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土多深
1. 一個百合種球要口徑多大多深的盆合適
種百合花要多大盆
種百合花最少要用20cm深的盆,之後每年要根據百合花植株的大小換相應的花盆。可以給百合花換陶瓷盆和瓦盆,這兩種盆透氣性和排水性都很好。換盆的時候要留一半舊土加一半的新土,讓百合花的根系能更好地適應土壤。
種百合花要用20cm深的盆
百合花喜肥,需要每半個月施一次翠姆顆粒復合肥,每次施肥的量不宜過多,否則會產生肥害。冬季要將百合花移植到室內種植,防止百合花被凍死;夏季溫度高要給百合花增加澆水的量。
2. 百合球要埋多深
百合花種球常規的種植深度(包括出芽的種球)以種球的2-3倍高度為宜(種球頂部回至土壤表層高度)。答太淺的話,莖生根容易露外面,不利於生長。
百合花球種植方法:
1、土壤:百合屬於球根類花卉,一般喜歡疏鬆的沙壤土環境,喜歡酸性土壤。
2、澆水:種植後應立即澆水,並檢查水分抵達的位置(種球的底部以下)。下種後頭2周,適量的澆水使種球根系良好生長。以後定期均勻澆水保證植物的整個生長過程對水的需求。澆水的標准,澆水後土壤的黏結性很好,但不要擠出水分為最合適。
3、施肥:百合種球下種後3-4周內不用施肥,待種球發芽,植株出土後達到30cm應開始施肥,最好選擇水溶性沖施肥。
4、花期後的處理:花凋謝後,也要進行澆水管理,太乾燥的情況下才需要澆水,等到莖稈乾燥腐爛了,重新挖出種球,鬆土,又重新種下去。
3. 百合用什麼土種植比較好
百合花喜微酸性的土壤,在栽種時要選擇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又排水良好的土壤,其中用種球專用營養土種植就比較好。因為百合屬於球根花卉,而種球專用營養土是根據種球花卉對營養的需求,專門為球根花卉配製的營養土,土壤經過殺菌消毒還沒有病蟲害,所以非常適合栽種百合。
3、栽後養護:百合種球栽好後澆一次水,慢慢澆到有水從盆底流出為止,然後將盆栽放在散光通風的地方。平時用手掂量著盆土的重量,感覺明顯變輕澆一次透水,等種球發芽後,增光至全日照養護即可。
4. 百合種植方法 和要求
能在室內養百合花呀,它所散發出來的香味如聞之過久,會使人的中樞神經過度興奮而引起失眠。
百合喜涼爽濕潤氣候,宜在微酸、肥沃、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中栽培。要求排水良好,忌積水;夏季要求半蔭環境,不耐熱;忌連作。常見病害有鱗莖及鱗片腐爛病、立枯病、葉焦枯、落蕾及花芽干化等
一。百合花既合適盆栽觀賞,又適宜於地栽作切花,地下鱗莖還可供食用和葯用,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
百合花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原產我國、日本、朝鮮等,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
栽種百合花,北方宜選擇向陽避風處,南方可栽種在略有遮蔭的地方。種植時間以8-9月為宜。種前一個月施足基肥,並深翻土壤,可用堆肥和草木灰作基肥。栽種宜較深(一般深度為鱗莖直徑的3-4倍),以利根莖吸收養分。北方如栽種太淺,冬季易受凍害,並會影響根須和小鱗莖的生長。生長期間不宜中耕除草,以免損傷根莖。若有條件,可在種植地面撒一些碎木屑作土壤覆蓋。這樣,既可防止雜草生長,又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濕度,以利鱗莖發育。
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百合對肥料要求不很高,通常在春季生長開始及開花初期酌施肥料即可。國外一些栽培者認為,百合對氮、鉀肥需要較大,生長期應每隔10-15天施一次,而對磷肥要限制供給,因為磷肥偏多會引起葉子枯黃。花期可增施1-2天磷肥。為使鱗莖充實,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以減少養分消耗,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並常在花盆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易腐爛,盆栽百合花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培養土和基肥。此外,生長期每周還要轉動花盆一次。不然植株容易偏長,影響美觀。
5. 百合花種球種植土蓋多深為宜
球的頂部蓋土10厘米,最少也不能少於5厘米。種植後澆透水,放陰涼處生根。
6. 百合要種多深
10厘米最好,就是球體頂端到土面距離。其實最好埋的深一點比較好,百合深埋會長得好。容易長小球
7. 百合種植需要什麼樣的土壤種植
百合對土壤的要求:
百合要求土壤以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疏鬆,能保持適當濕潤又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最好,粘土絕不可以種植百合。
百合喜微酸性土壤,亞洲和麝香百合適宜的土壤ph值為6-7,東方百合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6.5;百合一般不耐鹽,土壤中氟和氯的含量均要求在50mg/L幾以下,土壤總鹽度不超過1.5ms/cm。
一、百合的生長習性
