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夾
Ⅰ 玫瑰茄一次泡多少,能泡幾次
玫瑰茄又名洛神花,每次泡9-15g。可以泡多次。
1、對腸及子宮頸具抗痙攣的功效,還可以降血壓、驅體內蟲。
2、洛神花具有解熱、抗高血壓、有補血,治療肝病、平衡身體內的酸鹼值的效果。可消除疲勞及便秘,並具有利尿、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清熱解渴,清心降火、止咳、降血壓、消除疲勞。
3、富含維生素C,可改善體質。解毒、利尿、去浮腫,促進膽汁分泌來分解體內多餘脂肪。味酸,有活血補血、養顏美容的功能。
4、能生津止咳,幫助消化,增強胃功能。洛神花的萃取物,對於預防癌症、冠狀動脈硬化、幫助消化以及抗老化、抑制自由基活動有相當的功效;對於幫助女性生理周期也有不錯的效果。
5、燥熱性虛火上升、高血壓有不錯的功效,不但可以消暑降火,還可以提神解勞。
(1)玫瑰夾擴展閱讀:
洛神花是一年生灌木,株高1.5~2公尺,莖紅紫色分枝多;葉具長柄互生,幼葉為單葉,成長後作3~5葉。花腋生、單朵,花萼粗厚呈紫紅色及有粗毛、花色淡紅,花心紫黑色。蒴果為宿存萼所包覆,外被粗毛,內分五室,各室內種子5~7粒。
營養成分:蛋白質0.3%、醣類0.15%、脂肪0.1%、維他命A、C、鐵、鈉、蘋果酸。
洛神花具有很強之抗氧。化、抗腫瘤、保護心血管、保護肝臟及降血壓作用。有清熱去火的功效,夏天喝很敗火的,對嗓子也有好處,不過由於性涼,所以生理期,妊娠期的女性不宜嘗試。
Ⅱ 玫瑰茄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一、功效與作用:
斂肺止咳,降血壓,解酒。主肺虛咳嗽,高血壓,醉酒。版
有消暑、降壓、強化血管彈性之功權效。
玫瑰茄花茶有助於降低人體血液中的總膽固醇值和甘油三脂值,達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二、禁忌:
1、玫瑰茄里含有大量的有機酸,所以胃酸過多的人,盡量不要飲用。
2、由於性涼,所以生理期,妊娠期的女性不宜飲用。
3、有利尿作用。腎功能不好的人,要適當飲用。
(2)玫瑰夾擴展閱讀:
玫瑰茄的介紹:
又名洛神花、洛克紅、山茄等,是錦葵科木槿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廣布於炎熱地區和亞熱帶地區。
花冠黃棕色,外表面有線狀條紋,內表面基部黃褐色,偶見稀疏的粗毛。體輕,質脆。氣微清香,味酸。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共萼。
Ⅲ 玫瑰茄有什麼作用,玫瑰茄要怎麼吃,你知道嗎
如今非常流行花茶養生,玫瑰茄的作用許多,追求美麗人士喝過可以減肥瘦身,抵抗能力低的人士喝過,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抵禦各種各樣病菌。因此玫瑰茄,早已變成一種很普遍的養生品。下邊咱們就來了解一下玫瑰茄的作用:
煮法二:
材料:洛神花60克,烏梅170克,山楂150克
1、將洛神花、烏梅、山楂果所有倒入小鍋中,添加4500克的冷水,用走紅將茶湯燒開。
2、待茶走紅燒開後,調成文火,再燜煮30分鍾,就可以熄火。
3、用骰子將剩茶濾除,倒進玻璃杯中,就可以飲用。
Ⅳ 玫瑰茄是什麼,玫瑰茄的作用與功效
玫瑰茄又叫洛神花、紅金梅、紅梅果。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根、種子。
斂肺止咳,降血壓,解酒。中醫里主肺虛咳嗽,高血壓,醉酒。開水泡就可以。
Ⅳ 玫瑰茄功效
玫瑰茄又稱洛神花,具有緩解疲勞、美容養顏、降低血壓、排毒利尿,斂肺止咳,養血活血,助消化,解酒等功效。
Ⅵ 玫瑰茄是玫瑰花嗎
你好!
