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唱詞賞析

牡丹亭唱詞賞析

發布時間: 2023-06-05 06:42:00

牡丹亭的經典語錄及賞析是什麼

牡丹亭的經典語錄及賞析如下:

1、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賞析:杜麗娘在一個春天的早晨起床後,站在幽靜的庭院里,聽到黃鶯的叫聲。一上場就寫出她獨居深閨,悶悶無聊的心情。

2、情不知所起,⼀往⽽深。

賞析:她的情在不知不覺中激發起來,而且越來越深,這句話將杜麗娘的情感描寫得十分真實且詳細。

3、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賞析:這兩句寫的是久處深閨的杜麗娘來到花園遣悶,只見春色如畫,不禁起了傷春情緒。是愛,是怨,是無名的惆帳,惱人的春情,盡包融在這兩句之中。

《牡丹亭》賞析

《牡丹亭》的語言具有特點,湯顯祖既注意保持元雜劇語言富有「本色」的優良傳統,又注意發揮自己在滿懷激情創作時的「靈氣」,將自然真切的語言與個別字句的精工琢磨融合起來。

語言自然真切,又婉麗精工,曲詞往往形成詩的意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很適合作者奔放的熱情,去描繪人物細膩復雜的感情。每句唱詞都是押韻的,為了曲意表述完整,有些唱詞中還加入了襯字,流暢自然。另外,化用前人名句、成語也較多。並且做到了字出己鑄、華美秀麗、聲情並茂。

Ⅱ 高中語文《牡丹亭》賞析匯總

湯顯祖的《牡丹亭》是繼王實甫的《西廂記》之後又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愛情傑作,高中學生在語文課上如何寫這篇 文章 的賞析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高中語文《牡丹亭》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牡丹亭》賞析(一)
戲劇是一種綜合性舞台藝術,她借鑒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方式塑造舞台藝術形象,揭示社會反映社會生活。戲劇欣賞經典-《牡丹亭》是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的湯顯祖代表作,對明朝的戲曲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戲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藝術特色,有以下幾點:

第一, 用浪漫主義手法,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 愛情 故事 ,謳歌了反對封建禮教和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

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廣為流傳,湯顯祖在這個話本小說的基礎上,進行了脫胎換骨的創造,把小說的 傳說 與明代社會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用更豐滿的人物形象、更曲折的故事情節和復雜的唱詞及場景設計,表現了兩個年輕人追求個性自由、自由戀愛反封建禮教的愛情故事。年輕貌美的杜麗娘,生長在官宦家庭,家教非常嚴格和苛刻,她在官衙中住了三年,連後花園都不允許去,連白日瞌睡也被斥責為違反家規,有傷風化。然而,青春的沖動,是封建家長和老師阻止不了的。杜麗娘在丫鬟的慫恿下,趁父母不注意,偷偷跑到花園里遊玩,並觸景生情,傷感自己韶華將逝,未成佳配。回到書房,做了一夢,夢見自己遇到一英俊書生,並向她求愛,倆人雲雨和諧,愛得十分熱烈。但是,好夢不長,被她娘看到白日瞌睡,大聲呵斥她,令她從夢中醒來。從此,她鬱郁寡歡,一病不起。後來,死掉了。她被埋在後花園中。三年後,一個叫柳夢梅的書生,趕考,住在小姐墳丘附近。柳公子正是她夢中遇見的書生。杜麗娘以鬼身與柳公子夜間相會,恩情意濃。後來,她告訴公子,自己不是人身,如果公子不棄,就來掘墳,她的靈魂和肉身就可合做一處,與公子成為堂堂正正的夫妻。柳公子和守墳的四姑,掘開墳墓,並把自己的陽氣吹入杜麗娘的口中,杜麗娘活了過來。最後,柳夢梅考取了狀元,並讓皇帝欽點與杜麗娘成親,與杜麗娘的父親母相認。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種“夢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節,是浪漫主義理想化的虛構,也是對現實生活的升華。因而,讓人讀了感慨萬千,拍案稱奇。

