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根怎麼製作根雕

杜鵑花根怎麼製作根雕

發布時間: 2023-03-08 14:05:07

❶ 映山紅樹根怎樣做根雕

映山紅,屬杜鵑花科,有人就把映山紅叫做杜鵑,其實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區別很小,這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他們就是一個植物,常綠灌木;
這些還需要考究,先說根雕;
就從「灌木」開始吧,灌木,是「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但是它們大多生長於山坡,山坡蓄水能力差,所以它們的生米力要很頑強,所以它們的根系都很發達,鑽石入土爭取水分營養,因此,這類植物的根的韌性好,形狀受到生長環境的影響,千姿百態(此處省略一萬字);
灌木的根是做根雕的上好材料,因為根雕講究七分天成,我是來自藏根的根雕愛好者,我先簡單說一些基本的,關於製作根雕,其實跟木種無關,所有根雕的製作方法都是一樣的,諸如:選材-設計-取捨-去皮-打磨拋光(雕琢)-上底座-完工;
當然,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細節,從設計開始說,設計就是有個思路,這個根要做成什麼,是像什麼,還是有什麼寓意,設計好後,就開始裁剪施工了,施工過程可以是純手工,找個順手的刀具,一點點修飾,再者就是半手工,常用的有電磨、角磨機等,下一步就是砂紙從粗到細打磨拋光,最後用棉布類多多擦拭,就變得干凈潤滑光亮了,注意,新根要放幾個月,幹了再動手,不然會裂;
本內容可能不夠完全,卻是凌晨手敲原創,請樓主笑納,更多內容希望多多交流,相互學習。

❷ 怎麼製作根雕

根雕製作過程簡介:
1、根雕的製作工藝一般從選材、構思、剪裁、去皮、定型、雕琢、磨光等幾方面研究。

2、選材:根材是根雕製作不可缺少的原料。我國適於根雕製作的材種有杜鵑、黃楊、黃荊、柞樹、楓樹、栗木、楠木、樺樹、山桃、紋母、龍木、櫸樹、檀木、山葡萄、槐樹、榕樹等上百個品種。特別是楓樹、花栗、黃荊、龍木、中華紋母、柞樹、榕樹櫸樹、杜鵑等材種,質地堅硬、光滑,長勢奇特,而被廣大根雕愛好者廣泛利用。特別是杜鵑,由於枝杈繁雜,盤根錯節,很容易從中選取製作根雕作品的材料。另外,黃楊特別是珍珠黃楊,因材料特別堅硬、細膩,用這種材料製作的根雕顯得格外精美。

3、用於根雕創作的材料,應盡量選擇盤根錯節、彎曲有致的樹根、樹蔸,尤其是粗細交錯,瘤節斑疤,表面多孔洞、隆突、臃腫的根莖,最適合進行根藝創作。選料應「不厭其彎,但嫌其直」,越是老態龍鍾、奇形怪狀的樹根,越能誘發聯想,產生美感。

4、構思:我們進行創作根雕,能作抽象的還是具體的,能作觀賞的還是實用的藝術品,根雕的主題必需明確。要考慮整體構思和局部構思,發揮創造性思維,尊重根材的天然趣味,把蒼勁氣勢、疙瘩坑凹、殘缺塊面、皮色處理、線條明暗、圓曲體面的造型手法有機地結合成一種韻律,達到從「形似」到「神似」。

5、剪裁和去皮:剪裁要根據構思的主題,決定根枝的去留。去皮的方法有水泡法、腐爛法、火燒法、機械去皮法等。無論採取哪種方法,去皮前都要考慮根雕作品的創作設想,還應根據根材的木質決定去除與否。個別根材材質不但堅硬,而且皮薄如紙,並且還有很好的不規則的花紋。如若保存下來,皮的色彩和根塊形成一種更自然的藝術品位也是難得的藝術品。

此外,為防止根材的被菌蟲破壞,還要採用水煮、防腐劑、石灰漿、樹脂塗料、殺蟲劑等方法去除菌蟲對作品的損害。

6、雕琢和磨光:雕琢和磨光是根雕作品製作的重要工序。「玉不琢,不成器」,根雕亦然。通過精心構思,因材施藝,大膽取捨,使根材的自然美形態顯露出來,然後,運用雕刻工藝去彌補根材自然生長的不足,使作品更加的精美。打磨和拋光這道工序,不是為了打磨而打磨,而是把打磨和拋光作為更好的顯露根材的自然特色,顯露「天工」的絕妙及「人工」的巧奪過程。

