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牡丹茶系

牡丹茶系

發布時間: 2022-04-22 23:59:56

㈠ 洛陽牡丹是如何做成牡丹紅茶的

16道工序,把牡丹「定格」 洛陽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是洛陽市較早從事牡丹花茶研製和生產的公司,也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牡丹花茶專利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這次洛陽牡丹紅茶的成功研製,就是他們和武夷山正山堂茶葉專家潛心研究、聯合攻關的結果。 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牡丹由花變成茶,大致要經過16道工序,依次是:採摘、晾乾、清洗、脫水、脫膜、脫脂、烘乾、挑茶、揉捻、定型、提香等,其中脫膜、脫脂最為重要。和牡丹葉一樣,牡丹花瓣表面也有薄薄的一層透明膠狀物質,為二硫酯,在一萬個人當中,可能有兩人會對這種物質過敏,所以為保萬無一失,必須對其進行「脫膜」,即使用技術手段清除牡丹花瓣上的二硫酯。脫脂則是去除牡丹花瓣當中的脂肪,為花瓣「瘦身」,使其更為精純。 該負責人說,牡丹花瓣的採摘時間也很有講究,需在牡丹盛花期,10時前16時後。這個時段,陽光照射強度不高,花瓣新鮮度高,香味濃厚。其他時間採摘,花瓣的質量就相對差一些。另外,牡丹花瓣很嬌貴,「傷不起」,即在採摘時不能受傷,一旦受傷,花瓣的傷處就會出現淚珠般的黑點、黑斑,為不影響茶的外觀質量,「受傷」的花瓣在挑茶時就必須挑出來。 制牡丹茶,鳳丹白獨受青睞 目前,洛陽市已擁有黑、紅、黃、綠、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1100多個品種,這些牡丹都能做成牡丹茶嗎? 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從營養價值、工藝手段上看,這些牡丹都有可能做成茶,但目前開發的主要是鳳丹白,因為它花大葉翠,香氣襲人,稟性獨異。牡丹花茶的茶葉,最終也要像綠茶、紅茶一樣,做成條索狀,所以葉大的,自然就優先了。同時,它潔白無瑕,用它泡出的茶會晶瑩剔透、清香誘人。 據了解, 鳳丹白是洛陽市除洛陽紅之外種植較為廣泛的牡丹品種。其花為單瓣型,花瓣2輪~3輪,每瓣10片~15片,花片寬大平展,大多呈玉白色,間有粉紅。鳳丹白因最初生長在安徽省銅陵市鳳凰山一帶而得名,著名的中葯「丹皮」就是由鳳丹白的根皮製作而成的。「丹皮」中含有的牡丹酚原疳,具有鎮痛散瘀和抑菌作用。 牡丹花和紅茶,一為國花,一為國飲,兩者聯手,可謂牡丹文化和茶文化的一次完美對接。接下來,祥和牡丹科技有限公司將推出更多面向大眾的系列茶品,讓洛陽牡丹紅茶像洛陽牡丹一樣,香溢九州。

㈡ 紫牡丹是何種茶

紫牡丹曾名紫觀音。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二倍體。

㈢ 牡丹花茶有什麼效果

在許多的牡丹品種中,鳳丹白牡丹是唯一能入茶入葯的牡丹品種。牡丹的葯用,在《神農本草經》中早有記載,而《中華葯典》、《中華本草》更是系統提出:「牡丹有鎮痛、止咳、止瀉、促進血液循環、降血壓、降血脂,抗栓,通心、肝、腎經,消炎、安神、涼血」的功效。經國際權威的pony機構譜尼測試分析,鳳丹白牡丹花蕊中含有大量氨基酸、蛋白質、總黃酮、維生素E
等多種人體必須的生物活性物質,是人體血液的「清道夫」。常飲牡丹全花茶,可使氣血充沛、容顏紅潤、精神飽滿,有降低血壓、補肝、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貧血和美容養顏、減輕女性生理疼痛之功效。

