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翠影

丁香翠影

發布時間: 2025-05-24 01:27:34

① 袖子散發著香甜的丁香花,我們會贏出怎樣的詩句

雲霞片片著華裳,浸透和風漫野香。

貌不驚人心秀隱,嫣然悅眾外慈彰。

天庭雅卉妝凡境,人世芳潔點紫堂。

幽怨清愁猶自勉,純真素典遜謙揚。

(第二首)

嬌嬌玉貌纖纖體,楚楚仙衣淡淡妝。

不入深宮棲聖殿,偏居小院守閨房。

痴心難泯紅塵愛,靈性常存濁世揚。

韻里藏情懷錦綉,夢中含笑綻芬芳。

(第三首)

紅雨驚風入野窪,茜裙夜露濕殘紗。

春衫幾點痴情淚,玉樹千枝絕俗花。

雙璧水天浮舊夢,一痕洲渚泛孤槎。

江鄉無奈芳魂遠,徒有清姿映落霞。

(第四首)

四月丁香似火紅,向天爽朗笑春風。

嬌姿裊娜添詩韻,雅態娉婷獻赤情。

朵朵花心含悅色,張張笑臉露欣容。

(第五首)

紫氣東來素客香,百結多彩自芬芳。

曼妙多姿清秀綻,迎風情客舞悠揚。

(第六首)

千嬌百媚纖纖體,朵朵清香碧玉妝。

未入華宮棲聖殿,偏臨村野守閨房。

芳心不棄佳人愛,靈性常存秀韻揚。

嫵媚含情吟翠影,仙姿映月綻雲裳。

(第七首)

丁卯迎春東風揚,香苑絢麗賞群芳

花兒朵朵競爭艷,好景誘來蜂蝶忙

(第八首)

虯條鐵骨掩庭廊,春雨三巡著麗裝。

曉露不流憐俏影,晨風頻顧眷奇香。

雲霞疊疊東城落,馥蕊枝枝陋案妝。

多有女兒尋五瓣,只因緣分此間藏。

② 關於丁香的詩名言名句

關於丁香的詩句名句匯總如下

1、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南唐中主·李璟《浣溪沙》

2、青雲自有黑龍子,潘妃莫結丁香花。()——唐·溫庭筠《蔣侯神歌》

3、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商隱《代贈》

4、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李清照《攤破浣溪沙》

5、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毛文錫·《更漏子》

6、蘇小西陵踏月回,香車白馬引郎來。當年剩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明·許邦才《丁香花》

7、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雲深。若無少女花應老,為有姮娥月易沈。竹葉豈能消積恨,丁香空解結同心。湘江水闊蒼梧遠,何處相思弄舜琴。——唐·韋庄《悼亡姬》

8、獨坐空山思五陵,丁香花發又逢春。燈前欲共平生話,月落松窗夢故人。——明·岳岱《山中寄張子言》

9、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李珣《河傳》

10、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宋·李清照《浣溪沙》

③ 我家有個雙胞胎是女孩大家幫我取個好聽的名字

蘭蘭 芳芳

④ 春天戒台寺

北京西山戒台寺,不僅以「天下第一壇」著稱,還以古松稱奇,以丁香聞名京城。

走近戒台寺,一攏丁香從紅色院牆上探出身子。

戒台寺,始建於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是當時以戒行見稱的智周禪師隱跡之地。遼咸雍五年(1069年),法均大師在寺內創建菩薩戒壇。明宣德年間,對寺廟進行重修,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台寺。

寺廟建築,坐西朝東,是我國北方目前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

山門殿,面闊三間,單檐廡殿頂,灰筒瓦覆頂,門額上掛「山門殿」斗子金匾,四角掛有風鈴。門前這對石獅子,是清代高僧實山上人還在當石匠時鑿刻的,作者在《游記千靈山》里介紹過這個故事,千靈山以前是戒台寺僧人的隱修之所。

