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自殺

牡丹江自殺

發布時間: 2023-01-14 10:47:36

A. 謝文東是怎麼死的是自殺的么

謝文東原名謝文翰,滿族,1887年生於遼寧省寬甸縣永甸村。以後全家遷入勃利縣碾子河村。抗日 謝文東因購土地欠外債在寬甸縣僱用他人綁架同鄉張寶堂外孫子為人質,勒索小洋錢4000元。此事張家上告官府,謝文東帶家逃到依蘭縣土龍山(今樺南管轄)。謝文東在土龍山交往廣泛。1926年被選為第五保保董。1930年依蘭縣府任命他為第五保保長兼自衛團長,成為土龍山有勢大戶。「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很快佔領依蘭。1933年秋,日軍為安置移民強占土龍山,下令收繳農民地照和槍支,謝文東帶領民眾反抗日軍,拒不交槍、交照。因而,引起偽依蘭縣日本參事官藤本不滿,下令撤銷謝文東第五保長職務。 土龍山地下共產黨,深入各保號召民眾組織起來,拿起武器痛擊日軍。謝文東在這種形勢影響下,找第六保長景振卿商議,組建一支農民抗日自衛軍。僅幾天時間發展成一支2000餘人的農民抗日隊伍。並於1934年3月9日襲擊太平鎮偽警察署和商團,繳了敵人的械,斃敵10餘人。農民暴動的消息很快傳到依蘭縣城。駐城日本關東軍第十師團六十三聯隊長飯冢朝吾大佐在11日帶5輛汽車100餘名日偽軍來土龍山。謝文東得知情報後派曹子恆、景龍潭等人帶領隊伍在太平鎮西白家溝一帶伏擊了前來鎮壓的日偽軍。當場擊斃飯冢大佐、鈴木少尉和俘虜了偽警察大隊長蓋文義。繳獲機槍5挺,步槍10餘支,子彈數千發。這次農民起義斗爭的勝利,震動了國內外,稱為「土龍山事件」。謝文東於12日帶領農民自衛軍,轉移到半截河正式編為民眾救國軍。謝文東自任總司令,景振卿任前敵總指揮,錢學久任參謀長。 1935年春,謝文東隊伍與抗聯第三軍聯合攻打方正縣城。打死日本警察隊長和日警佐、警尉5人,燒毀日本參事官、指導官住宅。繳獲槍支彈葯和其它物資。 1936年9月將民眾救國軍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八軍下編3個師,謝文東任軍長。活動於方正、延壽、依蘭、勃利、林口等縣。多次與日偽軍戰斗,給敵人很大打擊,成為當時松花江下游一支重要抗日武裝力量。 1938年,在日軍重兵圍剿下,抗聯八軍的大部分領導犧牲,也有的投降了敵人。部隊傷亡很大。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謝文東本人先後有八位親人被日本兵殺害,他的隊伍也只剩下十幾個人了。投降 1939年春謝文東在抗日戰爭處於艱苦逆境的時候,投降了日本侵略軍,背叛了祖國和人民。 謝文東投降後,曾赴日本東京受到天皇裕仁的召見,無恥地向日本政府表示反省,跪在所謂「忠魂碑」前懺悔謝罪。從此,謝文東充當了日本帝國主義忠實奴才。回到勃利後,日本給謝文東蓋了5間磚瓦房,從小五站大義屯劃給熟地40垧和牧場,並任其為勃利縣日滿協和會名譽會長,雞西城子河煤礦把頭和勞工大隊長。從此,謝文東便死心塌地靠緊了侵略者,開始欺詐人民群眾。1939年在城子河煤礦當把頭時,每天只發給工人幾元錢,還要扣除各種費用和他的工資。發給部分吸大煙的人的煙份,他也要扣一些,轉手高價發橫財。1942年實行勞工法,重要產業與軍事工程進行強制性攤派勞工。勃利每年出六七百人到煤礦當勞工,勞力不足時還要「抓勞工」下井背煤,凍死、餓死、病死的礦工白骨成堆。清剿 1945年10月謝文東在小五站大義屯,以養病為名打出了國民黨的旗幟,組建第五戰區中央先遣軍第三軍,被國民黨委任軍長。在勃利、樺南等地組建十幾個團1500餘人。同年11月合江省主席李延祿,以抗日聯軍的老關系,給謝多次寫信,讓他認清形勢,相信共產黨的政策,不要上國民黨的當。經過談判,他陽奉陰違同意將其部收編為三江人民自治軍。但他暗地卻把隊伍調往他地待機叛變。11月下旬國民黨特派員武康趕到勃利,策反謝文東,謝遂將隊伍改編為國民黨「東北第十五集團軍第一先遣軍」,謝文東被委任上將總司令經常流竄於勃利、依蘭、林口、雞寧(西)等縣與共產黨和人民為敵。燒殺搶掠,破壞解放區後防根據地。 1946年3月由方強領導的三五九旅部隊進駐勃利、樺南後,幾次和謝文東交戰,謝被打得四處逃竄。但謝文東仍然野心不死。國民黨在西三道河子召開的整編會議上,特派員楊義儒以代表國民黨東北剿共總司令的名義委任謝文東為合江省保安軍第二集團軍中將司令官。當謝文東走向「自取滅亡」的時候,共產黨為給他一條生路,又派員勸其改邪歸正。而謝文東執迷不悟繼續與人民為敵到底。 1946年秋,三五九旅和合江軍區對謝文東進行圍剿,謝無站腳之處,企圖竄到牡丹江逃往長春。路經連珠河發現八路軍大部隊,又返回八道溝,10月流竄到夾皮溝。 1946年11月20日謝文東帶領幾個人,逃到四道河子至五虎咀子之間的一個小山神廟時,被三五九旅八團五連副連長李玉清和二排長劉書顏所率隊伍活捉。勃利縣政府於12月3日在勃利縣政府門前,召開公審大會,會後在碾子河西岸謝被處決,死年60歲。

