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盆栽知識 » 河蚌殼盆景

河蚌殼盆景

發布時間: 2025-07-18 22:25:41

Ⅰ 天柱山的其它地貌

會真崖,天柱峰南,相傳此為左慈謁會司命真君處。崖上有雄鸚哥石。
龍吟虎嘯崖,飛來峰與五指峰之間,崖壁峭聳,約1400米以上,綿亘千餘米,怪石嶙峋,氣勢磅礴。舊志分龍吟、虎嘯為兩崖,謂其一在潛山前,一在潛山側。實則同在一個大壑之上,崖壁通連。山風吹來,松如龍吟,谷如虎嘯
試心崖,即天池峰北側絕壁,隔大壑與天柱峰相對,峭削千仞,俯視目眩,遊人多不敢臨近其邊際,雨霽雲稀時,是觀看天柱「佛光」的最佳處。
百花崖,天柱峰北坡下,崖石蒼黑,林木蔥郁,花草繁茂,溪澗潺湲。下有百花洞和劉源墓。
千丈崖,石函峰南壁。懸崖陡峭,飛禽不棲,深不見底,是新開發的景點。烏以風謂此處「異樹蟠郁,剛風襲人,白雲蔽日,其境險僻」。崖下林木紛繁,蒼翠馥郁,稱之積翠谷。
道士崖,覆盆峰北壁,千丈崖西南,石紋如羽士捧笏而立。元張翥有詩詠此:「仙館深居寂寞濱,千崖濃翠濕無塵。……潭上晝游魚聽瑟,花間春醉鳥銜巾。山禽不識藏真境,留與雲棲學道人。」
焙葯崖,天柱峰東南,良葯坪北,相傳為漢末左慈焙葯煉丹處。舊志載:「潛峰左,岩徑深邃,名上煉丹,昔左慈燒葯於此。至今天晴日朗,煙霏起林薄間,蒼翠明滅,濃淡不常。上有火池,久雨不盈;水池,久旱不涸。閣部史道鄰(史可法)嘗登此,嘆為奇絕」。焙葯崖邊,巉岏怪石中有一平台,今稱此台為焙葯台,上有池積水,常年不盈不涸,氣象有變時,雲霧則自此生發,時或裊裊上升,時或就地擴散,或濃或淡,或斷或續,活象灶火初生或乍熄時的炊煙。「潛陽十景」中的「丹灶蒼煙」,即指此地此景。古人詠詩記之曰:「仙人煉葯已成丹,飆車一去何當還。火冷丹爐煙未息,至今仙跡余空山。」此處崖勢高峻雄渾,狀如麒麟,又稱麒麟崖。崖上右有石紋如天門,左有石紋如裙飄然之仙女,合稱「仙女守天門」。
青龍崖,天柱峰東南約4公里。北連登仙峰,南抵芙蓉峰,長約2公里。青龍澗沿其西側流入激水。
大天門,天獅峰與覆盆峰之間,有一狹谷,上凌霄漢,下臨深淵,俗稱「剪子叉」。崖勢陡險,履雲摩天,望而生畏,遊人無不稱絕。由此沿千級石階北下,可達積翠谷,通千丈崖、東關諸峰;由此順階南下,可通鵲橋、幽谷、牧羊河;由此順階向東攀壁而上,可登天獅峰頂。此處為1985年新開發的景點。 仙人石,白水灣東,仙人崗中段,有石如仙人抱笏傍崖兀立。石高30餘米。
黑虎石,白水灣北,燕子沖南,黑虎河谷東側。石高約8米,下半如奔竄之猛虎,上半似騎虎之勇士,鄉民尊奉為「黑虎大仙」。石北側80餘米處為人行道,道旁有黑虎廟。
攔虎石,黑虎石南的河谷西側,有巨石突伸,橫攔河中,鄉民稱為攔虎石。舊時傳說「黑虎大仙」曾用此來阻攔黑虎逃竄,從而永遠據為坐騎。
橋子石,石在馬祖庵南的燕子沖,高約5米,形同一乘坐轎。
鯉魚石,馬祖庵南山崗上。前端橢圓如鯉魚頭,渾身斑駁似魚麟,長約7米,高3米余,橫卧山林中。
木魚石,馬祖庵門前田壟中,原有一石酷似和尚敲著念經的木魚,長、寬各約6米,最高處約3米余,中有一條橫縫,今被泥土淤沒。
麒麟石,亦稱象石,在馬祖庵東,巨石形如年畫中的麒麟。
飛雁石,天書峰下,一石傍崖兀立,頂端前伸,勢如橫飛大雁。
霹靂石,馬祖庵北登山道左側,有一高約10米,周約50多米,渾圓蒼黑的大石,正中偏右處裂開,上下縫隙均勻,都在30厘米左右,而且斷面整齊,如刀切西瓜。相傳為巨雷劈開,俗稱雷打石。北壁有清李雲麟題刻的「混元霹靂」4個1米見方大字。石南有左元放石室,可通馬祖洞。
圓門石,降丹峰西側石壁間,有一直徑約10餘米的圓形凹陷處,頗似神話中仙人洞府緊緊關閉著的大圓門。舊時傳說,在很久前,勤勞窮苦的農夫,可祈求山神,借出洞內金牛耕地。
鑰匙石,圓門石對面人行路西側。石長約3米,形同古式銅鎖鑰匙。舊時傳說,它原可開啟圓門石山神洞府,後山神受騙,險失金牛,於是藏牛於洞中,緊閉圓門,將鑰匙拋棄此處,變成此石。
石屋,位於茶莊北,飛虎峰下牧羊河西側長溝中。「屋」高約6米,周40餘米。南檐前傾;頂寬敞,中隆一線如脊。上有石臼;旁有6個對稱的石眼,傳為劉源結寨時搭舂米棚的的柱眼。
鸚哥石,天柱山中有兩個鸚哥石。一在會真崖上,懸崖之上巨石高矗,如昂首立鳴之鸚哥,下臨深淵,有睥睨不可一世之概,鄉民呼此為雄鸚哥;又以其旁伴有一株古松,在峰下仰視,形似「喜鵲登梅」。另一則在飛虎峰下石屋邊,巨石亦如鸚哥,斂翼伏身作孵卵狀,因稱雌鸚哥;此石僻處深壑,鮮為遊人見。
鱉魚石,由迎真峰下牧羊河,可見山崗上怪石櫛比,多作甲魚形,皆昂首向北作禮拜天柱峰之勢。烏以風稱其為魚鱉石,鄉民稱鱉魚石。
羊角石,盆峰西北山腰,兩柱形石間隔尺余並排豎立,高均約2米,酷似山羊雙角。
鯉魚跳天門,鵲橋石西下側高約3米的巨石,渾身鱗斑,形似騰躍的鯉魚,頭朝大天門,因有此稱。