㈣ 六大茶系的代表茶

茶葉的品種很多,大致可以成下面幾種
(一)綠茶:1:龍井:獅峰龍井,梅塢龍井,西湖龍井.(產地是浙江)2:碧螺春茶(產地是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上)
3:黃山毛峰茶(產地是黃山)
4:廬山雲霧(產地是廬山)
5:六安瓜片(產地是安徽省六安縣)
6:蒙頂茶(產地是四川蒙山)
7:太平猴魁茶(產地是安徽省太平縣)
8:君山銀針茶(產地是洞庭湖中君山小島上)
9:顧渚紫筍茶(產地是浙江的顧渚山)
10:信陽毛尖茶(產地是河南省信陽地區)
11:平水珠茶(產地是浙江省平水鎮一帶)
12:西山茶(產地是廣西桂平)
13:雁盪毛鋒茶(產地是浙江的雁盪山)
14:華頂雲霧茶(產地是天台山周圍)
15:涌溪火青茶(產地安徽省涇縣涌溪彎頭山)
16:敬亭綠雪茶(產地是安徽宣城敬亭山)
17:峨眉峨蕊茶(產地是峨眉山)
18:都勻毛尖茶(產地是都勻縣)
19:恩施玉露茶(產地是湖北)
20:婺源茗眉茶(產地是江西婺源縣)
21:莫干黃芽茶(產地是莫干山)
22:普陀佛茶(產地是浙江省普陀山)
23:安吉白茶(產地是浙江安吉)
24:五山蓋米茶(產地是湖南郴州)
25:徑山香茗(產地是浙江)
26:江山綠牡丹(產地是浙江)
27:竹葉青(產地是峨眉山)
(二)紅茶:
1:滇紅工夫(產地是雲南)
2:祁門工夫(產地是安徽省祁門縣)
3:寧紅工夫(產地是江西省修水縣)
4:川紅工夫(四川宜賓)
5:閩紅工夫(產地是福建省)
6:越紅工夫(產地是浙江)
7:湖紅工夫(產地是瀏陽大圍山一帶)
8:宜紅工夫(產地是宜昌,恩施一帶)
9:小種紅茶(產地是福建)
(三)烏龍茶:
1:武夷岩茶(產地是福建省武夷山)
2:武夷大紅袍(產地是福建武夷山)
3:鐵羅漢(產地是福建武夷山)
4:白雞冠(產地同上)
5:水金龜(產地同上)
6:閩北水仙(產地同上)
7:鐵觀音(產地是福建省安溪縣)
8:黃金桂(產地同上)
9:鳳凰水仙(產地是廣東省潮安縣鳳凰地區)
10:宋種單樅(產地同上)
11:阿里山烏龍(產地阿里山)
12:凍頂烏龍(產地是台灣凍頂山上)
13:文山包種(產地是台北縣坪林鄉)
14:稀有衫林溪烏龍(產地是台灣南投)
(四)黃茶:
1:君山銀針(產地是洞庭湖)
2:蒙頂黃牙(產地是四川蒙山)
3:霍山黃牙(產地是安徽省)
4:北港毛尖(產地是湖南省岳陽)
5:溈山白毛尖(產地是湖南省寧山縣)
6:溫州黃湯(產地是浙江)
7:廣東大葉青(產地是廣東省)
8:皖西黃大茶(產地是安徽省)
(五)白茶:
1:銀針白毫(產地是福建省)
2:白牡丹(產地是福建省)
3:貢眉(產地同上)
(六)黑茶:
1:普洱茶(產地是雲南省)
2:六堡散茶(產地是廣西蒼梧縣六堡鄉)。

㈤ 白牡丹屬於什麼茶

屬於白茶。

白牡丹是中國福建歷史名茶,是采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或二葉製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後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外形

