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灼傷
1. 杜鵑花為什麼會枯萎掉葉
杜鵑花枯萎掉葉有以下幾點因素:若是土壤里長期缺水導致的,就要適當的澆水,但不能一次性過量澆水。若是環境封閉導致的,就應多開窗透氣或是經常搬到室外。若是肥量大或濃度高導致的,就向盆中澆水稀釋肥料。若是養殖環境陰暗導致的,就搬到光線好的地方養一段時間。
三、沖肥
原因:給它施肥過量,或是使用的肥料濃度較高,發生肥害之後植株就會變乾枯,還會掉葉子。
解決方法:這時可以向盆土裡多澆一些水,讓濃肥隨著水分流出花盆。在後期施肥的時候不但要把控好量,還要控制好肥的濃度,可選用翠姆水溶肥。
四、見光
原因:植株在生長過程中是要見光的,要是長期不能接受光照,處於較為陰暗的環境,就會出現這種症狀。
解決方法:應將植株搬到光線好的地方,但是不能一下子被強光照射,應逐漸的增加光照,並適當的補水即可。
2. 杜鵑葉子變的非常焦,好像被火燒了一樣,然後狂掉葉子。
杜鵑花品種較多,總的可分春鵑、夏鵑和春夏鵑等。它的共同習性是喜暖、喜半陰半陽的環境,夏天怕高溫和烈日照曬,葉片容易被強光灼傷造成枯焦。因此,第一,每到盛夏,盆栽的杜鵑花最好放置在裝有簾子的蔭棚下面,日蓋夜揭,防止烈日照曬。第二,盆栽杜鵑花的盆土不能過干,要注意澆水,盆土過干,也會造成嫩枝下垂,葉尖或葉片枯焦。第三,不要施「濃肥」,由於杜鵑花根系較細,吸收肥料能力較差,施了濃肥或「生肥」後,會灼傷根系,造成葉尖或葉片枯焦,嚴重的還會死去。第四,是生了紅蜘蛛或噴灑葯物濃度過高。這些都會造成葉片全部枯焦的。那怎麼挽救呢?如果葉片全部枯焦而枝桿也全部枯焦了,那當然是死定了。反之,如果葉片枯焦而枝桿是青綠色的,那還有挽救的可能,但也需視上述造成的不同原因而區別之。一般來說,如果由葯害所造成葉片枯焦後脫落的,只要把它放置在半陰的露天,增加葉面噴水次數,並暫停施肥,從枝桿上會重新長出葉子的。如果是肥害造成而天數又不多的,可採取「灌」或通過翻盆換土,並按照上述遮蔭噴水等方法,也有挽救的可能。如果由於脫水造成葉枯而葉又不脫落的話,那就很難挽救了。
3.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提到杜鵑花,我想很多人並不是很陌生,或許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見過這樣的花束,特別是農村的一些山野里,這種花是最常見的了,小的時候就經常見到這樣的花,花開的時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特別的好看,而且也特別的好養殖,那麼,杜鵑花怎麼養呢?一、杜鵑花介紹杜鵑花,是杜鵑花科中一種小灌木,有常綠性的,也有落葉性的。北半球溫帶各地,都有杜鵑花的分布。在全世界900多個品種中,中國有近600種,因此杜鵑花被一些熱心人推舉為中國候選國花之一。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因此,杜鵑花成為我國許多城市的市花,也是許多國家的國花。它十分美麗,管狀的花,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不愧為「花中西施」。杜鵑喜歡半陰的環境,忌烈日直射暴曬;喜冷涼濕潤的氣候,怕天氣炎熱乾燥;喜歡酸性土和水,忌鹼性,喜疏鬆富含腐殖質的輕壤土,怕排水不良的粘質土,喜歡淡肥水,忌施濃肥水。二、杜鵑花的養殖方法1、環境條件:栽培杜鵑花最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30%左右為宜,切忌夕曬。2、盆土要求:杜鵑花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PH值為5.0~6.0如用粘土或鹼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採用3種配製的培養土。3、花盆選擇:栽培杜鵑花的花盆,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鵑花,特別已造型的杜鵑花,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於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采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倍觀賞價值。4、改善水質:澆杜鵑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1~2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0.2%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7~10天澆1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5、肥水管理:杜鵑花性喜陰濕,不宜過干。開花期間尤需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5天澆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6、防病治蟲:軍配蟲(又名冠網蝽)在危害期間噴灑40%樂果1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續3次。頂芽卷葉蟲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殺死,幼蟲或蛹也可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三、杜鵑花的養殖注意事項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干,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杜鵑花最適宜種在泥質盆里,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將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關於杜鵑花的養法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4. 夏季杜鵑花乾枯掉葉怎麼辦
澆水保濕,夏季養護杜鵑花時,需每隔3~4天澆一次水,缺少水分會使得杜鵑花出現發黃的掉葉的狀況;遮陰處理,在光照過強時,需在杜鵑花上方搭建遮陽網,光照過強會導致杜鵑花出現乾枯掉葉的狀況;噴水降溫,需及時往葉片周圍噴水降溫,溫度過高會導致杜鵑花蠢圓賣出現掉葉的狀況。
1、澆水保濕
杜鵑花夏季乾枯掉葉的狀況後,需及時修剪掉發黃的葉片,並及時往花朵上噴灑多菌靈溶液進行殺菌消毒處理。杜鵑花適宜生長在通風透氣性較強的環境中,夏季養護杜鵑花時,需經常開窗通風,以減少細菌的滋生腔啟。
5. 杜鵑花為什麼一到夏天就枯死
1.是否被陽光直射?杜鵑花是陰性花卉.,忌強光直射.晚春夏初秋三季忌烈日暴曬,應遮陰50%,
.否則會內灼傷容花和葉,引起花黃葉黃,盛夏還會曬死杜鵑.