山門殿 前,有康熙撰文的 「萬壽寺戒壇碑記」石碑。

還有古槐一棵,為法均大師所植。法均大師,於遼咸雍五年(1069年)冬奉詔佐綠金台松務,他在寺內創建菩薩戒壇,廣度四眾,為戒台寺「開壇演戒」第一人。

山門殿,前後貫通,中間為通洞。殿內兩側各立一尊護法神塑像,一為密執金剛,一為那羅延金剛。

穿堂而過後,回頭看山門外的剪影,這就叫一步一景,捨不得的風景。

第二進院內,天王殿,面闊三間,單檐廡殿式,頂覆綠色琉璃瓦,門額懸掛「天王殿」斗子金匾。

天王殿前一側為鍾樓,創建於明景泰年間(1447年),歇山頂樓閣式雙層檐。一株丁香斜倚在旁。

天王殿前一側為鼓樓,創建時間和規制與鍾樓一樣,漢白玉雕龍旗桿與兩樓相襯托。一株迎春斜倚鼓樓,春天的戒台寺里的花最美,古建築似乎成了陪襯。

院內對稱古松兩棵,曰「龍松」和「鳳松」,樹齡500-600百年。龍松,敦實雄壯,遍布虯結,皮似龍鱗,宛若蒼龍翹首,其樹干扭曲向南;鳳松,線條順暢,挺拔俏麗,扭頸向北;兩松形成龍鳳交頸的美麗造型。

院內有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敇賜萬壽禪寺碑」。碑文記述明朝司禮太監王振、阮簡等等人對戒台寺進行修建的情形,當時修了七年,落成之時,英宗皇帝賜名「萬壽禪寺」。

天王殿內正中供奉木質漆金彌勒佛坐像。

天王殿內兩側為泥質彩繪的四大天王立像。

天王殿後的壺門內有韋馱立像。

進入第三進院內,大雄寶殿坐落在近兩米高的月台上。朱自清形容是 空闊疏朗。

「蓮界香林」雕龍橫匾,為乾隆手書,楹聯為「禪心似鏡留明月,松韻如莫振舞風」。

大雄寶殿內供明代鑄造銅質三世佛,正中為釋迦牟尼佛,南側為阿彌陀佛,北側為葯師佛。

院內,南側為祖師殿,北側為伽藍殿。

院內有古白皮鬆一棵,參天蔽日。清詩人趙懷玉寫詩贊曰:潭柘以泉勝,戒台以松名。遙看積翠影,已覺聞濤聲。入門各相識,俯仰如相迎。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

從大雄寶殿外右側,望見一株古松矍立於院牆上,松下石碑有「卧龍松」三個楷體大字,據說是清恭親王奕䜣所書。

一株丁香默默地在殿後綻放。

噢,丁香!在古代,寺廟中種植花木,首選就是丁香。北京的寺廟中,以南城古剎法源寺和京西古剎戒台寺的丁香最為著名。戒台寺有丁香一千多株,其中二百年以上的古丁香二十多株。

踏階而上,花朵欲墜,香氣醉人。

登上台階,是千佛閣所在地。

千佛閣是戒台寺的藏經樓,原建築已毀掉了。現在眼前的千佛閣,是近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千佛閣內供毗盧遮那佛銅像,裡面磚牆鑲以琉璃壁飾,遍布閣龕,每龕內都供一尊佛像,共計1680尊,是名副其實的千佛閣。殿前左側石碑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撰文,右側石碑是恭親王奕䜣撰文。因為疫情原因,千佛閣不能進入,但是不要遺憾,因為著名的「戒台五松」就橫向布局在千佛閣前面。

戒台寺有五棵奇松,曰:九龍松、抱塔松、卧龍松、自在松、活動松。北京,以姿態奇絕和古老樹齡而著稱,具有」天下名松集北京「之美譽,其中戒台寺古松軍團應該占頭魁。

登上千佛閣前平台,台階右側是「卧龍松」(戒台五松),台階左側是「自在松」(戒台五松),兩松對稱而生。朱自清說:此地最宜低徊流連,不是匆匆一覽所可領徊。

往左行,是「活動松」(戒台五松),乾隆特別喜歡它,留詩曰:老乾稜稜挺百尺,緣何枝搖本身隨。咄哉誰為挈其領,牽動萬絲因一絲。

一般我會順道,穿過那個小門,沿台階往山上行。

先經過南宮院,再順著低矮的紅牆,走過上院和下院。

戒台寺的南宮院,原來是皇帝來寺里進香時的休息場所。上院和下院是僧舍。

紅色的山牆依山勢而建,寺內建築層層迭起。

千佛閣,三重檐樓閣式木結構建築,閣高30餘米,其殿頂是「大五脊廡殿式」,高峻宏偉,於群嵐疊翠之中。

無論轉到哪個角度,千佛閣都是正心。

戒台寺古時泉水豐富,共鑿水井72口,這是遺留下來的兩口水井之一。丁香伴古井,清泉留韻聲。

位於最高處的幽僻院落叫「九仙殿」,門聯曰:登高矚目開蓮界,下殿臨閣伴老君。

為啥佛教寺院會有道教的殿堂?寺廟碑記載由許多民間組織起來的「會」,如「地藏會」、「三元大悲會」、「大悲隨心經會」、「廣益米會」、「五顯財神聖會」等等,曾紛紛在寺內空地建一些小殿,如財神殿、娘娘殿、老爺殿、地藏殿等,使得這座佛寺中出現一些非佛教之殿。

