉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琴曲的樂譜最早見於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
《梅花三弄》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前六段,採用循環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覺別具風情。簡譜如下:
《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
整首樂曲由兩部分構成,包括10個段落及尾聲。前6段為第一部分,採用循環體形式,旋律流暢、優美,節奏明快。其中泛音主題循環3次出現,使曲調清新活潑,從而突顯出梅花做人的氣質與節節向上的高尚品質。
第二部分(7—10段),與前一部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旋律跌宕起伏、急促的節奏以及音調和節拍上的不穩定都為我們展現了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風中的堅毅畫面。
第二部分一靜一動、一柔一剛,剛柔並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彷彿為我們展現了梅花千姿百態的優美形象。
⑥ 誰有梅花三弄的完整樂譜
2月23日 18:46 梅花三弄:中國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譜中解題稱晉代桓伊曾為王徽在笛上「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此說源於《晉書。列傳第五十一》,但未寫明是以梅花為題材。郭茂倩《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鮑照(約414~466)《梅花落》解題稱,「《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今其聲猶有存者」。今存唐詩中亦多有笛曲《梅花落》的描述,說明南朝至唐間,笛曲《梅花落》較為流行。關於笛曲《梅花落》改編,移植為琴曲《梅花三弄》,有托於唐人顏師所作《江梅引。憶紅梅》中「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句,說明此曲寧代尚流傳。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復3次,故稱為《三弄》。《樂府詩集》卷三十平調曲與卷三十三清調曲中各有1解題,提到相和三調器樂演奏中,以笛作「下聲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今琴曲中「三弄」的曲體結構可能就是這種表演形式的遺存。
關於《梅花三弄》的樂曲內容,歷代琴譜都有所介紹,與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現怨愁離緒的情感內容不同。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為表現內容,今演奏用譜有虞山派《琴譜諧聲》(清周顯祖編,1820年刻本)的琴簫合譜,其節奏較為規整,宜於合奏;廣陵派晚期的《蕉庵琴譜》(清秦淮瀚輯,1868年刊本),其節奏較自由,曲終前的轉調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梅花三弄"也有人把之比做像征著梅花花開三度,每度都含有不同的韻味。一度開花稀少,欲露還藏;二度開花大片綻放,滿樹飄白;三度開花稀落,有綠芽相伴,象徵著冬去春來。而在梅花的花期內,一天賞梅花又分早、午、晚三個時間段。早上的梅花含苞欲放,晶瑩潔白,幽香陣陣;午時的梅花繁華盛開,燦爛芬芳,笑臉迎人;而傍晚的梅花伴著西斜的夕陽,落英繽紛,景緻非常迷人。
