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美女圖

杜鵑花美女圖

發布時間: 2022-05-25 14:41:22

Ⅰ 請問「:花中皇後,空中佳人,花中君子,花中妃子,凌波仙子,雪中高士分」別是那些植物呢

花中皇後---月季。月季花榮秀美,姿色多樣,四時常開,美艷動人,也被稱為中國玫瑰牡丹是花王,她則貴為皇後,當之無愧。
空谷佳人---蘭花,野生蘭花往往生長在深山峽谷,又因為她風姿優雅,氣吐芬芳,也被稱為空谷佳人。
花中君子----蘭花。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
花中妃子---山茶花,山茶花 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故被稱為花中妃子。
凌波仙子----水仙花,水仙花亭亭玉立於水中,高雅娉婷,朱熹詩雲:「水中仙子來何處,翠袖黃冠白玉英。
凌波仙子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 天上的凌波仙子在銀河邊上磨寶鏡時,無意中從雲霧縫里看到龍海的南鄉(今稱九湖鄉)旱情嚴重,五穀歉收 荒涼的景象觸動了善良仙子的心,她拋下手中的寶鏡.寶鏡落地碎成九塊, 成了九湖,流水潺潺灌入田園,霎那時,九湖鎮花果茂盛,稻熟荔紅,連凌波仙子也被這人間美景所吸引, 來到湖中游覽.
湖畔有個石匠叫陳龍,大夥都稱他為龍哥.他為人誠懇,勤勞勇敢,凌波仙子愛上了龍哥.在湖畔塘邊,他們以珠定情,喜結姻緣.凌波仙子掌管水源,九湖年年風調雨順;龍哥和鄉親們辛勤勞動,九湖畔五穀豐登,九湖湖畔成了人間仙境.
不想,這人間幸福美景觸怒了妖龍,它口噴毒火,燒毀了田園村莊.為保衛家園,凌波仙子手彈琵琶奮起抗爭,龍哥吞下寶珠化為青龍,與妖龍鬥成一團,終於邪不壓正,妖龍敗北,逃上天庭,向王母娘娘告狀.
王母娘娘聽信讒言,調遣了天兵天將前來處罰凌波仙子和龍哥.,天將還移來了圓山壓住九湖,從此水斷泉枯.龍哥被壓在圓山下面. 被抓回天庭的凌波仙子眼望被毀的家園、孤寂昂首吐清泉的龍哥,她忍痛拔下銀簪,竭盡全力投往遭受苦難的南鄉,銀簪落在圓山腳下清泉旁,化作 水仙花.如今,每到歲末,九湖畔的家家戶戶都要在家中擺上幾盆水仙,以寄託對龍哥、凌波仙子的感激之情.
雪中高士--梅花 出自明代 高啟的《梅花》。其中兩句:「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這里」高士指的是梅花『。

杜鵑花有多少名字,哪些詩人曾對其高度評價

無意中的一瞥,看見了小區的花壇里的幾抹殘紅,真是遺憾啊,花無百日紅,也該到了它們凋殘的時候了,一向豪爽的我,不知怎的,心中生出幾絲感傷來。於是我不禁站定了身形,又多看了它們兩眼,紫紅色的花瓣,邊沿已經變成黃褐色,蔫蔫的,垂死的,此時,正好來了一陣不合時宜的風,它終於凋落了下來。

我,見證了一朵花的死亡。

這是一種在上海很隨處可見的花,它叫杜鵑花,很多小區里都種它。甚至,在整個中國,它都是一種常見的花,貴州、江西等省爭相選擇它作為自己的省花。然而,我卻並不因為它的隨處可見而輕賤它,無獨有偶,和我有一樣想法的,還有那位偉大的詩人,白居易,他給予了杜鵑花極其高的評價,贊之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葯皆嫫母」。

看著眼前凋零的杜鵑花,我不禁想起,不久之前,在植物園里看到的杜鵑花,是那樣地豪情萬丈,那樣地具有英雄氣。

那天,我看到了成片的杜鵑花,准確地說,這是一個開滿杜鵑花的小島,它的四周被一條曲折的小河所圍繞。小島上遍布杜鵑花,爛漫如火,粗獷妖冶,肆無忌憚。

一陣風吹來,片片杜鵑花飄落下來,落到小河浜里,紅艷艷一片,我一時間有些錯覺,難道,我看到了一條紫紅色的飛流直下的瀑布不成?

