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丁香腸
A. 豇豆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豇豆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在食物相剋這方面,豇豆沒有不能一起吃的食物,但若是進食了豇豆,以下食物建議少吃:
1、脹氣食物
大家都知道,豇豆吃多了會性滯,因此,氣滯便結者應少吃或不吃豇豆,以免生腹脹之症。若吃豇豆後還吃脹氣的食物,等於火上澆油,會加重腹脹,像牛奶、土豆、紅薯、芋頭、豆腐、白薯、香蕉、豆漿等就是易脹氣的食物。
2、寒性水果
豇豆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一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這是豇豆營養價值的主要體現,而很多水果中都含有植物酸,更有些水果是屬於寒性的,這些水果和豇豆一起吃時不僅僅會降低豇豆的營養價值還有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常見的不宜和豇豆一起吃的水果有:山竹、橘子、柚子、柿子、獼猴桃等。
豇豆的食用禁忌
1、豇豆不可生吃。豇豆一定要煮熟了才能吃,因為豇豆本身含有有毒物質,需要煮熟才能破壞,轉化成無毒物質,就算是要吃涼拌豇豆,也要先將豇豆用水煮熟後,瀝幹了水分,晾涼後才可以用來涼拌。因為豇豆含有溶血素和毒蛋白,這兩種物質是有毒的,煮熟才能破壞,生吃會引起嘔吐或腹瀉。即使食用涼拌豇豆,也要先把豇豆用水煮熟後,瀝干水分,晾涼才能做成涼拌菜。
2、吃豇豆要注意控制分量。豇豆雖然營養豐富,但吃豇豆的時候不可多食貪食,否則容易引起腹部膨脹,導致消化不良。
3.、豇豆的營養很豐富,也要煮熟再吃,但是烹飪豇豆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加速豇豆的營養流失,還會影響口感。
4、烹飪豇豆之前要先將豆筋摘除,不然烹飪出來的豆角口感不佳,吃了還不好消化。
B. 豇豆的功效與作用有什麼
作用:
豇豆提供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很多招牌營養素。
據測定,每100克豇豆含蛋白質2.7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5.8克,膳食纖維含2.7克,維生素C含18克,幾乎與番茄不相上下。它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以及對人體有益的鈣、磷、鐵等礦物質。
葯用功效:
中醫認為:豇豆性平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有健脾補腎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對尿頻、遺精及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有輔助功效。特別適合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食積、腹脹以及腎虛遺精、白帶增多者食用。
(1)豇豆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加速腸蠕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對於治療和預防老年性便秘,很有奇效。
(2)豇豆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
(3)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奏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4)豇豆熱量和含糖量都不高,飽腹感強,特別適合於肥胖、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C. 吃豇豆的好處和壞處,豇豆有什麼功效
豇豆提供了易被消化吸收的優質植物蛋白質,很適合素食者或不愛吃肉的人食用。
豇豆中胱氨酸較多。胱氨酸是一種對人體有用的氨基酸,不僅能抗衰老,還可保護人體免受有害重金屬以及煙酒所產生的自由基的不良影響,在醫療上常用於保護人體免受X光和核輻射的傷害。對於身處污染環境中的人,經常抽煙喝酒的人,工作中要接觸放射線的人,以及近期要做放射線檢查的人,膳食中一定要多加一些豇豆。
