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賦碑文

梅花賦碑文

發布時間: 2025-09-24 12:03:03

A. 唐朝出現的四位名相是誰

中國唐代歷史上出現過四位著名的宰相,他們是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

房玄齡,唐代初年名相。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玄齡博覽經史,工書善文,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隋末大亂,李淵率兵入關,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謀士。唐武德九年(626)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二月為尚書左僕射。十一年封梁國公。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太宗征高句麗時,他留守京師。二十二年病逝。貞觀前,他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群雄,奪取皇位。李世民稱贊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貞觀中,他輔佐太宗,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

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書,其父杜吒為隋朝昌州長史。杜如晦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書生。隋煬帝大業年間作為候補官員,只補個滏陽尉的小官,不久就棄官回家。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時,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不久,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恐怕秦王府內英才雲集,日後於已不利,就以朝廷名義把許多李世民的手下文武從秦王府中調去外地任職。房玄齡當時對李世民講:「府僚去者雖多,不足惜也。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之才。大王您如果想經營天下,非此人不可!」李世民大驚,忙把已經調離的杜如晦追回。在平定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爭過程中,杜如晦作為李世民高參,對軍旅戎事剖斷如流,深為時人敬服。李建成對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對齊王李元吉說:「秦王府中可憚之人,惟杜如晦與房玄齡耳。」隨即向李淵講房、杜兩個人的過失,把他們調離李世民的秦王府。杜如晦雖然被外調,暗中潛回李世民處替他出主意。玄武門之變成功後,功與房玄齡相等,不久就被太宗拜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貞觀初年,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選官吏,好評如潮。貞觀四年,杜如晦病重,李世民親自去他家中探望,撫之流淚,在他咽氣前超升其子杜構為尚舍奉御。即使皇帝如此貴重其人,杜如晦仍舊抗不過疾病之侵,死時年僅四十六。太宗哭之甚慟,贈司空,徒封萊國公,謚曰成,並手詔為制碑文。後來有一次唐太宗吃塊美味的香瓜,忽然憶起杜如晦,愴然淚下,遣人以所食之半奠於這位文臣的靈牌前,不時送御饌祭奠。在杜如晦的每年忌日,太宗都派人到他家裡慰問其夫人兒子,一直保持其公府的官吏僚佐職位。「終始恩遇,未之有焉。」

姚崇,原名元崇,後來因為要避開唐玄宗「開元」年號之諱,改名為姚崇。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姚崇生於陝州硤石(今河南省陝縣東南),唐玄宗開元九年在大唐都城長安去世,享年72歲。姚崇一生,盡心國政,三朝為相:一代女皇武則天統治時,姚崇官至鳳閣侍郎(副宰相)武周結束,李唐復興後,姚崇被睿宗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加銜);玄宗李隆基登位初期詔封姚崇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副宰相),後又加封為梁國公。在中國古代政壇如沙場、骨肉相殘煎的社會中,姚崇能佐政三帝,三朝為相,這實在是不多見的。 姚崇宦海一生,最大的功績在於為開創「開元盛世」立下了汗馬功勞。開元初年為振興大唐,穩定統治,玄宗詔封姚崇為宰相。在奉詔接旨之時,姚崇向玄宗提出十項建議,即:第一,廢除嚴刑峻法;第二,不要窮兵黷武;第三,執法公平;第四,宦官不得干預朝政;第五,廢除苛捐雜稅;第六,皇親國戚不得充任高官顯職;第七,皇上對臣下要以禮相待;第八,皇上要虛心求諫;第九,嚴禁濫建佛寺道觀;第十,鑒戒過去國戚干政之教訓。玄宗對這十項建議大為贊賞,同意接納。在獲得皇上恩准後,姚崇立即把十項建議貫徹在施政實踐中。

宋璟(公元663-738),南和縣閻里鄉宋台人。其祖於北魏、北齊皆為名宦。景少年博學多才,擅長文學。弱冠中進士,官歷上黨尉、鳳閣舍人、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唐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書右丞相。授府儀同三司,進爵廣平郡開國公,經武、中宗、睿宗、殤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一生為振興大唐勵精圖治,終於與姚崇同心協力,把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唐,改變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大唐帝國,史稱「開元盛世」。宋璟性情剛直,刑賞無私,取地犯顏直諫,弄周時曾勇斗內寵張易之,張昌宗,力挽狂瀾,拯救身遭誣陷的長史魏元忠。中宗時冒死彈劾佞臣武三思。睿宗時直諫太平公主遷居東都,以免後宮干預朝政。因此,被貶檢貝州刺史,洪水暴發,武三思逼租甚急,景抗捐賑災,再次被貶。宦海學沉浮,屢遭磨難,終不改治國救民之志。宋璟品行高尚,愛民恤物。朝野贊譽景為「有腳陽春」(風王仁裕《天寶遺事》)。意言景如一縷春風,趟到哪裡哪裡似春風煦物,倍感溫暖。景都化嶺(今廣州)南人安成樂業;限制皇親婚喪奢辦;不為自已爭名謀利;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均體現了景愛民恤物的高尚品德。開元初鏟除時弊,推行改革。廢黜京城千名斜封官(用錢買的官),截汰居功傲的「鐵騎軍」,查禁回收流行市場的偽幣,採取量才錄官的用人制度。使大唐從混亂衰敗中走向繁榮,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史稱「唐世賢相,前稱房杜,後稱姚宋」,其政績卓著為「四大名相」之一。此外,宋璟還工於翰墨,著作頗豐,其中《梅花賦》為發跡傳世名作。宋璟於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歸休洛陽,幫後追贈「太尉」,謚日「文貞」。

熱點內容
西蘭花輔食怎麼做好吃 發布:2025-09-24 12:58:19 瀏覽:817
蠟梅花的種子 發布:2025-09-24 12:56:47 瀏覽:734
豬腳百合 發布:2025-09-24 12:46:15 瀏覽:741
冬季綠植養護 發布:2025-09-24 12:39:05 瀏覽:566
盆栽採摘園 發布:2025-09-24 12:24:20 瀏覽:837
櫻花膠帶拼貼 發布:2025-09-24 12:19:22 瀏覽:793
趙海棠真多餘 發布:2025-09-24 12:03:47 瀏覽:540
梅花賦碑文 發布:2025-09-24 12:03:03 瀏覽:950
九月海棠紅了 發布:2025-09-24 11:52:07 瀏覽:888
東營福源花卉 發布:2025-09-24 11:32:36 瀏覽: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