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斷丁香結的
⑴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的意思
樹上落滿了清霜,繁花都凋謝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枝條, 我心中充滿了悲哀憂愁。
出處:《醉花間》【作者】馮延巳【朝代】唐
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難極。
銀漢是紅牆,一帶遙相隔。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風搖玉佩清,今夕為何夕?
白話釋義:
深深地相思相憶、還是莫要這般相思相憶,這般深深相憶,情意難極。
我們就如同牛郎與織女,被一道銀河阻隔,被一道紅牆相分離,縱然一衣帶水也難以企及。
樹上落滿了清霜,繁花都凋謝了,只剩下孤零零的枝條, 我心中充滿了悲哀憂愁。
微微清風中竟傳來了陣陣清脆悅耳的玉佩搖曳之聲,莫不是心愛的她來到了我的身邊?
(1)腸斷丁香結的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馮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
醉花間,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雲:「以『醉』字相次,可能皆為酒筵間之令曲。」花間,即花叢中。
顯德五年(958年),馮延巳被迫再次罷相。當時朝廷里黨爭激烈,朝士分為兩黨:馮延巳與宋齊丘、陳覺、李征古等為一黨;孫晟、常夢錫、韓熙載等人為一黨。
幾次兵敗,使得李璟痛下決心,鏟除黨爭。於同年下詔,歷數宋齊丘、陳覺、李征古之罪,宋齊丘放歸九華山,不久就餓死在家中,陳覺、李征古被逼自殺。
至此,宋黨覆沒。而馮延巳屬於宋黨,居然安然無恙,表明李璟對馮延巳始終信任不疑,也可能是馮延巳作惡不多。罷相兩年後,即建隆元年(960年)五月,馮延巳因病去世,終年五十八歲,謚號「忠肅」。
⑵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䌸的意思
原詞是:復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制
句中的——
盡:副詞,全部,都。
丁香結:本義為丁香的花苞。在詩詞中作為意象,常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掛了霜的樹全都是沒有葉子的空枝,我的心如同這充滿憂愁和迷茫的丁香結。
⑶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的意思是什麼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釋義: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出自馮延巳《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原文: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釋義:夜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3)腸斷丁香結的擴展閱讀:
馮詞寫愁的最大特點,是憂愁的不確定性和朦朧性,他詞中的憂愁,具有一種超越時空和具體情事的特質,寫來迷茫朦朧,含而不露。
馮詞中的憂愁「閑情」,常常很難確指是什麼性質的憂愁,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苦悶。他只是把這種閑情閑愁表現得深沉而持久,想拋擲也拋擲不了,掙扎也掙扎不脫,像孫悟空的緊箍咒,始終纏繞在心頭。
作者所要表現的就是人生中常有的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憂愁苦悶,抑鬱不歡;一種可能已經存在又似乎是即將來臨的人生憂患。馮詞憂患苦悶的內涵性質,是無法確指的,無法界定的,從而留給讀者更大的自由創造聯想的空間。
⑷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是什麼意思
這句詩的意思是: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出處:南唐·馮延巳《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
原詩:
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憑闌干欲折,兩條玉箸為君垂,此宵情,誰共說。
月落霜繁深院閉,洞房人正睡。桐樹倚雕檐,金井臨瑤砌。曉風寒不啻,獨立成憔悴。
閑愁渾未已,人心情緒自無端。莫思量,休退悔!
譯文:
夜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深夜的寒冷也不算徹骨(跟我的愁緒相比),更冷的離恨一直也未曾停止。扶著闌干,人都要站不住了。兩個玉簪子為你垂下(哭的厲害),這夜裡的情思,能跟誰一起說?
(4)腸斷丁香結的擴展閱讀:
馮延巳詞在內容方面,雖然「不失五代風格」,所寫的仍然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和相思以及傷春悲秋等傳統題材,但詞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氣質、精神風貌已經發生了變化。馮延巳筆下的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往往是他用士大夫那特有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提純」後的形象。
詞風不香艷、不庸俗,而是流露出更為高雅的文人意趣。這類表現纏綿旖旎的風神韻致的作品顯示出其士大夫的優雅生活情趣、典雅高貴的氣度風貌來。
⑸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的意思
譯文: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讓我愁腸寸斷。
1、此句出自唐代馮延巳《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
原文:
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憑闌干欲折,兩條玉箸為君垂,
此宵情,誰共說。
譯文:
夜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讓我愁腸寸斷。深夜的寒冷也不算徹骨,更冷的離恨一直也未曾停止。扶著欄桿,人都要站不住了。兩個玉簪子為你垂下,這夜裡的情思,能跟誰一起說?
