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霧化器
① 兩個月大的比熊老是咳嗽,最後一聲好像被卡似的
首先觀察精神狀態,觀察大芹純小便,測量體溫,精神狀態好,大小便正常,精神狀態好基本確定是普通神首桐感冒了。
如果精神狀態不好,就要去醫院檢查。
治療普通感冒咳嗽比較快速有效的方法是給狗狗做霧化
1、用到的葯有
(1)鹽酸溴已新注射液
(2)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
(3)沐舒坦注射液
(4)氯化鈉稀釋液
2、用到的工具:霧化器
3、操作方法
把葯加到霧化器中,把霧化器口罩游坦戴在狗狗嘴巴上,開啟霧化器,20分鍾左右完成,一天做2次,2-3次就有明顯效果。
如果操作不來可以到當地醫院去治療。
② 支氣管擴張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病因病機
- 5 辨證分型
- 6 診斷
- 7 治療措施
- 7.1 療效標准
- 7.2 分型治療
- 7.3 專方治療
- 7.4 老中醫經驗
- 7.5 用葯規律
- 7.6 其他療法
- 7.7 其他措施
- 附:
- 1 治療支氣管擴張的穴位
1 拼音
zhī qì guǎn kuò zhāng
2 英文參考
bronchiectasis
3 概述
支氣管擴張是指支氣管及咐拍拆其周圍肺組織因慢性炎症損害管壁,以致支氣管擴張變形的一種病症。以慢性咳嗽、咳吐膿痰和間斷反復咯血為主要臨床表覘。在呼吸系統疾病中,其發病率僅次於肺結核。現代西醫學除採用控制感染和清除痰液外,尚乏根治之法。
支氣管擴張在中醫學中,可歸屬干「肺痿」、勞嗽」等范疇。肺痿之病名,首見於《金匱要略》:「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諸病源候論》對肺痿的成因、轉歸作了探討。唐代孫思邈將肺痿分為熱在上焦及肺中虛冷兩類。明代王肯堂《證治准繩?諸氣門》所述「用帝痿或咳沫,或咳血」,與支氣管擴張症頗為相似。明代戴原禮在《證治要訣》中亦有介紹:「勞嗽,……所嗽之痰,或膿,或時有血腥臭異常。」也比較符含本病症的表現。清代醫家,重點探索了辨治之法,如張璐將肺痿的治療要點歸結為:「緩而圖之,生胃津,潤肺燥,下逆氣,開積痰,止濁痰,補真氣。」而李用粹在《證治匯補》中強調:「治宜養血潤肺,養氣清金。」總之,古代醫家已積累了一定經驗。
現代中醫治療支氣管擴張,最早應用的是針灸,見於1956年。60年代初出現多篇中醫葯治療的臨床資料,其中有的還積累了一定的樣本數。用白芨等治療亦取得較好效果。但自此以後直至70年代中,這方衡棗面的文章所見不多。從80年代開始,有關臨床報道迅速增加。這一時期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應用辨證分型、專、方專葯及針灸等療法進行了大置的治療觀察;二是將不少傳統方劑,諸如涼膈散、旋復代赭湯、龍膽瀉肝湯等等,引進本病症的治療,使療效有所提高。在這一基礎上,對本病症的中醫治療規律有較深入的認識。如通過對固定處方、辨證施治及中西醫結含三法治療的對照觀察,結果發現以固定處方療效最好。從目前臨床來看,確有以專方治療為主的趨勢。也有主張在發作期辨證施治,緩解期用專方治療。
從總體情況看,中醫治療支氣管擴張的總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但臨床痊癒率仍較低,而有關機理的研究,做得很少,主要還是從傳統中醫學理論進行探討。均有待於今後加強。
4 病因病機
在古人經驗的基礎上,經過40餘年的實踐,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本病症的病因主要與體質因素、外邪侵襲及嗜好煙酒等有關,其病機可概括為:
火熱 因怒氣傷肝,郁久化熱;或因平素嗜好吸煙,肺有痰熱;或外邪犯肺化熱;或飲酒過度,胃中積熱,上熏於肺。熱甚生火,灼傷肺絡,而致出血。
