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百合
㈠ 河南鄭州特產有什麼啊我要帶回去給朋友
鄭州機場,丹尼斯,家樂福裡面有冷飯店即沖胡辣湯,挺好喝的!~\(≧▽≦)/~
㈡ 艦宗的作品章節
一、艦宗小艦人
第二章就開始跟美女同居,節操何在?
三、以後你就是我的人了!
四、生活過得還不錯,就是法器有點矬
五、很純很曖昧,各種烏龜流
六、男性公敵!修行是件嚴肅的事
七、區區念力級,就能碾殺武林第一高手!
八、未婚妻被拐?難道是廢材退婚流!
九、第一次的走火入魔!
十、開天眼,觸手系神念
十一、天才和凡人,憂郁和煩惱
十二、我有金大腿!情敵在行動!
十三、上古煉神訣!練死不賠命!
十四、靈猿獻寶!求推薦票!
十五、嚼破蒼穹,吞噬星空,大吃貨術!
十六、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陰謀毫無用處!
十七、是要沖運輸大隊長成就嗎?
十八、成就達成!碾死他罷!
十九、念力!樂極生悲!
二十、一些心動,一絲甜密,一點憂傷
二十一、光榮的艦客!死期將近!
二十二、好多神通秘籍!標題黨嗎?
二十三、天賦不行,只能以吃證道了!
二十四、一步步走進圈套中
二十五、槍!好多好多的槍![三更求票!]
二十六、打炮!只屬於男人的浪漫!
二十七、五人團,出發!
二十八、回家,呆萌小妹[三更求票!]
二十九、兄妹?父女?奇怪的情感
三十、幽暗地域,蠻荒異族
三十一、大冒險,開始!
三十二、火力強襲!
三十三、任務完成,翻臉無情!
三十四、死裡逃生,怒火焚心!
三十五、以一敵四,浴火金剛!
三十六、迫敵分兵,戰個痛快!
三十七、炮,應該這么轟才對!
三十八、有寶!都不是好東西!
三十九、獨吞!
四十、以吃證道的開端!
四十一、百萬念力值![第三更求票!]
四十二、傳說中的強者氣勢!
四十三、真!艦宗弟子!
四十四、死得很悲慘![三更求票!]
四十五、強敵的壓力!繼續冒險吧!
四十六、神器不是那麼好拿的!
四十七、七大宗門!迷路危情![三更求票]
四十八、劍修!扶強鋤弱乃快樂之本
四十九、女兒國?鬼木精!
五十、我輩修士,何惜一逃![三更求票!]
五十一、美男計?美女群劈死!
五十二、安心上路!地下城
五十三、奪寶奇兵!如意神棍![三更求票]
五十四、我要爆種!那突破天際的強!
五十五、震懾追兵,高手出馬
五十六、戰勝強敵的契機![三更求票!]
五十七、神秘空間,童顏小妖精
五十八、我次奧,居然這么能打!
五十九、兩敗俱傷,資深綁匪![三更求票]
六十、不讓路就撕票!小發一筆!
六十一、劍客信條,強化隊友
六十二、居然真跪了!磕頭了![三更求票]
六十三、落井下石方是我輩本色
六十四、跟艦客講道義是沒用的,要談利益
六十五、三十億念力值!搏一把大富貴!
六十六、念力炸彈,如意神棍的異變!
六十七、偽驅物級,潛入
六十八、不幸的消息
六十九、一騎當千!水晶神念!
七十、橫沖直撞!逃出生天!
七十一、崔麗伊的報答,好人有好報!
七十二、偽驅物級?真驅物級!
七十三、三百萬念力值!
七十四、是兄弟,就讓我踹上四腳!
七十五、鐵血流和烏龜流
七十六、好多的鬼物!碎星鋼堡!
七十七、財寶迷人,強攻硬搶!
七十八、你這是自尋死路!
七十九、再次變強!運輸難題
八十、戰艦進化,鐵甲大炮!
八十一、炮火兇猛,戰艦給力
八十二、重返地表,藏寶圖之爭
八十三、好一場血戰!
八十四、小沖突引發的大血案!
八十五、鬼道宗修士
八十六、開啟寶藏,真有古怪?
八十七、仇人相見,以和為貴
八十八、秒殺!幽冥鬼犬
八十九、越戰越強,驅虎吞狼
九十、全滅,鬼旗
九十一、豐碩戰果
九十二、再接再厲
九十三、大聯盟,修士集市
九十四、買車,掃貨,淘寶[三更求票!]
九十五、殺價無敵,假冒偽劣
九十六、造化雷池,玄天玉液,獨角龍馬
九十七、鐵甲巨車,抵達雷澤[三更求票!]
