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大黃牡丹湯方解

大黃牡丹湯方解

發布時間: 2023-01-14 10:24:22

A. 大黃牡丹皮湯的百科名片

簡介
出處
組成
用法
方義
臨床應用 【來源】《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回18g) 牡丹皮(9g)桃答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前四味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芒硝,再煎數沸。
【功用】瀉熱破瘀 散結消腫
【主治】縮足腸癰(闌尾炎)專方 沒有化膿,用上述五味葯;
化膿者,在此方之上加,薏苡仁、炮山甲、紅藤和敗醬草。

B.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牡丹皮,中葯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產於安徽、四川、河南、山東等地。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淤、退虛熱等功效。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 方法 ,供大家參考!

一、牡丹皮的功效

清熱;活血散瘀。主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後期熱伏陰分發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

二、牡丹皮的作用

1、對心血管的影響:丹皮對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輸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對實驗性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並且持續時間較長,同時降低心肌耗氧量。

2、抑菌作用:體外實驗表明,丹皮煎劑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霍亂弧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牡丹葉煎劑對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顯著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為沒食子酸。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丹皮酚對口服傷寒、副傷寒菌苗引起的小鼠發熱有解熱作用,並降低正常小鼠體溫。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及鼠尾壓痛反應,並能對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運動亢進,能明顯延長環己巴比妥鈉所致小鼠睡眠時間,大劑量時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顯對抗戊四氮、士的寧、煙鹼和電休克所致的驚厥。作用部位在中腦網狀結構和丘腦。

4、抗凝作用:體外對人血小板試驗,發現丹皮水提物及芍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產生血栓素A2,進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這是由於抑制從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環氧化酶反應的結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內毒素所致實驗性血栓的作用。

5、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對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膠引起的足跖浮腫有抑製作用,並能抑制醋酸或5-羥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抑制小鼠應激性潰瘍的發生。

三、牡丹皮的10個食用方法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一、大黃牡丹皮湯

功效:瀉熱破瘀 散結消腫,主治縮足腸癰(闌尾炎)專方 牡丹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組成:大黃(18g) 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前四味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芒硝,再煎數沸。

來源:《金匱要略》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二、千金牡丹皮散

功效:主治腹內癰。

組成:牡丹皮3錢,苡仁5錢,桃仁10粒,瓜蔞仁(去殼,去油,凈)2錢。

用法:水煎服。

來源:《醫學心悟》卷四。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三、牡丹皮湯

功效:主治濕熱內蘊,移於下焦,小溲混濁作痛。

組成:丹皮6克 赤芍3克 木通3克 萆薢6克 花粉6克 瞿麥6克 澤瀉4.5克 車前6克 甘草1.2克

用法:用苡仁60克,煎湯代水,再入上葯煎服。

來源:《醫醇剩義》卷一。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四、銀花丹皮湯

功效:主治慢性濕疹。

組成:銀花9-15g,丹皮9g,青蟬蛻9g,黃柏9g,茯苓9g,白鮮皮9-15g,黑山梔6g。

用法:水煎,內服。

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五、牡丹皮湯

功效:主治婦人血傷不止,兼五色帶下。

組成:牡丹皮3兩,乾地黃3兩,斛脈3兩,禹余糧2兩,艾葉2兩,龍骨2兩,柏葉2兩,厚朴2兩,白芷2兩,伏龍肝2兩,青竹茹2兩,芎?2兩,地榆2兩,阿膠1兩,芍葯4兩。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分5服,相去如人行10里久再服。

來源:《千金》卷四。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六、柴胡芍葯丹皮湯

功效:主治眼病疼痛。

組成:黃芩3錢(酒炒),柴胡1錢,白芍葯3錢,甘草2錢,丹皮3錢。

用法:煎半杯,熱服。

來源:《四聖心源》卷八。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七、丹皮柴胡犀角湯

功效:主治狂病,喜怒乖常。

組成:丹皮3錢,柴胡3錢,生地3錢,白芍3錢,茯苓3錢,犀角1錢(研汁),炙草2錢。

用法:水煎,溫服。

來源:《醫學金針》卷六。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八、丹皮黃芪湯

功效:治皮肉壅腫,癰疽已成者。

組成:桂枝(三錢)、桃仁(三錢)、甘草(二錢)、桔梗(三錢)、丹皮(三錢)、生薑(三錢)、元參(三錢)、黃芪(三錢,生)