B. 二戰中日本在中國死了多少日本軍官詳細資料

侵華戰爭中死於中國的日軍將領(完全版)

以下列出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的時間內,死於中國境內的日軍將領名單。

姓名 軍銜 職務 斃命時間 地點 死因

古賀傳太郎 陸軍少將(追)騎兵第27聯隊長 1932.1.9 遼寧 戰死

林大八 陸軍少將(追)第8聯隊長 1932.3.1 上海 戰死

白川義則 陸軍上將 上海派遣軍司令官 1932.4.29 上海 遇刺

森秀樹 陸軍少將(追)關東軍靖安游擊隊聯隊長 1932.12.16 遼寧 戰死

武藤信義 陸軍大將 關東軍司令官 1933.7.27 沈陽 病死

飯冢朝吉 陸軍少將(追)第10師團63聯隊長 1934.3.10 依蘭 戰死

田代皖一郎 陸軍中將 中國駐屯軍司令官 1937.7.15 天津 病死

倉永辰治 陸軍少將(追)第3師團第6聯隊長 1937.8.29 上海 戰死

迦納治雄 陸軍少將(追)第101師團第101聯隊長 1937.10.11 上海 戰死

淺野嘉一 陸軍少將 華北方面軍淀泊場監 1937.11.14 天津 戰死

儀峨誠也 陸軍少將 天津特務機關長 1938.1.24 天津 病死

加藤仁太郎 海軍少將(追)朝光丸監督官 1938.7.31 長江 戰死

杵村久藏 陸軍少將(追)第20師團參謀長 1938.8.2 山西 戰死

飯冢國五郎 陸軍少將(追)第101師團第101聯隊長1938.9.3 德安 戰死

小笠原數夫 陸航中將 航空兵技術部部附 1938.9.4 孝感 事故

渡久雄 陸軍中將 第11師團長 1939.1.2 密山 戰死

飯野賢十 陸軍少將(追)第106師團第103聯隊長 1939.3.22 南昌 戰死

山田喜藏 陸軍少將(追)第16師團第33聯隊長 1939.5.12 隨縣 戰死

田路朝一 陸軍中將(追)第15師團第15步兵團長 1939.6.17 安徽 戰死

吉丸清武 陸軍少將(追)戰車第3聯隊長 1939.7.4 東北 戰死

大內孜 陸軍少將(追)第23師團參謀長 1939.7.4 東北 戰死

安部克巳 陸航少將(追)第15戰隊長 1939.8.2 東北 戰死

沼田德重 陸軍中將 第114師團長 1939.8.12 山東 重傷死

森田徹 陸軍少將(追)第23師團第71聯隊長 1939.8.26 東北 戰死

山縣武光 陸軍少將(追)第23師團第64聯隊長 1939.8.29 東北 自殺

酒井美喜雄 陸軍少將(追)第23師團第72聯隊長 1939.9.15 齊齊哈爾 自殺

阿部規秀 陸軍中將(追)第2混成旅團長 1939.11.7 淶源 戰死

內藤正一 陸軍中將 第11師團長 1939.11.28 安東 事故

小林一男 陸軍少將(追)騎兵第14聯隊長 1939.12.21 綏遠 戰死

中村正雄 陸軍少將 第5師團第12旅團長 1939.12.25 廣西 戰死

秋山靜太郎 陸軍少將 某旅團長 1940.1.23 山東 重傷死

寶藏寺久雄 陸航中將(追)陸軍飛行學校校長 1940.2.26 吉林 事故

佐藤謙 陸軍少將(追)第33師團第214聯隊長 1940.3.2 江西 戰死

木谷資俊 陸軍中將(追)野戰重炮第2旅團長 1940.3.20 山西 戰死