鵲橋石,大天門南,天獅峰西南側,有如舌巨石,以離岩體大致8米的高度順著陡峭岩坡向下懸伸40餘米,下面岩坡陡得遊人不堪停駐,確系一絕險勝境。今人在其岩坡上鑿成梯階,臨近深淵一方鑄立鐵柵欄,以保無虞。此處無風有風,時有雲霧纏繞,在下端仰視,如遇仕女自上端扶欄而下,風鼓裙,腳踏雲煙,如仙子飄然下凡。遊客睹此,多生牛郎織女的聯想。
鼓槌石,東關觀日台下側,步道旁有豎石直立,上粗下細,高約3米,與石鼓峰頭仙鼓石遙相對峙,因以鼓槌名之。
蜒蚰石,在打鼓峰東南絕壁下方,為天柱山怪石中一大奇觀。巨石頭圓而身尾略扁,朝上伏卧於岩坡上;全長40餘米,寬約8米,高約2米,頭部頂端伸出狀如一對觸角的石柱,各長2米左右,粗不盈抱;整體上活象一個爬坡的蜒蚰。煙雲縹緲時,更覺其有蠕蠕動態。
仙人床,良葯坪東,登仙峰下,一石長約4米,寬約2米,一頭稍高,寬而有隆脊,一頭略低,窄且平整,俗稱棺材石,雅號仙人床。
仙桃石,回獅峰下人行道旁,有圓石高10餘米,最粗處周約30米,上銳下豐;頂端呈桃尖狀,夕陽乍落,「尖」上露浥微顯紅色,酷似熟透的仙桃。
神貓逼鼠石,良葯坪南回獅峰下,東側石壁突起二石,上石似貓,下石如鼠,「貓」作坐而戲鼠狀,「鼠」則呈翹尾奔竄態,十分逼真。
拴馬石,立於良葯坪步道旁,高約4米,周10餘米,四棱分明。西南棱有對角鑿通的圓孔,傳說是宋末劉源在天柱山結寨抗元時為拴馬而鑿。
仙拳石,良葯坪東焙葯岩西側,兩石迭立,高約20米,上端大而圓,下端漸削成柱狀,如仙人自地下伸出半截手臂而且緊捏著的拳頭。條條雨痕,神似指縫。
踞地獅石,良葯坪東,焙葯岩下,一石高約8米,周約20餘米,如雄獅踞地。其旁有洞,亦稱獅子洞。
丹霞石,焙葯岩下有一石,相傳為劉度人誦靈寶經遇神人處。「丹灶蒼煙」即在此處。
黿鼉石,自良葯坪登山,行約半里,山左深谷中有一圓形大石背迭一石,大石前後有突出部分似龜首、龜尾,構成了黿鼉負重爬行之形態。
馬拉車石,西關寨下的山谷中,有兩個巨石前後聳立,前石形似奔騰的駿馬,後如一輛載貨的馬車,湊成一幅「馬拉車」的自然畫面。
將軍石,佇立於西關寨口下側,石高約3米,形似身著鎧甲的將軍。
海獅石,小心坡路旁,有石如昂首伏地海獅,高約2米。
鴛鴦石,柬之洞前,兩石並列裸露崖巔,似一對鴛鴦嬉戲。
仙臂石,柬之洞後,5米高石呈柱狀,上半截斜折,形似微曲的人臂。烏以風謂:「仙臂石在南關下,旁有月牙、文筆兩石筍」。
鱷魚石,柬之洞後,一怪石作張嘴鱷魚狀。烏以風稱「登西關寨,過小心坡,右轉,有石當道,昂首曲身,形似鱷魚,作飛騰狀。」
仙女曬鞋石,柬之洞正前方山崗上,有長約5米、高約2米的蒼黑大石,頂斜平,南端稍矮而圓削,北端微翹而尖削,酷似一隻鞋底朝上的尖足女鞋。
老鱉探海石,虎嘯崖上,大石如盤,南端突出如鱉首,立南關口北望,最肖。烏以風志:「金龜石,登帝坐石南望,大石橫出數十丈,形如龜甲,前伸一石,宛如龜首,石紋作魚鱗狀。」或即所指。
關刀石,虎嘯崖南壁間,大石呈片狀突起5米余,上豐下銳,形似大刀。又以其中開一凹,左如四指並攏,右作大拇指狀,俗稱仙掌石。
帝座石,虎嘯崖上,椅狀大石冠於高崗隆起處,高、闊均約2米,椅靠如玉屏,背向天柱,椅座面萬壑,峰巒揖拜。因其位置之高,氣勢之偉,形狀之奇,而以「帝座」稱之。
蝸牛石天池峰東,虎嘯崖上,有巨岩呈圓狀聳起,高約8米,長約10米,北上側突出兩個如觸角形的小石,很象探頭覓食的蝸牛。
筆架石,天池峰東,神秘谷出口處,大石橫卧,呈「山」字形,狀如筆架。南側石壁舊有葛鹿坪石刻,已模糊不可辨,俗稱此為「元寶石」。
吊鍾石,天池峰南,有石圓頂柱身,上渾圓下翕張,狀如古剎梵鍾。登筆架石可見。
寶劍石,神秘谷中,北壁下有條形薄石倚立,高約5米,寬僅米余,形如半截古劍。
仙菌石,飛來峰北側崖壁間,有石形圓如盤,中間傘狀隆起,如香菇平放崖上。俗稱蘑菇石或笠石。
金龜石,神秘谷口上端,巨石橫卧,形同烏龜,條條雨痕勒出天然線條,使之身、首分明,神似向飛來峰爬行,故稱金龜朝飛來。舊志謂皖山西有石龜,或即指此。
天狗望月,神秘谷口東,巨石高聳l0餘米,狀如天狗坐地,遙望三台、寶月諸峰。立南關寨北望之,又如一堵石坊,因亦稱牌坊石。
象鼻石,神秘谷口之南,有石如高約3米、長約5米的大象,尤其是筆直豎起的石鼻,上細下粗的圓柱形狀,與真象鼻不可分辨。自南關口上神秘谷經此石旁。
蚌殼石,牛馬城西,兩塊巨石形橢面子,並排豎立作河蚌張殼勢。又稱仙蚌獻珠。
牛眠石,在飛來峰下,牛馬城南,一石獨卧叢林中,狀如牛眠。舊時有牛眠庵。
葫蘆石,牛馬城南,兩圓石迭成一個整體,高2米,上細下粗,中現頸狀,如一葫蘆置於山間。
龍蛋石,南關口西,米余大石如卵置於路旁,以其碩大而稱之龍蛋。
恐龍汲水,南關口西側的大龍窩,有石呈弧形伸出崖間,向下垂懸,約4米長,狀似恐龍。下有小溪,故稱恐龍汲水。鄉民從石下經過,習慣呼為穿崖。
鐵心石,天柱峰北,劉源墓西,3米高的大石,上銳下豐,形如心臟倒置,黝黑如鐵。俗稱黑心石。
鵬鳥石,打鼓峰頂東南側危崖,一石伸出如大鵬鳥探首亮翅狀。