九十八、雷澤戰怪物
九十九、天地之間,唯有魔王
一百、魔王谷中,後退無路[三更求票哇!]
一零一、精神干擾,谷中無魔
一零二、異族來客,冰魔古堡
一零三、擠得很舒服,偽廢材流主角模板
一零四、大力神族
一零五、很強很暴力
一零六、遠古英靈是否老年痴呆?
一零七、食人魔植,催心魔草
一零八、身為殺手,便是管剖不管縫
一零九、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一零、艦者無情!石像魔
一一一、一千五百萬念力值
一一二、麒麟妹妹
一一三、人族猴子?惡毒心腸
一一四、這什麼情況?
一一五、原來如此!
一一六、所向披糜!
一一七、靈寵易主,各有所得
一一八、麒麟魔的氣派,弒神之威!
一一九、我也想要弒神炮![求首訂!]
一二零、得手![求月票!]
一二一、蠻荒地域?[三更求月票!]
一二二、英雄末路!
一二三、請叫我李察
一二四、王者之風[三更求月票!]
一二五、神話級的情聖!小母獅子
一二六、苦難的歷史,少女的強襲
一二七、雖然是被逆推,但好歹也算脫團了
一二八、梟雄范兒!感召成功?
一二九、神馬龍駒,踏雲逐電
一三零、我是傳奇![三更求月票]
一三一、我是要成為純陽真仙的少女
一三二、萬古奇葩,太陽精金
一三三、戰艦進化,大神遺屍
一三四、弱點嗎?沒有弱點!
一三五、全員提升!小神巔峰!
一三六、永不知足!永不停步!{三更求月票}
一三七、猛男計,戰爭集結令
一三八、凶性勃發!獸血沸騰!
一三九、我,是神![三更求月票!]
一四零、還是要應征參戰?
一四一、一人成軍,遷城之議
一四二、李丁的承諾
一四三、烈焰焚城,路在前方
一四四、世間安得雙全法
一四五、麒麟靈火,元琪小妹[求訂閱]
一四六、時髦仙劍,以身相許![二合一加長章]
一四七、新的征程,大雷暴![求訂閱!]
一四八、奇異種族,羽蛇少女
一四九、胸有驚雷殺機,面如平湖含蓄
一五零、還不納頭便拜![求訂閱!]
一五一、將計就計,感召荒獸
一五二、暗算![求訂閱!]
一五三、荒獸來襲,騰蛇真靈
一五四、吞殺真靈,融合荒獸![求訂閱!]
一五五、扮豬吞神蛇
一五六、死敵!摧花!
一五七、玄靈玉液,起死回生![求訂閱!]
一五八、大艦變,超必殺!
一五九、喜當爹,分神級艦師
一六零、截殺精銳
一六一、法寶胚胎
一六二、小禁招,神王城![求訂閱]
一六三、結界之秘,人族奸細
一六四、正綠旗鐵帽子王
一六五、一尊大神!
一六六、背了好大一隻黑鍋
一六七、戰爭之疑,人族俘虜
一六八、大神之怒,地獄咆哮
一六九、俘虜們,亡命徒![求訂閱啊!]
一七零、大神對掐,小公主的意中人
一七一、無關曖昧,烈士情懷
一七二、感情騙子
一七三、不單騙感情,還吃上了軟飯
一七四、敗露!
一七五、小公主必死?裝到突破天際!
一七六、心臟麻痹,順勢一推
一七七、男人的擔當,娶你!
一七八、念頭通達,又悟出許多道理
一七九、這貨不是肥婆,是無敵美少女
一八零、強者如雲,基因鎖嗎?
一八一、又掐起來了!種百合嗎?
一八二、神王任務
一八三、美男計立功了!
一八四、果睡有益身體健康
一八五、勸降成功?
一八六、無間道,分遺產
一八七、正宗尾行!
一八八、猛女對撼!拳拳爆衫!
一八九、豬頭的魅力
一九零、豬頭的真面目!神探迦羅琰!
一九一、居然敢騎到我小弟頭上!
一九二、嘆息之牆,人族內奸
一九三、高級人奸!守護之靈
一九四、戰技威懾,瘋血沸騰
一九五、三大神技,抵達中州
一九六、越國,鐵蜘蛛
一九七、除惡化屍
一九八、夜摩雄的異動,殺子之仇
一九九、前仆後繼?