我奔走到小河邊,天啊,眼前的情景讓我驚訝得瞠目結舌,小河裡,竟然鋪著一層杜鵑花瓣,就好像有九天的仙女正在河中浣一匹紅色的綢紗,又好比一天的霞光鋪撒在水面。小河緩慢地流淌著,艷紅的杜鵑花瓣就好像燃燒的血一樣盪漾開,向更遠的地方蔓延開去。

雖然沒辦法親自到雲南欣賞杜鵑的盛況,但是,我可以閉上眼睛,盡情地想像,想像那一片連綿幾十公里的杜鵑「花海」。它們盡情地開放著,燦爛著。

Ⅲ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其中的五個典故的出處和解釋

1、庄生曉夢

「庄生曉夢迷蝴蝶」, 此典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齊物論》中有一段妙語:「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面對群雄逐鹿,變化劇烈的戰國社會,莊周產生了人生虛幻無常的思想,而李商隱則是有感於晚唐國勢衰微,政局動亂,命運如浮萍而用此典故,意為歲月如夢,往事如煙,理想終究破滅。正如周汝昌所說的「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境,不復成寐」。

其大意就是莊子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在這里,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2、望帝春心

望帝春心托杜鵑」,此典出自《蜀記》。《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 杜宇托春心於杜鵑,佳人托春心於錦瑟,大有異曲同工之妙,渾然天成。錦瑟繁弦,哀音怨曲,何嘗不似杜鵑啼笑那般凄悲動人!

詩人藉此典故喻其一生不得志,壯志難酬。

3、鮫人有淚

「滄海月明珠有淚」,此典出自《博物志異人》,其中說道:「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傳說珠生於蚌,蚌居於海,月明宵靜之時,蚌向月而開,得月華以養其珠,始極光瑩。皎月瀉於滄海之上,如明珠漾盪於淚波之峰,此處月似明珠,珠以淚喻,鮫人泣淚,卻顆顆成珠,奇情異景,高曠皓凈,卻難掩凄寒孤寂之情。

詩人藉此典意在表明自己懷才不遇,如滄海遺珠,美好理想破滅之後只剩下滿眼不盡的淚水。

4、藍田日暖

這句話出自陸機的《文賦》中的名句:「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則川媚。」晚唐詩人司空圖曾引過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李商隱的這句「藍田日暖玉生煙」當是用此典。據《長安志》載:「藍田山在長安縣(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南三十里),其山產玉,並名玉山。」傳說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故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

詩人藉此說明理想情思與追求幻滅後的迷惘和矛盾,對於高潔的追求,詩人是熱情執著的,然而詩人又無法接近,只好哀思嘆惋。(唐潔)

5、良玉生煙

源自南北朝干寶《搜神記》。

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小女兒紫玉愛慕韓重,並想嫁給他,但沒有成功,因此郁悶而死。韓重從外地游學回來,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現出原形,贈送明珠給韓重,並對他唱歌。韓重想抱住她,紫玉卻像輕煙一般不見了。

詩人以「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詩景。

Ⅳ 杜鵑開花的樣子

今天,我發現學校操場上的杜鵑花開了,有小紅、粉紅兩種顏色。我仔細看了一下,每朵花各有五個花瓣,其中一個與眾不同,上面有許多深紅的「小雨點」,當中是長長的花蕊,好象烏黑的頭發。還有一些花還沒有開,彷彿馬上就要破裂似的,一陣風吹過來,花朵搖搖擺擺,彷彿在跳舞,真是美麗極了。
杜鵑花開了,遠遠望過去,宛如一片火紅的朝霞.湊進去一聞,哇!好香啊!一股淡淡的百合香沁人心脾的散發著,它彷彿知道人們為它而陶醉,所以香氣撲鼻而來..

仔細看時,才發現花瓣都是連在一起的.花瓣最底下點綴著姿色的斑點.最上面的花瓣呈深色的紫紅,下面是粉色的,由花瓣把顏色過度的恰倒到好處.

杜鵑花的主幹十分粗壯,上面分了許多小杈兒,上面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葉子,尤其是在鳥語花香的春天裡,它的身上長滿了五顏六色的小花,美麗極了,也顯得更加生機勃勃了。
杜鵑花長出了嫩葉,開出了幾朵小花,盛開的杜鵑花像一個個穿著彩裙的仙女,在陽光下翩翩起舞,美麗又可愛。我驚奇的發現,杜鵑花里的花蕊數量各不相同,有一個的、兩個的、三個的、四個的......。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泛指各種紅色的杜鵑花。其實杜鵑花有很多種顏色。杜鵑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正如著名詩人白居易Very very good!「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容勺葯嫫母

杜鵑又名映山紅,泛指各種紅色的杜鵑花。其實杜鵑花不是只有紅色的。杜鵑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正如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詩寫得非常好:「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蓉芍葯嫫母。」「回看桃季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杜鵑的小枝摸上去粗糙,它那枝乾的顏色不跟其它花一樣,其它花的枝幹顏色是咖啡色的,而它的枝幹顏色是淡綠色的。杜鵑花的葉子是長圓形的。葉面是深綠色的,摸上去非常光滑沒有一根絨毛,它不跟毛杜鵑一樣,毛杜鵑的葉子摸上去有細細的絨毛十分舒服,軟綿綿的。