第二, 用現實主義手法,批判了封建禮教害人,展現了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社會生活。

作品《牡丹亭》,還用現實主義手法,批判了封建禮教對杜麗娘的殘害。逼得活生生的一個妙齡女子,害春病而死。而杜麗娘的死,也是封建時代千萬個女子命運的悲劇,是時代悲劇的縮影和典型代表。作品,批判了杜麗娘的父親杜寶,不近人情,只知道用封建禮教苛求自己的女兒。當官,他基本是個清官好官,勸農民種桑麻,但是後來遇到了金兵圍城,雖有保護城中百姓之心,但無破敵之力。最後,不得不靠老學究陳先生寫一封信,給前來圍城金兵頭領的夫人,用反奸計,破圍。當柳夢梅前來認岳父,杜寶這個不近人情的人把中了頭名狀元的柳夢梅抓進牢中吊打,不肯承認女兒能夠還魂的現實。至到,皇帝親自考問杜麗娘和柳公子,才使一家骨肉團圓。杜麗娘的母親,也是一個不近人情的母親。只知道女子要守封建婦道,不知道這種封建禮教殘害的正是自己的親骨肉。作品,還用大量的篇幅,展現了社會的動盪,民不聊生,戰火不斷,生靈塗炭。這種現實主義的手法,使作品賦予了時代的活生生的現實基礎。因而使故事有了合理性。

第三, 優美的文字和唱詞,情景交融地委婉地表達了主人公傷感情懷,成為千古絕唱。

《牡丹亭》的文字非常優美,特別是第十齣《驚夢》小姐游後花園一段唱詞,情景交融,委婉地表達了杜麗娘此時的傷感情懷。[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這韶光賤!”(見《牡丹亭》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4月版 第54頁)

又如,杜麗娘內心嚮往個性解放,要求追求幸福,她的獨白表達了心境:[江兒水]“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並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見《牡丹亭》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4月版 第67頁)

這些詞句,都成為千古絕唱!至今仍感動著中外讀者,也豐富著中華文明的 傳統 文化 。

總結 :戲劇欣賞《牡丹亭》要從全方位來欣賞,切不可只讀了片段,那樣絕對了解不了這部劇作的精髓。特別是,大學文學史的介紹很有極左的痕跡,例如把杜麗娘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吹過了頭,把她的私塾先生貶低得一塌糊塗。其實,只要你細讀全劇,就會得出自己的結論,杜麗娘不是大膽的叛逆女子,只是夢中遇到了秀才,兩情相悅。行為上,仍在大家閨秀的范圍內。她與私塾陳先生對詩經“關關雎鳩”的理解爭執,只反映出她天真可愛調皮的一面,而不是反封建的旗手發出的號角。特別是她從鬼變成人後,就不再與秀才私和,“在鬼可以,在人就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勸公子去考取功名,這些陳腐的思想,基本反映了這個弱女子恪守婦道的行為規范。而學究陳先生,精通學問,又有正義感和計謀,特別是當他發現小姐的墳被扒後,費盡艱辛去告之杜麗娘的父親杜寶,要求嚴懲盜墓劫財的惡人。正值金人圍城,是他寫了一封信,並冒死送出,用反奸計破了圍。是個英雄。而不是“百無一用”的腐儒。
高中語文《牡丹亭》賞析(二)
一、情節發展上:戲劇沖突的靈魂與情節發展的動力