觀日台,翠華峰北,有一山崖,崖頂有平坦巨石,約10餘平方米,遊人多在此觀賞日出,故名觀日台。若面對翠華、麟角諸峰呼喊,此呼彼應,峰壁迴音,又稱迴音台。由於東南諸峰遠近參差,迴音有明顯的時間差,形成了獨特的「一唱三迴音」的奇象。
天樂台,天池峰頂,石如平台,是觀賞日落和晚霞的最佳地方。人稱「夕照台」。北側即試心崖。舊志載「明劉若實渡石樑踞天池鼓琴,聞空中奏天樂,有異禽千數從天柱飛來,音同笙磬」。故稱天樂台。 馬祖洞,佛光寺左側,大石堆迭成洞,相傳為唐馬祖道一禪師習定處。洞門狹小,內則寬平可容數十人。洞後大石開裂一隙,每值正午,一道天光從石縫射入,上下四方,明照朗澈,呼為馬祖一線天。明萬曆年間敕封佛光寺時,欽差黨禮在洞頂大石上題刻「義山流芳萬古」。戶部郎懷寧阮自華鐫稱「嘉平館」。幽澗泉穿洞而出,潺潺有聲。由此可上「南天一柱」。
蓮花洞,蓮花峰頂,大石重迭成洞。向絕壑的一方,有孔如窗。遊人憑「窗」遠眺,藍天無際,白雲飄渺,峰頭競攢,塵囂不染,猶如身置天庭。人們就峰名洞,就洞名「窗」外之景,稱之為「蓮花世界」。
仙人洞,拜岳台下,3塊巨石架迭成洞,內分上下兩層,如閣樓然。北宋仁宗侍御史李柬之曾宿此,並鐫字以記之,因亦稱「柬之洞」。烏以風曾與6位文友捐資整修,易其名為七人洞。並詠詩紀曰:「同是江湖愛山客,每臨天柱倍流連。雲開萬壑千峰外,洞在青都絳闕邊……」
司元(玄)洞,天池峰南,有一奇特幽谷,自龍吟虎嘯崖下入口,穿五指峰,傍飛來峰,繞銜珠峰,到達渡仙橋,全長400餘米。全谷巨石橫亘,嵯峨層迭,構成巨型假山盆景式的無數洞穴,幽深微妙,迂迴曲折,若明若暗,神奇莫測。人稱「神秘谷」。谷內洞上有洞,洞中有洞,或洞洞相連,或彼此間隔。大洞三處,稱龍宮、迷宮、逍遙宮。道家視此地為洞天福地,道書稱之為第十四洞天。舊志稱此洞「空邃可容萬余武,下有水晶岩,直通滄海。後呼為總官洞。」
觀音洞,在天柱峰東北,青龍背北面石壁間。洞分上下兩個。下洞寬敞,可容數十人,當地山民燒炭,常寄居洞內。洞口有荊蔓遮擋,遊人不易尋覓。此洞之旁絕壁上,有前人鑿留的足窩。順而上之,又有一洞嵌在崖壁間。洞壁光滑,洞內僅能容數人。舊時流傳,此洞隱秘難攀,非觀音大士難以駐足棲身,故稱之為「觀音洞」。 青龍峰下有青龍澗,飛來峰下有飛來澗,天書峰下有幽澗,千丈崖東有東關澗。晴明時,崖下叮咚滴滲,細流涓涓;驟雨降臨,山水疾瀉,狂奔怒吼,變幻萬千,喜怒無常。步徑通處,幽草叢生,閑花亂眼,松吟竹韻,各得其趣。
丫字瀑,賀家畈西崖有一瀑,落差50餘米。瓊陽川之水流至此處,受岩石阻隔,分成兩股水流越過崖頭,復又合成一條奔瀉直下的瀑布,呈」丫」字形,恰似黃山「人」字瀑的倒置。
黑虎瀑,黑虎嶺西,全長340米,4個跌岩,最高落差400餘米,是天柱山中最長的瀑布。源出降丹峰下,經黑虎沖合諸山之水而出白水灣。遠看似一條銀練,懸掛崇山峻嶺之上;近看如白玉蛟龍,騰躍奔入潛水。每逢雨後,山溪橫溢,飛流奔瀉,聲若雷鳴,山嶽震撼。
雪崖瀑,茶莊北1.5公里雪崖下,石崖高峻,石色潔白,瀑布自崖上飛瀉而下,隨山勢高低曲折呈階梯狀,形同被折疊十數道的白練。石色水色都瑩然如雪,故稱「雪崖瀑」。落差40餘米,大水時,湍湍急奔,終日巨雷轟鳴;小水時,潺諼飄濺,成天碎雨飛花。天柱山飛瀑,數雪崖瀑最奇絕。
激水瀑,位於雪崖瀑上里許。瀑旁有石崖開裂如蓮瓣,人稱蓮崖。崖壁陡削,飛流直下,落差200餘米。每當雨後,懸瀑從天傾瀉,震山盪谷,數里外可聞,故俗稱「響水槽」。《寰宇記》稱:天柱山「東有激水,冬夏懸流如瀑布」。
飄雲瀑,牛馬城東側,是天柱山中最高的一個瀑布,海拔1100餘米。從飛來峰下聚集起來的飛來泉,經過牛馬城後,在這里向東折入飛來澗。這里崖高勢峻,澗面寬闊,坡度較為平緩,流泉至此平鋪成一幅薄紗,飄然而下,即使豐水時節,也是悠悠盪盪,飄灑如雲。 雲海,天柱山上經常雲鋪幽谷,霧掩危崖,到處一片雲天海浪。其中最為瑰麗奇絕處有三,即東關寨、西關寨和良葯坪。
寶光,登上渡仙橋,眺望天柱峰,若面前有濃霧密雲,背後有強烈的陽光,則面前的雲霧,會出現一個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光環,層層相套,絢麗無比。這時,若置身於陽光和雲霧之間,陽光將人的身影投射到前面的雲霧屏幕上,光環中就會出現人的身影,真是奇妙無比。這種奇妙的景象,就是天柱「寶光」,俗稱「佛光」。
日出日落,天柱山的觀日台,是觀日出的最佳地點,仲冬雪後和春秋兩季,是天柱山觀日出的最好時令。
天柱晴雪,「潛陽十景」之一。天柱寺東之五鏡山,應是古「天柱晴雪」景點所在,即天柱寺東之晴雪崖也。由虎頭崖去玉鏡山,最近最便。「天柱晴雪」是天柱山獨有的奇觀,古今遊人,登臨觀賞如入天宮瓊瑤,無不為之陶醉。前人有詩贊曰:「巉絕奇峰自古聞,今觀晴雪信超群。千尋玉照懸秋月,一柱冰霜散夏雲。」「孤峰屹立聳層霄,積雪多年未易消。萬丈寒光通碧漢,一團晴影動瓊瑤」。

