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寶玉
1. 寶玉誕什麼意思
'寶玉'是用'若楓'為母本,'雪晴'為父本進行雜交獲得的。屬於杜鵑花屬。 所屬的種或屬:杜鵑花屬培育人:方永根申請人:方永根申請日:2010年7月19日說 明:申請品種'寶玉'是用'若楓'為母本,'雪晴'為父本...
2. 寶玉不為人知的故事
『寶玉』是用『若楓』為母本,『雪晴』為父本進行雜交獲得的。屬於杜鵑花屬。
『寶玉』長勢強,葉小枝細而繁密,新枝淺綠色;葉紙質,倒卵形,先端圓,有部分先端微凹,葉面微內卷並略凹,葉長2~3cm,葉寬1~1.5cm,葉色亮綠;花序傘形頂生,有2花,無花萼,花型為雙套筒漏斗形,有雄蕊5枚,小型花,花冠顏色為純粉色,內形面無花飾,花柱淺綠色;盛花期金華為3月下旬。
3. 林黛玉除了初入榮國府時與賈母有一句對話外,再也沒有對話,這是為何
(第三回賈母)因說:「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連面也不能一見,今見了你,我怎不傷心!」說著,摟了黛玉在懷,又嗚咽起來。
這是賈母與林黛玉唯一一次直接對話,林黛玉還沒有回復。此後二者之間再無說答問對,都是通過第三方介紹。那麼,曹雪芹為什麼要如此下筆呢?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五十七回)眾人不解,細問起來,方知紫鵑說「要回蘇州去」一句頑話引出來的。賈母流淚道:「我當有什麼要緊大事,原來是這句頑話。」又向紫鵑道:「你這孩子素日最是個伶俐聰敏的,你又知道他有個獃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麼?」
紫鵑騙賈寶玉林家人過來接林黛玉回蘇州,闖了那麼大禍,賈母聽到實情竟然一筆揭過並不追究。更是淚流滿面誇紫鵑是個「聰慧的孩子」。這背後的痛楚只有身處賈母位置才能體會。
曹雪芹在設計人物對話和人物關系時,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的存在。所以,林黛玉罕見的與賈母之間實際交流寥寥無幾。就是用潛移默化的描寫,讓讀者能更深層次的思考賈母和林黛玉的關系。
4. 紅樓夢黛玉死後寶玉去看她,他問杜鵑怎麼回事時那首歌叫什麼
叫做《問紫鵑》。
《紅樓夢》中黛玉死後寶玉去看她,剛開始,紫鵑也不願意見寶玉,說:「二爺還是回去吧。」後來,見寶玉悲痛欲絕,又有些心有不忍。
越劇《紅樓夢》的《問紫娟》唱詞:
賈寶玉:紫鵑,妹妹臨死時她說了什麼?
紫鵑(哭):姑娘……
寶玉唱:問紫鵑,妹妹的詩稿今何在?
紫鵑唱:如片片蝴蝶火中化。
寶玉唱:問紫鵑,妹妹的瑤琴今何在?
紫鵑唱:琴弦已斷你休提它。
寶王唱;問紫鵑,妹妹的花鋤今何在?
紫鵑唱:花鋤雖在誰葬花?
寶玉唱:問紫鵑,妹妹的鸚哥今何在?
紫鵑唱:那鸚哥,叫著姑娘,學著姑娘生前的話。
寶玉唱:那鸚哥也知情和義,
紫鵑唱:世上的人兒不如它!
寶玉唱:九州生鐵鑄大錯,
一根赤繩把終身誤;
天缺一角有女媧,
心缺一塊難再補。
你已是無瑕白玉遭泥陷,
我豈能一股清流隨俗波!
從今後哇,
你長恨孤眠在地下,
我怨種愁根永不拔。
人間難栽連理枝,
我與你世外去結並蒂花。
註:紫鵑,《紅樓夢》中的人物,原名鸚哥,是賈母房裡的二等小丫頭。賈母見林黛玉來時只帶了兩個人,恐不中使,便把鸚哥給了黛玉,改名為紫鵑。她聰明靈慧,和黛玉關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時一刻不離開,是黛玉的「閨中貴友」,一心一意為黛玉著想,見黛玉是個孤兒,又和寶玉相愛,就勸黛玉趁老太太還硬朗的時候作定大事要緊。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蘇州的話來試寶玉,使寶玉痴病大發。後40回黛玉死後,她被派到寶玉屋裡做丫頭,後跟賈惜春出家,終身服侍惜春。
5.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其中的五個典故的出處和解釋
1、庄生曉夢
「庄生曉夢迷蝴蝶」, 此典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齊物論》中有一段妙語:「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面對群雄逐鹿,變化劇烈的戰國社會,莊周產生了人生虛幻無常的思想,而李商隱則是有感於晚唐國勢衰微,政局動亂,命運如浮萍而用此典故,意為歲月如夢,往事如煙,理想終究破滅。正如周汝昌所說的「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境,不復成寐」。
其大意就是莊子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在這里,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2、望帝春心
望帝春心托杜鵑」,此典出自《蜀記》。《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 杜宇托春心於杜鵑,佳人托春心於錦瑟,大有異曲同工之妙,渾然天成。錦瑟繁弦,哀音怨曲,何嘗不似杜鵑啼笑那般凄悲動人!
詩人藉此典故喻其一生不得志,壯志難酬。
3、鮫人有淚
「滄海月明珠有淚」,此典出自《博物志異人》,其中說道:「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傳說珠生於蚌,蚌居於海,月明宵靜之時,蚌向月而開,得月華以養其珠,始極光瑩。皎月瀉於滄海之上,如明珠漾盪於淚波之峰,此處月似明珠,珠以淚喻,鮫人泣淚,卻顆顆成珠,奇情異景,高曠皓凈,卻難掩凄寒孤寂之情。
詩人藉此典意在表明自己懷才不遇,如滄海遺珠,美好理想破滅之後只剩下滿眼不盡的淚水。
4、藍田日暖
這句話出自陸機的《文賦》中的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則川媚。」晚唐詩人司空圖曾引過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李商隱的這句「藍田日暖玉生煙」當是用此典。據《長安志》載:「藍田山在長安縣(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三十里),其山產玉,並名玉山。」傳說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故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
詩人藉此說明理想情思與追求幻滅後的迷惘和矛盾,對於高潔的追求,詩人是熱情執著的,然而詩人又無法接近,只好哀思嘆惋。(唐潔)
5、良玉生煙
源自南北朝干寶《搜神記》。
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小女兒紫玉愛慕韓重,並想嫁給他,但沒有成功,因此郁悶而死。韓重從外地游學回來,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現出原形,贈送明珠給韓重,並對他唱歌。韓重想抱住她,紫玉卻像輕煙一般不見了。
詩人以「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詩景。
6. 李商隱的詩句「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用到哪些典故
次聯「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莊周夢蝶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即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而醒來發現自己還是莊周,渾然間不知道是自己夢到蝴蝶,還是蝴蝶夢到了自己。而望帝傳說見《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後因禪位,自亡去,化為子規」。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這里借莊周化蝶比喻世事無常,人生如夢!杜鵑啼血比喻自己人生的失落,托杜鵑的悲鳴,抒發心中的郁悶。全段應理解為:「世事無常,人生如夢,我哭問青天,命運為何待我如此之不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