豇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葉酸,這兩種維生素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尤其對於懷孕初期的孕婦,偶感風寒時,吃豇豆的效果要勝過葯物,還可防止由於缺乏葉酸引起胎兒神經管發育缺陷。
豇豆中含鐵和鋅元素的量也很高,對於缺鐵性貧血和鋅缺乏症發病率較高的青少年,不失為一種補充鐵和鋅較好的食物來源。
豇豆中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糖代謝的作用。對於糖尿病人很重要的維生素——煙酸,在豇豆中也很多。煙酸對於調節血糖非常重要,是天然的血糖調節劑。所以,豇豆是糖尿病病人的理想食品。
豇豆中還有不可小視的錳,它是抗氧化劑的一種,能預防癌症和心臟病。對於更年期女性,錳更是必不可少,它可以防止更年期前後鈣質的流失,預防骨質疏鬆症。因此,豇豆也是更年期女性的好朋友。
豇豆中鉀、鈣、鐵、鋅、錳等金屬元素含量很多,是不錯的鹼性食品,可以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
豇豆中的膳食纖維也不少。膳食纖維素可以降低膽固醇,減少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並可促進腸蠕動,有防止便秘的功效,可降低結腸癌、直腸癌的發病率。
D. 豇豆的主要價值
充飢,豇豆性平、味甘咸,歸脾、胃經。
具有理中益氣、健胃補腎、和五臟、調顏養身、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解毒的功效。
主治嘔吐、痢疾、尿頻等症。
干豆角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還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豆科草本植物豇豆的種子或莢果。又稱飯豆、腰豆、長豆、裙帶豆、漿豆。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秋季採收成熟的莢果,除去莢殼,收集種子備用;或於夏、秋季採摘未成熟的嫩莢果鮮用。豇豆葉子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健脾開胃、利尿除濕。
【參考】含蛋白質、脂肪、澱粉、磷、鈣、鐵,維生素B1.B2,煙酸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婦女脾虛帶下,或濕熱尿濁,小便不利。
【用法】煎湯、煮食或炒肉。
【附方】豇豆蕹菜湯:豇豆(嫩莢果)200g、蕹菜250g,加水煎湯食。亦可調以食油、鹽等食之。
本方有較明顯的健脾利濕、通利小便的作用。用於脾虛濕盛帶下量多色白,或濕熱小便不利。 豇豆含豐富維生素B、C和植物蛋白質,能使人頭腦寧靜.調理消化系統,消除胸膈脹滿。可防治急性腸胃炎,嘔吐腹瀉。有解渴健脾、補腎止泄、益氣生津的功效。 豇豆提供了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補充機體的招牌營養素。 豇豆所含B族維生素能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抑制膽鹼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 豇豆中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 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營養成份】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礦物質包括鐵質、鎂質、錳質、磷質、鉀質等,蛋白質及葉酸。
適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合糖尿病、腎虛、尿頻、遺精及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氣滯便結者應慎食豇豆;豇豆要烹飪熱透食用,不熟豆角易導致腹瀉、中毒。
