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鴨
Ⅰ 誰知道相聲版的滿漢全席我只知道前面:蒸羊羔,蒸熊掌,燒鹿尾,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相聲版滿漢全席,出自傳統相聲《報菜名》。全版內容為: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鹵什件兒、鹵子鵝、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哈什螞;
燴鴨絲、燴鴨腰、燴鴨條、清拌鴨絲、黃心管兒、燜白鱔、燜黃鱔、豆豉鯰魚、鍋燒鯉魚、烀爛甲魚、抓炒鯉魚、抓炒對兒蝦、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兒、鹵煮寒鴉兒、麻酥油卷兒、熘鮮蘑、熘魚脯、熘魚肚、熘魚片兒、醋熘肉片兒、燴三鮮、燴白蘑、燴鴿子蛋;
炒銀絲、燴鰻魚、炒白蝦、熗青蛤、炒麵魚、炒竹筍、芙蓉燕菜、炒蝦仁兒、燴蝦仁兒、燴腰花兒、燴海參、炒蹄筋兒、鍋燒海參、鍋燒白菜、炸木耳、炒肝尖兒、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飛禽。炸汁兒、炸排骨、清蒸江瑤柱、糖熘芡仁米、拌雞絲、拌肚絲;
什錦豆腐、什錦丁兒、糟鴨、糟熘魚片兒、熘蟹肉、炒蟹肉、燴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釀倭瓜、炒絲瓜、釀冬瓜.煙鴨掌兒、燜鴨掌兒、燜筍、熗茭白、茄子曬爐肉、鴨羹、蟹肉羹、雞血湯、三鮮木樨湯;
紅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三鮮丸子、氽丸子、鮮蝦丸子、魚脯丸子、餎炸丸子、豆腐丸子、櫻桃肉、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壇子肉、紅燜肉、黃燜肉、醬豆腐肉、曬爐肉、燉肉、黏糊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大肉、烤肉、白肉;
紅肘子、白肘子、熏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鍋燒肘子、扒肘條、燉羊肉、醬羊肉、燒羊肉、烤羊肉、清羔羊肉、五香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炸卷果兒、燴散丹、燴酸燕兒、燴銀絲、燴白雜碎、氽節子、燴節子、炸綉球、三鮮魚翅、栗子雞;
氽鯉魚、醬汁鯽魚、活鑽鯉魚、板鴨、筒子雞、燴臍肚、燴南薺、爆肚仁兒、鹽水肘花兒、鍋燒豬蹄兒、拌稂子、燉吊子、燒肝尖兒、燒肥腸兒、燒心、燒肺、燒紫蓋兒、燒連帖、燒寶蓋兒、油炸肺、醬瓜絲兒、山雞丁兒、拌海蜇、龍須菜、熗冬筍、玉蘭片;
燒鴛鴦、燒魚頭、燒檳子、燒百合、炸豆腐、炸麵筋、炸軟巾、糖熘餎兒、拔絲山葯、糖燜蓮子、釀山葯、杏仁兒酪、小炒螃蟹、氽大甲、炒葷素兒、什錦葛仙米、鰨目魚、八代魚、海鯽魚、黃花魚、鰣魚、帶魚、扒海參、扒燕窩、扒雞腿兒、扒雞塊兒、扒肉、扒麵筋、扒三樣兒;
油潑肉、醬潑肉、炒蝦黃、熘蟹黃、炒子蟹、炸子蟹、佛手海參、炸烹兒、炒芡子米、奶湯、翅子湯、三絲湯、熏斑鳩、鹵斑鳩、海白米、燴腰丁兒、火燒茨菰、炸鹿尾兒、燜魚頭、拌皮渣兒、氽肥腸兒、炸紫蓋兒、雞絲豆苗、十二台菜、湯羊、鹿肉、駝峰、鹿大哈、插根兒;
炸花件兒,清拌粉皮兒、熗萵筍、烹芽韭、木樨菜、烹丁香、烹大肉、烹白肉、麻辣野雞、燴酸蕾、熘脊髓、鹹肉絲兒、白肉絲兒、荸薺一品鍋、素熗春不老、清燜蓮子、酸黃菜、燒蘿卜、脂油雪花兒菜、燴銀耳、炒銀枝兒、八寶榛子醬;
黃魚鍋子、白菜鍋子、什錦鍋子、湯圓鍋子、菊花鍋子、雜燴鍋子、煮餑餑鍋子、肉丁辣醬、炒肉絲、炒肉片兒、燴酸菜、燴白菜、燴豌豆、燜扁豆、氽毛豆、炒豇豆,外加腌苤藍絲兒。
Ⅱ 花鴨的介紹
這首《花鴨》詩是杜甫在成都所作《江頭五詠》(丁香、麗春、梔子、鸂鶒、花鴨)的最後一首。這五首詩都是借詠物以自詠的,而《花鴨》一首,結合自身經歷,諷刺特深。
Ⅲ 這個鴨子叫啥
cafemimi玻尿酸鴨
