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山湖落
Ⅰ 牡丹(毛茛科 芍葯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牡丹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自古尊為花中之王。有「富貴花」之稱,為名貴的觀賞花木。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枝條從地面叢生而出,分枝粗而短,節部和葉痕明顯。肉質根系,無橫生側根。葉互生,紙質,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具長柄。花單生枝頂,大,萼片5,綠色,既有單襪敗瓣,亦有重瓣。花色豐富,有黃、白、紅、粉、紫、綠等色。花期4~5月,蓇葖果,密生黃褐色毛,種子黑色(見彩圖99)。
我國栽培牡丹的歷史悠久,栽培品種繁多,目前全國牡丹園藝品種總數超過500種,名品主要有:姚黃、魏紫、墨魁、豆綠、二喬、白玉、藍田玉、胡紅、脂紅、洛陽紅、狀元紅、首案紅、一品朱衣、瓔珞寶珠、趙粉、露珠粉、嬌容三變、酒醉楊妃、白雪塔、崑山夜光、大棕紫、葛巾紫、煙籠紫、墨撒金、青龍卧墨池等。關於我國牡丹品種分類的研究,目前還沒有一致的看法,有的主張分為3類11型,亦有的主張分3類10型。
[分布]
原產我國西部及北部,是暖溫帶、溫帶樹種。集中分布於陝西秦嶺及河南伏牛山地區,栽培悠久,分布廣,尢以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及安徽亳縣栽培最負盛名。當代世界其他各國栽培觀賞的牡丹最初均由中國引種。
[習性]
牡丹對氣候要求比較嚴格,「宜冷畏熱,喜燥惡濕,栽高敞向陽而性舒」基本概括了牡丹的生態習性,總的來說性喜溫暖、干涼、陽光充足及通風乾燥的獨特環境。頗能耐寒,能耐-20℃低溫,很不耐熱,日平均氣溫超過27℃,極端最高氣溫超過35℃,生長不良,枝條皺縮,葉片枯萎脫落。肉質根系,土壤平均相對濕度以50%左右為宜。萌櫱力強,容易分株,但不耐移植。
[繁殖與栽培養護]
牡丹的繁殖可以採用分株、嫁接、扦插和播種等多種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前兩種方法。
分株繁殖簡單易行,但繁殖系數較低。先將4~5年生的大叢牡丹整株挖出,去掉根上附土,放陰涼處晾2~3天,待根稍變軟後視其相互連接的情況,找出容易分離之處,用手掰開或用刀劈開,株叢大的每株可分4~5株,然後栽植。分株應在秋季進行,因9月中、下旬以後,生長趨於停止,逐漸進入休眠期,但這時根部卻未完全停止生長。此時正值秋分,分栽牡丹根部最易癒合,容易長出新根,翌年就能開花。如果分根遲了,根部傷口難以癒合,翌年早春發芽後,生長、開花都需要水分、養分,但地下部分尚未長出新根,對水、肥的吸收能力不能滿足地上部分的需要,就會使植株發生萎蔫乃至死亡,大多數栽植牡丹多年不開花,其原因之一就是分株過晚造成。如果過早分株,亦不適宜,因此時氣溫較高,栽後仍能萌發新葉,消耗養分,影響翌年生長和開花。若春季分株,此時天氣漸暖,地上部分迅速萌發,地下部分傷口尚未癒合,會造成營養失調,不僅當年不能開花,而且生長衰弱,還會影響翌年開花。
嫁接繁殖多以芍葯根作砧木,選用大株牡丹根際上萌發的新枝或枝幹上1年生的短枝作接穗。用劈接或嵌接法進行嫁接。嫁接於秋季進行。
扦插繁殖選擇根際萌發的枝條為插穗,長15厘米左右,用300毫克/升吲哚丁酸處理後插於苗床,扦插深度為插穗的1/3或1/2。插後立即澆水,以後經常保持床面濕潤,並進行遮蔭。
播種繁殖用於培育新品種,種子九分成熟時採收即播種,這種方法第二年春季發芽整齊,若種子老熟或播種過晚,第二年春季多不發芽,要到第三年春季才發芽。播種苗床要高,以防積水,播後覆草保持土壤濕潤。
牡丹告清顫為肉質根,栽植時要選擇疏鬆、肥沃、深厚的沙質壤土,並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宜在中秋,俗稱「牡丹生日」,挖苗時注意少斷細根,宜隨挖隨栽。如需長途運輸,宜先晾根1天,再行打包裝運。栽培要對根部進行適當修剪,剪去病根和折斷的根,再用0.1%硫酸銅溶液或5%的石灰水浸半小時進行正殲消毒,然後取出用清水沖洗後再栽,栽植深度以根莖交接處與土面齊平為好。
牡丹喜肥,要想使牡丹花大色艷,避免「隔年開花」的現象,每年至少需施3次肥:第一次為花前肥,在2月解凍後;第二次為花後肥,在5月上旬;第三次在入冬前。
為使牡丹生長健壯,年年開花,花多色艷,還要進行整形修剪,包括定干、修枝、除芽、疏蕾等項工作。牡丹栽植2~3年後,即可進行定干,決定植株留枝幹多少。對長勢弱、發枝數量少的品種,一般剪除細弱枝,保留強枝,對生長勢強,枝幹較多的品種,以留3~5干為宜。對長勢特強,生長旺盛的品種,可以修剪成獨乾式的「牡丹樹」。牡丹的花芽從每年7月下旬開始分化,到9月下旬分化完成,由於它們是在當年生新枝的頂端分化花芽的,因此修剪工作應在春末夏初花謝以後立即進行。在花壇內地栽的牡丹每株可保留5~6根叢生的主枝,將其餘的主枝全部剪掉,用老枝上的葉片來輔養新枝的萌發和生長,並為花芽分化提供同化養分。對多年生老株還要通過修剪來更新,最好在9月上中旬落葉之前進行。另外,每年需進行除芽和剪除冗枝、病蟲枝、內向枝、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以保證植株生長均衡,開花繁茂。
牡丹的耐寒力有一定限度,在北溫帶地區需埋土防寒越冬,埋土的厚度一定要超過枝頂10~15厘米,以防花芽受凍。翌年早春開花之前如果花枝過密過多,應將低矮的花枝疏剪掉,使花頭稠稀適度,防止「葉里藏花」。一些花型巨大的品種,開花以後常常下垂倒伏,應設立支桿來進行綁扎。