湯色

葉底
特級:
形狀:
葉抱芽、芽葉連枝、葉緣垂卷、芽肥壯、顯毫、勻整
色澤:
毫芽銀白、葉麵灰綠、葉背有白茸毛、灰綠透銀白色
湯色:
淺杏黃明亮
香氣:
鮮嫩清純、毫香明顯
滋味:
清鮮醇爽、毫味顯
葉底:
毫芽肥嫩、葉張嫩、芽葉連枝、色淡綠、葉梗和葉脈微紅、葉底明亮
一級:
形狀:
芽葉連枝、葉緣垂卷、毫芽顯、葉張均勻、尚勻整、有破張
色澤:
毫芽銀白、頁麵灰綠或暗綠、部分葉背有白茸毛、有嫩綠片
湯色:
黃明亮
香氣:
清鮮、有毫香
滋味:
尚清鮮、有毫味
葉底:
毫芽稍多、葉張嫩、尚完整、葉脈微紅、葉底尚明亮
二級:
形狀:
部分芽葉連枝、有毫芽、葉張尚嫩、破張稍多、有少量嫩綠片和輕片
色澤:
葉面暗綠、稍帶少量黃綠葉或暗褐葉
湯色:
黃尚亮
香氣:
尚清鮮、略有毫香
滋味:
醇和
葉底:
稍有毫芽、葉張尚軟、葉脈稍紅、有破張
類目
中國六大茶類之一 • 白茶 • 微發酵 • 性涼
產地
主產於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是中國福建省歷史名茶。
人群
睡眠不佳者
糖尿病患者
神經緊張、壓力大者
功效
改善睡眠
降低血糖
保護腦神經、增強記憶、減少焦慮
工藝

沖泡

存儲
白茶貯存條件應符合GB/T 30375相關規定,貯存得當,白茶可長期保存。
短期少量存放白茶:准備一個牛皮紙袋或鋁袋,然後將白茶餅裝入袋中,擠掉袋內多餘的空氣並封口,最後將其放入小紙箱或鐵罐內,蓋好蓋子,放在乾燥、無異味處保存。
長期大量存放白茶:需要使用三層包裝法,准備紙箱、鋁袋、塑料袋各一個。
第一步:先將白茶整理好,之後裝入鋁袋之中,注意整齊擺放,將袋內空氣排掉,並將口部封好。
第二步:在外層再套入一個塑料袋,也需要擠掉空氣並系好袋口。
第三步:前兩部工作完成之後,將白茶整體放入紙箱中,箱子接縫處用膠帶封口,最後放置在陰涼、乾燥處常溫存放。
控制溫度:25℃以下,相對濕度:50%以下。

㈥ 牡丹白茶屬於什麼茶

白茶(White tea),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這種茶是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

中文學名
白茶
別稱
白毫 大白茶

植物界
產區
福鼎、景谷、靖安等地
產地
點頭鎮、溪美村、靖安縣、磻溪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史載,東漢時期,一個叫尹珍的青年懷揣家鄉生長自製的「荼」, 拜謁著名儒學大師許慎,遭門丁刁難,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許慎整個府邸充溢著濃郁的茗香。許慎踱步而出溯源,隨即便邀尹珍入書房,將其「荼」沖泡相觀,但見其外形優美,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品之頓覺味鮮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發其在《說文解字》中對 「荼」的註解,用「檟、茗、蔎」 譯注「荼」字的色、香、味。[1][2]

白茶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白茶原產地。」可見唐代長溪縣(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種。因其僅有名稱,能否作為起源證據還有待進一步商榷。有的學者認為白茶始於神農嘗百草時期,湖南農學院的楊文輝先生就持此觀點。他發表的《關於白茶起源時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現早於綠茶。[

㈦ 幾大茶系的代表茶

(一)綠茶:1:龍井:獅峰龍井,梅塢龍井,西湖龍井.(產地是浙江)2:碧螺春茶(產地是江蘇吳縣太湖洞庭山上)
3:黃山毛峰茶(產地是黃山)
4:廬山雲霧(產地是廬山)
5:六安瓜片(產地是安徽省六安縣)
6:蒙頂茶(產地是四川蒙山)
7:太平猴魁茶(產地是安徽省太平縣)
8:君山銀針茶(產地是洞庭湖中君山小島上)
9:顧渚紫筍茶(產地是浙江的顧渚山)
10:信陽毛尖茶(產地是河南省信陽地區)
11:平水珠茶(產地是浙江省平水鎮一帶)
12:西山茶(產地是廣西桂平)
13:雁盪毛鋒茶(產地是浙江的雁盪山)
14:華頂雲霧茶(產地是天台山周圍)
15:涌溪火青茶(產地安徽省涇縣涌溪彎頭山)
16:敬亭綠雪茶(產地是安徽宣城敬亭山)
17:峨眉峨蕊茶(產地是峨眉山)
18:都勻毛尖茶(產地是都勻縣)
19:恩施玉露茶(產地是湖北)
20:婺源茗眉茶(產地是江西婺源縣)
21:莫干黃芽茶(產地是莫干山)
22:普陀佛茶(產地是浙江省普陀山)
23:安吉白茶(產地是浙江安吉)
24:五山蓋米茶(產地是湖南郴州)
25:徑山香茗(產地是浙江)
26:江山綠牡丹(產地是浙江)
27:竹葉青(產地是峨眉山)