岡本德三 陸軍少將 第23師團參謀長 1940.5.13 齊齊哈爾 被殺

吉川貞佐 陸軍少將 華北五省特務機關長 1940.5.17 開封 遇刺

前田治 陸軍中將 第35師團長 1940.5.23 北平 重傷死

藤堂高英 陸軍中將(追)獨立第14旅團長 1940.6.3 瑞昌 戰死

大冢雄彪 陸軍中將(追)第一軍經理部長 1940.8.5 北平 重傷死

井上官一 陸軍少將(追)參謀本部部附 1940.11.28 宜昌 戰死

飯田泰次郎 陸軍中將(追)第35師團步兵團長 1940.11.28 山東 重傷死

大角岑生 海軍上將 南太平洋艦隊司令 1941.2.5 中山 事故

須賀彥次郎 海軍中將(追)南太平洋艦隊高參 1941.2.5 中山 事故

上田勝 陸軍少將(追)第37師團227聯隊長 1941.5.13 山西 戰死

大津和郎 陸軍中將(追)鎮海灣要塞司令 1941.8.10 鎮海 戰死

楠山秀吉 陸軍少將 獨立17旅團長 1941.12.3 徐州 事故

山縣業一 陸軍中將(追)第116師團119旅團長 1941.12.25 安徽 戰死

森本秀應 陸軍少將(追)興亞院聯絡部調查官 1942.3.24 江蘇 事故

副島太郎 陸軍少將(追)第24師團90聯隊長 1942.5.21 錦州 斃命

酒井直次 陸軍中將 第15師團長 1942.5.28 蘭溪 戰死

小川一郎 陸航少將(追)第61戰隊長 1942.6.28 牡丹江 事故

河源利明 陸航中將(追)第四飛行團長 1942.10.14 南海 事故

冢田攻 陸軍上將(追)第11軍司令官 1942.12.18 太湖 事故

藤原武 陸軍少將(追)第11軍高級參謀 1942.12.18 太湖 事故

下田宣力 陸軍中將(追)華北方面軍第二鐵道部監1943.1.26 華北 斃命

淺野克己 陸軍少將(追)第23軍高級參謀 1943.5.14 廣東 戰死

仁科馨 陸軍少將(追)第40師團第235聯隊長 1943.6.1 湖南 戰死

黑川邦輔 陸軍少將(追)第56師團參謀長 1943.6.28 勐定 戰死

中園盛孝 陸航中將 第三飛行師團長 1943.9.9 黃浦 戰死

小倉尚 陸軍中將 築城本部長 1943.9.10 中國台灣 事故

清野亨作 陸軍少將(追)築城本部陸地測量部課長1943.9.10 中國台灣 事故

布上照一 陸軍少將(追)第116師團第109聯隊長 1943.11.23 常德 戰死

中畑護一 陸軍少將(追)第3師團第6聯隊長 1943.11.25 常德 戰死

細谷直三郎 陸軍少將(追)第1師團工兵第1聯隊長 1943.12.19 東北 戰死

和田純久 海軍少將(追)海南警備府政務局長 1944.2.6 海南 戰死

門間健太郎 陸軍少將(追)第3師團18聯隊長 1944.2.29 長江 戰死

大橋熊雄 陸軍中將(追)華北方面軍特務部部長 1944.4.14 北平 斃命

下川義忠 陸軍中將(追)第11軍第10野戰補充隊長1944.4.19 應城 戰死

橫山武彥 陸軍中將(追)第62旅團長 1944.6.11 龍游 戰死

木村千代太 陸軍中將(追)第59旅團長 1944.6.11 河南 戰死

小金澤福次郎陸軍少將(追)工兵第7聯隊長 1944.6.19 黑龍江 戰死

半田伊之柱 陸軍少將(追)鐵道兵第2聯隊補充隊長 1944.6.29 東北 斃命

