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茉莉花歷史
⑴ 茉莉花茶屬於什麼茶 茉莉花茶的歷史文化
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屬於花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
根據漢朝《史書》記載,茉莉花最早起源於古羅馬帝國,漢朝時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後成為佛教聖花,之後隨印度佛教傳到福州。
宋朝時,中國興起了把香入茶的熱潮,因為香在古代是保健品,是葯引,茶是葯,能夠解百毒。在福州本土化中,茶和葯都被叫做「da」,導致香和茶合在一起。宋代時有幾十種香料茶,經過時代變革,被淘汰掉多種花,只剩下五六種,茉莉花佔比96%,茉莉花茶由此興盛。茉莉花茶最早是士大夫賞玩的香料茶,明朝末期開始商品化,清朝時期大量商品化。
⑵ 福州市花為什麼是茉莉
福州市將茉莉花作為市花是因為福州人對茉莉花有特殊的感情。福州人更是將花和茶結合起來製成了茉莉花茶,茉莉花它蘊含著花的無私奉獻和茶的包容寬大,經過時間的洗禮,歲月的沉澱,已經逐漸成為福州市的文化名片。
茉莉花的顏色不像其他花兒那樣的嬌艷俏麗,而是青葉白花顯得朴實無華,雖然外表並沒有特別的嬌媚,但是卻具有高潔端莊,超凡脫俗的內在氣質,沒有想要用鮮艷的顏色去吸引人們的視線,贏得人們的誇贊,只願默默的散發一股清香,留在寬闊的天地之間,這也預示著新時代的人們要有新擔當新作為。
茉莉花植物文化
茉莉花素潔、濃郁、清芬、久遠,它的花語表示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朴、玲瓏、迷人。許多國家將其作為愛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間,互送茉莉花以表達堅貞愛情。它也作為友誼之花,在人們中間傳遞。把茉莉花環套在客人頸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與友好,成為一種熱情好客的禮節。
茉莉花的花語為官能的、你是我的,因為它的香味迷人,很多人會把她當成裝飾品一樣地別在身上。在婚禮等莊重場合,也是一種很合宜的裝飾花。也經常被使用在新娘捧花上。茉莉花茶是一種香味極濃的茶。真正用於這種茶葉的,是另一種與茉莉花品種很接近的花。
⑶ 福州茉莉花茶的概況
福州自古就出產名茶,1700年前,就有四溢盅盤等吃茶器皿,方山露芽、鼓山柏岩茶成為唐朝以後皇家貢茶。2000年前的漢朝,福州開始種植茉莉花,古人認為茉莉玉骨冰肌,有淡泊名利之意,乃國色天香中的「天香」。北宋時,由於中醫局方學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引發香茶熱,古人發現茉莉有著安神、解抑鬱,中和下氣的功效,福州作為茉莉花之都,茉莉花茶因此誕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林則徐稱福州為煎茶勝地。到清朝咸豐年間,由於福州在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慈禧太後對茉莉花有特殊的偏愛,福州茉莉花茶逐漸成為貢茶。「茉莉花茶」是中國特有的,尤以福州窨制的最為著名。福州獨特的自然條件適合茉莉花生長與發育,所產的茉莉花清香,窨制的「茉莉花茶」品質特好,名聞遐邇。
福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福州茉莉花茶這一千年產業的發展。2008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對福州茉莉花茶核發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9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通過對福州茉莉花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2010年以茉莉花茶聞名的「瓊花玉島」福州市倉山區成為中國茶葉百強縣,有福建春倫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幾家福州花茶企業進入中國茶葉百強前列。在2011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價值18.27億元,位列十強。2010年,福州轄區茉莉花種植面積1.8萬畝,輻射周邊面積1.3萬畝,茶葉面積13.5萬畝,茉莉花茶產量3.3萬噸,產值25.2億元,福州茉莉花茶由福州港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噸,出口創匯1363萬美元。