用法:煎大半杯,熱服。

加減:熱盛,重用黃芪、天冬、地黃。

來源:四聖心源卷九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九、青蒿丹皮茶

功效:清熱涼血,主治血虛熱型月經先期;症見月經提前7日以上,月經量多,色鮮紅,口乾,手足心發熱,煩躁失眠,經期或有紅色皮疹或皮下出血。

材料:青蒿、丹皮各6克,茶葉3克,冰糖15克。

做法:上葯洗凈,置茶杯中用開水浸泡15——20分鍾,放入冰糖溶化,當茶飲,不拘時,適量頻頻服之。

牡丹皮食用方法之十、桂枝丹皮紫蘇湯

功效:主治癰疽初起。

組成:桂枝3錢,芍葯3錢,甘草2錢,丹皮3錢,蘇葉3錢,生薑3錢。

用法:水煎大半杯,熱服。覆取微汗。

C. 寒下劑:大承氣湯 大陷胸湯 大黃牡丹湯

大承氣湯  《傷寒論》

大承氣湯用芒硝,大黃枳實厚朴饒,

去硝名曰小承氣,調胃承氣硝黃草。

大陷胸湯  《傷寒論》

大陷胸湯用硝黃,甘遂一克效力強,

擅療熱實結胸證,瀉熱逐水效專長。

大黃牡丹湯  《金匱要略》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襄,

腸癰初起腹按痛,苔黃脈數服之康。

D. 大黃牡丹湯的配伍中體現了下列哪些治法

大黃牡丹湯的配伍中體現了清熱活血,通腑導滯的治法。
大黃牡丹湯,中醫方劑名。為瀉下劑,寒下,具有瀉熱破結,散結消腫之功效。
主治腸癰初起,濕熱瘀滯證。證見右下腹腫痞,疼痛拒按,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惡寒,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黃膩,脈滑數。本方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膽道感染、膽道蛔蟲、胰腺炎、急性盆腔炎等濕熱瘀結證。

E.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點:婦科雜病

凡不屬經、帶、胎、產和前陰疾病范疇,而又與女性解剖、生理特點有密切關系的疾病,稱為“婦科雜病”。下面我們來看看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點:婦科雜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目一:概述

一、定義

凡不屬於經、帶、胎、產疾病范圍,而又與婦女解剖、生理、病機特點密切相關的各種婦科疾病,統稱為婦科雜病。

二、范圍

症瘕、盆腔炎、不孕症、陰癢、陰瘡、子宮脫垂、婦人臟躁。

細目二:症瘕

一、定義

婦人下腹結塊,伴有或脹、或痛、或滿、或異常出血者,稱為“症瘕”。症:有形可征,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處,病屬血分。瘕:瘕聚成形,聚散無常,推之可移,痛無定處,病屬氣分。

二、病因病機

【習題】

關於症瘕的定義,正確的`是()

A.症多為惡性,瘕多為良性

B.症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無定處

C.瘕聚散無常,推之可移,痛有定處

D.婦人下腹結塊,伴有或脹、或痛、或滿

E.症屬氣病,瘕屬血病

[答疑編號2615010601]

【正確答案】D

三、辨證論治

1.氣滯血瘀證

主要證候:下腹部結塊,觸之有形,按之痛或不痛,小腹脹滿,月經先後不定,經血量多有塊,經行難凈,經色暗;精神抑鬱,胸悶不舒,面色晦暗,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沉弦澀。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消症。

主方:香棱丸或大黃(庶蟲)蜇蟲丸。

下列哪項不是血瘀型症瘕特點()

A.胞中有塊

B.積塊堅硬

C.固定不移

D.推揉不散

E.痛無定處

[答疑編號2615010602]

【正確答案】E

A2

婦人來診,訴腹中有塊,月經量多,夾瘀塊,小腹疼痛,診時非經期。婦科診為症瘕,並見舌黯,有瘀斑,其治療原則是()

A.活血化瘀,散結消症

B.除痰化濕,散結消症

C.疏肝解郁,行氣散結

D.解毒除濕,破瘀消症

E.益氣養血,調攝沖任

【正確答案】A

2.痰濕瘀結證

主要證候:下腹結塊,觸之不堅,固定難移,經行量多,淋漓難凈,經間帶下增多;胸脘痞悶,腰腹疼痛;舌體胖大,紫暗,有瘀斑、瘀點,苔白厚膩,脈弦滑或沉澀。

治法:化痰除濕,活血消症。

主方:蒼附導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濕熱瘀阻證

主要證候:下腹部腫塊,熱痛起伏,觸之痛劇,痛連腰骶,經行量多,經期延長,帶下量多,色黃如膿,或赤白兼雜;兼見身熱口渴,心煩不寧,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暗紅,有瘀斑,苔黃,脈弦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消症。