牡丹也適宜於促成栽培,通過溫度的控制,可使在元旦、春節開花。其方法是將牡丹於節前35~60天上盆,搬入溫室後逐步升高溫度,白天20~25℃(超過25℃要開窗通風),晚上10~15℃,並增加相對濕度,每隔10天施1次稀薄肥液,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噴葉面作追肥,如花芽不萌動,可用300~500毫克/升赤黴素液塗抹鱗芽,可促使萌動,這樣經過40~45天,最多60天即可開花。如開花提前,可將盆花移入低溫(5~15℃)室內暫時貯放。
牡丹的主要病蟲害有:牡丹灰霉病、葉霉病、輪斑病、斑點病、銹病、疫病、根腐病、根結線蟲病、日本龜蠟蚧、吹綿蚧、桃蚜、家白蟻等。防治方法:①發病初期噴灑或灌澆百菌清、波爾多液、代森鋅、甲基托布津等任一種葯劑數次。②大田用殺線蟲劑處理土壤,盆栽施呋喃丹埋入土中,澆水,殺滅各種害蟲。③在蟻群活動季節,施滅蟻靈,消滅白蟻。④介殼蟲、蚜蟲若蟲期噴灑氧化樂果、辛硫磷、亞胺硫磷、西維因等任一種葯劑。
[觀賞與應用]
牡丹是我國的傳統名花。株形端莊,枝葉秀麗,花姿典雅,花色鮮艷,白、黃、粉、紅、紫、墨綠、藍色一應俱全,更兼具芳香,姿色俱超群不凡,遠在唐代就已贏得了「國色天香」的贊譽。「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便是當時的首都長安在觀賞牡丹時盛況空前的真實寫照。千百年來,牡丹以其雍容華貴的綽約風姿,深為我國人民所喜愛,被尊為群芳之首、百花之王和中國名花之最,歌詠傳記,不勝枚舉。
牡丹在造園中具有重要地位。庭園中多種植於花台之上,稱為「牡丹台」,若在山旁、樹周,分層栽植,配以湖石,頗為別致。若成畦栽植,護以低欄,其間綴以湖石,亦甚優美。多數公園則別辟一區,以牡丹為中心,以疊石、樹木、草花相互配合,構成以牡丹為主景的園中之園,稱為「牡丹園」。
牡丹盆栽應用更為靈活方便,可以在室內舉辦牡丹品種展覽,也可在園林中的主要景點擺放,還可成為居民室內或陽台上的飾物。
牡丹還可作切花栽培,經催延花期可以四季開放,如投放港澳及東南亞市場,經濟效益極高。
Ⅱ 作文:春天的牡丹湖
春天的牡丹湖作文:抄
每當春天來臨,我都彷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情不自禁的走到家鄉的小河邊,因為小河的美麗迷住了我。
遠遠的就會聽到小河歡快的流水聲,嘩啦嘩啦的奔騰著,奏出了一首春天的暢想曲。走進一看,河水清澈見底,小魚自由自在的在河裡穿梭嬉戲,小蝦在河裡時而跳出水面,時而在水中歡快的追趕。潔白的小石子也清晰可見,綠色的水草掩映著,和小魚小蝦構成了一種美景,讓人嚮往。
小河的水面是平靜的,靜的像一面大鏡子,把河的兩岸很多柳樹和綠的醉人的小草,還有藍天、白雲、小鳥都倒映其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只有一陣風吹來,河面才會泛起均勻的波紋。
春天的小河總會招來很多小朋友,他們在岸邊奔跑,笑聲鬧聲響成一片。他們偶爾也會把手和腳伸入小河,洗掉手上的灰塵,感受小河的涼爽,好像一下子變得輕鬆了似的。小河也好像有人陪伴了一樣更加歡快了。
我喜歡春天的小河,因為它給我帶來了快樂,給世界帶來了無限生機。
Ⅲ 帶「落」的七言詩句
「落」開頭的七言詩句
1、有時自發鍾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出自唐·杜甫《崔氏東山草堂》
2、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出自唐·王維《寒食城東即事》
3、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綉簾。——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4、落花游絲白日靜,鳴鳩乳燕青春深。——出自唐·杜甫《題省中院壁》
5、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出自宋·王令《暑旱苦熱》
6、曉木千籠真蠟彩,落蕊枯香數分在。——出自唐·李賀《新夏歌》
7、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出自唐·劉長卿《過鄭山人所居》
8、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出自南北朝·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9、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出自宋·黃庭堅《登快閣》
10、落落精神終有立,飄飄才思杳無窮。——出自唐·杜牧《送劉秀才歸江陵》
11、相思弦斷情不斷,落花紛紛心欲穿。——出自唐·盧仝《樓上女兒曲》
12、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蘺花下迷。——出自唐·李白《襄陽歌》
13、落葉紛紛滿四鄰,蕭條環堵絕風塵。——出自唐·劉長卿《酬屈突陝》
14、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蔽林巒。——出自唐·可止《小雪》
1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6、惆悵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滿宮秋。——出自唐·吳融《華清宮四首》
17、妝成麗色唯花妒,落盡啼痕只鏡知。——出自唐·羅隱《粉》
