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城杜鵑花
Ⅰ 不輸喇叭河!100多平方公里的杜鵑花海等你來打卡!
這里 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 每年的3—5月是最佳觀花期,5—10月是最佳避暑期。
無論哪個季節去,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景區轄區面積700平方公里,其中杜鵑花面積達到125.8平方公里
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原生杜鵑林被譽為 「地球綵帶、杜鵑王國」 ;
在這里你會看見延綿的青山,在青山上,五顏六色的花瓣點綴出一幅美麗的畫卷。
這里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准,負氧離子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2萬多個,森林覆蓋率達80%,被譽為 「 養生 福地、清涼世界」 。
暮春3月中旬至5月下旬各種杜鵑花競相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五彩繽紛。
這是一座規模宏偉的天然花園,以天然的杜鵑花海而得名。 歷史 曾有「杜鵑花似海,穹山留異香」之美稱。因原生杜鵑林帶綿延百里, 故稱 「百里杜鵑」 。
這里不僅是杜鵑花的海洋,而且還是參天古樹雲集、山水林洞輝映、珍禽異獸棲息的原始森林 旅遊 景區。
地處喀斯特發育地區,形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有普底的紅岩峰、白岩峰,金坡的五指峰等山峰景觀;有峭壁如削,蔚為壯觀的花底岩懸崖景觀;有形似鳥嘴,很親近的相對著,似竊竊私語的「對嘴岩」奇石景觀;有金坡的大坑洞、嘎木與仁和交界處的燕子洞,洞內有米底河伏流從花底岩峽谷湧出,水流湍急,轟聲如雷,只見其聲,不見其影的溶洞景觀;有水面寬闊,清澈明亮,寧靜秀麗,休憩療養的理想場所移山湖。
黃坪十里杜鵑
黃坪」十里杜鵑「景點位於普底景區,是百里杜鵑的縮影、代表和精華。在這十里范圍內,杜鵑花種類繁多,色彩豐富,花色多變。登高四望,花區宏大場面盡收眼底,這一山全是紅色,艷如雲霞,那一山呢?又全是白色杜鵑,如白雪皚皚,嫻靜淡雅,此外還有紫杜鵑山,金杜鵑山、混色杜鵑山,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黃坪所在的普底鄉,少數民族佔60%,民俗獨特,少數民族節日正直杜鵑花盛開的季節,彝族的插花節、火把節等活動豐富多彩,其民族風情令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花海
杜鵑花生長在高海拔、低緯度地區,百里杜鵑林帶呈環狀分布,延綿50餘公里,寬約1~5公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暮春三月,竟相怒放,繁花似錦。初步查明,百里杜鵑風景區有馬纓杜鵑、大白花杜鵑、水紅杜鵑、露珠杜鵑等41種,佔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全部。花色多樣,絢爛生輝。每年3月到5月次第開放,百里花山色彩繽紛,猶如廣袤的錦緞華章鋪山蓋嶺,百態千姿。被譽為「地球綵帶、世界花園」。
百里杜鵑大草原
百里杜鵑大草原距普底中心花區4公里,總面積近6萬畝,呈環狀和梯狀分布,植物多為高山矮化杜鵑及原生灌木為主。由於受高海拔氣候和風力影響,植被生長極為奇特,形成獨具特色的天然盆景園;草原上的天坑星羅棋布,極具觀賞價值;喀斯特地貌風格獨具,山形奇峰突出,聳立危岩讓人驚嘆,被稱為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神奇童話。
雲台嶺
雲台嶺杜鵑花林區內,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鮮花大的數十根樹干簇生一蔸,小的獨樹一株,舒影橫斜。高的一仗有餘,求枝舒展;低的不過盈尺,楚楚可憐。花多的上萬朵,團花簇景。花少的一兩支,孤芳獨秀,杜鵑樹干奇形怪狀,宛如一株株巨大的天然盆景。
移山湖
移山湖,周圍青山如黛,山水綢繆,水中有島,島上有花。春來杜鵑爛漫,惹來八方遊客;秋至層林盡染,醉倒一湖鷺烏。島上閑情,鳥啼花間樹;湖上盪舟,人在畫中游。設若春宵,野外鵑聲驚客夢;設若夏夜,湖畔蛙語伴君眠。百里杜鵑湖是雲貴高原上一道純潔無瑕的風景,是人類疲憊心靈返璞歸真的皈依地。
千年一吻
「千年一吻」景點,又叫「對嘴岩」。「千年一吻」由兩座形似親吻的山岩構成,左岩高大、右岩矮小。兩岩底下形成深谷,谷內幽深,冬暖夏涼,與周圍的杜鵑花相輝映。一年四季,谷外景色或奼紫嫣紅或冰封雪蓋,不過任憑谷外寒來暑往,景色多變,谷內始終保持迷人的春色。
白馬坡
白馬坡景點四面環山,山上有一棵馬櫻杜鵑花樹,樹徑80.18厘米,樹圍約258厘米,樹高約7米,據測樹齡有1270多年。常年開花成千上萬。人們稱它為杜鵑花中的白馬王子。這株杜鵑「花王」,好象所有的杜鵑花都在杜鵑王的統領下,競相綻放,左山是花,右山是花,山上是花,山下是花,真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五彩路
「五彩路」顧名思義就是五種顏色的路。其實,原來這個地方老地名叫「五叉路」。因為有五條路可以通過花區,後來人們發現盛花季節,五條路上落英繽紛,非常美麗,就將「五叉路」改為「五彩路」了。「五彩路」是杜鵑花品種比較集中、齊全的景點,紅的有大紅、深紅、亮紅、水紅、肉紅、粉紅,白的有純白、黃白、紫白、灰白、綠白,紫的有深紫、淡紫、紅紫、深紅紫、薔薇色、玫瑰色,黃有乳黃、鵝黃、淺黃、綠黃、棕黃等,鮮薔薇色的是團花杜鵑,乳黃泛白的露珠杜鵑,淡紅變紫的是迷人杜鵑,淺肉色的是皺皮杜鵑,玫瑰色的是錦綉杜鵑。
覽勝峰
覽勝峰的紅杜鵑像翻滾的火龍,如升騰的烈焰,並非一種色,馬櫻最紅,紅紅火火、大紅刺眼,深紅、亮紅、水紅、淡紅、肉紅、粉紅……紅紅的一片,著實透心惹眼。覽勝峰的白杜鵑如雲海翻浪、滄海桑田,白得透亮,潔白無瑕,有黃白粉帶,紫白、灰白、綠白……白色茫茫。覽勝峰的紫杜鵑如孔雀開屏,淡紫紅、深紫紅、玫瑰紫彩霞滿天、嬌貴秀麗,清翠欲滴。覽勝峰的黃杜鵑黃的高貴、黃的嬌妍、黃的富貴,淺黃、綠黃、淡黃……顯得雍榮華貴。
初水花源
是百里杜鵑夏季避暑系列之——初水花源激情漂流處,長3公里,泉水自山澗與茂林間匯流而成,河道總落差百餘米,時而狹窄湍急,時而寬闊平緩,河岸沿途青山疊嶂、風光旖旎、可抬頭觀山色,俯首賞清波。
數花峰
「數花峰」是整個普底花區的最高峰。這里可看到杜鵑花峰連綿不斷,此起彼伏。粉團杜鵑,銀妝素裹,近觀像白鶴戲水,遠看如雲海翻騰;紅杜鵑花紅似火、分外熱烈,花團錦簇,艷麗光彩;迷人杜鵑,色彩繽紛,璀璨絢麗。身處花叢中,如同夢幻世界一般。
畫眉嶺
畫眉嶺曾經是金黃色的金畫眉的家園。多年以前「百鳥中的歌王」金畫眉的婉轉清脆的叫聲是這里最動人的「風景」。有農諺道:「煙雨蒙蒙好風光,畫眉聲中春播忙。」陽春三月,杜鵑花開,畫眉歡唱,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時機。由於這里風景別致,成了各族青年男女對歌談情的理想場所。
1、成都→蓉遵高速→廈蓉高速→畢節繞城高速→杭瑞高速→百里杜鵑站→抵達百里杜鵑景區。(推薦路線)
2、成都→蓉遵高速→廈蓉高速→畢節繞城高速→黔大高速→百里杜鵑西站→抵達百里杜鵑景區。
Ⅱ 杜鵑花為什麼又名映山紅