綠葉襯紅花,杜鵑花被分為好幾種顏色,我最喜歡的是紅色了,那花兒在陽光的衫托下十分美麗、嫵媚動人。遠遠看去那杜鵑花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飛舞。那花兒像人用一張張紅色的紙做成的,看上去格外鮮艷,而當你摸上去就沒有它那葉子那麼光滑了,有點皺巴巴的。

東庄的海風略帶潮濕的咸。
杜鵑的花瓣,若無其事地落下。
粉紅,暗紅,淺紫,霞黃,白。

我天天給它澆水,一片片嫩綠、扁扁的葉子,使這位亭亭玉立的美女,又增添了許多漂亮的衣服。我迫不及待的想看一下這位美女究竟什麼樣?美成什麼樣?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我忽然無意間發現了,幾片葉子之間,有一個綠色的花骨朵,"啊!杜鵑花要開了,杜鵑花要開了!」我歡呼起來。於是,我就一天觀察一下這一個花骨朵,花骨朵慢慢的脹大,它似乎要馬上裂開和我認識一下,交個朋友。在這一個花骨朵脹大得時侯,有些花骨朵看了眼紅,也炫耀一下自己,"一、二、三、四……」我仔細得數了一下有幾個花骨朵。

Ⅳ 為什麼說杜鵑已經是望帝的化身

只是人們賦予的想像。

望帝生前愛護人民,死了仍然惦念百姓的生活,每到清明、穀雨、立夏、小滿,就飛到田間一聲聲地鳴叫。人們聽見這種聲音,都說:這是我們的望帝杜宇啊!於是相互提醒:是時候了,快播種吧。或者說:是時候了,快插秧吧。人們因此又把杜鵑叫做杜宇、子規、催歸。

遠古時代的蜀國,第一個稱王的,是蠶叢。他曾經教導當地百姓如何養蠶。在蠶叢的帶動下,四川的養蠶業逐漸發達起來。蜀字的本義,就是蠶的意思。蠶叢這一族人,眼睛生得很特別,是向上直豎的。他死後,用石棺埋藏,百姓也都仿效他的做法。

後人稱這種用石棺埋藏的墳,叫叢目人家。蠶叢死了以後,由柏灌當王,然後由魚鳧當王。在魚鳧領導下,蜀國百姓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魚鳧後來打獵時得道成仙。

Ⅵ 湖南衛視中的新濟公活佛裡面的杜鵑與賽子都在一起了嗎,杜鵑變漂亮了嗎,牡丹怎麼樣了

杜鵑與賽子都在一起了。杜鵑沒有變漂亮。牡丹毀容了。

這個故事是《新活佛濟公》中的單元故事《亂點鴛鴦譜》。《亂點鴛鴦譜》講述了杜鵑,牡丹,賽子都三者之間的關系。

賽子都是京城第一美男子,而牡丹是京城第一美女,杜鵑乃鍾馗的妹妹的後人。鍾馗拜託濟公給杜鵑一段好姻緣,杜鵑心靈十分得好,但實在是又丑又胖,所以嫁不出去。濟公給子都了一幅美人圖,在上面施了法術,讓子都看見的杜鵑是美若天仙的。

直到結婚那天,牡丹心生嫉妒,用鬼面觀音給的水潑醒了子都,子都發現了杜鵑的真面目立馬悔婚。但濟公告訴他要用心去看,子都認為杜鵑的心是美的,所以負荊請罪,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

幕後花絮

王雯雯飾演《亂點鴛鴦譜》中大小姐牡丹的貼身丫鬟馨兒。片場拍攝時條件十分艱苦,王雯雯在片場絲毫沒有抱怨,以敬業、認真的態度完成了每場戲的拍攝,現場工作人員大贊:「中國很少有這樣能吃苦的女演員,真是模範演員呀!」