《牡丹亭》在情節設置上磨合出一套路數,形成了既能展示大膽熱烈言行,又不超越封建傳統禮儀規范的限制,以便在傳統價值觀念所允許的范圍內,表達作者難以實現的社會理想和抱負。這套路數的靈魂,就是夢境的設置。女主人公杜麗娘作為大家閨秀,整天被父親杜寶和老塾師陳最良“提防”,“介日里”被鎖在書房,菱花鏡里的“三春好處”,只能顧影自憐,後花園的“奼紫嫣紅”,與她彷彿毫不相干。如果沒有“游園”而“驚夢”,那麼故事情節的展開,決不能出現我們所看到的那樣生生死死的場面,戲劇沖突將平淡無奇,結局也脫不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俗套。

〔繞地游〕:“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盡沉煙,拋殘銹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杜麗娘在一次偷偷的游覽後花園時,發現了大自然的美好,〔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對於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萃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韻光賤!”不禁慨嘆自己的身份與命運的可悲。於是,帶著這樣的心情,她開始了無所顧忌的游園。在全身心疲憊的情況下,杜麗娘拋開了貴族小姐的身份,徹底地放鬆了,於是展開了在夢中的自由暢想,在夢中實現了情慾的大膽追求與表露。

“驚夢”一出,令人不勝驚奇。認真品讀此出戲中的夢境,我們會發現,夢境的精華,其實就是性的甜蜜與溫存。〔山桃仁〕:“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梢兒摸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這里所吟唱的近乎赤裸裸的性愛,對情竇初開的杜麗娘,生就了莫大的誘惑:原始的生命意識和本能一旦被喚起,食髓知味的杜麗娘追求愛情、生死以之的歷程就不可遏制地開始了。湯顯祖緊緊抓住杜麗娘的一“夢”,發揮了一連串浪漫主義的奇思妙想:讓杜麗娘“尋夢”,尋夢不見,一病憔悴,寫真留春,後中秋之夜情殤,葬梅樹下,將春容畫卷藏太湖石下,再後由柳夢梅“拾畫”“叫畫”引來杜麗娘魂魄與其相會,而後還魂復活。這一系列的情節,似真似幻,均由“夢”而生發,所有的沖突都圍繞著“夢”展開。思春少女的一場“春夢”,成了全劇沖突的靈魂與統率。

二、人物塑造上:人物命運改變的契機與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段

如前所述,杜麗娘本是封建貴族的千金小姐,從小接受封建統治階級的嚴格訓練,她的生活環境是沉悶壓抑的,精神生活是空虛混沌的。於是,在一次偷偷游賞後花園後,她的內心閘門被打開了。通過夢境,將杜麗娘內心的渴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使得她的性格呈現出兩面性:一方面,在封建禮教的禁錮下,她的精神負擔異常沉重。作為名門閨秀,她去遊玩空寂無人的花園,還想到“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另一方面,當她完全擺脫現實束縛進入夢境時,她的潛在慾望便充分的活躍出來,對自由的不懈追求,讓人感到生命的可愛。在夢中,柳書生找到她,並要她作詩賞柳,她並沒有一口拒絕,而是“驚喜,欲言又止”,同時想到“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又表現出嬌羞,謹慎的神態。面對書生的愛情表白,她雖沒有前行,但卻“含笑”滿面,書生牽她衣服,也沒有進行反抗,卻低聲悄問“那過去?”又問“秀才,去怎的?”書生強抱她,她也沒有再三反抗,於是在二人的共同參與下,才在“牡丹亭畔,芍葯欄邊,共成雲雨之歡。”但夢總是要醒的,夢境表現了杜立娘青春的覺醒,盡管夢中柳書生是個幻影,但是杜麗娘以情為真,不計虛實,她開始了對夢中真情的苦苦追尋歷程。“昨日所夢,池亭儼然。只圖舊夢重來,其奈新愁一般。”但是夢境早逝,“尋來尋去,都不見了。”她痛苦的發現“牡丹亭,芍葯欄。怎這般凄涼冷落,杳無人跡?”這就是杜麗娘的夢中之情的追求所遭遇的現實。夢和醒代表了理想和現實的尖銳沖突,而夢境和現實的鴻溝卻又難以填平,至此,杜麗娘的命運已經很清楚了,除了冥冥不歸路,她似乎已經無路可走。在愛的火焰即將燃盡生命時,杜麗娘沒有忘記把自己鮮艷的青春留在世上。這一描一畫,傾盡了她最後的生命與情感。當畫成時,又對春香說“只少個姐夫在身傍”千金小姐的杜麗娘不再嬌羞,將游園時所夢直言相告:“春香,咱不瞞你,花園游戲之時,咱也有個人兒。”念念不忘夢景,苦苦思索,“此莫非他日所適之夫姓柳乎。”一“夫”字道出了杜麗娘情系書生,痴情一片,並以此作為其未來終生之伴侶。直到死的時候,她仍沒有絕望,仍在憧憬著未來,懷揣著春夢。杜麗娘的肉體雖然死去,但“情心”卻仍堅定不移。湯顯祖通過夢境,使得杜麗娘這個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傳神。