二百、陰神,抵達任務地
二零一、詭怪殺機
二零二、失蹤陰影,迷宮關卡
二零三、斗戰勝鬼
二零四、能者無所不能,飛天魔蜥
二零五、大沙漠,大怪獸
二零六、群居荒獸,禁空異能
二零七、荒獸包圍
㈢ 從鄭州龍湖百合花園到新鄭富田新龍灣有限行的路嗎
明天就不限行了,直接上北三環再上東三環,再上南三環中州大道。
㈣ 本溪組古植物特徵——最早期中州華夏植物群
圖4.28 古封印木(未定種)Archaeosigillaria sp.(據王德有等,1987)
4.3.3.1 本溪組古植物
關於本溪組,筆者認為,作為岩石地層單位,本溪組應予保留,因為不僅地質工作者已經長期使用,而且該組岩性特徵鮮明,是鋁土礦的找礦標志層,同時該組中另有(黃、褐)鐵礦。其岩性為寒武系、奧陶系侵蝕面之上的褐、黃、赤鐵礦和鋁土質(粘土質)岩層,局部地區夾灰岩和煤層(線)。其上界與太原組以出現厚層灰岩相區分。本溪組為一個從晚石炭世中晚期達拉期(本溪期)至早二疊世早期紫松期(太原期早期)穿時的岩石地層單位。廣泛分布於河南省。
席運宏等(1987)在進行河南鋁土礦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在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系統採集了本溪組中的古植物化石,並與吳秀元一起進行了研究,共計15個屬,29個種,11個未定種,分述如下:
石松類:Lepidodendron huixianense,L.aolungpylukense,L.ophiurus,L.cf.canobianum,L.minutum,L.sp.1,Lepi-dostrobus sp.1,L.sp.2,,L.hastatum,L.aff.triangulare,L.sp.,Archaeosigillaria sp.(圖4.28),A.sp.,Stigmaria ficoides。
櫛蕨類:Mesocalamites sp.,Palaeostachya sp.,Spheno-phyllumtenerrimum。
瓢葉類:Conchophyllum parvifolium,C.? sp.,Tingiasp.,T.? sp.。
真蕨和種子蕨類:Paripteris gigantea,P.pseudogigantea,P.cf.otozamioides,P.cf.kaipingiana,Linopteris neuropteroides,L.brongiatii,L.sp.,Pecopteris aspera,Samaropteris gubtier,Sphenopteridium? sp.,Alloiopteris? sp.。
肖素珍(1988)在博愛本溪組中鑒定有Neuropteridium gigantean,N.sp.,Lepidostrobophyllumhastatum,L.ovatifoli-um,Cathaysiodendronboaiense。
閻國順等(1988)在汝陽鑒定有古植物:L.szeianumLee;L.oculus-felis;L.polygandle,L.cf.qhiutus,L.ruyangense(圖4.29),Taeniopteris nystroemii,T.sp.,Tingia carbonica T.hamaguchii為早期中州華夏植物群的分子。
圖4.29 汝陽鱗木Lepidodendron ruyangense Xi et Yan(據王德有等,1987)
楊景堯等(1991)記載本溪組中有如下植物化石:Lepidodendron? szeianum(鞏義瑤嶺);Lepi-dodendron tripunctatum,L.oculus-felis,L.posthumii,Cathaysiodendron cf.nanpiaoense,C.incertum,Lepi-dodendron sp.(登封大冶董家溝,王仁農等,1985);Linopteris neuropteroides(豫東永城);Linopterisbrongniartii(豫北焦作龍洞、恩村);? 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Sphenophyllum laterale,S.spp.,Cal-amites sp.,Pecopteris cyathea,P.sp.,Alethopteris huiana,Callipteridium tachingshanensis,Cordaites principalis(Germ),? Palaeostacya rbbta(在澠池坻塢鋁土岩中);另外,在陝縣觀音堂,本溪組靠頂部:Sphenophyllum sp.,S.nystroemii,S.tenuis,Neuropteris sp.Cordaites schenkii,Acanthocarpus sp.;陝縣觀音堂太原組灰岩之下相距5.8m的泥岩中:Sphenophyllum laterale Sze,S.emarginatum,S.sp.,Bowmanites spp.,Calamites sp.,Annularia pseudostellata,Pecopteris sp.(P.cyatea)。
本溪組內古植物共計約25個屬70個種。
4.3.3.2 植物群性質
在豫北分區的本溪組中鱗木植物有L.huixianense,L.aolungpulukense,L.ophiurus等小葉座、縱列紡錘形的類型,同時在本溪組還發現了L.posthumii,L.oculus-felis(博愛、登封、鞏義)和華夏木Cathaysiodendron的存在(肖素珍,1988;王仁農,1985),這些種均被視為華夏植物群的重要代表分子;上述的這些鱗木類,已顯示了華夏植物群鱗木類植物的共同特徵。由於東方型鱗木和華夏木所顯示的形態特徵,是華夏植物群鱗木類所共有的特點,是真正的華夏植物群與東亞以外同期類似植物群之間最突出的不同點。
同時本溪組中還有Tingia和Conchophyllum parvifolium,也都是華夏植物群的特有分子和指示性分子。
另外Archaeosigillaria sp.發現於泌陽常坪,是一種世界上經常出現於泥盆紀或早石炭世的古封印木標本,它在中石炭世的出現,世界上也還是第一次。該屬現有一種(Archaeosigillaria serotina Gothan)發現於德國薩克森州的斯蒂芬期(吳秀元,1988)。
豫北小區植物組合以齒葉Tingia-貝葉Conchophyllum parvifolium-輝縣鱗木Lepidodendron huix-ianense為代表。中州華夏植物群最早期的面貌已經形成。產於豫北地區的本溪組的鱗木類L.aolungpylukense(王德有等,1987),和楊山、山陽地區早石炭世的種一致,L.ophiurus,L.sp.與楊山地區的L.shanyangense相似,反映了與中州華夏植物群雛期關系密切。