葯膳方 生豇豆適量,細嚼咽下或冷開水送服,治食積腹脹,暖氣。 豇豆湯:干豇豆100g,水煎服湯,治糖尿病、口渴、尿多。 豇豆粥:豇豆100g,粳米150g,鹽、味精各適量。將豇豆洗凈,用清水浸泡發脹備用。將粳米淘干凈,放人鍋內,加人豇豆和足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豇豆、粳米熟爛為度。再人精鹽、味精等即可食用。 豇豆燉雞肉:豇豆100g,藤藤菜30g,雞肉100g,料酒、蔥、姜、鹽、味精適量。將雞肉洗凈,切成小塊,再把豇豆、藤藤菜沖洗干凈,切段,與雞肉一起放人鍋內,再加人清水、料酒、蔥段、薑片、精鹽等,先以武火煮沸,繼以文火,待雞肉、豇豆熟爛時,再加入雞精精調味(味精也可),當菜食用。 主要成分
種子含大量澱粉,脂肪油,蛋白質,煙酸,維生素B1.B2。鮮嫩豇豆含抗壞血酸(維生素C)22毫克。
葯性功能
一年生草本植物,蔓生,莖長約一丈有餘,還有一種是藤蔓較短的。果實為圓筒形長莢果。葉嫩時可食。
種子呈腎臟形,嫩莢可作蔬菜食用,生食可導致腹瀉。花有紅色、白色兩種。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谷三·豇豆》:「豇豆處處三四月種之,一種蔓長丈餘,一種蔓短」,「豇豆開花結莢,必兩兩相垂,有習坎之義。」
【俗稱】:長豆角、長子豆、豆角、豇豆
【異名】:(汕尾地區),羊角、豆角(《醫林纂要》)、線豆、角豆、飯豆、腰豆、長豆、裙帶、菜豆、矮腳豆、豆角(《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漿豆(《貴州民間方葯集》)。古稱:江豆、十八豆(黑龍江地區)、帶豆(福建地區)。
【種子來源】:為豆科植物豇豆的種子 。
【產地】:全國各地普遍栽培。
【註解】:豇豆屬於豆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蔬菜作物之一。豇豆子熟後呈腎臟形,有黑、白、紅、紫、褐等各種顏色。豇豆在中國主要產地為山西、山東、陝西等地。
甘,平。①《滇南本草》:「味平。」 ②《綱目》:「甘咸,平,無毒。」③《本草從新》:「甘澀,平。」歸經入脾、腎經。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氣分。」②《本草求真》:「入腎,兼入胃。」
健脾補腎。治脾胃虛弱,瀉痢,吐逆,消渴,遺精,白帶,白濁,小便頻數。 《滇南本草》:「治脾土虛弱,開胃健脾。」 《本草綱目》:「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營衛,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數,解鼠莽毒。」 《本草從新》:「散血消腫,清熱解毒。」 《醫林纂要》:「補心瀉腎,滲水,利小便,降濁升清。」 《四川中葯志》:「滋陰補腎,健脾胃,消食。治食積腹脹,白帶,白濁及腎虛遺精。」 主治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臟,調養顏身,生精髓,止消渴,治嘔吐,痢疾,止尿頻,可解鼠蛇之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煮粥、北方多用來製作粘糕、豆包的餡料;在南方,多用於烹飪,可清炒,可涼拌,也可拌入青椒等輔助材料煎炒,亦作為各類湯粉類食物的佐料。
可曬干,北方多用作乾菜,可以和肉類同炒,也可以單獨做成酸辣湯。 豇豆性甘、淡、微溫,歸脾、胃經;化濕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滯膩,為脾虛濕停常用之品;有調和臟腑、安養精神、益氣健脾、消暑化濕和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注、婦女白帶過多,還可用於暑濕傷中、吐瀉轉筋。
豇豆性平、味甘咸、歸脾、胃經;
具有理中益氣、健胃補腎、和五臟、調顏養身、生精髓、止消渴的功效;
主治:嘔吐、痢疾、尿頻等症。 生豇豆中含有兩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溶血素和毒蛋白。食用生豇豆或未炒熟的豇豆容易引起中毒。當人們吃了生豇豆後,其毒素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輕者感到腹部不適,重者出現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尤其是兒童。因此,一定要充分加熱煮熟或炒熟,或急火加熱10分鍾以上,以保證豇豆熟透,有害物質就會分解變成無毒物質了。
豇豆茄子
【原料】 豇豆、茄子
【做法】茄子去皮洗凈切條,豇豆切段焯水投涼備用。炒鍋加底油蔥姜塊爆香加入茄子豇豆翻炒,添湯,加入鹽、味精、雞粉、少許醬油,熟爛即可。
豇豆肉絲
【原料】 豇豆、肉絲、蒜幾個。
