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這種野杜鵑花
⑴ 野杜娟就叫映山紅,它的花苞像一粒粒小,而飽滿的花生米,花苞外麵包著一層黃色的皮。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⑵ 杜鵑花的簡介
學名: 杜鵑花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喬木
綱: 雙子權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葯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葯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⑶ 在野外怎麼辨別杜鵑花
杜鵑花有很多品種,主要是按照顏色來分類的。有白色的叫做映山白專,紫色的叫做映屬山紫,黃色的叫做映山黃,這些叫法都是當地人根據顏色來區分的,因為它們在外觀上是一樣的,只是開出來的花的顏色不同。但是除了映山紅,其餘品種的杜鵑花都非常稀少,所以人們大多數以映山紅來稱呼杜鵑花。
⑷ 野杜鵑又叫「映山紅」。花的衣苞像一粒粒小而飽滿的花生米,花苞外麵包著一層土黃色的皮。 當春風(吹著、
野杜鵑又叫「映山紅」。‖花的衣苞像一粒粒小而飽滿的花生米,花苞外麵包著一層土黃色的皮。
第一段的內容是野杜鵑的別名,第二段的內容是野杜鵑花的形態與外表構造。
⑸ 春天來了,想念故鄉的杜鵑花……
在故鄉,每到春季,雙頂山上兩千多畝高山野生杜鵑花爭相盛開,紅的、粉的、紫的、黃的、白的,構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大片的似燃燒的火焰般的杜鵑花裝點了家鄉美麗的風景,也重新喚醒了我對故鄉的美好回憶!
每年三月份是家鄉剛剛萌動生機的季節,有時山上背陰處尚存著斑駁的殘雪,大地上急著窺視春色的小草剛剛露出綠色的嫩芽,就在這春寒尚未告別的季節,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就開放了!
遠遠望去似一片火焰燃燒在山坡上。走進跟前鮮紅的花朵似欲滴的鮮血讓人不忍心去觸摸。可能是經歷的冬天太久了,近一個季度的天寒地凍讓故鄉的人們如飢渴般的盼望眼前景色的變換,可能就是因為這強烈的期盼,家鄉的春天才從這盛開的火紅的杜鵑花開始的吧?
當年沒離開故鄉時,並沒有感覺到礬山的杜鵑花如此艷麗,甚至在開放時都忽略了她給仍在余寒的家鄉帶來的那麼熱烈的春意。離開了、特別是多年以後,更覺得家鄉的杜鵑花是記憶里最艷麗的花,她如火般的燃燒著我對故鄉的思念,讓我經常期盼著在杜鵑花盛開的季節,也像故鄉遊玩的那些俊男靚女們一樣擁入她的懷抱,去親吻那如火般的熱烈!
礬山最早開放的是迎春花,小小的花僻,淡淡的鵝黃,遠沒有杜鵑花那麼熱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人沉穩忠厚,但不失熱烈豪放的性格可能就像那漫山遍野開放的杜鵑花吧!
我想家了,想念故鄉的杜鵑花!
⑹ 安徽黃山百里杜鵑花盛開,杜鵑花開遍山野是一種什麼樣景象
當然是非常美麗與宜人的景象。漫山遍野的花朵爭相綻放、奼紫嫣紅令人眼花繚亂。我們在欣賞山水美景的同時,還能領略到透人心脾的花香未嘗不是一種美事,綻放的美麗花朵更會令我們心情大好,對於緩解壓力與郁悶有很好的刺激情緒作用。我們更會在花叢中留下令人深刻的影像記錄,一起與他人分享美麗動人的時刻。
三、文明出行旅遊
面對美麗的鮮花我們在贊賞的同時,難免會做出一些不雅的行為,比如亂摘花朵、亂折斷花枝,從而造成花朵的凋零、花枝的枯萎。我們應該謹記出行時要文明出行、文明旅遊,做到不毀壞公共設施與物品,做到不亂畫亂刻,更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作出有損於公共利益的舉動。
⑺ 這種杜鵑涼山會東獨有,這種植物的價值有多高
這種植物的價值非常的高,因為非常的稀有,所以有了很響亮的稱號,而且也有營養元素。
⑻ 重慶百畝杜鵑花綻放山野,這一景色有多美
重慶百畝杜鵑花綻放山野,也是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我們都知道春天來了花也開了,如果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也會讓我們身臨其境,仿如綠野仙蹤,一般是非常的漂亮的,從相關的圖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3~4月份大片的杜鵑花在林蔭下盛開,讓人感覺到非常的震驚。
同時我們也希望每個地方都能夠多種花多種樹,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的和諧,讓我們的祖國發展的更加的迅速,同時對於這些花花草草來說,我們也是非常的喜歡的,如果在生活中去這種景點遊玩的話,我們一定要注意,千萬不可以隨意的亂折亂扯,如果隨意破壞的話,那麼對於當地的自然環境也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的,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注意到這一點,同時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身臨其境去看一下。