映山紅,有的地方稱山石榴,滿山紅等,是一種常見落葉小灌木,廣泛分布於我國境內,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在鹼性土壤很少發現。映山紅深受國人喜愛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源於映山紅本身之嬌艷,春日裡紅若火焰、燦如朝霞、或三五成叢、或漫山遍野,熱烈而奔放,催人奮發向上;二是因為一首紅歌《映山紅》:寒冬臘月盼春風,若要盼得紅軍來,嶺上開遍映山紅......膾炙人口的歌詞深深感動著幾代人。
其實映山紅學名杜鵑,這又與中國一個古老的傳說「杜鵑泣血」不謀而合,很是奇妙哈,那「杜鵑泣血」的傳說又是怎麼說的呢?李商隱《錦瑟》「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詩句就道出了這個典故的精髓。
相傳古時候,四川有個古蜀國,國王叫望帝,望帝是個非常賢明的國王,將蜀國治理的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深受百姓愛戴。
某一年,在湖北荊州一口水井裡,有個鱉精幻化出人形,降臨人間,自稱「鱉靈」,可是不知啥原因,剛一到人間便莫名的死去,屍體沿河飄零,奇怪的是屍體一到河中,河水便倒流,本向東流的河水一路西去,就這樣沿著荊水、順著長江,西流過三峽,經巴瀘,到了岷山腳下,鱉靈又緩過氣活過來了,他便去拜訪望帝。
可是看見聖明的望帝愁眉苦臉,忙詢問原因,原來富饒的蜀國最近來了一群妖怪,它們使用妖術,將川西的巨石壘砌成崇山峻嶺,阻擋河道,導致河水泛濫,大片良田被淹,民眾苦不堪言,無法正常生產生活,可又沒有辦法驅趕妖怪,望帝因此焦慮不安,為百姓憂心忡忡。
鱉靈聞言,自告奮勇去降服妖魔。鱉靈果然神通廣大,很快降服了妖魔,劈開阻塞河道的巨石,將洪水引入長江,蜀國又恢復了以前的繁榮。望帝見鱉靈精明能幹,便將王位讓與鱉靈,自己隱居西山,不再過問朝政,鱉靈便成了後來的「叢帝」。
可是後來叢帝居功自傲,慢慢的貪圖享樂,不再體恤民情,百姓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消息傳到望帝耳中,望帝不忍百姓受苦,想去勸說叢帝,便下山准備進城。可叢帝眼見老國王欲進城,聽信讒言,緊閉城門,望帝不得入城,只好繞城號啕大哭,幻化成一隻杜鵑鳥,飛進城中,終日圍著叢帝鳴叫:「民貴喲、民貴喲、民貴喲......」提醒叢帝改過自新。
望帝幻化的杜鵑鳥終日啼鳴,日夜不息,直至啼破了嘴,叫破了喉,鮮血淋漓,鮮血灑落蜀國城池內外,滴灑的鮮血化作了杜鵑花,開滿山坡,而叢帝也終於覺醒,心中羞愧,重理朝綱,親民理政,蜀國又恢復往日的繁榮,百姓也過上了安康的日子。
Ⅲ 鎮江市的市花是什麼以及該花入選的理由
杜鵑花
杜鵑花:鶴林寺素以唐代杜鵑花馳名。《鶴林志》載:「杜鵑花高丈內余,春日花開,傾城游容賞」。唐詩人李紳有詩雲:
鶴棲峰下青蓮宇,花發江城世界春。
紅照日高殷奪火,紫凝霞曙瑩銷塵。
如此好花,難怪要「傾城游賞」。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外國僧人將杜鵑花種在缽盂中,自天台攜來,每年暮春開花,見到兩個朱裳女子,隱現於花叢中,傳謂「花神」。又傳說,唐朝曾於重九盛開,轟動整個鎮江城。現在杜鵑花是鎮江市市花,在鶴林寺等地廣泛種植,穀雨前後,是觀花最佳季節。
Ⅳ 杜鵑花的花語是什麼
很早很早以前,位於四川的蜀國有個國王,名叫望帝。望帝是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他愛百姓也愛生產,經常帶領四川人開墾荒地,種植五穀。辛苦了許多年,把蜀國建成為豐衣足食、錦綉一般的天府之國。 杜鵑花
有一年,在湖北的荊州地方,有一個井裡的大鱉成了精靈,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剛從井裡來到人間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屍在哪裡,哪裡的河水就會向西流。於是,鱉精的屍體就隨著西流水,從荊水沿著長江直往上浮,浮過了三峽,浮過了巴瀘,最後到了岷江。當鱉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時候,他突然活了過來,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稱叫做「鱉靈」。說來也巧,鱉靈正碰見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長嘆,便忙問為什麼如此惆悵。望帝見到鱉靈,非常喜歡他的聰明和誠懇,便告訴了他緣故。 原來,有一大群被蜀人燒山開荒趕走的龍蛇鬼怪,不願離開天府之國的寶地,更不情願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園建成樂園,他們便使了妖術,把現在川西原來一帶的大石,都運到夔峽、巫峽一帶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嶺,砌成龍穴鬼窩,天天在那裡興風作浪,將萬流歸海的大水擋住了。結果,水流越來越大,水位越來越高,將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無情的洪水裡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們生活的地方,變成了又黑暗又污穢的海底。這種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飯不香,心中難受。 鱉靈聽後,便對望帝說:「我有治水的本領,我也不怕什麼龍蛇鬼怪,憑著我們的才智一定能戰勝邪惡。」望帝大喜過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開河放水救民。 鱉靈領了聖旨,帶了許多有本領的兵馬和工匠,順流來到巫山所在,和龍蛇鬥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惡頑劣的龍蛇捉住,關在了灧澦堆下的上牢關里。接著,他又帶領人們和鬼怪拚鬥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惡狡猾的鬼怪捉住,關在了巫山峽的鬼門關里。然後,鱉靈著手把巫山一帶的亂石高山,鑿成了夔峽、巫峽、西陵峽等彎曲峽谷,終於將匯積在蜀國的滔天洪水,順著七百里長的河道,引向東海去了。蜀國又成了人民康樂、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 望帝是個愛才的國王,他見鱉靈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才能又高於自己,便選了一個好日子,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將王位讓給了鱉靈,他自己隱居到西山去了。 鱉靈做了國王,便是「叢帝」。他領導蜀人興修水利,開墾田地,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百姓過著快樂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過著清心寡慾的日子。 可是,後來情況慢慢起了變化。叢帝有點居功自傲,變得獨斷專行,不大傾聽臣民的意見,不大體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們為此愁起來啦。 消息傳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著急,常常食不好寢不安,半夜三更還在房裡踱來踱去,想著勸導叢帝的辦法。