【做法】 肉切細絲,叫賣肉的師傅切吧,因為他的刀快。加鹽,醬油,澱粉腌制十分鍾。做肉絲的話一般都腌制一下比較好,能去腥。 處理豇豆,把豇豆的頭去掉一些,然後切段,長短自己喜歡就行了。然後用清水侵泡半個小時。 鍋中放底油,油熱,倒入腌制好的肉絲煸炒一分鍾就可裝起來待用。 鍋中放底油,油熱,加點干辣椒,姜絲爆10秒,然後倒入洗好的豇豆。 煸炒一分鍾加點鹽和拍碎的蒜頭,再煸炒2分鍾。 然後倒入待用的肉絲炒30秒,鍋里支點水。 蓋鍋蓋水開後加點鹽,味精就可以起鍋了,很簡單的一道菜,也蠻適合夏天吃的。什麼時候放鹽,加不水,大家自己看著辦了,做菜有時候還真沒有太多拘泥的。
魚香豇豆 【原料】 豇豆350g、花椒1g、干辣椒2g、姜10g、蔥15g、蒜25g、剁椒30g、糖3g、鹽2g、醬油20mL、醋15mL、香油5mL、牛肉粉1g、食用油30mL、黃酒10mL。
【做法】 魚香汁:薑末、蒜末、蔥末、剁椒、糖、醬油、醋、香油、牛肉粉拌勻。 主料豇豆掐去兩頭,洗凈。 豇豆切成寸段。 豇豆入鍋焯水斷生。 撈出後放入冷水中,拔涼後撈出瀝干。 熱鍋涼油,待油熱後放入花椒、干辣椒,煸香後撈出。 放入豇豆、黃酒翻炒至八、九成熟。 倒入魚香汁中火翻炒入味,根據口味加鹽調整即可。
熗拌豇豆 【原料】豇豆、大蒜、蔥、熟白芝麻、干辣椒、鹽、味精。
【做法】 豇豆擇洗干凈切長短約5cm。 大蒜和蔥切末,干辣椒剪成小段備用。 鍋內燒開水,在水中放入少許的鹽和食用油(這樣顏色更鮮艷),放入豇豆焯燙3分鍾,撈出立即浸泡在清水中冷卻。 撈出豇豆切段,用鹽、味精碼味後裝入盤中,依次放入蔥末、蒜末、辣椒段,用滾燙的油澆入盤中,最後撒入熟白芝麻即可。(澆入的油一定要熱,才能把蔥蒜、辣椒爆香。) 干豇豆燒肉
【原料】五花肉500g、干豇豆80g、大料4粒、蔥一根、姜一塊、冰糖15g、生抽10mL(毫升)、老抽10mL、鹽適量。
【做法】 五花肉切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焯2分鍾後撈出,用水沖去浮沫,瀝干水分; 干豇豆用溫水浸泡2小時,泡軟後,用水沖洗干凈,剪成小段(長短隨意); 鍋中不放油小火加熱,將焯好的五花肉放入鍋中干煸,一直不斷翻炒,直至肉有些變色,將油煸出; 將油倒掉不要,五花肉盛出; 鍋中倒入少許油小火加熱,放入冰糖不斷翻炒至融化,顏色變成褐色即焦糖色; 倒入煸好的肉,翻炒至肉上色; 倒入足夠的開水、生抽、老抽、蔥段、薑片,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約1小時; 1小時後,將豆角段放入,炒勻,繼續燉約20分鍾,中間翻炒幾下,讓豆角入味均勻,根據口味加適量鹽即可。 響油豇豆
【原料】豇豆、小辣椒、生薑、大蒜、香油、糖、生抽、香醋。
【做法】 豇豆摘去老莖,切成小段,小辣椒切段,水燒開後倒入豇豆段、辣椒段,加少許玉米油、鹽氽燙3-4分鍾左右; 生薑、大蒜剁成細蓉,加入適量糖、生抽、香醋,燒熱1大匙香油澆在碗內,成為調味料; 氽燙好的豇豆撈出,浸泡在冰水裡涼透以後,撈出充分瀝干水份; 將調味料和豇豆、辣椒拌勻即可。 薑汁豇豆
【材料】豇豆200g、姜40g,香油25g左右、鹽適量、雞精少許、醋少許
【做法】 將嫩豇豆摘去老筋,洗凈瀝干,切成4cm左右的長段; 在沸水中放入少許鹽和油,將豇豆焯熟,煮時不要加蓋,撈出瀝干待用; 將姜用工具擦成泥,或者用攪拌機打成泥; 用姜泥和調料將豇豆拌勻,裝盤即可。 豇豆炒肉
做法 豇豆洗凈,切成3cm左右的長段,熱水焯一下去除豆腥味,撈出放入涼水中冷卻,撈出控干水分,備用 裡脊肉切片,倒入少量醬油(生抽)和半個雞蛋清,放入少量澱粉抓勻,入味,備用 蔥姜分別洗凈、切絲,備用 [5] 熱鍋倒入油,待油溫5-6層熱,倒入裡脊肉,用鏟子滑炒,至裡脊肉變色 倒入蔥姜絲和花椒粉翻炒,之後倒入豇豆,大火翻炒,放少量鹽和生抽,繼續翻炒,至豇豆變軟,即可出鍋 小提示 裡脊肉用澱粉、雞蛋清和生抽抓勻入味之後,炒制出來會比較滑嫩,味道也很好。 喜歡雞精或是味精的食友,可以添加。偶不喜歡,就么有加,個人喜好而已。 花椒粉可以換成花椒粒,味道上不會有很到變化。 喜歡湯汁拌飯的食友,可以稍微多加一點油或是少量水,拌飯不錯的哦~! 芝麻豇豆
【原料】豇豆250g、蒜、芝麻醬、香油、鹽、糖、雞精、醋、辣椒油各適量。
【做法】 將豇豆洗凈去掉兩頭,切成寸段。 鍋內做水,水開後,在鍋中放少量的鹽及油。 將豇豆放入,焯至色呈翠綠。 即刻撈出,浸入事先准備好的冰水中。 取碗,放入芝麻醬,加入同比的香油,將醬澥開,加入鹽、糖、雞精、醋、辣椒油。 將豇豆放入醬汁中,加入碎蒜,拌勻即可。 麻醬大蒜豇豆
【原料】豇豆250g、蒜泥。香油、芝麻醬、味極鮮 雞精、醋 、鹽適量。
【做法】 將豇豆洗凈去掉兩頭,切成寸段。 鍋內做水,水開後,將豇豆放入,焯至色呈翠綠。 將焯好的豇豆撈出用冷水擊涼。瀝干水放入盤中。 放入適量用香油調稀的芝麻醬味、極鮮、醋、鹽、雞精拌勻即可。 豇豆苦瓜
