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中班茉莉花欣賞教案
❶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1、 幼兒對玩雪的渴望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設計畫面,創作出有生活情景的下雪天堆雪人的場景;
2、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同時,幼兒可根據需要,可單人進行作畫,也可自由結對進行作畫,讓幼兒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
3、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4、培養想像力,體驗快樂的情感。
5、初步學慣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6、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堆雪人的技巧
難點: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卡紙,白紙,繪畫用品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註: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教師與幼兒愉快地玩音樂游戲——《堆雪人》
1、在創設的雪景氛圍中導入課題。
2、音樂游戲——《堆雪人》
啟發幼兒用誇張的表情表現雪人的情緒。同時啟發幼兒用優美的姿態表現下雪天堆雪人、玩雪仗的場景。
二、教師示範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
1、教師:「冬天來了,小雪花悄悄地飄落下來。小朋友,在下雪天里你最喜歡什麼玩什麼游戲?」
幼兒討論並回答。
師:「堆雪人,這個主意不錯,可是我們這沒有雪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師引導幼兒描述雪人形象,並示範畫一種雪人的形象。
師:「那我先來堆一個大雪人,大雪人是什麼樣子的?」
師:「大雪人看到那麼多的小雪花來和它做游戲,心情怎麼樣?
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開心的表情。
師根據幼兒口述的雪人形象,繪畫自己心目中的雪人。
三、交代要,引發幼兒作畫的慾望。
師:「瞧,老師畫的大雪人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它覺得有些寂寞,你們有什麼好主意來幫幫它?」
幼兒相互交流並回答。
引導幼兒繪畫出自己心目中所想要堆的雪人模樣,並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添畫,如冬天的房子,很多小朋友一起游戲等。
四、幼兒自由選擇繪畫的紙和筆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五、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課後反思。
這節課鼓勵幼兒用動作語言來表現自己喜愛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小網路: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項有趣的活動。當然雪必須要下得夠大,才能積累足夠的雪球,氣溫要夠低,才能使積雪不會迅速融化。 將潔白的雪堆,製成一個人形的藝術品,不僅供於觀賞,還能訓練手藝、鍛煉身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歌唱活動: 小鳥小鳥——示範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在繪畫過程中傾聽歌曲,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優美,並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圖譜、繪畫等形式,理解並創編部分歌詞。
活動准備:
紙 筆 音樂 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1. 復習歌曲:1)柳樹姑娘;2)顛倒歌。
2. 引導幼兒簡單討論以上兩首歌曲的不同。
3. 彈奏《小鳥小鳥》旋律,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發現歌曲的節拍特點。
4. 傾聽旋律,用不同的方式為歌曲伴奏。
節奏型:× × ×∣ ; × ×× ×∣
二、進一步熟悉歌曲,並通過繪畫創編歌詞完善圖譜,初步學唱歌曲。
1. T:「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的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 老師范唱歌曲。(歌詞:在哪裡有陽光?在哪裡有花香……)
3. T:「原來老師唱的歌曲里有問題呢,問了什麼?你聽清了嗎?」(出示歌曲圖譜)
4. 老師繼續唱,並讓幼兒自由畫出自己的答案。
5. 先畫好的幼兒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畫和想法。
6.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歌曲里的話介紹自己的畫,如「草地上有花香」「花園里有花香」。
7. 老師結合幼兒的繪畫完善歌曲的圖譜。(替換圖譜中的問號部分)
8. 老師引導看圖譜幼兒學唱歌曲。
9. 繼續替換問號部分,並演唱。
10. 多形式演唱。
三、繼續學唱歌曲,提升演唱技巧。
1.引導觀察圖片,了解歌曲的結構。
2.討論「哪一句學唱有困難?」
3.討論第二段跳躍部分的唱法:「第二段這里為什麼要畫兩個小水滴?」
4.老師重點范唱第二段,引導幼兒發現不同「小水滴表示什麼?」並學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老師介紹歌曲,並欣賞歌曲錄音。
7.結束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用活潑、甜美的歌聲演唱《小小音樂會》,學慣用圓潤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中襯詞和感嘆詞,從中感受歌曲愉快情緒。
2、根據已知經驗和歌曲節奏創編歌曲,激發幼兒表示、創作的慾望。
重點 :學唱歌曲,體驗歌曲情緒。
難點: 襯詞和感嘆詞的演唱方法和創編。
教學准備 :圖譜、各種樂器的圖卡、小動物的圖片、節奏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要舉行一個小小音樂會,我邀請了小朋友們和幾個小動物一起來參與,聽,音樂會開始了。」
二、老師表扮演表完整范唱一遍,幼兒感受歌曲的情緒。
提問:1、聽了這首歌曲,你覺得這是有場什麼樣的音樂會?
2、你的心情怎樣?
3、歌曲帶給大家什麼樣的感受?
三、結合圖譜,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節奏和內容。
1、幼兒再次聽賞歌曲一遍。
提問:在音樂會上,演奏了哪些小樂器?誰也來參與音樂會?
2、老師再次范唱歌曲一遍
提問:我拉小提琴時,小狗小貓在干什麼?
我吹喇叭時,小狗小貓在干什麼?
我敲小銅鼓時,小狗小貓高興地怎麼樣?
3、老師清唱歌曲,幼兒學唱襯詞
提問:歌曲里的小樂器們發出了好聽的聲音,它們是怎麼唱的?
你覺得哪句唱起來很好玩?
老師分別出示圖譜和節奏卡,幼兒學唱。
4、老師結合圖譜,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幼兒學習學習歌曲中感嘆詞的運用。
提問:在音樂會上,看到了小動物們這么好玩,所以在歌曲中有3個表示好玩、奇怪的念詞,請大家來找一找?
四、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看圖譜完整演唱一遍。
2、啟發幼兒用活潑、愉快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得兒喂」唱得輕巧、「咦、恩、愛」唱得短促、好玩。
3、邊唱邊扮演動作。
4、逐步去掉局部圖卡,幼兒記憶歌詞演唱。(去掉襯詞→去掉小狗小貓的形態動作)
五、創編歌詞,激發幼兒表示慾望。
1、師:「我們小朋友也來參與小小音樂會,你會演奏哪些小樂器呢?它們會發出什麼樣美妙的聲音呢?請你來學一學唱一唱。」
2、除了小狗小貓還會有哪些小動物也來參與音樂會呢?
老師根據幼兒創編,替換「小樂器」、替換襯詞、替換「小動物」。
3、幼兒看圖譜演唱創編的歌曲,可邊唱邊扮演。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能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
2. 發揮想像大膽用手指頭變魔術,感受手指游戲的快樂。
3.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兒歌內容,能邊念兒歌邊做手指動作。
活動准備
自製教具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一樣東西人人有,一隻左來一隻右,吃飯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猜猜,這是什麼呀?
幼:手。
二、引導幼兒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有幾個手指頭?左手有幾個?右手有幾個?一共有幾個?
三、結合多媒體課件,分段學習兒歌。
1、教師伸出一共手指:讓小朋友想一想一共手指頭可以變什麼?
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一個手指頭呀,就像毛毛蟲呀,爬爬爬)
2、師:兩個手指頭又可以變成什麼呢?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兩個手指頭呀,就像小白兔呀,跳跳跳。)
3、三個手指頭又變成什麼呢?引導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4、總結前三句兒歌,帶小朋友練習仿編兒歌。
四、完整欣賞學習兒歌《手指兒歌》
師:手指頭伸出來,我們一起來變魔術吧,兒歌《手指兒歌》(帶幼兒邊做動作邊完整的念兒歌2遍)
五、鞏固提升
1、分組表演
2、創編兒歌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如果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整個教學會處於混亂中,於是我以猜謎的形式導入,吸引幼兒的眼球。接下來,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聽音樂邊學習兒歌,通過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動手動腦,在愉悅的氛圍中學會兒歌。
最後環節,仿編部分,我讓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探索手還可以變出什麼,創編兒歌。滿足孩子的表現慾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能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本次活動符合新主題的開展,培養幼兒喜愛唱歌的情趣。
活動共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欣賞感受歌曲;第二環節,幼兒演唱歌曲;第三環節,幼兒根據音樂學習舞蹈。
活動目標:
1.在欣賞和感受歌曲的基礎上,能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喜歡表演唱,能主動地邊唱邊表演。
活動准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受歌曲:
欣賞音樂,回憶歌曲內容。
1.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麼?歌曲里唱了些什麼?
教師請幼兒跟著音樂玩開碰碰船的游戲。
2.你會開碰碰船嗎?請大家聽著音樂一起玩開碰碰船的游戲,會唱《快樂碰碰船》這首歌的小朋友可以跟著音樂一起唱歌。
二、愉快地演唱歌曲:
1.教師請幼兒跟著音樂唱歌。
2.在唱這首歌曲的時候,你心裡想到了些什麼事情?
3.你覺得這首歌曲中哪一句歌詞最好玩,哪一句最好聽?
三、學習舞蹈
1.我也喜歡開碰碰船,小朋友,你們想看我開碰碰船嗎?
2.教師鼓勵幼兒用舞蹈動作表現開碰碰船的快樂。
3.還有誰也喜歡開碰碰船?讓我們一起來玩碰碰船的游戲,好嗎?
師生分享交流舞蹈開碰碰船的各個動作不同的表現效果。
4.剛才,我們是怎樣開碰碰船的?你最喜歡哪個舞蹈動作?教師根據幼兒最喜歡的幾個舞蹈動作,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模仿練習。幼兒自由結伴,跟著音樂邊唱歌邊表演動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會唱歌。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活動准備
圖譜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是啊?(春天)
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回憶一下,聽了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景象。仔細聽。
二、學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1) 幼兒聽樂曲。
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感覺怎麼樣?你覺得看到了春天的什麼景象?