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人不得不受到禮教的束縛,而“鬼可虛情”,湯顯祖就用夢境的筆法,讓杜麗娘為情而死,由人變成鬼,這就逃離了封建道德的牢籠,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情慾。湯顯祖用夢幻的寫法,讓杜麗娘的虛情逃脫了封建禮教的枷鎖和桎梏,杜麗娘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強大到足以克服一切,由此可見,夢境改變了杜麗娘的命運,使得她獲得了愛情的大團圓。湯顯祖通過夢境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鮮活的生命和勇敢堅強的性格。

三、主題意旨上:創作意圖的載體與以“情”反“理”的目的

與前人的劇作相比,《牡丹亭》更加深刻的體現出“理”對“情”的壓迫。《西廂記》中張生夢崔鶯鶯,在夢中雲歡雨合,對壓制自己的宗法倫理綱常進行了由猶豫到堅定的抗爭。《倩女離魂》中的張倩女則是比崔鶯鶯來更加熱烈,她通過離魂奔婿,來追求情愛。《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卻只能在夢中與柳夢梅離魂相會,肉體在無盡的相思中走向了毀滅,生命的終結被賦予了更加強烈的悲劇震撼力。湯顯祖生活在黑暗的明代晚期,封建統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學,封建禮教嚴重鉗錮當時人們的思想,但他在政治上同情東林黨人,在哲學上受到王學左派和泰州學派的影響,認為程朱理學是錯誤的,反對“存天理,滅人慾”大膽提出“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並且,他認為男女生活之私,都是屬於自然本性的要求,毫不掩飾自己對道學的強烈不滿。《牡丹亭》這部劇作,寫的雖然是一位貴族少女因情而夢,由夢而死,由死復生,終成眷屬的情節奇幻的愛情故事,但卻表達了廣大的被壓迫婦女的強烈願望和對封建禮教的貶斥,特別是對性愛描寫的用墨如潑,對性慾張揚的赤裸裸,借夢境來寫,似真似幻,更能引人遐思,避免了與當時的禮教發生正面沖突,所以更能無所顧忌。

杜麗娘所追求的自由愛情,特別是充分享受的性愛理想,在當時封建禮教盛行,“存天理”“滅人慾”嚴重禁錮人思想的現實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在夢想魂游的境界里,她終於擺脫了種種封建禮教的束縛,改變了家庭和社會賦予的軟弱性格,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夢境建構的離奇情節,反映出了她萌動的情慾,使得她的生命有了生機與活力。湯顯祖《牡丹亭》中夢境的運用,提升了這部劇作的藝術境界,突出了現實和理想的矛盾,表達了在封建閨范束縛下的年輕男女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強烈追求。將此搬上舞台,通過讓主人公在虛幻的夢境中步步展開對話和動作行為,增強了藝術形式的表演效果。“夢生於情”又“因夢成戲”,使得觀眾在劇審美活動中生悲喜之情,從而將無情者冷漠旁觀的麻木不仁心理做深度的調整,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震撼。更為重要的是,循著《牡丹亭》所昭示著那種浪漫的理想,接受者們也開始做起了那樣的“夢”。
高中語文《牡丹亭》賞析(三)
《牡丹亭》改編於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記》。《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的作品《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 。他曾言 “吾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 。《牡丹亭》完美的的詮釋了湯顯祖的至情論。作者深受泰山學派影響,高揚真情、至情的旗幟,以杜麗娘和柳夢梅極富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抨擊了明代社會封建思想及當時大行其道,“存天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

