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玫瑰葉斑病

玫瑰葉斑病

發布時間: 2021-02-23 15:37:01

玫瑰花葉子上長出黑色的斑點怎麼辦

玫瑰花葉子上長出黑色的斑點應該是得了玫瑰的黑斑病。

玫瑰黑斑病是玫瑰和回月季上的重要病害,也是答常見病害之一,危害嚴重。

(1)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嫩枝及花梗和花。葉片染病初生褐色小點,擴展後呈紫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2-15mm或更大,邊緣放射狀,有時病斑周圍葉肉組織大面積變黃。後期病斑上生黑色、有光澤的皰狀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盤。葉柄、嫩枝染病病斑長橢圓形至條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周圍組織略皺曲。花梗、花萼染病病斑小,不明顯。病情嚴重時。葉片大量脫落,致枝條光禿,樹勢衰弱乃至全株枯死。

(2)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芽鱗、葉痕、枯枝及落葉上越冬,翌春雨後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葉面上有水滴,溫度適宜,分生孢子經6-10小時即可發芽侵入,經3-6天潛育即顯症。

(3)預防方案:按奧力-克(速凈)50ml兌水15公斤,7天左右用葯1次。治療方案:按奧-力-克(速凈)50ml+大蒜油15-20ml,3—5天用葯1次,連用2次。

發病中後期:使用速凈75ml+大蒜油15ml+葉面肥沃豐素25ml,兌水15公斤噴霧,3天一次,連用3次。病情控制後,轉為預防方案。

㈡ 請問老師,玫瑰褐斑病發病症狀,防治方法

晚上好朋友
玫瑰褐斑病症狀:

該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開始葉而出現紅褐色小點,擴展為多角形斑、黑褐色;後期病

斑中央組織成灰褐色,病重時病斑匯合,導致葉片枯黃早落。
防治方法:

①栽培技術防病:盆土應不幹不濕,忌積水,春秋2—3天澆1次水。種植密度適宜,以利通風透光。夏季放入陰棚內,減少日灼和機械傷;施稀薄的有機肥,增施磷肥和硫酸亞鐵。

②徹底清除病枯落葉並深埋,生長季節摘除病葉。

③栽培抗病品種,如「南極」、「玫瑰」等。④葯劑防護:出窖後噴1%波爾多液;發病初期噴65qo代森鋅500倍液、40%多硫懸乳劑600倍液、50%多菌靈800~1000倍液,7~10天1次,噴l—2次;秋季噴l%波爾多液,10天1次,噴2—3次。
僅供參考,請評價,節日快樂。

㈢ 玫瑰花的葉子有斑點脫落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解決

1、進行修剪:在發現它生病以後,要先准備一把剪子,將其上所有出現白斑的葉片都給剪掉。如果有已經變得乾枯的枝條,也需要一起剪除。之後,將它從原先的花盆裡面取出來,去掉根繫上沾著的花土,並且剪除已經爛了或者黑腐的根須。

2、消毒重栽:在剪完之後,要在它所有剪口的處塗抹一些除菌液,來避免它感染細菌。然後,用腐葉土、細沙和菜園土配製成一些新的花土,並將它栽入其中。這樣可以避免舊土中殘留的病菌再次感染植株。之後,把它放到一個通風好的溫暖位置,每3-5天噴一次除菌劑。不久後即可恢復。

玫瑰葉子上面有白色斑點,可能是患了白粉病或者葉斑病。此時,要先將它脫盆,然後准備一把剪子,將其上所有出現白斑的葉片和變爛的根須都剪掉,並且用除菌液消毒。之後,將它栽入新的花土裡面,放於溫暖處,並且每3-5天噴一次除菌劑。不久後即可恢復。

玫瑰葉子上面生了白斑,可能是因為平時養它的位置過於潮濕,並且不夠通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滋生出病菌,感染植株,導致它發生白粉病、葉斑病等疾病。生病後,它的葉片就會出現明顯的白斑或者白粉。

(3)玫瑰葉斑病擴展閱讀:

