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閣牡丹
Ⅰ 牡丹花都有哪些品種
牡丹的分尖方法很多,按株型可分為直立型、開展型和半開張型;按芽型可分為圓芽型內、狹芽型、鷹嘴型和露嘴型;容按分枝習性可分為單枝型和叢枝型;按花色可分白、共、粉、紅、紫、藍、黑和復色(實際上並無純正的藍與黑色);按花期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有些品種有二次開花的習性,春天開花後,秋冬可再次自然開花,即稱為秋冬型);按花型可分為系、類、組型四級。四個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黃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個類即單花類和台閣花類;二個組即千層組和樓子組;組以下根據花的形狀分為若干型,如單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
Ⅱ 牡丹得種植方法
1、栽植時間:栽植牡丹時間以洛陽氣候在十月最好,牡丹生長溫度在華氏 -18至42 攝氏度之間,如果冬季較冷,可以將牡丹封土並加蓋塑料膜。 2、栽植方法:如栽樹一樣,挖一個深50cm大坑,把牡丹放入坑內,保持根 系自然垂直,牡丹的根莖交接處與地面相平,用土踏實,栽後澆一次透水,等水滲完後再把坑封平或稍高 出地表。 3、土質以深厚、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適應酸鹼度為中性稍偏鹼。 4、牡丹喜歡乾燥不宜水泡,如果經常澆水容易爛根。按洛陽氣候一般每年澆水4-5次,2月澆一次萌動水,3月澆一次花前水,5月澆一次花後水,夏季多雨可不澆或少澆水,秋季少澆水,以免秋發,冬季11月份澆一次封凍水。 5、整地時施些底肥,栽植第一年不追肥,5月份追芽肥,以化肥為主,11月追越 冬肥,以有機肥為主。 6、病蟲害防治:如同防治其它花草一樣,可用普通花葯一般濃度防治。 牡丹栽培 牡丹性「宜涼畏熱,喜燥惡濕」,且喜肥,不耐酸鹼土壤。 一、栽培季節與方法: 牡丹栽植應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栽在背風向陽,不易積水的地方。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植。栽植深度以根、莖交接處齊土面為宜,栽植坑的大小以根能伸展為度,坑內留些細土攏成小墩,使根在土壤上坐定,理順根系,然後復土,踏實,澆二、三次透水,株行距以50X50(cm)為宜。 二、繁殖方法: 1、播種:牡丹種子在8月上旬成熟後及時採收,立即播種。播種過晚,種子來春不宜發芽。播種牡丹5-6年才開花,故此法一般只在培育新品種時採用。 2、分株:把生長五年以上的大株牡丹連株挖出,放陰涼處晾置2-3天,待根變軟時將其分成2-3枝一組的小株,植於圃地。 3、嫁接:剪取大株牡丹發出的土芽或一年生的短枝將其部2-3cm削成楔形嵌接於15-20cm長的芍葯根上,用麻皮纏緊,抹上泥巴進行栽植,嫁接時間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嫁接苗應挖溝栽植,其株距10一15cm,行距30-40cm,栽後培上土埂,以接穗不露出土為宜。 三、養護管理: l、施肥:每年至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花前施,以促進開花;第二次在花後半個月施,以補充開花消耗的養分;第三次在越冬前施越冬肥。肥料以腐熟的餅肥為主。肥量以每株每次0.5-1千克為宜,也可摻拌化學復合肥。 2、澆水:牡丹較耐旱,但乾旱季仍需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雨後要及時排除積水。 3、病蟲害防治:牡丹病害常見的有褐斑病,防治方法是,每年花後開始,每半月噴一次波爾多液或托布浸,多菌靈液。入冬前及時剪除病葉燒掉,春季發芽前噴灑石硫合劑。 牡丹蟲害主要有吹綿介殼蟲,夏秋季節白色蟲體附著在枝乾和葉背上,可用500倍的氟乙醯胺或1000倍液的氧化樂果葯液噴殺或在入冬後用石硫合劑塗刷枝幹。 地下害蟲主要是蠐螬,防治方法: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洗澆根部20-30cm深處,以每畝地0.25千克為宜。 推薦你一個網址,裡面很全的內容 中國牡丹網 http://www.chinapeony.net/
Ⅲ 牡丹的主要品種有哪些
牡丹的主要品種有:赤頁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 軟條黃、先春紅、顫鳳嬌、丹州紅、黃芍葯、緋桃、 紅郁李、姚黃、牛家黃、潛溪緋等。真是多了去了。
Ⅳ 牡丹花的特點以及分類有哪些
牡丹花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牡丹花的特點有哪些吧。 牡丹花的特點介紹: 1、牡丹落葉小灌木植物,所以株型小。這種植物生長緩慢,株高多在0.5~2米之間;根肉質,粗而長,中心木質化,長度一般在0.5~0.8米,極少數根長度可達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澤因品種而異;枝幹直立而脆,圓形,為從根莖處叢生數枝而成灌木狀,當年生枝光滑、草木,黃褐色,常開裂而剝落;葉互生,葉片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枝上部常為單葉,小葉片有披針、卵圓、橢圓等形狀,頂生小葉常為2~3裂,葉上面深綠色或黃綠色,下為灰綠色,光滑或有毛;總葉柄長8~20厘米,表面有凹槽。 2、牡丹花單生於當年枝頂,是兩性花朵,花大色艷,形美多姿。