它出自ins:cafe_mimi,是一隻叫lalafanfan的玩偶,誕生自韓國的一位手作者。
憑著萌萌的外表和特色的兩坨大腮紅,最近這只鴨子可是很受歡迎了。
Ⅳ 丁香鴨子怎麼做
主料: 鴨自 1500克
輔料: 櫻桃 50克
調料: 花生油 130克 大蔥 5克 姜 5克 白砂糖 5克 醬油 10克 鹽 10克 味精 2克 丁香 2克 白酒 10克 香油 5克 胡椒粉 2克 各適量
丁香鴨子的做法:
1.把鴨子洗凈擦乾水分;蔥切段,姜塊拍碎。
2.把鴨子放入盆內,加白酒、醬油、白糖、香油、胡椒粉、丁香、蔥、姜、味精拌勻腌入味(2小時左右)。把鴨子取出,掛在通風處晾乾,盆內的調料留用。待鴨皮晾乾後,把腌鴨的調料塞入鴨腹內,上籠用大火蒸爛取出,揀出丁香和蔥、姜。
3.炒鍋上火燒熱,倒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鴨子推入油鍋內炸至肉爛皮酥撈出放在盤內,紅櫻桃點綴其上即可。
更多丁香鴨子信息見薄荷網食物庫http://www.boohee.com/shiwu/dingxiangyazi
Ⅳ 報菜名(燒花鴨、燒子鵝...)
水煮魚,紅燒鯽魚,土豆紅燒肉,梅菜紅燒肉,紅燒排骨,玉米排骨湯,紫菜蛋花湯,西紅柿蛋湯,三鮮湯,小蔥拌豆腐,蒜香芋泥,土豆肉泥,雪裡紅炒魚,小炒牛肉,孜然牛肉。
Ⅵ 燒花鴨 燒雛雞 燒子鵝完整台詞
燒花鴨 燒雛雞 燒子鵝是《報菜名》當中的內容,完整版的台詞是:
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鹵什錦、鹵子鵝、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哈什螞、燴鴨絲。
燴鴨腰、燴鴨條、清拌鴨絲、黃心管兒、燜白鱔、燜黃鱔、豆豉鯰魚、鍋燒鯉魚、鍋燒鯰魚、清拌甲魚、抓炒鯉魚、抓炒對蝦、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兒、鹵煮寒鴨兒、麻酥油卷兒、熘鮮蘑、熘魚脯、熘魚肚、熘魚片兒、醋熘肉片兒、燴三鮮、燴白蘑。
燴鴿子蛋、炒銀絲、燴鰻魚、炒白蝦、熗青蛤、炒麵魚、炒竹筍、芙蓉燕菜、炒蝦仁兒、燴蝦仁兒、燴腰花兒、燴海參、炒蹄筋兒、鍋燒海參、鍋燒白菜、炸木耳、炒肝尖兒、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飛禽、炸汁兒、炸排骨、清蒸江瑤柱、糖熘芡仁米、拌雞絲。
拌肚絲、什錦豆腐、什錦丁兒、糟鴨、糟熘魚片兒、熘蟹肉、炒蟹肉、燴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釀倭瓜、炒絲瓜、釀冬瓜、煙鴨掌兒、燜鴨掌兒、燜筍、熗茭白、茄子曬爐肉、鴨羹、蟹肉羹、雞血湯、三鮮木樨湯、紅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
三鮮丸子、氽丸子、鮮蝦丸子、魚脯丸子、餎炸丸子、豆腐丸子、櫻桃肉、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壇子肉、紅燜肉、黃燜肉、醬豆腐肉、曬爐肉、燉肉、黏糊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大肉、烤肉、白肉、紅肘子、白肘子、熏肘子、水晶肘子。
蜜蠟肘子、鍋燒肘子、扒肘條、燉羊肉、醬羊肉、燒羊肉、烤羊肉、清羔羊肉、五香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炸卷果兒、燴散丹、燴酸燕兒、燴銀絲、燴白雜碎、氽節子、燴節子、炸綉球、三鮮魚翅、栗子雞、氽鯉魚、醬汁鯽魚、活鑽鯉魚、板鴨、筒子雞、燴臍肚。
燴南薺、爆肚仁兒、鹽水肘花兒、鍋燒豬蹄兒、拌稂子、燉吊子、燒肝尖兒、燒肥腸兒、燒心、燒肺、燒紫蓋兒、燒連帖、燒寶蓋兒、油炸肺、醬瓜絲兒、山雞丁兒、拌海蜇、龍須菜、熗冬筍、玉蘭片、燒鴛鴦、燒魚頭、燒檳子、燒百合、炸豆腐、炸麵筋、炸軟巾、糖熘餎兒。
拔絲山葯、糖燜蓮子、釀山葯、杏仁兒酪、小炒螃蟹、氽大甲、炒葷素兒、什錦葛仙米。鰨目魚、八代魚、海鯽魚、黃花魚、鰣魚、帶魚、扒海參、扒燕窩、扒雞腿兒、扒雞塊兒、扒肉、扒麵筋、扒三樣兒、油潑肉、醬潑肉、炒蝦黃、熘蟹黃、炒子蟹、炸子蟹、佛手海參、炸烹兒。