⑼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提到杜鵑花,我想很多人並不是很陌生,或許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見過這樣的花束,特別是農村的一些山野里,這種花是最常見的了,小的時候就經常見到這樣的花,花開的時候一大片一大片的,特別的好看,而且也特別的好養殖,那麼,杜鵑花怎麼養呢?一、杜鵑花介紹杜鵑花,是杜鵑花科中一種小灌木,有常綠性的,也有落葉性的。北半球溫帶各地,都有杜鵑花的分布。在全世界900多個品種中,中國有近600種,因此杜鵑花被一些熱心人推舉為中國候選國花之一。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因此,杜鵑花成為我國許多城市的市花,也是許多國家的國花。它十分美麗,管狀的花,有深紅、淡紅、玫瑰、紫、白等多種色彩。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滿山鮮艷,像彩霞繞林,不愧為「花中西施」。杜鵑喜歡半陰的環境,忌烈日直射暴曬;喜冷涼濕潤的氣候,怕天氣炎熱乾燥;喜歡酸性土和水,忌鹼性,喜疏鬆富含腐殖質的輕壤土,怕排水不良的粘質土,喜歡淡肥水,忌施濃肥水。二、杜鵑花的養殖方法1、環境條件:栽培杜鵑花最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30%左右為宜,切忌夕曬。2、盆土要求:杜鵑花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PH值為5.0~6.0如用粘土或鹼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採用3種配製的培養土。3、花盆選擇:栽培杜鵑花的花盆,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鵑花,特別已造型的杜鵑花,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於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采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倍觀賞價值。4、改善水質:澆杜鵑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1~2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0.2%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7~10天澆1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5、肥水管理:杜鵑花性喜陰濕,不宜過干。開花期間尤需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5天澆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6、防病治蟲:軍配蟲(又名冠網蝽)在危害期間噴灑40%樂果1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續3次。頂芽卷葉蟲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殺死,幼蟲或蛹也可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三、杜鵑花的養殖注意事項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干,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杜鵑花最適宜種在泥質盆里,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將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關於杜鵑花的養法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⑽ 野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1、野生杜鵑花的生長環境
平時養殖杜鵑花時可以室外養殖,冬季時移動到室內,不過一定要把它擺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夏天更要及時遮陰,透光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就可以,一定不能把它放在強光下暴曬,除此以外,還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調節,野生杜鵑花在外界溫度處於二十五度左右攔返時生長最快。
2、野生杜鵑花盆土的配製
野生杜鵑花製成盆栽養殖時,盆土的配製很重要,粘土和鹼性土都不能用來養殖野生杜鵑花,最好選擇略酸性的土壤,而且要肥沃,排水性良好,透氣性強的疏鬆土質,移栽以前還要施足底肥。
養殖野生杜鵑花的注意事項
1、養殖野生杜鵑花在注意水質
平時養殖野生杜鵑花時澆水大有講究,最好使用雨水或者河水以及池塘水進行澆灌,如果沒有就需要自己去改變自來水的水質,要把自來水接出來放二到三天,讓它含有的氯氣揮發再加入適量的硫酸亞鐵,才能去澆灌野生杜鵑花。
2、養殖野生杜鵑花要注意肥水管理
平時養殖野生杜鵑花時一定要注意肥水管理,這種植物是喜陰濕,不宜過干,在它處穗讓於花期時,對水分的需求量會特別大,要及時澆水,另外野生簡族飢杜鵑花進入冬季以後會進入休眠期,那時要減少水分供給,每周澆水一次就可以。野生杜鵑花對肥料需求不大,每月施肥一次,服料選擇稀薄的液體肥就可以。
移栽野生杜鵑花
1、挖樁時間
可以在秋末冬初開挖,但最好的挖樁時間是清明前後,此時挖樁移栽成活率高,挖樁時注意多保留根須,通常在石縫或岩邊生長的樹樁,最容易移栽成活。
2、土壤
培養土宜選用疏鬆、排水性好的中性沙壤土,可用普通園土摻一些河沙,培養土裡可摻入雞糞或豆餅做底肥。
3、選盆
根據樁的形態選擇花盆的樣式,如果樁是懸崖式的,則使用深筒盆,露根式的樁則使用橢圓形的淺盆。盆的材質可以是紫砂或釉陶。
4、上盆
從挖樁到上盆,最好不要超過48小時,根部需帶些原土,運輸時可用乾草或薄膜、塑料袋等保濕。上盆時把直根稍微剪短一點,枝葉也需酌情修剪。
5、養護
上盆後需擺放在半陰且通風的地方養護,如果沒有半陰場所,可給予適當遮陰,晚上則把遮檔物移開,讓樹樁接受露水。服盆成活時間約要1年。這一年裡每天都要給予噴水,5-10月間需每日噴2-3次水,並保持盆土濕潤,但不能積水。
6、施肥
移栽第一年不用施肥,第二年完全成活後,可以施入清淡的肥水,長生季節隔15天一次,肥水比例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