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應節七夕

應節七夕

發布時間: 2025-05-26 09:53:02

Ⅰ 古代情人節是哪一天七夕的應節食物


古代情人節是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也就是七夕節,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女性為主體,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
七夕的應節食物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嘗做巧果人的手藝。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七夕的節日習俗
1、祭月: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里,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女子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先人於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
2、穿針乞巧: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根據傳統,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七夕的歷代發展
從歷史文獻以及結合古俗遺跡來看,隨著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對牛郎織女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節俗在上古時代就有了。漢代是我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這對節日習俗的傳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主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開始普及。

Ⅱ 七夕的應節食品是以什麼最為出名

1、巧果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稱巧食或巧舌,是上海地區特色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

2、酥糖

酥糖: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3、吃巧巧飯

漢族民間少女節日飲食風俗。流行於山東地區。時間因地而異。滕縣(今滕州)、費縣、臨朐、蒙陰、昌邑、膠縣(今膠州)、鄒縣(今鄒城)等地於夏歷正月十六日舉行,郵域、棗庄、諸城等地於夏歷七月七日舉行,而濱州等地則在清明舉行。

(2)應節七夕擴展閱讀

國外情人節的應節食物:巧克力

巧克力自它誕生以來就於情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愛的人們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愛人的濃濃情誼。

榛子巧克力——忠貞,果仁巧克力——可人,酒心巧克力——與你共醉,奶香巧克力——我的蜜糖。

不但口感細膩甜美,而且還具有一股濃郁的香氣。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來製作蛋糕、冰激凌等。在浪漫的情人節,它更是表達愛情少不了的主角。

巧克力體積小,發熱多,味甜可口。研究發現,巧克力中含有紅葡萄酒中所含有的抗氧化物。朱古力就是巧克力,都是chocolate的音譯,有很多人混淆。

我國巧克力產量均以兩位數的幅度在增長。總體來看,巧克力市場已經開始從發展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市場。

2012年全國巧克力年總產量約為28萬噸,同比增長12%;我國巧克力進口量3.74萬噸,其中巧克力4973噸、巧克力製品11523噸、其他巧克力20978噸,進口額9945萬美元;巧克力出口量1.9萬噸,出口額7699萬美元。

熱點內容
情人節單只花 發布:2025-05-28 01:26:36 瀏覽:692
滎陽櫻花好嗎 發布:2025-05-28 01:26:04 瀏覽:609
梅花十三蹲 發布:2025-05-28 01:14:01 瀏覽:568
常州時尚花藝 發布:2025-05-28 01:13:25 瀏覽:129
百合固金茶 發布:2025-05-28 01:09:44 瀏覽:221
雲南花卉銷往 發布:2025-05-28 01:09:01 瀏覽:808
荷花里的我 發布:2025-05-28 01:08:10 瀏覽:394
山葯盆栽方法圖片 發布:2025-05-28 01:08:03 瀏覽:266
蝴蝶蘭花芽與根的區別 發布:2025-05-28 01:06:47 瀏覽:42
2014情人節送男友 發布:2025-05-28 01:06:04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