18、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19、排岸遠檣森似槊,落波殘照赫如旗。——出自唐·李山甫《上元懷古二首》
20、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出自宋·楊萬里《初秋行圃》
21、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出自明·高啟《詠梅九首》
22、池館寂寥三月盡,落花重疊蓋莓苔。——出自唐·李中《暮春懷故人》
「落」結尾的七言詩句
1、楊柳風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飛。——出自唐·趙嘏《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
2、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詞賦莫興哀。——出自唐·吳融《彭門用兵後經汴路三首》
3、去年為爾逐黃雀,雨多屋漏泥土落。——出自唐·馮著《燕銜泥》
4、葉心朱實看時落,階面青苔先自生。——出自唐·杜甫《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
5、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出自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6、黃菊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出自唐·楊衡《九日》
7、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出自唐·李朴《中秋》
8、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出自唐·李華《春行即興》
9、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纓。——出自唐·李賀《天上謠》
10、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出自宋·黃庭堅《弈棋二首呈任漸》
11、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出自唐·杜甫《曲江對酒》
12、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出自唐·韓偓《殘春旅舍》
13、經隨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出自唐·武三思《仙鶴篇》
14、彩樹轉燈珠錯落,綉檀回枕玉雕鎪。——出自唐·李商隱《富平少侯》
15、摩娑故紙嘆凋落,老眼昏花猶可認。——出自元·唐珙《題王逸老書飲中八仙歌》
16、百花長恨風吹落,唯有楊花獨愛風。——出自唐·吳融《楊花》
17、此時憶著千里人,獨坐支頤看花落。——出自唐·陸龜蒙《春思二首》
18、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出自唐·高適《塞上聽吹笛》
19、春來卻羨庭花落,得逐晴風出禁牆。——出自唐·鄭谷《長門怨二首》
20、千年萬歲不凋落,還將桃李更相宜。——出自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21、鷓鴣驚鳴繞籬落,橘柚垂芳照窗戶。——出自唐·劉禹錫《龍陽縣歌》
22、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出自唐·鮑君徽《惜花吟》
23、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出自兩漢·佚名《薤露》
24、高陽酒徒半凋落,終南山色空崔嵬。——出自唐·羅隱《曲江春感》
25、滿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出自唐·殷文圭《八月十五夜》
26、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出自唐·韓琮《牡丹》
27、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出自唐·劉禹錫《松滋渡望峽中》
「落」在中間的七言詩句
1、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出自唐·徐凝《廬山瀑布》
2、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出自宋·劉因《山家》
3、唯餘芳草滴春露,時有殘花落晚風。——出自唐·劉滄《經龍門廢寺》
4、誰家無事少年子,滿面落花猶醉眠。——出自唐·陸龜蒙《春思二首》
5、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出自明·唐寅《菊花》
6、手摺衰楊悲老大,故人零落已無多。——出自唐·劉長卿《七里灘重送》
7、鳥啼花落人聲絕,寂寞山窗掩白雲。——出自唐·權德輿《題柳郎中茅山故居》
8、梧桐葉落雁初歸,迢遞無因寄遠衣。——出自唐·杜牧《閨情代作》
9、夢殘舞榭還歌榭,淚落岐王與薛王。——出自清·冒襄《和阮亭《秋柳》詩原韻》
10、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出自唐·陳羽《夜泊荊溪》
11、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出自元·劉因《觀梅有感》