百合屬於百合科百合屬的鱗莖花卉,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屬長日照植物,光照長短不但影響花芽的分化,而且影響花朵的生長發育。百合不喜高溫,喜涼爽濕潤的氣候。亞洲百合、東方百合生長適溫白天20-25℃,麝香百合為25-28℃,夜溫在14℃以上。溫度高於30℃會嚴重影響百合的生長發育,發生消蕾,開花率也明顯降低,低於10~C生長近於停滯。
二、種植前的准備工作
1、土壤消毒:在種植百合前要進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方法。蒸汽消毒由於耗能多,操作麻煩,目前很少使用。化學消毒是用 40%的福爾馬林配成1:50或1:100倍葯液潑灑土壤,用量為2.5公斤/平方米,潑灑後用塑料薄膜覆蓋5-7天,揭開晾曬10-15天後即可種植,或用多菌靈原粉8-10g/m2撒入土壤中進行消毒。
2、種球的解凍和消毒:種球到貨後立即打開包裝放在10-15℃的環境下進行解凍,待完全解凍後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將種球放入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高錳酸鉀等水溶液中浸泡30分鍾,也可以將種球放入80倍的4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鍾,取出後用清水沖凈種球上的殘留溶液,然後在陰涼的地方晾乾方可定植。國內有的種植基地,在定植前,剪去原有的基生根,這樣有利於促發新的基生根。
3、種球的貯存:解凍後的種球若不能馬上種完,不能再冰凍,否則就有發生凍害的危險,可以存放在0-2℃條件下,但最多隻能存放兩周;也可以存放在2-5℃環境中,最多可存放一周,同時必須打開塑料薄膜包裝。
8. 如何種養百合花
百合的栽培方法
百合為耐寒性花卉,能耐—2℃。選擇肥沃、土層深厚的砂質壤上種植。百合宜深栽,因此要深翻土地,至少30厘米深。栽植深度依品種與球莖大小而定,一般為鱗莖高度的5倍~6倍,部土稍淺,砂土稍深。翻地前施農家肥每公頃333千克加過磷酸鈣50千克做基肥,新根發生後,芽開始萌動時(約4月中旬)可施一次追肥;開花初期再施一次追肥,可用腐熟人糞每公頃200千克或5:10:10氮、磷、鉀液態復合化肥,濃度為
100升水加
250克氮磷鉀澆灌。
百合忌連作,最好每隔2—3年與其他作物輪作,按鱗莖大小分區種植,便於管理。大球能開花的當年開花,當年不能開花的培養1—2年養成大球後就能開花。秋季不能栽種的應貯存在濕潤砂土中保持10%的濕度,到春季再種。種植株行距:大球30厘米x
40厘米,次球20厘米x30厘米,小球可開溝撒播,溝深7厘米—8厘米,溝寬20厘米,間距25厘米,種後覆土3厘米一4厘米。幼苗期經常中耕除草保持行間表土疏鬆,防止雜草孳生。後期部分植株地表已有根系發生,莖葉繁茂空隙度變小,為避免傷根,少中耕或不中耕,雜草可用手拔除。如為繁植種球應及時摘去花蕾,以便集中養分使鱗莖球膨大。
百合性喜向陽乾燥,根部適宜冷涼而忌酷熱,高溫多濕條件下易罹病害。鱗莖秋植後萌發基生根,入冬前新芽萌發,翌春方破土而出,並在表土下形成莖生根。4—5月地上部迅速生長,頂部形成花蕾。6一7月開花,8月地上部漸趨枯萎,9月地上部枯死留下休眠鱗莖。
百合花以鱗莖繁殖為主,也可用鱗莖瓣插播,有些品種如卷丹百合可珠芽繁殖。繁殖器官不同,到達開花所需時間也不同。小鱗莖需l—2年、鱗片插播3年,珠芽繁殖2—3年,播種繁殖3—4年開花。
危害百合的蟲害有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可於播種時用50%辛硫鱗每公頃0.03千克配成500倍液,在犁地時噴灑在犁溝內,施後即覆土,效果良好。生長期可在百合根部開溝灌辛硫磷葯液防治。百合病害危害鱗莖的有病毒病、腐爛病等,鱗莖球可用50倍福爾馬林液浸15分鍾,或用苯來特溶液(每13.6升水中加
25毫升苯來特)浸蘸15—30分鍾防治,並進行土壤消毒(用25毫升70%敵克松和25毫升
70%五氯硝基苯加入114升水中製成混合液),或用無病鱗莖作種植材料以減少病源。總之,應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除蟲防病最為有效。
9. 百合的種植要求
百合屬於百合科百合屬的鱗莖花卉,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屬長日照植物,光照長短不但影響花芽的分化,而且影響花朵的生長發育。百合不喜高溫,喜涼爽濕潤的氣候。
亞洲百合、東方百合生長適溫白天20-25℃,夜溫在14℃以上。溫度高於30℃會嚴重影響百合的生長發育,發生消蕾,開花率也明顯降低,低於10~C生長近於停滯。
百合要求土壤以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疏鬆,能保持適當濕潤又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為最好,粘土絕不可以種植百合。
百合喜微酸性土壤,亞洲和麝香百合適宜的土壤ph值為6-7,東方百合適宜的土壤pH值為5.5-6.5;百合不耐鹽。
(9)百合土多深擴展閱讀:
種植管理
冬季選晴天進行中耕,曬表土,保墒保溫。春季出苗前鬆土鋤草,提高地溫,促苗早發;蓋草保墒。消滅雜草和防大雨沖刷,並不讓表土板結。
夏季應防高溫引起的腐爛;天涼又要保溫,防霜凍,並施提苗肥,促進百合的生長。下種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長中期再鬆土2-3次,以疏鬆土壤,清除雜草,並結合培土,防止鱗莖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