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丁香圖片
❶ 這是什麼花
圖片不清楚。但應該是蓼草
蓼草
編輯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一年生草本,高40-60cm。須根多數;幼苗平卧地上,或作傾卧狀,後抽莖直立或下部斜升,多分枝,有縱棱,略紅紫色,無毛或微被短毛。葉互生;葉柄長3-8mm;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8cm,寬1-2cm,全緣,近無毛,上面有紫紅色斑點。花兩性,單生於葉腋,黃以,無柄,基部有小苞片2;萼筒與子房合生,萼片4,卵狀披針形,長2.5-3mm,外略被短柔毛;花瓣4,稍短於花萼裂片;雄蕊4;子房下位,花柱短,柱頭單一,頭狀。蒴果線狀四方形,略具4棱,長1-4cm,寬約1.5mm,稍帶紫色,成熟後室背不規則開裂;種子多數,細小,光滑,棕黃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木蘭綱
目
桃金娘目
科
柳葉菜科
屬
丁香蓼屬
目錄
1蓼草簡介
2原形態
▪生境分布
▪性狀
3葯理作用
▪性味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附方
蓼草簡介
編輯
蓼草
【拼音】 Dīnɡ Xiānɡ Liǎo
蓼草(3張)
【別名】丁子蓼、紅豇豆、喇叭草、水冬瓜、水丁香、水苴仔、水黃麻、水楊柳、田蓼草、紅麻草、銀仙草、田痞草、水蓬砂、水油麻、山鼠瓜、水硼砂
請採納。
❷ 丁香花一共有多少種都是什麼樣子的最好有圖片~!
丁香花原產我國。據統抄計,世界上丁香花品種約有28種,我國就佔23種,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及長江流域。主要品種及變種有:白丁香、紫丁香、佛手丁香、北京丁香、雲南了香、四川丁香、關東丁香、小葉丁香、羽葉丁香、紅丁香、藍丁香、花葉萬香等。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A1%CF%E3
❸ 水丁香的功效
【水丁香的功效介紹】:
水丁香 (《福建民間草葯》)
【異名】丁子蓼、紅豇豆、喇叭草(《中國葯植志》),水冬瓜(《福建民間草葯》),水苴仔、水黃麻(《閩南民間草葯》),水楊柳(《四川中葯志》),田蓼草、紅麻草(《湖南葯物志》),水蓬砂(《貴州植葯調查》),水油麻、山鼠瓜(《福建中草葯》)。
【來源】為柳葉萊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丁香蓼一年生草本。
須根多數。
幼苗時平卧地上,或作傾卧狀,後抽莖直立,長20~50厘米。
莖有稜角,多分枝,枝帶四方形,至秋莖葉皆變紫紅色,全體光滑無毛。
單葉互生;葉片披針形,長4~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漸狹,葉柄長不及葉片之半。
花腋生,通常1~2朵,無梗;花萼4~5裂,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有細毛,宿存;花瓣與花萼裂片同數,橢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狹,作短爪狀,早脫;雄蕊4~5;子房下位,外面密被短細毛,4室,花柱短,柱頭單一,頭狀。
蒴果線狀四方形,直立或微彎,兩端截切,長15~20毫米,成熟時變成紫色;種子細小,光滑,棕黃色。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長於水邊。
分布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採集】秋季結果時採取。
【性味】苦,涼。
①《福建民間草葯》:甘,平。
②《四川中葯志》:性涼,味苦澀,無毒。
③《福建中草葯》:微苦辛,涼。
【功用主治-水丁香的功效】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治水腫,淋病,痢疾,白帶,癰疽,疔瘡。
①《中國葯植志》:治紅白痢疾。
②《福建民間草葯》:利尿,消腫脹。
③《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治水腫,血淋,癰疽,疔瘡,無名腫毒。
③《貴州植葯調查》:清熱,止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選方】①治水腫:水丁香一兩.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飯前服,日兩次。
(《福建民間草葯》) ②治淋病:鮮水丁香二兩,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內服。
③治婦女白帶,頭暈,肢軟足酸:鮮水丁香一兩半,白雞冠花一兩。
加水二碗半,煎成-碗,去渣取汁,和豬小肚燉服,連服三次。
忌酸辣食物。
④治癰疽腫毒:鮮水丁香,洗凈,合酸飯及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
(②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⑤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
(《湖南葯物志》) ⑥治咽喉炎:鮮水丁香一兩。
加承煎,調糖內服。
(《泉州本草》) ⑦治外傷出血,蛇蟲咬傷:水丁香葉搗爛敷患處。
(《湖南葯物志》)
❹ 丁香樹的圖片
丁香樹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近圓柱形或帶四棱形,具皮孔。分枝方版式假二叉分枝(權實質為合軸分枝一種),冬芽被芽鱗,頂芽常缺。葉對生,單葉,稀復葉,全緣,稀分裂;具葉柄。
生長於溫帶及寒帶,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圓球形樹冠。單葉對生,卵圓形,圓錐花序,白色、紫色,花冠筒狀,芳香。蒴果9月成熟。
喜光,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稍耐陰,陰處或半陰處生長衰弱,開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窪地種植,積水會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
(4)水丁香圖片擴展閱讀
丁香樹屬於雙子葉植物綱。
雙子葉植物綱植物胚具子葉2片,主根發達,多為直根系,莖內為開放型維管束,環狀,有形成層和次生組織,葉除少數外,均為網狀脈,花部通常5~4基數,花粉多具3個萌發孔。
其他的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花粉都是單溝或單溝衍生的樣式;而真雙子葉植物分支的花粉則為三溝或三溝衍生的樣式,其花粉的溝上會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細孔。
❺ 丁香和丁香茶的區別
丁香和丁香茶的區別:
1、 丁香(公丁香異名)指公丁香,公丁香,指的是沒有開花的丁香,桃金娘科蒲桃屬花蕾曬干後作為香料。丁香茶是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樹的乾燥花葉,暴馬丁香亦可作為中葯葯材,其葉可制茶。
2、公丁香被用作香料和中葯,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熱帶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群島上。丁香茶原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東非沿海國家,我國主要產地為長白山。
3、丁香常綠喬木,高10-15米。樹皮灰白而光滑;葉對生,葉片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全緣.密布油腺點,葉柄明顯。丁香茶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粗壯無毛,葉廣卵形,通常寬大於長,寬 5~12 cm,端尖銳,基部長型至截形,全緣。有細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顯油性。
(5)水丁香圖片擴展閱讀
丁香本身是兩性花,人們說的公丁香和母丁香,不是學術概念,也沒有性別之分,而是在香料的干貨市場上根據外形特徵,而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而已。