Ⅱ 養盆景的那些事兒

當你喜歡上盆景後,你就會發現自己養一棵死一棵,或者養到半途就開始嫣了,用常規辦法都是救不過來的,更有的已經成為了白蟻、紅蜘蛛等的駐地了。如何養護,不同區別有哪些呢?那就讓我慢慢道來……

首先是品種不同,對養護的要求也不一樣。盆景總體上分為賞花盆景,比如映山紅、海棠、紫藤花、六月雪、金銀花等,他們的欣賞的關鍵時期是在花季。映山紅的花團錦簌,國旗紅的艷、白杜鵑的清新、粉色的可愛,真的看得你就彷彿看到各式各樣的女人,各有特色,均要攬入懷中。第二種是觀果盆景,比如金彈子、石榴、蘋果、枇杷等
,這些盆景主要在果子開始出現一直到掉落的這段時間,是欣賞的旺季,雖然沒有花類那麼應景,那麼能夠抒發自己的感情,和那麼討人喜歡,但是結果結果,就是對收獲的一種認可,一般北方的玩家喜歡果類南方的玩家喜歡花類。除了這兩種,盆景的正宗是松、柏、雜木類。比如樁主家的就是雜木類的。松樹有黑松、黃山松、羅漢松是大流,柏樹有,崖柏、刺柏、圓柏,崖柏最珍貴,因為難養護。對於他們的養護,總得需要做到的就是土、水、肥按照季節來,應季施肥,應溫度澆水、應環境用土。

花類:

應季施肥:主要每年4-5月澆施2-3次0.5%濃度的磷鉀肥液;在臘冬追施1-2次稀薄的有機肥液,其它季節不宜施肥。忌施濃肥。

應溫度澆水:六月雪盆景生長季節應經常澆水,不宜長時間過干過濕,夏季每天往葉面噴水1-2次;冬季減少澆水次數,保持盆土濕潤稍偏干即可。

應環境用土:隔1-2年翻盆1次,於春季2-3月或深秋期間進行,剔去全部舊土,適當修剪根部。可結合翻盆進行提根,形成懸根提高觀賞價值。每年冬季半落葉後至翌春萌芽前,進行整形修剪,剪短長枝、徒長枝,疏去過密的細弱枝,剪去病蟲枝以及其它影響觀賞的雜亂枝;生長期適時進行摘心、抹芽、除分枝等,使其保持優美的造型。

[圖片上傳中。。。(1)]

果類:

南方以金彈子為代表:

1.南方樹種,喜溫暖濕潤,夏季宜稍加遮蔭,冬季放入室內。

2.平時須保持盆土濕潤,不可偏干。生長期要常施肥,夏秋宜增施磷肥,以促進開花結果。

3.土壤可以用疏鬆的肥土,盆底墊一層粗沙或蛭石,以利排水。春季3月進行修剪,去雜亂枝及過密的枝條,保持樹形。

[圖片上傳中。。。(2)]

北方以石榴為代表。

每半能施肥一次,以氮磷鉀三元素或多元素的復合肥料為好,不能單施氮肥,否則易徒長枝條,不利於生殖生長。

澆水要做到「間干間濕」進行,不幹不要澆水,澆則要澆透,由於盆栽石榴大多為盆景樣式,盆中留有的澆水口太小,所以如澆不透可選擇『浸盆法』來濕透盆土,方法是將盆栽石榴放入水池中,放水至盆沿,讓水慢慢浸透盆土。

石榴樹要在春季發芽之前,先澆一次透水,並在根際周圍覆有機肥厚約5厘米左右,待土表稍干時結合鋤草鬆土一次,這樣有機肥與土壤就有些摻和了,待石榴成功座果時,再根據天氣情況澆水施肥,此時施肥以鉀肥為主,氮次之。

[圖片上傳中。。。(3)]

最後就是我們的正宗盆景

松樹:熟話說,站如松,就是說 站姿要如青松之挺拔。

黑松

松樹盆景不像瓜果,形狀不多,松樹盆景造型奇特,基本根據樹形和環境相結合而造型,有直桿式,迎客松式、懸崖式等等。選盆就是立於造型的基礎上的。

選盆:黑松枝葉深綠,宜選用中深的紫砂陶盆,小型盆景可用釉陶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礬石或大理石的鑿石盆。盆形可根據樹型而定,一般以長方盆或橢圓盆較多,懸崖式造型則宜用高深的千筒盆或中深的方盆。

[圖片上傳中。。。(4)]

用土:黑松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深厚的中性土或微酸性上為宜。盆栽最好用山土或腐葉土,摻拌20%砂土為培養土。土壤不宜太肥沃,以控制生長。這是根據山上松樹的環境,認為模擬的,實際證明,靠山就應該學山,每個植物都有自己賴於生存的獨特環境。

栽植:上盆時期以3月萌發前為好。植株宜帶宿土。對過長的根系可適當剪短,以便栽植時,根系不至拳曲於盆中。

整姿加工:以攀扎為主,修剪為輔。黑松樹樁養坯一年後,方生長良好。根系發達,成活率高,抗煙塵污染能力強。
為適合製作盆景的需要,在露地栽培時,應選擇光照充足、土壤較瘠薄處,控制水分和養分的供給,使其主根粗短,側根發達,莖干矮小而屈曲,枝葉密集而叢生,姿態古樸而雅美,成為良好即可上盆加工。樹樁主幹較粗大,可適當切削加工,再將保留的側枝攀紮成平伸或下垂狀,選留側枝應注意不留平行枝、對稱枝,以有層次差落為佳。黑松的整姿加工宜在休眠期進行,這時樹液流動緩慢,修剪枝條不致有松脂外溢之虞。在生長期間,只可攀扎造型,或摘芽控制生長,不可修剪整姿。

黃山松,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黃山上的松樹。但是這個不是黃山特有的,在高山寒冷的山頂,只要適合松樹生長的,基本黃山松都能長點出來,不同的是長勢不一樣。

[圖片上傳中。。。(5)]

黃山松是喜光樹種,在全光照下側枝輪生整齊,針葉剛直。深綠有光澤。平時養花只需要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就行,夏天高溫就需要遮蔭,冬季如果放在室外,最好連盆埋進向陽背風的地里,僅露枝條在外。如果在北方,在室內就需要通風,而且溫度不宜過高。

澆水:黃山松喜燥惡濕,盆土宜干,澆水不可過多,須干透再澆。針葉可經常噴灑點水,利於生長,春夏季節又適當扣水,使針葉短小,增加美感。

施肥:黃山送不是很喜歡肥料,過多施肥容易傷根,就像不愛吃飯的傢伙,你拚命讓他吃,最後就是胃不舒服,便秘。每年春末夏初生長旺盛可用田螺、蛤蜊、河蚌等貝殼打碎煎煮1小時,冷卻後,兌水使用。如果改善土壤酸鹼度,可以施以釩肥水。是不是很嬌氣,沒辦法,誰讓人家就出生在名山呢。