【原料】苦瓜300g,豇豆30g,冬菇5朵,精鹽、白糖、酒、味精適量。
【做法】 苦瓜切開兩邊,去瓤,切片;豇豆剁茸;冬菇用水浸發,去蒂,切絲。 燒熱鍋,下油,爆香豇豆、冬菇,放入苦瓜翻炒,加精鹽、白糖、酒炒勻,下味精,即可。 豆角燜面
【原料】主料:手擀麵、豆角。配料:蒜、蔥、五供花肉、醬油。
【做法】 五花肉切成薄片;豆角洗凈後,撕去兩端的莖,然後掰成4-5cm長的段;大蒜去皮後拍扁稍稍切碎,紅辣椒去蒂後斜切成片;生蔥切成蔥花備用; 鍋中加入適量油燒到4成熱,放入蔥末,一半的蒜末炒出香味,然後放入五花肉片翻炒並調入生抽、老抽、白糖、鹽,隨後倒入豆角炒勻; 倒入清水沒過豆角表面,然後加蓋用中火燜至湯汁燒開,把面條散開均勻的鋪在豆角上; 蓋上鍋蓋用中小火慢慢燜,5分鍾後打開用筷子挑一挑,翻動面條使味道均勻,再蓋上鍋蓋繼續燜,直到鍋中水分快要收干,撒上剩餘的蒜末、辣椒片、蔥花、淋入花椒油或芝麻油拌勻即可。 干煸豇豆
【原料】嫩豇豆400g,碎米芽菜半包(40g),紹酒1湯匙,醬油2湯匙,鹽、味精、香油適量。
【特色】:色澤翠綠,鮮咸爽口.入鍋炸制,不宜太久、太干,以皺皮為度。
【做法】: 將豇豆洗凈,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待用。 炒鍋洗凈置旺火上,放油燒至七成熱,下豇豆,炸至皺皮時撈出,瀝干油份待用。 鍋中適量留油,倒入醬油加色,放入豇豆煸炒至干香,放鹽、芽菜炒出香味,再放紹酒、香油、味精炒勻即可。 起鍋裝盤。 豇豆稀飯
【原料】小米一把、老豇豆二兩。
【特色】夏天熬著吃,可以生津止渴,而且很香,還能滿足身體營養需要。
【做法】 選擇老豇豆,將其擇洗干凈,用手掐斷為兩至三厘米長備用。 將用於熬粥的鍋至於灶上,加水一斤半,燒開,放入淘好的小米和豇豆,揭開鍋蓋這,中火煮至粥熟。 蒸豇豆
【原料】稍老點的豇豆適量、麵粉若干、食用油少量、鹽適量、蒜泥適量、小磨油、小米醋。
【特色】:適合夏季使用。色鮮味美。很是勁道爽口。
【做法】: 將豇豆洗凈,切成3cm左右的段待用。 瀝干水,倒入適量食用油,少許鹽,十三香,攪拌均勻後再撒上一些麵粉攪拌均勻。 待水燒開入籠屜蒸至10分鍾多一點即可。 出鍋後放置盤或盆中待稍涼後加入適量蒜泥和小磨油,醋。拌勻即可使用。 芝香豇豆
【原料】:
豇豆250g、蒜2瓣。
【調料】:
芝麻醬、香油、鹽、糖、雞精、醋、辣椒油各適量。
E. 白豇豆,紅豇豆,花豇豆,黑豇豆,分別都有什麼功效
功效如下:
1、白豆角:為豆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的種子,其功效與作用:生津止渴,止泄,健脾,補腎。
2、紅豇豆:主要用於促進腸道消化,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和增加身體抵抗力,是一種比較優良的食物,對於生長發育也有很大的效果。
3、豇豆根:度身體健脾益氣,消食 治食積,脾胃虛弱,淋濁,痔血,疔瘡。
4、黑豇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經。每100克黑豇豆含水分90. 7克、蛋白質2. 4克、脂肪0. 2克、糖類4. 7克、粗纖維1. 4克、灰分0. 6克、鈣53毫克、磷63毫克、鐵1. 0毫克、胡蘿卜素。. 89毫克、維生素B10. 09毫克、維生素B20. 08毫克、尼克酸1. 0毫克、維生素C19毫克,熱能125千焦。
F. 農家豇豆乾炒肥腸最正宗的做法
前言
豇豆乾具有開胃健脾
,理中益氣,
散血消腫和清熱解毒的作用;
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血痢臟毒的作用,古代醫家常用於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
《奇效良方》中的豬臟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於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豬大腸。
材料
主料:肥腸150g、豇豆乾20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生抽適量、料酒適量、胡椒粉適量、蒜頭適量、青椒適量、蔥適量
農家豇豆乾炒肥腸
1
紅燒肥腸切段。
2
蔥蒜切碎,青椒切細。
3
這是豇豆乾。
4
熱油炒香蒜粒。
5
加入肥腸青椒炒香。
6
加入料酒炒勻。
7
加入豇豆乾翻炒,加入適量的鹽,生抽,胡椒粉炒勻。
8
炒至入味,最後撒上蔥花即可。
9
上菜了!
