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蓼屬
㈠ 丁香蓼的常見種類
八肋丁香蓼
【中文名】:八肋丁香蓼
【英名】:falseprimrose
【別名】:毛草龍、水丁香
【科名】:柳葉菜科
【屬名】:丁香蓼屬
【產地】:美國南部地區、墨西哥
【特徵】:多年生挺水或濕生草本。株高50~200厘米。全株被毛。葉互生,具短柄,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花單生葉腋,黃色。蒴果圓柱狀,綠色至紫紅色。花期6~10。果期7~11月。
【應用】:水生植物,可裝點水生園地。
細花丁香蓼
【中文名】:細花丁香蓼
【學名】:LudwigiaperennisL.
【科名】:柳葉菜科(Onagraceae)
【形態特徵】:莖:莖四方,草本直立,有分枝,基部多為紫紅色。
葉:單葉互生,線形或長披針形,長1~2公分,寬0.3~0.9公分,葉全緣,有短葉柄。
花:單生花,腋生。花瓣4枚,卵形黃色,花徑最大不到1公分,具長花筒,雄蕊4枚
果:長圓柱形薄壁蒴果,具宿存花萼,光滑或具毛;成熟時呈紫紅色,有短柄。
種子淡粉紅色,長0.2公釐。
【鑒定特徵】:1.著生於葉和莖交接處的淡黃色小花。2.嬌小的長圓柱形果實。
【分布】:新營、鹽水、柳營、東山、白河、麻豆、下營、六甲、官田、大內、楠西、南化等地。
卵葉丁香蓼
【中文名】:卵葉丁香蓼
【種拉丁名】:LudwigiaovalisMiq.
【科中文名】:柳葉菜科
【科拉丁名】:Onagraceae
【屬中文名】:丁香蓼屬
【屬拉丁名】:Ludwigia
【中國分布】: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湖北
【其它國家分布】:日本
【海拔】:40-200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低海拔
【生長環境】:池沼旁、水邊濕地
【是否栽培】:野生
㈡ 草龍是什麼樣子
草龍,別名:細葉水丁香、線葉丁香蓼,是桃金娘目、柳葉菜科、丁香蓼屬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60-200厘米,粗5-20毫米,基部常木質化,常3或4棱形,多分枝,幼枝及花序被微柔毛。
葉披針形至線形,長2-10厘米,寬0.5-1.5厘米,先端漸狹或銳尖,基部狹楔形,側脈每側9-16,在近邊緣不明顯環結,下面脈上疏被短毛;
花瓣4,黃色,倒卵形或近橢圓形,長2-3毫米,寬1-2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雄蕊8,淡綠黃色,花絲不等長,對萼的長1-2毫米,對瓣生的長0.5-1毫米;花盤稍隆起,圍繞雄蕊基部有密腺;花柱淡黃綠色。
(2)丁香蓼屬擴展閱讀:
產於中國台灣、廣東、香港、海南、廣西、雲南南部。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中南半島經馬來半島至菲律賓、密克羅尼西亞與澳大利亞北部,西達非洲熱帶地區。
生長於田邊、水溝、河灘、塘邊、濕草地等濕潤向陽處,海拔50-750米。
花果期夏、秋季,開花期長,花後果實依次成熟,種子繁殖,為稻田常見的一種雜草。
㈢ 請問這種是什麼什麼草,謝謝。
接上一提問,所問的植物是草本植物~丁香蓼。
丁香蓼,別名:小回石榴樹、小答石榴葉、小療葯,拉丁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是桃金娘目、柳葉菜科、丁香蓼屬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25-60厘米,粗2.5-4.5毫米,下部圓柱狀,上部四棱形,常淡紅色,近無毛,多分枝,小枝近水平開展。葉狹橢圓形,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狹楔形,在下部驟變窄,開花時以四合花粉直接授在柱頭上;柱頭近卵狀或球狀,頂端稍偏斜,具小尖頭,表面有橫條排成的棕褐色縱橫條紋;種脊線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㈣ 丁香蓼屬的形態特徵
直立或匍匐草本,多為水生植物,稀灌溉木或小喬木(中國不產)。水生植物版的莖常膨脹成海綿權狀;節上生根,常束生白色海綿質根狀浮水器。葉互生或對生,稀輪生;常全緣;托葉存在,常早落。花單生於葉腋,或組成頂生的穗狀花序或總狀花序,有小苞片2枚,(3-)4-5數;花管不存在;萼片(3-)4-5,花後宿存;花瓣與萼片同數,稀不存在,易脫落,黃色,稀白色,先端全緣或微凹;雄蕊與萼片同數或為萼片的2倍;花葯以單體或四合花粉授粉;花盤位花柱基部,隆起成錐狀,在雄蕊著生基部有下陷的蜜腺;柱頭頭狀,常淺裂,裂片數與子房室數一致;子房室數與萼片數相等,中軸胎座;胚珠每室多列或1列,稀上部多列而下部1列。蒴果室間開裂、室背開裂、不規則開裂或不裂。種子多數,與內果皮離生,或單個嵌入海綿質或木質的硬內果皮近圓錐狀小盒裡,近球形、長圓形,或不規則腎形;種脊多少明顯,帶形。染色體數n=8, 12,16,24 。