寫作背景:
《醉花間》雙調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六句四仄韻。以馮延巳《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為代表。幾首典型的代表作幾乎都是馮延巳的專輯,一起來欣賞一下。
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韻、一疊韻,後段四句兩仄韻。以毛文錫《醉花間·休相問》為代表。此詞後段第一句少押一韻,與前詞異。
詞集,一卷。作者在南唐官至宰相,其詞屬上層之作,故以高雅曲名名集。陳進修《陽春集序》:「金陵盛時,內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宴集,多運藻思為樂府新詞,俾歌者倚絲竹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有《十名家詞集》本、《四印齋所刻詞》本、《全宋詞》本。
⑹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是哪一首詩
出自:五代·馮延巳《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
釋義:寒冷的夜裡內,樹上盡是空枝容,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原文:
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夜深寒不徹,凝恨何曾歇,憑闌干欲折。兩條玉箸為君垂,此宵情,誰共說?
翻譯: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深夜的寒冷也不算徹骨(跟我的愁緒相比),更冷的離恨一直也未曾停止。扶著闌干,人都要站不住了。兩個玉簪子為你垂下(哭的厲害),這夜裡的情思,能跟誰一起說?
(6)腸斷丁香結的擴展閱讀
賞析:
《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是五代詩人馮延巳所作,在表現愛情相思苦悶的同時,還滲透著一種時間意識和生命憂患意識。他在詞中時常感嘆人生短暫、生命有限、時光易逝。表現人生短暫的生命憂患意識,成為詩歌中常見的主題。
馮詞的藝術特色一是空間境界比較闊大,常以大境寫柔情,闊大無限的空間境界,表現出愁思的深重。二是善於用層層遞進的抒情手法,把苦悶相思表現得一層深似一層。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層深」之法。三是在情景的配置上,善於用逆向配置法。
⑺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馮延巳《醉花間》的詩意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的意思是: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出處:出自唐代詩人馮延巳的《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翻譯:夜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深夜的寒冷也不算徹骨(跟我的愁緒相比),更冷的離恨一直也未曾停止。
《醉花間》雙調五十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六句四仄韻。以馮延巳《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為代表。幾首典型的代表作幾乎都是馮延巳的專輯,一起來欣賞一下。
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三仄韻、一疊韻,後段四句兩仄韻。以毛文錫《醉花間·休相問》為代表。此詞後段第一句少押一韻,與前詞異。
⑻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詩句的意思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全詩:
醉花間·獨立階前星 又月 馮延巳獨立
階前星 又月,簾櫳偏皎潔。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
憑闌干欲折,兩條玉箸為君垂,此宵情,誰共說。
月落霜繁深院閉,洞房人正睡。
桐樹倚雕檐,金井臨瑤砌。
曉風寒不啻,獨立成憔悴。
閑愁渾未已,人心情緒自無端。
莫思量,休退悔!
⑼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出處回:五代·馮延巳《醉花答間·獨立階前星又月》
選段:
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憑闌干欲折,兩條玉箸為君垂,此宵情,誰共說。
譯文:
夜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深夜的寒冷也不算徹骨(跟我的愁緒相比),更冷的離恨一直也未曾停止。扶著闌干,人都要站不住了。兩個玉簪子為你垂下(哭的厲害),這夜裡的情思,能跟誰一起說?
(9)腸斷丁香結的擴展閱讀:
結合馮延巳的人生經歷,可以看到一個一頭扎進陳舊記憶而找不到出路的孤獨靈魂,政治失敗將他打擊得似乎再也不敢直視現實。在他的面前,生機勃勃的春天不能給予他昂揚向上的生命力,反而成為了觸景生情、借酒消愁的傷心季節。
因此,馮延巳的詞中滿是孤獨,滿是凄寒,滿是淚水,滿是惆悵,滿是酒醉,滿是無眠。在他的筆下,四處常見的景、物經巧妙恰當地組合後便有了凄涼的美感。與其他詞人的樂觀、振作不同,面對不可阻擋的國勢衰落和無可避免的人生悲劇,馮延巳生活在長時間的孤獨和愁怨中。
⑽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這句話的意思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釋義: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版的花蕾一樣。
1、原文權
獨立階前星又月,簾櫳偏皎潔。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2、釋義
夜晚獨自一人站在台階前,窗戶外透著皎潔的月光。
寒冷的夜裡,樹上盡是空枝,愁緒郁結,像丁香的花蕾一樣。
3、出處
出自馮延巳《醉花間·獨立階前星又月》。
(10)腸斷丁香結的擴展閱讀:
1、作者簡介
馮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延己、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蘇省揚州市)人,五代十國時南唐著名詞人、大臣。仕於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終太子太傅,卒謚忠肅。馮延巳在朝中結黨營私,專橫跋扈,被稱為「五鬼」。
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有詞集《陽春集》傳世。
2、創作背景
詞集,一卷。作者在南唐官至宰相,其詞屬上層之作,故以高雅曲名名集。陳進修《陽春集序》:「金陵盛時,內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宴集,多運藻思為樂府新詞,俾歌者倚絲竹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有《十名家詞集》本、《四印齋所刻詞》本、《全宋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