分布在豫中小區的本溪組中的古植物面貌已有所不同,在本溪組中有較多的東方型鱗木和代表性古植物發現,已呈現中州華夏植物群早期組合的特徵。
大約從本溪期(達拉期,維斯發期)開始,位於中條古陸和伏牛古陸大喇叭形向東開口的中州華夏植物群的范圍內,處於一個極淺的陸表海和濱海環境中,由於基底凸凹不平、高低不一的古地貌,使得同時發育著潟湖、泥炭沼澤和三角洲;斯蒂芬期(Stephanian)始中國華南大部地區為海水所覆蓋,華北出現太原期的厚層石灰岩,可以推測當時的華南海通過大別山向西與秦嶺大別海及華北的陸表海是相通的。中州華夏植物群的發展是由秦嶺造山帶形成過程中的板塊動力作用控制影響和改造的。這種大濱海三角洲(華夏植物群華北區范圍)環境一直持續到平頂山砂岩形成乃至孫家溝期,仍有海相(層)沉積。
分布於豫南小區固始縣胡油坊一帶與本溪組同層位的岩石地層稱為胡油坊組和楊小庄組,系一套碎屑岩系變質為板岩的泥質岩類與砂、礫岩互層,夾薄層灰岩透鏡體。厚1200~1538m。其中產植物化石計10個屬12個種(河南省地質礦產局,1989):主要是Calamites sp.,Mesocalamites sp.,Neu-ropteris gigantean,N.kaipingiana等,(Neuropteris擬為Paripteris)。這套地層向西和楊山組一起共同出現在信陽涼亭一帶,只是由於變質使得面貌不易辨認,更向北經確山似乎和北部覆蓋於新生界之下的石炭系—二疊系是連在一起的。
胡油房組、楊小庄組之下伏為道人沖組(廟沖組)含有豐富的海相雙殼類、介形蟲、 、腹足類、腕足類、海百合莖等海相化石(王德有,1982),地質時代是晚石炭世早期(納繆爾B期、C期)。楊小庄組、胡油房組的地質時代擬應歸入本溪期(維斯發期,達拉期),其古植物群面貌同屬於中州華夏植物群最早期。
㈤ 公交查詢鄭州農業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到綠城百合坐幾路車
河南省鄭州金水區
農業路中州大道
步行到 農業路中州大道站專
大約 2 分鍾 (150 米)
農業路中州大道站
65路 公交屬 開往:民航花園公交站
(4 分鍾, 2 站)
農業東路金匯橋站
步行到 農業東路附近, 金水區, 鄭州市, 河南省
大約 1 分鍾 (98 米)
綠城百合花園(一期)北大門
農業東路附近
金水區, 鄭州市, 河南省
㈥ 正商中州城百合園辦房產證去哪個房管所辦理
在當地打114查詢具體位置。
新房房產證辦理流程:
一、提供所需材料
二、進行產權登記
三、契稅稅率及繳款書的辦理
1.提供戶主身份證復印件。
2.提供銷售發 票復印件(帶原件校驗)。
3.提供銷售合同及最終補充合同復印件(帶原件校驗)。
4.若開發公司代為辦理,則派遣員工時應出具公司蓋章的證明書。
四、注意事項:保證合同﹑發 票﹑測繪報告等各個憑證資料的內容一致性, 認真核對,確保措辭﹑各項數據﹑日期等一致無誤。
房產證辦理所需材料:
1. 房屋購銷合同原件及補充合同原件。
2.商品房銷售統一發 票原件。
3.房屋的外業測繪調查表及分層分戶平面圖原件。
(若房屋測繪報告為舊格式的,則還需出具竣工驗收單及填寫房地產登記申請書,新格式只需提供房屋的外業測繪調查表及分層分戶平面圖原件即可。)
4.完稅憑證(契稅繳款書)。
5.⑴購房人已婚 ①雙方身份證復印件(原則上需校驗原件)。
②婚姻證明復印件(帶原件校驗)
③雙方任何一方不能到場辦理,則需提供私章,若委託第三方代辦則需同時提供夫妻雙方私章
⑵購房人單身(必須本人到場,不可代辦)。
①身份證復印件(帶原件校驗)
②戶口簿或戶籍證明復印件(帶原件校驗)
③單身聲明具結書 購房者在本地則到民政局辦理
購房者在異地則到公證處辦理
購房者在國外則到大使館辦理
⑶購房人為單位 ①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校驗原件),無法提交原件校驗,則需提交工商出具的彩印副本。
㈦ 豫菜都有哪些代表菜
中州風味,指河南省地方風味,簡稱豫菜,因其地理位置,正在中央,影響所及,遍及東西南北,是我國著名的地方菜系之一。河南菜,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根據仰韶、後岡(安陽縣)新鄭等地出土文物的考證,早在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此居住,並有了相當發展的文化。夏商兩代,雖不斷遷徙,但其都城多在河南境內。
《左傳·昭公四年》:「夏啟有鈞台之享。」杜預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台陂,蓋啟享諸候於此。」
這是我國最早的宴會。商朝開國相伊尹,出生於「伊水之濱」(今伊川嵩縣之間)。「耕於有莘之野」(今開封辜口村),擅割烹,「善均五味」,被後人推崇為烹調始祖。洛陽自東周到五代有九個朝代建都,開封自戰國到金朝有七個朝代建都。
我國七大古都,河南省占居其三。周朝建都洛陽之後,飲食制度已初步建立。
《周禮·天官累宰》記載有「膳夫、庖人、內饔、外饔、亨人、獵人、食醫」等職官,負責國王、王後的膳饈、食療及祭祀。北宋時的國都汴梁(今開封),已擁有上百家著名飲食店和餐館。
南宋詩人劉子翚曾作詩詠道:「梁園歌舞足風流,美酒如刀割斷愁。記得承平多樂事,夜深燈火上樊樓。」樊樓是北宋時東京市場上有名的北食店之一。
正如《東京夢華錄》所形容的那樣:汴梁城是「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在近代烹飪藝術流派中,豫菜仍以自己的色香味形,影響及於華北、西北和江南地區。
河南省位於黃河中下游,地處中原,境內有四山四水:東北太行山,西部伏牛山,南部桐柏山,東南大別山。
伏牛南麓,桐柏以西,大小河流匯入漢水,南陽盆地十餘縣屬江漢流域;中北部為黃河流域;黃河以北,太行以東,淇、湯、洹等水入衛河匯海河內津沽入海,豫北十餘縣屬海河流域;中東部廣大地區屬淮河流域。
全省平原與山區各半,淮南地區雨量充沛,氣溫較高,物候與南方類似,黃河以北則全屬北方景況。
我國南北方的穀物、蔬菜、禽畜、干鮮果等,河南均有出產,可謂兼南顧北,得天獨厚。山區盛產木耳,銀耳、猴頭、羊素肚,拳菜等。入饌花卉有牡丹、芍葯、葛花、桂花、玫瑰、夏荷等。
葯物入饌有懷慶山葯、林縣黨參、商城茯苓、新縣白果、伏牛百合等。青菜品種有封丘貢芹,焦作香椿,汴梁韭黃,滑縣茼蒿等。
調味品有南陽老薑、密縣大蒜、永城辣椒、林縣花椒、輝縣大蔥、駐馬店麻油、商丘麻醬、彭德陳醋。有聞名全國的寬背淇鯽、衛源白鱔、淮陽元魚、羅山黃鱔,黃河鯉魚馳譽中外,固始三黃雞聞名遐邇,上述各種物產,構成了豫菜一套完整的主料、配料和調料。為豫菜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