Ⅶ 杜鵑是一個中國風長相的女人,還有哪個女明星是中國臉呢

劉雯吧,比杜鵑的名聲大的很,氣場也很強十分厲害

Ⅷ 李商隱的《錦瑟》中「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望帝指誰

錦 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周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是李商隱詩歌中最為人們所喜愛,也是最晦澀難懂的代表作,是唐詩中的佳作,也是現代朦朧詩派的偶像,因而,對這首詩理解,也就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故擬作逐句賞析,加入一己之見,以期拋磚引玉。
「錦瑟無端五十弦」錦瑟的製造者是在什麼樣的人生境況中想到造錦瑟呢?錦瑟為什麼要五十弦呢?這弦、柱中有青春年華,崢嶸歲月,浮光掠影般的重現,刻骨銘心般的凸現。彈奏者、製造者在錦瑟中傾注了畢生心血,澆灌著錦瑟,使錦瑟在歲月的光與影、聲與色中被打磨得多姿多彩、熠熠生輝。看到錦瑟,引發人們種種聯想與猜測,其間的人生故事是春風和暖、是夏雨滂沱、是秋風蕭瑟、還是冬風凜冽。一弦里有一年四季變化莫測、風起雲涌的故事情節,五十弦里又該有多少呢?五十弦都演奏起來又將是怎樣的翻波涌瀾呢?一弦一柱,點點滴滴、層層疊疊,堆砌了多少愛恨情仇,留下了多少遺憾愧疚,花樣年華里的故事不應該波瀾不驚。有多少綠肥紅瘦,又有多少競綠爭紅?事非經過誰知個中滋味,事曾經過誰又能用巧言令語准確表達個中三昧。無端的錦瑟,你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地被製造、被打磨、被經過、被彈奏、被創造、被篡改、被壓沒、被摧殘呢。
「一弦一柱思華年」琴弦瑟瑟,必有佳音。錦瑟的世界裡曾經有過花樣年華的精彩。追憶逝水年華,那年華里有青春逼人的氣息和卓爾不群的追求。年少輕狂所以一切都不在話下,一切都可以擁為己有,雄睨天下放眼四海欲使全球天翻地覆,熱血男兒不免要奔走江湖浪跡天涯建功立業,就是書生也要施展才華匡世濟民為國分憂,錦瑟彈奏過多少疆場征戰和朝廷爭辯的畫面,序齒排班上書言事戰旗飄飄沙場角逐贏得生前身後名,十面埋伏的音符在激盪地跳躍出絢麗的人生畫卷。大弦嘈嘈小弦切切,春風中,月夜下,曾有甜美的愛神撒播過愛的種子,一抹緋紅曾把俏臉裝扮,一縷情思曾把寸心攪亂,一枝柳條曾將情郎牽拌。紅樓里至情至性的女子演繹了多少人間春色和情愛故事,錦瑟輕攏慢捻,娓娓道來。這華年裡有青春驕傲的歌喉傳唱內心的純潔和欲求。自然,一切不會一帆風順。會有少年維特式的煩惱,會有秋日私語的寧靜素美,會有春花秋月何時了的悵惘悔恨,會有波浪翻滾的內心煎熬。雖然如此,可仍然像誇父逐日般做堂吉珂德式的英雄。思往昔,崢嶸歲月稠。
「莊周曉夢迷蝴蝶」 是莊周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莊周?是魚兒在水中遊玩嬉戲得不亦樂乎呢,還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錦瑟的音符曾經為迷惘的思考者留下一席之地。就是那蝴蝶,從戰國的哲人思索演變成梁山泊與祝英台墳前的情侶精靈,又成為網路上流行音樂引起轟動效應的始作俑者,就是那蝴蝶,翩然飛翔在花從中,把花花世界,錦綉乾坤看了個遍,在蝴蝶的世界裡有自然界的花開鶯飛,情意綿綿,牡丹雍容華貴,芍葯純潔無暇,迎春俏皮潑辣,臘梅傲然怒放,桃花灼灼其華,海棠睡姿可愛,荼麋花事未了,榴花亮得耀眼,荷花紅得別樣,蓼花紅得發紫,桂花飄香千里,菊花獨占鰲頭,百花十月朝聖,蕉花獨出心裁,水仙結交兩季……。這蝴蝶就著花叢把鴛鴦蝴蝶夢唱了個酣暢淋漓。莊周從夢中醒來,蝴蝶已翩然遠飛,留下一簾幽夢,任後人千古憑吊,思緒悠悠。世事變化無常,早年的雄心壯志已化做過眼雲煙,兒女情長難免英雄氣短,這一夢不是黃粱美夢,不是夢回吹角連營,而是十年揚州的薄倖夢,是彈鋏歸來呢還是鼓盆而歌,不得而知。莊周不應迷蝴蝶啊!
「望帝春心托杜鵑」惜春常怕花開早,匆匆春又歸去。錦瑟聲聲,彈奏著高尚者的墓誌銘。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要做堯舜的繼承人,將江山拱手讓與自認為有才德的君王,誰料識人不淑,大好河山交與了不會理政的庸碌之輩,比之劉皇叔大意失荊州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更為凄慘,禪位退隱的結局不是天下大治,上下融合,而是分崩離析,支離破碎,最後國破家亡,一代君王的魂魄竟身死化鳥,每在暮春季節啼苦,以至口中流血,啼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名為杜鵑。在杜鵑的啼叫聲中,有漢獻帝違心被挾、鬱勃難舒的激憤之音,有劉阿斗樂不思蜀,裝瘋買傻的無奈之舉,有唐哀帝無力為治,拱手相讓的凄慘之路,有宋徽宗遺禍子孫,靖康之難的變節之事,有崇禎帝勵精圖治,回天乏術的牽強之行,有宣統帝逆流而上,復辟無望的沒落之道……華年逝去,理想落空,空有一腔遺恨向誰訴說,誰又有時間去聽一個落魄者的理想抱負呢?在魑魅魍魎把關,百鬼夜行晝走的世界裡,望帝的春心有誰能解,又有誰能變大亂為大治呢?杜鵑聲聲,精衛在銜木填海,杜鵑聲聲,刑天在舞動干戚,杜鵑聲聲,霸王在烏江別姬,杜鵑聲聲,玄宗在京外偷安……。錦瑟的曲調在這里變奏而為異音,感世傷時,終成迷夢。
「滄海月明珠有淚」滄海桑田天天變,時世如棋局局新,可無論世界怎樣變幻,錦瑟的曲調里不會再有青春激昂的聲響,李白的飄逸瀟灑終究要被杜甫的沉鬱頓挫所代替,大李杜的盛唐氣象終究要被小李杜的晚唐迷失所代替。即使如此,「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心態也不會及時做轉化,與時俱進也要有個擺脫過去的漸進過程,回想昨日的輝煌,看看眼下的窘迫,不免百轉千回,心不能平了,「南海有鮫人……其眼能泣珠」在月明之夜,在清風之中,鮫人泣淚,顆顆成珠,訴說了無盡的哀怨與彷徨、凄涼與迷惘。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珍珠從蚌殼中生出,蚌殼在大海中孕育,其孕育過程痛苦而艱辛,在月明海靜之時,蚌就向月張開。蚌中珍珠得月之光華,才顯得分外晶瑩。月亮是天上珍珠,珍珠是水中月亮。珍珠在蚌殼中憋得太久,只能在月夜才可露面,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因為等待的過程過於長久,堆積的思念過於漫長,所以傾吐之時,便如汪洋一瀉千里,天上飄動著浮雲,地上吹動著微風,海上盪漾著細浪,天上人間,此時無聲勝有聲,比之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雖說多了些時間,可其有關風月的浪漫和如膠似漆的愛戀卻沒有絲毫的削減。月華如水,耀亮了珍珠,珠光若月,輻射了大海。在遙遙相對的視線里,發現和豐富著彼此的美麗,散發和成熟著相互的魅力。這個時候的珍珠不再是鮫人泣淚,而是大放異彩。即便流淚,也是喜極而泣。經過等待和思念更懂得珍惜和擁有,經過離亂和顛沛更明白長治和久安。並不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而是以浪漫的心態,積極的行動來渴望,來迎接下一個歌舞昇平的時代來臨。