和爾基隆 陸軍少將(追)第116師團第120聯隊長 1944.7.13 衡陽 戰死

森玉德光 陸航中將(追)白城子教導飛行團長 1944.7.25 東北 戰死

大橋彥四郎 陸軍少將(追)第3師團第18聯隊聯隊長 1944.7.25 湖南 戰死

佐治直影 陸軍少將(追)第39師團參謀長 1944.7.27 湖北 戰死

志摩源吉 陸軍中將(追)第68師團第57旅團長 1944.8.6 湖南 戰死

服部曉太郎 陸軍中將 教育總監部部附 1944.8.12 黑龍江 斃命

藏重康美 陸軍少將(追)第56師團第148聯隊長 1944.8.16 雲南 戰死

大西洋 陸航少將(追)第8飛行團團長 1944.8.20 湖北 戰死

楠野豐重 陸軍少將(追)第58師團第148聯隊長 1944.9.8 雲南 戰死

有馬正文 海航中將(追)第26航空戰隊司令 1944.10.15 中國台灣 戰死

野田六郎 海軍少將(追)第1機動艦隊機關長 1944.10.15 中國台灣 戰死

鈴木義尾 海軍中將 第三戰隊司令 1944.10.21 中國台灣 戰死

鈴木真雄 陸軍少將(追)關東軍高級參謀 1944.12.24 東北 戰死

島村矩康 陸軍少將(追)大本營參謀 1945.1.15 廣東 戰死

秋永守一 海軍少將(追)造船監督官 1945.1.27 南海 戰死

與野山壽 陸軍少將(追)第34軍兵器部部長 1945.2.9 湖北 戰死

山縣正鄉 海軍上將(追)第四艦隊司令長官 1945.3.7 浙江 戰死

吉川資 陸軍少將 第59師團第35旅團長 1945.5.7 山東 戰死

佐野忠義 陸軍中將 中國派遣軍軍附 1945.7.3 湖北 病死

以下是被認為陣亡,但並沒有死亡的日軍將領:

常岡寬治 少將 獨立第2旅團長 1938.10.28 山西 重傷

赤鹿里 中將 第13師團長 1943.11.23 常德 後任122師團師團長

滋田賴四郎 中將 1943.11.28 常德

佐久間為人 中將 第68師團長 1944.7.21 衡陽 中炮受傷,後任84師團長

雖陣亡但缺少明確資料表明追晉的:

小原一明 大佐 騎兵第13聯隊長 1939.12.20 綏遠 戰死

長谷川幸造 大佐 第101師團第103聯隊長 1938.9.29 江西 戰死

清水正一 大佐 第四混成旅團聯隊長 1938.9.30 山西五台 戰死

缺少詳細資料者:

水川伊夫 中將(?)綏西警備司令 1940.3.22 綏遠 戰死

在日軍方面的資料中,沒有關於水川伊夫的情況。

另外,標明「斃命」者死因不明,還請各位指教。

計90人

在陣亡、重傷死、自殺的軍官中,與國軍作戰亡或被國軍擊落座機亡者40人,與好好好軍隊作戰亡者4人,與抗日武裝作戰亡者9人,與蘇聯軍隊作戰亡者8人,與美軍作戰或被美軍擊落座機者5人,被中美聯合空軍擊斃者3人,踏地雷死者2人。

C. 被試圖隱瞞首場抗日大捷:日軍少將切腹自殺

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我們對於像一·二八淞滬抗戰、平型關大捷、第二次淞滬會戰、台兒庄戰役、武漢保衛戰、百團大戰等經典戰役耳熟能詳,然而,一場由中國共產黨員李延祿在1932年直接領導指揮的「鏡泊湖連環戰」才算得上是抗戰期間,東北以及全國的「抗戰第一大捷」。