豫菜,它包括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庵菜和民間菜。總的特點是:鮮香清淡,四季分明,形色典雅,質味適中,可以說與中國菜的南昧、北味有所區別,而又兼其所氏。
著名的菜餚品種有:洛陽燕菜、開封糖醋軟熘鯉魚焙面、套四寶,衛源清蒸白鱔、司馬懷府雞、鄭州二鮮鐵鍋蛋、信陽桂花皮絲等
㈧ 綠城百合公寓風荷苑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鄭州綠城百合公寓風荷苑
城市:鄭州
樓盤位置:金水-CBD-地德街5-16
開發商:河南中州綠城置業投資有限公司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0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30%,共0棟樓,停車位暫無數據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㈨ 正商中州城百合園11號樓的一層水費在哪裡交
㈩ 中國凌源」百合花香雅士抒懷散文
四大名樓中國四大名樓是指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蓬萊閣。另一說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鸛雀樓[編輯本段]1.中國四大名樓: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樓磯頭,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不絕於世,可考證的就達30餘次之多。黃鶴樓最後的一次被毀是清末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漢陽門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風大火猛,殃及城樓,很快將這千古名樓化為灰燼,僅存數千斤寶蓋銅樓鼎一架。黃鶴樓重建黃鶴樓的問題,早在建國初期決定興建長江大橋時就已提出來了。經過幾十年的反復研究准備,終於1981年7月黃鶴樓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1984年底建成,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的時間恰好是整整100年,重建的黃鶴樓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正對武昌舊城區司門口,處於穿過長江大橋的京廣鐵路和分路引橋之間的三角形地帶內。新樓5層,高51.4米,鋼筋混凝士仿古結構。雖較黃鶴樓故址離江遠了些,但因山高樓聳,氣勢雄偉,視野開闊,黃鶴樓大觀空前,無與倫比。名樓多傳說,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據《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知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曲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以上當然是神話傳說。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首先還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但後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宴客、會友、吟詩、賞景的游覽勝地。歷代的名人如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夏竦、陸游等都曾先後到這里游覽,吟詩、作賦。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到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崔顥提詩,李白擱筆,從此名氣大盛。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古黃鶴樓「凡三層,計高9丈2尺,加銅頂7尺,共成九九之數。」新樓要雄偉多了,加了層5米高的葫蘆形寶頂,樓共五層,高50.4米,比古樓高出將近20米。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古樓底層「各寬15米」,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30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現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24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10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白雲黃鶴」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製品。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了黃鶴樓和武昌城相建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綉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為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辟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築。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修復。黃鶴樓將成為位於我國心臟地帶的中心城市武漢的一個標志。[編輯本段]2.中國四大名樓:岳陽樓岳陽樓岳陽樓為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陽,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湖南省北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名冠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岳陽樓就坐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門城頭。