❸ 根雕製作的大概步驟

定義:根雕,漢族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2.製作步驟:根雕的製作一般可分脫脂處理、去皮清洗、脫水乾燥、定型、精加工、配淬、著色 上漆、命名等八個步驟。

3.用材:必須選擇材質堅硬、木質細膩、木性穩定、不易龜裂變形、不蛀不朽能長久保存的樹 種,如黃楊、檀木、櫸木等都是根藝造型的上好材質品種。被淤泥淹沒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經數 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陰沉根木,其質堅幾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藝的佳材。

兩段樹根,一段被雕刻成神,一段被雕刻成猴的話題作文怎麼寫?

為了參觀根雕藝術展,我早早地起床,催爸爸陪我一起去參觀。

我們來到了文化館,只見館外經過了精心布置:一盆盆鮮花正露出笑臉,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花香;一排排常青樹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彩燈,閃爍著一道道耀眼的光芒;一個個大紅燈籠高高地掛了起來------ 我迫不及待拉著爸爸走進了展廳,哇!展廳好大,很是氣派。

各種奇形怪狀的根雕錯落有序地擺滿了展廳:有神龍纏柱、獅子頂球、猛虎下山、鯉魚跳龍門------看得我眼花繚亂,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孔雀開屏和雄鷹展翅。

只見那隻美麗的孔雀展開了她那無顏六色的尾巴,正和參觀的人一個勁地比美呢!我很自信地走上去,擺了一個蕭灑的姿勢得意地對她笑,可她抖了抖彩色的羽毛,一把五彩灑金的大扇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傻眼了,不得不羨慕她的美麗。

再看那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吧,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向遠方眺望,好象在期盼著美好的未來。

一對碩大的翅膀向上展開,是那麼強健有力,這不由使我想起孫國慶那首《雄鷹》之歌:雄鷹展翅翱翔飛向藍天上------我想化成一隻雄鷹自由去飛翔,我想變成一朵白雲,守護我家鄉------那美妙的音樂在我耳邊不斷回響。

還有那鋒利的爪子,一看就知道是捕獵的能手。

來參觀的大多是老人,只見他們指指點點,邊走邊看,從他們的神情不難看出他們心中的喜悅,在這藝術的氛圍中,他們似乎變得年輕了許多------這時,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小男孩吸引了我,只見他手拿相機正忙著給這些藝人手下的傑作拍照呢!他拍下的是可貴的作品,也是明天的希望------要上課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展廳,這次根雕藝術展我真是受益匪淺啊!

青春需要雕琢 600到800字作文

篇一範文:青春需要雕琢作文曾親見有一位學姐用「明媚「修飾青春的日子。

青春--應該是人生中最濃艷的一筆吧!我常在想,該用什麼修飾青春。

是拼搏?是冷靜?是羞澀?沒有答案。

人生不過一瞬,混沌間,身邊的一切已然在發生!突然覺著自己長大了,有了些許的不諳。

社會上的爾虞我詐,校園里的明爭暗鬥……就這樣周圍都慢慢熟悉。

也許這就是青春,一絲懵懂。

櫻花綻開的那天,我清晰地聽到了時間奔走的聲音,我試著去追逐,卻只感受到了眼淚灑落在身後的四分五裂。

落拓的我決定躲在角落一遍一遍數我的寂寞!青春,一些漫漶。

青春,應該是最圓滿的吧,有中、高考。

因為曾有人說過不經歷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或許真是這樣的!「鏡花水月幾年間多少春逝過……」也許,再回首時,我會發現原來風雨中也會滲透陽光的燦爛,苦澀後也會流露甜蜜的曼妙。

青春,令我有些搞不懂。

於是我坐下來發呆,偶爾抬頭看看天。

阿蔡卻對我說:"這么好的時光就這樣浪費了!"我想說:"你看天多自在,可以隨心所欲,可以哭,可以笑,旁若無人,肆無忌憚。

"卻終究沒說,因為她不像我一樣喜歡看天。

青春的我們把自己包裹得像繭一樣,害怕在現實中受到傷害,卻也最終沒能逃脫。

所以,努力掙破自己的網,幻化成蝴蝶,為自己的夢想飛翔!這就是青春吧,卻依然不知該怎樣修飾!來自//cnzuowen.cn/ChuSanZuoWen/s8142篇二:青春需要雕琢作文青春,需要雕琢,才最美;需要經歷磨礪的痛苦,才能感受到青春的美麗。