2011年10月23-24日,由國際茶葉委員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農業局、福州海峽茶業交流協會、福建春倫茶業集團承辦的「2011國際茉莉花茶發源地」會議在福州召開。會議中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稱號。
2012年10月10日—12日,由國際茶葉委員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世界茉莉花茶文化鼓嶺論壇在福州召開。會上,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福州茉莉花茶「世界名茶」稱號,這也是自2011年福州市榮獲「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稱號之後,福州茉莉花茶再獲國際級殊榮。
⑷ 歷史上誰最喜歡喝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已傳承千年。它源於漢朝,西漢時,茉莉花從佛國印度傳入福州,並被廣為種植。古人認為茉莉玉骨冰肌,有淡泊名利之意,乃國色天香中的「天香」。茉莉韻莫離情,它又名「莫離」,因代表忠貞不渝、永不離棄的愛情被評為貞士,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的聖花。北宋時,由於中醫局方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引發香茶熱,福州茉莉花茶因此誕生,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到清朝咸豐年間,福州茉莉花茶逐漸成為貢茶。福州開埠以後,有17個國家設領事館,福州泛船浦成為世界最大的茶葉港口,其在世界茶葉貿易中具突出地位,馬尾羅星塔在世界航海圖志上被命名為中國塔,當時,福州茶、福州塔成為中國重要的標志。在《中國名茶錄》里,福州茉莉花茶被列為茉莉花茶類唯一的中國歷史名茶。
⑸ 我國生產花茶歷史悠久,茉莉花茶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說法挺多的,像這些來歷都不能確定,有說和茶商陳古有關的。
⑹ 茉莉花茶的歷史發展
據漢朝《史書》記載,茉莉花最早起源於古羅馬帝國,漢朝時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後成為佛教聖花,之後隨印度佛教傳到福州。
茉莉花在唐朝時被認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徵,代表士大夫的氣節。人們認為,茉莉花一出,則百花不香,從那時候開始茉莉花就成為了「天香」,與菩提均作為佛家聖物。
宋朝時,中國興起了把香入茶的熱潮,因為香在古代是保健品,是葯引,茶是葯,能夠解百毒。在橫縣本土化中,茶和葯都被叫做「da」,導致香和茶合在一起。宋代時有幾十種香料茶,經過時代變革,被淘汰掉多種花,只剩下五六種,茉莉花佔比96%,茉莉花茶由此興盛。
茉莉花茶最早是士大夫賞玩的香料茶,明朝末期開始商品化,清朝時期大量商品化。
慈禧太後對茉莉花有特殊的偏愛,慈禧認為自己膚如凝脂、肌如皓雪,於是規定旁人均不可簪茉莉花,外國使節和其夫人到中國時,慈禧就經常將茉莉花茶作為禮品送給這些人,所以在慈禧掌權的幾十年間,茉莉花一度被認為是「國花」。
1856年至1886年,茶葉出口佔全國茶葉出口總額的35%到44%,成為世界最大的茶葉市場。
1866年5月30日,英國快速帆船「羚羊」號與「塔平」號等5艘帆船同時從福州馬尾出發,開展一場福州到英國的茶葉運輸競賽,用99天時間到達英國的里程。「塔平」號僅以早到20分鍾而贏得勝利,福州到歐洲的距離從270天縮短到100天,使新鮮優質的中國茶葉到歐洲成為可能。
1866年後,福州茉莉花茶開始大量出口到歐洲。
1872年俄國人在福州泛船浦開辦埠昌茶廠,福州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機械制茶的地區。
1884年馬江海戰後,福州港提高茶葉稅收50%,以此增加收入用於建造新船。1885年到1886年間到達英國的福州茶葉質量低劣,與之前英國人不願意喝的印度紅茶相比缺乏優勢,被其取代。
1889年,福州出口紅茶下降40%,只剩下特殊茶種如茉莉花和烏龍茶仍為世界出口最多,印度取代福州世界最大茶港地位。
到了20世紀90年代,福建出現大量其它品類茶種,加之福州本地茉莉花茶企的壟斷和茶葉價格的惡性競爭,福州茉莉花茶企業從當時的500多家減少到現在的三四十家。
⑺ 福州市為什麼將茉莉花作為市花(急急急)
茉莉花應該很似福州人悶騷的感覺,看似很普通不起眼,但有獨特的氣質,氣味非凡,不喧賓。應該很符合閩人在內一隻蟲,出外一條龍特質,每當春夏大街小巷每處都有在買茉莉花串,很精緻,很多人買來掛在車里,身上,買回放在家裡,聞著氣味很是愜意。小時候在院里跟朋友嬉戲打鬧,看著大人在打牌聊天,吹著涼風,聞著院里茉莉花和夜來香長大,茉莉花的味道就是童年的香氣,很是懷念。
茉莉花,福州特產,產量和質量都居全國之首。茉莉花每年暮春初夏開花,有單瓣、重瓣、單葉、復葉之分。花色有紅白兩種,以白花為主。茉莉花花香清雅,可用於製作茉莉花茶、提煉香料等。