主方:大黃牡丹湯加木通、茯苓。

4.腎虛血瘀證

主要證候:下腹部結塊,觸痛;月經量多或少,經行腹痛較劇,經色紫暗有塊,婚久不孕或曾反復流產;腰酸膝軟,頭暈耳鳴;舌暗,脈弦細。

治法:補腎活血,消症散結。

主方:補腎祛瘀方或益腎調經湯。

症瘕辨證論治結構圖

1.氣滯血瘀證:

行氣活血,化瘀消症 → 香棱丸或大黃(庶蟲)蜇蟲丸

2.痰濕瘀結證:

化痰除濕,活血消症 → 蒼附導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濕熱瘀阻證:

清熱利濕,化瘀消症 → 大黃牡丹湯加木通、茯苓

4.腎虛血瘀證:

補腎活血,消症散結 → 補腎祛瘀方或益腎調經湯

四、施治中的注意點

臨證新病多實,宜攻宜破;久病不愈或術後,以補益氣血為主,恢復機體的正氣。若正氣已復,腫塊未除,復以攻破為主。術後若有瘀滯,可於補益氣血之時,輔以行氣活血之品,並注重調其飲食,增進食慾,改善脾胃功能。

細目三:盆腔炎

一、定義

女性內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炎症,稱為盆腔炎。

1.急性盆腔炎女性內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急性炎症,稱為急性盆腔炎。

2.慢性盆腔炎女性內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慢性炎症,稱為慢性盆腔炎。

二、病因病機

1.急性盆腔炎

(1)熱毒熾盛:邪毒內侵,客於胞宮,滯於沖任,化熱釀毒,致高熱腹痛不寧。

(2)濕熱瘀結:瘀血與濕熱內結,滯於少腹,則腹痛帶下日久,纏綿難愈。

2.慢性盆腔炎

(1)濕熱瘀結:濕熱之邪內侵,氣血阻滯。

(2)氣滯血瘀:氣機不暢,瘀血內停,脈絡不通。

(3)寒濕凝滯:素體陽虛,或寒濕之邪乘虛侵襲,與胞宮內余血濁液相結,凝結瘀滯。

(4)氣虛血瘀:素體虛弱,或正氣內傷,血行不暢,瘀血停聚;或久病不愈,瘀血內結,日久耗傷,正氣匱乏,致氣虛血瘀證。

三、辨證論治

1.急性盆腔炎

(1)熱毒熾盛證

主要證候:高熱腹痛,惡寒或寒戰,下腹部疼痛拒按,咽干口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帶下量多,色黃,或赤白兼雜,質黏稠,如膿血,味臭穢,月經量多或淋漓不凈;舌紅,苔黃厚,脈滑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排膿。

主方:五味消毒飲合大黃牡丹湯。

(2)濕熱瘀結證

主要證候: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脹滿,熱勢起伏,寒熱往來,帶下量多、色黃、質稠、味臭穢,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結,小便短赤;舌紅有瘀點,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主方:仙方活命飲加薏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1)濕熱瘀結證

主要證候:少腹部隱痛,或疼痛拒按,痛連腰骶,低熱起伏,經行或勞累時加重,帶下量多,色黃,質黏稠;胸悶納呆,口乾不欲飲,大便溏,或秘結,小便黃赤;舌體胖大,色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主方:銀甲丸或當歸芍葯散加丹參、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2)氣滯血瘀證

主要證候:少腹部脹痛或刺痛,經行腰腹疼痛加劇,經血量多有塊,瘀塊排出則痛減,帶下量多,婚久不孕;經前情志抑鬱,乳房脹痛;舌體紫暗,有瘀斑、瘀點,苔薄,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主方:膈下逐瘀湯。

(3)寒濕凝滯證

主要證候:小腹冷痛,或墜脹疼痛,經行腹痛加重,喜熱惡寒,得熱痛減,經行錯後,經血量少,色暗,帶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頻數,婚久不孕;舌暗紅,苔白膩,脈沉遲。

治法:祛寒除濕,活血化瘀。

主方:少腹逐瘀湯。

(4)氣虛血瘀證

主要證候:下腹部疼痛結塊,纏綿日久,痛連腰骶,經行加重,經行量多有塊,帶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無力,食少納呆;舌體暗紅,有瘀斑瘀點,苔白,脈弦澀無力。

治法:益氣健脾,化瘀散結。

主方:理沖湯。

盆腔炎辨證論治結構圖

1.急性盆腔炎

熱毒熾盛證:清熱解毒,利濕排膿 → 五味消毒飲合大黃牡丹湯

濕熱瘀結證: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 仙方活命飲加薏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濕熱瘀結證:清熱利濕,化瘀止痛 → 銀甲丸或當歸芍葯散加丹參、