從《牡丹亭》中那些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突發事件說起

從《閨塾》中春香的明鬧與杜麗娘的暗鬧,到《驚夢》中由思春產生的虛幻與現實的交合;從《鬧殤》里陳最良與石道姑的插科打揮,到《硬拷》里盜墓賊到狀元郎,“提葫蘆認了吧”的無奈,作者精心設置的突發事件將步步激化矛盾沖突,將故事推向高潮。

情節的巧妙構思賦予故事真實性,戲劇性。《閨塾》一出中陳最良講書:“‘關關雎鳩’,雎鳩是個鳥,關關鳥聲也。” 春香偏與先生作對“是怎樣聲”,陳最良無奈,只得【末做鳩聲】。陳最良對《詩經 關雎》的錯誤解讀,故意避開情感之事的行為,既表現了這個人的迂腐,又反應時代封建思想的古板和對女性的束縛。春香,則是叛逆,追求自由的典型代表。心直口快的性格使她化作一把言語的利劍,剝開封建思想醜陋的外表,隱含作者的思想觀念——真情,至情。

事件里的人,是更生活的人

選擇做一個人眼中秉公執法的“好官”,還是選擇做一個為子女考慮的“好父親”。當面對這一抉擇是,杜寶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我為她理春容”“我為她點神香”。“這賊說的是什麼話”。從這一段語言描寫足以看出杜寶好面子與絕情。他無法容忍自家女兒起死回生,寧可不要杜麗娘再生,也要保住自家名節,反應那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存天理,滅人慾”。當得知柳夢梅獲狀元之時,陳最良一句“老相公提葫蘆認了吧”就反映出趨炎附勢之態。即使是這種情況,杜寶仍一心想著“先生詫異!此乃妖孽之事。為大臣的,必須奏文滅除才是。”某種意義上講,杜寶忠於朝廷不生二心,可謂具有公心之人。另一個角度講也反映了人們的迷信。

動作化、性格化語言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

《鬧殤》中的“鬧”字,集中反映在石道姑和陳最良身上。兩人一段插科打揮式的對財務的爭吵,給原本悲傷,凄涼的氣氛增添了幽默色彩。尤其是兩人的一段對話格外出彩。“咱號道姑,堪收稻穀。你是陳絕糧,漏不到你。”“秀才口吃十一方。你是姑姑,我是孤老,偏不該我收糧?”兩人巧妙運用名字和物品的諧音,互相嘲諷。道姑的語言更帶頭鄉土氣息,符合人物設定。陳最良刻意用典,符合教書先生的形象。兩人都表現出對金錢利益的渴求,揭示人的丑惡面。

《牡丹亭》帶有極其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尤其是麗娘死而復生,現實中顯然不可能。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是作者的美好願景。“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感嘆雖多,結局終歸圓滿。

Ⅲ 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這話什麼意思 有什麼寓意

意思是這樣繁花似錦的迷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此曲描寫貴族小姐杜麗娘游覽自己家的後花園,發現萬紫千紅與破井斷牆相伴,無人欣賞,良辰美景空自流逝,感到驚異和院惜,抒發了對美好青春被禁錮、被扼殺的嘆息。

牡丹亭·驚夢的大意內容

麗娘游園歸來,睏倦了,便伏幾小睡,卻作了個甜美的夢:夢見一個小生,拿著柳枝,向她說道:「小生那一處不尋訪小姐來,卻在這里。恰好在花園內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書史,可作詩以賞此柳乎?」