這場「鏡泊湖連環戰」發生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的第二年,由中共黨員李延祿直接指揮,是中共地下黨領導下的部隊、義勇軍等抗戰力量對日本關東軍天野旅團發起的一場戰役,此役我軍取得了5戰4勝、基本全殲天野旅團7000餘人的輝煌戰果。而日軍當時在官方資料中,曾試圖隱瞞這段慘敗的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發生了「牆縫」之戰、火燒松乙溝、關家小鋪戰役、高嶺子伏擊戰等戰斗,特別是第一場的「牆縫」戰斗,我軍700勇士利用了當地的有利地形以及日軍驕狂的心態,用手榴彈為主要武器,經過十個小時的戰斗,成功擊斃擊傷日軍3600餘人,贏得了重大勝利,成為了「鏡泊湖連環戰」的開門紅戰役,也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最重要的首戰「牆縫」之戰中,日軍採取了兵分兩路、「北隔南攻」的策略,對中國軍隊發起鉗形攻勢,北面主要派出一個大隊左右的兵力負責佔領海林、寧安等地,阻隔抗日救國軍與北滿的李杜自衛軍聯合作戰,而南邊則主要派出以天野旅團為主力的部隊,准備消滅在鏡泊湖南湖頭一帶的王德林救國軍,進而由南向北佔領吉林省東部地區。

當時,中共派出的李延祿成功說服王德林,在「牆縫」一帶伏擊日軍,並在伏擊戰之前,用馬匹將手榴彈運送到伏擊的預定地點。1932年3月13日清晨,在愛國獵戶陳文起的「帶路」下,成功將日軍引入預定的埋伏圈,之後李延祿率領700名補充團官兵打響了戰斗。「牆縫」是夾在牡丹江和一個山坡之間的一條5華里長的小路,兩側為時斷時續的高聳石壁,因此而得名,因為地形的特點,這里小的縫隙處只能露個臉,大的縫隙處也只有數米寬,埋伏在兩側很好對敵人形成交叉火力打擊。

就當敵人到達伏擊點後,我軍的勇士們三五成群,大縫隙處5個人,小縫隙處3個人,分工傳遞和拋扔手榴彈,直到將自己小組的手榴彈扔完,在這樣的地形下,日軍的機動性和兵力優勢被迅速化解,甚至連日軍的飛機大炮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天野旅團在這里猶如困獸之斗,整個部隊在手榴彈的攻擊下潰不成軍,死傷慘重。

經過十個小時的激烈戰斗,天野發現了救國軍的薄弱環節,他帶領殘部向埋伏在西山,負責掩護補充團後翼的「戴營」發起強攻,李延祿見到「戴營」撤退後,為了避免被日軍抄襲後路,果斷下令補充團按原先預定線路及時撤退。在經過之後的幾場戰役,天野旅團7000人左右的部隊最終成功西逃的不足百人,我軍取得了重大勝利!

在戰役中將日軍帶入伏擊圈的獵手陳文起被日軍抓獲後,英勇不屈,被日軍殘忍殺害,而給救國軍遞送情報的農民史振德也在回村的路上被日軍開槍打死。而日本關東軍天野旅團長天野少將在經歷了這場失敗後,曾數次放聲大哭,意欲剖腹自殺,當初在侵佔沈陽、吉林市、齊齊哈爾市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威風」也徹底一掃而光。

D. 徐錦江:患抑鬱症差點自殺,妻子背景太強大,難怪獨寵妻子28年

因為突然遇到下雨不能回家,他就去車行買一輛百萬豪車開回去,

路上遇到堵車,他連車子也不要了,走路去劇組,

直到警察親自把車給他送上門,他才想起自己還有這輛車。

朋友送他一輛價值連城的古董車,周潤發誇好看,

他二話不說就送給了對方,這個闊綽的大佬就是徐錦江,

但他這樣的性格完全是受到父親的影響。

1961年,徐錦江出生於黑龍江牡丹江市一個醫學世家,

全家都是醫生,唯獨他暈血沒做成醫生。

父母醫者仁心,他們經常給病人看病時,病人沒錢他們絕不會收錢,

父親更是多次給病人叫計程車回家,是遠近聞名的老好人。

別看徐錦江外形高大粗獷,其實心思細膩,和父親一樣,心地善良柔軟。

既然不能學醫,那就畫畫吧,

正好徐父的好友是我國著名畫家關山月老師,

就這樣徐錦江考上了廣州美術學院,拜國畫大師關山月為師。

正所謂嚴師出高徒,徐錦江在師父的戒尺下可沒少挨打,

看起來笨拙的他,手也經常被打得紅腫。

有次他因為作品沒完成,心裡一陣驚慌,糟了!