從九仙殿繞下來,即是觀音殿。聯曰:座中眺梵海,松下生白雲。

觀音殿內供奉著一尊陶制漆金的白衣觀音大士立像,其左手托凈瓶,右手持柳枝,立於蓮台之上,下為海水涌潮。觀音左側是龍女,右側是童子,二人雙手合十,朝觀音膜拜。

千佛閣、觀音殿、九仙殿,從低到高依次在一條軸線上。

從觀音閣下來到千佛閣後側,一個個小獅子立在欄桿上。

小獅子與千佛閣都是2015年同時期新塑的,幾年時光,它們像沾了佛門仙氣似的,充滿佛性。

這個石獅子比較威武些,壓制著西北戧脊上的仙人走獸。

騎鳳仙人在前,緊跟著龍、鳳、獅三個走獸,感覺很悠閑。

從千佛閣的西北角下行,迎春花護著一道石碑,這是建於金天德四年(1152年)的碑,稱為金碑,記述戒台寺第三任主持傳戒大師的生平。

從金碑前過去,是「真武殿」,自然與九仙殿同。真武殿建於明朝,朱棣奪皇權後,稱有真武大帝相助,於是在北京地區廣興道殿,以示感恩。

下行,丁香粉白如雲,香氣襲人。

進入牡丹院,迎面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大影壁,塑像是恭親王奕䜣。奕䜣 從光緒十年( 1884年)開始,到這里「養疾避難」,在這個院子居住長達十年,他在院內廣種牡丹花。原來這里叫北宮院,現俗稱「牡丹院」。

牡丹院是個二進院,兩院之間以木質垂花門相連,門額上掛有奕䜣所題「慧聚堂」的匾額。後院三面的房屋皆有迴廊相連,雕梁畫棟。院子四角,用太湖石和花木建成的花壇各自成景。民國時期,文人豪客時有居住於此,修身養性,調 養生 息,比如梅蘭芳、譚鑫培常在牡丹院內談戲,在戒台寺參佛。

從牡丹院出來,往北行,寺院是坐西朝東,方位容易寫混,有一塊漢白玉石碑,上書「戒葷酒入山門」六個金字,昭示著眾人,馬上到戒壇,注意清規言行。

看見了巨松」九龍松「(戒台五松),氣勢磅礴,佇立樹下,移目上觀,但見古松枝幹真如騰龍。

旁有被玻璃罩保護起來的經幢式墓塔,八面石柱體,是元代高僧月泉長老的墓塔,月泉長老在戒台寺任過四年方丈。

經幢上檐雕有伎樂圖,樂伎手裡分別拿著笛、琵琶、琴、排簫等樂器,載歌載舞形象生動。

明王殿,原名優波離殿,供奉優波離尊者。優波離尊者,是佛陀弟子之中的持戒第一,德高望重、明辨是非、主持公道,每當有僧眾起諍事的時候,佛陀都是命優波離前往調解。清代後,改為明王殿,供奉彌勒佛和兩大金剛,如今擺放著戒台寺的珍貴文物——雕龍佛龕。

這尊木雕佛龕為明代遺物,周圍飾滿了各式龍紋與花飾,據說整個佛龕共雕了146條龍。

前面,一棵粗壯古松扭轉著「爬過」山牆,直向石欄桿下的古塔撲抱過去,兩條枝杈架在塔的兩側,如一條巨龍伸出前爪「護衛」著古塔。(民國田樹藩)有詩曰:更有新奇抱塔松,關心衣缽自斜傾。因何此寺多松怪,得道修成老樹精 。這棵松樹跟戒台大殿同時期,植於遼代,已過千年。在歷代寺僧的呵護下,對抱塔松(戒台五松)樹形進行了修整,使其枝桿盤曲橫生,保護古塔,早就今日奇觀。

從這里進入到戒壇院,原來明王殿是戒壇院的山門。

迎面就看到戒壇大殿,始建於遼咸雍五年(1069),距今近一千年。

漆金大匾上「選佛場」三個大字,是袁世凱手書。

殿內的橫枋上掛有乾隆手書的「樹精進幢」的匾額,橫枋內側掛有康熙手書「清戒」二字的匾額。殿內的天花板為金漆彩繪,殿頂正中部分是一個「斗八藻井」。藻井內縱深分為上圓下方兩個部分。井口內壁雕有許多小天閣,每閣內都雕有佛龕,龕內則供有金裝小佛,寶相庄嚴。藻井上層的圓形部分正中的穹頂上是一條木雕團龍,俯視下方。團龍四周的穹壁上還雕有八條「升龍」,合為「九龍護頂」。