麗娘沒有答話,只是想:「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生一笑,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便牽麗娘衣袖,轉過芍葯欄前湖山石邊說話去了。

麗娘怎會在夢中與一素昧平生的人幽會呢?原來一直受封建禮教禁錮的麗娘,沒有人與她說過知心話。與她最親近的母親,看她睡個午覺,也要說不符家教,看她綉對鴛鴦,也不以為然。

麗娘委實寂寞得很,渴望有人關心她同情她,當夢中人說出這「似水流年,如花美眷」八個字時,動魄驚心,怎能不引為知己?以柳枝求題,也不是一般市俗之見,他不是捧來珠光寶氣的首飾,而是分文不值的垂柳枝。

戲里有一折「寫真」,描寫杜麗娘作自畫像,可見她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在她眼裡,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經濟價值之間並不劃等號,一草一木都可人畫,對金銀珠寶、烏紗玉帶卻看不上眼。在這一點上,他們又有了共同語言。

心靈上的相通,在麗娘看來是頭等重要的事,與此人為伴是幸福的,輕輕地一牽,便隨他而去了。

全曲語言精美,以詞的手法寫曲,抒情、寫景及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無不細膩生動,真切感人,流動著優雅的韻律之美。

(3)牡丹亭唱詞賞析擴展閱讀:

賞析

這段唱詞是《牡丹亭》在最有名的一支曲子,歷久傳唱不衰。全曲雅麗濃艷而不失蘊藉,情真意切,隨景搖盪,充分地展示了杜麗娘在游園時的情緒流轉,體現出情、景、戲、思一體化的特點。

此曲緊緊貼合主人公情緒的當前狀態和發展走向進行布景。首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寫深閉幽閨的少女從未涉跡園林,這次乍進後園,只見百花盛開,萬紫千紅,艷麗眩目的春園物態,予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叩開了少女的心扉。

然而,主人公並非只是流連其中,只「入」而不「出」,接承第一眼春色的是少女心中幻設的虛景,她預見到濃艷富麗之春景的未來走向——「都付與斷井頹垣」,殘敗破落的畫面從另一個極端給予少女強烈的震撼。

「春色如許」開啟了主人公的視野,使之充滿了詫異和驚喜,接踵而來的對匆匆春將歸去的聯想則轟的一聲震響了少女的心房,使之充滿了驚懼和無奈。這里夾雜著深深的傷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樣多姿多彩,然而卻無一人走進來。

Ⅳ 《牡丹亭》唱詞

繞地游]夢回鶯轉,亂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深院。注盡沉煙,拋殘綉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步步嬌〕嫋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醉扶歸〕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瑱。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皂羅袍]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好姐姐〕遍青山啼紅了杜鵑,那荼蘼外煙絲醉軟,那牡丹雖好它春歸怎占的先?閑凝眄,兀生生燕語明如剪,聽嚦嚦鶯聲溜的圓。

〔尾聲〕觀之不足由他繾,便賞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山坡羊]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則為俺生小嬋娟,揀名門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緣,把青春拋的遠!俺的睡情誰見?則索因循靦腆。想幽夢誰邊,和春光暗流轉?遷延,這衷懷那處言?淹煎,潑殘生,除問天。

[山桃紅]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轉過這芍葯欄前,緊靠著湖山石邊。和你把領扣松,衣帶寬,袖稍兒搵著牙兒苫也,則待你忍耐溫存一晌眠。是那處曾相見,相看儼然,早難道這好處相逢無一言?