翻盆:黃山松比較喜歡穩定,不喜歡一年一次搬家,所以,3-5年翻盆一次就夠了,時間在每年的3-5月間,翻盆要保持一般的宿土,整理根系,剪去爛根,枯根和影響上盆的其他長根,再按照上盆的技術要求載重。

黃山松再怎麼特別都逃脫不了松樹的本能,它容易患葉枯病,綉病等。還有就是蚜蟲、介殼蟲、紅蜘蛛等常見的病。

再說說柏樹:

崖柏估計大家都接觸過,比如崖柏手串,崖柏根雕等。其實這些都是崖柏的副產品,是因為崖柏不容易養活,而且材質較硬,不容易蛀蟲才有了崖柏根雕的出現。

[圖片上傳中。。。(6)]

崖柏是活化石,它是從恐龍時代一直到現在的,但是現在因為其市場而被很多人偷盜,幾乎絕跡。崖柏是一種全天然植物,無法人工培育和種植,量少,具有不可再生性。尤其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崖柏,量相對更少。淡咖啡色的崖柏,俗稱「陳化料」,歷經成百上千年風吹日曬,氣味穩重,香氣聞起來很舒服。市場價格多在萬元以上。

葯用價值:

一、安魂、定魂——能明顯改善失眠多夢,其香味可提高血液含氧量,使人精神愉悅。在日本,柏木香氣被譽為「空氣維生素」,有癌症專家讓病人在柏木林中進行保健治療。用崖柏做熏香讓崖柏的香氣環繞在病人周圍,可以改善病人心情,提高免疫力。

二、排毒、養顏,書載:「可利水道,興陽道」。崖柏五行屬金,能助肺氣,合皮毛;崖柏飲片沖茶泡酒,可潤腸祛油,促進新陳代謝,清除體內垃圾,美顏潤膚。

三、抗炎、解毒——崖柏芳香之氣,能凈化空氣、殺滅細菌和病毒,具有抗炎消腫的功效。崖柏精油對蟲蟻叮咬、無名腫痛有奇效。《中國葯典》載:「蜀東有痔瘡者,坐柏木,止痛消腫奇效;其木煮水,澤頭發,治疥癬。

崖柏盆景:

[圖片上傳中。。。(7)]

移栽:崖柏移栽的時候要清理好土球表面的污土和草根,剔除裸露石塊,以乳膠封塗粗根和直桿截口,然後噴灑多菌靈或者高錳酸鉀,將樁位置方正,填土搗實,最後一遍遍澆水,直到泥盆全部陰濕。崖柏對細菌的清潔度要求比較高,所以細心再細心是必不可少的。

澆水:嚴格控水,柏屬陰,松屬陽。所謂干松濕柏,目口含陰陽之理,並非說松樹耐干,柏樹耐濕。一般地講,新植的崖柏尤為怕澇。澇則爛根而死。控水就是要少澆多噴,盆面不積水,奕天天見濕見干為好。

病蟲害防治,崖柏盆景一般不會因局部損失而致死,但是要及時施葯消毒。他們的天敵天牛和小蠹蟲。所以需要經常打掃衛生,清除亂雜木頭,勤於噴施葯物。

盆景還有一類就是雜木類,以榔榆、雀梅等為代表,養護辦法沒有其他的大類的那麼講究,但是基本能夠通用。

[圖片上傳中。。。(8)]

這圖片就是我家的盆景,耗時8年才這樣。

盆景這東西,歷史悠久,能追溯到的是新時期時代的化石里有類似盆栽等的圖案。秦朝的阿房宮,漢武帝時期的上林苑等,後來的南北朝時期的山水畫,唐朝時期的水墨畫,宋朝時期是山水畫的鼎盛時期,也是盆景的鼎盛時期,清朝的國運的衰落,盆景自然也達不到多大的高峰。

除此之外,日本的盆景都很有名,他們的起源也是我國的盆景,人家善於取長補短,所以有了微小型盆景的發揚光大。

信"י0�2s

Ⅲ 三大有機寶石指那三種

珊瑚,珍珠,琥珀。

1、珍珠

珍珠有葯用價值。據地質學和考古學的研究證明,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珍珠。在西方的傳說中,美神維納斯出生於貝殼中,當貝殼打開的時候,從她身上滴下來的露水就變成了一粒粒晶瑩剔透的珍珠。

丹麥人將珍珠與美人魚聯想在一起,美人魚思念王子而不得,淚灑相思地,被守護在身邊的貝母蚌珍藏起來,時間長了,眼淚就變成顆顆珍珠。珍珠是"海之驕子"。具有瑰麗色彩和高雅氣質的珍珠,象徵著健康、純潔、富有和幸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喜愛。

日常生活中不適宜接觸香水, 油,鹽,酒精,發乳,醋和臟物; 更不能接觸香蕉水等有機溶劑;夏天人體流汗多,也不宜戴珍珠項鏈,不用時要用高級中性肥皂或洗潔 精輕輕洗滌清潔,然後晾乾,不可在太陽下暴曬或烘烤;收藏時不能與樟腦丸放在一起,也不要長期 放在銀行的保險庫內。

2、珊瑚

分紅、白兩色,是一種海底腔腸動物化石。分為紅珊瑚[貴珊瑚]、白珊瑚(大多用與盆景工藝)、藍珊瑚(現已基本絕跡)、黑珊瑚(價格不菲)、金珊瑚(外表有清晰的斑點)。流汗時,不要久戴珊瑚飾品,因為汗液會腐蝕珊瑚;不宜多接觸香水、酒精、食鹽、油污、醋。

紅珊瑚寶石:「太陽之珠」,是全世界目前為止發現的一顆最大最完美的珊瑚珠,此珠直徑20.4mm,產地:台灣海域,顏色深紅色,在珊瑚珠寶中屬於優質的阿卡級別,圓珠通體無暇,極其稀有和珍貴,用18K白金鑽石鑲嵌,三顆天然祖母綠寶石點綴其間,工藝精美絕倫,見後嘆為觀止!