「藍田日暖玉生煙」藍田玉石天下聞,日暖生煙成奇觀。陝西藍田縣東南的藍田山,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所產玉石質地優良。在陽光的照耀下,發生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現象,加上玉石自身資質優良,玉器本身吸納天地精華蘊藏玉氣,在日光的朗照中自會冉冉上升,形成不可多得的自然美景。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鬼斧神工,天地造化,妙手偶得。自然的美景,除了給予人們感官上的享受之外,更多的是帶來了精神上的想像與思考。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感生活正如這如煙的玉氣,遙看成煙近卻無,距離產生的朦朧美感只能是在遠觀不褻玩的前提下產生。這種暗藏心底卻接近不得的愛戀,這種單相思式的追求,這種怕接近而喪失了愛的功能的心理,讓原本就迷惘的內心顯得更加彷徨和無助,暗戀如夢如煙般飄渺於陽光下內心世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愛愈切恨愈深,接近了,靠緊了,相互要求了,在愛的甜蜜轉化為生的重壓,不堪其累的反復重疊式的家常生活會使童話中的王子變成一丈之內的夫君,公主蛻變為灰姑娘,這個時候的生活正如陽光下生煙的玉石,是玉石由頑石一塊雕磨成價值連城的寶玉的過程,也是夫妻由熱戀中的情人升格為生活中的親人的過程,沒有狼煙四起,沒有煙花示愛,又見炊煙升起,又聞人間煙火。愛情演變為親情的過程大抵如斯,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愛情生活如此,政治生活也當若是,「致君堯舜上」的理想既有虛無縹緲不能實現而焦灼等待的過程,又有能夠實現需要鍛造身心而日暖生煙的過程。在理想和現實的相互打磨下,頑石成玉,玉汝予成。
「此情可待成追憶」「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面對愛情生活上的撲朔迷離,政治生活上的回環曲折,日常生活中的凄清迷離,任何人都難免魂牽夢縈,割捨不了。風光旖旎無限、令人甜蜜陶醉的純情世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如亭亭凈植,香遠益清的蓮花,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只能是等待,等待高潮的來臨。擁兵百萬奪天下,朝做朝堂號群雄的政治生涯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如雍容華貴,領袖群倫的牡丹,可欣賞而不可攀折。只能是等待,等待時機的成熟。閑看詩書樂觀天,品酒茗茶賽神仙的閑散生活是望而不可即的,如遺世獨立、飄逸出塵的菊花,可敬慕而不可玩笑。只能是等待,等待上天的垂青。這種種感情生活在等待中成為追憶。追憶逝水年華,青春的世界美妙至極。哪個少男不風流,哪個少女不懷春,對朦朧而神秘的感情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過程,其本身就是凈化心靈,健康成長的過程。柏拉圖式的愛戀讓多少寂寞不堪,騷動不已的年輕人化做傳播福音、追逐事業的天使。在釋放自身能量,展示自我特長,吸引眾多目光的過程中,英俊的少年嬗變為自信的青年,在發揮自身優勢,綻放如花笑靨,引領時尚風頭的過程中,漂亮的少女漸變成柔情的女子。這種充滿期待和神往,充滿病態式的痛苦蛻變和戲劇式的喜悅接納的過程,是等待的過程,也是令人追憶,不能忘懷的過程。青春的世界裡更多的是對於功名利祿的追逐,「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不等閑,少年頭上青絲生,賀大功」是理想的境界,「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更是追逐的目標。因為年輕,所以鋒芒畢露,因為年輕,所以無所顧及,因為年輕,所以壯懷激烈。可是年華易逝春易老,回首往事,本該不因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而悔恨,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豈能事事順心,有些事情只能是等待,只能是期待,只能成為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迷惘給了我迷惑的眼神,我卻用他來尋找清醒。」情感生活中的種種悲歡離合,顯然不是處於一種狀態中,有「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歡樂時光,也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傷懷時分,年輕的時候,更多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及至到一定年齡後,才能夠寵辱不驚,淡定自如地看待花開花落,雲卷雲舒。然而,事情並不是那樣簡單。「樹欲靜而風不止」,禪定的境界不會持續太久。個人的生活好象並不是完全由自己把握,於是還有「紅穌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的落寞時分,回首往日如歌歲月,難免心潮起伏,怎能不發出驚呼:「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就這樣,在跌宕回環中完成了對情感生活的認知和審美過程。