12、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出自明·唐寅《桃花庵歌》
13、閑身行止屬年華,馬上懷中盡落花。——出自唐·薛能《曲江醉題》
14、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出自清·曹雪芹《殘菊》
15、秋到任他林落葉,春來從你樹開花。——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1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出自宋·高翥《清明日對酒》
17、昨日春風欺不在,就床吹落讀殘書。——出自唐·薛能《老圃堂》
18、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風未落如朝霞。——出自清·納蘭性德《送蓀友》
19、閑行放意尋流水,靜坐支頤到落暉。——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20、紅絲毳落眠汀處,白雪花成蹙浪時。——出自唐·崔珏《和友人鴛鴦之什》
21、桃溪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出自唐·韓愈《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22、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出自宋·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23、況是故園搖落夜,那堪少婦獨登樓。——出自唐·翁綬《關山月》
24、琅琊冷落存遺跡,籬舍稀疏帶舊村。——出自唐·李建勛《游棲霞寺》
25、自嫌流落西歸疾,不見東風二月時。——出自唐·杜牧《隋堤柳》
26、庭戶無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氣先清。——出自宋·張耒《夜坐》
27、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出自宋·秦觀《春日》
28、較量武藝論勛庸,曾發將軍箭落鴻。——出自唐·章孝標《詠弓》
29、經年不見君王面,花落黃昏空掩門。——出自唐·劉媛《長門怨》
30、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出自清·吳偉業《圓圓曲》
31、流落天涯誰見問,少卿應識子卿心。——出自唐·韋庄《鍾陵夜闌作》
32、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33、天寒水鳥自相依,十百為群戲落暉。——出自宋·秦觀《還自廣陵》
34、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出自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35、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出自宋·朱熹《次韻雪後書事二首》
36、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出自清·袁枚《到石樑觀瀑布》
37、可憐黃河九曲盡,氈館牢落胡無影。——出自唐·鮑溶《塞上行》
38、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連雲秋雁多。——出自唐·郎士元《夜泊湘江》
39、迢迢碧落斷氛埃,霞堂雲閣幾重開。——出自唐·武三思《仙鶴篇》
40、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出自宋·楊萬里《秋涼晚步》
41、心關桂玉天難曉,運落風波夢亦驚。——出自唐·薛逢《長安夜雨》
42、雲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出自唐·程賀《君山》
43、一院落花無客醉,半窗殘月有鶯啼。——出自唐·王建《李處士故居》
44、滻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出自唐·薛逢《獵騎》
45、長川不是春來綠,千峰倒影落其間。——出自唐·吳融《富春》
46、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出自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47、吟蛩鳴蜩引興長,玉簪花落野塘香。——出自宋·周密《西塍廢圃》
48、秋堂零淚倚金瑟,朱顏搖落隨光陰。——出自唐·劉復《長相思》
49、孤城鐵瓮四山圍,絕頂高秋坐落暉。——出自清·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50、五更惆悵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出自唐·司空圖《華下》
51、擾弱新蒲葉又齊,春深花落塞前溪。——出自唐·薛濤《贈遠二首》
52、秋館池亭荷葉後,野人籬落豆花初。——出自唐·李郢《江亭晚望》
53、人情自厭芳華歇,一葉隨風落御溝。——出自唐·王繼鵬《批葉翹諫書紙尾》
54、僧采樹衣臨絕壑,狖爭山果落空階。——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55、春盡閑閑過落花,一回舞劍一吁嗟。——出自唐·呂岩《七言》