茉莉花素潔、濃郁、清芬、久遠,它的花語表示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朴、玲瓏、迷人。許多國家將其作為愛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間,互送茉莉花以表達堅貞愛情。它也作為友誼之花,在人們中間傳遞。把茉莉花環套在客人頸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與友好,成為一種熱情好客的禮節。
茉莉花的花語為官能的、你是我的,因為它的香味迷人,很多人會把她當成裝飾品一樣地別在身上。在婚禮等莊重場合,也是一種很合宜的庄飾花。也經常被使用在新娘捧花上。茉莉花茶是一種香味極濃的茶。但是,真正用於這種茶葉的,是另一種與茉莉花品種很接近花。清的外形,讓你很難想像原來她有著如此香甜醇美的花香。散發著就像其花語所說的「官能的」香味。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各種香水中的主要原料之一。
⑻ 福州茉莉花茶為什麼在福州很少喝到
福州的茉莉花茶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它起源於漢代。西漢時期,茉莉花從佛教國家印度傳入福州,並被廣泛種植。古人認為茉莉花玉骨的冰肌具有淡泊名利的意圖,是民族色彩和天香中的「天香」。茉莉,也被稱為「茉麗」,之所以被命名為「貞詩」,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忠誠而永不放棄的愛。它是中國情人節的聖花。北宋時期,由於中醫學派對香氣和茶葉保健功能的充分認識,福州茉莉花茶誕生於1000多年前。清代咸豐年間,福州茉莉花茶逐漸成為貢茶。
福州自古以來就出產名茶。1700年前,有溢出的杯子、盤子和其他飲茶器具。房山露芽茶和鼓山白燕茶在唐代以後成為皇家貢茶。2000年前的漢朝,茉莉花種植在福州。古人認為茉莉花玉骨的冰肌對名利漠不關心,是民族色彩和天香的「天香」。北宋時,由於中醫學派對香氣和茶葉保健功能的充分認識,引發了香茶熱。古人發現茉莉花具有安神、解郁、中和降氣的功效。福州,作為茉莉花的首都,誕生了茉莉花茶。它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林則徐稱福州為煎茶勝地。
⑼ 福州為什麼成為北半球茉莉花露地栽培的北緣
茉莉花的原產地在印度,屬於亞熱帶植物。其特點是不耐寒。
我們知道從赤道往北愈加冬季寒冷,有霜降等凍害,而茉莉花是不能承受凍害的,所以它的露天種植必然一個北緯線,而福州就處在這個北緯線上。
再看福州,有著幾百年種植茉莉花的歷史,福州人民愛茉莉花,同時茉莉花也是福州的市花。茉莉花可以提取香料,製作茉莉花茶,福州茉莉花茶非常有名的。
露地種植茉莉花
希望採納。
⑽ 福建茉莉花茶的簡介
其品質規格分為特種花茶、特級和一至六級花茶,名目繁多。特種花茶有福州的大毫、銀毫、春風、崔舌,寧德的天山銀毫、天山春毫,福安的白雲,福鼎的太姥香雲、太姥銀毫,政和的雄峰銀芽,壽寧的福壽銀毫等。
製作花茶的條件與工藝:福建省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茉莉花遍地栽培,品種優良,花農有豐富的種植經驗,故鮮花數量和質量都居東南之冠。所選制花茶的原料烘青茶,亦產於省內的各綠茶生產區。製作花茶,須經花香養護、茶坯處理、窨花、起花、復火(轉窨)、提花、勻堆、裝箱等工序。其配花量和轉窨次數,因不同級別的茶坯而異,級別高,下花量則多,同時須掌握茶坯的吸香性能和花香的吐香性能,使時間和程度掌握得恰到好處,始能相得益彰。故每次窨花後的復火(烘乾)工序至關重要,既須排除多餘水分利於轉窨;又須避免香氣的過多損失,故工序相當精細。高級的提香,則僅用少量香花,提後篩去花渣而不復火,以提高產品的香氣鮮爽度。
福建茉莉花茶,外形秀美,毫峰顯露,香氣濃郁,鮮靈持久,泡飲鮮醇爽口,茶色黃綠明亮,葉底勻嫩晶綠,經久耐泡。不僅為良好的高香飲料,且有一定的葯理功效。
福建的茉莉花茶歷史悠久,早在16世紀即有製作此茶的記載。清咸豐年間(1851~1861)已大量生產。新中國成立後,福建茉莉花茶的產、質量不斷提高。1987年以來,在省、部及全國花茶評比會上,有20多個品種,獲獎30餘次。1982年,寧德天山茉莉銀毫、特級茉莉花茶,福州明前二、三、四級,政和二、三級分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稱號。福州閩毫茉莉花茶及壽寧福壽銀毫分別於1978、1986年被評為全國名茶。1985年6月和1986年10月在巴黎舉辦的國際美食旅遊協會評獎會上,福建的茉莉花茶(91010嘜)和福建新芽牌茉莉花茶袋泡茶,相繼分獲金桂獎。1990年由商業部召開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由福州茶廠生產的羅星塔牌茉莉閩毫和壽寧縣茶廠生產的福壽牌福壽銀毫分別被評為全國名茶。福建茉莉花茶除銷往北京及北方地區等地,還出口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