3、琥珀

易熔化,怕熱,怕曝曬,琥珀製品應避免太陽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溫的地方;琥珀易脫水,過分乾燥易產生裂紋;琥珀屬有機質,易溶於有機溶劑,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重液中,不宜放入化妝櫃中;

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擊,應避免磨擦、刻劃,防止劃傷、破碎。古羅馬的婦女,有將寶石拿在手中的習慣,其原因是在手掌的溫度下,琥珀受熱能發出一種淡淡的優雅的芳香。

古羅馬人賦予琥珀極高的價值,一個琥珀刻成的小雕像比一名健壯的奴隸價值都高。琥珀還能夠消痛鎮驚,有的地方常給小孩胸前掛一串琥珀,以此驅邪鎮驚。

(3)河蚌殼盆景擴展閱讀:

有機寶石的共性:

1、多數有機寶石由無機質和有機質兩部分組成。無機質主要是碳酸鹽、磷酸鹽、少量硫酸鹽和水。有機質主要是殼角蛋白、氨基酸、酯酸類、酯醇類。

2、摩氏硬度低 Hm=2.5-4。

3、碳酸鹽易受酸侵蝕,破壞有機寶石。酸包括食醋、酸性飲料、汗酸。

4、有機質易受有機溶劑、揮發性氣體侵蝕。有機溶劑包括酒精、乙醚、丙酮;也包括指甲油等某些化妝品。揮發性氣體:樟腦丸等芳香型、揮發性強的防蛀葯品對寶石中有機質起破壞作用。

5、用途廣泛:作首飾、裝飾、衣飾外,作佛龕裝飾、朝珠;且有極高葯用價值,都是名貴葯材。

6、有機寶石需注意保養。

Ⅳ 黃山松盆景粗干拿彎破干對樹有影響嗎

(一)植物學知識
屬松科,松屬。
常綠喬木,樹皮深灰褐色而略帶紅色,裂成鱗狀厚塊片,冬芽深紅褐色。葉2針一束,略粗硬,鮮綠色,長5~13厘米,葉鞘宿存。球果卵形,幾無梗,可宿存樹上數年。干形常彎曲,側枝平展,冠偃如蓋。生長於安徽黃山高峰之上者,由於環境的影響,姿態萬千,如玉屏樓前的「迎客松」
、「送客松」
;北海的「麒麟松」
、「黑虎松」
;天海的「卧龍松」等,自然形態極美,均為黃山松造型的範例。
黃山松為我國亞熱帶東部山中適生針葉樹,廣泛分布於安徽黃山、大別山海拔600~1800米;浙江天目山、雁盪山海拔800~1500米;福建武夷山、戴雲山海拔1000~1500米;台灣中央山脈海拔800~2400米以及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黃山松極喜光,適生於涼潤、空氣濕度較大的高山氣候,垂直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在土層瘠薄,岩石裸露的孤峰山脊上生長,則枝幹低矮、彎曲,姿態奇特古雅,葉細而短,最適於製作盆景。

(二)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黃山松多用種子育苗繁殖,發芽率較高,一般可達80~85%。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球果呈黃褐色時,從樹冠茂密的健壯母樹上採集飽滿的球果,進行脫籽處理。日曬約10天後種鱗開裂,去翅除雜,裝袋冬藏。「春分」前後播種,苗圃地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酸性土為好。
噴灑五氯硝基苯75%或高錳酸鉀液進行土壤消毒。
播前先將種子用水淋濕後用鈣鎂磷肥拌種。
1公斤種子約拌0.5公斤鈣鎂磷肥。播後用細土覆蓋約2厘米,再用草遮蓋,一個月後開始陸續發芽出土。
6月份可施一次稀薄腐熟人尿,施後用清水淋洗苗葉,再用0.5%波爾多液噴灑防病。
7~8月為幼苗生長旺盛期,9月下旬停止生長,當年苗木可達20~25厘米左右。
盆栽可選用2~3年生粗壯棵矮的樹苗,再進行加工造型。
山野採掘:黃山松天然更新容易,在海拔700米以上山地的岩石隙縫,崗脊及坡地上都可飛子下種。在山野選取生長粗壯矮小的黃山松野生苗,以枝幹蟠虯,針葉短而密者為好,便於以後上盆造型。
採掘後要及時下地培育,栽前將全部針葉剪短一半,以減少蒸發。宜選擇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土壤較瘠薄處栽培。
控制水分和養分,炎夏季節要用蘆簾適用遮蔭,做到晚揭早蓋,並每天噴水1~2次,保持表土濕潤。地栽培育2年後,即成良好的盆景素材。

(三)上盆過程
選盆:黃山松姿態瀟灑優雅,蒼古狂逸,自然多變,故一般宜選用形狀古樸、色澤深沉的紫砂陶盆,通常以淺盆為主。盆的形狀依樹形而定,如直乾式、雙乾式、斜乾式等宜選長方形或橢圓形盆;曲乾式可選海棠形或馬槽盆;懸崖式可用深千筒盆或中深四方形或圓形盆;大型盆景可用白礬石、大理石等鑿石盆;小型盆景也可選用釉陶盆。
用土:黃山松適宜酸性沙質壤土,pH值在4.5~5.5之間,中性土或微酸性土也生長良好。盆栽最好用山土或腐葉土,摻拌30~40%的沙土為培養土。
栽種:黃山松的栽種以3~4月最為適宜,秋後栽種亦可。
移栽時需帶宿土泥球,以利於盡快服盆成活。栽前應先檢查有無傷根、爛根和過長主根,如有必須剪除,在傷口上塗以蠟或油漆,以免松脂溢出。松類忌濕,故盆底須填上碎瓦片或木炭,上覆一層粗砂,深千筒盆可填至13高度,以利透B氣排水。淺盆則用塑料紗網墊在盆孔上。栽種時,要用乾燥土,將根部的土充分填塞,搖動盆缽,用竹簽撳實,鋪上青
苔,澆一次透水,放置半陰處,約10天後,再逐漸移至陽光充足處,但不能一下移到強光下曝曬。

(四)整姿技術
加工:黃山松的整姿造型以攀扎為主,修剪為輔。攀扎以棕絲或金屬絲均可。而以金屬絲最為方便,容易掌握,但須注意定型後及時拆除,以免發生「陷絲」現象,造成枝條損傷。黃山松一般結合上盆進行整枝加工,
按照今後樹形的需要,除去徒生枝、交叉枝、並行枝及多餘的枝條,依造型需要先攀扎主幹,再適當吊扎枝幹,只須簡單加工,不必過於細瑣繁雜,待以後再逐年整形加工。
山野挖取的黃山松樹樁,經地栽養胚1~2年後即可上盆加工。也可露地培養,每年進行一次造型加工,第二年挖起切斷主根,重新下地,再調整造型姿態,促使多發側根,待數年後上盆即可成型觀賞。
黃山松的整枝修剪宜在冬末春初進行,此時為休眠期。
攀扎造型在生長期進行為好,此時樹液流動,枝條柔軟,便於拿彎綁扎。
樹形:黃山松盆景形態自然多變,蒼健俊逸,具有典型松樹之特徵。可製成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和懸崖式。
其造型要求可參照黑松的造型,不一定要剪紮成片,只需通過摘心方法,即每年春季將新萌嫩芽摘去12,便可控制B枝葉生長。