白粉病發生在葉、嫩莖、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為黃綠色不規則小斑,邊緣不明顯。隨後病斑不斷擴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後該處長出無數黑點。染病部位變成灰色,連片覆蓋其表面,邊緣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嚴重時葉片皺縮變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開。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栽培抗病品種。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種也抗白粉病,栽培上可選擇葉片厚實的品種。

(2)種子處理:播種前先在陽光下曬種2-3天天,以殺滅表皮雜菌,隨後用用55℃溫水浸種15分鍾,溫度下降至常溫後繼續浸種4-6小時, 再做消毒處理,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驅避地下病蟲,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3)加強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隨時保持土壤濕潤,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灑壯瓜蒂靈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輸送量,增強植株抗逆性,促進瓜體快速發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物理防治:當發現中心病株時,要及時噴灑葯劑加新高脂膜形成保護膜,隔離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風雨再次傳播感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粉病

㈣ 玫瑰花的黑斑病怎麼辦

該病主要危害玫瑰花的葉片,嚴重時,會導致植株葉片脫落。患病症狀:葉片上呈版大小不等的黑權斑,後擴大並呈黃褐色或暗紫色,最後變為灰褐色,嚴重時新梢枯死。

解決方法:發病初期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噴施50%代森銨1000倍,均有效果。除此外,發現該病後,應盡量少噴水,必須時只在早上天氣晴朗開始升溫時進行,避免常時間澆濕葉面

㈤ 玫瑰花的葉子發黃且葉子上有一塊塊的黑斑

玫瑰黑斑病,是玫瑰和月季上的重要病害,也是常見病害之一,危害嚴重。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嫩枝及花梗和花。葉片染病初生褐色小點,擴展後呈紫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2-15mm或更大,邊緣放射狀,有時病斑周圍葉肉組織大面積變黃。後期病斑上生黑色、有光澤的皰狀突起,即病菌分生孢子盤。葉柄、嫩枝染病病斑長橢圓形至條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略凹陷,周圍組織略皺曲。花梗、花萼染病病斑小,不明顯。病情嚴重時。葉片大量脫落,致枝條光禿,樹勢衰弱乃至全株枯死。你說的一粒粒像蟲卵的應該是子囊盤,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切葉蜂、毛蟲、介殼蟲、葉蟎、擬尺蠖蟲等,都不是在葉子背面有黑粒。葉子黃也是褐斑病後期症狀,也跟你用肥皂清洗有關。。
發病中後期:使用速凈75ml+大蒜油15ml+葉面肥沃豐素25ml,兌水15公斤噴霧,3天一次,連用3次。病情控制後,轉為預防方案。
預防方案:按奧力-克(速凈)50ml兌水15公斤,7天左右用葯1次。治療方案:按奧-力-克(速凈)50ml+大蒜油15-20ml,3—5天用葯1次,連用2次。
加強管理,適時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及時修剪,改善株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小濕度,免葉面存水。隨時清除病落葉並集中燒毀,秋季徹底剪除病枝。

㈥ 玫瑰花葉子長黑斑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黑抄斑病,發生普遍,為害嚴重,是由於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枝或土。翌年5月中下旬開始侵染發病,7-9月為發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擴大再侵染。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低窪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有利於發病。可以秋後清除枯枝、落葉,及時燒毀,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風透光。新葉展開時,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鋅500倍液,7-10天1次,連噴3-4次。