炒芡子米、奶湯、翅子湯、三絲湯、熏斑鳩、鹵斑鳩、海白米、燴腰丁兒。火燒茨菰、炸鹿尾兒、燜魚頭、拌皮渣兒、氽肥腸兒、炸紫蓋兒、雞絲豆苗、十二台菜、湯羊、鹿肉、駝峰、鹿大哈、插根兒、炸花件兒,清拌粉皮兒、熗萵筍、烹芽韭、木樨菜、烹丁香、烹大肉、烹白肉。
麻辣野雞、燴酸蕾、熘脊髓、鹹肉絲兒、白肉絲兒、荸薺一品鍋。素熗春不老、清燜蓮子、酸黃菜、燒蘿卜、脂油雪花兒菜、燴銀耳、炒銀枝兒、八寶榛子醬、黃魚鍋子。
白菜鍋子、什錦鍋子、湯圓鍋子、菊花鍋子、雜燴鍋子、煮餑餑鍋子、肉丁辣醬、炒肉絲、炒肉片兒、燴酸菜、燴白菜、燴豌豆、燜扁豆、氽毛豆、炒豇豆,外加腌苤藍絲兒。
(6)丁香花鴨擴展閱讀:
老先生們最初創作《報菜名》,是為了展示貫口。但是,流傳下來之後,由於其中包袱不足,在實際真正演出的時候,演出機會不多。
因此,廣為流傳的《報菜名》,僅僅是個基礎活,屬於少兒學藝的入門級作品。少馬爺馬志明先生是《報菜名》新生命的締造者。
少馬爺將捧逗二人的人物特徵進行了充分的豐滿化——逗哏的是個見過世面但是落魄了的窮鬼,捧哏是個腦筋稍慢,心地不錯的老實人。窮鬼以請客吃飯為名,實則是為了騙捧哏的錢。演員們一般都是按照馬先生的方式來進行表演。
Ⅶ 丁香花詩詞鑒賞
《詠丁香》
杜甫
丁香體柔弱, 亂結枝猶墊。
細葉帶浮毛, 疏花披素艷。
深栽小齋後, 庶使幽人占。
晚隨蘭麝中, 休懷粉身念。
這是一首五言詠物詩,丁香因花筒細長如丁,香氣濃郁而得名,分為紫白兩種,紫花艷而白花香。此首詠的是白丁香。
因是明詠,首聯起筆點題,描寫了丁香花盛開的一個全景。花朵細小繁茂,細枝糾結纏繞。「柔弱」和「亂結」兩個在力量感上相差甚遠的詞,突出了丁香雖花體娟秀卻依然開得盎然熾烈,如錦似霞。起筆就明確了全詩描寫丁香的角度。
頷聯承上,繼續明寫,對仗工整。境頭從全景走向細節。描寫了丁香花細小的葉片上帶著微微的絨毛,每一朵白色的小花都那麼楚楚動人。這兩句不但使丁香的形象更加立體而且使詩的畫面具有了層次感,丁香花到這里已經如一位「兩鬢鴨雛色」的白裙少女,幽雅柔弱,清麗動人。
頸聯轉寫,由景入情。用「深」和「小」字寫出丁香花雖然美麗卻不張揚,只希望與寧靜安閑的人相依相伴。這句超越了丁香的形態,從性情上展現了丁香花於眾不同恪調和情操。詩的情感也由輕靈轉向深沉。
尾聯更加深入丁香花的內心,不管花是多麼的細小,力量是多麼的柔弱,也要像蘭花一樣的芬芳,而不去想有一天會粉身凋落。
這首詩寫於杜甫晚年輾轉漂泊的途中,經歷過種種艱辛已後,並沒有放棄人格,改變處世態度。詩人看到丁香花聯想到自己,雖然力量微弱,卻必須堅持自己的理想,不管有沒有希望,不管會不會萬劫不復,沒有猶豫,沒有選擇,只做自己應該做的。
尾聯是全詩的詩眼所在。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可見丁香花在古詩中多是充滿離情幽怨的象徵,但在作者眼中,丁香花卻沒有這種小兒女的哀怨,他寫丁香而又從丁香宕開,情感不但不纏綿而且幾盡絕決,寄託了詩人高潔的情懷,也充分展現了杜詩內蘊深廣,沉鬱頓挫的藝術特點。
Ⅷ 花椒丁香烤鴨怎麼做
用料
材料
用量
鴨胸或全鴨 一隻(約900克)
生抽 4大勺
老抽 2大勺
花椒 5克
丁香 5克。
做法回
1. 將鴨子洗凈,抹乾答表面水分。我用了一架鴨胸,老外超級不愛吃骨頭,超市裡常年有鴨胸買(據說多餘的鴨腿拿去生產狗糧了!),改用全鴨一隻也可以。
2. 用刀沿著鴨子的脊柱切開,平鋪在烤盤里。生抽老抽和花椒混合均勻,然後再均勻的抹在鴨子的表皮和內腔。
3. 將鴨架合上擺在烤盤中央(如圖3),用小刀在鴨胸的表皮上戳N個小洞,把丁香釘在小洞里。
4. 烤盤蓋上錫紙,烤箱溫度200c,烤1小時至1小時15分;拿下錫紙,轉180c,再烤半小時左右,或以表皮呈深金黃色為准。
Ⅸ 暴馬子,即白丁香花的葯用。用途。