玉石,需要雕琢,才最美;沒有了打磨,怎能剝去塵俗的困擾,蛻變成玉?沒有雕琢的青春是沒有光彩的,正如璧玉般,不經打磨的玉石是沒有價值的,只有經歷重重的磨難,才能夠將外表的雜質去除,留下一片絕美的碧玉。

因此,青春需要的,是雕琢。

因此,我們需要的,是磨練。

「這個有什麼好!整天念念叨叨,煩不煩!」我實在被老媽碎碎念擾得不勝其煩,對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自由活動的空間感到忍無可忍,更加地對自己身上的重壓表示不滿,爆發出了十足十的怒火。

「好啊,那我就不管你!」不屑的聲音傳來,震得我耳膜有些不安,淡淡的不安。

不過,到目前為止,獲得自由的我完全沒有去在乎這些。

我興奮地在房間里不停地繞著圈,心中盤算著怎麼去度過這段自由的時光,然後便決定把這有限的時光投入到那無限的玩耍中。

這時的我像飛出了牢籠的小鳥,自由自在的。

「我自由嘍!」我興奮地大喊大叫。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是在玩耍中度過。

不得不說,每天閑散的生活比之以前的緊張忙碌要輕松得多,安逸得多。

我不免陶醉於自己的英明決定中了。

一轉眼,期末考試就不知不覺的到了。

玩得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我,終於在一個下著綿綿細雨的雨天,嘗到了苦果,領到了那份連我都不忍目睹的成績單唉!我不由得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終於品嘗到了自由背後的那份苦澀的果實。

我就像一隻無知的小鳥,自以為掙脫了束縛的牢籠,卻親手將自己關入了縱容的天地。

真正的自由哪裡會是對自己的放縱,而應是對自己正確的管理!只有勤奮努力才會有成功,只有對自己不斷的歷練,才不會給自己留下任何的遺憾啊!我,釋然。

因為,青春需要雕琢,放縱的青春,不完美。

因為,玉石需要錘打,才會放射出光芒,不然,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僅此而已。

因為釋然,所以,我明白了:只有經過自己勤奮的努力,才能將自己雕琢成一塊玉石,才能讓,青春無悔。

《浮來山》滿分作文

早聽說莒縣的浮來山風景優美、景色宜人,可一直沒有機會親自欣賞。

今年暑假爸爸終於帶我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浮來山。

我們一行六人走在浮來山平緩的山路上,爸爸以前來過浮來山,正興致勃勃敘說著自己的見聞,可我們已被浮來山的美景吸引住了,雨後的浮來山蒼翠欲滴、一碧千里,讓人心曠神怡。

浮來山雖然沒有我們五蓮馬耳山的險峻,沒有九仙山兀然聳立的巨石,但它千變萬化的怪石卻更加引人注目。

「快看呀,這塊石頭像臘筆小新」,「那塊像豬八戒」,「這兒還有一個天然的沙發呢……」我們幾個孩子七嘴八舌地匯報著自己的發現,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奇妙無比。

我得意洋洋地坐在天然「沙發」上,悠閑地哼起了歌。

「快走呀,前面還有更美的去處呢。

」爸爸催促著,我戀戀不舍地從舒適的「沙發」上爬了起來。

「快看呀,於祺的尿褲子了!」媽媽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叫了起來,哎呀,可不是嗎,我的 *** 濕漉漉的,「這是天然沙發送給你的禮物呀!」叔叔風趣地說,逗得大夥哈哈大笑,我沮喪極了。

我悶悶不樂地前走啊走啊,隱隱約約看見寺廟的上空出現了一片濃郁的綠,特別引人注目,那一定是銀杏王了!「快去看銀杏王吧!」我興奮地叫起來,把剛才的不快拋到了九霄雲外。