其實「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於愛情生活,原本沒有統一的模式,只有個性化的追求,兩個本來陌生的異性,由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相親一步步發展,最終成為圍城中夫婦,這中間發生的情感波折,愛的旅程,別人有發言權,自己更有體悟力,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即使有「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流言蜚語,又怎能抵的上「乳燕飛華屋」「東城漸覺風光好」的如膠似漆。於是,迷惘變成了迷醉,想像變成了行動,現象變成了本質。經歷了風雨後更懂得珍惜的重要。惜緣惜富惜人生,愛花愛家愛生活。政治生活中迷宮似乎更難說破,有「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氣干雲,有「馬做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疆場馳騁,有「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戰戰兢兢,有「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的醍醐覺醒,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一時豪興,有「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的苦悶彷徨,有「宦途棄擲須甘分,迴避紅塵是所長」的決絕思考,有「往事不可追,來日猶可諫」的心底呼喚,有「田園將蕪胡不歸」的憤慨激怒,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欣喜若狂。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俊逸……種種情思,不一而足,身處其中,豈不迷惘!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後,回鄭州閑居,不久病故。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總要給人一種迷惘的感覺才好。
《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歷來眾說紛紜,莫終一是,有懷人、詠物、悼亡、自傷身世、寄託君臣遇合、詩集自序開宗明義……等諸說,但歸結到一點,那就是不管詩人當時怎樣謀篇創句,潛行於心的人生價值思考(「人謝謝!要活著?人活著有什麼用?人怎樣活才有用?」),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傾注於筆端,只不過他更善於用詩化的形象和語言來表達。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看到眼前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彷彿看到自己曾經有過的燦爛歲月、花樣年華,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熱血的凝鑄。可恨可嘆的是這些輝煌已成為過去,並且是如此短暫——單單是「五十弦」,謝謝!單單是「五十弦」呢?難道就沒有別的什麼可以選擇了嗎?詩人以「錦瑟」喻美好的「華年」,以「思」引發「無端」之問,一上來就開門見山,點出自己對人生價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對人生終極價值的思考不唯我獨有:有著「鯤展翅九萬里」遠大志向的莊子,在夢中也不忘記對這個問題的探索,以致於夢生蝶翅,己蝶難辯;貴為人主的望帝死後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個不停的杜鵑鳥,來訴說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夢迷」著「曉」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戀或徘徊彷徨之意轉為富於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東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鵑心托」依「春」字點破,使舊有的怨恨悵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機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駐激勵自己向前搏擊奮斗。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滄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瑩的淚花;藍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時,才能升騰飄逸的煙霞。物猶如此,人當如是。「滄海月明」與「藍田日暖」優美意境的創設,不僅僅是詩人精妙絕倫藝術素養的表現和揮灑,更是詩人回答人生價值的標准和尺度。詩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詩作的主題,整篇的閃光點在此,魂亦在此。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追憶過去,盡管自己以一顆浸滿血淚的真誠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歲月、如珠的年華,值得珍惜之時卻等閑而過;面對現實:戀人生離、愛妻死別、盛年已逝、抱負難展、功業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風光不再。如泣如訴的悲劇式結問,又讓詩人重新回到對「人生價值到底是什麼?到底該怎樣實現?」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強了詩作的震撼力。也正是因為這種人生的悲劇色彩和詩作的悲劇氛圍,本詩才能「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哀傷迷朦 情禪有跡