痰濕 寒邪犯肺,積寒生濕,聚濕成痰,痰濕阻肺,痰出咳減,舊痰雖一時排出,但濕邪未除,新痰復生。痰濁戀肺,郁而化熱,痰熱內壅,化毒成膿,膿痰蓄肺,咯出不利,日久積少成多,故時有膿痰排出。
陰虛 素體陰虛,或病程日久,熱灼陰傷,以致肺燥津枯,燥熱日益耗陰,其陰難復,肺失清肅,宣降失司,津液不布,而吐痰沫;陰虛火旺,灼傷肺絡而出血。肺陰虛亦可涉及脾、腎諸臟,而使之亦現虛損證候。
上述病理因素,可互相轉化、影響,以致症情復雜難治。
5 辨證分型
支氣管擴張各地分型較多,常見的有以下幾型。
肝火犯肺 咳嗽陣作,胸悶脅痛,痰中帶血或純血鮮紅,煩躁易怒,口苦口乾,便秘尿赤。舌紅,苔薄黃,脈弦或弦數。
痰熱傷怖 發熱胸痛,咳嗽多痰,色黃粘稠,痰中夾血,或咯血,牙賀首齦腫痛,口臭便秘。舌苔黃,脈弦數或滑數。
陰虛火旺 顴紅盜汗,乾咳少痰,咯純血鮮紅,口乾咽燥,五心煩熱,形體消瘦,或兼心悸遺精等。舌紅質干,脈象虛數。
另外尚有燥火傷肺、氣不攝血、陽虛水泛、瘀血阻滯等分型,但有關資料不多。上述3型的構成比例問題,各地報道不一,有認為陰虛火旺型多見,有的則統計以痰熱傷肺為多。尚有待進一步探討。
6 診斷
一、病史、症狀:
幼年可有麻疹、百日咳、支氣管肺炎、肺結核等病史;症狀為慢性咳嗽、咳痰,痰量和痰的性質不等;部分有咯血,咯血量和誘因各異;多數有間歇性發熱、乏力、納差、心慌、氣急等症狀。
二、 體檢發現:
副鼻竇及口咽部可有慢性感染病灶;早期及輕症者無異常體征,感染後肺部可聞及干濕性羅音和哮鳴音,晚期可有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杵狀指(趾)等體征。
叄、 輔助檢查:
(一) X線胸片:輕症多無異常發現,重症病變區肺紋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亂,有時可見支氣管呈柱狀增粗或"軌道征",典型呈蜂窩狀或卷發狀陰影,其間夾有液平面的囊區。
(二) 支氣管碘油造影:可發現囊狀、柱狀或囊柱狀改變,目前僅在外科手術前採用。
(叄) 胸部薄層CT掃描:對支氣管擴張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四) 痰細菌學培養:對抗生素的合理應用具有指導意義。
四、 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慢性支氣管炎、肺癌和肺結核相鑒別。
7 治療措施
一、 一般性治療、引流排痰和免疫治療參見節細菌性肺炎。
二、 控制感染:
根據症狀、體征、痰性質和細菌培養的結果選用抗菌素,用葯要兼顧真菌和厭氧菌的感染。除口服及靜脈給葯外,還可霧化吸入或經纖支鏡滴入抗菌素。(參見細菌性肺炎)
叄、 有慢性副鼻竇炎、齒齦炎和扁桃體炎者,應同時給予積極治療。
四、 外科手術:
反復發作的大咯血,肺部感染經長期內科治療效果不佳,病變不超過2個肺葉,無嚴重心、肺功能損害者,可考慮手術切除。
7.1 療效標准
目前尚未統一,多數醫療單位採用以下標准:
臨床痊癒:咳嗽咳痰、咯血完全停止,呼吸道其他症狀及體征基本或完全消失,可堅持工作。
顯效:咳嗽及痰量明顯減少,咯血停止,肺部羅音明顯減少或消失,肺部x線檢查炎性陰影顯著吸收。
有效:咳嗽、咳痰好轉,大量咯血停止,但痰中仍帶血絲或血塊,呼吸道症狀、體征減輕。
無效:治療後症狀、體征未見改善。
7.2 分型治療
(1)肝火犯肺
治法:清肝瀉肺,涼血止血。
處方:龍膽草10克,制大黃12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黃芩10克,生地12克,旱蓮草10克,仙鶴草15克,白芨10克,黛蛤散12克。
加減:咯痰不爽加冬花、瓜蔞皮;氣逆加金沸梗、蘇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以上法觀察64例,具體標明療效的44例中,顯效22例,有效1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
常用成方:瀉青丸、清金湯等。
(2)痰熱傷肺
治法:清泄肺胃,滌熱化痰。