他猛然跳下床,便拿根畫筆,連看都沒看就憑著記憶在紙上一頓操作,

從提筆到描眉,點綴,沒過幾分鍾就完成了一幅生動形象的中國畫。

畫中的女孩臉圓圓的,身穿民族服裝,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非常有神,

湊近一看,臉頰的兩側居然還能看到小酒窩。

神奇的是,這么一個隨便畫出來的女孩,

竟和徐錦江未來的妻子一模一樣,

30年後,連周潤發見了殷祝平也不禁感嘆。

那時的徐錦江活得跟畫中的女孩一樣,生活愜意,

然而好景不長,一切不幸的事,在接下來接踵而至。

徐錦江才剛滿20歲,不過50歲出頭的父親,卻因突發心血管疾病猝然離世。

家裡的頂樑柱倒了,一下子讓全家陷入無盡的悲痛之中,

備受打擊的母親還因此患上了心臟病。

孝順的徐錦江在學校邊勤工儉學,省下來的生活費一起存著給母親買葯。

大學畢業後,徐錦江聽說好朋友在香港上班,

就放棄學校分配,跟著跑去那邊發展。

徐錦江長的人高馬大,憑借1.85米的魁梧身材他找了一份模特工作,

後來又在夜總會唱歌,久而久之萌生了當演員的想法,

只因為賺錢快,能給母親看病。

1981年,徐錦江成功考進第10期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

當時班裡除了劉德華,還有一些「插班生」歐陽震華、周星馳等人。

不過才剛出道的徐錦江事業一直不太順利,

演的基本上都是惡人角色,觀眾也是靠這形象才認識他。

就像他和周星馳一起出演《鹿鼎記》的大奸臣鰲拜一樣。

令徐錦江在內地 娛樂 圈站穩腳步。

剛好跟金庸筆下的鰲拜不謀而合,

再加上他和周星馳的搭配默契,

一個人高馬大陰險狡詐,一個鬼靈精怪專耍心機,

讓徐錦江版的鰲拜看起來十分霸氣。

他先後出演了3次鰲拜,在張衛健的《小寶與康熙》,

以及黃曉明版《鹿鼎記》都有他飾演鰲拜的身影,

反而後面成「聖誕老人」的梗讓他莫名其妙火起來。

直到1984年,他的事業才開始有點起色。

當時麥當雄執導的電影《省港旗兵》正在熱映,到後面越來越火,

於是公司和導演趁熱造勢,著手拍攝續集,

長得威猛的徐錦江被麥當雄看重,在眾多TVB演員中脫穎而出。

1987年,《省港旗兵續集》正式開拍,

同時這也是徐錦江第一次出演男主角,

這次他飾演的大東形象比之前更加粗獷兇狠,

讓人看得毛骨悚然,憑借這次成功出演,

徐錦江的事業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而後「面目猙獰」便成了他的演出招牌,

他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和《百變星君》中都受到周星馳的邀請,

就飾演大反派,這些劇使得徐錦江事業發展再創新高,

令徐錦江在內地 娛樂 圈站穩腳步。

對此還有人調侃: 徐錦江的演技,能將小孩子嚇哭

名聲大噪又精通藝術,在投資上徐錦江也同樣賺了不少錢,

意氣風發的他激情澎湃,彷彿全世界都不放在眼裡。

他先是在牡丹江老家給母親換房子,後來還讓妹妹帶著她一起 旅遊 ,

他自己也開始揮霍無度,時常架著直升機去澳門賭場玩幾把,遇到奢侈品就買。

那時香港還很流行買股票,很多名人也紛紛入行,

當時的徐錦江對錢根本沒有概念,

完全不預估就全投進去,不料卻遭到致命一擊。

金融風暴直接讓他血本無歸,

最終只能眼睜睜看著家裡的豪車被銀行拖走,

連房子也跟著封起來。

哪裡能吃到便宜的飯他就去哪裡,

他越走越遠,也越來越偏了。

80年代的香港,可以說是一整片燈紅酒綠,

人心躁動不安就會有慾望,有顏色的影片就層出不窮出現了。

一向對市場敏感的香港導演也發現商機,

開始琢磨在電影內容中不斷加入動作戲元素。

那種帶顏色的片子隨便一拍都能賺錢,並且還十分有排面,

甚至理所應當地進入了金像獎頒獎范圍。

後來麥當雄准備籌拍《玉蒲團》,這時候他又想起了徐錦江。

彼時的徐錦江,還處於人生的最低谷期,准備去美國重新走藝術之路。