㈦ 請問玫瑰的黑斑黃葉病有什麼好的處理方法

月季黑斑病已成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擾,葉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嚴重時,整個植株下部及中部葉片全部脫落,僅留頂部少量新葉,直接影響月季的生長、開花和觀賞。首先簡要介紹一下該病的症狀和發病規律。葉上病斑初為紫褐色至褐色小點,後擴展成直徑1.5毫米至13毫米的圓斑,黑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圍常有黃色暈圈包圍。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枝或落葉上越冬。5月至6月開始侵染。溫度17℃至25℃為發病適溫,30℃以上發病減少。分生孢子借雨水或噴灌水飛濺傳播,昆蟲亦可傳播。多雨、多霧、多露時易發病,潛育期10天至13天。病菌可多次重復侵染,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病。月季黑斑病應以預防為主,在發病初期及時防治會事半功倍,一旦到了後期,用葯物防治就很難控制其蔓延。首先盡可能選用優良抗病品種。第二,加強栽培管理。最好採用滴灌、溝灌或沿盆邊澆水,不在晚間澆水,以免葉片上有水時不能很快乾燥,有利病菌入侵。及時修剪,使植株通風透光,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證 6小時以上的光照。發病期間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第三,隨時清掃落葉,摘去病葉,減少侵染源。冬季對重病株進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莖上的越冬病原。不要隨意用手觸摸發病植株的葉片,防止人為傳播。第四,葯劑防治。防治黑斑病的葯物很多,早春可用1%的福美砷進行土壤消毒。另外,春季剛展葉或發病初期,用45%的噻菌靈(特多克)懸浮劑500倍液至600倍液噴霧,或用70%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一次,連續3次以上,防治效果較好。發病時,可噴800倍 50%的多菌靈葯液,此葯抗雨水沖刷性較強。單用百菌清比用多菌靈效果好一些。實踐證明,使用傳統的波爾多液防治月季黑斑病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因為此葯在月季發病的潮濕天氣中具有較強的黏著性,在葉面上能形成一層薄膜,可有效殺死病菌。波爾多液葯效可維持2周。由於黑斑病菌潛伏期長,噴葯時間最好掌握在發病之前,效果會更好。波爾多液採用100倍液石灰等量式,要現配現用,不要隔夜。
病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多發生於嫩葉,其他老葉、花莖、花托等以至枝條也普遍受感染。受感染時,葉子呈現凸起,凸處顏色變淡有白粉狀物,葉片形成凹凸不平逐漸蜷曲,病菌蔓延,整個葉背蒙上一層灰白色的霉,嚴重時,花蕾、花梗、整個枝桿、葉片全蒙上一層霉,新生芽、葉均蜷曲。
該病多發生於晚秋至早春,在晝夜溫差大、濕度高時候容易發生。於夜間溫度15℃,而且濕度高達90%時,最適於病菌孢子的產生、發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溫而且40%~70%的低濕度下,則是適於孢子的成熟散發,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早噴葯預防。白粉病是靠空氣流動來傳播孢子。[6]
防治方法
定期噴葯,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葯劑防治。每7~10d噴1次葯,且時常噴水於葉片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發生。盡快的剪去發病枝葉,以減少再傳播的機會。[6]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葉、新梢、莖、花梗和花瓣。先侵染生長點,葉片變為紫色至棕黑色,染病葉片初現不規則小斑,後逐漸枯萎或脫落,病梢乾枯。花、花梗、花瓣染病出現近似的斑點。濕度大時各發病部位均易出現灰白色霉層。乾燥時見不到病原,但濕時長出大量霉層,即病菌孢囊和孢子囊。溫室主要發生在春秋兩季,若晝夜溫差大,溫室不通風,濕度接近飽和,葉緣吐水或葉面結露,則持續時間長、發病重。[6]
防治方法
應選用抗病品種,並精心養護,將相對濕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風,不偏施過施氮肥。初次發病及時噴灑72%克露等。[6]
蚜蟲
蚜蟲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乾燥時為害。發生的初期需盡快滅除,尤其新芽發育旺盛的時期,噴施多種殺蟲劑都有較好防治效果。重點噴葯部位是生長點和葉片背面。常用的葯劑為蚜虱凈等,還可用敵敵畏熏蒸,效果更好,但成花後不能使用。[6]
紅蜘蛛
紅蜘蛛吸取葉片中的葉綠素,減少玫瑰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蔓延迅速,很快可使葉片受害,植株發育停止。多發生夏季,高溫乾燥時最易發生。發生初期,可用蟎即死600倍液噴霧,或用銳蟎凈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好