處方:桑白皮12克,黃芩10克,黃柏、知母各12克,梔子12克,杏仁10克,瓜蔞10克,川貝母10克,金銀花12克,前胡10克,枇杷葉10克,炒側柏葉10克,白茅根15克,仙鶴草15克,生大黃(後下)9克。
加減:風熱重加荊芥、薄荷;痰熱重加竹瀝、海浮石、法半夏。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63例,其中45例具體標明療效,臨床痊癒及顯效37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8%。
常用成方:清胃散、銀翹梔芩湯等。
(3)陰虛內熱
治法:滋陰潤燥,清熱止血。
處方:百合10克,麥冬12克,北沙參12克,生地黃15克,丹皮10克,川貝10克,白茅根15克,枇杷葉10克,地骨皮10克,旱蓮草15克,炒側柏葉10克。
加減:偏腎陰虛加六味地黃丸、二至丸;偏肺陰虛加生脈散合百合固金湯;氣陰兩虛加生脈散合清金湯。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64例,標明具體療效52例,顯效23例,有效2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2.3%。
常用成方:沙參麥冬湯、百合固金湯等。
7.3 專方治療
(1)支擴成方
組成:參三七、蒲黃炭、甜杏仁、款冬花、川貝母、橘白、橘絡、阿膠(烊)、黨參各15克,海蛤粉、南天竺、百合、生白術、牡蠣各30克,糯米60克,白芨120克。 用法:將上葯碾末,貝殼類如牡蠣等採用浸膏入葯,製成散劑或片劑(每片含生葯0.33克)。散劑每日15克,分2次服。片劑,咯血時,每次15片,每日3次;未咯血時10~15片,每日1~2次。1個月為一療程。發病前或發病時均可服用。
療效:共觀察84例(其中54例為疑似支氣管擴張症)。止血效果:顯效56例,有效24例,無效4例,有效率為95.2%;止咳效果(共76例):顯效15例,有效32例,無效29例,有效率為61.8%;化痰效果(共74例):顯效13例,有效26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為52.7%。表明本方以止血效果最佳。
(2)支擴系列片
組成:由4種片劑組成。①百合片:百合60克,白芨120克,蛤粉60克,百部30克;②半夏片:生半夏75克(薑汁浸),百合60克,蛤粉60克,南天竹60克,百部60克,白芨135克;③小薊片:白芨90克,阿膠1Z0克,蛤粉60克,蒲黃60克,參三七60克,用小薊草90克取汁拌入;④止血片:煅花蕊石90克,血餘炭90克,人中白30克,蒲黃炭60克。
用法:將上葯按處方比例共研細末,加適量賦型劑製成0.3克重的片劑。百合片適於一般支氣管擴張症;半夏片適用於咳嗽劇烈、痰多腥臭者;小薊片及止血片都適用於止血,前者療效較佳,但價格較貴。後三種葯片可據症配百舍片服用。每日服3次,每次5片。
療效:共觀察60例,顯效19例,有效23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70%。以療程在1~2年內效果為佳。
(3)瀉白化血湯
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粳米5克,花蕊石15克,血餘炭10克,三七3克(吞服)。
加減:發熱咽痛去地骨皮9加桑葉、菊花、牛蒡子各10克;兼燥火加沙參、麥冬、天花粉備15克;痰熱加魚腥草15~30克,貝母10克,黃芩10克;咯血大發作加炙黃芪寸太子參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療效:共治53例,51例症狀消失,服葯最少5劑,最多18劑,隨訪1~2年,效果滿意。
(4)涼膈散
組成:大黃、芒硝、甘草、薄荷、淡竹葉各6克,連翹、梔子、黃芩各9克,蜂蜜18克(兌入)。
加減:咯血重加茜草根、白茅根、白芨;胸脹痛加枳殼、瓜蔞皮;痰多加橘紅、半夏、膽南星、魚腥草;陰虛去大黃、芒硝,加生地、沙參、麥冬、丹皮等。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後兌勻,分2次溫服。