花徑10~30厘米,牡丹花的顏色有白、黃、粉、紅、紫紅、紫、墨紫)、雪青、綠、復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現象,所謂瓣化現象就是受某種特殊環境影響而產生復雜變化,而使柱頭、花絲變長變寬呈花瓣狀的現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與品種、栽培環境條件、生長年限等有關; 3、正常的牡丹花的雄蕊多數,結籽力強,種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嚴重的花,結籽少而不實或不結籽,完全花雄蕊離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狀子房一室,邊緣胎座,多數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結籽7~13粒,種籽類圓形,成熟時為共黃色,老時變成黑褐色,成熟種子直徑0.6~0.9厘米,千粒重約400克。 牡丹的花型在演化進程中,有些品種同株可開2-3種花型或更多種花型。如「冠世墨玉」、「香玉」、「景玉」等,同株可開「皇冠」、「托桂」、「單瓣型」等花型。所以在確定某一品種的花型時,應以該品種出現的最高級最穩定的花型為標准,作為該品種的典型花型。那麼,牡丹的種類有哪些呢? 牡丹花的種類 牡丹花的特點之單瓣型:花瓣2-3輪,10-15片,寬大平展,雄蕊200-300個,雌蕊4-6枚,雄、雌蕊發育正常,結實能力強。此類花型以「鴉片紫」、「石榴紅」、「鳳丹白」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荷花型:花瓣4-5輪,20-25片,花瓣寬大,形狀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發育正常,結實能力強,但個別品種偶有雄蕊或雌蕊柱頭瓣化現象。此類花型以「似荷蓮」、「錦雲紅」、「玉板白」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皇冠型:外花瓣2-5輪,寬大平展,雄蕊大部分或全部瓣化成細碎曲皺花瓣,瓣群周密高聳,形似皇冠。內花瓣排列不規則,瓣間常雜有正常雄蕊或退化中的雄蕊,瓣間也常殘留有花葯;雌蕊退化或瓣化,偶有結實。此類花型以「藍田玉」、「胡紅」、「姚黃」、「首案紅」、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綉球型:雄蕊充分瓣化,內外瓣形狀大小近似,擁擠隆起,呈球形;雌蕊基本或全部退化或瓣化,無結實能力。此類花型以「豆綠」、「綠香球」、「雪映朝霞」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菊花型:花瓣6輪以上,花瓣形狀相似,排列整齊,層次分明,自外向內逐漸變小,並偶有瓣化,雌蕊5-11枚,正常生長或退化變小。有些品種柱頭有瓣化現象,結實力較差,此類花型以「玫瑰紅」、「叢中笑」、「銀紅巧對」、「錦袍紅」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薔薇型:花瓣多輪,花瓣由外向內逐漸變小,雄蕊部分瓣化成正常花瓣,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結實力差。此類花型以「紫二喬」、「烏金耀輝」、「紅霞爭輝」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金環型:外花瓣2-3輪,寬大平展,花朵中心有部分雄蕊瓣化成狹長直立大花瓣,中心花瓣與外輪花瓣之間有一圈正常雄蕊成金環狀,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結實力差。此類花型以極少,以「白天娥」、「俊艷紅」、「粉面桃花」、「玉美人」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託桂型:外花瓣2-5輪,寬大整齊,部分雄蕊瓣化成細長花瓣,瓣端常殘留有花葯或花葯痕跡,瓣間雜有正常雄蕊,排列不規則而稀疏,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結實力。此類花型以「淑女裝」、「嬌紅」、「仙娥」、「三變賽玉」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樓子台閣型:下方花雄蕊瓣化較充分,與正常花瓣形狀相似,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上方花花瓣略大,數量較少,雄蕊基本全部瓣化或退化;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有的品種退化消失。此類花型以「赤龍煥彩」、「盛丹爐」、「玉樓點翠」、「紫重樓」等品種為代表。 牡丹花的特點之千層台閣型:下方花瓣4輪以上,花瓣排列整齊,形狀近似,瓣間不雜有雄蕊和退化的雄蕊。雄蕊正常而量少,或偶有瓣化,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上方花瓣量少,平展或直立,雄蕊量少而變小,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此類花型以「菱花湛露」、「脂紅」、「壽星紅」等品種為代表。
Ⅳ 黃色牡丹那個品種不漏花心
金閣牡丹。
金閣牡丹一般指芍葯屬。 芍葯屬(學名:Paeonia L.)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灌木、亞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約35種,分布於北溫帶,大部產亞洲,部分種類分布在歐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中國有11種。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地區。各種的培植變種繁多。
Ⅵ 金閣牡丹芽和金晃牡丹芽都是紅色的嗎 枝幹、葉子是啥樣,我剛買了金閣金晃牡丹,求前輩指點以辨認
牡丹沒花蕾,單憑芽.枝乾和葉片是很難具體辨別品種的,至多隻有個大致的方向。至於金閣與金晃這兩種相近的品種,實在無法辨認。
Ⅶ 日本牡丹品種有哪些
