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梔子花詩詞鑒賞

梔子花詩詞鑒賞

發布時間: 2023-03-16 02:46:15

A. 關於梔子花的詩詞詩句有哪些

1.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汪曾祺《人間草木》

2.很多年前,總是會期待,在開滿梔子花的山頭,與某個有緣人,可以有一段清澈的相遇,也許有一天,真的相遇,真的攜手走過紅塵陌上,直到某一天,我們又孤獨到將彼此忘記。——白落梅《在最深的紅塵里重逢》

3.一個人要做到對自己的美,聰明,善良,完全不自知,才顯貴重,一旦有自知,品就自動下降一個層次,就彷彿梔子花不知道自己有多香,蘭花不知道自己有多幽靜。天分,天性,從來都不需要發言和解釋。——安妮寶貝《素年錦時》

4.梔子花開的時候,我們該散了,好說好散。——八月長安《最好的我們》

5.窗外的風輕揚,梔子花的清香在彌漫。知了在枝頭低唱這盛夏的憂傷。又是一年畢業季,青春作墓,埋葬了記憶。終分離。盛夏晴方,下一站你我又在何方?光陰流轉,記憶的角落又遺落在何處?曾鮮衣怒馬,曾青春張揚,曾豪言壯語…………到如今竟是點點滴滴!收拾行囊,整裝待發,一季曦微,一季分離。去奔赴不同的遠方。此後是天涯。待白發蒼蒼時,可曾記得著繁忙卻張揚的青春?

6.梔子花還開著,只是在黃昏的陽光里看它,怎麼都覺得凄涼。——龍應台《目送》

7.路邊的梔子花,潔白而芬芳,默默綻放。——蜘蛛《十宗罪》

8.梔子花開梔子花落,少年少女又分落。

9.獨上高樓新雨驟,醉拍青衫拈紅豆。當年一別綺羅香,梔子花肥美人瘦。《綰青絲》

10.謝謝你們,賴在我的青春不肯走。《梔子花開》

B. 梔子花詩前兩句分別描寫了梔子花怎樣的情態運用了那兩種手法

1、原詩奉上:
梔子花詩
【明】沈周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專深處艷精神。
一鉤屬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2、前兩句的賞析奉上:
這首《梔子花詩》為七絕。梔子花為常綠灌木,夏季開花,故沈周此詩應作於夏日。起首二句,先說梔子花的形質,因其夏季開花,且花呈白色,所以喻其魂為雪鑄,喻其花為冰質,其吐氣為清涼之氣。此花生在庭院曲欄深處,精神俊爽,引人注目。
3、前兩句使用的是比喻和象徵的手法,分別解釋如下 :
梔子花的形質,因其夏季開花,且花呈白色,所以喻其魂為雪鑄,喻其花為冰質。這是比喻手法;
用冰質等來象徵梔子花的高潔品格。

C. 關於梔子花的唯美詩句

關於梔子花的唯美詩句有:
1、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2、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
3、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4、幽香無數據續,偏於靜者私。
5、玉質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6、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
7、鏤裁雪羽元同質,合輯龍沈更一家。
8、捍不求知色自然,朝來何許雪華鮮。
9、月中不著蠅點璧。春過翻疑蝶滿林。
10、玉瓣涼叢擁翠煙,南薰池閣燦雲仙。
11、當年曾記晉華林,望氣紅黃梔子深。

D. 梔子花的詩句

梔子花,又名梔子、黃梔子。屬於常綠灌木,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花芳香,是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

江頭四詠·梔子

杜甫 〔唐代〕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於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E. 古詩詞里的梔子花

梔子花是原產於我國的一種常綠灌木,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梔子花的花香芬芳馥郁,清馨雅緻,為古代的文人所喜愛,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歌頌和贊美梔子花的瑰麗詩篇。在這梔子花吐香溢芳的日子裡,讓我們捧讀詩書,吟誦一下跟梔子花有關的佳詞麗句,在古詩詞中去欣賞和領略一番古人是怎樣描繪梔子花的,倒不失為一樁樂事。

唐代詩人王建在《雨過山村》一詩中寫道:「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詩人王建一生貧窮,沉淪困厄,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到社會最底層,了解當時社會底層人民喜怒哀樂的真實境況。整首詩通過對農村景物的.「素描」來表達山村的動靜相宜之美。看似漫不經心,實為深入淺出的大家手筆,展現了一幅清新秀麗、真實自然的山村農忙景象,細細品味之,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又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詠梔子花》。梔子花輕輕舒展開白色的小花瓣,靜靜悄悄地散逸著既淡又濃的清香,就好像是初夏時節里乍然闖進視線的鄰家小姑娘,蹦蹦跳跳,美目顧盼生輝,笑容清麗可人。梔子花儼然是夏天裙角的精巧刺綉,嫻靜不失優雅,清淡不失高潔,宛若一幅描繪春天的中國工筆畫。