最後,他還是決定親自走一趟,進宮去勸導叢帝。於是,第二天早晨,他便從西山動身進城去訪叢帝。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誠心誠意地期望叢帝能悔過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後面,進宮請願,結果,便連成了很長很長的一支隊伍。 這一來,反而把事情弄僵了。叢帝遠遠地看見這種氣勢,心裡起了疑惑,認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帶著老百姓來推翻他的。叢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緊閉城門,不得讓老王和那些老百姓進城。 望帝老王無法進城,他靠著城門痛哭了一陣,也只好無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叢帝清醒過來,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辦法進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終於想到只有變成一隻會飛的鳥兒,才能飛進城門,飛進宮中,飛到高樹枝頭,把愛民安天下的道理親自告訴叢帝。於是,他便化為一隻會飛會叫的杜鵑鳥了。 那杜鵑撲打著雙翅飛呀飛,從西山飛進了城裡,又飛進了高高宮牆的裡面,飛到了皇帝御花園的楠木樹上,高聲叫著:「民貴呀!民貴呀!」 那叢帝原來也是個清明的皇帝,也是個受到四川百姓當成神仙祭祀的國王。他聽了杜鵑的勸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後,便更加體恤民情,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經變成了杜鵑鳥,他無法再變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決心要勸誡以後的君王要愛民。於是,他化為的杜鵑鳥總是晝夜不停地對千百年來的帝王叫道:「民貴呀!民貴呀!」但是,以後的帝王沒有幾個聽他的話,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紅了,還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著「民貴」! 後代的人都為杜鵑的這種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動,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鄭重地傳下了「不打杜鵑」的規矩,以示敬意。
Ⅳ 關於杜鵑的詩句大全
1.杜鵑花詩句大全
自唐代以來,吟詠杜鵑花的詩不絕於耳。
如:白居易:「杜鵑花落杜鵑啼,晚葉尚開紅躑躅。」「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成彥雄:「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李白:「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韓愈:「三月松少步,躑躅紅千層。」
蘇軾:「楓林翠壁楚江邊,躑躅千層不忍看。開卷便知歸客路,劍南樵叟為施丹。」
楊萬里:「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祥,清溪倒照映山紅。」
2.關於杜鵑花的五言律詩
宋陳允平《望江南》:「鸚鵡州邊鸚鵡恨,【杜鵑】枝上杜鵑啼。
1、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2、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3、唐李白《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4、唐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5、唐李賀《老夫采玉歌》: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老夫飢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6、唐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盤嶺》:獨游千里外,高卧七盤西。山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8、唐溫庭筠《碧磵驛曉思》: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9、唐崔塗《春夕》: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發春唯滿鏡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10、唐柳中庸《聽箏》: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11、唐李群玉《黃陵廟》: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啼妝自儼然。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
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12、唐無名氏《雜詩》: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13、宋文天祥《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
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
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14、宋文天祥《金陵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15、宋王安石《出城訪無黨因宿齋館》:關外尋君信馬蹄,謾成詩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映,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談還喜共,經年勞逸固難齊。生涯零落歸心懶,多謝殷勤【杜宇】啼。
16、宋王安石《十五》: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17、宋蘇軾《築堤》:六橋橫截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
昔日珠樓擁翠鈿,女牆猶在草芊芊。東風第六橋邊柳,不見黃鸝見【杜鵑】。
18、宋晁補之《臨江仙·信州作》: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葯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杜鵑)】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19、宋賀鑄《子夜歌》: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