(2) 觀看教師隨音樂舞蹈一遍。
師:剛剛老師把小朋友說的東西都編成了一些動作,請你們一邊看,一邊來猜一猜,這些動作可能是什麼意思。
2.學唱歌曲《歌唱春天》
師:剛剛我們聽了春天的曲子,也看了老師做的春天的動作,那下面老師來唱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歌唱春天》。
(1)老師范唱歌曲。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師:看來這首歌曲有一定的難度,有什麼好辦法能盡快學會?大家想想以前用過什麼方法學唱歌的。
今天老師教你們一個新的方法,看看是什麼方法?
(2)學習使用圖譜記憶。
師:看這張紙的最上面,寫這什麼字。(題目)
這張紙從哪開始看呢?(從圖一開始看,一在哪?在下面。)
A.聽老師唱,嘗試用手指圖,記憶歌詞。
師:下面聽老師唱,請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們就指第一個格子,唱最後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們來試一試。
要邊聽,邊看,邊想,看看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一會可以提問。
師:聽完了,來,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
把空白格子的數字,報上來!(6.7.8.11.12)
師:怎麼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沒有唱?
看看這張圖片,空白的地方在哪裡?(下面)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師:還有什麼問題吧?好,沒問題了,我來問,第一個格子子什麼意思?(嘿,啦啦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優美、觸人心弦、廣為傳唱的中國民歌。它自然、平緩的旋律彷彿把我們帶人充滿花香的茉莉花王國,讓我們感受到帶有濃郁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在此活動中,情境的創設和情感經驗的積累是整個活動設計的重點。幼兒在自然、愉悅的氛圍中聆聽《茉莉花》,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茉莉花》,他們的整個身心是放鬆和愉悅的。活動中把賦予茉莉花豐富的情感作為幼兒感受和創作的線索,當孩子們嘗試把自己變成一朵具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的茉莉花時,你感受到的是一種和諧、充滿生機的情境。
【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參與賞花活動,體驗與花相伴的愉快情緒。
2.通過觀賞、體驗,了解茉莉花的顏色、花瓣層次和錯落造型。
3.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情和造型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活動准備】
1.實物盆栽茉莉花、茉莉花茶、茉莉花串成的花環若干、《茉莉花》音樂等。
2.呼拉圈若干個、麻繩2~3根。
【活動過程】
1.簡單認識茉莉花,重點觀察茉莉花瓣的姿態、花束的層次、花朵之間的錯落造
型,了解花朵、花葉和土壤的關系。
(1)師:每一朵花長得一樣嗎?花瓣的姿態是怎樣的?
有的已經開了,有的已經枯萎,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快脫落了……
(2)師:你覺得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麼樣?(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
這朵茉莉花很高興,這朵茉莉花有點害羞……
(3)製作茉莉花茶,簡單了解茉莉花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播放揚洲版本的《茉莉花》。)
2.扮演游戲: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兒討論:怎樣讓自己變成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幼兒製作茉莉花花環、茉莉花葉、茉莉花裙。(音樂伴隨幼兒的製作過程。)
幼兒自由感受茉莉花香,觀看茉莉花圖片,欣賞自己製作的茉莉花環。
3.師生分享所見所聞,談談自己的感受。
用分享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自然聆聽《茉莉花》樂曲:
(1)小時候,去到揚州,聞到花香,聽到歌聲……一個穿著白裙子的小女孩子邊唱歌邊給茉莉花澆水。」(教師清唱《茉莉花》。)
(2)在宴會上,一群穿著白紗裙,拿著茉莉花,戴著茉莉花環的女孩,也在唱著這首《茉莉花》……(幼兒欣賞教師三人演唱《茉莉花》。)
4.師生相互模仿身體姿態、情感變化,進一步感受歌曲。(教師可採用無伴奏演唱方法,靈活把握演唱時間。)
(1)師生分享對歌曲的理解。
(2)結合幼兒的想像,採用音樂散文式故事的形式把幼兒帶入一個美麗而情感豐富的茉莉花王國(見資料鏈接)。
(3)引導幼兒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你是一朵怎樣的茉莉花?」「哦,這是一朵害羞的茉莉花。…『這是一朵高興的茉莉花。」「這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茉莉花……」
5.扮演游戲:幼兒扮演茉莉花,教師扮演摘花人,並鼓勵幼兒組合身體造型表現茉莉花叢。
(1)幼兒獨自扮演茉莉花,教師引導幼兒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歌曲唱到「將你摘下」,教師可抱起一幼兒,送到另一教師手中,以增強游戲的趣味性。)
(2)幼兒自由組合,兩人一組,做茉莉花束。教師引導幼兒做出花束層次、高低的變化。教師扮演小蜜蜂給每朵花采蜜。
(3)四人(人數可以逐漸增加)一組做茉莉花叢(加上葉子、泥土等角色,強調彼此依存的關系)。教師隨著旋律把呼啦圈逐個從孩子身上套下,放置在地板上,當作花盆。
(4)造型表現過程中,幼兒隨歌曲的意境表演。
師:太陽剛剛露出笑臉,茉莉花也慢慢睜開眼睛,微風輕輕吹過,花朵隨風飄動……(配伴奏演唱歌曲。)
(5)簡單介紹歌曲《茉莉花》的歷史。
《茉莉花》這首歌曲已有400年的歷史。美國發射向外太空尋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飛船,搭載了許多國家的優美樂曲作為地球人的禮物送給外太空生命,中國入選的樂曲就是《茉莉花》。我們要記住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茉莉花》……
【活動延伸】
(播放《茉莉花》。)-
1.扮演表現:幼兒戴上茉莉花環,裝扮成美麗的茉莉花公主或茉莉花王子。
2.繪畫表現:合作繪畫,描繪自己心目中的茉莉花王國。
【設計評析】
這是一個以音樂為切入點的綜合性活動,圍繞著中國民歌《茉莉花》,開展了一系列的感知、製作、欣賞、表現、創作、分享等活動。活動最明顯的特點體現為:從感性人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重視教育的潛效應。在活動過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兒情感、態度的培養,注重幼兒的審美感知和審美發現,孩子們在淡淡清香、自然輕松的「茉莉花」氛圍中充分享受音樂的美和快樂。
【資料鏈接】
1.作品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傳於全國各地的民間小調,它有許多變體,曲調大同小異,如出一轍。江蘇揚州《茉莉花》,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源於明代的一首民歌《鮮花調》,曲調優美,表現出淳樸柔美的感情。兒童版本的《茉莉花》,旋律輕盈流暢,易唱易學,更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唱。從鄉村田間地頭,到維也納的音樂大廳,從港澳回歸的盛典到APEC的歡迎宴會,《茉莉花》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著聽者的心靈。
2.音樂散文式故事:清清的小河邊,有一叢美麗的茉莉花。每當太陽升起時,茉莉花也就慢慢睜開了眼睛。聞一聞,真香!看,每一朵茉莉花都在展示自己獨特的美,有著自己的姿態和心情:有的是害羞的茉莉花,羞答答地低著頭;有的是高興的茉莉花,張開了笑臉;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茉莉花,正在慢慢開放;有朵茉莉花好像有點不太高興,翹起了小嘴巴;有朵茉莉花好像在哭泣,它想媽媽了;有朵茉莉花正仰著頭喝露水呢……小河的水聞到花香,也悄悄停了下來,它想留住這甜甜的花香……小朋友,你們聞到了茉莉花香了嗎?
❷ 《茉莉花》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茉莉花》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茉莉花》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律動,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准確地隨音樂做動作。
2、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的歡樂,感受舞蹈的優美。
3、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教學准備:
音樂CD,茉莉花圖片。
教學過程:
一、認識茉莉花
1、茉莉花的味道。
師:你們聞到了什麼香味了嗎?
師:是什麼東西的香味呢?這是什麼花?
2、茉莉花的顏色。
師:你覺得它是什麼顏色的?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葉子是綠綠的,花朵是白色的。
二、引導幼兒欣賞音樂,感受樂曲的旋律。
1、完整欣賞音樂。
師:好聽嗎?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2、邊看圖片邊欣賞音樂(A段)。
師:你們看出來,圖片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嗎?
師:一句話一幅圖,這里有幾幅圖?原來第一段有6句,就有6幅圖。
三、鼓勵幼兒表現茉莉花的動作造型。
1、看圖片做動作。
師:塗上的茉莉花都是一樣的嗎?哪裡不一樣?
師: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張(花蕾)。誰來學一學?如果把我們的身體作為花蕾可以怎樣呢?
師:這張呢?可以用什麼動作?
師:畫面上有幾朵?那我們同伴間可以怎樣來表現,誰來試一試呢?
師:如果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來表現一朵茉莉花,可以怎麼樣呢?
師:這張呢?在採花呢?能不能采?歌曲里是怎麼唱的?
2、跟隨音樂來表現。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朵茉莉花好嗎?
三、欣賞B段和C段音樂。
1、B段音樂請幼兒兩兩合作來表現茉莉花花開的造型。
2、C段蝴蝶飛來了。
師:茉莉花開得好香啊,看!把誰都吸引來啦?