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鍾於岳陽一樓。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的岳陽樓,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滕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岳陽市西門城牆上,西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水光樓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岳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岳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文學家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副《岳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復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登岳陽樓》,筆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岳陽樓久經滄桑,屢毀屢修。現在看到的岳陽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個樓的建築,可用八個字來概括:四柱、三層、飛檐、純木。岳陽樓主樓高3層,高達15米,中間以4根大楠木撐起,再以12根柱作內圍,周圍繞以30根木柱,結為整體、整個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沒有用一道巨梁。 12個飛檐,檐牙高啄(似鳥嘴在高空啄食)。屋頂為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名叫盔頂。盔頂下的如意斗拱,狀如蜂窩玲瓏剔透。古籍里載述,岳陽樓「純木結構,盔式樓頂」這種古老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再說民間故事。緣於歷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陽樓修建(而且屢毀屢修)工藝精巧,而且歷代人文薈萃,因此,岳陽和洞庭湖畔流傳著許多關於岳陽樓的傳說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價值。其中關於修建岳陽樓的就分別有魯班,呂洞賓、張果老等名匠、仙人;關於講述岳陽樓淵源的,則有《魯肅閱兵台》、《岳陽樓三個字》等;關於岳陽樓雕屏的,又有《張照題屏》、《真假雕屏》;關於岳陽樓風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此外還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陽樓附近有關風物的傳說故事也算進去的話,那麼,就還有《梅溪橋》、《金鵲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見岳陽樓及有關的傳說故事何其多也、展現的風采又是怎樣的豐美綺麗。[編輯本段]3.中國四大名樓:滕王閣滕王閣滕王閣巍然聳立於贛江之濱,是一座聲貫古今,譽播海內外的千古名閣,素有「西江第一樓」之稱。滕王閣因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李元纓,唐高祖李淵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貞觀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為滕王,後遷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別無建樹。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於城西贛江之濱建起一座樓台為別居,此樓便是「滕王閣」。滕王閣自古它就與黃鶴樓、岳陽樓和蓬萊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命諸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滕王閣建立1300多年來,歷經興廢28次,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巡撫都御使韓雍重修,其規模為: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1926年軍閥混戰時,被北洋軍閥鄧如琢部縱火燒毀。建國後,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閣。如今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九層,高57.5 米,佔地達47000平方米,明三層暗七層,加上兩層底座一共九層,琉璃綠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閣,朱漆廊柱,古樸高雅,蔚為壯觀。主閣南北兩側配以「壓江」、「挹翠」二亭,與主閣相接。主閣之外,還有庭園、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築,無論其高度,還是面積,均遠勝於歷代四閣,同時也大超過了現在的黃鶴樓和岳陽樓,仍然居於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如今,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築更巍峨雄壯,充分表現「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氣勢;內有多間仿古建築的廳堂,用作古樂、歌舞、戲曲的表演廳或展覽館等。登樓眺望,南昌景緻盡收眼底。