2.夏季氣溫高,葉面蒸騰量大,需水量大增,若盆土干後不及時澆水或漏澆水,均可能缺水枯死.
6.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介紹及圖片
杜鵑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可地栽可盆栽養殖,想要養好杜鵑花首先要了解其生長習性,下面就由我來告訴你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①喜涼爽,忌酷 暑;②喜半蔭,忌烈日;③喜溼潤,忌乾燥;④喜酸性土壤,忌鹼性土壤;⑤喜輕質土,忌粘重土;⑥喜排水良好,忌漬澇。
春季出室後,陽光較柔和,中午前後應 適當遮陽。入夏後放通風陰涼處,炎夏需用葦簾、竹簾、遮陽網遮蔭,早晨8時前和下午5-6時後將簾子揭開。由於杜鵑屬於半陰性花木,在烈日曝曬下嫩葉易被 灼傷。如果夏季長期處於強光直射下,則會造成枝葉枯黃,生長停滯,嚴重時整株死亡。秋季日光強度逐漸緩和,上午9時前和下午5時後可多見些陽光,秋末放在 有陽光處,促進花芽分化。杜鵑不耐寒,於寒露、霜降時分之間應移入室內,放置在有陽光處。
入室初期,應注意開啟窗門通風。如將其長期放置在陰處,則易落 蕾。冬季室溫以10℃左右為宜。大多數品種室溫不低於5℃,但西洋鵑畏寒,越冬室溫不能低於8℃。如冬季室溫過高,新陳代謝增強,消耗養分,不利於翌年生 長發育。
杜鵑花花蕾乾枯的原因
一、不適應新環境;
如果花友新購入的杜鵑花是大棚花,原生長環境溫度合適,溼度大。在買回家後由於經驗不足以加上環境的變化,造成植株對新環境不適應,尤其時家庭環境空氣大都乾燥,原本生長發育良好的花蕾只好停止生長了,緊接著,乾枯、萎縮、脫落。如果在不改善環境,增加適度,到時候植株就會一片凋零,葉片逐步乾枯脫落,剩下孤零零的枝幹,直至死亡。
二、發新芽抽死花;
冬季有供暖的室內溫度一般在15-20度,這個溫度很適宜杜鵑生長發育,所以很容易萌發新芽,通常是在花蕾周圍抽發新芽,在花蕾與新芽齊長的情況下,新芽就必然要爭奪花蕾的養分了,當花蕾養分供應不足時,就會慢慢萎縮、乾枯、掉落了。
杜鵑花開花前期養護
1花前追肥。3月起,每隔15天施入1~2次氮磷結合以磷為主的稀薄追肥,以增加開花所需要的營養,促使花蕾飽滿,開花大而色彩美。這樣也可防止雖有蕾,但因營養不足,花蕾枯萎而開不出花。但要注意,切忌追施濃肥,否則,因肥料過多,也會造成花蕾枯癟而不開花。
2及時進行疏蕾。培養得法的杜鵑花包括西鵑,這時一般是花蕾滿枝。為了使它開花大而色艷,每1枝頂上,只需留1個花苞,其餘的都摘去,包括內心枝上的花苞也應同時摘去。在杜鵑花苞脫去棕色外衣後,會出現2~3朵花。
摘除花蕾時要注意方法,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花蕾向同一方向扭轉不要用力直接攀摘,被去除的花蕾就自然地脫落了。採取這樣的扭轉方法,既不會損傷留著的花蕾,也不會留下花梗損傷的痕跡。
3在開花時。人們往往喜歡把美麗的杜鵑花搬入室內欣賞,但放在室內欣賞時應注意:要放置在視窗或離視窗較近的通風處,早晚能照著一些微弱的陽光,夜間應移出室外,盆土幹了要澆水,開花期間不要施肥,這樣就能延長開花和賞花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