3、完整地欣賞音樂,幼兒隨音樂用動作來表現。
(1)教師當蝴蝶點到誰,誰就起來開放。
(2)請一名幼兒當蝴蝶。
4、游戲:給每位幼兒發一張餐巾紙,用來扮演雪白的茉莉花。請不分幼兒扮演茉莉花,不分幼兒在C段扮演蝴蝶。
四、小結
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僅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讓我們把茉莉花唱響全世界。
活動反思
《茉莉花》這首樂曲非常優美,它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中國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對於我們北方的孩子來說,他們對茉莉花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陌生的。那麼如何讓幼兒欣賞,從哪方面欣賞?於是我們煞費苦心,認真分析歌曲內容、旋律性質。最後決定從情感的熏陶入手,讓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朵形態各異,充滿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了各領域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個環節過渡自然得當,都有小結與教育意義。讓學生們喜愛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們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於著急走流程,忽視了某些細節。在看圖提問枯萎茉莉花時,沒有引導幼兒表達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語言組織不是很精練。在以後的活動中,一定要沉下心來備好每個環節,真正面對孩子,把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做個有心人、用心人。
《茉莉花》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欣賞,使幼兒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使用了薩克斯演奏。
2、根據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並能感受 A段音樂的起止,能按音樂的節奏用動作來表現。
3、鼓勵幼兒樂意與同伴合作,分角色進行表演。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准備
圖譜、錄音機及磁帶、薩克斯
活動過程
(一)隨《新疆舞》的音樂跳入場。
師:剛才我們跳了什麼舞?(《新疆舞》),你覺得新疆舞的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呢?(引導幼兒說出新疆舞的音樂很歡快,很高興)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爸爸老師,我們掌聲歡迎,爸爸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呀?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請爸爸老師告訴我們吧。(這是薩克斯)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問爸爸老師呢?(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問問題)
(二)欣賞樂曲,感受樂曲ABA結構。
1、師:今天,爸爸老師還給我們用薩克斯帶來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2、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呢?(引導幼兒說出很流暢、很舒服、很優美)師:這段音樂就是由薩克斯吹奏的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茉莉花》,蘇南地區的民歌聽起來比較慢,給人的感覺就向你們說的很舒服、很優美。好,我們再來欣賞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畫筆,我們一起來畫音樂吧。(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3、師:你們畫的真不錯,閉上你們的小眼睛,看,誰飛來了?(蝴蝶飛來了)它飛到我的花園里。(出示圖譜)(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師:你們發現我的花園圖譜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你覺得這段音樂說了些什麼呢?除了蝴蝶在飛,你還想到了別的什麼呢?(讓幼兒自由地說,再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
4、幼兒隨音樂自由地表演。(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三)欣賞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1、組織幼兒聽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師:蝴蝶來到花園里,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讓我們來看一看它歇了幾次呢? (A段音樂1次、停止)
2、啟發幼兒用開花的動作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當蝴蝶飛到花上歇一會的時候,我們手中的花就開一次。(A段音樂1次、停止)
3、啟發幼兒用各種動作來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除了可以用開花的動作來表現這八個樂句外,你們想想看,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幼兒自由回答,並給予幼兒肯定。)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把你想的各種動作跳出來。(A段音樂1次、暫停)
(四)欣賞B段音樂,結合圖譜表現B段音樂。
師:花園里除了有蝴蝶飛,還有什麼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還有小蜜蜂、有雲彩、有蝸牛)誰來做花?(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動物們和花兒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樂一次)
(五)欣賞最後一段音樂,幼兒隨音樂表現。
師:天黑了,小動物們該回家了,它們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高高興興回家了。(A段音樂一次)
(六)完整欣賞音樂。
師:今天,我們欣賞了用薩克斯演奏的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茉莉花》,讓我們聽著《茉莉花》的音樂一起去春遊吧,來,坐上我們的小船,准備出發羅! (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七)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反思
《茉莉花》這首樂曲非常優美,它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中國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對於我們北方的孩子來說,他們對茉莉花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陌生的.。那麼如何讓幼兒欣賞,從哪方面欣賞?於是我們煞費苦心,認真分析歌曲內容、旋律性質。最後決定從情感的熏陶入手,讓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朵形態各異,充滿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了各領域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個環節過渡自然得當,都有小結與教育意義。讓學生們喜愛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們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於著急走流程,忽視了某些細節。在看圖提問枯萎茉莉花時,沒有引導幼兒表達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語言組織不是很精練。在以後的活動中,一定要沉下心來備好每個環節,真正面對孩子,把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做個有心人、用心人。
《茉莉花》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分別感受樂曲段、小節,並按音樂的變化和老師的指示用不同形式,優美的動作加以表現。
2、初步了解江南民歌《茉莉花》旋律委婉、流暢,感情細膩的特色。
3、萌發喜歡聽民歌和對民歌的熱愛之情。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樂曲磁帶、錄音機、茉莉乾花、花飾、茉莉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你們喜歡花嗎?
2、你最喜歡什麼花?
3、師:今天我們來聽一首關於花的歌曲,大家聽聽唱的是什麼花?
(二)欣賞歌曲的開頭,得出歌名。
1、歌中唱的是什麼花?它長得是什麼樣子的?
2、取出乾花,簡單認識。茉莉花亦稱"茉莉",為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潔光潤,彷彿刻玉雕瓊。
3、揭示歌名,介紹有關江蘇民歌《茉莉花》的初略知識茉莉花在我國歷史悠久,這首民歌輕盈活潑,淳樸優美,婉轉流暢,短小精緻,易唱易記,表達了人們愛花、惜花、護花,熱愛大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積極健康,又儲蓄柔美。
(三)欣賞歌曲的後半部分,了解節奏型,感受歌曲旋律的特點。
你覺得《茉莉花》是一首怎麼樣的歌曲?聽了有什麼感覺?
教師小結:歌曲是兩拍子的,這是一首旋律委婉、流暢,感情細膩的歌曲。
(四)完整欣賞一遍,感受歌曲的樂段,用相應的身體動作加以表現。
根據段落的變化嘗試每一段用不同的開花造型來表現。(教師觀察引導並用貼飾獎勵動作優美,感受正確的小朋友)《茉莉花》這首歌曲有幾段?你是怎麼知道的?你有什麼辦法記住呢?
(五)再次欣賞,感受歌曲的小節,幼兒集體合作逐個用身體動作加以表現。(教師觀察引導並用貼飾獎勵動作優美,感受正確的小朋友)
(六)顏色信號,分組、分段用好看的動作表現歌曲。
幼兒自己在前額貼上四種顏色的花,按老師的提示分別到教室中間隨音樂跳舞。(教師把好看的花環套在舞姿優美的小朋友脖子上)。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結合美術活動,讓幼兒製作舞蹈表演的道具。
2、游戲活動:將《茉莉花》的音樂放在表演區中 ,進行舞蹈表演。
3、家園共育:家庭中可以與爸爸媽媽共同進行音樂表演,可以加入扇子等元素。
活動反思
《茉莉花》這首樂曲非常優美,它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中國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對於我們北方的孩子來說,他們對茉莉花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陌生的。那麼如何讓幼兒欣賞,從哪方面欣賞?於是我們煞費苦心,認真分析歌曲內容、旋律性質。最後決定從情感的熏陶入手,讓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朵形態各異,充滿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了各領域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個環節過渡自然得當,都有小結與教育意義。讓學生們喜愛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們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於著急走流程,忽視了某些細節。在看圖提問枯萎茉莉花時,沒有引導幼兒表達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語言組織不是很精練。在以後的活動中,一定要沉下心來備好每個環節,真正面對孩子,把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做個有心人、用心人。
❸ 中班音樂活動:茉莉花_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音樂活動:茉莉花_中班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欣賞樂曲《茉莉花》,體驗民歌獨特的韻味。
2.按節奏用水杯為音樂伴奏,感受樂曲的旋律美。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茉莉花》。
2.泡好的茉莉花茶,茶杯、筷子。
活動過程:
一、欣賞茉莉花。
1.游戲:蝴蝶找花。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蝴蝶找花」的游戲,我來扮演蝴蝶,我飛到你那兒,你就變出一朵花。這兒的花開得多美感啊!有一隻蝴蝶也去找花兒了,看看它最喜歡什麼花呢?
2.觀看動畫蝴蝶找花。觀看ppt1-4清清的小河邊,飛來一隻美麗的`蝴蝶。哇,一片火紅的鬱金香,,它看了看飛走了;看,一片金黃的向日葵,它聞了聞,又飛走了;瞧,一朵粉嘟嘟的荷花,它親了親,還是飛走了。咦,蝴蝶怎麼停下來了!那麼美的花兒它不喜歡,為什麼偏偏喜歡這朵花呢?這是一朵什麼樣的花兒?
3.介紹茉莉花的相關知識。告訴你們吧,它叫茉莉花,葉子綠綠的、花兒白白的、小小的,可是它的香味非常的特別,被人們稱之為香花皇後。
4.觀賞茉莉花的圖片。觀看ppt5-11茉莉花不僅有濃濃的香味,而且每一朵茉莉花都有著自己的美,看,這朵張開了笑臉,是朵高興的花,;這一些羞答答地低著頭,是些害羞的花,;這一朵含苞欲放,正在慢慢開放呢;這朵翹起了小嘴巴,在撒嬌呢;這朵茉莉花好像在哭泣,可能是想媽媽了;這朵茉莉花正仰著頭喝露水呢……這么美的茉莉花,你們喜歡嗎?
5.觀賞茉莉花茶。 (1)茉莉花不僅漂亮而且還特別香,人們喜歡用它來泡茶喝。 (2)老師今天也泡了一壺茉莉花茶,小朋友來聞一聞。
二、欣賞樂曲,感受曲子柔美、委婉的旋律。
1.欣賞樂曲,並談談感受。茉莉花那麼美,那麼香,人們都很喜歡它,有個音樂家專門為茉莉花寫了一首曲子,名字就叫《茉莉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了這曲子你有什麼感覺?好象看到了美麗的茉莉花,好象聞到了香味,好象……。三、嘗試敲擊水杯為樂曲伴奏。 1.傾聽敲擊水杯的聲音。今天,我們用樂器為這首好聽的《茉莉花》伴奏。你們猜一猜是什麼樂器呢?就是我們的水杯。(教師敲擊水杯,敲擊的聲音好聽嗎?)