公丁香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本品辛溫氣香,入脾胃經,既能溫中散寒止痛,又尤善降逆止嘔,治胃寒之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為治虛寒嘔逆之要葯。入腎經,能溫腎助陽,治腎虛陽痿及宮冷。母丁香性味歸經,功效應用與公丁香相似而力弱。
母丁香,指的是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桃金娘科蒲桃屬)的成熟果實,也是曬干後作為香料使用分布
桃金娘科蒲桃屬丁香即丁香。陳藏器以雞舌香為丁香母。宋時按沈括考究諸義直是丁香無疑。《齊民要術》雲: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應劭為漢侍中,年老口臭。帝賜雞舌香含之,後來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芬芳。古代「沉檀」的一種原料。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每日取3~5g茶葉反復沖泡飲用即可。
❻ 丁香花是什麼樣子的
丁香花有兩種,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
一般來說,丁香花植株高1~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
白丁香多年生落葉灌木、小喬木,高4-5米,葉片紙質,單葉互生,葉卵圓形或腎臟形,有微柔毛,先端銳尖。花白色,有單瓣、重瓣之別,花端四裂,筒狀,呈圓錐花序。花期4-5月。
拓展資料:
紫丁香
紫丁香(學名:Syringa oblataLindl.)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又稱丁香、華北紫丁香、百結、情客、龍梢子。紫丁香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
紫丁香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陝西、甘肅、四川,朝鮮也有,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
產於東北、華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達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叢林、山溝溪邊、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海拔300-2400米。長江以北各庭園普遍栽培。
❼ 丁香泡水喝有什麼功效呢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有著很好的功效。
在用作中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戶戶廚房裡的香料。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
(7)水丁香圖片擴展閱讀:
丁香類別
除了真正葯用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樹的花蕾外,在民間還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葯物,他們品種不同,科屬有別,功能亦異,需加以甄別。如「桂丁香」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實,能溫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內服可催吐;「水丁香」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白丁香」及麻雀的糞便,能化積消翳;「荷花丁香」屬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功在鎮咳利水。
❽ 丁香花的資料和圖片
丁香,高1.5-4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 初被短柔毛。後漸脫落。嫩葉簇生,後內對生,卵形,倒卵容形或披針形,圓錐花序,花淡紫色、紫紅色或藍色,花冠筒長6-8mm。花期5-6月。
生長習性喜陽,喜土壤濕潤而排水良好,適庭院栽培,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是庭園裁種的著名花木。
(8)水丁香圖片擴展閱讀
丁香生長環境:主要分布於亞熱帶亞高山、暖溫帶至溫帶的山坡林緣、林下及寒溫帶的向陽灌叢中。生山坡叢林、山溝溪邊、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海拔300-2400米。
栽培品種屬庭園普遍栽培。喜光,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稍耐陰,陰處或半陰處生長衰弱,開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
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窪地種植,積水會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葉後萌動前裸根移植,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陽處種植。
❾ 紫丁香長什麼樣子
紫丁來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自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丁香喜歡陽光,較耐陰,喜歡濕潤,但忌積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澆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丁香不喜歡大肥,不要施肥過多,否則影響開花。
❿ 丁香泡水喝功效有哪些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
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綠轉紅時採摘,曬干備用,用時要搗碎。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腎經,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等病症。
丁香樹一身都是寶,其樹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葯用價值。丁香皮散寒理氣、止痛止瀉,可用於治療胃寒、脘腹痛脹、腹瀉、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熱解毒,可用於治療風熱腫毒;丁香枝理氣散寒、溫中止瀉,可治療脘腹脹滿、惡心、腹瀉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與中葯鬱金同用。
(10)水丁香圖片擴展閱讀
除了真正葯用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樹的花蕾外,在民間還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葯物,他們品種不同,科屬有別,功能亦異,需加以甄別。
「桂丁香」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實,能溫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蘆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內服可催吐;
「水丁香」為柳葉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白丁香」及麻雀的糞便,能化積消翳;
「荷花丁香」屬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功在鎮咳利水。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葯丁香溫胃補腎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小驗方:丁香粉快速止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