王孫何許音塵絕,柔桑陌上吞聲別。吞聲別,隴頭流水,替人嗚咽。
3.誰有以杜鵑花為主體的詩歌或詞令
【詩詞】——杜鵑花 宋•楊萬里 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欄, 清溪倒照映山紅。 【詩詞】——山石榴寄元九 唐•白居易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江城上佐閑無事, 山下劚(zhú)得廳前栽。
爛熳一闌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麹塵。
淚痕裛損燕支臉, 剪刀裁破紅綃巾。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閑折兩枝持在手, 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 去時正值青春暮。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當時叢畔唯思我, 今日闌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詩詞】——浪淘沙 杜鵑花 宋•高觀國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華。
可憐霧血染煙霞。記得西風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滿窗紗,倦客思家。故宮春事與愁賒。
冉冉斷魂招不得,翠冷紅斜。 【詩詞】——杜鵑花 唐•白居易 閑折兩枝持在手, 細看不是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 芙蓉芍葯皆嫫母。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4.百花深處杜鵑啼 的全詩是什麼
鷓鴣天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十里樓台倚翠微,
百花深處杜鵑啼。
殷勤自與行人語,
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
爭奈歸期未可期。
此詞吟詠詞人客中聞杜鵑啼聲而觸發的感慨,抒寫了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浩嘆。詞之結尾兩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 ,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起首兩句寫鵑啼的環境和季節。翠微,青翠的山色 ,如何遜《仰贈從兄興寧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與客攜壺上翠微 」。此處指青山,說在靠著青山的十里樓台的旁邊 ,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聽見了杜鵑啼叫。
「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說杜鵑在花間不斷地叫著,好象對「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諸黃鶯的隨意飛動,對人漠不關心,大不相同。取次,猶隨意,黃庭堅《次韻裴仲謀同年》:「煙沙篁竹江南岸 ,輸與鸕鶿取次眠。」也是用這個詞來寫鳥 。「行人」走在春色絢爛的優美環境中,心情本來是會愉悅的,但因為離家作客,所以聽了杜鵑叫聲,不免會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那麼,詞中所寫的美麗景色,又正好為杜鵑叫聲的感人作了反襯。
詞的下片由寫景轉為抒情,寫「行人」聞鵑啼的心理變化。過片後三句寫晴明的春日,杜鵑偏又賣弄它的叫聲 ,「行人」從夢中驚醒,聽到的還是聲聲的「不如歸去」。前面路上初聞鵑啼,感到「殷勤」;聽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話,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變得有點煩躁了。「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決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 ,有什麼辦法呢?這是在煩躁中的思念,說是自言自語行,說是對杜鵑的回答也行。這里表面上有埋怨鵑鳥無知、強聒難耐的意思 ,但歸根到底,是對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憤慨。這片詞,話說得比較直致,但內容還有曲折,特別是結句用反跌之筆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
5.言及「杜鵑」的詩詞有哪些﹖
雜詩 其一十二(唐·無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
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採桑子 其八(唐·花蕊夫人)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宿石磯(唐·元稹)石磯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風引杜鵑。 燈暗酒醒顛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
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唐·元稹)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暮春送人(唐·無悶)折柳亭邊手重攜,江煙澹澹草萋萋。 杜鵑不解離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山中有所思(唐·王岩)零零夜雨漬愁根,觸物傷離好斷魂。莫怪杜鵑飛去盡,紫微花里有啼猿。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一作鄉音聽)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春日(唐·韋庄)忽覺東風景漸遲,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樓上吹殘角,偃月營中掛夕暉。
旅夢亂隨蝴蝶散,離魂漸逐杜鵑飛。 紅塵遮斷長安陌,芳草王孫暮不歸。
江上逢故人(唐·韋庄)前年送我曲江西,紅杏園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鵑花發鷓鴣啼。
來時舊里人誰在,別後滄波路幾迷。江畔玉樓多美酒,仲宣懷土莫凄凄。
天仙子 其四(唐·韋庄) 夢覺雲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玉郎薄倖去無蹤。
一日日,恨重重,淚界蓮腮兩線紅。漫書五首 其二(唐·司空圖)溪邊隨事有桑麻,盡日山程十數家。
莫怪行人頻悵望,杜鵑不是故鄉花。江上送客(唐·白居易)江花已萎絕,江草已消歇。