滕王閣之所以享有巨大名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閣序》。傳說當時詩人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趕上閻都督重修滕王閣後,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場一氣寫下這篇令在座賓客贊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王勃作序後,又有王仲舒作記,王緒作賦,歷史上稱為「三王文章」。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滕王閣,高聳於南昌城西,贛江之濱。步入新閣,彷彿置身於一座以滕王閣為主題的藝術殿堂。在第一層正廳有一表現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說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第二層正廳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筆重彩丙衡壁畫《人傑圖》,繪有自秦至明的80位領風騷的江西歷代名人。這與第四層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堪稱雙璧,令人嘆觀止。第五層是憑欄騁最佳處。進入廳堂,迎面是蘇東坡手書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亦都與閣有關。《滕王閣序》中最著名的兩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已作為主閣正門的巨聯。暮秋之後,鄱陽湖區將有成千上萬只候鳥飛臨,那將構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圖,成為滕王閣的一大勝景。[編輯本段]4.中國四大名樓:蓬萊閣蓬萊閣蓬萊閣位於煙台市西(一小時車程),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稱,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全國四大名樓。據文獻記載,唐代這里便建過龍王宮和彌陀寺;宋朝時的1061年,由郡守朱處約建蓬萊閣供人游覽;明萬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巡撫李戴在蓬萊閣附近操辦增建了一批建築物;1819年,情知府志楊豐昌和總兵劉清和又主持擴建,才使蓬萊閣具有了現在的規模。傳說漢武帝多次駕臨山東半島,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尋求「蓬萊仙境」,後人就把這座丹崖山喚作蓬萊。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邊,臨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絕壁,山岩紋理是暗紅色,故有此名。蓬萊閣建於山頂。遠遠望去,樓亭殿閣掩映在綠樹叢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話中的仙宮。蓬萊閣下方有結構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橋,那是神話中八仙過海的地方;東側有上清宮、呂祖殿、普照樓和觀瀾亭等;西廂為避風亭、天後宮(俗稱娘娘殿)、戲樓和龍王宮。這些樓閣高低錯落有致,與蓬萊閣渾然一體,統稱「蓬萊閣」。「蓬萊閣」是佔地3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8960平方米的龐大古建築群(共有100多間),樓亭殿閣分布得宜,建築園林交相輝映,各因地勢,協調壯觀,山丹海碧,清風宜人,遂成為名揚四海的游覽名區。1982年國務院公布水城及蓬萊閣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萊閣每個建築單體由多種風格的樓亭殿閣所簇擁,猶如眾星拱月。閣內布局奇巧,渾然成體;層層迭迭,錯落有致。各亭殿內楹聯碑文琳琅滿目。蓬萊閣主閣是一座雙層木結構建築,丹窗朱戶,飛檐列瓦,雕梁畫棟,古樸壯觀。登上主閣,憑欄四顧,輕紗般的雲霧纏繞閣下,亭樓殿閣在掩映中時映時現,使人超凡出世之感油然而生。建於明代的水城 蓬萊閣游覽區還包括「水城」在內。蓬萊水城又名備倭城,在丹崖山下,沿著丹崖絕壁向南築起,周圍約3華里,中間是一個人工湖。水城的南門與陸路相通,北門叫水門,是出海口。水門設有巨大的閘門,平時閘門高懸,大小航船進出無阻;有事則放下閘門,切斷海上通道。水門外東西兩側,各有炮台一座,互為犄角,控制著附近海面。水城初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後經多次整修擴建,形成了一個完整嚴密的海上防禦體系。明代明將戚繼光曾在這里訓練水軍,指揮沿海的抗倭斗爭,肅清了倭患。兩艘古代戰船停於城內,接待遊人在水城中航行,飽覽水城雄姿。[編輯本段]5.中國四大名樓:鸛雀樓鸛雀樓建於北周,廢毀於元初。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於1997年12月0日,鸛雀樓復建工程破土動工。鸛雀樓景區佔地總面積1470畝,樓院佔地108畝,主樓建築面積為8362平方米,樓體為仿唐形制,總高73.9米,共七層。鸛雀樓景區位於秦、晉、豫三省交匯的黃河金三角經濟協作區域的中心,是一個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娛樂餐飲服務一體化的景區。整個景區分為三大區 。北區以鸛雀樓為中心,形成黃河文化游覽區。遊客自北進入景區,功能以參觀、購物為主。分為鸛雀樓區、仿古商業步行街。中區以水上公園為中心,形成娛樂、游覽區。功能以垂釣、劃船、康樂為主。分為水上游覽區、垂釣區。南區以北方風俗民居為中心,形成休閑、度假區。功能以住宿、餐飲、休閑度假為主。分為度假村區和植物園區。鸛雀樓,位於秦、晉、豫三省交匯的「黃河金三角」區域——山西省永濟市。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蒲州府志》記載:「(鸛雀樓)舊在郡城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樓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將軍宇文護(鮮卑族)鎮河外之地,築為層樓。