(五)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黃山松是喜光樹種,在全光照下側枝輪生整齊,針葉剛直,深綠有光澤。故宜置於陽光充足,較濕潤通風的環境中,盛夏高溫時,可適當遮蔭。
冬季可置於室外,小型盆景最好連盆埋進向陽背風的地里,僅露枝幹在外。如搬進室內越冬,則要注意通風,且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將影響春後生長。
澆水:黃山松喜燥惡濕,盆土宜略干,澆水不可過多,須干透再澆。針葉可經常噴霧水,利於生長。春、夏生長旺季適當扣水,使針葉短小,增加美感。
施肥:黃山松不甚喜肥,過多澆肥易傷根。每年春末夏初生長旺季可用田螺、蛤蜊、河蚌等貝殼打碎煎煮1小時,冷卻後,對水使用。如要改善土壤酸鹼度,可施以礬肥水。秋後冬前再施一次經過發酵的餅屑即可。
修剪:黃山松的修剪以摘芽為主,每年3~4月間在新芽尚未抽生針葉時進行,一般將頂芽摘去12左右。摘芽多少B可依據樹形和今後造型需要決定。如枝條不需要增長,可將頂芽全部摘去,枝條薄弱需增長處則可少摘或不摘。
此外,對影響造型美觀之枝葉,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剪枝後的傷口如遇松脂外溢,可用蠟或油漆封口。
翻盆:黃山松翻盆宜隔3~5年進行一次,時期以2~3月間為宜。
如在溫室內進行,可提前至1月進行。
秋後亦可,但
不如春季為好。翻盆時要保留13的宿土,整理根系,剪去B爛根、枯根和影響上盆的長根,再按上盆的技術要求進行栽種。也可同時修剪枝葉。
病蟲害防治:黃山松的病害主要有松櫟銹病、松針銹病、葉枯病等;蟲害有松梢螟、松黑葉蜂、蚜蟲、介殼蟲、紅蜘蛛等。
松櫟銹病和松針銹病可用65%可濕性福美鐵或福美鋅的300倍液噴灑防治;葉枯病可用1∶1∶100~200(硫酸銅:生石灰:水)波爾多液噴霧防病。松梢螟及黑葉蜂等蟲害可用50%殺螟乳油或用50%馬拉松乳劑,濃度都為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Ⅳ 家裡有個小水池榕樹盆景,裡面養點什麼好

我也是學生,
按我個人來講,
可以養小的蠑螈(就是花鳥魚市場上叫的「娃娃魚」)
或者一元硬幣大小的巴西龜,
最好養些兩棲動物,
那樣好看些……
最好把其中的石頭拿出來濕水暴曬,
讓它長些青苔,
更好看。

Ⅵ 怎麼養小巴西龜

養龜小常識
觀賞龜的選購要點
選購龜的時間易在每年的5-9月,此時龜正處於生長階段,對溫度,氣候都非常適應。
應選擇反映靈敏,兩眼有神,用手拉其四肢不容易拉出。爬行時,四肢能將身體支撐起,而不是身體拖著地爬。主動進食,糞便呈團狀或長條狀。
在市場挑選龜時,將龜(陸棲龜,半水棲龜除外)放入水中,若長時間漂浮在水面或身體傾斜,龜不能沉入水底,這樣的龜不宜選擇。
用手掂量龜的重量,感覺龜較重,可選擇。若感覺龜體較清,則不宜選擇。宜選15克以上,50克以下為佳。

每天如何照顧龜
第一,要給龜喂飼料,幼龜每天都要喂,成年龜可二三天喂一次.
第二,要把龜籠放在便於陽光照射的地方,每天都要讓龜沐日光浴.
第三,每天都要檢查龜的健康狀況,注意觀察龜身體的變化,看龜甲是否變軟,眼睛是否睜得大大的,腳和脖子是否受傷等,以便盡早發現疾病予以診治.

龜籠里放多少水為宜
因飼養龜的種類不同,龜籠里放水的量也不一樣.水深最好以超過龜甲1-2倍為易,以便於龜游泳.
如果你飼養的是還不怎麼會游泳的幼龜,以水深以剛剛能浸住龜甲為宜,這樣就不用擔心龜被淹死.因為龜腳輕輕在水底一點,它的頭就能伸出水面呼吸空氣.不過,水少臟的快,請勤換水

剛開始養什麼龜比較好?
最容易飼養的龜應該要算巴西龜(紅耳龜)、紅肚、黃肚、斑龜之類的水龜,只要提供它們寬闊的水槽、良好的水質、曬太陽的地點、冬天注意保溫,它們絕對可以陪伴你很久。
陸龜的飼養因為需要較多的設備和關心,所以不適合初學者。較容易入門的陸龜有紅腿、蘇卡達和黃頭陸龜。紅腿和蘇卡達目前在美國已經有陸龜農場繁殖供應寵物市場的需求,只是在國內價錢稍高,而且成長後體型都不小 ,購買前要多考慮一下。黃頭原產在與台灣氣候相似的東南亞,而且價錢在陸龜中算較合宜,但是這些黃頭多是採集自野外,所以一定要作驅蟲的工作。

龜能否在室外飼養
既可以在院內的池子里飼養龜,也可以用塑料制的池子養龜。不過為便於在池子里行走,請你在池底鋪上碎石等物。同時,還要在池中放上植物盆景、磚、石等物,以給龜創造陸地和它藏身的地方。
為防止龜從池子里爬上來逃走,在池子的周圍拉上鐵絲網,要把鐵絲網埋在地下約30CM深,以免龜從地下鑽出去。另外,天氣熱時,請你不要忘了給龜遮擋陽光。

家養龜的「馴化」
野生龜喜群居,怕驚嚇。如果突然改變它們的生活環境,往往會出現"拒食"現象。因此,新購來的野生龜必須經過人工"馴化",來改變它的野性,使其適應新的環境,一般"馴化"方法如下:
(1) 龜入池後,切忌經常更換飼養池,以免龜難以適應。容器內的布局盡量模仿自然環境,若面積大的缸應建成水陸兩便式,"陸地"上栽植一些野草,面積小的缸可在水中放些鵝卵石和水草,便於龜的攀登。
(2)最初的兩個星期,應將龜放置在黑暗處。由於龜最易受驚嚇,尤其對振動、觸摸最為敏感。所以,飼養者應經常接觸龜,觸摸其身體,並用軟毛刷為其清洗身上的污物,使其逐漸適應與人接觸,減少它的"恐懼"感。
(3)新購來的龜最初兩個星期內一般不主動進食(偶爾有少數龜例外)。可在飼養缸內試放葷素兩種食物,如魚肉、瘦豬肉、黃瓜、西紅柿等,耐心觀察其進食情況,若兩個星期後仍不主動進食,可採用人工填喂。填喂時,左手拿龜 ,右手用鑷子夾肉,強行將食物塞入龜嘴中,然後,把龜放下,使其自己吞咽,每次3-4小塊,每天喂一次,一般一星期後(或更長一段時間)即可主動進食。必須注意餵食時勿驚動龜,待龜完全適應後,方可戲逗它。

十個養龜的基本要訣
很多品種的龜龜都可以幸福地享盡天年,而且本身亦有能力活得長久。相比起犬只的平均壽命大概只有12至15年,北美洲盒龜則有潛力可活到125歲或更長的壽命。當然,必須配合小心的照料及正確的飼養環境才可以使龜龜活得長久,真正的享盡天年;很多龜龜實際上都因為得不到適當的照料而在十分年青時死亡。以下是10個十分容易的基本要訣可以確保閣下的龜龜健康長壽。