遠客何處歸,孤舟今日發。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仍為此中別。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唐·白居易)雲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懶卻還。
將謂獨愁猶對雨,不知多興已尋山。才應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間。
最惜杜鵑花爛熳,春風吹盡不同攀。
6.古詩中杜鵑寓意什麼啊
李商隱《錦瑟》「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一: 相傳古蜀帝杜宇,號望帝,在亡國後死去。
其魂化為「子規」,即杜鵑鳥 他死後化鳥仍對故國念念不忘, 每每深夜時在山中哀啼, 其聲悲切, 乃至於淚盡而啼血。
而啼出的血, 便化成了杜鵑花 ps。 。
後以【杜鵑啼血】比喻哀傷至極。又因杜鵑鳥的啼聲似【不如歸去】, 後多用【不如歸去】 為思歸或催人返鄉之詞。
二: 杜鵑啼血 很早很早以前,位於四川的蜀國有個國王,叫做望帝。
望帝是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他愛百姓也愛生產,經常帶領四川人開墾荒地,種植五穀。
辛苦了許多年,把蜀國建成為豐衣足食、錦綉一般的天府之國。 有一年,在湖北的荊州地方,有一個井裡的大鱉成了精靈,幻成了人形。
可是,他剛從井裡來到人間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屍在哪裡,哪裡的河水就會向西流。
於是,鱉精的屍體就隨著西流水,從荊水沿著長江直往上浮,浮過了三峽,浮過了巴瀘,最後到了岷江。 當鱉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時候,他突然活了過來,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稱叫做「鱉靈」。
說來也巧,鱉靈正碰見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長嘆,便忙問為什麼如此惆悵。望帝見到鱉靈,非常喜歡他的聰明和誠懇,便告訴了他緣故。
原來,有一大群被蜀人燒山開荒趕走的龍蛇鬼怪,不願離開天府之國的寶地,更不情願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園建成樂園,他們便使了妖術,把現在川西原來一帶的大石,都運到夔峽、巫峽一帶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嶺,砌成龍穴鬼窩,天天在那裡興風作浪,將萬流歸海的大水擋住了。 結果,水流越來越大,水位越來越高,將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無情的洪水裡面。
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們生活的地方,變成了又黑暗又污穢的海底。這種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飯不香,心中難受。
鱉靈聽後,便對望帝說:「我有治水的本領,我也不怕什麼龍蛇鬼怪,憑著我們的才智一定能戰勝邪惡。 」望帝大喜過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開河放水救民。
鱉靈領了聖旨,帶了許多有本領的兵馬和工匠,順流來到巫山所在,和龍蛇鬥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惡頑劣的龍蛇捉住,關在了灧?碩嚴碌納俠喂乩鎩=幼牛執烊嗣嗆凸砉制炊妨司盤煬乓梗虐涯切┬岸窠蘋µ墓砉腫階。 卦諏宋咨較康墓礱毆乩鎩H緩螅盍樽攀職鹽咨揭淮穆沂呱劍涑閃速縵俊⑽紫俊⑽髁晟碌韌淝抗齲沼誚»慊謔窆奶咸旌樗匙牌甙倮鋶さ暮擁潰蚨ºHチ恕J窆殖閃巳嗣窨道幀⑽鋝崛牡奶旄? 望帝是個愛才的國王,他見鱉靈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才能又高於自己,便選了一個好日子,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將王位讓給了鱉靈,他自己隱居到西山去了。
鱉靈做了國王,便是「從帝」。他領導蜀人興修水利,開墾田地,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百姓過著快樂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過著清心寡慾的日子。
可是,後來情況慢慢起了變化。叢帝有點居功自傲,變得獨斷專行,不大傾聽臣民的意見,不大體恤老百姓的生活了。
人們為此愁起來啦。 消息傳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著急,常常食不好寢不安,半夜三更還在房裡踱來踱去,想著勸導叢帝的辦法。
最後,他還是決定親自走一趟,進宮去勸導叢帝。於是,第二天早晨,他便從西山動身進城去訪叢帝。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誠心誠意地期望叢帝能悔過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後面,進宮請願,結果,便連成了很長很長的一支隊伍。 這一來,反而把事情弄僵了。
叢帝遠遠地看見這種氣勢,心裡起了疑惑,認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帶著老百姓來推翻他的。叢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緊閉城門,不得讓老王和那些老百姓進城。
望帝老王無法進城,他靠著城門痛哭了一陣,也只好無奈地回西山了。 可是,望帝老王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叢帝清醒過來,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辦法進城去。
他又想呀想呀,終於想到只有變成一隻會飛的鳥兒,才能飛進城門,飛進宮中,飛到高樹枝頭,把愛民安天下的道理親自告訴叢帝。於是,他便化為一隻會飛會叫的杜鵑鳥了。
那杜鵑撲打著雙翅飛呀飛,從西山飛進了城裡,又飛進了高高宮牆的裡面,飛到了皇帝御花園的楠木樹上,高聲叫著:「民貴呀!民貴呀!」 那叢帝原來也是個清明的皇帝,也是個受到四川百姓當成神仙祭祀的國王。 他聽了杜鵑的勸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後,便更加體恤民情,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經變成了杜鵑鳥,他無法再變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決心要勸誡以後的君王要愛民。 於是,他化為的杜鵑鳥總是晝夜不停地對千百年來的帝王叫道:「民貴呀!民貴呀!」但是,以後的帝王沒有幾個聽他的話,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紅了,還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著「民貴」! 後代的人都為杜鵑的這種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動,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鄭重地傳下了「不打杜鵑」的規矩,以示敬意。