2.加入茉莉花茶再敲擊水杯。今天,我們是為茉莉花這首曲子伴奏,如果能加上一些茉莉花茶,聲音一定會變得更好聽,試一試,好香啊,敲一敲,你們說聲音好聽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老師也給小朋友准備了許多水杯,玻璃杯很容易壞,小朋友輕輕地敲,聲音會更好聽。你們也去試一試吧。
3.自主探索敲擊水杯的方法。(老師巡迴傾聽孩子敲擊水杯的聲音。)現在,請小朋友將筷子放在桌子上,老師給你的杯子加上茉莉花茶。我們再來敲一敲,聽一聽。
四、觀看圖譜為樂曲伴奏。
1.理解圖譜1。加了茉莉花茶,我們的教室里到處都是茉莉花的香味了。下面,我們就要用這個水杯為好聽的茉莉花伴奏了。怎麼伴奏呢?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張圖譜,從這張圖譜上你發現了什麼?看到水杯就敲水杯,看到交x的筷子就把筷子碰一下。(零散地講解一次)我們一起看圖譜完整地來試一試。(老師提示:完整練一次,教師用語言提示)
2.看圖譜1為樂曲伴奏。小朋友真聰明,圖譜都看懂了。下面我們看著圖譜,為音樂伴奏。音樂的開始有一個前奏,我們一起點點頭。小朋友演奏得很棒,我們再來一次。這次呀,小朋友一定要聽好音樂,有節奏地來演奏。
3.理解圖譜2。我們再看一張圖譜,咦,和剛才那張圖有什麼不同呢?剛才的xx變成了茉莉花,那麼在這兒可以做什麼動作呢?到了花的地方我們就可以做花兒開放的樣子。我們試一試。(徒手練習)我們聽音樂練習。
4.看圖譜2為樂曲伴奏。茉莉花除了開在胸前,還可以開在哪兒呢?我們再演奏一次,花開的動作可以和別人不一樣。五、自由舞蹈「茉莉花開」,結束活動。小朋友一個個都是演奏家,有了你們的伴奏,音樂更好聽了!讓我們跟著音樂跳起來吧!小朋友,我們把茉莉花的香味帶到幼兒園的每個角落去吧!
❹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教案《春天的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1
活動思路:
春天來了,幼兒園里的柳樹慢慢發芽,一個個粉色的桃花也漸漸的開了花。每次到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圍著那株桃樹議論個不停。有的問老師:"這是什麼花?"有的問:"它怎麼這么造就開花了,別的花怎麼還沒開?""春天還有什麼花?"……因此結合季節和幼兒的好奇,我們開展了這一教學活動。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各式各樣春天的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花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2、能夠通過觀察圖片,了解春天常見花的特徵(顏色、花瓣形狀、氣味等),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了解花的用途。
3、在茶藝展示中,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茶藝文化。
二、活動准備:
PPT圖片托盤已經完成的關於《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花朵拼圖茶具花茶《好一朵茉莉花》音樂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教師:上周小朋友已經同丁丁老師一起了解關於春天的知識,並且寶貝與家長一起完成了《我認識的花朵》親子調查表,現在丁丁老師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關於春天的英語律動)
2、展示ppt,分享親子調查表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親子調查表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了解常見花的特徵用途)
(3)教師總結
3、展示PPT,幼兒觀察常見花,加深幼兒的對花特徵以及用途的了解。
教師提問:
(1)花的名稱
(2)花的形狀(花朵是由一片一片的小花瓣組成)
(3)花的用途(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總結花的特徵以及用途
4、花朵拼圖游戲教師:今天早上小花朵悄悄的告訴丁丁老師,它們的小夥伴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希望我們KB班的小朋友來幫忙。(規則:看編號找身體的一部分,拼完後要及時收整)
5、茶藝展示,幼兒同家人品茶結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花能泡茶,現在李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展示一下我們傳統的茶藝文化。
(1)茶藝展示
(2)品茶(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做為新教師的我,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活動中我的語速較快,重復了幼兒的回答,其實應該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機會,教師再進行總結,提升幼兒的經驗。在春姑娘打電話的情景創設這一環節中,感覺太突兀了,幼兒都沒有反應過來,可以創設另一個情景,比如:春姑娘想請各種顏色的花參加「百花會」,春姑娘想請小朋友們幫她製作邀請函,邀請他們。教師再出示邀請函問幼兒:你覺得這張邀請函,春姑娘想邀請的是幾朵什麼顏色的花呢?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和操作,最後以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春姑娘順利召開了「百花會」,結束本次活動。這樣的情景創設會計較自然,幼兒容易接受。活動中我發現有一部分幼兒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操作活動中也不敢大膽嘗試,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還需要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以後我會更加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2
活動目標、
1.掌握製作紙杯花的基本方法,能設計自己喜歡的花朵造型。
2.通過觀察,發現不同花朵的特徵,運用剪、貼、卷等技能表現花瓣獨特的'色彩和形態。
3.體驗利用廢舊物品製作花朵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准備
1.教學課件。
2.紙杯花範例。
3.不同尺寸的紙杯、雙面膠、剪刀、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對紙杯花的興趣播放課件。
師: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粉的。
這些花朵真好看,你們知道這么漂亮的花朵是用什麼做的?(紙杯。)
二、通過觀看課件,學習製作紙杯花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不同花朵的特徵,感受花的色彩和形態的美麗與獨特。
師:這里有許多紙杯花,你們看看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花朵的大小、顏色、花瓣的形狀等。)
2.探索運用剪、貼、卷等技能表現不同花瓣的色彩和形態。
(1)播放課件,了解製作紙杯花的基本過程。
師:紙杯怎麼樣才能變成一朵花呢?
將紙杯剪開做出花朵狀。用膠帶把花朵固定在吸管上面。最後在吸管上面粘貼葉子。
(2)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運用剪、貼、卷等技能表現花瓣。
師:剛才我們看了許多的紙杯花,發現它們的花瓣不一樣,有的是卷卷的、有的有波浪形、有的是單層花瓣、有的是多層花瓣,那它們又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三、交代要求,幼兒創作師:看了那麼多紙杯花,那我們也來做一朵美麗的紙杯花送給自己吧。
幼兒進行操作,提醒幼兒在操作時,注意用剪刀的安全。
四、展示作品,欣賞評價將幼兒製作的花朵插入花盆。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紙杯花?為什麼?
活動反思:
做為新教師的我,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的不足的。活動中我的語速較快,重復了幼兒的回答,其實應該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表達機會,教師再進行總結,提升幼兒的經驗。在春姑娘打電話的情景創設這一環節中,感覺太突兀了,幼兒都沒有反應過來,可以創設另一個情景,比如:春姑娘想請各種顏色的花參加「百花會」,春姑娘想請小朋友們幫她製作邀請函,邀請他們。教師再出示邀請函問幼兒:你覺得這張邀請函,春姑娘想邀請的是幾朵什麼顏色的花呢?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和操作,最後以在小朋友的幫助下,春姑娘順利召開了「百花會」,結束本次活動。這樣的情景創設會計較自然,幼兒容易接受。活動中我發現有一部分幼兒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操作活動中也不敢大膽嘗試,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還需要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以後我會更加努力,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3
設計意圖:
我園位於小區中心,旁邊就有個小公園,風景宜人。特別到了春天,鮮花盛開,美不勝收。結合中班主題課程《花花朵朵》。我們利用小區的良好資源,開展了這次科學探索活動《尋找春天裡的花》。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中春天的氣息。
2.通過為花兒拍照,觀察花朵多姿多彩的形態。
3.初步嘗試記錄,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活動准備:
1.活動前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幼兒操作材料:相機、彩筆、記錄表人手1份;
教師材料:喊話器1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
1.教師和幼兒邊走邊聊: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
2.教師總結:春天來了,路邊的小草從土裡鑽出來了,小樹發芽了,公園里的花兒也開了。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尋找春天裡的花」。你可以給花兒拍一拍照,仔細的觀察它,也可以摸一摸,聞一聞,然後把你觀察到的,還有你的感受都記錄在記錄表上。
二、尋找春天裡的花。
1.帶領幼兒一起尋找春天裡的花,鼓勵幼兒用相機拍攝下來。
2.幼兒記錄:花的形狀、顏色,開在哪裡,幾個花瓣,什麼氣味,自己喜不喜歡等等。
三、幼兒介紹自己的拍攝成果。
1.教師帶領幼兒回園。
2.將幼兒拍攝的照片輸入電腦,結合剛才的記錄表,幼兒做花兒的介紹。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4
【活動目標】
1、觀察迎春花、春梅,知道它們是春天最早開的花,所以叫「報春花」。
2、學習比較觀察的方法,發展觀察力。
3、有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出示迎春花、春梅,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1、師:春天到了,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春天的禮物,你們猜猜會是什麼?
2、教師出示迎春花、春梅,引導幼兒觀看。
3、提問:
(1)你們覺得這些花漂亮嗎?
(2)那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花?
4、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述。
5、小結:它們是迎春花和春梅,而且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報春花,因為它們是春天開的最早的花,向我們報告春天到了。
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迎春花、春梅的形狀、顏色等,感知兩種報春花的主要特徵。
1、結合迎春花和春梅的圖片,引導幼兒觀看,比較。
提問:
(1)它們分別是什麼顏色的?
(2)它們分別有幾瓣花瓣呢?
(3)它們花瓣分別是什麼形狀?
2、組織幼兒觀察、比較,數一數,說一說。
3、小結:迎春花的顏色是黃色的,一共有六瓣花瓣;春梅的顏色是粉色、白色的,一共有五瓣花瓣;花瓣的形狀都是橢圓形的。
4、每組上放上幾朵實物花,讓幼兒觀察、聞一聞。
5、提問:花朵聞起來味道怎麼樣?