【出處】《吉林中草葯》 【拼音名】Bào Mǎ Zǐ 【別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荷花丁香(《寧夏中草葯手冊》)。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的樹皮、樹干及莖枝。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6~8米。樹皮灰褐色,有橫紋。小枝灰褐色,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芽小,卵圓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纖毛。葉對生,卵圓形,先端突尖、漸尖或鈍,基部通常廣楔形,全緣,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花小,白色;萼鍾狀,4裂,宿存;花冠漏斗狀,不比萼長或微長;裂片4;雄蕊2,伸出花冠外,約為花冠2倍長;子房2室。蒴果長圓形,開裂象小鴨嘴。種子長圓形,周圍有紙質的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河岸及混交林下。分布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化學成份】樹皮含揮發油、甾醇、三萜成分及酚性成分。 【葯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顯著的祛痰作用(酚紅法),作用強度與同劑量桔梗相當,切斷迷走神經後,作用不受影響,直接從氣管內給予小量葯物亦可發生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發生作用。對於氣管纖毛上皮運動則反有抑制。祛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黃酮類物質。 ②平喘作用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非常明顯的平喘作用(組織胺噴霧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萜類。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無止咳作用(氨水噴霧法)。樹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有止咳作用。 ③對大鼠實驗性慢性氣管炎的作用灌服浸膏20克/公斤,共20天。並無止咳作用,但能減輕Ⅲ級以下支氣管上皮細胞的肥大增生,使各級支氣管杯狀細胞數量減少,氣管腺體肥大增生減輕以及腺泡、導管粘液化數量減少,但對慢性炎症細胞浸潤和淋巴組織增生無明顯作用。 ④其他全皮及內皮水煎液對肺炎雙球菌和流感桿菌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對此只有輕度抑制。木心水煎液則無作用。全皮水煎液對網狀內皮系統吞噬機能及毛細血管通透性均無影響。 【毒性】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大於100克/公斤及10.18克/公斤。豚鼠灌胃20克/公斤/日(相當於成人量20~40倍)連續20天,除體重增長受到明顯抑制外,心電圖、肝功能、尿蛋白及內臟病理切片檢查均無明顯改變。全皮水煎液對胃有刺激性,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則無刺激。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苦,微寒。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葯》:消炎,鎮咳。利水。治痰鳴喘嗽,心臟性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 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暴馬子一寸長,切條,水煎頻飲。