在寺廟里拍照,如同在做賊,只能這樣了。

殿內,漢白玉方台為戒壇,壇上供奉釋迦牟尼坐像。

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是舉行授戒儀式時「三師七證」的座位。

戒台,用大青石砌築而成,平面呈正方形,通高3.25米,台分三層,下大上小,每層台均為須彌座造形,上下枋雕有流雲藩草,束腰處雕有佛龕,龕內均有一尊泥塑彩繪的戒神像,共計安放著戒神113尊,這是1980年整修戒台寺時重塑的,出自第四代「泥人張」 之手。

這些戒神,泥塑金身,神形各異,栩栩如生。這是迄今為止,北京地區絕無僅有的一組戒神塑像,難得的藝術珍品。

戒台寺,與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戒壇並稱中國三大戒壇,以戒台寺規模最大,可授佛門最高戒律——菩薩戒,被譽為「天下第一戒壇」。

從戒壇院出來,去探被古松抱著的古塔去。

兩座遼代磚塔,一座是法均大師的墓塔(北),七層密檐磚塔,塔剎是一朵蓮花,塔身下部也採用了蓮花的托座。另一座是法均大師衣缽塔(南),存有法均大師袈裟、食缽、度牒等物。

法均大師(1021—1075),從咸雍五年帶僧眾修慧聚寺,並新建戒壇一座,為戒台寺「開壇演戒」第一人。同年十二月,遼道宗召見法均,授其「崇祿大夫守司空,並傳戒大師之號」。法均圓寂後,朝廷和眾僧為其在後花園西側建立墓塔及衣缽塔,並立碑銘文,以頌法均大師無量功德。

園內有古松,形似一朵秋菊,凌空怒放,名菊花松。

園內栽滿了丁香,芳菲滿目,清香遠溢。

丁香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

丁香,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丁香花的意義是光輝,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光榮外號,自古是佛院聖花。

朱自清當年,不斷地聽人說起潭柘寺和戒台寺這兩座廟,於是騎著毛驢來了。他描寫當時的三株名松:「卧龍松與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勢,身軀奇偉,鱗甲蒼然,有飛動之意。九龍松老乾槎椏,如張牙舞爪一般」。「潭柘以層折勝,戒壇以開朗勝;但潭柘似乎更幽靜些。戒壇的和尚,春風滿面,卻遠勝於潭柘的」。

有趣有趣。園內立有石碑一塊,記載著朱自清先生這段有趣的憶事。

丁香花朵纖小文弱,花筒稍長,故給人以欲盡未放之感。丁香花未開時,其花蕾密布枝頭,稱丁香結。

詩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情結,「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古寺、佛鈴、丁香,還真有這感覺。

此門出去,還有地藏殿、日光殿、月光殿,等等。

最後描述一下這口鍾。

寺院東北角6米多高的台基之上,背後三面環山,前方東望平原,居高臨下,這里有鍾亭一座,卷棚頂,四根支柱呈八字形叉開斜立,式樣別致。原亭內掛一口大鐵鍾,名叫幽瞑鍾,現掛明景泰銅鍾。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馬上望戒壇》寫道:「白雲滿山誰打鍾?馬首西來路不逢。據此相看如一夢,因緣還欠戒台松」。

寫不完的美景,描述不完的鮮花

春天,戒台寺,佛塔矍立,戒壇庄嚴,古松勁展,丁香飄雪,曠然扉豁,超凡脫俗。

熱點內容
啞光玫瑰色 發布:2025-05-24 06:51:25 瀏覽:90
水果仔盆栽 發布:2025-05-24 06:40:49 瀏覽:155
櫻花系公主 發布:2025-05-24 06:34:07 瀏覽:814
盆景菖蒲種類 發布:2025-05-24 06:26:24 瀏覽:773
情人節商家活動 發布:2025-05-24 06:18:16 瀏覽:977
影片情人節 發布:2025-05-24 06:16:31 瀏覽:136
情人節立體卡片 發布:2025-05-24 06:05:35 瀏覽:343
海棠白玉花 發布:2025-05-24 06:04:19 瀏覽:877
人名苑丁香 發布:2025-05-24 05:53:09 瀏覽:405
水檀盆景 發布:2025-05-24 05:49:38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