7.求有關花的詩句(最好是杜鵑花)越多越好~盡給我大量的,落紅不是
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4。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 5。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
(李頻《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風大發黃,棗花未落蔭桐長。
(李頎《送陳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晏殊《寓意》) 11。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
(道潛《臨平道中》) 1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4。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姜白石《除夜自石歸湖苕溪》) 15。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
(文天祥《金陵驛》) 16、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庄》 19、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0、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宋之問《有所思》) 南陌青樓十二重,春風桃李為誰容(賀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王維《輞川別業》)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絕句漫性》)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二首》) 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蕙蘭有恨枝猶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歐陽修《舞春風》) 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園》)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有情芍葯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秦觀《春日》)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一年春色摧殘盡,更覓姚黃魏紫看(范成大《再賦簡養正》)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徐陵《侍宴》)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洛賓王《晚泊》)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臨湖亭》)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李白《別儲邕至剡中》)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杜甫《為農》) 荷香隨坐卧,湖色映晨昏(劉長卿《留題李明府溪水塘》) 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歐陽修《和聖俞百花洲》) 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壯(杜甫《暮春》) 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偶居雜詠》) 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鄭喑《貶降至汝州廣城驛》)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岑參《送楊子》) 月朧朧,一樹梨花細雨中(陳克《豆葉黃》)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 高枝百舌猶欺鳥,帶葉梨花獨送春(杜牧《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范成大《碧瓦》) 玉容寂寞淚欄桿,梨花一枝春帶雨(白居易《長恨歌》)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 寂寂空庭春欲曉,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之問)。
桂香多露。石響細泉回(宋之問)。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劉禹錫)。江雲漠漠桂花濕,梅雨荔子然(蘇軾)。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一抹雕欄,噴清香桂花初綻(洪升)。
8.詩詞大全: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什麼意思
這二句出自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如下: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兩句開始正面實寫詞人羈旅郴州客館不勝其悲的現實生活。一個「館」字,已暗示羈旅之愁。說「孤館」則進一步點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單。而這座「孤館」又緊緊封閉於春寒之中,置身其間的詞人其心情之凄苦就可想而知了。此時此刻,又傳來杜鵑的陣陣悲鳴;那慘淡的夕陽正徐徐西下,這景象益發逗引起詞人無窮的愁緒。杜鵑鳴聲,是古典詩詞中常用的表遊子歸思的意象。以少游一個羈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寞孤館,所感受的是料峭春寒,所聽到的是杜鵑啼血,所見到的是日暮斜陽,此情此境,只能以「可堪」道之。 「可堪」者,豈堪也,詞人這重重凄厲的氣圍中,又怎能忍受得了呢?王國維評價這兩句詞說:「少游詞境最凄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變為凄厲矣。」
供參考。
Ⅵ 貴州畢節上百公里杜鵑花盛開,這里的景色有多美
美麗風景,誰人不喜歡?美麗風景,誰人不觀看?輪著一年四季的春季,我們都想著將美麗的風景盡收眼底。我很喜歡奼紫嫣紅的感覺,也很喜歡讓人美不勝收的景色!在這樣一個春意復甦的季節,我們都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有古城的地方,很多人都想出去看看大海,在大海的地方,很多人都想出進來看看美麗的古城?然而,在這個大地復甦,綠草青青的季節,人們都喜歡站在花海里享受花海一般帶來的美意!