6、組織幼兒自由講述感想。
7、小結:這些花朵聞起來都非常的香。
三、感受大自然花朵的美麗,樹立環保的意識。
1、提問:你們喜歡迎春花、春梅嗎?為什麼?
2、組織幼兒思考討論回答。
3、小結:迎春花、春梅都是春天開的很美的花,所以我們要愛護它們,讓它們變得更漂亮。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外出尋找更多春天美麗的花花草草。
1、提問:
(1)「報春花」開過以後還有什麼花會開放呢?
(2)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麼?
(3)春天還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2、組織幼兒討論回答。
3、總結:春天到了,許多花都開了,小樹也發芽了,只要我們在周圍找一找就會找到很多漂亮的小花、小草,那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其他的花朵,好嗎?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5
活動由來:
春天來了,幼兒園里的柳樹慢慢發芽,一個個粉色的桃花也漸漸的開了花。每次到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圍著那株桃樹議論個不停。有的問老師:「這是什麼花?」有的問:「它怎麼這么造就開花了,別的花怎麼還沒開?」「春天還有什麼花?」……因此結合季節和幼兒的好奇,我們開展了這一主題活動。
資源利用:
1、認識各式各樣春天的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花給我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2、了解春天花的種類特徵,生長的需要。能發現它們的不同,培養幼兒觀察事物的能力。
將幼兒提出的問題展示在瓷磚牆上。
如:這些都是什麼花?你還見過什麼花?花有哪些部分組成?花的生長都需要什麼?可以用什麼材料製作各種各樣的花?
將幼兒從家裡帶來的從網上下載的各種花卉圖片展示在美工區的瓷磚牆上。
美工區:
紙工花的範例提供電光紙、卡紙、膠棒、白紙、各種繪畫筆。
益智區:
投放插花,請幼兒進行湊數練習。
利用家園共育欄向家長展示主題活動網路圖。
出示本主題的教育目標及主要教育內容。
提出甲、院合作建議。
《花的特徵》
《插小花》
角色游戲:
《手套商店》
美工:《美麗的花》
音樂游戲:《種花》舞蹈《蝴蝶找花》
家長帶幼兒到附近公園看花。
植物區投放幼兒帶來的大量花卉實物。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6
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中春天的氣息
2、觀察花朵多姿多彩的形態。
活動准備:
1、聯系好戶外活動事宜(幼兒園、公園、郊外等地方均可),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幼兒用書第3冊第5頁。
活動過程:
(一)春天來了
1、教師和幼兒邊走邊談論春天的景象:現在是什麼時候季節?你怎麼知道春天來了?我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呢?
2、引導幼兒觀察路邊的草,樹上長出的新葉:它們看上去聲怎麼樣?摸上去又有什麼感覺?聞起來有什麼氣味?
(二)春天的花兒
1、帶領幼兒一起尋找春天的花:春天的花開在哪裡?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像什麼?有什麼機關報氣味?
2、比較花兒:你最什麼樣的花?這么多的花,你來比比它們不同的地方,看誰能找到最多的不同。
(三)我和花兒做朋友。
1、請每個幼兒教育找自己的花做朋友。
2、提問:你找到哪朵花做朋友?你會怎麼對待你的好朋友呢?你想和它說什麼?
(四)活動延審
1、拍下幼兒與花兒嬉戲和不同角度花的照片,放在科學區讓幼兒觀察。
2、在幼兒用書上畫畫春天開的花和自己找到的花兒朋友。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7
活動准備
音樂磁帶一盒。
紅、黃、綠色顏料每組各一盤,抹布每組兩塊。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白紙放在黑板上,彩色粉筆。
活動目標
學慣用手指點畫圓圓的紅花、黃花和綠色的小草。
在點畫活動中,體驗手指點畫以及蝴蝶找花的快樂。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春天來了》。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歌唱《春天舞了》好嗎?
(2)師生一起表演唱歌曲《春天來了》。
(3)仿編歌曲《春天來了》。
教師:春天來了,除了紅花、黃花會對你笑,還有什麼花會開放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用相應的彩色粉筆畫在黑板上,然後帶領幼兒歌唱春天……
2、了解手指點畫小花和小草的基本方法。
(1)讓幼兒觀察桌子上的顏料,教師:桌子上有什麼?
(2)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啟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沒有筆,怎樣給大地添畫小花和小草?
(3)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在黑板的白紙上點畫小草和小花,邊畫邊說:「小草發芽了!」「花兒開放了!」
(4)重點讓幼兒了解手指點畫的過程:先用手指蘸綠色在空白的地方畫許多小草——然後將手指在抹布上擦乾凈後——再蘸紅色顏料點畫許多圓圓的小紅花——將手指擦乾凈——蘸黃色顏料點畫小黃花。
3、出示幼兒用書。
鼓勵幼兒在幼兒用書上點畫許多小花和小草,教師巡迴觀察,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4、展示幼兒作品。
(1)請小朋友將小椅子推進桌子裡面。
(2)播放音樂,請幼兒相互觀賞桌子上的小草和小花,再扮演小蝴蝶,圍繞著桌子,在「花叢」紅飛舞……。
中班教案《春天的花》8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品品、聽聽、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創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愛花、護花的意識。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准備:
1、場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園)
2、金銀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乾花袋、花朵裝飾品、春姑娘圖片、花朵頭箍、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觀察環境,引出主題―觀察嘗試,操作發現―自我創造、描述構思―情感激發
一、觀察環境,感知花的美
1.帶入場地:今天我們去花仙子的花園玩,好嗎?
2.觀察環境:你們覺得花仙子的花園怎麼樣?為什麼漂亮?
看見花你感到怎麼樣?
二、觀察、品嘗、發現、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禮物:花仙子還為我們准備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幼兒觀察、品嘗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是怎麼用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嘗嘗、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禮物。
3.逐個提問:這是什麼?可以用來做什麼?
4.小結花的用途
提問:花還可以做什麼?
(1).做葯(2).可以吃(3).泡茶喝(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6).可以美容……
三、創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仙子的花朵頭箍:花仙子的禮物你喜歡嗎?我也用送點禮物給花仙子。我的頭箍是用什麼做的?
2.提出創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後面老師准備了紙筆,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等下說給大家聽,你做了什麼花的禮物,准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造。
四、情感激發
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環保教育)
❺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中班音樂活動:
我愛洗澡
活動目標:
1.體驗洗澡的快樂,養成愛洗澡的習慣。
2.能夠大膽想像,創編洗澡的舞蹈動作,並能隨音樂表演
活動准備:
1.教師用大盆及洗澡用具,幼兒用浴花人手一個。
2.布置場景
3.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在《我愛洗澡》音樂的伴奏下,幼兒手拿浴花進入活動室
2.出示大盆、香皂等物品,認識洗澡用具
3.放課件:《兩個寶寶洗澡澡》
師:有兩個非常可愛的寶寶,他們也很喜歡洗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媽媽幫寶寶洗了哪些地方啊?
4.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結合兒歌,創編洗澡的動作。
洗洗我的頭呀,一、二、三;
洗洗我的胳膊,一、二、三;
洗洗我的小腿,一、二、三;
洗洗我的屁股,一、二、三;
洗洗我的後背,一、二、三;
5.討論洗澡的好處,並放課件進行小結。
①洗澡可以使我們干凈,這樣我們就會很舒服
②運動後會出汗,皮膚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產生細菌,對皮膚不好。
③經常洗澡干凈的皮膚可以放出「溶菌霉」消滅細菌,保護我們的皮膚。
6.教師完整表演舞蹈,幼兒欣賞。
7.引導幼兒學習舞蹈
①結合兒歌,幼兒學習舞蹈基本動作。
②教師手持「大淋浴頭」利用游戲的形式,反復練習教難掌握的動作.
8.教師和幼兒完整跟音樂跳
9.教師和幼兒手持浴花站好位置表演,請大家欣賞
10.教師和幼兒手持浴花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做動作 ,結束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中的快和慢變化。
2 培養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 音樂《康康舞曲》《動物狂歡節——烏龜》節選。
2 PPT《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3 幼兒操作材料:小樂器、圖畫紙、畫筆、餐具、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問好
1 教師用不同方式向幼兒問好(聲音有高低、快慢)。
2 小樂器問好。感受節奏的不同變化。
3 互動問題:請你猜一猜小樂器在說什麼?
關注點:幼兒是否能夠發現節奏的不同變化。
(二)神秘的客人
1 放PPT情景引入:生日會上,來了兩位特別的客人——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2 教師分別用快速和慢速的說話方式,請幼兒判斷是急匆匆小姐還是慢吞吞先生。
3 互動問題:請你猜一猜這是誰在說話?她(他)說話的速度是怎樣的?
4 請幼兒用快和慢的方式向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問好。
互動問題:小朋友們向他們問好的時候。分別應當用什麼樣的速度更適合他們呢?關注點:幼兒是否能夠發現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
(三)游戲:聲音聽辨
1 欣賞樂曲,請幼兒判斷哪一段是急匆匆小姐,哪一段是滿吞吞先生。
2 鼓勵幼兒想像並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動作,如吃飯、走路、刷牙等。 互動問題:請你想一想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做起事情來是什麼樣子的?
3 再一次欣賞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聽辨並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各種動作。
關注點:幼兒的生活經驗及模仿能力。
(四)游戲:動物小客人
1 互動問題:生日會上還邀請了許多的小動物,聽了這段音樂,請你想一想誰可能來參加生日會了?走(跑、跳)得快(慢)的小動物都有誰?