(《吉林中草葯》) ②治心臟性浮腫:暴馬子一兩,切碎,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葯》)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實驗表明,暴馬子各部分以內皮作用最強,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臨床多採用其嫩皮,劑型有沖劑、粉劑、糖漿、丸劑,及暴馬子皮提出物等。除單方制劑外,尚有復方制劑,但兩者療效相近。對單純型慢性氣管炎的療效皆高於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療效皆高於平喘的療效。暴馬子鎮咳作用雖明顯,但不及可待因,祛痰作用與等劑量的桔梗比較,作用相似。制劑與用法:一沖劑:取暴馬子樹皮洗凈煎煮2次,合並2次濾液濃縮成膏加糖粉混勻,製成顆粒,60℃左右乾燥。每次3克;日服3次。每日量相當暴馬子樹皮1兩。二糖漿:暴馬丁香嫩皮3兩,青蘿卜3兩,加水300毫升,煎成60毫升,加白糖適量即成。每次30毫升,日服2次,10天為一療程。三丸劑:每丸3錢(含暴馬丁香嫩皮粉5克,蜂蜜5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一療程。四粉劑:暴馬子皮水煎3次,每次1小時,濃縮噴霧乾燥製成粉劑,每日5錢(10兩制),分3次服,連服20天。五暴馬子皮提出物:從暴馬子樹皮(干)5錢(10兩制)中製取總提出物1.8克,每次0.6克,每日3次,飯後服,10天為一療程。療效:沖劑組冶療25例,近期控制2例,顯效3例,好轉14例,無效6例;糖漿組治256例,近期治癒33例,顯效79例,好轉114例,無效30例;丸劑組治療275例,近期治癒22例,顯效1例,好轉122例,無效70例;提取物組觀察20例,2個療程後近期治癒7例,顯效4例,進步7例,無效2例。服暴馬子皮提取物後一般在2~3天開始見效,6天效果明顯,10天效果可達一定高度;10天後若繼續治療。有效病例可繼續好轉或趨向治癒,而無效者則仍然無效。副作用:少數病例服葯後有口乾、胃部不適、輕度腹瀉等現象,停葯後即消失。 【備注】同屬植物歐暴馬丁香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給發熱之兔、貓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熱作用。 【摘錄】《*辭典》
Ⅹ 白丁香花的用途是什麼
【出處】《吉林中草葯》
【拼音名】Bào Mǎ Zǐ
【別名】白丁香(《吉林中草葯》),棒棒木(《北方常用中草葯手冊》),荷花丁香(《寧夏中草葯手冊》)。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暴馬丁香的樹皮、樹干及莖枝。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6~8米。樹皮灰褐色,有橫紋。小枝灰褐色,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芽小,卵圓形,紫褐色,先端疏被白纖毛。葉對生,卵圓形,先端突尖、漸尖或鈍,基部通常廣楔形,全緣,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花小,白色;萼鍾狀,4裂,宿存;花冠漏斗狀,不比萼長或微長;裂片4;雄蕊2,伸出花冠外,約為花冠2倍長;子房2室。蒴果長圓形,開裂象小鴨嘴。種子長圓形,周圍有紙質的翅。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河岸及混交林下。分布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化學成份】樹皮含揮發油、甾醇、三萜成分及酚性成分。
【葯理作用】
①祛痰作用
小鼠或家兔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都有顯著的祛痰作用(酚紅法),作用強度與同劑量桔梗相當,切斷迷走神經後,作用不受影響,直接從氣管內給予小量葯物亦可發生作用,因此可能系直接刺激呼吸道而發生作用。對於氣管纖毛上皮運動則反有抑制。祛痰的有效成分是酸酚及黃酮類物質。
