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種子採集
⑴ 暴馬丁香的播種繁殖
暴馬丁香的播種繁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 種子採集與處理 採集時機:9月中旬以後,當暴馬丁香蒴果果皮顏色呈現棕褐色,果實尖端微微開裂時,即可采種。果實採集過晚會易遭蟲害,故宜適時采種。 種子處理:采種後,可用手枝剪將果穗剪下,攤曬在通風向陽處。播種前,需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先浸泡在四十至四十五度的水中,然後再用涼水浸泡兩天,也可採用高錳酸鉀進行消毒。
2. 播種方法 播種時間: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對於東北地區來說,需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確定最佳播種時間。 播種方式:可採用「條播」或者「撒播」的方式。播種後,覆蓋土壤的厚度可在一點五厘米左右。
3. 播種後管理 光照與水分:暴馬丁香喜光,播種後需確保充足的光照。同時,要保持土壤濕潤,但避免積水,以防止根腐病的發生。 除草與施肥:在幼苗生長期間,要及時除草,避免雜草與幼苗爭奪養分。同時,可適量施肥,促進幼苗生長。 病蟲害防治:定期檢查幼苗的生長情況,及時發現並處理病蟲害問題。
4. 後續培育 修剪整形:在育苗過程中,可通過修剪培育成小喬木,使植株形態更加美觀。 移栽與定植:當幼苗達到一定高度和粗度時,可進行移栽和定植。移栽時需帶土球,以確保植株的成活率。
綜上所述,暴馬丁香的播種繁殖需要精心管理,從種子採集、處理到播種、後續管理以及後續培育等各個環節都需認真對待,以確保繁殖的成功率。
⑵ 紫丁香有哪幾個生長階段在什麼時間和氣候
紫丁香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生長階段:
1. 種子採集與調制:
- 成熟時間:9月份,當蒴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時,種子已成熟,應立即採集。
- 處理方法:將採集的果穗放入通風乾燥的室內陰干,避免曝曬,以保持種子的活力。堆放厚度約4-5厘米,並定期翻動。待2/3的蒴果開裂後,用柳條或木棒抽打以脫粒,去除雜質得到凈籽。
2. 種子處理:
- 浸種:用清水浸泡,每5天換水一次,持續1個月。之後用0.03%的高錳酸鉀消毒2小時,再進行催芽(可常溫或加溫),注意定期翻動。
- 雪藏:在降雪豐富的冬季,按1:5的比例(種子:雪)進行雪藏。選擇陰冷的地方存放,防止雪融化過早導致種子提前發芽。播種前進行消毒和催芽,這樣處理的種子具有較強的抗旱和抗病能力。
3. 苗圃地選擇:
- 選擇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乾燥的土地。
- 製作高床:長10米、寬1.5米、高15-20厘米。
- 施底肥:碳銨10-15公斤/667平方米,農家肥2000-3000公斤/667平方米。
- 土壤消毒:使用硫酸亞鐵或退菌特10-15公斤/667平方米。
4. 播種時間及方法:
- 秋季播種:10月下旬,無需處理種子,直接播種。寬8厘米的播幅,行距20厘米,溝深3.5-4.0厘米,覆土2.0-2.5厘米。播後秋灌以保墒。
- 春季播種:4月下旬,經過處理的種子裂嘴露白後開始播種。技術與秋播相同。
- 對比:實驗顯示春季播種效果更佳,雖然出苗晚,但出苗整齊且出苗率較高。
5. 田間管理:
- 種子大小:種子較大,但千粒重只有15克左右,發芽率可達65%。
- 播種量:每667平方米播種量10-12.5公斤。
- 生長速度:當年生長緩慢,苗高3厘米,地徑0.15厘米,每667平方米產量8-9萬株。
- 施肥:來年6月結合澆水施入7.5公斤/667平方米的尿素,促進生長。
- 產量:至10月,苗高可達30厘米,每667平方米產量保持5萬株左右。
- 出圃:第3年春季可用於綠化和環境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