因為百里杜鵑景區,它被譽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同時它也享受著“地球綵帶,世界花園”的美譽!
在出去玩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更美麗的風景,你會把心裡過不去的坎,融不掉的事都與內心合為一體,升華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Ⅶ 百里杜鵑最佳旅遊季節
百里杜鵑最佳旅遊季節
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省黔西、大方縣交界處,杜鵑品種佔世界5個亞屬中的4個,花色多樣,有鮮紅、粉紅、紫色、金黃、淡黃、雪白、淡白、淡綠等。最為難得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多的達7種之多。百里杜鵑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百里杜鵑最佳旅遊季節的知識,歡迎閱讀。
百里杜鵑旅遊簡介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貴州西北部黔西、大方兩縣交界處,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天然杜鵑林帶。整個杜鵑林帶延綿50餘公里,寬1—3公里,呈半月形分布。公園總面積180平方公里。百里杜鵑已成為貴州西線旅遊的重要風景區。
百里杜鵑屬貴州西北部次生地帶性植被中保存最好的一部分,初步查明公園內有馬纓杜鵑、大白花杜鵑、水紅杜鵑、露珠杜鵑、銹葉杜鵑、映山紅、樹形杜鵑、狹葉馬纓杜鵑、美容杜鵑、團花杜鵑、銀葉杜鵑、皺皮杜鵑、問客杜鵑、腺萼馬銀花、多花杜鵑、錦綉杜鵑、貴定杜鵑、暗綠杜鵑、復瓣映山紅、川杜鵑、百合杜鵑、多頭杜鵑、落葉杜鵑等23個品種,佔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4個、貴州 70餘種的三分之一。花色多樣,有鮮紅、粉紅、紫色、金黃、淡黃、雪白、淡白、淡綠等。暮春3月下旬至4月末各種杜鵑花先後怒放,杜鵑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色彩繽紛。最為奇特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若干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壯觀的可達7種之多。被有關專家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
在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賀龍、肖克於1936年初率紅二六軍團,曾在烏蒙山區迴旋,在黃坪花區進行過著名的「黃家壩阻擊戰」,流傳著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的故事,花區建有「黃家壩阻擊戰紀念碑」,憑吊當年在這里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魂。
門票:
成人門票:120元/人
百里杜鵑最佳旅遊季節:
百里杜鵑旺季3月10日-5月15日(不含觀光車)120元,百里杜鵑淡季(含觀光車)60元。觀光車45元
開放時間:
7:00-19:00(18:00停止售票)
景點介紹
百花坪
百花坪的杜鵑花品種繁多,五彩繽紛,據說每年花開時期,天上的仙女都偷偷下凡賞花,與花叢中的姑娘小伙對歌跳舞。因此,這里就成為每年彝族的插花節、苗族跳坡節的理想場所。
錦雞箐
這里的杜鵑,樹大林密,交織叢生著粉紅色的迷人杜鵑和鵝黃色的露珠杜鵑、大白杜鵑及深紅色的馬纓杜鵑,引來錦雞在這里安家繁衍。錦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幸運的話你會若遇上它,但千萬別傷害它和驚嚇它。
畫眉嶺
相傳,這里有一隻金黃色的、鳴叫最好、叫得最多的金畫眉。畫眉的學名叫白臉噪眉,其叫聲婉轉清脆,是百鳥中的歌王。當它鳴叫的時候,周圍的百鳥都不敢打鳴,因此叫畫眉嶺。
覽勝峰
站在覽勝峰,山風吹來,紅的像翻滾的火龍,如升騰的烈焰,馬櫻最紅,紅紅火火、大紅刺眼,深紅透心、亮紅、水紅、淡紅、肉紅、粉紅、紅紅的一片,著實惹眼。白的如雲海翻浪、滄海桑田,美不勝收。
馬纓林
馬纓杜鵑樹身高大,花冠濃密,多的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團團烈火在枝頭燃燒,映紅了天,映紅了地,映紅了遊人的臉,映紅了四周的山。馬櫻杜鵑又叫「馬櫻花」、「索瑪花」,傳說是索瑪姑娘的鮮血變成的聖花。
金坡嶺
金坡嶺的花特別漂亮,有的山一片鮮紅,艷若朝霞,奼紫嫣紅;有的山一片雪白,銀裝素裹,絢麗奪目;有的山百花齊放,繁花似錦。每當晚霞映照時,火紅一片,故稱為「金坡嶺」。
龍場九驛