小貼士
豇豆乾要提前泡軟。
G. 豇豆燜飯的家常做法
豇豆牛肉燜飯(新品)
做過幾次素豇豆燜飯,感覺非常好吃😋今天加一點點牛肉和肉桂乾薑,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溫陽驅寒。今天是三伏之末伏,此刻給身體一點點的溫補,可以提升免疫力哦……
用料
牛肉 150克
姜 3片
肉桂 1片
豇豆 300克
豇豆牛肉燜飯(新品)的做法
豇豆洗干凈焯水切丁放在加好水的米飯鍋中。
牛肉絲是買的現成的,質量不錯,只要泡一泡水就可以加入鍋中,放肉桂和乾薑。不放鹽和醬油啊……
燜飯要用高壓鍋壓60分鍾。出鍋後加入一點點胡椒醬調味。
不加料酒也沒有怪味,而且還可以吃到食物本身的味道。牛肉軟嫩,豇豆酥香,米飯加入了肉香和菜香相當美味。
有慾望是本能,控制慾望是本事……有食慾是本能,控制飲食是本事!造句啊哈哈😄
小貼士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乾薑是姜乾燥的根莖,屬於葯食同源類的食物,味道比較辛辣,屬於熱性食物。性味辛、熱,歸於脾、胃、心、腎經。
乾薑的功效和作用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一般用於如下症狀:
1、脘腹冷痛:胃老覺得涼,不敢吃寒涼的食物,就叫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的脾胃虛寒的人;
2、四肢老覺著冷,摸著手腳都特涼的陽虛病人;
3、寒飲咳喘的病人,痰特別多,一吐一大口,胸悶、憋氣的病人,有的厲害都不能平卧,都要頭高那樣;
4、亡陽虛脫的病人,休克、大汗淋漓的病人。 一般在臨床上配伍使用,不是單用一味,要跟其它,好比附子、桂枝一塊使用,效果比較好,單獨的不行。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 @肉桂—常綠喬木,高12-17m。樹皮灰褐色,芳香,幼枝略呈四棱形。肉桂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皮和粗枝皮。干皮去表皮者稱肉桂心,采自粗枝條或幼樹干皮者稱官桂。肉桂辛甘大熱,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之效,多用於治療元陽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脾腎陽虛引起的脘腹冷痛、泄瀉以及寒凝經脈引起的風濕痹痛等多種病症。 補腎、消食、緩解便秘、增強免疫力。
@豇豆的食療功效有:
一、補腎
補腎是豇豆的一個重要功能,對尿頻、尿急、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都有輔助療效。
二、消食
豇豆可以健脾、和胃,積食、氣脹或者打嗝的時候,取適量豇豆細嚼慢咽後咽下,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三、緩解便秘
豇豆連莢嚼食,可以讓人體吸收數量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蠕動,從而幫助消化,並使大腸容易排泄,常食豇豆有改善便秘的作用。
四、增強免疫力
豇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促進抗體形成,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以上資料來自網路)
H. 吃豇豆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好處:
1、長豇豆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與黃豆相比會低一點點,但是比很多綠色蔬菜而言會高出很多,長豇豆中的蛋白質,更加利於人體所消化吸收,同時還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
2、長豇豆是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具有一定的抗禦衰老的作用,另外長豇豆就是含有微量元素,也具有一定抗氧化效果;
壞處:
3、由於長豇豆中含有皂莢以及植物凝集素,而且如果沒有充分的炒熟,那麼就會引發中毒現象,患者還會出現,有出血性炎症以及上腹部疼痛,飽脹,惡心嘔吐症狀。
(8)豇豆丁香腸擴展閱讀:
豇豆介紹:
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豆兩種。長豇豆一般作為蔬菜食用,既可熱炒,又可焯水後涼拌。李時珍稱「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備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豇豆為豆科豇豆屬長形豆莢,起源於非洲,多樣性中心在奈及利亞。豇豆傳到印度後,形成了短莢豇豆種;