2 引導幼兒分別模仿說出的小動物。
3 幼兒聽音樂辨別並模仿生日會上的動物客人。
關注點:幼兒的聽辨能力及模仿能力。
(五)游戲:聽一聽,玩一玩 幼兒聽音樂。
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表現。關注點:幼兒對音樂快慢的感受。
活動延伸
1 在活動區投放動作快和動作慢的小動物空白卡片。請幼兒聽音樂填色。
2 設計聽辨反應游戲和選擇其他樂曲,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不同音樂中快慢的變化。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茉莉花》是一首旋律優美、觸人心弦、廣為傳唱的中國民歌。它自然、平緩的旋律彷彿把我們帶人充滿花香的茉莉花王國,讓我們感受到帶有濃郁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在此活動中,情境的創設和情感經驗的積累是整個活動設計的重點。幼兒在自然、愉悅的氛圍中聆聽《茉莉花》,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現《茉莉花》,他們的整個身心是放鬆和愉悅的。活動中把賦予茉莉花豐富的情感作為幼兒感受和創作的線索,當孩子們嘗試把自己變成一朵具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的茉莉花時,你感受到的是一種和諧、充滿生機的情境。
【活動目標】
1.能夠主動參與賞花活動,體驗與花相伴的愉快情緒。
2.通過觀賞、體驗,了解茉莉花的顏色、花瓣層次和錯落造型。
3.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情和造型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活動准備】
1.實物盆栽茉莉花、茉莉花茶、茉莉花串成的花環若干、《茉莉花》音樂等。
2.呼拉圈若干個、麻繩2~3根。
【活動過程】
1.簡單認識茉莉花,重點觀察茉莉花瓣的姿態、花束的層次、花朵之間的錯落造
型,了解花朵、花葉和土壤的關系。
(1)師:每一朵花長得一樣嗎?花瓣的姿態是怎樣的.?
有的已經開了,有的已經枯萎,有的是含苞欲放,有的花瓣快脫落了……
(2)師:你覺得這朵茉莉花的心情怎麼樣?(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
這朵茉莉花很高興,這朵茉莉花有點害羞……
(3)製作茉莉花茶,簡單了解茉莉花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播放揚洲版本的《茉莉花》。)
2.扮演游戲:我是一朵茉莉花。
幼兒討論:怎樣讓自己變成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幼兒製作茉莉花花環、茉莉花葉、茉莉花裙。(音樂伴隨幼兒的製作過程。)
幼兒自由感受茉莉花香,觀看茉莉花圖片,欣賞自己製作的茉莉花環。
3.師生分享所見所聞,談談自己的感受。
用分享故事的方式讓孩子自然聆聽《茉莉花》樂曲:
(1)小時候,去到揚州,聞到花香,聽到歌聲……一個穿著白裙子的小女孩子邊唱歌邊給茉莉花澆水。」(教師清唱《茉莉花》。)
(2)在宴會上,一群穿著白紗裙,拿著茉莉花,戴著茉莉花環的女孩,也在唱著這首《茉莉花》……(幼兒欣賞教師三人演唱《茉莉花》。)
4.師生相互模仿身體姿態、情感變化,進一步感受歌曲。(教師可採用無伴奏演唱方法,靈活把握演唱時間。)
(1)師生分享對歌曲的理解。
(2)結合幼兒的想像,採用音樂散文式故事的形式把幼兒帶入一個美麗而情感豐富的茉莉花王國(見資料鏈接)。
(3)引導幼兒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你是一朵怎樣的茉莉花?」「哦,這是一朵害羞的茉莉花。…『這是一朵高興的茉莉花。」「這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茉莉花……」
5.扮演游戲:幼兒扮演茉莉花,教師扮演摘花人,並鼓勵幼兒組合身體造型表現茉莉花叢。
(1)幼兒獨自扮演茉莉花,教師引導幼兒賦予茉莉花生命和情感。(歌曲唱到「將你摘下」,教師可抱起一幼兒,送到另一教師手中,以增強游戲的趣味性。)
(2)幼兒自由組合,兩人一組,做茉莉花束。教師引導幼兒做出花束層次、高低的變化。教師扮演小蜜蜂給每朵花采蜜。
(3)四人(人數可以逐漸增加)一組做茉莉花叢(加上葉子、泥土等角色,強調彼此依存的關系)。教師隨著旋律把呼啦圈逐個從孩子身上套下,放置在地板上,當作花盆。
(4)造型表現過程中,幼兒隨歌曲的意境表演。
師:太陽剛剛露出笑臉,茉莉花也慢慢睜開眼睛,微風輕輕吹過,花朵隨風飄動……(配伴奏演唱歌曲。)
(5)簡單介紹歌曲《茉莉花》的歷史。
《茉莉花》這首歌曲已有400年的歷史。美國發射向外太空尋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飛船,搭載了許多國家的優美樂曲作為地球人的禮物送給外太空生命,中國入選的樂曲就是《茉莉花》。我們要記住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茉莉花》……
【活動延伸】
(播放《茉莉花》。)-
1.扮演表現:幼兒戴上茉莉花環,裝扮成美麗的茉莉花公主或茉莉花王子。
2.繪畫表現:合作繪畫,描繪自己心目中的茉莉花王國。
【設計評析】
這是一個以音樂為切入點的綜合性活動,圍繞著中國民歌《茉莉花》,開展了一系列的感知、製作、欣賞、表現、創作、分享等活動。活動最明顯的特點體現為:從感性人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重視教育的潛效應。在活動過程中,更多地注重幼兒情感、態度的培養,注重幼兒的審美感知和審美發現,孩子們在淡淡清香、自然輕松的「茉莉花」氛圍中充分享受音樂的美和快樂。
【資料鏈接】
1.作品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流傳於全國各地的民間小調,它有許多變體,曲調大同小異,如出一轍。江蘇揚州《茉莉花》,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源於明代的一首民歌《鮮花調》,曲調優美,表現出淳樸柔美的感情。兒童版本的《茉莉花》,旋律輕盈流暢,易唱易學,更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唱。從鄉村田間地頭,到維也納的音樂大廳,從港澳回歸的盛典到APEC的歡迎宴會,《茉莉花》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著聽者的心靈。
2.音樂散文式故事:清清的小河邊,有一叢美麗的茉莉花。每當太陽升起時,茉莉花也就慢慢睜開了眼睛。聞一聞,真香!看,每一朵茉莉花都在展示自己獨特的美,有著自己的姿態和心情:有的是害羞的茉莉花,羞答答地低著頭;有的是高興的茉莉花,張開了笑臉;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茉莉花,正在慢慢開放;有朵茉莉花好像有點不太高興,翹起了小嘴巴;有朵茉莉花好像在哭泣,它想媽媽了;有朵茉莉花正仰著頭喝露水呢……小河的水聞到花香,也悄悄停了下來,它想留住這甜甜的花香……小朋友,你們聞到了茉莉花香了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感受將生活中的物品運用於音樂活動中所帶來的創意性的表達方式。
2.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讓紙杯發出不同的聲響,表現出一定的節奏。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准備:
1.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用紙杯作打擊樂材料的表演視頻,嘗試模仿視頻中的不同動作讓紙杯發出不同的聲響。
2.將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的視頻資源添加到音樂區PPT節目菜單中,便於幼兒自主欣賞、學習。
3.紙杯4~6個,便於幼兒擺放、敲擊紙杯的操作台。
玩法說明:
幼兒在欣賞視頻的基礎上充分探索讓紙杯發出聲音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一種演奏方式和節奏型後,協商演奏的順序,合作表演。
指導要點:
1.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鼓勵幼兒自由探索讓紙杯發出聲音的方法。
2.引導幼兒通過協商共同明確演奏的順序,知道一輪演奏完後要重頭開始、循環表演。
小貼士:
在網路上搜索關鍵詞「節奏紙杯」,即可獲得多個用紙杯進行演奏的視頻,教師可選擇其中動作易於觀察、時長較短的視頻給幼兒欣賞,豐富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看懂圖譜,並在圖譜的提示下變化動作,學跳《請你戴上黃帽子》集體舞。
2.在表演集體舞的過程中體驗找朋友、外圈裡圈有規律戴帽子的快樂。
活動准備
圖譜;熟悉音樂《ELLO EVERYONE》;男孩女孩右手背上貼上綠(紅)點。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場
二、玩「領頭人」游戲:進一步熟悉音樂,復習律動,為集體舞作準備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頂黃帽子,我們來用黃帽子玩一個「領頭人」的游戲,戴上黃帽子,我現在是領頭人。(教師示範)
誰想成為領頭人?(請個別孩子做領頭人,並鼓勵孩子在第一、第二樂句處創編動作。)
三、學跳集體舞
(一)學習聽音樂找朋友,並學說對話
1.師:現在我這個領頭人要去找個好朋友,請你們邊做動作邊注意看,做什麼動作的時候我去找朋友的。
2.幼兒練習踏步、叉腰的動作。
3.師:找到朋友後,我還說了什麼話?這些話是在什麼時候說的?
小結:原來是在踏步的時候去找好朋友,還相互說:「給你戴上小黃帽。」「謝謝,不客氣。」
4.聽音樂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朋友後要相互說:「給你戴上小黃帽。」「謝謝,不客氣。」
(二)看圖譜學跳雙圈舞
師:接下來我們要很多的人一起來找朋友,那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你知道這個圖譜表示什麼意思嗎?你們能根據圖譜站好隊形嗎?