日本牡丹品種有很多的,在日本國內現在大概有300多個品種,而且每年還有新專品種在增加。引進屬國內的不過一百個品種,目前大多集中在洛陽,菏澤兩地。現在市場上形成銷售規模的品種大概有:島錦,太陽,海黃,聖代,金閣,金晃,花王,芳紀,日月錦,旭港,新國色,初烏,白王獅子,蓮鶴,天衣,八千代椿,島大臣。。。。等等
Ⅷ 黃色的牡丹花有哪幾種
黃色來牡丹花的品種多自是國外培育的,如法國的金閣、金至、金晃、金帝,美國的名望、金島、海黃等。
中國全國各地不同花色(如:紅、紫、紫紅、粉、白、藍、綠、黃、黑和復色等)、不同花型(如:單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樓子型、綉球型等);
具有抗旱、耐寒、耐熱、耐濕等特性,可以種植在溫帶、寒熱和亞熱帶地區的品種300多個,還有日本、美國、法國品種100餘個。中國是世界牡丹的發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國。
(8)今閣牡丹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
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Ⅸ 牡丹花有幾種.那種最好看謝
1花王(kao)
2島錦(Shima Nishiki) 3.金閣
4.海黃
5.金晃
6.初烏
7.金郅
牡丹花最常見的顏色是紅色的,經多年的精版心培育,權現在牡丹花的顏色有很多品種了(幾乎和月季一樣)。有紅、粉、白、紫、綠、黑(其實,植物界沒有黑色的花,都是深紫色)等,其中綠色與黑色的比較珍貴。
Ⅹ 這是牡丹花吧具體是什麼品種
芍葯(拼音:sháoyào,英:Chinese Peony)
學名: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
別名:將離、離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紅葯等。
生物學分類:
門: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 虎耳草目(Saxifragales)
科: 芍葯科(Paeoniaceae) /毛莨科
屬: 芍葯屬(Paeonia)
種: 芍葯亞種(P. lactiflora)
【形態特徵】
[編輯本段]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紡錘形的塊根,並於地下莖產生新芽,新芽於早春抽出地面。初出葉紅色,莖基部常有鱗片狀變形葉,中部復葉二回三出,小葉矩形或披針形,枝梢的漸小或成單葉。花大且美,有芳香,單生枝頂;花瓣白、粉、紅、紫或紅色,花期4一5月。
【生長習性】
[編輯本段]
芍葯性耐寒,在我國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質以深厚的壤土最適宜,以濕潤土壤生長最好,但排水必須良好。積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葯肉質根腐爛,所以低窪地、鹽鹼地均不宜栽培。芍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並施入充分的腐熟廄肥,在陽光充足處生長最好。
芍葯屬植物約35種,分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根據其生長習性和花盤形狀分為兩組。一是牡丹組,系落葉灌木或亞灌木,花盤杯狀或盤狀,革質或肉質,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我國產三種(不包括變種),即牡丹、黃牡丹和紫牡丹。二是芍葯組,系多年生草本,花盤不發育,包住心皮基部,不很明顯。芍葯組植物約30種,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溫帶地區。另有二種產美洲,有的把它們另列為一組,稱美洲芍葯組。
國外產的芍葯組植物,都是花卉的重要種,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種:蕨葉芍葯,花血紅色,原產保加利亞和高加索;淡黃芍葯,花淡黃色,或帶淺綠色至白色,原產黑海和裏海之間地區;黃芍葯,黃色,原產黑海和裏海之間地區;紅心芍葯,花白至深紅,原產歐洲南部。
我國產的芍葯組植物有八種和六個變種,其中通常直稱為芍葯的,是近代芍葯品種群的主要原種。八種芍葯分別是:草芍葯、美麗芍葯、芍葯、多花芍葯、白花芍葯、川赤葯、新疆芍葯和窄葉芍葯。
草芍葯別名山芍葯、野芍葯,花白色、紅色、紫紅色,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東部、貴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陝西南部、山西、河北、東北。在朝鮮、日本及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其變種有毛葉草芍葯。
美麗芍葯花紅色,主要分布於雲南東北部、貴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肅南部和陝西南部。
芍葯花白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陝西及甘肅南部。在朝鮮、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國和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布,其變種有毛果芍葯。
多花芍葯花白色,主要產於我國西藏南部,在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川赤葯的花多為紫紅色或粉紅色,主要分布於西藏東部、四川西部、青海東部、甘肅及陝西西南部。其變種有毛赤葯、光果赤葯、單花赤芍。
新疆芍葯的花紅色,產於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區。
窄葉芍葯花紫紅,產於新疆西北部阿爾泰及天山山區。有變種塊根芍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