㈧ 玫瑰植株上的葉上張了綉一樣的斑點是不是得病了用什麼葯

你確定你的是玫瑰?要是在市場上買的話,很難買到玫瑰的,都是假的(幾乎是回月季哈,玫瑰花不好看,但答是很香,月季花型好看,沒那麼香。同時很多月季比玫瑰容易生病)。我估計你的得的是黑斑病。
本病發生普遍,為害嚴重,造成玫瑰大量落葉,損失巨大。病原物是半知菌亞門禮放線孢屬的真菌。
一、症狀識別
初發病時,葉面出現褐色放射狀病斑,以後漸次擴大為圓形或近圓形病斑,直徑為4~12毫米;嚴重時,下部葉片早期脫落,漸向上蔓延,終至上部葉片也會落光。多雨潮濕是產生孢子的主要條件,葉面有水滴,並在適溫下,6~10小時即可侵入,3~6天便出現症狀。黃色花系的月季抗病力較差。
二、防治技術
1、大田栽培,選用抗病品種。
2、冬季剪除病枝,平時清理田間或盆內落葉,集中燒毀。
3、注重噴葯保護,從4月份開始,每周1次噴灑1:1:160波爾多液;6~8月間仍需噴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

這個方法挺有用的,我種玫瑰的時候用過。

㈨ 玫瑰花的主要病蟲害有哪些

玫瑰花的主要病害有銹病、褐斑病、黑點病、白粉病、枝枯病、根頭癌腫病等,主要蟲害有毛蟲、紅蜘蛛、蚜蟲、卷葉蜂、牧草蟲、天牛等。

1、黑點病:

是玫瑰栽培最常見之病害,在高溫多濕時期發病最嚴重。發生於葉、葉柄和莖部,植株受感染時,葉片出現黑色圓形病斑,尤其以接近地面之成熟葉片受害最多,罹病葉片會逐漸黃化而脫落,發病嚴重時,全株大部分葉片脫落,無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生育不良。

2、白粉病:

主要感染幼葉、嫩莖和花蕾等部位,其感染部位會出現白色粉狀病斑;嚴重感染時葉片會變脆、萎縮捲曲而乾枯。

3、枝枯病:

又為潰瘍病,為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經由傷口進入植株,使莖部全部或部分壞死,進而往上或往下壞死,使患部上位之枝葉生長不良或枯死。

4、根頭癌腫病:

由土壤細菌性病原菌所引起,主要侵害玫瑰莖部和根部,常發生於植株與土壤接觸的部位,受感染的部位腫大形成瘤狀物而環繞莖部,使植株生育不良而至死亡。

5、毛蟲等蟲害:

金龜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葉片,紅蜘蛛、蚜蟲、蚧殼蟲主要吸食玫瑰汁液。

(9)玫瑰葉斑病擴展閱讀:

玫瑰的主要病害防治:

銹病可摘除病芽深埋,在銹病、白粉病、褐斑病發病前和發病期每半個月噴灑1次粉銹寧、退菌特或百菌清,對防止病害侵染蔓延有良好效果。

玫瑰的主要害蟲防治:

金龜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葉片,在發生期間可噴灑辛硫磷、敵殺死;紅蜘蛛、蚜蟲、蚧殼蟲主要吸食玫瑰汁液,造成生長衰弱,可噴灑樂果、久效磷等內吸殺蟲劑進行防治,天牛是毀滅性害蟲,應捕殺其成蟲並清除其吸取營養的蜜源植物,以抑制其發生。

熱點內容
花如雨花藝 發布:2025-07-13 09:07:26 瀏覽:498
七夕那天過 發布:2025-07-13 09:02:56 瀏覽:45
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版中文版電腦版 發布:2025-07-13 09:02:06 瀏覽:18
聖白樹花語 發布:2025-07-13 09:00:38 瀏覽:600
情人節心形圖案 發布:2025-07-13 08:50:17 瀏覽:407
花藝學徒幹嘛的 發布:2025-07-13 08:48:44 瀏覽:691
七夕吾悅 發布:2025-07-13 08:43:07 瀏覽:779
一朵梅花刺綉 發布:2025-07-13 08:40:40 瀏覽:407
櫻花放假 發布:2025-07-13 08:39:16 瀏覽:723
小迎春盆景 發布:2025-07-13 08:27:25 瀏覽:66