療效:共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30例,顯效22例,總有效率為93.3%。
(5)加味補絡補營湯
組成: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廣三七粉3克(沖服),生赭石15克,烏梅15克,知母15克,魚腥草30克。
用法:本方用於支氣管擴張咯血,咯血100毫升以下者,每日1劑,分3次服;咯血100毫升以上者,每日2劑,分4次服。
療效:本方出自張錫純之《衷中參西錄》,共治13例,咯血症狀消失12例,其中最少服15劑,最多服40劑。隨訪1~2年,效果滿意。
(6)益氣化瘀膏
組成:黨參、麥冬、生地、百合、陳皮、訶子、海蛤殼各100克,半夏、茜草、丹參各60克,桃仁、五味子各30克,枸杞80克,煅花蕊石120克,川貝粉50克,三七粉25克,青黛30克,阿膠150克,竹瀝60毫升,冰糖500克,蜂蜜500克。
用法:將前14味葯加水煎2小時取頭汁,然後再加水煎30分鍾,取二汁,把頭、二汁混合並濃縮至25oo毫升加入川貝粉、三七粉、青.黛、阿膠和竹瀝,再煎30分鍾,最後加冰糖和蜂蜜收膏約3000毫升。每次服用15~20毫升,每日3次。
療效:共治10例,服用本葯2~3料後臨床症狀均消失。9例經隨訪,未復發。本方主要用於病情緩解之後,發作期以辨證施治為主。
(7)五白霧劑
組成:白芨30克,五倍子5克。
用法:將上葯加水至200毫升,煎煮至50毫升左右傾出,再加水100毫升煎煮,過濾後將兩次濾液混合煎煮至20毫升,再過濾後,即傾人霧化吸人器之盛葯杯內霧化吸人。
療效:本方用於支氣管擴張及其他肺部疾患所造成的咯血,共治療44例(包括10例支氣管擴張咯血病人),顯效30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0.9%。
7.4 老中醫經驗
潘澄濂醫案
陳××,女,32歲。1959年2月初診。患者於1956年開始咳嗽時輕時劇,纏綿不斷至1957年春發現咯血,每月發作3~4次,持續2~3天,精神萎頓,稍勞即覺胸脅腰背酸痛。經××醫院三次支氣管碘油造影攝片,確診為兩側性支氣管夢張,不適宜手術切除。現在症狀為;患者久咳不己,咯血頻發,但不發熱,形瘦氣短,舌質邊尖紅,苔黃膩,脈象細弱。即投以百合固金湯合補肺阿膠湯加減之劑。連服2月後咳嗽減輕,咯血周期延長,血量亦見減少。同年11月改服斂肺止血膏。
組成:潞黨參90克,百合120克,生地黃120克,訶子肉90克,黛蛤散120克,花蕊石120克,旋復花90克,竹瀝、半夏各60克,灸兜鈴60克,麥冬90克五味子30克,巴戟肉90克,陳皮45克,炙甘草45克。將上葯濃煎2次,取汁加阿膠150克,三七粉,川貝粉45克,冰糖250克收膏。早晚2次,每次2湯匙,開水化服,每一料可服1月。一個療程後,咳嗽、咯血基本控制,於1960年2月,經x線攝片檢查,較前見有好轉。續服一療程停葯,隨訪4年,咳嗽、咯血基本控制,體重增加。
按:支氣管擴張乃久咳不止,肺氣不斂,傷及血絡,致氣血受傷, *** 內耗,遵《黃帝內經》「散者收之,損者益之」的治則及景岳「咳嗽咯唾等血,無不有關腎」之說,故以化痰斂肺、止血益腎為法則。先以百合固金湯補肺阿膠湯遏其勢,復以斂肺止血膏善其後。後方是在前方基礎上加丹溪咳血方等化裁而成。具體治療時應做到暴病不可荏苒,沉痾不可速瘳的方法。並須據症加減,如脾胃虛弱加白術、淮山葯;痰中帶血加茜草、藕節;氣急去花蕊石,加海浮石等。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急性炎症,可暫停服用。飲酒、勞累及情緒激動均能影響療效,應加以注意。
7.5 用葯規律
中醫治療支氣管擴張症的用葯特點與規律,根據15首專方的主方用葯統計,共用葯6O餘味,使用頻度在30例次以上者,如下表:
應用頻度(例)
報道文獻(篇)
葯 物
>200
>5
白芨、三七、百合。
101~200
甘草、大黃、花蕊石。
>100
4~5
桑白皮、阿膠、黨參、貝母、黛蛤散。
50~100