但演完《玉蒲團》的徐錦江,一發不可收拾地出演了不同類型的「顏色片」。

雖然這類型的影片格調不高,但是徐錦江卻相當敬業,

為了拍好激情戲還拚命去練習姿勢,看起來比誰都認真。

在他為演動作片脫掉所有衣物時,

另一位俏麗可人的年輕女演員也在這時走了過來,

那年20歲的舒淇,在《玉蒲團》獻出了她的熒幕初吻,

對象就是徐錦江,從此兩人的命運開始交織。

舒淇出生於台灣省一個清貧家庭,

在她出生那會兒,母親也才剛滿18歲,

她從小在母親的打罵中長大,

後來變得越來越叛逆,逃課飆車無所不能。

十七歲的年紀就跑去和中年男人同居。

後來一些露骨寫真吸引了導演王晶的注意,便邀請她來港圈發展。

雖然她和徐錦江在《玉蒲團》里有很多親熱的戲份,

但本著尊重女演員的原則,徐錦江絕不會觸及底線。

對此舒淇也非常感激:「江哥人好好的,很照顧我,不過他的鬍子弄得我很癢。」

在片場的徐錦江跟我們眼裡的莽夫形象完全不一樣,

在片中他是一個面目猙獰的猛漢,片外則是一個文雅君子。

很多男演員會借著拍戲從女明星身上揩油,

跟他們比起來徐錦江就是一股清流,

完全按照劇本的規定去做動作,

不該看的閉上眼,不該碰的一律不會碰。

不僅如此,他還提出要在身上的敏感部位貼透明膠帶。

他跟葉玉卿、翁虹等諸多女星交情都不錯,

還被譽為「顏色片口碑最好的男明星」。

在拍戲期間,不少女明星對傻乎乎的徐錦江愛慕已久,

但都沒有讓他動心,或許是不想找同為女明星做女友,

又或許在等一個特別的人。

1993年在雲南拍戲期間,

徐錦江跟一群演員朋友在餐廳吃飯,偶然瞥見女兵們排隊路過,

於是他奮然起身,急沖沖跟一旁的狄威說了聲:

兄弟,糟糕了,我要結婚了 !」說完就沖出去了。

徐錦江把女孩截住說:

我是演員徐錦江,明天就要離開雲南了,我想跟你結婚。

要是換成別人,肯定會被他的莫名其妙嚇到,

但女兵卻以軍人的颯爽風姿嚴詞拒絕道:

「我是軍人,部隊有嚴格的紀律,並且,我不了解你,不能和你結婚。」

說完殷祝平轉身就走了,心想這人神經病吧!

她比徐錦江要小上13歲,再過半年就要退伍離開雲南。

原本以為兩人這輩子都見不到面,沒想到半年後他們又在北京遇見。

當時殷祝平和親戚在北京 旅遊 ,

有次剛好路過八一電影製片廠廣場,

剛擠進人群准備看明星拍戲時,

卻忽然聽到有人大聲喊著:「徐大俠~」,

於是她跟著聲音望去,「徐錦江」她脫口而出。

徐錦江發現她後便走了過來,傻笑著說了句:

一個星期後,我在雲南老地方等你。

他不知道殷祝平已經退伍了。

在雲南等我?殷祝平又驚奇又好笑,

不過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最終還是去了。

她剛到那個地方就看見徐錦江在等自己,

只見他懷里捧著一堆資料證件,全都是用來登記結婚的。

看到這些證件的殷祝平著實嚇了一大跳,

就在她「嚇得不輕」期間,兩人已經把證件領了。

回想起當年那段領證過程,殷祝平幸福的笑道:

完全就是稀里糊塗,人家已經來了,不好意思拒絕了

親朋好友們聽到後也大為震驚。

結婚後生活並沒有變化,徐錦江還跟以前一樣住酒店,而殷祝平則回自己家睡。

擔心殷祝平會受委屈,徐錦江還是去拜訪了她的父母,

沒想到剛見到岳父就喊了一聲「爸爸」,

剛說出口眼淚就跟著掉了下來,岳父也被他小公舉的形象嚇了一跳。

兩人結婚沒多久後徐錦江就買了房子,

他跟工作人員強調房產證上只能有妻子的名字。

對方讓他寫下自己的名字,不然有天可能一無所有。

沒想到徐錦江卻急了:「 你寫我名字幹嘛?我要相信老婆,她是我自己選的人。

工作人員只能勸殷祝平:「 你要對徐錦江好一點哦。」妻子微笑著點頭

後來外界拿徐錦江全裸寫真的事指責他傷風敗俗,

就連親妹妹也不理解他,過了那個燈紅酒綠的年代後,

徐錦江的形象全然崩塌,很長時間無戲可拍,

母親患病,妻子還懷有身孕,

巨大的壓力使他患上了抑鬱症,甚至還差點在酒店輕生。

在他凝視窗戶,緩緩爬上窗檯准備跳時,

妻子叫住了他,聽到丈夫想輕生的念頭後,殷祝平抱著平靜說道:

