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腳芽
『壹』 春天栽牡丹的補救方法是什麼
春天是牡丹花現蕾、快速膨大的時間,做好養護工作,能使花蕾健康成長,開出高質量的花朵,整株的觀賞價值會更高。要是忽視了春季養護,開花質量低下,花朵小,花色淡,花期短,就失去了養殖牡丹花的意義。
經過一整個冬天的休眠,春天的牡丹會萌發出腳芽、側芽等,能使株型款速擴大,小苗變中苗,中苗變大苗。這些新芽的生長,離不開施肥、澆水、病蟲害管理等,否則新芽萌發少,生長不良,難以長成有用的壯枝,只會白白消耗養分水分。
牡丹花比較怕熱,夏天光照強、溫度高的時候,就會進入休眠,生長停滯。這個時候它的抵抗力比較弱,容易被病蟲害侵害。春天做好牡丹花的養護工作,使植株健康、健壯,提升整株的抵抗力,休眠期或者其他生長季節,就不容易生病生蟲,有個良好的長勢。
(1)牡丹腳芽擴展閱讀
不管是地栽還是盆栽的牡丹,春天都要做好施肥工作。因為春天是牡丹的生長旺季,既要孕育花苞,又要長腳芽、側芽,還要讓根系變得更加龐大。
這些生長都離不開肥料的支持,施肥不足時,一系列的生長都會受到影響。在牡丹花開始萌發新芽時,可以先施一點腐熟好的有機肥或者控釋肥。等葉片逐漸舒展,進入快速生長時,再施一點速效復合肥,就能很好的生長了。
『貳』 牡丹花子怎樣種植
牡丹朵大、花色鮮艷絢麗,在青翠綠葉的扶持下,顯得雍容華貴、姿態嬌媚,加之清香襲人,十分動人,故而歷來有「國色天香」之美譽,被公認為花中之王。
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性喜陽光,耐寒,愛涼爽環境而忌高溫悶熱,適宜於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它有一定抗旱能力而不耐潮濕,忌栽植於積水的低窪處,若土壤中水分過多,其肉質根部容易腐爛。
牡丹品種很多,根據花的色澤來分,可分為白、黃、粉、紅、紫、綠、黑、藍8類;按花型分,可分為單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球型等;按開花早晚分,有早開花種、晚開花種、中開花種3類。
牡丹花的繁殖,用播種法、分株法、嫁接法都可以。但用播種法時間太長,從播種時起,要4-5年後方可見花;嫁接法因技術性較強,只適於有經驗的蒔花老手採用,新手難以接活,若措施不當,接活後也難以順利成長,所以一般以採用分株法者為多。
栽植時間最好在10月上旬或中旬(陽歷),先要選好地勢高,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量好的地域。最好要有1米以上厚度的培養土、疏鬆沙質土層(不宜在疏鬆土層太薄,下面是結的硬土或粘土處栽種)。地選好後行翻土、耙細,接著填施豬畜糞、骨粉、油餅、草木灰肥等作基肥。然後在地塊周圍開挖30-40厘米深的排水溝。
牡丹因根須較長,株棵較大,適合於地栽,若要盆栽,則應選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是用深度為60-70厘米的瓦缸。
分時一選比較地健壯的、4-5年內未曾分過的植株。先將全株掘起,剔去根土,放置陰處陰干一天,然後用手扒開,用刀分割(保留一部分根系及近根處的櫱芽)開,成3株(不宜多分,每株應有3-5個櫱芽),分好後將過粗的大根剪除,再在傷口處塗1%的硫酸銅進行消毒,或陰涼1-2天後再栽,免得感染病毒。栽培的深度約為20-30厘米,不宜太深,不能超過原來老根的深度。栽得過深過淺都生長不旺。栽時,要注意使其根須自然舒展,均勻地散布於栽植穴中。栽完後稍徽撳壓一下,使根部和土壤緊密,然後澆一次透水,此後一個月內不可再澆水,更不可澆肥。天氣冷時,最好能在根部周圍蓋一層干馬糞,為其禦寒 ;若在北方栽植,還應在栽苗地的北面豎掛一些擋風的草簾,以防凍傷。
1-2個月後,若天氣乾燥無雨,可適量澆水,但要掌握一個原則:牡丹害怕積水,寧可干,不能澇。干一點無大礙,但過潮就會爛根死亡。平時只要能保持其土不過分乾燥即可。遇到連續下雨的天氣時,要及時疏通排水溝,切不可讓其根部積水。
牡丹喜肥,要掌握好幾次重要的施肥當口,第一次為初萌芽時期,此時最需要養分,應施速效肥,使植株根部獲得充分營養。第二次為開花前1個月時,也宜澆施速效肥,對當年牡丹開花有促進作用。第三次為花後肥,即在開花後半個月內進行,施的量可以大些。這次肥對第二年花開得好壞有決定作用。以上幾次都可施經過充分腐熟的餅肥。第四次為越冬肥,即在入冬前結合冬灌進行,可施經過堆積的有機肥。這次肥可以改變土壤結構,增加地溫,對植株越冬有保護作用。
春暖以後,植株周圍地面要進行除草鬆土。淺鋤即可,不宜鋤深,以免傷及花根。此後每次下過雨後,天放晴就宜再次鬆土,不使根部附近長草。
牡丹不耐高溫,夏季天熱時要及時採取降溫措施。最好搭個涼棚,為其遮蔭。中午前蓋上草簾或蘆葦,傍晚揭去。這一措施及時做好,可以防止落葉,若任其受熱、落葉,將嚴重影響以後開花。
從分株第二年起,每到早春二月,就應查看近土的基部腳芽情況,只能留5-6股健壯的、分布均勻的,把其他多餘的腳芽剝去,這叫做「定股拿芽」,因為留得太多,就會影響次年開花。
『叄』 獨桿牡丹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1、選苗:獨干紫斑牡丹以前主要從實生苗中選擇直立型的植株,隨著嫁接繁殖技術在紫斑牡丹品種生產中的推廣,甘肅紫斑牡丹也有些直立型品種專門用來做獨干品種。中原牡丹的獨干牡丹大多是獨枝鳳丹換頭嫁接或直立型品種經定向栽培管理而來。
2、抹芽:為保證主幹獲得絕對的營養和生長優勢,對移栽培養的種苗產生的腳芽要及時摸除。對枝條上多餘的芽留強去弱,可集中養分促使植株生長更快。
3、定干:紫斑牡丹六年生實生苗定干高度80公分,到十年左右高度120公分左右,十五年盛花期觀賞高度一般150公分以上。中原牡丹生長速度慢,定干高度應該適當增高,以觀花期牡丹高度達到一般人平視賞花的視線高度為宜。
4、樹幹校直:由於受栽植環境密度、光源方向、風向等影響和作用,需要外用木棍、繩索、鐵絲等物來對彎曲樹干支撐、斜拉進行校直。
5、修剪、定型:每年分多次對病弱枝、重疊枝、細小毛枝進行修剪,最後的定型要求豐滿、有層次感、造型美觀。
6、移栽:普通大小的植株,為防止新的腳芽形成,獨干牡丹移栽後定植深度略淺。
7、冬季清桿:冬季來臨時對殘花、敗葉、徒長枝、無用枝、交錯枝進行清理。由於獨桿牡丹枝條相對集中,冬季雪荷載過大常常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獨干牡丹「務勞幾十年,花毀一場雪」的事在北方地區常常發生。入冬前的清桿工作能大大降低獨干牡丹越冬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