五倍子、知母、魚腥草、黃芩、生地、半夏、麥冬、沙參、血餘炭、梔子。
>30
2~3
地皮骨、蒲黃炭、生牡蠣、茅根、百部、側柏葉、連翹、仙鶴草、旋復花、訶子、地榆、款冬花、丹皮、旱蓮草。
上表所列共35種(黛蛤散作二味葯),主要包含以下三類葯物:一是止血類葯物,使用頻度最高的白芨、三七是有顯著止血效果的中葯。葯理研究表明,白芨有縮短凝血酶生成時間,增強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的作用,故在60年代初就有人用治本症。二是清熱養陰類葯物,包括以清熱瀉火達到涼血活血目的的大黃、生地、茅根等,亦有清熱燥濕的黃芩等,清熱解毒的魚腥草及清退虛熱的地骨皮等。養陰葯物,諸如百合、沙參、麥冬、阿膠,使用頻度也相當高。其中大黃一味,對火熱亢盛所致的咯血有良效,已引起人們的重視。三是止咳化痰類葯物,如貝母、半夏、百部、桑白皮等。值得一提的是甘草,現代葯理研究證實它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類皮質激素樣的作用,增強免疫、抗炎及鎮咳祛痰,故使用頻度也相當高。
7.6 其他療法
(1)針灸
①體針
取穴:主穴:大椎、天突、尺澤、豐隆。配穴:足三里、列缺、肺俞、腎俞。
操作:主穴均取,酌加配穴。咯血期,進針得氣後用瀉法,留針30分鍾。緩解期,施平補平瀉手法,留針15~20分鍾。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2周。
療效:以上法共治療30例,結果顯效12例,有效1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7%。
②穴住注射
取穴:孔最。
操作:葯用魚腥草注射液。咯血期間取雙側,血止後用單側。以裝有5號齒科針頭的注射器抽取葯液2~4毫升,快速垂直刺入穴位,再緩慢送針至得氣,深約1厘米,回抽無血,注人葯液。咯血期間每日1次,每側2毫升;緩解期隔日1次,左右交替,一側劑量同上。
療效:共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患者100 例,治癒93例;顯效3例,有效1例,總有效率為97%。
(2)單方驗方
①腦益嗪
組成:肉桂之有效成分提取物,葯名為玉桂苯哌嗪。
用法:每日3次,每次50毫克口服。中等量咯血者加倍服用。近期療程1周止血後,可長期或間斷服用。部分重症者可配合用抗菌素。
療效:共觀察44例,均為支氣管擴張咯血,大部分病例在24小時內咯血量明顯減少,咯血完全控制時間為2~7天。本葯的副作用為咽干、嗜睡,但多可耐受。
②白芨粉
組成:白芨。
用法:上葯研末,每次2~4克,每日3次,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21例,20例咯血停止,咳嗽及吐痰量明顯減少,觀察6~10個月,咯血未發作。
③三葉青散
組成:三葉青、坤草。
用法:三葉青研粉,坤草炒炭(存性)研粉,分別過100目篩,兩者按3:2混勻。日服3次,每次10克。飯後開水送服。
療效:共治療6例,均在8天內咯血停止,1周內濃粘痰消失,隨訪3~5年未咯血,但遇外感仍有膿痰。
(3)食療
虎蕎湯
組成:虎杖250克,金蕎麥100克,豬肺1具。
用法:將上葯加水燉後去葯渣,服湯和肺臟,每日2~3次,每劑服3天。如無豬肺可用豬五花肉代替。為鞏固療效,可將虎杖200克,金蕎麥900克,水煎服2~4周。
療效:本方主要用於支氣管咯血,一般服2~3劑可止血。急性發作時,宜配合抗甲素抗感染。
7.7 其他措施
積極防治呼吸道感染,在幼年期更為童要,戒煙,避免煙霧灰塵 *** ,以減少誘發因素。
*** 引流,目的促進膿痰排出。病在肺下葉,使病人俯卧,前胸泳 靠近床沿,兩手撐地,頭向下,進行深呼吸和咳痰。病在上葉,則采| 取坐位,或其他適當姿勢,以利引流。
治療支氣管擴張的穴位
- 周榮
名周榮。主治胸脅脹滿,咳嗽,氣喘,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炎,脅痛,胸痛引背,咳逆上氣,咳...