洪武十七年(1384年)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忍辱負重進京,向皇帝朱元璋狀告挑起事端、作威作福、製造-的馬燁。朱元璋為保住大明江山,表示除馬燁向水西(今大方、黔西、畢節及雲南和四川的部分地區)謝罪。問奢以何為報?奢香說,願修通九驛,聯通西南邊陲與中原的通道,共修了568里的古驛道,從而為西南邊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世人稱為古驛道。
紅軍戰斗遺址
1936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轉戰黔西北,先後強渡鴨池河,攻克黔西,大定(今大方)、畢節,並在黔大畢地區建立革命政權,並在這里開展「擴紅」運動,給傷員療傷等。廣大彝胞中還流傳著「杜鵑花開了,紅軍哥哥回來了」的傳說。
數花峰
數花峰是觀花的最佳景點,展現百里杜鵑的規模、氣勢。你不妨數一數,遠處有多少個花峰,有多少種花?。
落英台
杜鵑花是民族的花、英雄的花、紅軍的花,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聖花,彝族同胞稱之為「索瑪花」。這里的杜鵑花花瓣,飄落到步道上,落英繽紛,妝點大地,著實漂亮。故叫落英台。
奢香嶺
奢香嶺,這里是奢香與靄翠談情說愛的地方。那年三月,水西的姑朵山寨(現四川古藺縣境)奢香,聽說頭人靄翠在雲落山設花場,邀請四方的`姑娘、小伙去赴會,賽馬比箭,奢香被靄翠看中。後來,奢香執掌水西大政,開辟了連結中原的官道,設置了從龍場(今修文縣)至畢節的九個驛站。奢香夫人的歷史功績,被後人稱頌為彝族女政治家,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巾幗英雄。
醉九牛
醉九牛是普底景區最為傳神的景點之一,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動人的傳說,據《南蠻史》記載:明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維護西南邊陲的安寧,晉見朱元璋的貢品中,就有九頭水西土牛,但是當走到這里,被色彩艷麗的杜鵑花迷住了,不肯走了,就醉倒杜鵑花林中。奢香稟告朱元璋後,朱元璋對奢香說,就把那裡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五彩路
這里有五條路可以通過花區,後來人們發現盛花季節,五條路上落英繽紛,非常美麗,就將「五叉路」改為「五彩路」了。「五彩路」是杜鵑花品種比較集中、齊全的景點。
支戛阿魯神山
支戛阿魯神山,又叫九龍山。支戛阿魯,是彝族的神王。這里,有一個傳說:有一年,天突然通了五個洞,洪水從五個洞口流下,淹沒了大地。支戛阿魯連忙堵洞,堵了三年才把洞堵好,但洪水已經淹到天底。他決定到用他的神鞭攆無數的山來填。他攆啊攆,走啊走,沒日沒夜地足足走了九年。他太累了,連睜開眼的氣力都沒有,便在這座山的腳下睡著了。策舉祖(人神)看到他熟睡的樣子,很痛心他,派人把他的神鞭收了,在他身邊留下一根普通的鞭子。支戛阿魯一覺睡了三年,醒來時甩了幾鞭子,卻沒有神力。於是這座山就停留在這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座山叫作支戛阿魯山。
雲台嶺
漫步在杜鵑花林區內的青石板路上,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鮮花不斷撲面而來、拂面而去,尤如行走在五彩雲霞之中,所以叫雲台嶺。
移山湖
移山湖是百里杜鵑南部鑲嵌著一顆翡翠般的明珠,四百餘畝的碧波,曲曲彎彎的水面,與百合蓬城杜鵑林依偎在一起,山無水則不靈,水是山的眼睛,是山的酥胸,是最令人黯然消魂的大自然饋贈。移山湖是百里杜鵑風景區的一件傳神作品,湖內一條條清溪匯聚而成,山環著水,水繞著山,湖的碧波梳洗著山,湖被山隔成一彎又一彎,溫娩而柔麗,湖的周圍春來百花開,夏至萬畝綠,深秋層林盡染,隆冬濃妝素裹。
米底河
米底河,是烏江水繫上的一條小支流,河從高山流入深谷,出現幾次生命的大跌宕。其中,在60米河段上三疊瀑布一氣呵成,總落差達40米,河水與石頭共生,忽而瀉過石上,忽而鑽入山中,形成高石壩、石豬槽、天生橋、花底岩等千姿百態的岩溶奇觀,良好的生態植被為其創造了優遇的生態環境,21.9公里的長的岩河兩岸,不僅有原始杜鵑林,而且還生長著珍貴的古大稀植物。其中,有堪稱中華第一桑的千年古桑,胸莖達3.25米,樹高40餘米,有獨木成林的御賜銀杏,600多年的壽令樹冠覆蓋達六百多平方米,有四人合圍的古樟樹,有胸圍2.2米的野生桂花樹,有胸圍1.8米的野生楊梅樹,眼前的百里杜鵑是一幅古樹參天、珍奇暗藏、鳥鳴山悠、四季鮮花不斷的山水自然風光畫卷。
交通
從貴陽到黔西縣城約120公里,行車三個半小時,車費15-20元/人,如果乘計程車的話約150元。黔西縣至景區金坡鄉還有27公里,每天從縣城車站發有到該區的班車,中巴車費5-10元,微型車20元/輛。美食·住宿·購物
黔西縣內的住宿地方很多,水西賓館、鴻雁賓館、蓮城賓館、新宇大酒店等都可供遊客下榻,標准間在80-200元之間。招待所價格在10-20元/人,客車站附近就有不少小旅館。
當地的風味小吃有茶食、糍粑包豆腐、烙鍋系列等。特色旅遊產品有山石盆景、樹樁盆景、根雕、蠟染、刺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