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氣滯血瘀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 膈下逐瘀湯

寒濕凝滯證:祛寒除濕,活血化瘀 → 少腹逐瘀湯

氣虛血瘀證:益氣健脾,化瘀散結 → 理沖湯

習題

患者,女,32歲。小腹及少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伴腰骶疼痛,低熱起伏,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其治法是

A.清熱除濕,化瘀止痛B.行氣活血,化瘀止痛

C.疏肝理氣,化瘀止痛D.涼血活血,化瘀止痛

E.健脾利濕,化瘀止痛

【正確答案】A

F. 大黃有什麼用

別名:西大黃、將軍、錦軍

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葯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乾燥根及根莖。

原植物形態:
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莖肥厚。莖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胃、脾、大腸、肝、心包經。

功能主治:
具有瀉熱通便功效,用於胃腸實熱積滯、大便秘結、腹部脹滿、疼痛拒按,甚至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如大承氣湯;或脾陽不足之冷積便秘,如溫脾湯。
解毒消癰功效,用於熱毒瘡瘍、暴赤眼痛、口舌生瘡、齒齦腫痛,如大黃牡丹皮湯。
行瘀通經功效,用於瘀血阻滯之月經閉止、產後瘀阻、症瘕積聚,及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清熱除濕功效,用於濕熱壅滯之黃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結;熱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涼血止血,用於熱傷血絡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帶下。
現代臨床可用於治療流行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齦膿腫、皮炎、濕疹、淋病、帶狀皰疹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2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水後醋調敷。

大黃生用瀉下力猛,蒸熟瀉下力緩和,酒制善清上部火熱,炒炭可化瘀止血。用於瀉下時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大黃峻烈、攻下破瘀力強,易傷正氣,故表證未解、氣血虛弱、脾胃虛寒、無實熱瘀結者及孕婦胎前、產後均應慎用或忌服。

中成葯:
大承氣湯、溫脾湯、大黃牡丹皮湯、八正散

G. 大黃牡丹皮湯加減有哪些功用

【來源】制《中醫外科學》。

【組成】大黃20克,丹皮15克,薏苡仁50克,公英20克,冬瓜仁50克,敗醬草30克,桃仁15克,地丁30克。

【功用】通里攻下,祛淤導滯。

【主治】用於淤滯型闌尾炎。

【方解】薏苡仁、冬瓜仁、敗醬草、公英、地丁解毒排膿;大黃通里攻下;丹皮、桃仁祛淤導滯。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H. 大黃牡丹湯如何煎

先水煎前四味(大黃四兩,牡丹皮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升)去渣,內芒硝,再煎沸,頓服。
........................
2
........................
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納芒消,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
3
........................
以水6升,煮取1升,去滓;納芒消,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I. 大黃牡丹湯服用方法和劑量

大黃屬苦寒性中葯,但是只要你的舌質是暗紅 舌苔黃膩的,屬於熱象就內可以用,胃有不舒服容也有可能由胃熱影響!~~你看看自己的舌質 和舌苔,如果舌質是暗紅 舌苔黃膩 那你就用大黃牡丹湯!~~
我給你參考用量:大黃15 桃仁10 芒硝10 丹皮5 冬瓜仁15

當然 ,如不是上面說的舌質和舌苔 而是苔白膩 舌質淡暗 !建議你用些健脾補氣兼潤下的葯!~~

J. 劉太醫 大黃牡丹皮湯

你好!

大黃牡丹皮湯

功效:瀉熱破瘀,散結消腫。

主治:濕熱郁滯之腸癰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甚或局部腫痞,或右側腿足屈而不伸,伸則痛劇,或時時發熱、惡寒、自汗出,舌苔黃膩,脈滑數。

配方組成:大黃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水煎服。

熱點內容
一朵雲推動雲 發布:2025-08-27 00:27:32 瀏覽:556
特工A盆栽 發布:2025-08-27 00:23:08 瀏覽:490
蘭花指3 發布:2025-08-27 00:18:41 瀏覽:369
櫻花型女生 發布:2025-08-27 00:17:53 瀏覽:361
kiko情人節限定05 發布:2025-08-27 00:12:22 瀏覽:47
大連綠植網店 發布:2025-08-27 00:06:41 瀏覽:946
辦公室方綠植 發布:2025-08-27 00:05:39 瀏覽:791
巨絲蘭花語 發布:2025-08-27 00:03:57 瀏覽:333
七夕紫薇花 發布:2025-08-26 23:59:04 瀏覽:295
三脈梅花草 發布:2025-08-26 23:57:55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