②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全皮水煎液有非常明顯的平喘作用(組織胺噴霧引喘法)。平喘的有效成分是萜類。小鼠灌服接近中毒量的全皮水煎液仍無止咳作用(氨水噴霧法)。樹皮的乙醇提取物的中性部分有止咳作用。
③對大鼠實驗性慢性氣管炎的作用
灌服浸膏20克/公斤,共20天。並無止咳作用,但能減輕Ⅲ級以下支氣管上皮細胞的肥大增生,使各級支氣管杯狀細胞數量減少,氣管腺體肥大增生減輕以及腺泡、導管粘液化數量減少,但對慢性炎症細胞浸潤和淋巴組織增生無明顯作用。
④其他
全皮及內皮水煎液對肺炎雙球菌和流感桿菌有中度抑菌作用,全枝水煎液對此只有輕度抑制。木心水煎液則無作用。全皮水煎液對網狀內皮系統吞噬機能及毛細血管通透性均無影響。
【毒性】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全皮水煎液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大於100克/公斤及10.18克/公斤。豚鼠灌胃20克/公斤/日(相當於成人量20~40倍)連續20天,除體重增長受到明顯抑制外,心電圖、肝功能、尿蛋白及內臟病理切片檢查均無明顯改變。全皮水煎液對胃有刺激性,乙醇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則無刺激。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葯手冊》:苦,微寒。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葯》:消炎,鎮咳。利水。治痰鳴喘嗽,心臟性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
①治痰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暴馬子一寸長,切條,水煎頻飲。(《吉林中草葯》)
②治心臟性浮腫:暴馬子一兩,切碎,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葯》)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實驗表明,暴馬子各部分以內皮作用最強,全皮次之,木心最差。故臨床多採用其嫩皮,劑型有沖劑、粉劑、糖漿、丸劑,及暴馬子皮提出物等。除單方制劑外,尚有復方制劑,但兩者療效相近。對單純型慢性氣管炎的療效皆高於喘息型;祛痰和止咳的療效皆高於平喘的療效。暴馬子鎮咳作用雖明顯,但不及可待因,祛痰作用與等劑量的桔梗比較,作用相似。制劑與用法:一沖劑:取暴馬子樹皮洗凈煎煮2次,合並2次濾液濃縮成膏加糖粉混勻,製成顆粒,60℃左右乾燥。每次3克;日服3次。每日量相當暴馬子樹皮1兩。二糖漿:暴馬丁香嫩皮3兩,青蘿卜3兩,加水300毫升,煎成60毫升,加白糖適量即成。每次30毫升,日服2次,10天為一療程。三丸劑:每丸3錢(含暴馬丁香嫩皮粉5克,蜂蜜5克),每次1丸。日服3次,10天一療程。四粉劑:暴馬子皮水煎3次,每次1小時,濃縮噴霧乾燥製成粉劑,每日5錢(10兩制),分3次服,連服20天。五暴馬子皮提出物:從暴馬子樹皮(干)5錢(10兩制)中製取總提出物1.8克,每次0.6克,每日3次,飯後服,10天為一療程。療效:沖劑組冶療25例,近期控制2例,顯效3例,好轉14例,無效6例;糖漿組治256例,近期治癒33例,顯效79例,好轉114例,無效30例;丸劑組治療275例,近期治癒22例,顯效1例,好轉122例,無效70例;提取物組觀察20例,2個療程後近期治癒7例,顯效4例,進步7例,無效2例。服暴馬子皮提取物後一般在2~3天開始見效,6天效果明顯,10天效果可達一定高度;10天後若繼續治療。有效病例可繼續好轉或趨向治癒,而無效者則仍然無效。副作用:少數病例服葯後有口乾、胃部不適、輕度腹瀉等現象,停葯後即消失。
【備注】同屬植物歐暴馬丁香的水或丙酮浸出物給發熱之兔、貓口服或腹腔注射有退熱作用。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