- 周營
名周榮。主治胸脅脹滿,咳嗽,氣喘,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炎,脅痛,胸痛引背,咳逆上氣,咳...
- 肩中俞
痛,咳嗽,哮喘,氣喘,唾血,支氣管炎,喘息,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肩背痛,肩胛神經痛,瘰癧,項強,目...
- 庫房
膿血,痰多,咳吐膿血,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炎,肺氣腫胸膜炎,胸脅脹痛,肋間神經痛,...
- 屋翳
③ 喉嚨干癢咳嗽怎麼治
乾咳怎麼辦最有效
咳嗽是很多疾病經常表現出來的一種症狀表現,有的人會出現乾咳這種情況,白天不咳嗽,晚上會咳嗽很厲害。如果是咳嗽、乾咳,可以:一、檢查呼吸道是否有異物。如果沒有感冒也沒有發燒,突然間一直乾咳,先檢查呼吸道是否有異物,吞咽東西時是否難以咽下,特別不舒服。二、檢查過敏原。如果自己會隨著季節變化而發生咳嗽的問題,可能是過敏體質,對於某些東西過敏,比如花粉,可以檢查過敏原,這樣遠離過敏原,咳嗽自然就會好起來。三、注意休息,多喝水,用鹽水漱口。咳嗽乾咳,嗓子自然特別不舒服,所以要注意多休息,多喝白開水,也可以喝點淡鹽水,用鹽水漱口,都可以起到消炎殺菌的作用。
乾咳吃什麼葯好的快
首先要明確病因和相應的症狀去選擇葯物。一、急性的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患者,沒有痰的情況下要給與抗感染和止咳的治療,可以選擇像甘草合劑、甘草片、急支糖漿等。如果乾咳厲害,可以用右美沙芬或者復方可待因等。二、如果是過敏引起的乾咳,要選用針對呼吸道過敏的一些葯物,再輔助一些鎮咳告臘局葯或者支氣管擴張的葯物等。三、一些高血壓患者出現乾咳是因為服用了某些降壓葯物引起的乾咳,只要停止服用就會改善乾咳。
乾咳吃什麼水果好的快
乾咳可以選擇枇杷、雪梨、無花果等水果。枇杷:枇杷富含人體各種所需要的營養元素。枇杷的主要功能是止咳化痰、潤肺下氣、止渴,也可以用於治療咳嗽和肺熱。可以將枇杷和冰糖做成糖水,入口甜潤,對患者的乾咳、咳嗽也有很大的幫助。雪梨:雪梨具有清心潤肺、止咳、醒酒等功效,可以做成雪梨膏或者川貝燉雪梨,有化痰止咳的功效。無花果:無花果有健胃、消毒等功效。無花果冰糖水可以治療咽喉腫痛、便秘、聲音沙啞等症狀。
乾咳無痰最有效的辦法
乾咳無痰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止咳葯,如復方甲氧那明膠囊、氫溴酸右美沙芬、苯丙哌林片、可待因口服液等。中成葯可以適當地服用如急支糖漿。若服用上述葯物咳嗽仍無好轉,則需到醫院呼吸科就診,明確診斷後再進行治療。部分乾咳可能為咳嗽變異性哮喘,需要服用孟魯司特等葯物改善症狀。
緩解喉嚨癢乾咳的小妙招
一、食療。將新鮮的蔬菜、瓜果或者是葯食材料榨汁喝,做成清湯或者煮成葯食茶。比如白蘿卜水、川貝雪梨湯、百合銀耳羹等,可以幫助緩解喉嚨發癢、乾咳等不適症狀。二、多喝蜂蜜水,尤其是喝純的蜂蜜,舀一勺含在嘴裡,慢慢地咽下,能夠緩解不適的症狀。三、用艾草泡腳。利用艾草的溫熱之性,有效驅除寒邪,對乾咳有一定的作用。四、用生薑敷在腳底刺激穴位,一般情況連續用5天左右,能夠看到明顯的效果;還可以通過按摩的方法進行局棗緩解。一、按揉太陽穴。用拇指的指腹按揉太陽穴,對於乾咳的緩解效果很不錯。二、舌根運動法。如果是由於咽喉腫痛、嗓子癢,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進行對咽喉炎的治療,也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方法是閉口,舌尖抵住牙齒,然後正轉18次,再反轉18次,可以嘗試早晚各堅持做一次。總體來講,造成嗓子干癢、咳嗽的原因有呼吸道感染、感冒、不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需要每天多喝水、做保健操,以及注意飲食衛生和預防感冒,保護好自己的嗓子。乾咳主要採取病因治療,具體如下:
1、如果是結核病所導致的乾咳,應該積極的進行抗結核治療,採用鏈黴素、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聯合治療。注意襪讓抗結核葯物治療過程的副作用,比如聽力的變化、視覺的變化和肝功能。