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則把雲鬟點,紅松翠偏。見了你緊相偎,慢廝連,恨不得肉兒般團成片也,逗的個日下胭脂雨上鮮。

[綿搭絮]雨香雲片,才到夢兒邊。無奈高堂喚醒紗窗睡不便。潑新鮮俺的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不爭多費盡神情,坐起誰忺?則待去眠。

[尾聲]困春心,游賞倦,也不索看薰誘被眠,春那,有心情那夢兒還去不遠。
《尋夢》
〔懶畫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麼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下懸。是睡荼蘼抓住裙釵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

〔忒忒令〕那一答可是湖山石邊,這一答是牡丹亭畔,嵌雕欄芍葯芽兒淺,一絲絲垂楊線,一丟丟榆莢錢。線兒春甚金錢吊轉。

〔嘉慶子〕是誰家少俊來近遠,敢迤逗這香閨去沁園,話到其間靦腆。他捏這眼,奈煩也天。咱歆這口待酬言。

〔尹令〕咱不是前生愛眷,又素乏平生半面,則道來生出現,乍便今生夢見,生就個書生,哈哈生生抱咱去眠。

〔品令〕他倚太湖石,立著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煙。捱過雕欄,轉過鞦韆,肯著裙花展,敢席著地怕天瞧見。好一會分明,美滿幽香不可言。

〔豆葉黃〕他興心兒緊咽咽嗚著咱香肩,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兒周旋,俺可也慢掂掂做意兒周旋。等閑間把一個照人兒昏善,這般形現,那般軟綿。忑一片撒花心的紅影兒呆將來半天,忑一片撒花心的紅影兒吊將來半天。敢是咱夢魂兒廝纏。

[玉交枝]似這等荒涼地面,沒多半亭台靠邊。敢是咱眯睎色眼尋難見?明放著白日青天,猛教人抓不到魂夢前。霎時間有如活現,打方旋再得俄延,是這答兒壓黃金釧匾。

[三月海棠]怎賺騙?依稀想像人兒見。那來時荏苒,去也遷延。非遠,那雨跡雲蹤才一轉,敢依花傍柳還重現?昨日今朝,眼下心前,陽台一座登時變。

[二犯么令]偏則他暗香清遠,傘兒般蓋的周全。他趁這、他趁這春三月紅綻雨肥天,葉兒青,偏迸著苦仁兒里撒圓。愛殺這晝陰便,再得到羅浮夢邊。

[江兒水]偶然間人似繾,在梅村邊。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並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川撥棹]你游花院,怎靠著梅樹偃?一時間望眼連天,一時間望眼連天,忽忽地傷心自憐。知怎生情悵然,知怎生淚暗懸?

[前腔]為我慢歸休,款留連,聽、聽這不如歸春幕天。難道我再到這亭園,難道我再到這庭園,則掙的個長眠和短眠?知怎生情悵然,知怎生淚暗懸?

[尾聲]軟咍咍剛扶到畫欄偏,報堂上夫人穩便。少不得樓上花枝也則是照獨眠

Ⅳ 誰能幫我解釋一下崑曲〈牡丹亭〉的唱詞詞意(內附唱詞)

這活可忒累人,其實我認為字字句句解釋意義不大,不如多看幾遍崑曲《游園驚夢》就明白了,有很多版本,不難找到的。

熱點內容
華夏盆景網 發布:2025-07-18 23:02:45 瀏覽:802
鮮百合粥的做法大全 發布:2025-07-18 23:01:10 瀏覽:232
采采荷花 發布:2025-07-18 22:59:34 瀏覽:515
花卉土壤書籍 發布:2025-07-18 22:56:37 瀏覽:882
梅花肉整塊 發布:2025-07-18 22:49:12 瀏覽:464
張植綠演過三毛嗎 發布:2025-07-18 22:49:03 瀏覽:354
蘭花凈化空氣嗎 發布:2025-07-18 22:37:28 瀏覽:537
河蚌殼盆景 發布:2025-07-18 22:25:41 瀏覽:179
猴菇丁香沙棘茶有副作用嗎 發布:2025-07-18 22:22:01 瀏覽:4
百合ki 發布:2025-07-18 21:53:06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