1、一切從健康的龜龜開始
從一開始,飼養一隻在良好的飼養環境下成長的健康龜龜比拯救一隻本身健康出現問題的龜龜容易。健康龜龜有一雙晈潔明亮的眼睛;除非是一些軟殼的品種,龜殼絕對是堅硬而沒有蛀蝕的;應該對四周環境保持警惕及注意;鼻孔沒有分泌物或泡泡而且乾爽,正常的呼吸是透過鼻孔而不是從口腔。四肢沒有傷口及外寄生蟲的跡象。泄殖腔﹝肛門部份﹞亦應該清潔,沒有黏結的糞便。
仔細搜集、調查再探索。

2、仔細搜集、調查再探索
盡可能搜集一切有關閣下所飼養的龜龜數據,了解它們的基本需要。除了一般書來上的數據外,互聯網亦是一個很好的資料來源;使用互聯網上的搜尋器搜集有關的資料或加入一個有關的討論區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數據。不過要注意,你可能會參考到很多不同種類的數據來源,但不要把每個建議都當作是一個事實;取而代之,是綜合所有不同的數據來源,概括出其他飼主的共通點或獸醫所提出的觀點等,運用自己的常識來融會貫通。

3、使用正確大小的飼養箱
當要為龜龜建設一個籠子或飼養箱時,必須要確保有足夠的空間,龜龜需要充足的空間來活動,過小的飼養箱及空間不足都很容易令龜龜情緒上出現問題,即所謂壓力的來源;龜龜在排泄之後亦希望遠離自己的排泄物。有飼主曾經這樣說,爬蟲動物會因應空間的大小來生長,到空間不足時便會停止生長。荒謬!龜龜在健康的情況下只會不斷成長!當然,如果飼養箱太小,龜龜的健康亦會受到影響。

4、維持正確的環境
不同品種的龜龜都是來自不同及特定的地區。舉例說,北美洲及三趾盒龜是陸棲性的盒龜,不過從來都不會生活在遠離水源的地方,一個乾燥、沙漠型的飼養環境並不適合這種龜龜,最後只會引致健康問題甚至死亡;又例如原生於乾旱氣候來自非洲東南部的豹紋龜,一個潮濕的環境會使龜龜感到壓迫而發病或死亡。要維持龜龜的生命及保持健康,必須在建設飼養箱時盡量模仿及維持該品種的理想環境。

5、熱能是健康的泉源
龜龜是冷血動物,即龜龜本身並不能自體產生體溫,而需要倚賴外來的熱能來溫暖身體。正因為熱能是維持龜龜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必需品,所以身為飼主亦必需設法為龜龜提供足夠的熱能。大部份水棲龜類需要在水箱內設置暖管,或在白熱燈下取暖;而陸龜則可以利用發熱燈或在飼養箱底部的發熱毯來攝取熱能。沒有足夠的熱能,龜龜的身體機能及新陳代謝都會援慢下來,食物會在消化管道內腐爛,隨之 而來便是死亡。

6、光能是生命之源
有沒有見過在池塘或溪流里有水棲龜類在水面上的圓木上曬太陽?它們會選擇在一些顏色較深的圓木上休息,以龜背來面向太陽,然後精神奕奕地伸展四肢。太陽除了為龜龜提供熱能之外,亦為龜龜提供轉化及利用磷及鈣來促進成長的維他命D3,每星期給龜龜最少幾小時的日光浴的時間已經可以獲得足夠的維他命D3,但如果在室內飼養而無法提供這種條件的話,可以利用一些專為爬蟲動物開發能生產UVB射?u的熒光燈來提供模擬的太陽光。

7、食得正確食得健康
良好的營養食物亦是保持龜龜的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營養食物是指不論是草食性或肉食性的龜龜都要喂得其所份量正確,食物必須是優質─植物要潔凈、不含殘余農葯及肥料以及新鮮沒有半點枯萎腐爛;昆蟲或小魚等活飼必須事先喂得肚滿腸肥以利龜龜在攝食時同時吸收活飼的營養。專為龜龜開發的合成飼料亦可以因應生產商的指引下加入在餵食模式之中。

8、正常?不正常?
觀察龜龜的行為舉動可以更了解龜龜那一方面屬於正常。龜龜通常都會從你手中取吃嗎?在放下食物後龜龜會立刻取吃嗎?日間有時候活躍嗎?龜龜日常會用多少時間來躲藏?

在理解了龜龜的正常行為舉動之後,你便可以知道如何分辨不尋常的舉動來推敲那裡出錯。例如龜龜日常在放下食物便開始狼吞虎咽,突然有一天不沖向食物,飼主便會察覺到問題發生了。龜龜一般都是有習慣性的動物,所以,學習它們的習慣吧。當有異常的舉動時,你便可以立即解決問題。

9、進一步的關注
關注動物是十分重要的,盡可能每天抽一點時間來關注一下龜龜在正常的行為舉動中的些微變化。縱使理解了龜龜的正常動靜,但若不每天多抽時間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便不可能察覺到變化或問題。餵食後便是一個不錯的觀察時間,我們可以看到龜龜的步履、泳姿或食慾是否正常,或有否出現健康問題的徵兆等等。在細節上多加關於,龜龜會告訴你有關自己健康上的種種線索。定期記錄龜龜的體重,幼體可以每星期記錄一次,其他的一個月一次等,體重上的變化可以直接反映龜龜的健康狀況。

10、使獸醫成為飼養夥伴
使獸醫成為龜龜健康管理上的一個夥伴,必須事先與獸醫在工作層面上建立良好的關系。在飼養龜龜的初期,可以帶龜龜到獸醫診所檢查一下有沒有寄生蟲,順帶亦可以了解該獸醫的辦公政策、日常工序、收費;日後,當你需要獲得獸醫的服務時,便可以有所准備。定期的健康檢查,即使龜龜看起來很健康,在有慣常溝通的獸醫診斷下,亦可以評估龜龜是否生病。

熱點內容
紫丁香怎麼畫 發布:2025-07-19 01:37:33 瀏覽:553
花卉常見病蟲 發布:2025-07-19 01:32:00 瀏覽:836
非洲海棠木怎麼樣 發布:2025-07-19 01:11:02 瀏覽:675
盆栽歌手臉 發布:2025-07-19 00:36:43 瀏覽:355
百合飲茶 發布:2025-07-19 00:22:31 瀏覽:211
例假期間能喝玫瑰花茶嗎 發布:2025-07-19 00:22:29 瀏覽:529
好一朵迎春花舞蹈 發布:2025-07-19 00:15:46 瀏覽:330
櫻花花長啥樣 發布:2025-07-19 00:15:45 瀏覽:932
玫瑰貳佰指彈 發布:2025-07-19 00:09:59 瀏覽:777
西蘭花花生米 發布:2025-07-19 00:06:30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