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李梅遲開的玫瑰
① 遲開的玫瑰——眉戶戲經典劇目劇情簡介
《遲開的玫瑰》是 眉戶戲 中最著名的經典劇目。講述了一個20歲女生因為家庭放棄自己的夢想和幸福,直到家人都有了好的生活,她才成家的故事。這樣平凡又偉大的故事,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吧。
《遲開的玫瑰》敘述的是發生在西部某大城市的一個深巷小院中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初,年僅19歲的主人公喬雪梅,考上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就在她欲赴京就讀時,母親突遇車禍身亡,一家老少五口人的重擔,便落在了她這個大姐的肩上,憑著責任感和良知,她先後三次犧牲掉再深造和成家立業的機會,把前途、事業和幸福,一次次讓給了弟妹,甚至養妹。
而自己的初戀情人—後任副代表的溫欣,在生活的蹉跎跌宕中與別人完婚。直到36歲,弟妹們一個個披著時代的風采歸來時,她才與捅下水道的工人許師傅傾心相愛,花好月圓……全劇牢牢抓住普通人的命運,緊扣時代脈搏,通過喬家這個「社會細胞」的奔突演進和他們從艱難走向興盛的現實,折射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和風采。尤其是秦腔「四大名旦」之首的李梅,以其聲情並茂的細膩表演,完美演繹了女主角喬雪梅的內心世界,博得了在場觀眾分外熱烈的掌聲。
《遲開的玫瑰》自1998年創演以來,曾在陝西、北京、遼寧、貴州、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巡演,至今演出已逾400場。該劇是國家文化部向全國推薦的十五部優秀劇目之一,曾榮獲文化部第九屆「文華大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宣部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進步獎」金獎、第十一屆「曹禺戲劇文學獎」、「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第一名等多項殊榮。
《遲開的玫瑰》是現代戲的優秀劇作之一。譜寫了戲曲現代戲的華美樂章。遲開的玫瑰的創作方法是現實主義的,表演是生活化的,它較充分地體現了唱、念、做、舞高度綜合的美學原則,整體舞台風貌浸潤著戲曲的韻律,呈現著一種詩化的藝術追求。
演員的舉手投足是生活化的,又是規范化、韻律化的,唱詞通俗而不失文采,唱腔情感濃烈而又悅耳動聽。演員陣容整齊,飾演喬雪梅的李梅,表演富有深度,人物形神自然暢達,內在情感跌宕有致,動靜合度,徐疾諧律,端莊而不做作,本色而有文氣,成功地塑造了喬雪梅這樣一個純朴雅淡、溫潤堅毅的新時代優秀青年的藝術典型。
② 秦腔演員李梅是那裡人
李梅,女,1969年生於陝西西安,第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一級演員,中國文化部內優秀專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容,陝西省政協委員,全國十四大團代表,陝西省青聯常務委員,1996年被陝西廣播電台評為陝西十大新聞人物,現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團副團長。1980年考入本院演員訓練班,學習戲曲表演,畢業後留院青年團任演員,主工正、小旦。先後在《楊七娘》、《鬼怨.殺生》、《隔門賢》、《西湖遺恨》、《留下真情》、《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戲中擔任主要演員,她諳熟秦腔、眉戶、碗腕腔,人稱"三門抱"。戲路寬綽,正反皆能,允文允武。嗓音甜潤,聲情並茂,表演細膩,藝術悟性好,善於通過內心刻畫人物形象。
③ 秦腔十大名旦排名
秦腔十大名旦排名從前往後分別是:李梅、李娟、齊愛雲、柳萍、竇鳳琴、侯紅琴、雷通霞、蘇鳳麗、李淑芳、惠敏麗。
1、李梅
李梅擅長正小旦,能夠熟練運用秦腔、眉戶、碗腕腔的技巧,因此被人稱為「三門抱」。李梅還是我國的國家一級演員,曾在陝西第十三屆中國戲劇中獲梅花獎,還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實驗擔任團副。曾主演過《楊七娘》、《鬼怨殺生》、《隔門閑》、《西湖遺恨》、《留下真情》、《遲開的玫瑰》、《西部風景》等劇。
文化特徵
秦腔作為一種地方文化,其中最大特點是所謂的唱、念全都是以陝西關中方言為基礎的,同時也融人了我國漢唐時期的一些詩、詞、曲的語言,這些語言特點與音樂特點相融合,共同形成了秦腔藝術獨特的聲腔風格,即語調高亢激昂、語音生硬、語氣硬朗結實等。
秦腔的唱詞語言節奏也是非常豐富的,唱詞結構是永言體,唱詞的句子按照表現思想內容的需要有長有短,但其句式基本上可歸納為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散文句等。常見的有十字句和七字句,也就是整出戲詞如同一首無韻詩歌一樣排列整齊。
秦腔的唱腔為板式變化體,也就是以一個曲調為基調,通過節拍、節奏、旋律、速度等的變化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板式。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彩腔」兩部分,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帶板、滾板等六類基本板式。
彩腔,俗稱「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盪,劇情發展起伏跌宕之處。秦腔用假嗓唱出,其中的拖腔必須歸人「安」韻,一句聽下來飽滿酣暢,極富表現力,這也是秦腔與其他地方戲曲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