爸爸他們還在後面邊走邊談,我們三個小夥伴已經爭先恐後地隨著遊人湧入院內。

哇塞,好大的銀杏樹呀,粗壯的枝幹好象一組圍牆,龐大的樹冠好象一把天然的遮陽傘,不僅是偌大的寺院連四周也遮蓋的嚴嚴實實。

聽爸爸說,這棵銀杏將近4000歲了,它樹高26.7米,干圍15.7米,遮蔭覆蓋面積900平方米,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它進行過專題研究並向全世界播放了它的奇觀。

浮來山的銀杏樹真實名副其實的「銀杏王」呀!「可惜銀杏樹不會說話,要不然4000年的見聞,它該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呀!」媽媽圍著銀杏樹感慨地說,我也圍著銀杏樹不停地欣賞著,銀杏樹老氣橫秋的主幹彷彿是慈祥的老人的臉,每一條皺紋都隱含著深刻的道理;濃密的枝葉和隱約可見的銀杏果,還有那樹上隨風搖曳的紅絲帶不都是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嗎?寺院里香煙裊裊,恰似人間仙境,我彷彿看到白須飄飄的大文學評論家劉勰正安然自得地坐在大銀杏樹下,品著飄有淡淡清香的浮來青茶,揮筆而就完成了文學巨著《文心雕龍》。

我們暢游在浮來山的美景中,校經樓中豐富的資料珍藏使我們大開眼界;華人尋根館中栩栩如生的根雕讓我們流連往返;雲龍崖錯落有致,若蛟龍戲水,似雲濤疊涌,令我們心曠神怡……不知不覺天色已晚,夕陽籠罩下的浮來山景色更加迷人,我們幾個小夥伴爭先恐後地說著浮來山的美,我說:「浮來山像個睿智的老仙翁。

」小明說:「浮來山像條騰飛的巨龍……」我們各抒己見,爭得面紅耳赤。

爸爸說:「你們今天只是看了浮來山一點皮毛,不用再誇張了吧,浮來山還有好看的去處還多著哩!」我們聽了驚得目瞪口呆,還有更好的去處?就不約而同地纏著爸爸帶我們去看看,可叔叔說:「再晚就趕不上車了。

」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告別了浮來山。

我們約定,下次再來浮來山,進一步領略浮來山的神韻。

學習某種藝術的作文

在我所有的愛好中,學彈電子琴也算是我的一個愛好,它在我的生活中佔去了一定的休閑時間。

大家猜猜我是怎樣愛上和享受這門藝術的呢? 事情是這樣的:一天,在學校,有一次比賽合唱,全校里的人紛紛來參加,我也不例外,報完名便開始了課余時間的培訓。

我們的培訓是由老師彈琴,教我們唱。

當我聽見美妙的琴聲,大家的歌聲便脫口而出,使我對琴有了一些了解。

四年級上音樂課,老師愛帶我們去音樂室上,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彈奏,我慢慢的對琴產生了興趣,琴聲優美,能讓人的神經進行休息。

在家裡,我從學校學來的幾首歌總是來家裡唱一下,爸爸媽媽看見我天天這樣唱,也知道了我對琴有點感興趣便跟我買了一架電子琴。

剛買回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彈上了,可是我真是亂彈琴,這時,爸爸叫我靜下心來,彈最簡單的練習曲:《歡樂頌》,可我總是靜不下心來聽、看,急急忙忙的往板凳上一坐,便開始亂彈,學習電子琴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簡單。

我開始以為只要彈好哆、來、咪、發、唆、啦、西七個音,就萬事大吉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這七個音階要彈好都很難,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認識簡譜,掌握節奏。

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我學會了這首曲子,還能自彈自唱。

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更多的曲子:《童謠》《義勇軍進行曲》等。

現在在家,時常陶醉在電子琴美妙的樂曲中,每當我用手指在鍵盤上流暢地彈奏出校園歌曲《童謠》的時候,我的神思似乎也回到了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上課、游戲、玩耍。

每當我沉醉在自己的琴聲中,也搖頭晃腦地哼上幾句的時候,我的心情就顯得無比舒暢,就好像吃了一個人參果,渾身三萬六千個毛孔都開放了。

我愛音樂,我愛電子琴,我愛這能陶冶性情的琴聲。

我願美妙的音樂充滿我的未來,愉悅人們的心田。

我要繼續努力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繼續練習提高我的琴藝,讓我的家人、朋友享受我優美的琴聲.

怎麼樣寫三峽大壩的作文?