(二)紅茶:
1:滇紅工夫(產地是雲南)
2:祁門工夫(產地是安徽省祁門縣)
3:寧紅工夫(產地是江西省修水縣)
4:川紅工夫(四川宜賓)
5:閩紅工夫(產地是福建省)
6:越紅工夫(產地是浙江)
7:湖紅工夫(產地是瀏陽大圍山一帶)
8:宜紅工夫(產地是宜昌,恩施一帶)
9:小種紅茶(產地是福建)
(三)烏龍茶:
1:武夷岩茶(產地是福建省武夷山)
2:武夷大紅袍(產地是福建武夷山)
3:鐵羅漢(產地是福建武夷山)
4:白雞冠(產地同上)
5:水金龜(產地同上)
6:閩北水仙(產地同上)
7:鐵觀音(產地是福建省安溪縣)
8:黃金桂(產地同上)
9:鳳凰水仙(產地是廣東省潮安縣鳳凰地區)
10:宋種單樅(產地同上)
11:阿里山烏龍(產地阿里山)
12:凍頂烏龍(產地是台灣凍頂山上)
13:文山包種(產地是台北縣坪林鄉)
14:稀有衫林溪烏龍(產地是台灣南投)
(四)黃茶:
1:君山銀針(產地是洞庭湖)
2:蒙頂黃牙(產地是四川蒙山)
3:霍山黃牙(產地是安徽省)
4:北港毛尖(產地是湖南省岳陽)
5:溈山白毛尖(產地是湖南省寧山縣)
6:溫州黃湯(產地是浙江)
7:廣東大葉青(產地是廣東省)
8:皖西黃大茶(產地是安徽省)
(五)白茶:
1:銀針白毫(產地是福建省)
2:白牡丹(產地是福建省)
3:貢眉(產地同上)
(六)黑茶:
1:普洱茶(產地是雲南省)
2:六堡散茶(產地是廣西蒼梧縣六堡鄉)

㈧ 牡丹花的葯用價值

牡丹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將牡丹的根加工製成「丹皮」,是名貴的中草葯。其性微寒,味辛,無毒,入心、肝、腎三經,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經之作用,還有降低血壓、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壽。養血和肝,散郁祛瘀、適用於面部黃褐斑,皮膚衰老,常飲氣血活肺,容顏紅潤,改善月經失調,痛經,止虛汗,盜汗。

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過敏、抗腫瘤、止血、祛瘀血、清熱解毒、鎮靜、鎮痛、解痙等活性,還能促進單核細胞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應用時應注意,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

拓展資料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其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歷代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葯用價值,自秦漢時以葯植物載入《神農本草經》始,散於歷代各種古籍者,不乏其文。

牡丹花茶,其原料是:被子植物芍葯科芍葯屬牡丹組茶超目群的天然盛花期古天然牡丹花瓣。訓詁學方法研究發現:茶超目牡丹兼有厥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生命演化進化特徵,起源於石炭紀、泥盆紀,演化於二疊紀,原始類群出現於三疊紀,繁盛於侏羅紀和白堊紀。堪稱植物中最原始和古老生命的「活化石」。

牡丹花茶由黑牡丹、紅牡丹和白牡丹三種花瓣三種製作而成。黑牡丹花瓣製成的牡丹茶干茶顏色黑紅、湯色和口感與滇紅很像,略帶一些花蜜味;紅牡丹干茶顏色桃紅略帶紫,白牡丹干茶顏色黃白...牡丹茶的製作工藝繁瑣考究,且成本高,所以在市面上流通並不多。

㈨ 中國六大茶系具體是哪些謝謝

中國茶類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類;
其中綠茶又分為炒青、烘青、曬青、蒸青,
紅茶分為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紅碎茶三種,
烏龍茶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
白茶分為白芽茶、白葉茶,
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
黑茶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
根據我國出口茶的類別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花茶、緊壓茶和速溶茶七大類;

