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詩行草

牡丹詩行草

發布時間: 2025-10-10 14:01:33

① 個人推崇的當代著名牡丹畫家---陝西咸陽畫家安君康老師!

安君康,號半坡山人。陝西永壽縣人。咸陽市政協委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文化經濟交流協會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咸陽市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咸陽市愛心使者藝術團名譽副團長、永壽縣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職業書畫家。

安君康,號三省堂主人,1968年生於永壽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少小矢志藝苑,中學時代就有多幅作品見諸報刊。27歲時應邀在河南鄭州大學講學,並舉辦了首次個人書畫展。此後,他又先後七次在山東、甘肅、寧夏等地舉辦了個展。30餘幅作品入選國內外展覽,或獲大獎。一些作品還被香港浸會大學、台灣梅花藝術館等海內外藝術機構收藏。省內外報刊、電視台多次評介其人其藝。他個人也被有關部門授予「當代藝術成就家」、「愛心模範藝術家」等榮譽稱號。
他是一位成就斐然的書畫家。後來接觸多了,方知他為人耿直寬厚,處事酬答熱情誠摯,秉性豪爽又有些倔強。有著關中漢子所特有的質朴、頑強、獷達的氣度。他的字畫也如其性其情,表裡互見,相得益彰。

安君康書法主攻行草。長期廣泛的碑貼臨習、對傳統的深深滲入,使他對筆畫和線條的把握有著擒住縱出的控制力。宋代大書家蔡襄認為:「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何為耳。」安君康的書法創作,正是遵循了這樣的指導思想。他以畫法入書法,頓挫轉折、輕重緩急、大小疏密、干濕濃淡,隨手運轉而無羈束。筆意之連綿,氣韻之貫通,真可謂神完氣足,得心應手。難怪乎香港老畫家黃子澹喻其字「若百年枯藤、若千年老樹;若雲霧騰飛,若日月行空」。河北評論家趙福祥則題贊:「風神綽約,筆意縱橫」。看他寫字,的確是件快意的事情。無論是盈尺小品,還是數米長卷,但都一氣呵成,瞬忽間滿紙雲煙。線條婉轉處似春柳拂水,飄逸俊秀;波折處又如鐵畫銀鉤,力透紙背。時濃墨如潑,時枯筆徐徐。書作的浪漫、灑脫,張揚著一種即將破土的生命意識,和強烈的節奏美。

早在1995年,《中國書畫報》就曾專題介紹過安君康的國畫藝術。他在國畫上涉獵較廣,山水、人物、花鳥,均出手不凡。特別是他的水墨牡丹、蘭草,以其清新、脫俗的藝術風格享譽陝西、甘肅、寧夏,並有「關中牡丹安」的美譽。
他的畫,重氣勢,講意境,追求形、神、意趣的完美統一。他沒有狹隘的學習某家某派,而在繼承傳統水墨文人畫的基礎上,融匯現代意識,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多年的藝術實踐,練就了他扎實、豐富的造型和筆墨功力。他又能擺脫簡單的自然主義模擬,重視畫外功夫,如文學、美學、歷史等知識的修養。加之游歷廣、眼界寬、起點高,開拓了作品的內涵,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樣是表現傳統題材,在安君康的筆下,便有了許多新的東西:豐腴婆娑的牡丹有了一絲冷艷;亭亭玉立的荷花透出些許倜儻;孤寂寒瘦的蘭草更添萬般嫵媚;志酬千里的雄鷹則顯得穩健沉雄而少了許多霸氣和血腥……。這一切,已不再是純視覺的趣味,更兼點化出物象的性靈之美,闡發著作品獨立的藝術精神,以及對人生、歷史和社會的感悟與思考。

熱點內容
花卉插排 發布:2025-10-10 21:20:55 瀏覽:58
耐克黑色花卉 發布:2025-10-10 21:15:14 瀏覽:877
荷花香蓮3號 發布:2025-10-10 21:10:12 瀏覽:753
丁香疫情地圖 發布:2025-10-10 21:10:06 瀏覽:437
石蒜黃蘭花 發布:2025-10-10 21:09:54 瀏覽:119
接受百合 發布:2025-10-10 21:03:21 瀏覽:231
紅色大玫瑰 發布:2025-10-10 20:47:52 瀏覽:551
牡丹栽培與管理 發布:2025-10-10 20:39:31 瀏覽:967
白山茶的花語 發布:2025-10-10 20:37:35 瀏覽:408
牆角梅花成語 發布:2025-10-10 20:36:09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