三峽大壩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它位於西陵中段三斗坪中堡島,南臨湖北省姊歸新縣城。

大壩長1983米,壩頂海拔高18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有電站裝機26台,容量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到840億千瓦小時,相當於10座大亞灣核電站。

我有幸於2006年5月6日游覽了三峽大壩,登上185平台時第一感覺是,這實在是太美了,大壩和長江盡收眼底放眼望去,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六道巨大的門高100多米左右,聽導游說這道門叫做閘門,當船使進去時閘門就關了,在慢慢的把船升起來,這樣船就從下游到了上游最後就打開閘門船就可以走了。

我聽完導游的講解心裡不只知道有多麼好奇。

三峽大壩不僅可以把船安全的送走,還可以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功能,最大的特點能使十年一遇的洪水變成百年一遇,你們看神不神奇。

關於爬山虎的作文

//./question/205158613爬山虎我們學校的走廊長著一大片爬山虎,一年四季展示給我們不同的面貌。

春天,草綠花開,爬山虎的嫩芽從綠色的莖桿里長出來。

淺淺的綠中透著嫩,嫩中透著潤,讓人聯想起嬰兒的皮膚,卷卷的又像一個個小畫軸,慢慢地舒展開,摸上去光光的、滑滑的。

這綠色的小生命漸漸地長大了蒼翠可愛。

夏天,大地一片翠綠鮮花盛開,爬山虎的葉子變成深綠色,也長得更加茂盛了。

每一個葉片有幼兒手掌大小,像一把把小扇子。

一陣風拂過,綠波起伏,葉兒沙沙地響,像雨點、又似彈琴。

很快,所有的鐵桿都被爬山虎爬滿了,連地上都有了陰涼。

走過爬山虎架全身都像沐浴之後般的清爽,那是爬山虎為你扇扇呢!秋天,大地一片金黃,站在高處望去沒有一點雜色,偶爾冒出的色彩是菊花的美貌。

這時的爬山虎也穿上了盛裝,黃底上面綴著燃燒的火團。

風兒吹來就像一個個舞蹈家在表演。

有時也會落下幾片,隨風飄動像一隻只彩蝶在空中飛舞。

冬天,爬山虎的葉落盡了,路出小而黑的果實。

雖然只剩下枯藤了,但爬山虎仍然靜靜地依附在牆上,任寒風冰雪的吹打,一動也沒動,遠遠望去彷彿像是一幅巨型根雕畫。

望著一片片爬山虎,不由的感慨萬千,爬山虎那種頑強的生命力,那種不屈不饒的精神,給我某些啟迪,值得讓人們去思考、去感悟。

我們的學習工作不就像爬山虎一樣嗎?我們從一開始就一步步踏踏實實的走,認認真真的對待,那我們就很自然的成為強者,成為打風大浪打不到的強者,就像許多爬山虎一樣,即使被打倒,也會留下很大的痕跡。

有關黃楊木雕的文章 還有製作方法??????、 謝謝嘍。

黃楊木雕最早作為立體雕刻的工藝品單獨出現,供人們案頭欣賞,目前有實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李鐵拐」像,現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清時期,黃楊木雕已經形成了獨立的手工藝術風格,並且以其貼近社會的生動造型和刻畫人物形神兼備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內容題材大多表現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八仙、壽星、關公、彌勒佛、觀音等。

晚清民國以後的黃楊木雕圓雕小件以其古樸而文雅的色澤、精緻而圓潤的製作工藝,且適宜把玩和陳設等特點,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愛,而朱子常的黃楊木雕作品更是收藏界夢寐以求的精品。

