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禁書
㈠ 為什麼《牡丹亭》在《紅樓夢》里是禁書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裡面有一回眾人聽戲,寶釵點了出《魯智深醉鬧五台山》。寶玉不喜,抱怨了一句。
也有網友提及元春省親點的《離魂》一折,所唱內容也以「女兒不孝不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為主,中秋月圓之夜杜麗娘香魂一縷隨風散,但偏又盼著個「月落重生燈再紅」,但從此折內容來看也沒有太越軌的。
而如果看過《西廂》《牡丹》全書的,大抵就會對崔老夫人的狡詐、白馬將軍的仗義、柳夢梅的勇敢執著、杜麗娘的情致等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就會產生「情愛不應該被世俗倫理規范所束縛」的想法,這便是全書被禁的原因所在了。
㈡ 紅樓夢中"牡丹亭"為何是禁書
《牡丹亭》是因「誨淫」之罪而遭禁。書中講的是一對封建男女大膽追求回自己的愛情的故答事,這本無可厚非,但是與當時所提倡的封建禮教相悖。所以被禁。《牡丹亭》在當時封建制度森嚴的年代受眾廣泛,深受封建女性的歡迎。
牡丹亭通篇講情:情不知其始,一往而深。因情杜麗娘甚至可以為一個夢中見到的人離魂。時至今天,滋養這個故事的環境早已泯滅了。
在那個遙遠的世界裡,一切都很婉轉,圓融,細致,各人守各人的本分,一切都守禮而規范有序,少女春困發幽情這樣的感情,沒有人覺得它是存在的,夢到了想到了也得趕緊忘記,不然就要覺得自己不正常了。
(2)牡丹亭禁書擴展閱讀
曹雪芹多次提到這兩本禁書,甚至有一回的題目就是:《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驚芳心。這一次,西廂記與牡丹亭同時出場,寶黛落花下共讀西廂的場景就發生在這里,又有林黛玉因聆聽《牡丹亭》而心靈產生共鳴。
以黛玉的領悟力和同理心,一句花落水閑愁,你在幽閨自憐,讓她深深感受到了春光的易逝,青春的易老。
㈢ 紅樓夢里西廂記牡丹亭是禁書,可是看西廂記牡丹亭的戲曲卻可以,為什麼啊
你說的是不是黛玉偶然聽到的那十二個小戲子唱的《牡丹亭》里的句子「良內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容誰家院」這幾句。其實這是黛玉偶然聽到的,它的曲種屬於崑曲,在當時崑曲用曲牌體,劇本出自本人,所以曲詞典雅深奧,典故也多,有時連讀書人都不懂。況且,有些爺們喜歡聽一些不尋常的戲曲,例如薛蟠和寶玉等人和一個青樓女子吃酒時薛蟠和那個青樓女子編的詞就可以知道,雖然有些書有些東西明面上是禁止的,但是針對的是三從四德的閨閣女子,所以那些戲子才會演唱《西廂記》《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