2、如果是咽炎、咽喉炎導致的乾咳,可以用青黴素、地塞米松注入霧化器內進行霧化治療。
3、如果是支氣管肺部感染引起的乾咳,應採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4、如果是支氣管哮喘所致的乾咳,應採用支氣管擴張劑和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總之,由於引起乾咳的疾病比較多,病因比較復雜,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疾病,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④ 支氣管炎咳嗽症狀怎麼治療好
支氣管炎慶芹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以咳嗽、咳察桐痰為典型症狀。一般以止咳化痰治療為主,如果有急性感染可以抗感染治療,必要時可以做霧化治療。
1、止咳化痰治療譽沒畢:對於咳嗽、咳痰比較明顯的患者,建議使用止咳化痰的葯物治療,常用的止咳葯物有蘇黃止咳膠囊、復方甲氧那明膠囊、蜜煉川貝枇杷膏等,化痰葯物有桉檸蒎腸溶軟膠囊、氨溴索口服液、乙醯半胱氨酸顆粒等。如果有氣道痙攣伴隨氣喘,可以配合使用氨茶鹼類葯物或者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鈉治療;
2、抗感染治療:如果是咳黃膿痰,考慮有細菌感染,可以做痰塗片、痰培養等檢查,根據支氣管炎的嚴重程度、葯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抗生素有青黴素G、紅黴素、頭孢菌素、喹諾酮類葯物等,嚴重者可選擇肌注或滴注抗生素;
3、霧化治療:霧化治療是將葯液加入霧化器中霧化成微粒,經呼吸道黏膜吸收,可稀釋氣道中的分泌物,起到殺菌消炎、止咳化痰的作用。
⑤ 如何治療慢性咽喉炎
治療慢性咽炎需要先找出病因,針對病因治療,積極治療鼻炎、氣管支氣管炎等呼吸道慢性炎症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也可局部治療,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必要時全身用葯。此外,還要避免長期處於高危險的環境,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
一、病因治療
1、戒除煙、酒。
2、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避免粉塵及埋局有害氣體)。
3、積極治療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
4、有胃食管反流者服用抑酸制劑。
5、糾正便秘和消化不良、治療全身性疾病,以増強抵抗力。
二、葯物治療
1、慢性單純性咽炎:常用復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復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含漱。含漱時頭後仰、張口發「啊」聲,使含漱液能清潔咽後壁。亦可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及中成葯含片。
2、慢性肥厚性咽炎:除上述治療外,可用激光、低溫等離子等治療,若淋巴濾泡增生廣泛,治療宜分次進行。亦可用葯物(硝酸銀)、冷凍或電凝固法治療,但治療范圍不宜肆陪過廣。
3、萎縮性咽炎:用2%碘甘油塗抹咽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腺體分泌。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可促進黏膜上皮生長。
三、手術治療
慢性咽炎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四、中醫治療
中醫根據病機可分為陰虛火旺、肝邪痰阻、氣滯血瘀,治宜根據證型辨證論治,處以益氣養陰、滋陰降火、化痰利咽等。可用金銀花、野彎雹讓菊花、生甘草、玄參、麥門冬、胖大海等,用保溫杯開水泡代茶飲,每日不定時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