黃楊木雕的主要材料黃楊,是一種矮小的常綠灌木,生長緩慢。

俗話說:「千年難長黃楊木」,據《本草綱目》記載:「黃楊性難長,歲僅長一寸,遇閏則反退」。

《樂清縣志》也有類似記載。

遇到閏年要返退縮短是形容其生長遲緩。

黃楊木一般要生長四、五十年才能用於雕刻。

這種木材大部分直徑只 3~5寸左右,適宜於雕刻小型人物,供案頭欣賞。

黃楊木質地堅韌,表面光潔,紋理細膩,硬度適中,色彩黃亮。

黃楊木經精雕細刻磨光後能同象牙雕相媲美。

特別是隨著年代的久遠,顏色由淺而深,給人以古樸美觀、別具特色。

雕的工具有泥錘、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鉗、刮刀和各種形式的塑刀等。

用於打粗坯的工具,有鋸、木敲錘、鐵敲錘等。

用於雕刻的主要工具是鑿,它的種類很多,功能齊全,又分斜鑿、三角鑿、平鑿、圓鑿、中鋼鑿、反口鑿、反口鑿、翹頭鑿、針鑿和手鋸、竹簪、拖鑽等。

其操作比較細致,分為構思草圖、塑制泥稿、選用木料,操作粗坯、鏤雕實坯、精心修細、擦砂磨光、細刻發紋、打蠟上光、配合腳盆等十多道工序。

其中縷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門技藝,它能使作品空靈剔透,玲瓏精巧,雅緻美觀,並產生動態。

樂清黃楊木雕有三種類型,其造型理念、技藝及程序都不一樣。

一是傳統類,以單一的人物造型為主,亦有群雕或拼雕;二是根雕類,以天然黃楊木根塊為材料,利用樹根造型;三是劈雕類,將無法用作人物雕刻的木塊劈開,取其劈裂後的自然紋理立意雕刻,一切順乎自然,不作精雕細刻。

傳統類的雕刻有人物范型,材型要與之相適合,故有泥塑構稿、選材取料、敲坯定型、實坯定格等程序;而根雕則隨機應變,構思的靈活性很大,無需泥塑構稿,而必須注意保持樹根特有的造型意味,劈雕則將注意力轉移到紋理的造型基礎上。

「五一「長假里,媽媽帶我和好朋友一家一起到美麗的大理,游覽了大理三塔,逛了三月街;之後我們來到了位於楚雄州祿豐縣境內的世界恐龍谷。

在世界恐龍谷里,我與很多恐龍親密接觸,還和恐龍進行了對話。

下了車,同行的導游告訴我們說:「雲南祿豐因恐龍而聞名世界。

1938年,我國古生物學奠基人,恐龍研究之父楊鍾鍵先生在祿豐發掘出了中國第一條恐龍骨骼化石標本---「許氏祿豐龍」,隨後發現了一處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處侏羅紀晚期的恐龍大遺址,堪稱世界一大奇觀。

我不禁發出了一聲驚嘆!導游說:世界恐龍谷是一座充滿科普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旅遊公園,共分為四個景區。

買了票,我們進入了第一景區,老遠就看到了恐龍雕塑——「一代霸主」,四根雕刻著240條恐龍浮雕的「擎天龍柱」。

拍了照,我們穿過侏羅紀棧橋一直就到了第二游覽景區---大遺址廣場。

首先我們到了恐龍大本營的知識展示區,在這里我們認識了很多種恐龍,了解了它們的生活的年代、生活習性。

接著我們來到動物游戲娛樂區玩,在這里,我跟劍龍進行了「對話」,知道了它的生活習性、年代……我彷彿跟它一起來到了恐龍時代。

隨後,媽媽帶我來到第三景區:恐龍化石精品展區。

看到了最長的恐龍——阿納川街龍,長二十一米,身高6米,我站在它的腳下是那麼渺小。

之後,我們看到許多恐龍的化石,它們有的正在奔跑,有的正在覓食,有的正在睡覺……我和好朋友忙著和它們拍照、和它們合影,和恐龍進行了近距離的接觸,照著照著,彷彿自己也成了一隻小恐龍,正偎依在恐龍媽媽腳下玩耍、嬉戲……從遠古的第三景區出來,回到富有現代氣息的第四景區,我和好朋友一起坐恐龍碰碰車、恐龍蛋蛋……可開心了。

這次旅遊,讓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讓我的「五一」過得快樂而充實。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根雕製作的大概步驟

❹ 根雕製作過程詳細講解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所以我國特有的傳統藝術有很多,根雕就是其中一種。根雕其實就是以樹根或者是樹身、樹瘤等作為原材料,在這基礎上進行工藝處理。通過創造者的想法不同,可以創作出人物、動物或者是器物,用於收藏和觀賞。有人問小編具體的根雕是如何製作的,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根雕製作過程。


根雕製作過程詳細講解

一、採集根材。

根雕貴在自然,好的根材並不是隨處可見。山崖,山林,河畔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有一定天然造型的原料。