2.學習集體舞的第一段跳法(外圈男孩轉動方向)。
3.學習集體舞的第二段跳法(里圈女孩轉動方向),嘗試練習集體舞第二段(女孩里圈找朋友)。
4.嘗試練習集體舞第一、第二段。
5.學習集體舞第三段跳法,S形找朋友。
6.整體跳集體舞,看著三段集體舞的圖譜,連起來跳一遍。
四、結束活動
在音樂聲中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放鬆動作。
核心理念:自主
蘇州工業園區新洲幼兒園 周雋琰
集體舞是一種表達情感和交流的特殊方式,大班音樂活動「給你戴上小黃帽」以孩子熟悉的游戲「領頭人」為突破口,將可愛的「小黃帽」作為舞蹈道具,結合節奏歡快詼諧的音樂《HEILIO EVERYONE》,讓幼兒充分享受自主學習、自主游戲所帶來的快樂體驗。
巧用「小黃帽」,幼兒自主定「角」。整個活動以「游戲戴帽」為主線,一句朗朗上口的「給你戴上小黃帽」,你給我戴上,我再給你戴上,激起了男孩與女孩間自然、友好的互動,他們在角色轉換間主動體驗,自己去領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流動的小黃帽、變換的角色,喚起了幼兒對音樂和舞蹈的極大興趣。
圖譜「先行」,幼兒自主探究。藉助圖譜,幼兒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看懂圖譜,明白隊列的變化:男孩女孩怎樣站,誰先找朋友等等。圖譜的運用既省去了教師冗長的講解、繁瑣的示範,又讓幼兒在自主探究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會了跳集體舞。
貫穿「領頭人」游戲,幼兒自主創新。教師抓住了幼兒好勝、好學的心理,創設了一個生動真實,又富有挑戰的舞會情境「猜猜誰是領頭人」,從游戲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的選擇,都貼近幼兒的生活,體現兒童的情趣。幼兒在輕松的狀態下,更能創造性地投入動作的創編。不僅很巧妙地掌握了舞蹈動作,能愉快地進行隊形變化和交換舞伴,還為自己能把動作編進集體舞而自豪不已。
大班音樂活動「給你戴上小黃帽」,給孩子帶來自主的快樂,同時,教師注意用快樂的教學帶給孩子不同的快樂體驗,將幸福感具體化。探索快樂教學,將幸福教育作為終極方向,應是每一位教師孜孜不倦追求的。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動作,道具等感應節奏短短短短長。
2.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特點,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通過肢體動作,道具等感應節奏短短短短長。
2.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特點,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知道鋸木頭的工具,方法。
2.音樂CD,紗巾,鋼琴。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森林走一走,看一看森林裡有很多小動物,讓我們一起來向它們問好吧!先聽一聽老師是怎樣和小動物問好的?(小牛下午好.....等)。
2.師:你們看明白老師是怎樣問好了嗎?現在請你們來問好其他的動物。
二、基本部分:
(一)肢體感應節奏「咿呀咿呀喲」
1.幼兒完整地感受樂曲。
2.揮手游戲,再次感應完整樂曲。
3. 師:這個「咿呀咿呀喲」可調皮了,有時出來和我們玩游戲,有時藏起來不見了。現在我們仔細聽聽,它一出現的時候,揮你的小手。
4.創編動作
5.師:除了小手,還有身體的哪個部位可以和「咿呀咿呀喲」玩游戲?」
(二)道具感應節奏短短短短長
1.運用紗巾感應節奏短短短短長。
(1)出示紗巾,引導幼兒將紗巾變成一把鋸子。
(2)用紗巾練習鋸木頭的本領。
2.通過游戲感應節奏短短短短長。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教學活動目標:
在嘗試學習中國武術的動作中,感受中國武術的力量和精神。
活動准備:
音樂(中國功夫)、動作圖片、紅腰帶若干、錄像(李連傑武打片段、武術的種類PPT)
活動過程:
導入:猜猜看,我最近在學一種什麼本領呢?(中國功夫)想不想看我給你們露一手?(想)可是我才剛剛開始學,表演的不太好,請你們看看我師傅的表演吧!
一、感受學習
1、明星演示中國功夫(視頻)
先來認識一下我的師傅,看看他是誰?你們認識他嗎?(李連傑)他叫李連傑,他可是我們中國有名的武術明星。
2、 幼兒經驗展現
(1)你喜歡他的哪個動作?
(2)再看一次把你喜歡的動作記下了
(3)你還會其他什麼武術動作?來試試看。
小結:現在我們知道武術有很多動作,打起來是很有精神、有力的。
二、分組分散學習
3、 武術秘籍
(1)、我是跟師傅學的中國功夫,那我師傅和這些武術明星的功夫都是怎樣練出來的呢?
(2)、看,是從這些《武術秘籍》上學來的。看看都有些什麼秘籍。
華山秘籍 少林秘籍 武當秘籍
4、四人一組,5、 每組一份秘籍,6、 聽音樂學動作。
(1)、我們今天有多少小朋友來學武術?12個小朋友,三本秘籍(分成三組)怎麼分?每組幾個人?
(2)、你們來看看秘籍上的動作來學一學,然後把四個動作連起來做一做。
(3)、聽音樂做動作:音樂一共有四句,一句做一個動作(做兩遍)
(4)、提問:跟音樂練武術時怎麼樣就能練整齊?(音樂變動作就變)
三、武林大會(功夫大賽)
現在我們要舉辦武林大會,看看哪一組能得武林盟主。
(1) 發給幼兒紅腰帶,自己系一系。(像系鞋帶一樣,兩個朋友碰碰手,繞個圈拉一下,再繞一次)
(2) 請幼兒再次看動作,准備比賽
選評委
(1)、第一回合,我們來比整齊。到底哪兩個隊先勝出呢?請評委老師舉手錶決。
(2)、第二回合,我們來比力量和精神。請輸的那一派當評委(贏的用中國功夫的動作來感謝評委老師。)
小結:中國功夫需要在不斷的練習才能打得好。
四、延伸:武術的種類
❻ 中班音樂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歌曲的勞動風格,學習邊唱歌邊用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2.根據音樂的快慢變化拍出節奏型。
3.體驗用"嗬嗨"的語言表現歌曲的力度。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加油干》和《瑤族舞曲》A段的音樂磁帶各一盤、錄音機。
2.幼兒用書:《加油干》。
活動過程:
(一)對比欣賞樂曲《加油干》和《瑤族舞曲》的A段。
1.教師出示一張幼兒抬桌子的圖片。幼兒傾聽《加油干》和《瑤族舞曲》的A段,將圖片與樂曲進行匹配。
教師: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聽聽老師放的兩段音樂,覺得哪一段音樂和小朋友做的事情比較像?
2.帶領幼兒在《加油干》中的重音處匹配上語音節奏。
教師:你們聽聽在音樂的什麼地方,需要我們使很大的勁呢?、
3.教師和幼兒共同在《加油干》的重音處口呼語音節奏。教師反饋幼兒的語音節奏,例如"嘿嘿""嘿喲"等。
教師:現在我們聽著音樂在最用勁的地方說"嘿嘿"。
(二)學唱歌曲《加油干》。
1.教師范唱歌曲《加油干》。
教師:聽聽我是怎麼為大家加油的吧!
2.教師和幼兒共同學唱歌曲2到3遍。
3.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和力度。
(三)教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用拍手的動作表現歌曲。
1.教師:我們用拍手的動作為他們加油!請大家邊唱歌邊拍手。
2.教師引導幼兒反思自己拍手的節奏。
教師:音樂慢的地方,我們拍手的速度怎麼樣?音樂快的地方,歐姆拍手的速度又怎麼樣呢?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表現音樂。
4.幼兒邊聽音樂邊練習身體動作。
5.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教學反思:
節奏樂「加油干」大家肯定非常熟悉,是一首勞動號子曲,這首樂曲節奏活潑、輕快、旋律優美。為了更好地將節奏樂和勞動的音樂融合,我根據我班幼兒節奏樂發展的實際情況,並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設計了此次活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的需要為主導,以一定的情境為依託,以互動的過程為支撐,以豐富的情感為內驅力,將活動推向高潮。整個課堂表現出了活潑、輕快的氣氛,課堂民主、平等,幼兒充分地體驗到了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喜悅。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生長在海邊的人,「船」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傳統的「賽龍舟」「劃船比賽」,卻已經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孩子們更是無從知曉。特別是具有鮮明特色的勞動號子的音樂,幼兒較少接觸過。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學會用雄壯有力的歌聲、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特點,我選擇了中班音樂活動「劃船」,引導幼兒感受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體驗歌唱的樂趣。
活動目標:
一、感受具有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學慣用雄壯有力的歌聲、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二、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嘗試創編動作。
重難點:
1、重點:初步學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具有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
2、難點:理解勞動號子在劃船比賽中的作用。
活動准備:
電子琴、自製圖片、圖譜、劃船比賽的VCD、一面小鼓。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劃船比賽VCD,感受劃船比賽時你追我趕的氣氛。
1、教師提問:他們在做什麼?他們是怎樣劃船的?(引導幼兒學做劃船動作)
2、結合練聲,氣息練習,引導幼兒用 「嘿呦!嘿呦!嘿嘿!」「加油!」的助威聲為劃船比賽鼓勁兒,同時感受勞動號子的作用。
二、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1、教師有感情地清唱歌曲。
提問: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些什麼?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第一段。
提問: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這首歌?(引導幼兒用雄壯有力的聲音唱歌)
3、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嘗試創編動作。
4、初步學唱歌曲第二段,嘗試創編動作。
(1)提問:哎呀!不好,起風了,風浪越來越大,小船搖搖晃晃的,怎麼辦?