——李商隱《錦瑟》賞析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錦瑟》一詩的創作意旨歷來眾說紛紜,莫終一是。或以為是愛國之篇,或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筆者認為,此詩之所以膾炙千古,一是它抒發了作者愛情、理想破滅後的極度哀傷,一是它潛蘊著哀傷之後的禪學頓悟。
李商隱(公元813——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早年的他有著「欲回天地」的政治雄心,反對藩鎮割據,反對宦官專權,也有蔑視「古聖先賢」的進步思想,只可惜時運不濟,他始為「牛黨」令狐楚父子獎拔,後為接近「李黨」的王茂元之女婿,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中二十年, 仕途坎坷,橫遭讒毀 ,如萍飄梗泛,升沉無定。正如崔珏《哭李商隱》所言「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無故地成為黨爭的犧牲品。
在個人生活方面,李商隱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據說,他早年曾苦戀過一個女道士,並且可能有其他的戀愛經歷,但都沒有結果;婚後,他與妻子感情極好,然而妻子又在他三十九歲時去世。因此,在他的心靈中,愛情帶來的痛苦也是極深的。
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經歷中愛而不得和得而復失的悲哀,使李商隱常被一種感傷抑鬱的情緒糾結包裹。為排遣愁緒,原本對佛老傾情的李商隱與佛教的緣分更深。所謂「三年已來,喪失家道。平居忽忽不樂,始克意事佛。方願打鍾掃地,為清涼山行者」(《樊南乙集序》)。這種感情基調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審美情趣,使得他的詩作內容更多取向內心體驗,逐漸形成一種悲哀傷感、典麗精工、迷惘虛幻、抽象朦朧、禪悟自適的詩風。《錦瑟》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篇。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繪有錦緞般美麗花紋的瑟,據說原先有五十根弦,後改為二十五弦,聲調悲涼。詩的開頭作者不寫他物,以「錦瑟」開題,以「無端」發問,而後以「思」引出對「華年」的嘆息,看似刻意為之,實是自然而成。瑟的錦緞花紋,不就是自己的花樣年華?瑟的悲涼聲調,不就是自己的痛苦一生?華年已逝,如錦瑟有五十弦沒有理由、無須解釋,即使解釋也無從說起,而錦瑟的一弦一柱彈出的一音一節,卻不能不勾起作者對華年往事的追憶。嘆年華盛景已逝,寓心中難言之悲,音繁緒亂,悵惘難奈,發為首句,感人至深。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中間四句各用一個典故。第三句用《莊子•齊物論》中庄生夢蝶的故事,庄生,即莊子,戰國時哲學家,據說他曾夢見自己變成蝴蝶,逍遙自在地飛翔,醒後竟不辨己蝶。第四句用《華陽國志》中杜鵑啼血的故事,望帝,古代蜀國國君杜宇,國亡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第五句用《博物志》裏海中鮫人(神話中的人魚)泣淚成珠的故事。傳說珍珠是由海里鮫人的眼淚變的。《新唐書•狄仁傑傳》以「滄海遺珠」比喻人才被埋沒。第六句源自南北朝干寶《搜神記》。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小女兒紫玉愛慕韓重,並想嫁給他,但沒有成功,因此郁悶而死。韓重從外地游學回來,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現出原形,贈送明珠給韓重,並對他唱歌。韓重想抱住她,紫玉卻像輕煙一般不見了。唐戴叔倫以「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詩景(見司空圖《與極浦書》)。四個典故,每個典故一個意象,潛蘊著作者對自己今生今世愛情、事業、理想、追求的痛苦反思。庄生曉夢迷蝴蝶,抱負成虛;望帝春心托杜鵑,理想幻滅。玲瓏剔透的滄海明珠,本為稀世珍寶,如今卻只是在明月映照之下,成盈盈之「珠淚」,獨自被遺棄在滄海;自己追求的對象,如同藍田日暖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
佛經雲:「一切諸相,即是非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雲「求不得苦」,「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深諳無常之理的詩人清楚地知道,錦瑟華年的一切,終將離己而去,替代它們的將是凄迷欲斷的蝶夢,椎心泣血的鵑啼,寂寥映月的珠淚,隨風而逝的玉煙……果然,人生無常,疾如川駛。剎那間理想破滅、剎那間追求落空、剎那間歡愛如煙,剎那間青絲成雪。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追憶過去,盡管自己以一顆浸滿血淚的真誠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歲月、如珠的年華,值得珍惜之時卻等閑而過;面對現實:戀人生離、愛妻死別、盛年已逝、抱負難展、功業未建……幡然醒悟之時已風光不再。即使是當時已惘然無盡,又何況如今獨自撫思。如泣如訴的悲劇式詰問,讓詩人陷入「人生價值到底是什麼?」的深深的思索與迷惑之中,從而大大增強了詩作的震撼力。
李商隱以其獨特的感情體驗,感悟到了色相俱空、有求皆苦、無常幻滅、求不得苦的佛教真諦。只是,詩人畢竟是血肉之軀,他明知追求幻滅,色相皆空,卻仍然跳不出世俗的牢籠,仍然對理想、青春、愛情執著沉迷、熱情謳歌、無比眷戀,走向了與佛學離情去欲、心不住境的相反的途徑。也難怪在詩的結尾感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Ⅸ 活佛濟公的杜鵑扮演者