二、去皮清污。

去皮的方法有兩種:鮮剝法和浸泡法。鮮剝法是將樹根用水洗凈後露天放置2-3天,讓根部水分蒸發一些,然後用刀從斷口處撬起剝除樹皮。浸泡法適用於放置時間較長的乾枯根料,其方法是將根料浸入水中數天,直至可剝除為止。小心不要損傷根材和破壞紋理。


三、構思造型。

先不要急於動手雕刻,應根據生活經驗,仔細琢磨,觀察其造型。

四、雕刻成型。

構思好後,就可動手加工,裁截掉多餘的根須,斷面用火澆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狀,達到自然美的效果。要以抽象、誇張、朦朧的形象體現樹根的天然形象。有些根料殘缺不全時,可選用同一質地的根料進行拼接,手法要精巧,不要留痕跡。


五、打磨。

用粗砂布將根料打磨一遍,將傷口痕跡磨平,再用細砂布拋光,使表面光亮可鑒。用砂布打磨時用力要均勻,避免破壞它原有的色澤和紋理。六、上色。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復在根材上塗3遍即可,實用根雕工藝品如花盆架、電視架等,可上調和漆,使其古色古香。最後一段工序是命名。好的根雕作品配上好的名字,可為其增值不少。


根雕藝術保養

1、防止根雕作品陽光下直接照射更忌陽光長期照射,過強的光照會使作品顏色褪化,表面蠟層熔化,漆膜老化而脫落,甚至出現材質開裂等現象。

2、防止根雕作品在過陰暗潮濕環境中存放,濕度過高,易滋生黴菌和病蟲害,造成霉變、蟲蛀、產生腐爛空洞現象。根雕作品一般不宜水洗,更忌水中浸泡,注意空氣流通。

3、防止化學物質腐蝕性的東西接觸根雕作品,以免發生化學反應,引起根雕表面保護膜毀壞或起殼等現象。

4、在室內擺放的位置應遠離門口、窗口、風口等空氣流動較強的部位,更不要受到陽光強烈直射。不宜放置於明火、火牆、火炕、火爐的附近。冬季不要擺放在暖氣附近,切忌室內溫度過高。



5、不宜放置在極潮濕或者極乾燥的室內——在很潮濕的環境里,部分木雕工藝品就會長「毛」。例如綠檀工藝品就會吐出銀白色的絲出來。太乾燥的環境,木雕工藝品有的可能會部分出現開裂的現象。

6、要保持表面清潔。因其完全暴露在外,易沾灰塵,尤其是雕刻部分,更易積灰,而灰塵中帶有種種氧化物及雜物,要及時將它清除掉,否則就會造成工藝品表面受腐蝕。

7、日常可用含蠟質的或含油脂的純棉毛巾揩擦。建議半年打一次蠟,然後再用干棉布去油拋光。注意不宜用帶水的毛巾擦拭。

8、避免創傷。在收藏中要盡量避免撞擊與碰擊,尤其是金屬器具的碰撞。特別是透雕部位,應該要重點保護。

9、防蛀防蟲。蟲害多為各種蛀木蟲和白蟻。收藏愛好者可採用化學防蛀法,如放置樟腦丸,或者可以用平時噴蚊子用的噴霧劑對准有蛀蟲的部位噴幾次。


看過之後相信大家對於根雕這種藝術的製作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其實製作並不難,只是想法和創意很難。要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根雕藝術,才是有最高的欣賞價值的。大家都說藝術無價,藝術品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的創新力,所以根雕作為一種藝術品,在市面上大多可以售賣到很高的價格,所以也有很多人願意從事這一行業。

以上就是有關根雕製作過程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簡單花卉素描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14 07:04:41 瀏覽:279
錦溪櫻花 發布:2025-08-14 07:02:43 瀏覽:983
一朵紅雲捧 發布:2025-08-14 07:01:15 瀏覽:969
單枝花藝 發布:2025-08-14 06:56:58 瀏覽:120
創意盆栽的鉤織教程 發布:2025-08-14 06:50:21 瀏覽:368
擬人句櫻花 發布:2025-08-14 06:30:58 瀏覽:362
茶花總養死 發布:2025-08-14 06:25:57 瀏覽:540
中國的情人節英語介紹 發布:2025-08-14 06:09:39 瀏覽:158
福州蓬萊花藝學校學費 發布:2025-08-14 05:58:58 瀏覽:288
劉盆景 發布:2025-08-14 05:58:58 瀏覽: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