不是
完全是兩種東西!
玫瑰茄----主要作為保健品,基本不具有文化意義
主要價值
1 食用:玫瑰茄的嫩葉和葉柄作西餐中的涼拌菜——「色拉」;花萼可作;種子可榨油食用,出油率達14-18%。花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很好的營養價值。
2 經濟:莖皮纖維堅韌,可制繩索;莖乾的木質部分可作造紙原料;其肉質花可以加工成為可口的果汁、果醬、果凍、果酒等,而且加工容易,除釀酒外,上述食品家庭都可自製;花中可提取色素,應用於糖果、飲料中,穩定性好。
3 葯用:花可以入葯,有利尿、促進膽汁分泌、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壓和刺激腸壁蠕動的功效。
4觀賞:玫瑰茄花紫紅色,色澤艷麗,花冠與花尊美麗別致,是美化環境極好的觀賞植物
玫瑰茄,中葯名。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根、種子。
中文學名
玫瑰茄
別稱
紅金梅、紅梅果
象徵
紅玫瑰代表熱情真愛
黃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戀
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貴獨特
白玫瑰代表純潔天真
黑玫瑰則代表溫柔真心
橘紅色玫瑰友情和青春美麗
藍玫瑰則代表敦厚善良
Ⅶ 玫瑰茄泡水後能不能吃每次泡幾顆合適
玫瑰茄泡水之後可以吃,但是吃玫瑰茄有禁忌。孕婦,有體寒、胃酸過多、回腎功能不好、胃答部疾病等狀況的人不可食用。一般一杯水泡三個比較合適。
玫瑰茄又叫做洛神葵或者洛神花,是一種草本植物。中醫認為洛神花其味酸、性寒,有益於調節和平衡度血脂,增進鈣質吸收,促進兒童發育,促進消化等。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降壓、養顏消斑、解毒、解酒等功效,還有活血補血、養顏美容的功能。
玫瑰茄直接用沸水沖泡,玫瑰茄花茶中含有的豐富天然維生素會被破壞。正確飲用的方法:摘取花萼連同果實,曬1天,待縮水後脫出花萼,置干凈草席或竹籮上曬干。倒入1/3涼開水,再倒入沸水至滿杯,浸泡3-5分鍾後飲用。
(7)玫瑰夾擴展閱讀:
玫瑰茄呈圓錐狀或不規則形,長2.5~4cm,直徑約2cm,花萼紫紅色至紫黑色,5裂,裂片披針形,下部可見與花萼癒合的小苞片,約10裂,披針形,基部具有去除果實後留下的空洞。
花冠黃棕色,外表面有線狀條紋,內表面基部黃褐色。偶見稀疏的粗毛,體輕,質脆,氣微清香,味酸。
Ⅷ 有關玫瑰茄概況是怎麼樣的
Hibiscus sabdariffa L.
別名
山茄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圓錐狀根系,主根略細,入土較深,側根發達,多集中在表土。主莖高1.5—2.5m,分枝多,下部的可長達l.5m左右,淡紫紅色,無毛。葉異型,下部的卵形,不分裂,上部的掌狀3—5裂,具鋸齒,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圓至寬楔形,無毛,主脈3—5條。托葉條形,疏被柔毛。花生於葉腋,黃色,內面基部為深紅色,每株一般開50—100朵花,多者近300朵;萼杯狀,由5片組成的內萼片和8—12片組成副萼的小苞片構成,紅色,肉質,味酸。蒴果卵球形,內有種子20—30粒,種子腎形,深灰褐色(圖113)。
圖113 玫瑰茄
Hibiscus sabdariffa L.