(2)引導幼兒創編多人合作劃船的動作。
(3)幼兒跟著老師學唱歌曲第二段。
三、 進行勇敢、團結的品德教育。
四、 完整學唱歌曲,並進行表演。
1、分組進行表演。
2、教師敲小鼓,幼兒聽鼓點進行表演。
五、 幼兒做劃船動作出活動室。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欣賞,使幼兒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使用了薩克斯演奏。
2、根據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並能感受 A段音樂的起止,能按音樂的節奏用動作來表現。
3、鼓勵幼兒樂意與同伴合作,分角色進行表演。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准備
圖譜、錄音機及磁帶、薩克斯
活動過程
(一)隨《新疆舞》的音樂跳入場。
師:剛才我們跳了什麼舞?(《新疆舞》),你覺得新疆舞的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呢?(引導幼兒說出新疆舞的音樂很歡快,很高興)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爸爸老師,我們掌聲歡迎,爸爸老師手上拿的是什麼呀?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請爸爸老師告訴我們吧。(這是薩克斯)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問爸爸老師呢?(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問問題)
(二)欣賞樂曲,感受樂曲ABA結構。
1、師:今天,爸爸老師還給我們用薩克斯帶來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2、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呢?(引導幼兒說出很流暢、很舒服、很優美)師:這段音樂就是由薩克斯吹奏的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茉莉花》,蘇南地區的民歌聽起來比較慢,給人的感覺就向你們說的很舒服、很優美。好,我們再來欣賞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畫筆,我們一起來畫音樂吧。(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3、師:你們畫的真不錯,閉上你們的小眼睛,看,誰飛來了?(蝴蝶飛來了)它飛到我的花園里。(出示圖譜)(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師:你們發現我的花園圖譜什麼地方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你覺得這段音樂說了些什麼呢?除了蝴蝶在飛,你還想到了別的什麼呢?(讓幼兒自由地說,再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
4、幼兒隨音樂自由地表演。(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三)欣賞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1、組織幼兒聽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師:蝴蝶來到花園里,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讓我們來看一看它歇了幾次呢? (A段音樂1次、停止)
2、啟發幼兒用開花的動作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當蝴蝶飛到花上歇一會的時候,我們手中的花就開一次。(A段音樂1次、停止)
3、啟發幼兒用各種動作來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除了可以用開花的動作來表現這八個樂句外,你們想想看,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幼兒自由回答,並給予幼兒肯定。)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把你想的各種動作跳出來。(A段音樂1次、暫停)
(四)欣賞B段音樂,結合圖譜表現B段音樂。
師:花園里除了有蝴蝶飛,還有什麼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還有小蜜蜂、有雲彩、有蝸牛)誰來做花?(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動物們和花兒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樂一次)
(五)欣賞最後一段音樂,幼兒隨音樂表現。
師:天黑了,小動物們該回家了,它們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高高興興回家了。(A段音樂一次)
(六)完整欣賞音樂。
師:今天,我們欣賞了用薩克斯演奏的一首蘇南地區的民歌《茉莉花》,讓我們聽著《茉莉花》的音樂一起去春遊吧,來,坐上我們的小船,准備出發羅! (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七)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反思
《茉莉花》這首樂曲非常優美,它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中國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對於我們北方的孩子來說,他們對茉莉花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陌生的。那麼如何讓幼兒欣賞,從哪方面欣賞?於是我們煞費苦心,認真分析歌曲內容、旋律性質。最後決定從情感的熏陶入手,讓幼兒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朵形態各異,充滿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了各領域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個環節過渡自然得當,都有小結與教育意義。讓學生們喜愛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們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於著急走流程,忽視了某些細節。在看圖提問枯萎茉莉花時,沒有引導幼兒表達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語言組織不是很精練。在以後的活動中,一定要沉下心來備好每個環節,真正面對孩子,把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做個有心人、用心人。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感知音樂《七士進階》的基礎上,能在長音與重音處准確做出打蚊子動作。
2、樂意參與音樂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感知音樂中的長音與重音,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活動准備
1、 音樂圖譜《打蚊子》
2、 音樂《七士進階》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聽音樂進場。
1、師:孩子們,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進來吧。
二、欣賞音樂,初步熟悉音樂《打蚊子》的旋律。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也很玩的音樂。讓我們閉上小眼睛,一起來聽一聽音樂,聽完後,告訴劉老師你好像聽到了什麼?
2、請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三、進一步欣賞音樂,熟悉與理解音樂的長音與重音,並能做出相應的打蚊子動作。
1.幼兒欣賞第一遍音樂《打蚊子》。
師:孩子們,你們說得很好,其實這首音樂講述的是小動物開音樂會與小蚊子來搗亂的故事。讓我們再來聽一聽音樂,你覺得哪裡是是小動物跳舞的音樂?哪裡是蚊子飛來的音樂?
2、幼兒欣賞第二遍音樂《打蚊子》。
讓我們來聽一下是不是這樣的。(在長音處做蚊子飛的動作)
3、幼兒欣賞第三遍音樂《打蚊子》。(教師示範拍蚊子)。
師:蚊子真討厭,我要把他趕走,聽聽在音樂的哪裡是打蚊子?
4、看圖譜聽音樂,重點在重音處打蚊子。
教學建議:對於幼兒出現的小狀況予以提醒調整。
四、在「打蚊子」的游戲中進一步聽辨長音與重音,並能准確做出打蚊子的動作。
1.師幼共同做打蚊人。
2、教師做蚊子,幼兒做打蚊人。
3、分角色玩游戲。
請一部分小朋友圍成圓圈做打蚊人,3-5個小朋友在圓圈內做蚊子。
五、結束部分
現在蚊子都被我們趕走了,讓我們跟狼狽逃走的蚊子再見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
2、能夠主動隨音樂的節奏,為生日創編動作。
3、體驗參與音樂游戲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生日活動的樂趣。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准備:
課件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是小劉老師的生日,我邀請你們一起去參加它的生日會,好嗎?
二、欣賞音樂,分析音樂結構,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
1、第一遍:安靜完整傾聽音樂。
師:你聽了這個音樂感覺如何?
2、第二遍:小手動一動。
師: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小手動一動,節奏變換的時候我們小手的動作也要有變化。
3、第三遍:個別幼兒隨音樂表演節目。
師:請幼兒隨音樂表演節目
4、第四遍:個別幼兒隨音樂表演節目。
師:讓我們站起來再跟著音樂跳一跳吧。
5、看圖譜完整欣賞。
三、集體游戲:吹蠟燭。
四、延伸活動:吃蛋糕
小網路:生日(birthday),既指一個人出生的日子,也指一個人的出生日紀念日。傳統中國人以農歷計算生日,小孩子一周歲的生日稱為「周歲」,有各種習俗。老年人的生日稱為壽日,在50歲以上逢十可稱為大壽。在中國的傳統中,生日吃長壽面和雞蛋。現代西風漸進,不少人以陽歷計算生日,慶祝方式也改為蛋糕和蠟燭。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一、設計思路:
從第三周開始我們開展「常見的小工具」這個主題,怎麼找個適意的切入口呢?我思考了一下,我想應該從小朋友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小工具開始,比如:剪刀、紙、筆等,因此我就選擇了「剪刀」這個切入口,但是我知道幼兒經常使用剪刀,怎麼樣既能引起幼兒興趣,又能提升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呢?我想了想應該從「有趣」入手,因此就預設了「有趣的剪刀」這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多種常見剪刀,了解它的作用及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通過模仿剪刀的音樂活動,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三、活動准備:
多種剪刀實物;拼圖(燕子、魚、蝴蝶結)。
四、活動過程:
1、展示師生共同收集的剪刀,引入主題。
2、師生共同交流介紹自己的剪刀。
(1)師生互動介紹。
(2)重點認識畫匠用的剪刀;多功能剪指甲小剪刀;綉花剪刀;花邊剪刀;醫用剪刀;理發剪刀;裁縫剪刀。
(3)老師小結:「我們的剪刀有大有小,而且能為我們作那麼多事情,我們的生活真是離不開剪刀。」
3、出示拼圖,讓幼兒猜事物。
(1)老師:「我還發現一個剪刀的秘密,那就是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形狀長得很象剪刀呢?你們有發
現嗎?誰能告訴我?」
(2)出示拼圖,幼兒猜。
4、音樂游戲。
(1)老師:「我們來找找我們身上有那些部位長得象剪刀?」
(2)改編歌曲《我有小手》,運用肢體模仿剪刀唱唱跳跳,感受快樂。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涉及領域: 音樂
活動目標:
1、歌唱身邊的工具給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的方便。
2、在參與歌唱,與同伴交流,創編歌詞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信息。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准備:
正面是綠色,反面是紅色的「紅綠燈」大卡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歌唱身邊的工具給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的方便。
1、復習歌曲「粉刷匠」。
師:請小朋友先一起來復習一下歌曲「粉刷匠」。
2、體驗身邊的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二)在參與歌唱,與同伴交流,創編歌詞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信息。
1、學唱新歌《計算器》。
(1)傾聽教師范唱。
師:你都聽到了什麼?原來計算器在學習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方便。
(2)集體說歌詞並完整學唱,注意唱好歌曲中的附點音符。
2、創編新歌詞。
⑴ 說說學習上還有什麼工具。如:「我的電腦……,上網游戲看新聞,一按滑鼠就知道」等。
⑵ 說說生活上的工具。如:「豆漿機、榨汁機等」,說出它們的作用,並替換原有歌詞後,再進行歌唱。
⑶ 唱一唱自己編的歌曲,同享活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
當幼兒熟悉歌曲後,在歌曲的最後兩句,教師還可以啟發幼兒做出各種表示友好的動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處的積極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時,用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後半部分時,用歡快的情緒表示同伴間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❼ 小學音樂茉莉花教案
知識與能力目標: 學生學會演唱 《……》歌曲,理解歌詞大意,體會歌曲的意境和情緒,使學生學會……的唱法拍曲譜。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介紹作者、歌曲背景,讓學生在學唱歌曲之前簡單了解歌曲基本信息。通過初次聆聽,使學生感受歌曲節奏和意境;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了解歌曲的含義和表達的情感。通過教師逐句逐節部分范唱,學生跟唱的形式,帶領學生學唱歌曲。通過輪唱接龍游戲,學生獨立演唱,使學生掌握歌曲唱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尊重藝術,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GLxQu7BFiX34i47kWvmnCw?pwd=pari 提取碼: p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