活佛濟公的杜鵑扮演者謝晶晶。

亂點鴛鴦譜:講述了杜鵑,牡丹,賽子都三者之間的關系,賽子都是京城第一美男子,而牡丹是京城第一美女,杜鵑乃鍾馗的妹妹的後人,鍾馗拜託濟公給杜鵑一段好姻緣,杜鵑心靈十分得好,但實在是又丑又胖,所以嫁不出去,濟公給子都了一幅美人圖,在上面施了法術,讓子都看見的杜鵑是美若天仙的,直到結婚那天,牡丹心生嫉妒,用鬼面觀音給的水潑醒了子都,子都發現了杜鵑的真面目立馬悔婚,但濟公告訴他要用心去看,子都認為杜鵑的心是美的,所以負荊請罪,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告訴我們:人只要心靈美,就是最美的。

謝晶晶:北京人,喜劇演員 。主演作品有,電影《婚禮定在回歸日》中,扮演胡娟娟;電影《千機變II花都大戰》中,扮演依多波曼將軍;電影《激浪青春》中,扮梁愛教授; 電視劇《隋唐英雄傳》中,扮演程咬金夫人裴翠雲;電視劇《秋香》中,扮演石榴;電視劇《白蛇傳》中,扮演如花;電視劇《新濟公活佛》中,扮演胖杜娟。

Ⅹ 這是什麼花

福祿考
福祿考,一年生草本,不耐寒,喜溫暖,忌酷熱。花期較長,種子繁殖,播種時覆土不宜過厚,略透光為佳。發芽適溫15-20℃,福祿考花色繁鑫,著花密,花期長,管理較為粗放,故為基礎花壇的主栽品種,盆栽效果也很好。株高15-30cm,混色,生長期4-6個月,花色繁多,適合盆栽、花壇。

中文名稱: 福祿考
外文名稱: Annual phlox
別稱: 福祿花、福樂花、五色梅
二名法: Phlox drummondii Hook.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目: 杜鵑花目
科: 花荵科
屬: 草夾竹桃屬
種: 福祿考
分布區域: 原產北美南部,現世界各國廣為栽培。

熱點內容
西蘭花輔食怎麼做好吃 發布:2025-09-24 12:58:19 瀏覽:817
蠟梅花的種子 發布:2025-09-24 12:56:47 瀏覽:734
豬腳百合 發布:2025-09-24 12:46:15 瀏覽:741
冬季綠植養護 發布:2025-09-24 12:39:05 瀏覽:566
盆栽採摘園 發布:2025-09-24 12:24:20 瀏覽:837
櫻花膠帶拼貼 發布:2025-09-24 12:19:22 瀏覽:793
趙海棠真多餘 發布:2025-09-24 12:03:47 瀏覽:540
梅花賦碑文 發布:2025-09-24 12:03:03 瀏覽:950
九月海棠紅了 發布:2025-09-24 11:52:07 瀏覽:888
東營福源花卉 發布:2025-09-24 11:32:36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