56、風吹白草人行少,月落空城鬼嘯長。——出自唐·吳融《彭門用兵後經汴路三首》
57、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出自明·唐寅《桃花庵歌》
58、幽人吟望搜辭處,飄入窗來落硯中。——出自唐·子蘭《對雪》
59、猶有漁人數家住,不成村落夕陽邊。——出自唐·張泌《洞庭阻風》
60、誰愛落花風味處,莫愁門巷襯殘紅。——出自唐·李中《春苔》
61、碧落千山萬仞現,藤蘿相接次連溪。——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62、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出自唐·李涉《雜曲歌辭·竹枝》
63、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出自宋·趙師秀《約客》
64、飛花落絮滿河橋,千里傷心送客遙。——出自唐·錢起《送孫十尉溫縣》
65、琴劍酒棋龍鶴虎,逍遙落托永無憂。——出自唐·呂岩《七言》
66、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出自唐·嚴惲《落花》
67、不知紅葯闌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鈿。——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
68、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無成已如此。——出自清·納蘭性德《送蓀友》
69、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死葬花人。——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70、自嗟落魄無成事,明日春風又一年。——出自唐·來鵠《鄂渚除夜書懷》
71、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出自清·吳偉業《圓圓曲》
72、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出自唐·李賀《致酒行》
73、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出自元·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74、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出自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75、荊江日落陣雲低,橫戈躍馬今何時。——出自清·納蘭性德《送蓀友》
76、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77、市朝遷變秋蕪綠,墳冢高低落照紅。——出自唐·李群玉《秣陵懷古》
78、門掩落花春去後,窗含殘月酒醒時。——出自宋·石象之《詠愁》
79、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出自唐·白居易《母別子》
80、誰謂吾徒猶愛日,參橫月落不曾知。——出自宋·黃庭堅《弈棋二首呈任漸》
81、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出自宋·蘇軾《春宵》
82、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出自宋·王安石《北山》
83、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出自唐·高適《燕歌行》
84、手把花鋤出綉簾,忍踏落花來復去。——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85、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寶衣。——出自唐·劉禹錫《荊門道懷古》
86、每嘆芳菲四時厭,不知開落有春風。——出自唐·李紳《朱槿花》
87、幽叢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出自唐·呂岩《大雲寺茶詩》
88、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出自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89、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90、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出自宋·王令《送春》
91、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出自唐·周朴《桃花》
92、庭木蕭蕭落葉時,溪聲雨聲聽不辨。——出自唐·陳潤《宿北樂館》
93、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94、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出自宋·戴復古《江村晚眺》
95、盡出花鈿與四鄰,雲鬟剪落厭殘春。——出自唐·楊郇伯《送妓人出家》