地理分布
原產非洲熱帶地區。現廣泛分布於世界上北緯30°至南緯30°之間的熱帶和亞熱帶國家。我國廣東、福建等省在40年代已引種,現在廣西、雲南、江西、湖南、浙江等省區均有栽培。在江西贛州,種子不能完全成熟;在浙江溫州,只有早熟品種可以收到部分種子,在江蘇,可採收花萼和莖葉,營養生長良好。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喜溫好光,氣溫在12℃以下對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不利,不耐霜凍。不同品系對日照強度的反應不同,在亞熱帶它是一種短日照夏季作物,於夏末開花。在廣東和贛南始花期均在8月份,12月份種子全部成熟。單株結果數與分枝數呈正相關,故採用分枝多的品種,施肥和打頂等是促進分枝的措施,均有助於增加結果數。適應性強、耐旱、耐瘠性好,砂質或粘質土均可生長,在紅壤和磚紅壤的平田或坡地都宜種植,但以土層深厚、排灌良好及肥沃的土壤有利於獲得高產。
飼用價值
玫瑰茄的花萼含有多種氨基酸、還原糖及有機酸等,並含有花青素,故主要用作調制飲料及食品用的天然色素,果膠可作化妝品和葯物的配料。其豐富的葉片、種子、果殼及種子榨油後的油餅均可用作家畜飼料,由於葉有酸味,適口性不高,化學成分如表113所示。
表113 玫瑰茄的化學成分北京農業大學分析。(%)
采完花萼後的莖葉可作綠肥,一般產鮮草26.25—30.0t/ha,含氮0.25%;莖枝剝皮可作纖維,畝產精製纖維1050—1500kg;畝產乾花萼為1500—2625kg;畝收種子600—825kg;帶殼籽實出油率為11—13%,富含亞油酸,可食用。
栽培要點
土地需耕耙細碎,築好壟畦,3—4月份當氣候穩定在15℃以上時即可播種。播前種子先經40℃溫水浸泡6小時。穴播,穴距120×100cm,每公頃約8250—9000穴,每穴播3—5粒。種子千粒重40—50g,播種量1.5—2.25kg/ha,播後覆土約2cm。基肥需畝施糞肥或堆肥15—22.5t/ha,磷、鉀化肥適量;追肥可結合中耕除草及培土進行,初次在出苗後約一個月,第二次在現蕾封行時,均以氮肥為主,至開花結果期,再補施氮鉀混合肥一次。
玫瑰茄有地老虎、盲椿象、葉跳蟲及立枯病、縮葉病等危害,播種時每公頃需撒施呋喃丹30—37.5kg,幼苗出土後還需捕捉以防地老虎危害。葉跳蟲、芽蟲用樂果液噴殺,這樣也可避免縮葉病的發生,立枯病可用0.2%托布津液噴治。
此外,要做好清溝排水,避免漬水;在蕾花盛期如遇高溫乾旱,還應適時灌水抗旱。
Ⅸ 什麼是玫瑰茄
玫瑰茄(學名:Hibiscus sabdariffa Linn.),又名洛神葵,是錦葵科植物,原產東半球熱帶地,現全世界熱帶地區均有栽培,中國台灣、福建、廣東和雲南南部熱地引入栽培,花冠與花萼美麗別致,是理想的美化環境的觀賞植物;花萼和小苞片肉質,味酸,常用以制果醬;莖皮纖維供搓繩索用。 玫瑰茄一般高2米左右,莖淡紫色,葉異型,下部的葉卵形,不分裂,上部的葉掌狀深裂,裂片披針形,花單生於葉腋,近無梗,花萼杯狀,淡紫色,花黃色,內面基部深紅色,蒴果卵球形,種子腎形,無毛,花期夏秋間。
Ⅹ 玫瑰茄是涼性還是熱性
玫瑰茄的話,確切的來說,它是屬於寒性的,它裡面有一些成分,所以呢,他可能寒性比較多一些,是屬於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