豇豆俗稱角豆、姜豆、帶豆、掛豆角。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兩種,屬豆科植物。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矮性次之。蝶形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小葉3,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5~13厘米,寬4~7厘米,頂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兩面無毛,側生小葉斜卵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豇豆
I. 什麼叫豇豆
豇豆知識介紹: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豆兩種。長豇豆一般作為蔬菜食用,既可熱炒,又可焯水後涼拌。 李時珍稱「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備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 豇豆為豆科豇豆屬長形豆莢,起源於非洲,多樣性中心在奈及利亞。豇豆傳到印度後,形成了短莢豇豆種;在東南亞或中國形成了長江豇豆亞種。 豇豆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地區。豇豆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除個別省、自治區外,都有豇豆的生長。主要產地有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廣西、河北、湖北、安徽、江西、貴州、雲南、四川及台灣等。 豇豆營養分析:1.豇豆提供了易於消化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可補充機體的招牌營養素。 2.豇豆所含B族維生素能維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蠕動的功能,抑制膽鹼酶活性,可幫助消化,增進食慾。 3.豇豆中所含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的作用。 4.豇豆的磷脂有促進胰島素分泌,參加糖代謝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 豇豆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尤其適合糖尿病、腎虛、尿頻、遺精及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 2. 但氣滯便結者應慎食豇豆。 豇豆食療作用:豇豆性平、味甘咸,歸脾、胃經; 具有理中益氣、健胃補腎、和五臟、調顏養身、生精髓、止消渴的功效; 主治嘔吐、痢疾、尿頻等症。 豇豆做法指導:長豇豆不宜烹調時間過長,以免造成營養損失。
J. 豇豆有什麼營養價值,可以做什麼菜,哪些人不適宜吃豇豆
豇豆,具有健脾和胃、利尿除濕、補腎固精、止帶、止消渴、補腎益精的作用。那麼豇豆的禁忌人群?下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下。
【作用功效】
豇豆,具有健脾和胃、利尿除濕、補腎固精、止帶、止消渴、補腎益精的作用。
在臨床上,傳統中醫經常用豇豆主治脾胃虛弱、食積腹脹、泄瀉痢疾、呃逆、腎虛腰痛、遺精尿頻、白帶白濁、尿毒症、消渴、腳氣等病症。
space
【用法】
煎湯,煮食。
【食用禁忌】
第一,氣滯便結者忌食用豇豆。這是因為:傳統中醫學認為,氣滯便結之病宜理氣通便,不宜益氣補中,豇豆昧甘補益,容易壅滯氣機,氣滯便結的患者食用,將會加重病情,影響身體康復。所以,氣滯便結者忌食用豇豆。
第二,外感初期忌食用豇豆。這是因為:從飲食調理的角度講,感冒初期的患者,飲食應清淡,有利於病情的好轉,不宜厚重,豇豆味厚性滯,食用以後,可以資助病邪,容易使邪氣化熱入里,加重病情,影響身體康復。所以,外感初期忌食用豇豆。
第三,忌食用霉爛變質的豇豆。這是因為: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霉爛變質的豇豆含有細菌或毒素,食用以後會導致疾病或中毒,危害身體健康。所以,忌食用霉爛變質的豇豆。
第四,食用豇豆忌切得過碎。這是因為:現代營養學研究試驗表明,新鮮的蔬菜富含汁液,汁液中含有維生素、無機鹽等多種營養成分,切菜容易使汁液損失,切得越碎營養成分損失越多,豇豆是蔬菜中的一種。所以,食用豇豆忌切得過碎。
第五,忌油炸或加鹼煮食豇豆。這是因為:一方面油炸豇豆,會造成營養成分丟失;另一方面加鹼煮食豇豆,會造成維生素及其他營養成分被破壞。所以,忌油炸或加鹼煮食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