濕生草本;葉互生或對生;花單生於葉腋或簇生,或為頂生的穗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萼片4-6;花瓣小,4-6片或缺;雄蕊與萼片同數;子房下位,4-5室,有胚珠多顆;果為一長形的蒴果。
㈤ 草龍四腳蛇
草龍,別名:細葉水丁香、線葉丁香蓼,拉丁文名:Ludwigia hyssopifolia (G. Don) Exell. 柳葉菜科、丁香蓼屬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60-200厘米,粗5-20毫米,基部常木質化,常3或4棱形,多分枝,幼枝及花序被微柔毛。葉披針形至線形,先端漸狹或銳尖,基部狹楔形,在近邊緣不明顯環結,下面脈上疏被短毛;淡綠黃色,花絲不等長,被微柔毛,果皮薄。種子在蒴果上部每室排成多列,游離生,在下部排成1列,牢固地嵌入在一個近錐狀盒子的硬內果皮里,近橢圓狀,兩端多少銳尖,淡褐色,表面有縱橫條紋,腹面有縱形種脊,花果期幾乎四季。
㈥ 丁香蓼的類屬、形態、習性、分布及為害情況如何
丁香蓼(圖43)。
圖43 丁香蓼學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科屬分類柳葉菜科,丁香蓼屬。形態特徵高20~100厘米,莖近直立或下部斜升,具較多分枝,有縱棱,略帶紅紫色,無毛或疏被短毛。葉互生,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8厘米,寬0.4~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無毛或脈上被少數柔毛,葉柄長0.3~1.0(~2.0)厘米。萼片4~6,卵狀披針形或正三角形,長0.2~0.5厘米,外面無毛或略被短柔毛。花瓣4,黃色,狹匙形,長0.1~0.2厘米,寬不到0.1厘米,無毛,基部有2苞片。雄蕊與萼片同數,花粉粒單一。花柱長約0.1厘米,子房密被短毛,柱頭槌形。蒴果線狀圓柱形,5室,稀4室,長1.5~3厘米,寬約0.2厘米,褐色,稍帶紫色,近無柄,成熟後室背果皮呈不規則開裂。種子斜嵌入於內果皮內,每室1~2行,淡褐色,長卵形,一端銳尖,長約0.1厘米,寬約0.03厘米,種臍狹,線形。生物學特性1)休眠與萌發種子具休眠期,但在冬季低溫時休眠即已解除。丁香蓼為濕生、沼生雜草,萌發對溫度、濕度、光照要求均比較嚴格。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0~30℃,偏高或偏低萌發均較少,發芽水分以土壤飽和至薄水為最好,水層2~3厘米尚能萌發,10厘米以上即不能萌發,乾旱條件下也不能萌發。由於丁香蓼種子較小,萌發需要一定的光照,在土層1厘米之內能順利出苗,1厘米以下則萌發很少,在秧田小苗階段、移栽大田封行前發生較多,秧田大苗期、移栽稻田封行後即很少出苗。2)營養生長田間丁香蓼植株高矮相差較大,與水稻的相對高度從0.1~1.0,決定植株大小的因素主要是光照,田邊及水稻栽插前期發生的丁香蓼因光照充足,生長較快,株高與水稻可同步增長,發生較遲的丁香蓼,隨著稻田行間逐漸蔭蔽,而長勢越來越差。其次與土壤濕度有關,丁香蓼部分側根可變成白色的呼吸根伸出水面,適生於淹水的環境,在土壤保水性能好、灌水充足的稻田生長較好,在長期乾乾濕濕、經常脫水的稻田長勢較差。
丁香蓼具有較強的再生力,在地上莖葉折斷後,基部節上發出須根,重新長出植株。3)開花結實丁香蓼花期8~9月,果期9~10月。高大、分枝多、接受光照強的植株結實率高,水稻行間生長矮小的植株結實率較低甚至不能結實。種子細小,蒴果開裂後落入田間,可隨水傳播。
分布與為害丁香蓼分布較廣,幾遍全國,但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發生較多,尤以灌水條件好、土壤保水性能好的稻田為害較重。據在江蘇里下河地區調查,嚴重發生田塊,密度每平方米達100株以上,多度達30%,頻度為100%,水稻分櫱減少、穗數、實粒數、千粒重均有所下降,減產30%以上。
㈦ 丁香蓼屬的所有物種
約80種,廣布於泛熱帶,但多數分布於新世界,少數種可分布到溫帶地區。我國有9種(含1雜交種),產華東、華南與西南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少數種可分布到溫帶地區 。
草龍
丁香蓼
丁香蓼屬
黃花水丁香
黃花水龍
假柳葉菜
卵葉丁香蓼
毛草龍
水龍
台灣水龍
西香蓼
細花丁香蓼
㈧ 丁香蓼的介紹
丁香蓼,別名:小抄石榴樹、小石榴葉、小療葯,拉丁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柳葉菜科、丁香蓼屬一年生直立草本;莖高25-60厘米,粗2.5-4.5毫米,下部圓柱狀,上部四棱形,常淡紅色,近無毛,多分枝,小枝近水平開展。葉狹橢圓形,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狹楔形,在下部驟變窄,開花時以四合花粉直接授在柱頭上;柱頭近卵狀或球狀,頂端稍偏斜,具小尖頭,表面有橫條排成的棕褐色縱橫條紋;種脊線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1圖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