㈩ 中國的六大茶系

中國六大茶類是白茶、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屬於微發酵茶,茶性偏涼;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茶性溫和;烏龍茶亦稱青茶,屬於半發酵茶,茶性平和;黃茶為微發酵茶,茶性寒涼;黑茶屬於後發酵茶,茶性溫和。
1.綠茶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差性偏寒,綠茶是我國名茶最多、研究最廣,也是產量最多的茶類;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
綠茶製作時不經發酵,干茶、湯色、葉底均為綠色的茶為綠茶,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茶類。
由於不發酵,鮮葉的顏色少有改變,保持了天然的綠色。
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揉捻、乾燥的過程。殺青是利用高溫鈍化氧化酶,防止茶葉氧化,保持綠色特徵;揉捻有一定的做型作用,還有另一個作用就是使細胞破碎,滿足多次沖泡要求。
而乾燥,除了利於茶葉存儲,還有提香的作用。
2.黃茶
綠茶屬於微發酵的茶黃茶,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因而形成黃葉、黃湯的品質特徵。
黃茶性寒,特點為茶湯杏黃,葉底黃,故名黃茶。
相對於其他茶類來說,黃茶種類偏少,所以目前比較小眾。常見的黃茶有:君山銀芽、蒙頂黃芽、平陽黃湯、霍山黃芽等。
3.白茶
屬於輕度發酵的茶白茶是我國的特產,以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為主。它在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是茸毛的茶葉曬干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的保留下來。
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
白茶有芽茶和葉茶之分。單芽之稱的茶成為「銀針」,一芽二、三葉的是「白牡丹」,還有「貢眉/壽眉」,一般是三葉及三葉以下。
4.青茶
青茶即烏龍茶,屬於半發酵的茶說到烏龍茶,很多人第一反應更可能是鐵觀音。沒錯,但剛問各位小夥伴的大紅袍,其實也是烏龍茶。
烏龍茶是屬半發酵的茶。在製作時採用搖青這一特殊工藝,使其適當發酵,葉片稍有紅變。
因而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仔細觀察的話,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烏龍茶一般以產地來劃分,主產區集中在福建、廣東、台灣三省。
但是福建烏龍茶南北品質差異較大,故分為四類:閩北烏龍:武夷岩茶等;閩南烏龍:鐵觀音、黃金桂等;廣東烏龍:鳳凰單叢、嶺頭單叢等;台灣烏龍:凍頂烏龍、東方美人等。
5.紅茶
紅茶屬於全發酵的茶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是通過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破壞細胞結構,使茶葉中的多酚類和氧化酶類得以接觸氧化,即發酵,變成紅色的化合物,從而形成紅湯、紅葉。
紅茶主要分類如下:小種紅茶有正山小種等,工夫紅茶有祁門紅茶、滇紅等,而紅碎茶(CTC)主要是供出口,產地集中在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等省份。
6.黑茶
黑茶屬於後發酵的茶 黑茶,相較於其他茶類來說,一般原料較粗老,加之製作過程中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因而葉色呈暗褐色。
黑茶又稱邊銷茶,是藏、蒙、維吾爾等邊區少數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黑茶主要依據產區分類,主要有湖南黑茶(茯茶,冠突散囊菌)、湖北青磚茶、四川邊茶、雲南黑茶(普洱茶)、廣西六堡茶。

熱點內容
5荷花 發布:2025-08-05 08:10:28 瀏覽:331
五色蘭花苗 發布:2025-08-05 07:58:14 瀏覽:551
丁香樹與風水 發布:2025-08-05 07:54:45 瀏覽:579
植物花卉簡筆畫大全 發布:2025-08-05 07:44:46 瀏覽:344
建山插花 發布:2025-08-05 07:31:49 瀏覽:289
清洗蘭花葉子 發布:2025-08-05 07:27:39 瀏覽:710
哪種盆景好養 發布:2025-08-05 07:27:37 瀏覽:363
水栽小盆栽 發布:2025-08-05 07:17:12 瀏覽:679
巨人的新娘漫畫櫻花 發布:2025-08-05 07:12:01 瀏覽:715
盆栽指天椒 發布:2025-08-05 07:07:58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