後來有瓊瑤的小說「梅花三弄」代表三個故事:一弄,梅花烙;二弄,鬼丈夫;三弄,水雲間。梅花一弄斷人腸 梅花二弄費思量 梅花三弄風波起。
⑦ 洞簫譜上的 (1=G)(全按為5) 是什麼意思
1=G,表示此曲用G調最合適,全按為5,是所有的孔都按所發出的音為5音,也指一種指法。
參考:
洞簫通常上端封口的竹節邊緣開吹孔,管身開有指孔6個(六孔簫)或8個(八孔簫),前5孔或7孔,後1孔,,近尾端有出音孔2-5個。底端為開管。八孔簫又有正反手之分,持簫時以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為正手,反之為反手。一般內徑為16mm,從吹口端至下端調音孔的長度為520mm左右,全長為800mm左右。
定調
簫的定調不一,常見的為G調,6個音孔全閉時,筒音為(d1),通過超吹,音域由(d1~e3),有兩個八度另一個大二度。簫的音色柔和簫的定調不一,
常用的簫多為G調,能吹G、D、C、F、降B調。簫的音色柔和、輕細、典雅而甘美。低音區發音深沉,弱奏時很有特色;中音區音色圓潤、優美;高音區發音緊張。簫的音量較小,適於獨奏或重奏。樂隊用幾支簫同時演奏效果較佳。單用一支簫演奏時,配器上要注意音量對比適度。
由於它具有動人的音色和高雅的神韻,歷來為騷人墨客所謳歌吟詠,也為廣大人民所喜愛,並在詩詞伴奏,琴簫合奏等多種民間合奏曲中廣泛應用。簫作為獨奏樂器登上音樂舞台,則是近些年的事。
音域
管樂器音域的寬窄,除了決定於製作工藝是否優良,吹奏技巧是否得當,以及指法組合是否恰當等因素而外,還同管樂器的量度有關。
量度是物理學名詞,是指管樂器吹奏一端的內徑同管長的比值。量度對管樂器的聲學性質(音色和音域)有著重大影響。例如五度超吹樂器的單簧管①,若不藉助高音孔就無法吹出比基音高十二度的第二泛音,就沒有現今寬廣的音域;中國的管子同樣是五度超吹樂器,卻毋須藉助高音孔就能輕松地奏出第二泛音來。單簧管與中國管子音樂聲學性質上的這一差別,乃是由量度決定的。原來就五度超吹樂器來說,量度越大,超吹音就越容易被激發;量度小,超吹音則不容易被激發。可在簫笛一類八度超吹的管樂器上,量度對它們聲學性質的影響,就恰恰同五度超吹樂器相反:量度越小,超吹音越容易被激發。
⑧ 一音禪師洞簫曲譜【經窗夜雨】
看看是不是下面的,我只能給這么多了,因為你給的可用信息實在太少 梅花三弄 洞簫名曲 良宵 箏、簫合奏 綠野仙蹤 簫曲欣賞 虞美人 洞簫演奏 長門怨 簫演奏 楓橋夜泊 簫曲 佛上殿 洞簫獨奏 San An 尺八獨奏 水仙子 洞簫樂曲 天香引 簫演奏 滿庭芳 洞簫音樂 天凈沙 簫獨奏 自在飛花輕似夢 洞簫樂 新綠小池塘 簫獨奏曲 垂柳欄桿盡日風 洞簫音 獨釣寒江雪 洞簫曲 野渡無人 洞簫獨奏 秋江夜泊 簫獨奏 平沙落雁 簫曲 胡笳十八拍 簫曲 春江花月夜 簫曲 枉凝眉 簫曲 秋窗風雨夕 簫曲 葬花吟 洞簫演奏 引子 簫音 雲門夜雨 簫音 碧海潮生曲 簫音 蘇武牧羊 簫獨奏 平湖秋月 簫音樂 梅花三弄 簫音樂 鳳凰台上憶吹簫 簫音樂 梅花三弄 簫音樂 妝台秋思 洞簫獨奏 聽雨 洞簫音樂 清明上河圖 簫音樂 古剎幽境 簫曲 平沙落雁 簫曲 碧間流泉 洞簫演奏 玉簫聲和 簫獨奏 漁樵問答 古琴、簫 平湖秋月 簫音樂 蘇武牧羊 簫曲 關山月 簫曲 憶故人 簫音樂 招魂 排簫演奏 流水 簫音樂 良宵 洞簫演奏曲 冷滄浪 洞簫演奏 梅花三弄 古箏、簫合奏 梅花三弄 洞簫名曲 祭奠 洞簫演奏 葬花吟 洞簫音樂 佛上殿 簫音樂 虞美人 洞簫音樂 胡笳 洞簫樂曲 良宵引 簫音樂 霓裳曲 簫曲欣賞 虞美人 洞簫演奏 蘇武牧羊 簫獨奏 濤聲依舊 簫演奏曲
⑨ 梅花三弄簡譜笛子怎麼練
這個很容易搜到的 華音和古曲上面都有,當然他的書上也有(中國竹笛一書中),不過糾正下,這曲子是古曲,現代的第一個曲是陸春齡寫的,一般流傳的譜是根據俞的演奏記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