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加之區位優越,風景秀麗,歷代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多來登樓觀瞻、放歌抒懷,並留下許多居高臨下,雄觀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詩人王之渙登樓時有感而發寫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首催人奮發向上,激勵民族振興的千古絕唱,早已膾炙人口。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道:「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渙、暢當三首能壯其觀」。如李益的《登鸛雀樓》:「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煙並起思鄉望,遠目非眷亦自傷。」詩人由山河壯麗的景觀聯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悵。又如暢當的《題鸛雀樓》:「迥臨飛鳥上,河流入斷山。天勢圍平野,高出塵世間」。此詩可以說是描寫鸛雀樓風光的上乘之作。馬戴、司馬札、吳融等鋒頭極盛的詩人都留下了不少的佳句。但留傳至今,婦孺皆知的詩冠,當屬太原才子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均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令人襟懷豪放。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平易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這首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一開口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因此,千百年來這首詩不僅激勵著中華民族奮發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學真理。清代詩評家認為:「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鸛雀樓高台重檐,黑瓦朱楹,不僅占河山之勝,而且據柳林之秀,早在唐宋時期就被譽為中州大地的登高勝地,名播遐邇。鸛雀樓立晉望秦,它獨立於中州,前瞻中條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氣度關而西入,黃河觸華而東匯,龍踞虎視,下臨八州,宏偉壯闊的山川景象,吸引了無數歷代名流,登臨作賦。擁山河之勝的蒲州名樓,幾乎成了當時大詩人們賽詩的舞台。鸛雀樓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黃河在此折返大海。永濟古稱蒲坂,夏、商、周以前,堯和舜帝都在這里建都。這里的文明史源遠流長,距鸛雀樓20公里的西侯度古人類文化遺址,展示了18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開始用火,並且使用打制石器。傳說華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媧、黃帝,都在這一帶留下了斧辟刀鑿的歷史痕跡。「華夏」一詞的「夏」指的是歷史大夏民族,它的繁榮正是以堯舜禹為象徵的,活動的核心就在河東一帶。而據《太炎文錄》說,「華」指的是華山一帶,就是黃河西岸這塊地方。西為華,東為夏,鸛雀樓正好坐落在華夏歷史坐標的中點上。這一巧合使鸛雀樓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想一想,鸛雀樓所演繹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不能不為之贊嘆。詩因樓作,樓因詩名。滕王閣因王勃而出名,岳陽樓因范仲淹而不朽,黃鶴樓因崔顥、李白而名揚天下,鸛雀樓也因王之渙而名留千古。[編輯本段]6.關於四大名樓的名詩-----------岳陽樓-----------1.南登岳陽樓,北眺長安道。--《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唐. 曹鄴2.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登岳陽樓》唐. 杜甫3.拂拭倚天劍,西登岳陽樓。--《留別賈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滕王閣-----------1.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滕王閣詩》唐. 王勃2.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重登滕王閣》唐. 李涉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閣依然枕碧流。--《滕王閣感懷》宋. 王安國-----------黃鶴樓-----------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2.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樓》唐. 崔顥3.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送康太守》唐. 王維-----------蓬萊閣-----------問蓬萊何處,風月依然,萬里江清。休說神仙事,便神仙縱有,即是閑人。笑我幾番醒醉,石磴掃松陰。任狂客難招,采芳難贈,且自微吟。俯仰成陳跡,嘆百年誰在,闌檻孤憑。海日生殘夜,看卧龍和夢,飛入秋冥。還聽水聲東去,山冷不生雲。正目極空寒,蕭蕭漢柏愁茂陵。--《憶舊游.登蓬萊閣》宋. 張炎-----------鸛雀樓-----------1.鸛鵲樓頭日暖,蓬萊殿里花香。--《開元樂/三台》宋. 沈括2.鸛鵲樓邊初到,未花殘鶯老。--《一落索》宋. 晁端禮3.一尊易致蒲萄酒,萬里難逢鸛鵲樓。--《雜感》宋. 陸游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唐.王之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