親愛的,你跳下去應該很美,但你不能自己享受,要時刻想著我 」,

徐錦江哭得淚流滿面,才發現自己太荒唐。

為了走出抑鬱,徐錦江又重新拿起畫筆,打算在藝術中尋找安寧。

終於,在妻子的陪伴下,徐錦江在抑鬱中慢慢走出來。

後來的他很少拍戲,潛心作畫,徐錦江的國畫水平非常高,還練得一手好字。

2015年,徐錦江辦了一場個人畫展,

裡面匯集了他多年創作的雕刻、油畫、書法等作品,

當時還有400多名專業人士來捧場,

有人不惜開出80萬高價,只為買他一副字畫。

徐錦江欣喜若狂,剛回家就緊緊抱住妻子。

妻子撫摸著他的光頭回應道:

親愛的,你終於長大了 」,似乎他才是那個小女人。

要是沒有妻子,世界上就沒有徐錦江這個人了。

2019年,徐錦江帶著兒子徐菲登上了《一路成年》,

兩人在綜藝現場的反差萌讓人忍俊不禁大笑。

網友們甚至不敢相信,這還是以前那個鰲拜嗎?

長得人高馬大的徐錦江,居然不會使用點火器?

看看節目其他人的出色表現,他只能乾瞪眼。

回家後還傲嬌地說:「 有什麼了不起啊,我就什麼都不吃,也行!

徐錦江很依賴兒子,連喝水都要讓兒子事先安排。

網友們紛紛調侃,要是有這樣的父親,誰頂得住!

對此兒子徐菲也坦言,在生活方面都是全家照顧父親,他才是家裡的小公主。

如今的徐錦江已經年過六旬,演藝圈這個名利場算是被他混明白了。

曾經紅極一時,也曾跌入谷底,現在的他早已看淡了。

對他來說,妻子才是人生的全部,兩人的愛情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對於兒子徐菲,徐錦江也是很用心了,

之所以會很依賴他,是因為他想和兒子走得更近,

他不愧是個好父親,好丈夫。

復旦才子林森浩:投毒舍友被判死刑後,為何上百人聯名為他求情?

周岩:16歲被官二代焚燒毀容,如今涅槃重生,稱永遠感激愛心人士

李連傑四個女兒差距大,小女兒最受寵,大女兒33歲至今未婚

E. 比你想像中的慘,古代犯了重罪被抄家者的女眷會有什麼下場

很多人在古代犯法以後,自己死了不要緊,還會連累家人,那麼,古代犯了重罪被抄家者的女眷都有什麼下場?



第三個就是被流放到邊遠地區當奴隸,清代的一般都是流放到寧古塔,這個是黑龍江的牡丹江市,再是一個極寒之地,這里是惡劣的生活環境加上繁重的勞動,不死也會脫層皮。這也是很多女眷聽說要流放到那裡,直接就跳井自殺了。因為現在死還不用受那麼多的罪,到了那裡,受了很多罪,最終也是死!

這樣的方式也是統治者為了震懾下屬的一個方式。這也是為什麼總是將高官的家眷放在京城的一個原因。你覺得這樣的做法,對嗎?

F. 牡丹江八女兵怎麼死的

這個故事叫「八女投江」,是東北抗聯女兵的故事。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八女投江」體現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1986年9月7日,為紀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紀念碑」。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為其親筆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來源:中國商務在線旅行網如果文章有補充、修改,請以郵件形式通知我們頻道精選錦綉中華
劉德華當我要上春晚評委 中國民族

熱點內容
一朵雲推動雲 發布:2025-08-27 00:27:32 瀏覽:556
特工A盆栽 發布:2025-08-27 00:23:08 瀏覽:490
蘭花指3 發布:2025-08-27 00:18:41 瀏覽:369
櫻花型女生 發布:2025-08-27 00:17:53 瀏覽:361
kiko情人節限定05 發布:2025-08-27 00:12:22 瀏覽:47
大連綠植網店 發布:2025-08-27 00:06:41 瀏覽:946
辦公室方綠植 發布:2025-08-27 00:05:39 瀏覽:791
巨絲蘭花語 發布:2025-08-27 00:03:57 瀏覽:333
七夕紫薇花 發布:2025-08-26 23:59:04 瀏覽:295
三脈梅花草 發布:2025-08-26 23:57:55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