96、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出自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四》
97、一時驚起流鶯散,踏落殘花滿地紅。——出自唐·花蕊夫人《宮詞》
98、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出自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99、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出自唐·李白《江上吟》
100、高城落日望西北,又見秋風逐水來。——出自唐·郎士元《郢城秋望》
101、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出自明·陸娟《代父送人之新安》
102、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落天盡頭。——出自清·曹雪芹《葬花吟》
103、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出自唐·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104、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出自唐·薛濤《牡丹》
105、一片西風作楚聲,卧聞落葉打窗鳴。——出自清·查慎行《寒夜次潘岷原韻》
106、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出自宋·鄭思肖《寒菊》
10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108、破落田園但有蒿,摧殘竹樹皆無主。——出自唐·韋庄《秦婦吟》
109、遨歡任落風前帽,促飲爭吹酒上花。——出自宋·宋祁《九日置酒》
110、不知落日誰相送,魂斷千條與萬條。——出自唐·孫魴《楊柳枝詞五首》
111、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112、日落轅門鼓角鳴,千群面縛出蕃城。——出自唐·岑參《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
113、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
114、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出自唐·孟浩然《春情》
115、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雲中跑。——出自清·袁枚《到石樑觀瀑布》
116、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出自宋·王禹偁《村行》
117、萬里金甌失壯圖,袞衣顛倒落泥塗。——出自宋·文天祥《金陵驛二首》
118、徒言南國容華晚,遂嘆西家飄落遠。——出自唐·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119、異鄉流落頻生子,幾許悲歡並在身。——出自唐·劉長卿《戲題贈二小男》
120、陽烏落盡酒不醒,扶上西園當月樓。——出自唐·僧鸞《苦熱行》
121、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出自宋·米芾《望海樓》
122、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出自唐·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
123、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出自清·吳偉業《圓圓曲》
124、檐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出自唐·王仁裕《題麥積山天堂》
125、御苑殘鶯啼落日,黃山細雨濕歸軒。——出自唐·郭震《寄劉校書》
126、願隨夫子天壇上,閑與仙人掃落花。——出自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127、灞陵車馬垂楊里,京國城池落照間。——出自唐·許玫《題雁塔》
128、千金駿馬換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出自唐·李白《襄陽歌》
129、誰家花落臨流樹,數片殘紅到檻前。——出自唐·成彥雄《暮春日宴溪亭》
130、何言一去瓶落井,流塵歇滅金爐前。——出自唐·劉復《長相思》
131、雲低遠渡帆來重,潮落寒沙鳥下頻。——出自唐·吳融《富春》
132、無名無位卻無事,醉落烏紗卧夕陽。——出自唐·劉威《旅懷》
133、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出自宋·歐陽修《豐樂亭游春·其三》
134、樓台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出自明·曾棨《維揚懷古》
135、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出自唐·杜牧《柳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