這是明代詩人沈周的《梔子花詩》:「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詩人用生花之妙筆,從初夏最平常的景物著筆,起句即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貌似走馬觀花,恬淡無意,卻是由里及外、由深到淺,粗看是平鋪直敘,細瞧竟發現暗藏精妙,雖不敢說是力透紙背、入木三分,但也是平中見奇,奇從平出;令人委實不敢側目,更不敢小覷,只有嘖嘖稱奇的份了。

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梔子》一詩是這樣寫的:「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於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在這里,詩聖杜甫對梔子花進行了客觀中肯的思考與評價,並且對梔子花的美與實用性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詩意清新,如梔子花的清香撲面而來,使人甚感心情愉悅。

「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清代詩人劉灝在《詠梔子花》一詩中選材精當,詩思亦不同凡響,將梔子花比喻為霜、為雪,而「裹葉」「封枝」可見梔子花開有多麼茂盛與熱鬧,斜陽光影,風去風還,錯落有致,有動亦有靜,臨池恣意傾吐清香。無盡詩美遽然現,詩不醉人人自醉,詩情畫意兩成趣,不亦樂乎莫如此。

古人贊頌梔子花的詩詞,還有許多,不勝枚舉。而且,風格迥異,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情懷。但都是風光無限,令人神往,可謂殊途同歸;甚至,可以說是各有各的精巧、別致與傳神之美。桃花、梨花、櫻花、杏花等各種花兒都一一謝了,不知不覺間,又該輪到梔子花登上舞台表演了,我感覺梔子花真的就好像是連接著春天與夏天的一座橋梁,一座用花的色和香味搭建起來的橋梁,讓人們不會因為季節的更替而黯然神傷。梔子花開了,香飄溢遠,芬芳歷久彌新。也許,梔子花正是在用綻放生命的方式來答謝造物主與大自然的恩賜,從而在百花盛開的時節里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F. 梔子花詩 沈周 體現詩人怎樣的情知

梔子花詩 沈周(明)
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
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
鑒賞:沈周的為人所知,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繪畫。「吳門畫派」為明代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畫派,而沈周則堪稱「吳門畫派」的領袖。然而,書畫之外,沈周的詩文在明代也頗出眾。他七歲學詩,自幼即有詩名,工於畫則在三十歲以後,故其詩實在亦可觀,本詩即是一例。
這首《梔子花詩》為七絕。梔子花為常綠灌木,夏季開花,故沈周此詩應作於夏日。起首二句,先說梔子花的形質,因其夏季開花,且花呈白色,所以喻其魂為雪鑄,喻其花為冰質,其吐氣為清涼之氣。此花生在庭院曲欄深處,精神俊爽,引人注目。
詩的後二句尤為奇妙,因梔子花冰雪形質,故當一鉤新月初上之際,這花魂便展開了輕盈的雙翅,飛離了曲欄,要把自己的嬌香,附在自己的俏影上,傳向詩人所坐的如畫的華庭。此時,夜風也知情識趣了,它眼見花魂欲飛不能的嬌態,便悄悄伸出無形的手,把那新月下淡淡的花影輕輕牽住,送向它想去的地方,讓它的香氣、涼氣,彌漫於曲欄、庭院,彌漫於整個夏夜。這二句意境極幽美,措詞亦清新優雅,一「牽」一「送」,夏月微風的情態可掬;言「影」言「香」,梔子花的精魂大有飛動之態。不過,「畫庭」二字,還覺可再斟酌,蓋與全詩的氛圍不協。
全詩前二句已有實有虛,後二句全從虛處入筆,真有遺貌取神之能。這首詩,只可意會,不可入畫;但雖入不得畫,也足稱佳構。或許,詩人深知作畫法門,故作詩時,便要力避作畫的熟路吧?於此亦足見詩人力淵之深,非僅以畫得名者。

G. 描寫梔子花優美詩句有哪些

素花偏可喜,的的半臨池。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又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於身色有用,於道氣相和。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1、《詠梔子花》清·劉灝
素花偏可喜,的的半臨池。
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
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
2、《詠梔子花》唐·劉禹錫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又開。
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
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
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
3、《梔子》唐·杜甫
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
於身色有用,於道氣相和。
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
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
4、《雨過山村》唐·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5、《詠梔子花》明·黃朝薦
蘭葉春以榮,桂華秋露滋。
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
松柏有至性,豈必歲寒時。
幽香無數據續,偏於靜者私。
解酲試新茗,夢回理殘棋。
寧肯媚晚涼,清風匝地隨

熱點內容
荷花和小暑 發布:2025-08-07 14:12:53 瀏覽:841
七夕願望卡 發布:2025-08-07 13:49:14 瀏覽:195
珍愛百合世紀佳緣 發布:2025-08-07 13:49:05 瀏覽:138
問候七夕 發布:2025-08-07 13:34:21 瀏覽:352
蘭花盆打翻了 發布:2025-08-07 13:23:26 瀏覽:58
輪胎花藝造型 發布:2025-08-07 13:21:51 瀏覽:773
牡丹花新品種 發布:2025-08-07 13:18:39 瀏覽:770
撒野七夕 發布:2025-08-07 13:16:14 瀏覽:696
七夕與七巧 發布:2025-08-07 13:15:22 瀏覽:299
青天蘭花 發布:2025-08-07 13:14:19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